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年住持精进禅修导师开示
(一)
所谓「禅者,佛之心;教者,佛之口;律者,佛之身」,禅,就在我们这一念清净心当中。要彻底认识这一念心、承担这一念心,才能够讲出微妙法、方便法,才能普度众生,所以称为教。如果认识了这一念心,就要在日常生活上磨炼,把烦恼、习气、执着化掉,行住坐卧始终不离开这念心。这一念心落实了,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符合四威仪,就称为律。学佛必须从清净身口意三业这三方面来学,方能将佛法落实在日常生活上。
佛法的道理虽然很广泛,归纳起来,有两个最重要的大纲──第一是因果,第二是心性。
所有一切都离不开因果,过去因感现在果,现在因感未来果,有因必定有果。了解因果的道理,就不会造恶业。因果是非常科学的,一切都在因果当中,这是从事上来讲。例如,由于现在努力用功,所以将来学业、事业、道业一定很有成就。此外,因果通三世,不仅是现在。
一般人认为因是因,果是果,把因果分开了。以顿悟法门来说,因即是果。在这一念因心上用功,这一念心圆成了,果也圆成了。《法华经》里讲,若人入于塔庙中,一举手,一低头,是人早已圆成佛道。这是大乘的因果,属于理。一般人不了解这个理,所以就说有三世因果。菩萨因,得菩萨果;声闻因,得声闻果;缘觉因,得缘觉果;十善因,得升天果;五戒因,得人间果,这些就是因果。相反地,造了五逆十恶,就是地狱因、地狱果,畜生因、畜生果,饿鬼因、饿鬼果。
虽说一切法皆有因有果,但一切法也都要归于体,体就是心性,也就是诸法的根本。释迦如来夜睹明星成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智慧德相,就是人人本具的妙明真心,《楞严经》里称为「知」,我们当下这一念知,知而无知就是觉。
因此,觉,就是指我们这一念心。如果没有契悟这念心,这一生修行就不容易得到好处。所以,打坐就是要保持觉性的存在。
觉,分成很多层次,如自觉、觉他、觉满。觉他,就是利益众生。什么是自觉?除了修善、持戒、忍辱、弘法以外,自己还要觉察、返照,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有没有过失?觉察到了以后,要觉照,把烦恼照破。经过觉察、觉照的功夫,就能达到觉悟,也就是悟明本心。
悟也有深浅,有证悟和了悟。了悟,是指明白道理。一般人在道理上虽能契悟,但在日常生活上,身口意三业仍然颠倒、迷惑。证悟不但是悟,而且是完完全全通达,一了百了,这个心经常都有正知正见,不邪见、不颠倒,始终一如,这念心不再贪爱,看到什么都不贪,无论白天、晚上都不起贪爱,无论顺境、逆境,也不贪着,这就是「证悟」。一般人不容易做到,所以我们就要慢慢去契悟道理、实践道理。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要时时照顾话头,念念分明,处处作主,不要得少为足,才能到达真正开悟的境界。
有些人听到「心即是佛」,心是指听法这个心,就认为自己悟了。悟是悟了,但还有很多问题。凡夫的这念心如初一的月亮,佛心则如十五的月亮,虽然是同一个月亮,但二者的光明却有天壤之别。初一月亮只有一点光明,十五的月亮才能大放光明。
所以,佛法的道理归纳起来,因果是事,心性是理,在因果和心性上面,就是一个「觉」字。归纳成一个系统,就不会杂乱无章,否则,修行到最后不但没有信心,甚至还会退失道心、退失菩提。
--------------------------------------------------------------------------------
(二)
佛法的道理必须会通,假使不会通,就会杂乱无章、无所适从,看到这部经讲空、那部经讲有,又说「宁可执有如须弥,不可执空如芥子」,还有非空、非有的道理,又讲无住心……,如果没有会通就会觉得杂乱无章,心生矛盾。其实,佛所说的道理都是一样,只是应机施教。
什么是应机施教?假使对方听不懂深的道理,就从最浅的道理讲起。例如,对幼稚园的小朋友解释「天」的意义:「看到上面没有?上面就是天空。」「今天过一个晚上就是明天,再过一个晚上就是后天。」他马上就知道了。对中学生、高中生,就讲有先天、后天,天文地理、天地良心这些名词。假使对宗教人士讲这些,引不起他的兴趣,但是,谈到升天,天上有七宝宫殿,到处是琉璃、黄金,他马上就相信了。根机好一点的人,认为天福享尽了,还是要受轮回,还是不好,就跟他说生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寿命很长。想生到天上,要修六行观──下厌苦、粗、障,上欣净、妙、离。
大乘根机、修菩萨行的人不是为了自己离苦得乐,而是修菩萨行普度众生,所以对升天没有兴趣。这时就告诉他,要悟到这一念心,苏东坡说:「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天中天」就是本具心性,这是理天,心的本体。大乘菩萨一听,觉得这个道理实在太好了!声闻、缘觉根机的人发不出这个心,就先证罗汉果、缘觉果,这就是修行的次第。声闻果、缘觉果和菩萨果有什么差别?其实到最后都是没有差别的。菩萨是发了长远心,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声闻、缘觉看到众生苦,却觉众生难度,于是自己先入涅槃,然而在涅槃里住了一段时间,终究还是要出来再发菩提心,度化众生,方能真正解脱自在,所以是殊途同归。
不论是小乘、大乘、缘觉乘、菩萨乘,都不离开我们这一念心。离开了这念心,就是外道,就不是佛法;离开了这念心,即便可以生天,天福享尽又受轮回,到头来还是一无所得。出家修行,除了度众生,还要了生死,要三觉圆满──自觉、觉他、觉满。释迦牟尼佛成道后,以大慈悲心说法四十九年,就是自觉、觉他。自觉、觉他,达到究竟圆满,即是觉满。许多外道骗财、骗色,不但无法得解脱,更不可能觉满。
修行学佛必须要把这些道理落实在生活上,先要自觉;在禅堂里静坐用功,就完全是自觉的工夫。自觉当中,第一是觉察,先省察自己的烦恼。省察之后,要把烦恼照破,这时必须用许多方便法来对治。要知道这些方便法,必须研究经教、听经闻法;假使不听经闻法、不研究经教,道听涂说,就容易走远路、走错路。
儒家也讲自觉、觉他、觉满,《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三觉圆满的道理。「德」,就是当下不生不灭的觉性。「明明德」,就是要明白本具的佛性、本具的觉性、本具的性德,明白这念心具足无量的智慧、功德。「在亲民」,自己明白了,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了解,这就是觉他。「在止于至善」,要达到一个最圆满的境界,那就是觉满。佛法与儒家所说的道理是相通的,而佛法讲的更彻底。
--------------------------------------------------------------------------------
(三)
佛法讲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六祖坛经》云:「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法身是「汝之性」德,本性空寂,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如如不动,了了常知。觉性是真空,离相绝相,超越一切。什么是报身?就是「汝之智」。化身,是「汝之行」,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化身,口说无量无边的善法,身做无量无边的善行,我们的善法和行为就是化身,如持戒清净,每一条戒就是一个化身。所以,不需要到外面去找法、报、化三身。
有人说:「我不要念释迦牟尼佛、也不要念阿弥陀佛、也不要念观音菩萨,我要念最高的法身佛。」这个观念也不对,因为有念就是生灭,哪里是法身?《六祖坛经》云:「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法身是真空妙有的这念心,也就是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一切的法门都是方便,达到无念、无为、无住、无愿、无相,心不染着,这就是法身,也就是指我们的这一念心。
法身、报身、化身,是从体、相、用三方面来讲,其实都是一体的。儒家讲三身,虽然没有佛法讲得这么清楚,但是已经有了基本的架构。《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就是法身,指我们的本性;「率性之谓道」,就是报身;「修道之谓教」,就是我们的化身。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
儒家讲「仁义礼智信」,与佛法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有些相同。佛法讲心,讲觉察、觉照,讲中道、实相,要念念分明,处处作主,反观自心;《尚书》也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所以,道通古今,是不会变的。过去佛也是这么说,未来佛、现在佛都是这么说。
佛经里讲「觉」,一个是本觉,一个是始觉。什么是本觉?觉性不是上帝、父母给我们的,也不是佛菩萨给我们的,而是本具的。佛经里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小孩一出生就会哭、会笑,饿了就要吃,这就是本具的觉性。所谓「法尔如是」,从过去到现在,本觉无始无终,就是指这念心,也就是道。假使道是修出来的,修出来就是生,有生就有灭,有得就必有失。
每个人都有本觉,但是天天在造恶业,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堕落,成了不觉的众生。明白什么是本具的觉性,就是始觉。始觉,就是开始觉悟,等于找到了路头。不要认为找到路头,就得道、成道了,虽然找到了路头,这条路还是很辛苦的。从始觉开始,还要看看相信到什么程度?假使迷迷糊糊,要信不信,心存疑惑,怎么成道呢?
--------------------------------------------------------------------------------
(四)
佛经里讲「六即佛」,其中,「六」显因果之事相,「即」显佛性之理体。因此「六即佛」表现了从凡夫到成佛的位次。
第一是理即佛──「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在道理上每个人都有本具的佛性,行住坐卧都不离开这一念心,称为理即。虽然在道理上是佛,可是行为一点都不像佛,起了贪心就像饿鬼,起了瞋心就像修罗,造了恶业就堕入地狱、畜生。「动静理全是」,无论是动、是静,佛性始终存在,但「行藏事尽非」,所作所为完全与「觉」相背,与善法不相应,而与恶法相应。「冥冥随物去」,「物」,就是外面的尘境,色、声、香、味、触等境界。理上来说,每个人都有觉性,但是六根攀缘六尘,心就迷失掉了,这是属于不觉的众生。
觉悟了,就是名字即佛──「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知道听法的这念心就是佛性、觉性,要坚住正念,随顺觉性,有了烦恼,赶快用法门来对治。现在知道,是在名字上知道,还做不到。
所以,从现在开始,要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行住坐卧不离当念,在这念心上用功,这就是观行即佛──「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常理」就是本具的觉性,清楚明白、念念分明。「念念照常理」,不论是坐香、行香、跑香,觉性都要存在。「心心息幻尘」,过去所想的一切都是幻化不实的,和作梦一样。《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例如,哪个人对你好,哪个人对你不好,哪个人说你是非,这些都是在考验你。别人赞叹你,自己是不是落入欢喜魔?说你不好,起了无明烦恼,就变成修罗。所以,别人赞叹我,我也不欢喜,心想:「他是在勉励我,我根本就做不到,谢谢,阿弥陀佛!」人家说你不好,要想:「谢谢!你是在鼓励我、勉励我、指导我,我非常感谢你。」就如古德所说的:「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为什么呢?如果像世间人一样,听到赞叹,高兴得不得了;听到毁谤,就成了冤家、成了仇敌,这些都不是修行。所以,这念心要无住。
「遍观诸法性」,什么是法性?法性是空性,一切万法都是空,都是虚妄不实的,所谓「善恶如幻化,三界如空花」。遍观诸法之性,没有一样东西是实在的,一切都是如梦幻泡影。永明延寿禅师说:「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化人问幻士」,没有大彻大悟的人、没有三惑永断的人,都是在说梦话。修善断恶,是作好梦;起贪瞋痴,造杀盗淫,就是作恶梦。「谷响答泉声」,世间的万事万法就像空谷,在空谷中拍拍手、叫几声,马上就有回音,你能找到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吗?无论是好的声音、坏的声音,跟空谷传响声一样,什么都没有,毕竟空寂。
「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我的宗旨是什么?如泥牛水上行,泥巴做的牛在水上走路,遇到水就化掉了,意即能所俱空,这就是般若。真也是假,有假才说真,没有假,真也不能成立。有空才说有,没有空,有也不能建立。有内才有外,没有内,外也不能建立。有女才说男,有僧才说俗,这都是方便。「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不要执着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乃至守真去假,这都还是妄想。我们这念心是绝对的,要在这念心上用功。
第四,相似即佛──「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善善恶恶,是是非非,一切都不执着。执着本来就没有的东西,就是空中生花。「空里见花红」,空中见到花开、花白、花红,都是虚妄不实的。打坐有很多境界,都不要理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当中要有这个智慧,才能与无上正等正觉有一点点相似,这就是「相似即佛」。
第五,分证即佛,分断无明,分证法身。修行怎么样叫作进步?不是得了神通才是进步,而是心要净、要定、要明,烦恼要愈来愈稀薄、愈来愈少,心就慢慢沉淀了。
隐山和尚说:「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神光,就是我们的性光。「一道神光万境闲」,只有这一念心,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是是非非化为乌有,只有这念心,没有第二念心。「万境闲」,善也找不到、恶也找不到、魔也找不到、佛也找不到,一切毕竟空寂,只有这念心。
分证即佛──「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前面所说的道理都通达无碍了,又契悟了一层。但悟有深浅,不要得少为足,要发长远心。「穷源犹未尽」,现在什么境界都没有,好象很清净了,但哪个是真心?还找不到。「尚见月朦胧」,这个心有时迷惑、有时昏沉,这当中还不是绝对的清净,不是绝对的明白,还有一层雾。
到最后,真正是大彻大悟了,就是究竟即佛──「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万里途程不离初步,悟,不是得到什么,还是当下动念这一念,法尔如是,一切都是现成的。「从来真是妄」,悟了之后,发现过去都是在妄想当中。「今日妄皆真」,妄想没有了,通通转成悲心、转成真如法性了。「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不是外来的东西,而是过去迷失掉了,现在现前了,就等于拨云见日,太阳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被云遮住了。云,就是执着、烦恼、无明。
大觉禅师说:「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十分。」大觉禅师为了开悟,四处寻师访道。「终日寻春不见春」,春,是指道。「芒鞋踏破岭头云」,翻山越岭,千辛万苦,过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岭又一岭,都没有找到一个歇处、没有找到一个入处。既然这么困难,算了,不修了,通身放下,什么都不要,这时道就现前了,真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天天都想悟道、成道,等于骑牛找牛,怎么找都找不到。「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十分」,大觉禅师回来后,手攀在梅花树上,闻到梅花的香味,当下就开悟了,原来能闻的这念心法尔如是,从过去到现在没有改变过,觉性始终都存在。
要断烦恼,必须先找到烦恼,这就是觉察;找到烦恼以后,要把它化掉、把它照破。另一种方法是不理会它,即是顿悟自心的法门。两种方法都可以。六即佛每一个阶段,都是我们这一念心,不要小看自己,要发长远心,不到这个境界,绝不退转。
这是一个最契机的法门,有了这个理,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信心。然而,「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寸,就是方寸之地,要从些微处来实践这些道理,才能真正得到利益。如上课一样,先讲道理、公式,然后到实验室里实验。禅堂就是实验室,自己是不是坐到一支好香?自己的烦恼究竟减少到什么程度?这念心究竟清净到什么程度?这念心有没有染着?要检讨自己、面对自己。
总而言之,禅堂功夫没有别的,就是一个「歇」字,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