七觉支讲记
圣严法师著
三十七道品第六科
何谓七觉支?
七觉支的意义
《阿含经》中的七觉支修持及其功用
大乘经论中的七觉支
三十七道品第六科
近几年来,我都是在讲解三十七道品这一个主题,这是佛法的基本修行方法。能够修成三十七道品,就能得解脱,在上座部或者对小乘佛法而言,可证得阿罗汉果,就大乘佛法而言则是可以成佛。三十七道品本来是小乘的教法,但是在大乘的经典以及论典里,都主张修行菩萨道,也应当要修三十七道品,只是修行的态度不同。
因此,三十七道品原则上是声闻法,好象是为解脱道而说的,可是三十七道品从声闻的立场来看,它是声闻法;从大乘的立场来看,则是成佛的菩萨法。所以我讲小乘的声闻乘,也要讲大乘的菩萨乘。
但为何不直接只讲大乘法呢?因为一开始就讲大乘法,可能会不切实际,所讲的会和身体及心理所实行的不相应。因此,我们不能否定小乘佛法,要知道小乘的佛法是基础,是必须的。
三十七道品称为道品次第,也就是次第的修行方法有三十七种,分为七大科:第一科「四念住」,第二科「四正勤」,第三科「四如意足」,第四科「五根」,第五科「五力」,第六科「七觉支」,第七科「八正道」。从第一科四念住至第七科八正道,一个段落一个段落,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往上修。而在每一科之中,也有其次第;譬如四念住的次第,是先从观身开始,再观受、观心、观法,名为「别相念」,然后任修一观即含摄四观,名为「总相念」;其他的每一科也都有次第或不次第。
前五科先前已讲完,并集结成书。七觉支是三十七道品之中的第六科,是由修行观慧及禅定而入无漏道法的次第道品。
这七科之间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是有次第以及前后关系的。中国禅宗不讲次第法门,但也并非全然如此,只是不把次第当成是究竟的。禅宗并不否定三十七道品修行次第的功能,所以中国禅宗还是有从最基本的五停心开始修的,接下来就进入三十七道品的第一个阶段「四念住」的观身、观心,因此次第的修行方法还是存在的。
所谓五停心观,就是能让散乱的妄想心,变成集中心以及统一心的五种方法,那就是: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五停心观是在尚未修行四念住之前必须具备的修行基础,也就是禅定的基础,有了集中心和统一心之后,才算进入三十七道品的第一阶段。
最近我去了一趟大陆,参访一座古老的禅宗寺院,他们告诉我,每天要禅坐十支香,一支香差不多一小时至一个半小时,这等于整天都在禅坐。我问他们说:「每天坐十支香,一定很多人开悟了。」他们回答:「哪里,我们只是练腿而已。」曹洞宗的修行方法就是「只管打坐」,坐也能坐出些道理来的,能够一天坐十支香,一连坐几年、几个月,这也是很不简单的。
古来传统的禅师们是很少讲三十七道品的,因为这是次第法,而非顿悟法门。我则试着把次第法门当成顿悟法门的基础,能顿则顿,不能当机开悟的人,就从三十七道品来着手修行练习,之后再用顿悟的禅法,与三十七道品接轨,那就很容易得力了。
何谓七觉支?
一、七觉支的名称
七觉支是三十七道品的第六科,为什么称它为七觉支?意思是说,在修行这七个项目之后而能开悟,也就是说,这七个项目是开悟的条件。
七觉支有几种不同的翻译法,介绍如下:
七觉支──新译:七种悟道的修行项目
七觉意──古译:七种有助于智慧开发的道品
尚有:
七觉分──《杂阿含经》
七菩提分──《仁王护国般若经》、《阿弥陀经》、《大乘同性经》
七等觉支──《集异门论》
略称「七觉」
觉支──广义称三十七道品皆为觉支,狭义但以七菩提分为觉支。
凡是在唐玄奘三藏之前所翻译的经论,称为古译;从玄奘三藏开始,经论翻译名词的习惯用法,则称之为新译。所以「七觉支」是新译,「七觉意」则是古译,意思是七种觉悟的道理,或者是七种觉悟的思惟法。
此外在《阿含经》,特别是在《杂阿含经》里,称它为「七觉分」,实际上「分」与「支」的意思相同,是指在不同阶段及过程中修行的七个项目。而在大乘经典中,称之为七菩提分,是七种得到觉悟的次第修行方法。
七觉支的梵文是Sapta Bodhy Avga。Sapta是「七」,Bodhy是「觉」,Avga是「意思」或者是「项目」。其实,三十七道品里的三十七个项目都可称为觉支(BodhyAvga),只不过其他六科都另有自己的名称,没有用觉支这两个字,所以就被第六科独用了。就像我们这个团体里的东方人,都有英文名字,也许其中有人没有英文名字,人们不知该如何称呼,只有称呼他为东方人,似乎东方人变成他一个人,其实东方人并不只是一个人而已。同样的,西方人到了台湾,那些我们叫不出名字的,也都称之为外国人。
二、七个项目
何谓七觉?根据阿含部的《般泥洹经》卷上所示,以及巴、梵两种语文对照如下︰
般泥洹经巴利文梵文
(一)志念觉s?ti-sambojjhavg?smrti-sambodhyavga
(二)法解觉dhamma-vicaya-s.dharma-pravicaya-s.
(三)精进觉viriya-s.v?rya-s.
(四)爱喜觉p?ti-s.pr?ti-s.
(五)一向觉passaddhi-s.praśrabddhi-s.
(六)惟定觉sam?dhi-s.sam?dhi-s.
(七)行护觉upekh?-s.upeks?-s.
七觉支的意义
新译七觉支的七个名词,依次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除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根据《阿含经》的排列,一开始就修念觉支的四念住,由四念住而开发智慧;但是在大乘经典里,也有将择法觉支放在第一觉支,第二才是念觉支。将择法觉支放在第一的原因,是先借佛之智慧、佛的正见,来做为行者选择法门的一个标准,知道了何谓善的正法、何谓不善的非正法,然后才开始修行。
七觉支的意义是什么?内容又是什么?以下逐项介绍:
一、念觉支
念觉支,修行道品之时,常念于定与慧均等。
念觉知,就是使心念集中,从散乱心而成集中心,由集中心而成统一心。也就是在修行道品次第时,常常要思惟;思惟,就是观照。而且非常用心地注意它、留心它,留心自己的智慧和禅定是同样的重要。实际上念觉支就是四念住,时时将心专注于禅定和智慧同等重要的状况。
四念住是三十七道品中的第一科,分别为观身、观受、观心、观法等四个项目,其内容是:(一)观身身有三十六物,多观其不净
三十六物分为三类:内身十二物,是在身体内,包括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脏、熟脏、赤痰、白痰,是眼睛看不到的。外身十二物,是在身体的外部,包括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身器十二物,是支持身体的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二)观受──受有五种: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多观苦受
受是身体的直觉,有了直觉之后,心会产生苦、乐、不苦、不乐等各种反应。舒服是乐受,不舒服是苦受,没有什么舒服不舒服的,则是不苦不乐受。对可能发生的苦受,产生忧受;对已发生及未发生的乐受,形成喜受。若以苦苦、行苦、坏苦而言,则诸受无一非苦。(三)观心──心有五盖:贪欲、瞋恚、掉悔、睡眠、疑,多观其无常
有了受之后,就会有反应,那就是心的活动。对于乐的事,会贪着、追求,希望保留它,不要失去,甚至希望得到更多一些;对于苦及不快乐的事,会瞋恨、讨厌,希望赶快离开它。一个是贪,一个是瞋。
遇到快乐的事,心里很兴奋,遇到不快乐的事,心里很沮丧,便是掉悔;在不苦不乐时,因为无聊没事做,很可能就会打瞌睡,便是睡眠;有时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快乐或是不快乐,也弄不清楚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便是疑。若能观知心念剎那生灭,即知心是无常的。(四)观法──法有五蕴的善、不善,多观其无我法,主要是指五蕴构成的色心二法,由此衍生出我们对好或不好、善或不善、有益或无益等虚妄执着,若能清清楚楚知道,万事万物皆由缘起缘灭而有,自性本空,这便是观法无我。
我们很少会想到自己的身体是由三十六物组合起来,只会想到这个身体是「我」,执着于喜欢和不喜欢──我好舒服、我不舒服,我好可爱、我好可恶,我好美、我好丑,我好幸福、我好可怜……,很少能真正客观地观察到,身体就是身体,内脏就是内脏,五官就是五官,皮肤筋骨就是皮肤筋骨,那不是我;如果认定身体就是「我」,因此执着身体,那就会有很多烦恼了。
最近有位女士,医生为她检查之后,要她开刀治疗,她很紧张的来见我说:
「师父,我要进医院开刀,我很怕痛,也怕弄不好可能会死。」
我说:「怕痛,会痛得更厉害;怕死,会死得更快一些。开刀时应该这样想︰这个身体正在接受治疗,没什么好怕的,如果真会死,怕也没有用;不害怕,生命力便会坚强些,活的机率高一些。」
她听了我的意见,就进医院开刀。开刀之前医生问她要全身麻醉还是半身麻醉,全身麻醉是开刀时没有知觉,手术后恢复得慢一些;而半身麻醉,只是开刀的地方不会痛,但意识清楚,手术后恢复比较快。她因为用了我教她的方法,知道怕也没有用,于是就用半身麻醉,而且一边开刀还一边透过镜子欣赏医师为她开刀的过程。开完刀之后很快就恢复了,之后她来见我说:「师父,开刀一点也不可怕,开刀只是医生在开这个身体的刀,跟我没有关系。」这就是用观身的修行法了。
最近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验,我到医院检查胃,当胃镜从喉咙插到胃里时,是有点不舒服;但是医师一边检查,我一边在萤幕上,清清楚楚看到胃里的状况。我欣赏着这个胃,胃壁是长得怎么样,好象我也跟着镜头在自己的胃里探索。检查过后发现胃里边长了一块小小的息肉,医师拿了个小夹子将息肉拿掉,流了一点血,当时我并没有想到这是我的胃;息肉拿掉后,我也没有感觉到我的胃里曾经被拿掉过什么东西,只是在观这个身体。当时我如果想着这是「我」的胃,我的胃被医生夹掉息肉,那么我可能就会紧张了。
观身观成功,就能够清楚地观受;观受观成功,一定能够清楚地观心;观心观成功,一定能够清楚地观法。这就是修行四念住的完成。
二、择法觉支
择法觉支,依智慧简择法之真伪,取真实而舍虚妄。也就是依四圣谛法,如实简择而得道法无漏──简择善法、不善法。
择法,是依据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观念和方法,作为基本原则,来简择修行的方法。知道简择,才会知道修行是否正确。如果不知方法和观念的正确或错误,修行不可能离苦得乐,反而会招致更多的烦恼与痛苦。
择法觉支中的法,是指真实法或虚妄法,善法或不善法。善与不善,又分世间及出世间两类。世间的善法是五戒十善,不善法是五逆十恶;出世间的不善法是诸烦恼心,善法是道品次第的解脱法。
此处是指对于出世间的善、不善法,如果能够清楚地了解,辨识离开烦恼的虚妄法,而朝真实的解脱法努力,或者是离开不善法而朝着善法的方向走。依四圣谛法,从愚昧走向智慧,从瞋恨走向慈悲,从执着走向解脱;也即是从世间苦集的有漏因果,转化为出世道灭的无漏因果。如果能够随时如此抉择,就是步步接近解脱的道路。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观身」,如果把身体当成是不变的、真实的,这就是虚妄法、就是恶法。如果已能观照身体,知道这个身体是暂时的现象,认知它不是真实的,便是善法。身体的本身无所谓善或不善,如果执着身体,把幻躯当成是真实的自我,就会形成烦恼。如果运用身体修行三十七道品,肉身便是法身的基础。
「受」也绝非真实,它是非常主观的。譬如身体接受同样的摸触,有时有快感,有时又会感到不舒服,这跟当时的心境有关。心境好时,以苦为乐、苦中作乐、虽苦犹乐。如果心境不好,即使吃喝玩耍,也会认为是在受苦。
「心」是无常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心念活动,都是暂时而非永恒。
「法」是五蕴皆空,因缘有而自性空,任何一法,只要不执着,便都不是我。
我年轻时认识一位朋友,有一次他被一个女孩子打了耳光之后,还高兴了好几天,老是摸着自己的脸说:「我终于被她打了一个耳光。」当时我实在没有办法想象,被打了还会那么高兴,是什么道理?他的身体被打痛了,竟然如此快乐,请问︰这在择法觉支中,是善还是不善呢?
三、精进觉支
精进觉支,简择真实的正法,专心精进不懈怠,依四正断(四正勤)为着力点。
选择了正确的佛法以及修行的态度之后,才能开始精进修行。否则可能是盲修瞎练,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最近我到芝加哥演讲,有人问我:「修行会不会走火入魔?」我说:「会的,这有两个原因:(一)没有老师,端凭自己苦修瞎练,当身心有反应时,不知如何处理,或认为那便是开悟;(二)遇到的老师本身,就是用盲修瞎练出来的魔法,当然就会入魔了。」
因此,必须要选择正确的修行方法,最好还要有具备正确修行方法的老师来指导,这样才不会有问题。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根本不知道谁是正确的老师及正确的修行方法,该怎么办呢?所以,应该具备对基础佛法的认识。
首先,要了解因果的观念,相信因果的观念之后,就不会做坏事,不会投机取巧,不会不想付出只想得到,因为做了坏事一定会有坏的结果,希望有好结果就要做好事,一定要有这样的因果观念。
其次,要有因缘的观念。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生、因缘灭,都是无常而非永恒,都是空的,没有真正的「我」或「我的」价值在其中。
基本佛学中的「四圣谛」是因果法,「十二因缘」是因缘法及因果法,不可不知。如果了解因果及因缘的道理,就能从佛法的指导中得到智慧,并且依此准则来选择修行的方法以及指导修行的人。
三十七道品前面的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五科,都是正确的佛法,知道之后就要好好精勤努力地修行。这里的精进觉支似乎与第二科四正勤类似,不过四正勤是针对修四念住而言,而此处则是以四正勤的态度来修以上的五科。因为前五科是从观而修定,观的时候能产生智慧,然而这个智慧很薄弱、不够强,所以要继续修定;修定的同时再修观,修观之后继续加强修定。精进觉支是将前五科一起精进地修,以产生更深的定慧功能。
诸位可能会误解,修行一定要三十七道品逐步修完,其实不然,如果是善根深厚的人,只修四念住也能证阿罗汉果,而得解脱。一般人则还是要从修四念住开始,一科一科依次往上修。七觉支又称七菩提分,是七种可以开悟得解脱的方法,如果尚不得解脱,还有最后一科「八正道」可修。不过,不论是否解脱,多听、多闻、多熏习,没有善根的也会培养出善根,不懂修行的也会修行了。
所谓精进,是指对已在修行的善法,要继续努力修行使其增长,尚未修的善法,要立即开始修;未断的不善法,要赶快使之断除,尚未发生的不善法,从此不让它生起。用这样的方式持续不断地修行,就是精进觉支。
如何发起精进心修行呢?譬如说,发愿从此以后不说坏话,不做坏事,虽然一时之间还没有办法不存坏念头,只要发觉之后马上告诉自己︰「不要继续再起坏念头」就好了;至于没有做过的坏事、没有说过的坏话,就使之不再增加。
一般人做好事,还是希望得到回馈,这样还不够好,必须更进一步,做任何事不求回馈,因为期待回馈的心,便是烦恼心。得到回馈,就会骄傲欢喜;不见有回馈,就会怨怒瞋恨,这都是烦恼心。
有的人误以为精进是不吃、不喝、不睡、不休息地修行;其实,如果这样拚着命修行,那是着魔了,不是正确的精进。正确的修行是从调饮食、调身心、调呼吸、调睡眠打基础,称为前方便;然后细水长流、绵绵不绝,不紧张、不松懈地修行。因为身心紧张会出问题,懈怠则会一事无成,不能得力;因此,一定要不急不缓,很有毅力、恒久持续地不断努力,这才是正确的精进。
一位修行人在做任何事,都可以用精进心,只要有精进心,就能够安定身心。例如我跟我的侍者说,他为我煮的那种小黄米,有许多是连着壳的,那些小米壳,经常会钻到我的牙缝里,最好将它捡出来。侍者回说︰「小黄米带不带壳,不容易看得出来。」
于是我就请他把米拿来,让我自己找。就这样,时间一晃就过了一个半小时,虽然找的是一粒一粒带壳的小黄米,其实一颗颗都成了我修行的方法。因为我的心很安定,完全专注在有壳的小黄米上,一逮就是一个,虽然我这个老人的眼力并不好,但逮得还满准的。对我来讲,这一个半小时一下子就过去了,也不觉得累,而且还很喜悦。
中国佛教徒之中流行这样的一句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在西天。」意思是说,刚学佛时还满精进的,心中有佛、有佛法,觉得真有用。到第二年,觉得要修行成功还早得很,渐渐就懈怠了,所以得到的利益自然不多。等到第三年,反正没有修行,不想修了,心中的佛也就不见了,这就是不精进的缘故。如果有精进心,不论能不能立竿见影地得到成就,每天都会持之以恒地用方法、用观念,这才是叫做精进修行。
昨天有位在家弟子问我:「师父,当境界现前时,要用什么方法?」所谓境界,就是使自己烦恼、困扰,掉入各种诱惑、威胁的陷阱中,产生忧愁、恐惧以及悲欢离合等状况。我的回答是:「首先要把当前的状况看做是无常;接下来要认清,这些天外飞来的俊男或美女、诱人的钱财及食物,或是有个非常风光显赫的权位等着你,都可能是别人设计好的陷阱和圈套,必须小心远离。」凡是遇到这种状况时,如果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都不成;只有先观自己的呼吸,向内观照心的反应,能够如此,就有了修行的着力点,不致于一下子就掉进陷阱里去了,这也就是精进。
我有几个经验可供诸位参考。当我在日本留学快要完成博士学位时,日本跟台湾断绝邦交,谣传在日本留学的台湾学生,全部要换成中国大陆护照,否则就要被赶出日本;因此使得数以千计的台湾留日学生,人心惶惶,不知怎么办才好。我有一位教授很同情我,有一天他介绍一对母女来看我,女孩二十多岁,母亲五十岁左右,见面之后又要我去她们家坐坐,她们家是一座寺院。
当天晚上我的教授打电话问我:「今天来看你的那对母女,你觉得那个女孩怎么样?」
我说:「那个女孩很好啊,我准备到她们的寺院去看看。」
教授又问:「嗯!很好,很好,你知道去做什么吗?」
我说:「我不知道。」
他说:「是这样的,那个寺院的住持刚刚过世,现在要招一个和尚女婿,如果找不到和尚女婿,母女俩就要被赶出寺院,他们的大本山会另外派人接管。」
日本的和尚是可以结婚的,那对母女对我印象不错,所以希望我去做和尚女婿。
当我明白后就跟教授说:「谢谢你的关照,可惜我是个中国和尚,我是不能结婚的。」
在那样混乱的国际局势之下,如果我接受了这样的安排,除了有身分之外,还有一位太太跟一座寺院。在当时,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另外还有两次诱惑,都是要我去做官。台湾在国民党政府的时候,要我担任国大代表,我婉拒之后还告诉我说:「这不是选的,是政府给的国大代表,像于斌枢机主教就是国大代表。」第二次是在今年,行政院要给我一个相当于政务委员层级的官,好多弟子都来劝我接受,并说:「师父,这是佛教的光荣。」我说:「阿弥陀佛!我只适合当和尚。」
我不是说做官不好,而是我不适合做官。我做和尚,懂得精进,扮演其他的角色,可能就不一定做得称职了。
四、喜觉支
喜觉支,安住于真实的道法「四念处」及「四正勤」,而有喜悦。
精进修行之后,会产生喜悦的心。因为懂得佛法的观念和方法,可以调整心态,帮助自己不会掉入种种陷阱中受苦难而产生烦恼。例如本来人生观是很消极悲观的,知道佛法之后,就会觉得有无限的希望,很欢喜、很幸运。又例如,当你的心受到刺激而生烦恼,正在痛苦不安的时候,用佛法向内心观照,体验自己的情绪反应,觉察到那些让你痛苦不安的心念,本身是虚幻的、是空的,如此一来,心情就会平静。
所以喜悦有两个原因,一是用观念转变自己,另一是用方法帮助自己。只要认真地用观念,耐心地用方法,而且不要有急切的得失心,自然而然会产生法喜及禅悦的效果。
修行喜觉支,至少可得两种喜悦︰
(一)听闻佛法,得法喜︰在未听闻佛法之前,有许多的观念不正确,常常跟自己过不去,内心跟内心、内心跟外境,会产生种种的矛盾和冲突。听了佛法所讲的因果、因缘,缘起无常、缘起自性空、空故无我等道理,当然会欢喜。诸位听过「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吗?听闻佛法之时,心胸豁然开朗,而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就是法喜。
(二)修行禅定,得禅悦︰修行禅定时,身心轻松、平稳、宁静,就会产生一种禅定的喜悦,此时的禅悦,是一种轻安、无累的享受,不是刺激性的兴奋。禅定的层次有「四禅八定」,大略又可归类为集中心、统一心、无心三类,能得集中心及统一心,便得禅悦,亦称定乐;能得无心,即见空性,终得解脱,便是解脱的自在欢喜了。
目前在台湾的法鼓山上,有不少西藏喇嘛前来修学汉传佛法,他们是从西藏流亡到尼泊尔或印度,辗转到了台湾,现阶段不愿再回西藏,可是他们每天都过得很欢喜。有些居士无法了解,就问他们说:「你们已经离开西藏,流亡在外,怎么还会那么欢喜呢?」
喇嘛们说:「西藏虽然不能回去,可是我们非常幸运,经常可以听佛法、用佛法、讲佛法,当然欢喜了!」他们并不一定打坐,但懂得用佛法来观想、自处处人,便没有困扰的问题了。
反观有些中国的佛教徒,认为生死就是苦,人间是苦海无边,只要未得解脱、未断生死,就当愁眉苦脸、如丧考妣。这真是颠倒!那是对佛法一知半解,并未修持佛法。只要听懂佛法,能用佛法,随时随地都应该是欢欢喜喜的。
五、除觉支
除觉支,又名轻安觉支。由观慧、正念、正精进的喜悦,而得除去身心的粗重,感受到身心的轻利安适。
有了喜悦之后,会产生轻安的反应。轻,是没有重量;安,是平实安稳。轻安,是用禅修的方法来帮助自己、调整身心,渐渐地,身与心的负担都会消失。
修行到了身与心都没有负担的感觉时,可能还知道有环境,风声、雨声、车声、人声等都还听得到,不过已不是对立的,而像是跟自我合而为一的──住在房子里,房子也就是自己;坐在垫子上,垫子就是自己,在这种状况下,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适意、舒畅、有默契。
六、定觉支
定觉支,心一境性,名为定,便是不昏沉、不散乱,住于四禅定相。
轻安的进一步是禅定,禅定有两类:
(一)小乘的定:没有前念与后念,心止于一,停留在一个念头上,这是次第禅定。从初禅至四禅,四禅含摄八定,乃至进入解脱定。
(二)大乘的定:心可以有念头,但是不受环境状况的影响而有起伏、波动,这是定慧不二的如来禅或祖师禅,也就是中国禅宗所讲的「道在平常日用中」,从知见的导正、智慧的开启,转变了对于事物原有的态度。把世间的颠倒见扭转过来之后,便不会随波逐流,被境界之风卷着走了。这就是定慧均等的工夫。
禅定的修行,若谈到四禅八定、九次第定,似乎听起来很困难;若用中国禅宗的大乘禅定,不论是用话头或默照,只要一念与方法相应,便是相似的心一境性,就得轻安。轻安的程度深,那就是禅定。
心一境性,是指心念反复地停留在某一个心境上。譬如诸位现在正听我说法,很明确、很清楚地在听,什么杂念都没有,没有善恶是非的分别,只是在听,专心听的时候就如同心系一境。因此,禅修者在平常生活中,练习着吃就是吃、喝就是喝、工作就是工作、走路就是走路、休息就是休息,也即是心系一境的意思。
修次第禅定是渐进的、次第的,到了深定之中,连时间及空间感也会消失。这种深的禅定,跟以下的两种状况是不一样的:(一)被人在头上打了一棒,昏厥之后失去知觉,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恢复知觉,头脑才开始发生作用。在失去知觉的那一段时间中,头脑没有作用。(二)无梦的熟睡状态,醒来时才发现已过了好几个小时。
以上两种状况,都不是定,因为修定的人出定之后,在一段时间内,身心是非常轻松、快乐,不受刺激、诱惑的影响,会是个有修养的人。但是,在被打击昏厥之后醒过来的人,头脑是不清楚、不舒服的;而熟睡之后醒了的人,体力虽然恢复了,但当被刺激或受诱惑之时,不会因为熟睡之后,人格就更加健全。
七、舍觉支
舍觉支,又名护觉支。舍外境之心,舍一切所缘对象,由住于一直心,而发空慧。舍「善」与「不善」二法,舍「断(远离想)」、「无欲(想)」、「灭(想)」之三界。
禅定是非常好的,但如果贪着禅定的定乐,便是一种执着。一般的人只要有一些禅定的经验,就会经常独自坐着享受定乐。不论从小乘或大乘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修行就称为「冷水泡石头」,既不能入深定,更不得解脱,因此必须要一层一层的舍。
前面谈过的喜、轻安、定,都是不同层次定乐的享受,可是正确的佛法,是一切外境及心境的执着都要解脱──苦受要解脱、乐受也要解脱,苦、乐、忧、喜,全部都要舍却,才能称为觉支。
舍所缘的境,也要舍能缘的心,此即住于一直心,而发起无我无相的空慧。也就是逐一舍却色心二法的能所二相,舍无可舍之时,便得涅槃解脱。
七觉支中最重要的,就是舍觉支,舍去一切,才能有空慧所证的解脱境现前。从经典来说,舍有舍善、不善的二法,又有舍断、无、灭的三界。
《阿含经》中的七觉支修持及其功用
一、先行修持
具足善根之人,已亲近善知识、闻善法、生净信、正思惟(如实作意),正念正智,具护诸根,具身口意三妙行,修四念处,修七觉支。
这是说,已经具足善根或已亲近善知识的人,必须要听闻善法,生起清净的信心,然后对自己所闻之善法,如实思惟。这是先要具足正念、正智慧,然后保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勿受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污染,便能转身口意三业为三妙行,再从四念处着力修持而进入七觉支的阶段。善根许多人都说自己没有善根,烦恼很重,请问在座的诸位,你们算不算是具有善根的人呢?如果你们没有善根,今天怎么会在这里听闻佛法呢?只要有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的意愿和因缘,就是有善根的人了。例如有人偶尔打开收音机,正巧有人在讲佛法,便是因缘来了;也有人在我们禅中心(Chan Center)门前等公车,因为车子久久不来,就好奇的想看看禅中心究竟是做什么的,进来之后我们给他一份资料,看了觉得还不错,结果下次就来亲近道场。这些人都是有善根的。
过去有一位替我做英语翻译的王明怡居士,他因为头痛而来跟我闻佛法学打坐,半年之后头不痛了,他就死心塌地为我义务做了二十年的口译工作。还有一个例子是,有一位牧师带他的太太来跟我学打坐,他太太上了两堂课之后,便再也不去教堂了,因为我教她的方法,将她二十多年的失眠症治好了。事实上,这都不是我的力量,而是源于他们自己的善根。
还有一位在航空公司服务的地勤人员,有次去日本出差,回来后就高烧不退,医生也看不好。有人跟他说:「圣严法师今天要上飞机,你可以请他帮忙。」就在我临上飞机前,他的同事便要我帮他的忙,我就拍了他一下肩膀说:「好了,没事的啦!」说完我就上飞机了。结果这位地勤人员真的就退烧了,于是到处替我宣传说:「圣严法师真灵啊!我烧了好几个月,被他一拍,就好了。」其实,我不相信自己有此能力,而是他自己的善根因缘。亲近善知识「知识」是指与自己有互动、有关系的朋友。朋友有两类:(一)善知识:是对我们有益的善友、益友、诤友、良友。儒家所主张的「友直、友谅、友多闻」,也是指的善知识。(一)恶知识:是对我们无益的恶友、损友、劣友、险友。既然无益,为何又要结交如此的朋友呢?那是因为臭味相投,故又被称为狐群狗党。例如赌友、酒友、毒友,都是恶知识。听闻善法善法是能够帮助我们袪除烦恼,生起智慧心和慈悲心的方法及观念。没有智慧,会让自己生气、不快乐,也容易受他人影响而起烦恼;没有慈悲,容易使得与我们有互动关系的人不快乐、受伤害。所以,使自己快乐,是智慧;让他人快乐,是慈悲。我们在书本上看到善法,或听到善法之后,如果生起信心,照着实践,对己、对他人,都是很有用的。所以在听闻善法之后,应身体力行、继续实践。生净信和正思惟净信,是清净而正确的信心,这有两个原则:一是在观念上具有佛法的正知见,也愿意接受这样的正知见;另一个是在用了佛法之后,从经验上得到利益而生起坚定的信心,这也就是正思惟。就像有一对夫妇,他们同时罹患了癌症,说起来这是很遗憾、很痛苦的事,我知道后在电话中用佛法勉励他们,要他们有愿心、有信心;后来他们两个人病都好了,就发愿在法鼓山美国分会长期做义工。这也是因为他们有善根,所以能亲近善知识、闻善法、生净信、正思惟,他们的例子,就是现身说法的菩萨。正念正智,具护诸根正念是与正法相应的心念,正智则是与烦恼不相应的心念,随时随地用正确的佛法,便能少烦少恼;经常以佛法作观照,便是正思惟。
诸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经典中比喻守护六根,好象乌龟为了保命,必须把头尾四脚藏在壳内。要使六根获得清净,不受六尘污染、刺激、诱惑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要经常地全面守护。就像我戴的眼镜,如果要它永远保持干净是很难的,因为经常有各式各样的灰尘、脏东西污染我的眼镜,我必须时常擦拭它、保护它。
过去有位美国青年,跟我学佛十多年,常来参加精进禅修。每次禅修结束,都会有授五戒的仪式,他说他刚打完禅七时,五戒守得都很清净;两个月之后,渐渐地就一条戒、一条戒的破了。然后他就再来打禅七、再授戒,如此一次次地重复着。他问我:「破了戒要怎么办呢?」我说:「知道破了戒,就要忏悔,有戒可破是菩萨,无戒可破是外道,总比从来都不持戒,不断地做坏事要好得多了。」护诸根,是小心保护六根,并非学佛的人从此就不再犯错,犯了错,忏悔、改过,继续持戒护根就好。
能守护诸根,一定能够用身体、语言、心念来修行善法。能守护诸根的人,修习四念住、七觉支等,便容易得力了。
具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未生之五盖不生,已生之五盖令断。便能修七觉支了。
有了善知识,还要有同修善法的伴侣、精进净信的弟子。跟着具正见、有道心的伴侣,互相勉励、共同学习,使得未生之五盖不要再生起,已生之五盖尽快断除。
五盖主要是在打坐、修禅定以及修七觉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五种障碍。盖,是指将能开启智慧心和慈悲心的功力盖住了,因为当有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盖生起时,任何善法也无从修了。不论是贪着顺境、瞋恶不顺境,都是修行的心理障碍;昏沉、睡眠使人无法用功;散乱、掉悔使人心不安定;狐疑不信三宝、怀疑自己没有善根,修行便不得力。只要有了五盖中的任何一盖,修行之时,便会发生身心的问题而容易退失道心。
今年春季,在象冈道场的一次禅十修行期间,有一位初次来参加禅修的女教授,在禅堂里很不舒服,熬到第五天时,她开始怀疑自己大概是没有善根的人,不适合来禅修,修了对她也没有用。既然如此,还在这里挣扎什么呢?于是站起身来,准备离开象冈,临走之前,又觉得对不起师父,也对不起佛,于是面向佛像顶礼三拜。可是,当她拜完佛、看到佛像时,身体上的不舒服感竟然全部消失了,抗拒修行的心也没有了。当下她反省到过去这几天,都是由于自己的执着,求好心切,结果愈来愈不能安心;反而在准备放弃之时,因为不再急于追求成效,所以变得轻松起来。于是重新回去打坐,从第六天直到禅十圆满,她愈坐愈好。
闻妙法已,身正、心正,尔时次地修七觉支。
所谓次第修,就是从七觉支的择法、精进、喜、轻安、舍、定、念,一个一个逐次修行。在听闻微妙的佛法之后,就可开始修行七觉支了,但要有正确的身体坐姿,以及正确的心念。
正思惟,未起之七觉支令起,已生之七觉支令增广。
思惟不是思想,而是时时刻刻作观照,清楚知道要照着七觉支的次第修起,精进不懈。尚未修的七觉支,要赶快修;已经修的七觉支,则要继续修,使得力量更强,范围更广。
有食有不食──
七觉分依食而住:于七觉分,逐一如实思惟。
七觉分不食:于七觉分,不逐一如实思惟。
七觉支,可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次第修,名为「依食住」,亦名为「逐一如实思惟」;也可以整体来修七觉支,名为「不食」,亦名为「不逐一如实思惟」。这有点像四念住里的别相念与总相念。别相念,是一个念住一个念住的逐次分别修;总相念,则是在每一个念住内就包括了其他三个念住。所以七觉支的七个项目,可以逐项思惟,也可以只思惟某一个项目,而其他六个项目也都含摄在其中了。
二、七觉支的修习
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杂阿含》七二九经。大正藏二196上。
远离、无欲、灭,称为三界,依此三界,就能趋向于「舍」了。所以行者首要远离所有障碍修行的人、事、物,否则就无法修行。其次要无欲,修七觉支不仅要离开五欲,心中也要没有想得到什么欲求。第三要灭,灭除贪、瞋、睡眠、掉悔、疑的五盖烦恼,凡是有烦恼出现时,随时要将它化解。
二十多年前,有位年轻的居士来跟我学禅修,他非常用功,可是他的父母要他结婚,他问我说:「师父,我想结婚,但是结婚是不是一种障碍?」
我说:「你既然想结婚,还问我做什么?如婚姻对你造成干扰、困扰,就是障碍。如果结婚之后,太太是你的助道因缘,那就是菩萨伴侣而不是障碍。这要看你娶的是怎么样的太太了。」
他很高兴的说:「对,我娶太太,就是要度一个众生啊!」
婚后不久,他又来跟我说:「师父,我太太从小是在教会学校读书的,她说如果我愿意去教堂,她将来也会来我们的寺院,我准备把教堂里的人都度过来。」
后来他生了孩子又来问我说:「师父,佛教徒的小孩要到七岁才能皈依,而基督徒的小孩出生之后,马上就可以受洗。我太太的意思是先让孩子受洗,七岁时再来皈依三宝。」奇怪的是,不但他的太太、小孩,始终没有来过寺院见我,从此之后,连他自己也不见了。他要度众生,结果反被众生度走。
其实,结婚并不是坏事,如果在婚前跟太太或先生说好,请对方来皈依三宝,或来参加几期禅修,这样修行就不会变成障碍了。否则好象只有躲到山里出家,才能修七觉支,其实这是错的,不论在家、出家,任何人都能修七觉支的。因为释迦牟尼佛教导的三十七道品,是对僧俗男女四众弟子而讲。在家人要完全远离、无欲、灭贪瞋等五盖,虽是不可能的事,但在修行生活中,随时练习依此三界,便能对身心的安定、观念的调整,产生很大的帮助。
七觉分渐次而起,修习满足。──《杂阿含》七三三经。大正藏二196中。
如内身身观念住,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当于尔时专心系念不忘,乃至舍觉分亦如是说。如是住者,渐次觉分起,渐次起已,修习满足。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杂阿含》七三三经。大正藏二196中。
经典告诉我们,七觉支如果要修圆满,必须从四念住开始修起,先观身,包括观内身、外身、内外身,也就是观身体的三十六物之后,再依次观受、观心、观法,继续不断、专心不忘,这就是七觉支的念觉分。
念觉分是七觉支中的第七觉支,何以经文此处是放在第一?因为正在修时,定与慧同时要照顾到,四念住重在观慧,是入手工夫。故在经论中也有将念觉支,置于第一觉支的。修完念觉分,再修第二、第三……,依次修到第七的舍觉支。每一个觉支都不能离开身、受、心、法四念住,否则便失去着力点。
善知方便修七觉分。──《杂阿含》七一九经。大正藏二193下。
修七觉支一定要很清楚地知道,是从袪除五盖,修四念住观等方法,来调适身心,这叫做善知方便。方便就是用适当的方法,便利在修行过程中,顺畅获益。从佛法的立场来看,凡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论观念及方法技巧,都称之为方便。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状况,运用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协助他们获得法益,即是方便。
所谓对症下药,百人各有百病,百病各有千症;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也会生不同的病,即使是同样的病,也有千变万化的症状。智者会针对病症,给对治的医疗和药物,不能用死方法来治变症,修行七觉支也是一样,就是要善知方便。
佛法也有各种不同的层次,给予不同的方便,这个方便是针对众生的烦恼病而说的法。所以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任何一法,全部是方便法。而真实法是不可能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也就是禅宗所讲的直指人心的教外别传,又称为不可思议境界。
不过,请不要把没有原则的随便,误以为是方便。例如有一个早春的下午,我在外面弘化,忘了带御寒的衣物,天气却突然转凉,我觉得很冷,有位好心的男居士愿把他的大衣借给我披。正好旁边有位穿著毛皮大衣的女居士,说她的大衣很暖和,要我换上她的衣服保暖。请问诸位,我能不能穿上那件大衣呢?
不要说我是个和尚,即使是一位男居士,披上一件女人的毛皮大衣,也是很奇怪的事。
方便不是随便,还是应该有它的原则。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只有那一件毛皮女大衣,而我又非常冷,不穿就会冻出病来,穿了又不象样,怎么办呢?很幸运,我还没有遇到过这种窘况,让诸位自己去参这个公案吧!不过,在戒律里,是允许比丘在冬天穿兽皮的,但不是女性穿的款式,而且规定必须是自然死亡后的兽皮。
善巧方便,取内心相,摄持外相。──《杂阿含》六一六经。大正藏二172下。
这三句经文的意思是说,修七觉支的时候,要有善巧方便,向内观照心的状况,既已向内观心,心外的种种状况,便已摄归内心。其实只要你的心向内观,即可不受外相的影响;因此今日南传佛教所授的四念住法,即名内观法门,乃以内观摄持外相。
向内观心是「取内心相」,以观心而使身心及环境统一,便是「摄持外相」。外相,并不一定是身体以外的人、事、物,身体的状况也是外相。初修之时,往往要以外相的呼吸,作为心之所依,也就是要有外相,做为所缘境。心安之后,始摄外相的呼吸而内观于受、心、法的苦、无常、无我。
善系心住,知前后升降。──《杂阿含》六一五经。大正藏二172中。
所谓「善系心住」,是指已懂得如何把原本散乱的心念,用方法使之系于一境。就像有一种称为引磬的法器,有一条绳子连系一根金属棒及一根引磬口上,永不离开,相互为用;也像猴子被链条系在桩上,便不会闯祸。心住一境,便能得定。
住是住于一境,而非思前想后的散乱状态,也就是止于一念的定境。不过心住于一境,并不等于日思夜想的迷情,例如曾有位男士听了我说的定境之后,便告诉我说:「修定我懂了,只要心里老想着同样的一件事,就是入定了。我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当初我在追女朋友时,日日夜夜都思念着她,连茶饭也没有味道,这就算是入定吧?」
当然不是入定;这是男女之间痴情迷恋。爱情的执着,是一种情绪的持续,入定则是轻安心的增长,平静心的持续,所以对爱情会有「意乱情迷」的形容;修定是由集中心而进入统一心的定境,名为系心于一境。
所谓「知前后升降」,是指清楚前一念与后一念的状况,前一念修别相念,后一念转为总相念,是升;前一念修总相念,后一念退为别相念,则为降。前一念总修七觉支,后一念逐一修七觉支,是降;前一念逐一修七觉支,后一念总修七觉支,便是升。若在修定之时,则以昏沉为降、掉举为升,心明为升、心暗为降。
随时对治。
于心微劣犹豫时、于心掉举犹豫时,合法适时修七觉分。
知道前后升降的状况,就要随时随地对治「微劣犹豫」及「掉举犹豫」的两种状况,才能如法而适时地修七觉支。佛经告诉我们,在心念微劣犹豫、提不起劲时,或是在心念掉举犹豫、浮动不安时,应该及时用方法来调理,才能顺利修行七觉支。
犹豫,是对自己、对方法没有坚决的信心;微劣的状态,是心力不够,或者体力不济;掉举的状态,是身心浮躁、忽升忽降。
三、修持七觉支的功德
生病时治病。──《增一阿含》一三九‧六经。大正藏二731A。
对治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盖。──《杂阿含》七○四、七一一、七一四、七一五、七一七、七一九、七二五经。大正藏二。
能作大明、能作目,增长智慧,转趣涅槃。──《杂阿含》七○六、七○七、七一三经。大正藏二。
善积聚、成不退转,令众生清净,离诸烦恼。──《杂阿含》七○八、七○九、七一一、七二○、七二五、七三一、七三二经。大正藏二。
得心解脱、慧解脱,四种圣果、七种福利。──《杂阿含》七一○、七三四、七三五、七三六、七三九、七四○经。大正藏二。
对治七使。──《增一阿含》卷三十四‧三经。大正藏二739上。
贪欲使者。念觉意治之。瞋恚使者。法觉意治之。邪见使者。精进觉意治之。欲世间使者。喜觉意治之。憍慢使者。猗觉意治之。疑使者。定觉意治之。无明使者。护觉意治之。──《增一阿含》卷三十四.三经。大正藏二739上。
由经文中得知,修行七觉支可以治疗我们的身心诸病,而得身心的健康。因为修七觉支的调心,必先调身、调睡眠、调呼吸、调饮食,所以既能治烦恼诸病,也必能有益四大色身的调和。
大乘经论中的七觉支
大乘和小乘不同的地方,是在于大乘重视生活,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小乘则比较重视个别的出离行。因为我是大乘禅法的传承者与修行者,所以在讲《阿含经》的七觉支时,已将大乘的精神涵融于其中。接下来便来看在汉译的大乘经典中,对七觉支的讲述。
一、《维摩经》卷中〈问疾品〉
虽行七觉分,而分别佛之智慧,是菩萨行。
意思是说,虽然修行小乘的七觉支,可是不要被小乘法所限制,应该了解、认知、体会佛的广大智慧,用这种态度来修行七觉支,那便是大乘的菩萨行。佛的智慧,包括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做为一个菩萨,就要学习用佛的智慧,来看所有的人事物,能够如此,虽然自己还不是佛,但是心量与佛是相应的。
小乘修七觉支的目的,是令行者自己能从烦恼得解脱,其他的人是否解脱,端赖各人的因缘善根。但对大乘的菩萨行者而言,是以成就国土、利益众生为目的,所以要说︰「自己未度先度人,正是菩萨初发心。」菩萨修行七觉支,是为了利益众生。例如让大家都有自由之时,我们的自由便不会受到阻碍,让大家都能有安定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一定没有问题,以利益他人来保障自己的利益,是最可靠最安全的。所以大乘佛教是不管一切众生是否有善根来修行,都应该要努力促成他们见到佛性。
二、龙树《大智度论》卷一九所载的「七觉支」
菩萨于一切法,不忆不念,是名念觉分。
意思是说,大乘菩萨于一切法,既不回忆、也不系念,是七觉支中的「念觉支」。所谓「一切法」,在经论中有许多的表达方式,基本是指佛说的法聚及法义,在法聚的三藏十二部及法义的四谛、三学、三十七道品、解脱道、菩萨道之中,又说了色心二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法,以及有为无为、有漏无漏法、世间出世间法,乃至《唯识论》所说的五位一百法等。
大乘的菩萨在修念觉支的时候,对这些「法」是不忆、不念的。不像小乘的念觉支,是观照四念住的身、受、心、法,那是有所忆念的。此处的不忆不念,即是于念而无念,顿断对一切法的攀缘心及依赖心,犹如禅宗菩提达磨所说的「理入」和「绝观」,直入不思议的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
一切法中,求索善法、不善法、无记法,不可得,是名择法觉分。
在《阿含经》中的择法觉支,是简择善法及不善法而为择法的功用。大乘的择法觉支,是从直体诸法自性空的角度切入,一切法既然都是自性空,哪里还有善、不善、无记可供简择呢?
小乘所讲的择法,是指用佛之教法,包括法聚及法义做为标准,来审思简别,确定哪些是佛所说善法、不善法、无记法,当依善法修行,舍却不善法及无记法。但《大智度论》讲的,就不一样了,凡有分别善与不善,仍旧落于法的执着。
对于凡夫及小乘而言,必定有善、不善、无记的三法之别。例如曾有位年轻人在结婚的蜜月过后来见我,我问他新婚的太太好不好?他说:「在结婚之前,我认为她样样都好,结婚一个月后,我也说不上来她究竟是有多好或有多不好。」
另有一个女孩子结婚一段时间后,就来跟我抱怨说:「算命的人真是骗人,当初凭八字算命说,结婚之后一定会很好。我先生在婚前对我百依百顺,要什么有什么,婚后就原形毕露,渐渐地,他的狐狸尾巴都露出来了。」
我告诉他们的方法是,结婚就是结婚,结婚之后要彼此适应,彼此包容。人,怎么可能十全十美,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男人或女人,只有用自己的智慧心及慈悲心去适应,用平常心来看一切事物,便没有什么好或不好的问题。有的情人就是喜欢被他所爱的人轻轻地打、俏俏地骂,认为打是情、骂是爱,不打不骂似乎就是不关心了,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恐怕是因人而异了。
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着改变,世界上没有真正绝对的好与坏。这并不是说世界上没有善人与恶人,而是自己的心,不受善与恶的影响,不会因为情绪波动,而生烦恼,如果能用智慧来处理事,以慈悲来关心人,也就不见有常人所说的善、不善法了。
在我们纽约的禅中心,也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有些中国人的家庭,老人家是信佛的,过世之后,留下了破旧的佛经、佛菩萨像、录音带、佛书,但是他们的儿子媳妇不信佛,也不先向我们问一声,就把这些东西送来了。常常按了门铃之后,就把好几箱东西往门口一放,掉头就走,等到我们开门之后,要找他们也找不到了。请问︰那些是善人还是恶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论如何,我们生气也没有用,还是要妥善处理比较重要。
不入三界,破坏诸界相,是名精进觉分。
此处的三界,可能是指不入远离、无欲、灭的三界,而能破坏诸界之相。但我们亦可解为︰不进入欲、色、无色的三界,确能破坏三界的生死尘劳相,便是菩萨所修的精进觉支。小乘人是从三界的生死尘劳网中,精进修行七觉支,才能出离三界。大乘菩萨,虽然处身三界,不见有三界相,所以等于未入三界,已破界内及界外的一切相。
于一切作法,不生乐着,忧喜相坏故,是名喜觉分。
意思是说,大乘菩萨修行喜觉支时,于一切的缘生诸法,知是空无自性的,所以不会生起爱乐的执着之心,也是因为菩萨观照诸法空相,对一切法,亦不起或忧或喜的心理现象。即是以平常心,面对一切因缘法,所以不起贪着、欲乐的心,也就不致有忧虑、喜悦的心,这才是喜觉分。这与《阿含经》所见喜觉支的修行态度,是不相同的。
于一切法中,除心缘,不可得故,是名除(轻安)觉分。
意思是说,大乘菩萨修行除(轻安)觉支时,顿观一切法的空性之中,心念是没有落脚处的。既无心的落脚之处,也就没有心的所缘境可除去;没有心的对象,也就没有心念可得,也就没有身心的负担,这便是轻安。其实这是以如实的智慧观照一切法,无一物可获得,亦无一物可舍除,才是绝对的轻安。
知一切法常定相,不乱不定,是名定觉分。
意思是说,大乘菩萨在修定觉支时,觉知一切法,恒常是定相的本身,既然常在定相中,所以也无乱心及定心的心相分别可得,才是绝对的定相。若以此与小乘定的心一境性,乃是从散乱、集中、而统一的次第禅定相比,是很不相同的。
这也跟《法华经》所说的「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相同。一切法相,即是本相、实相,一切法虽各有各的位置,而其实相本空,如如不动,永远相同。这是用空慧来照见世间的一切现象,五蕴法皆空,一切现象的自性本空,所以从来不乱,亦不必有定,才是菩萨的大定。
于一切法,不着、不依止,亦不见是舍心,是名舍觉分。
意思是说,大乘菩萨在修舍觉支时,于一切法上,由于照见诸法自性本空,因此既不执着,也不依赖,所以也没有舍心可见,无一物可舍,才是真舍。
小乘的舍觉支,是修禅定的必备条件;修次第禅定,必须舍不善法而进取更上一层的善法,必须一层又一层的把所经验到的禅定相舍弃,最后才得解脱。大乘的舍觉支是直下观照──没有能舍的心,没有所舍的境,实际上就是照见诸法自性本空,所以不必舍一切法,只要不执着一切法、不依止一切,当下便得大解脱。
三、天台智顗的《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的七觉支
择法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
精进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之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
喜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生,欢喜住真法喜。
除觉分──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
舍觉分──若舍所见念着之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
定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见爱妄想。
念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定慧均平。
若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等,三觉分察起,若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等三分摄,故念觉常在二盈之间,调和中适。
(本文于西元二○○二年四月二十八日,五月十二日、十九日,十一月三日、十日、十七日、二十四日,十二月八日,共八个场次,讲于美国纽约东初禅寺,姚世庄整理录音带,由我亲手删增,成稿于二○○三年七月七日,时锡于纽约象冈道场。)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