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一)
于自由时报91.02.26(二)刊载
维持人类生命永续发展的源泉有三种--生活、生存、生命。「生活」属于物质的层次。如果我们的物质生活缺乏,衣、食、住、行就成问题,人也不易生存下去,所以物质生活可以说是个源泉。然而,人的欲望无穷,而物质生活的发展却是有限的,有时候到达一个顶点、到达某个时节因缘,物质就会逐渐退化消减,所以,生活仅可称为小的源泉。
其次,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能够很尊严地生存,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这也是一个源泉。这个「生存」的源泉又超过了第一个生活的源泉,我们可以称它为中的源泉。
第三是「生命的源泉」,也就是今天所要谈的主题--「中道思想」。这是无穷无尽的大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我们能够深切体悟生命的源泉,那么,生命就是无穷尽的,活在世界上就变得很有意义,充满了光明与希望。
「生活」是一个小的源泉,「生存」是一个中的源泉。小的源泉一旦遇到天干、地旱,就会干涸。中的源泉遇到地震、水火等大灾难,这个源泉也会断掉。「中道思想」的大源泉,却是无穷尽的,无论遭逢人祸,或海啸、风暴、地震等天灾地变,只要把这个恒常不变的源泉找到了,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始终是光明的,乃至于是无有穷尽的。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二)
于自由时报91.02.28(四)刊载
上一期的禅心世界谈到,维持人类生命永续发展的源泉有三种,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生存,一个是生命。其中,「生命的源泉」才是无穷尽的大源泉,也就是今天所要谈的「中道思想」的源泉。
所谓「中道」,一个是思想,一个是实相。「中道思想」是指我们的意识形态。思想的种类很多,有学术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乃至于政治思想等;可是这些思想,都不十分完美、圆融。举例来说,现代的科技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是有利有弊的;如果没有中道思想的清净心、慈悲心与平等心,高科技发展到最后可能会毁灭人类,所以中道思想是最高、最完整、最圆满的思想。
然而,有了思想还不够,还要付诸行动,把这种思想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上,这就称为「中道实相」──实实在在的心境、实实在在的相貌。
我们这个世界是属于相对的世界,不论人、事、物,都是在相对当中。譬如开灯是明,关灯就是暗;善恶、美丑、内外、动静、正邪、是非、凡与圣、佛与魔、成功与失败,功德天与黑暗天。而在这错综复杂的相对世界当中,我们要如何因应?那就必须找到一条出路。这一条路就是中道思想与中道实相。「中道思想」与「中道实相」是迎接廿一世纪来临的两个大法宝,能为我们找到一条更光明的大道。中道思想是指我们的知见要正确,中道实相是指我们所有日常生活的行为要能够落实在中道实相上,才不会走远路、走错路。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三)
于自由时报91.03.02(六)刊载
我们这个世界确确实实是相对的世界,不论过去、现在、未来,古今中外都是如此。相对的世界是不完美的,因为在相对当中,每个人有自己的主观意识,看每件事情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既然看法不一样,所以很难达成共识;由于无法取得共识,彼此之间就产生是非、争执,乃至于形成仇恨、斗争。这都是由于没有契悟中道思想,也没有达到中道实相境界的缘故。
宋朝苏东坡先生有一首「题西林壁诗」,描述了我们这个世界是相对的世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站在山的横面来看,它就是一个岭;站在侧面来看,这个岭就变成一个山峰。那么,它究竟是峰还是岭?如果我们站在远处来看,这座山就很低、很小;站在近处来看,就觉得这座山很崇高峻挺。究竟这个山是高?是低?而在这个相对的时间、空间当中,又存在一个主观的我,所以,每个人看到这座庐山,所作的结论都不同,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在这个错综复杂相对的世界当中,怎么样才能拿捏得很稳?可以进,可以退;可以前,可以后;可以左,可以右;动也动得,静也静得,所有一切错综复杂的现象,都能正确地掌握。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中道思想与中道实相。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四)
于自由时报91.03.05(二)刊载
中道思想的根据与渊源,可以分成儒家与佛家的中道思想二方面来谈。儒家中道思想的第一个根据是《尚书‧大禹谟》中所谈:「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庸》也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喜怒哀乐,始终无法调伏,如果我们想要将之转化成清净心、不动心、智慧心、慈悲心、无漏心,那就必须在喜怒哀乐未发之际,不但不起恶念,连善念也不生,保持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这就是中道。
《大学》也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白我们每个人本具的性德,即是中道。唐朝韩愈《师说》亦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一个好的老师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其所传的道就是中道。国父孙中山先生是革命家,也是宗教家,他对于中道非常有研究,并曾提到:「余之革命,在继承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之道统。」这就证明,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讲,中道都是非常重要的。《论语》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体悟到这念心,就是找到生命的源泉;契悟到中道,我们的生命就能超越生死,是无穷无尽的。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五)
于自由时报91.03.07(四)刊载
佛法中道思想的渊源始于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说:「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中道实相,也就是大众听法的这念心。
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祖师代代相传,所传的正是当下这念心。龙树讲《中论》,以「八不中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去亦不来」--八个大原则来契入中道实相的道理。龙树菩萨之后,天台宗的祖师北齐慧文大师,看到浩瀚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不知该从那个法门开始入手,于是就把当时通行的经典摆满桌子,并思惟:「我闭着眼睛随手取到那部经典,就研究这部经典。」祈求三宝慈光加被后,顺手一拿,就是龙树菩萨的《中论》。慧文大师在研究《中论》时,读到:「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便开悟了。
禅宗法脉一脉单传,从释迦牟尼佛传到达摩祖师,再续传到六祖惠能大师。依《六祖坛经》记载,五祖弘忍大师一日召集门人作偈,神秀大师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听到这个偈子之后,即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大师悟到的是空性。悟到空性还不是真正的中道,因为中道除了空性以外,还有不空;空是真空,不空就是妙有。
其后,五祖大师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师终于大彻大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悟到当下清楚明白的这念心。这念心人人都有,具足有无量的功德、智慧,乃至于神通妙用。这也是《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白了这些道理,就能了解中道思想与中道实相确确实实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六)
于自由时报91.03.09(六)刊载
这念心,人人本具。若要契悟,最直接了当的方法,就是当下这念心不想过去、现在、未来。因为想过去,这念心就攀缘过去:例如想到过去的成功、美满,而现在什么都没有,心当中可能会产生悲哀的感受;如果是想到过去吃的种种苦头、承受的种种打击,可能又会伤心、掉泪。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过去心不可得」,无论是好、坏、成、败,或者是喜、怒、哀、乐,都已经过去,再想也没有用。
我们不但不想过去,也不想未来。因为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到,想多了也是一个梦境,幻化不实,令人徒生欢喜或烦恼,所以未来心也不可得。为什么现在心也不可得?因为我们认为是现在,现在马上又成为过去。举例来说,早上起床是一个心,我们以为「起床」这个心是实在的;起床以后穿衣服,起床的这个心消失了,穿衣服的这个心又现前了。穿衣服的这个心是自己吗?不是的。穿了衣服马上又要漱口、洗脸,穿衣服的这个心成了过去,漱口洗脸的这个心又现前了。依此类推,柴米油盐、上班下班,都是这念心的生灭,所以现在心也不可得。
既然现在心是生灭,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也不可得,三心皆了不可得。假使我们这念心达到这个境界,当下这念心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念心就是我们常住不灭的真心。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七)
于自由时报91.03.12(二)刊载
悟了这念心,就是中道、就是实相。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的心不外乎喜、怒、哀、乐种种境界;因为心始终在攀缘,所以就像河里的波浪一样,得不到宁静。我们了解之后,当下契入中道实相的境界,这念心就能风平浪静,像一潭止水一样,也就是所谓「不思议」的心。
「思」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想过去、现在、未来;「议」则是口说种种道理,如评论是非、辨别正邪……等。然而,只要念头一动、嘴巴一说,就是语言文字,不是中道实相了。
凡夫的心当中都有波浪、尘垢。一个念头就是一个波浪,所以,我们从早上到晚上,心中不知起了多少波浪。我们心当中有很多杂念: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邪见。贪心有很多种: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这些都是「尘垢」。所以,佛法中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对治、去除心中的尘垢。尘垢去除了,我们的心就是一片光明。
这念光明的心就是实相,是人人本具的,但是由于迷失了当下这念清净心、迷失了中道实相这念心,因而感到空虚、烦恼、痛苦。因为这个世界是相对的,所以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坏、有去必有来、有亲就有冤、有爱就有憎。如果我们要超越相对,就必须契入「中道实相」绝对的心境。
如果我们悟到这个绝对的心境,就超越时间、空间,及一切相对的境界。超越,并不是离开这个世界,而是找到了心之体,若能悟到这念心之体,就找到了生命的源泉。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八)
于自由时报91.03.14(四)刊载
中国历史上有位彭祖,活了七、八百岁,有五十个太太、九十多个儿子,仍然觉得自己得到的很少、生命很短,还想上天去祈寿。所以人不管活多少岁,到最后还是要死。即使生到天上,只是寿命很长而已,到最后仍会死亡。
无论贫穷、富贵,死亡这一关无人能免。有钱的人,感到生命短暂,干脆大吃大喝享受一番;有权的人,玩弄权势来膨胀自己,以得到满足,这些都是不对的观念。当我们拼命享受财富、滥用权势的时候,就已经在造恶业。造了恶业以后,总是逃不过因缘果报。不管信宗教也好、不信宗教也好,这是宇宙间的定则。
而没有钱、没有权的人,看到别人有钱、有权,非常羡慕向往,也想设法弄些财富。但是既没有钱,又想过这种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的生活,该怎么办?于是偷盗、抢劫,乃至绑票勒索,不但犯法,心当中更是愈来愈黑暗;现世锒铛入狱,死后轮回地狱、畜生、饿鬼三途恶道,始终是在黑暗当中。
现在这个社会,乃至于全世界,都有这种乱象,这就是不了解生命的意义。如果明白中道实相,了解我们的生命是无穷尽的,就绝对不会做这种愚痴的事情。这些道理是人人可契悟、修证的。这种观念就是正知正见,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就会认识生命的真谛及生命的可贵。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九)
于自由时报91.03.16(六)刊载
明白中道实相的道理,了解生命是无穷尽的,即是正知正见;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就会觉得生命是最可贵的。世间上的钱财是一种物质生活,是有限的;这念慈悲心、智慧心、清凉心、不动心,才是无穷尽的财富。物质的钱财是生灭的,有得必有失,得到了大财富,担心买股票可能会泡汤、投资可能会失败、借给朋友可能一去不回、放到银行利息又太小、台币贬值……,行住坐卧都不安稳。财富增加了,心好象暂时得到了满足,但是,这种满足无法长久,因为这些财富是靠不住的。
「人贫不是贫,心贫实是贫。人贫能养道,是谓贫道人;心贫无智慧,堕入饿鬼身。」所以心灵的贫乏,不能依靠财富;有了财富还是很贫乏,因为我们的心,始终很难满足,中国有一句俗话:「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凡夫众生有了十万想一百万,有了一百万想一千万,始终没完没了。佛法里提到,什么是最富?修善、知足最富;乃至于「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我们听经闻法,悟到了真理,这个就是最大的富贵。
一切山河大地都在我们这念心当中,所以这念心是最富贵的。老子《道德经》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做学问是加号,中道实相是个减号。当我们把心当中的垃圾:所有的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邪见,洗刷得干干净净,当下这个中道实相,这个清净心、无为心马上就会现前,大放光明。这念心具足无穷尽的智慧、功德、寿命,不是真富贵是什么呢?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
于自由时报91.03.19(二)刊载
清净心、光明的心才是最富最贵的,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拼命在权势、名利上追求肯定和满足,是很难达到富贵的;就算达到了,可能已做了很多对不起自己和别人的事情。
中道实相的心境是一念不生,也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个心,无论行住坐卧,都保持正念、无念。这一念心非常地微妙,据佛经记载,只要一动念,天上的人、乃至一切鬼神听到,就像打雷一般。如果这念心清净了,没有人我是非,达到一个绝对的境界,那么,看到这个世界就是净土。
要想生净土,先要从我们这念心开始,要时时刻刻回光反照、检讨反省,心清净了,世界就清净;心安了,世界就会安定。现在的局势,整个社会、整个世界都不安定,许多人认为台湾不安,就想移民到国外,想找一个安身之处,结果始终找不到。为什么?因为全世界的人,心都不安,那里找得到安身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的心安定下来,坐在这个地方,这里就是佛土,走到那里都很安全。要想过太平的日子,这念心必须保持四平八稳,就像天平一样。如果做到了,确确实实这个世界就变成了人间净土,甚至只要有一半的人做到了,台湾就是人间净土,这必须靠每一个人来努力。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一)
于自由时报91.03.21(四)刊载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先生官场失意,被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刚开始对于失去名利富贵感到非常丧气,有一天忽然想通了,他认为,儒家说人生在世,一个是作官、一个是修道,现在官场既然失意,就应该修道。然而道在那里?《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欲达到圣人的境界、圣人的智慧,根本就是在「致知」,也就是要端正思想、知见。要达到圣人的思想、知见,就要从「格物」开始做起。
历代各家对于「格物」的解释各不相同,最盛行的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先生所提倡的「即物而穷理」--研究宇宙万事万物的道理,穷究其本源。在这样的学术风潮当中,阳明先生希望能契悟圣人的知见,于是即物而穷理,开始研究万事万物的第一因。但是从何研究起?研究什么?他看到住处前有一竹丛,就研究竹子。竹子为什么是空的?竹子为什么是一节一节的?各是什么道理?
阳明先生就这样研究一个月、二个月下去,最后开悟了。他悟到「格物」不是去研究外在的事物,而是要「格」除心中的「物」欲烦恼:名利、财色、人我、是非……,这才是格物真正的意义。凡事都要往内看,反省检讨、惭愧忏悔,看看心当中有没有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身口二业有没有过失?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二)
于自由时报91.03.23(六)刊载
阳明先生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有一天吃饭时,忽然发现自己的毛病。他有一个瓷碗,非常名贵,每天吃饭都要欣赏一下,感觉这是莫大的喜悦。今天却发现,现在自己落到这般田地,为什么还贪爱这个瓷碗?于是检讨反省,从现在开始,绝对不再贪爱这个瓷碗。可是到下一餐吃饭时又忘记了,看到这个瓷碗还是很欣赏,忽然发现自己的过失,怎么始终不容易改?又再警惕自己一次。经过第二次、第三次,心中始终放不下,牵肠挂肚的,结果干脆把这个瓷碗敲一个缺口,就再也不贪不爱了。
阳明先生心当中一下子就落实了,再也没有什么可贪可爱的,他的心境又向前提升了一大步。慢慢地,这念心愈来愈宁静,也有了感应;有一天朋友来看他,人还没有到,他就预先知道,这就是清净心所起的作用。
这念心清净了,就有神通、感应,是无远弗届的。因为我们的心量是无量无边地广大,没有远也没有近。举例来说,孩子到美国读书,父母亲天天都在挂念孩子的学业、饮食,乃至于身体建康,想久了以后,心有灵犀一点通,晚上作梦就梦到孩子生病了。打越洋电话一问,果真生病了。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我们的心不受山河大地的遮障,每个人都有这种智慧、妙用、感应。但为什么没有现前?因为心当中有波浪、尘垢,产生了执着、障碍,所以这念心不能得到宁静。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三)
于自由时报91.03.26(二)刊载
阳明先生修心的功夫慢慢有了进步,尚希望百尺竿头再进步,达到圣者的境界。他觉察到当自己的身体疲倦时,妄想、瞌睡便会来,马上造成修行用功的瓶颈,于是他想了一个对治的方法:佛经里所讲「无常」的道理,最能令人提起道心,如果制作一口棺材放在身旁,时时提醒自己人生无常,如此一来,就会提高警觉,再也不敢打妄想、打瞌睡。慢慢地朝这个方向用功一段时间后,又悟到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悟到这念心有体、有用。
「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这念心不起善恶,等于《中庸》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的这念心,这是生命的源泉,就是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这念心有体有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可能不起心不动念,所以还是要「知」--知道我们现在这念心是善念、恶念,如果是恶念,马上检讨反省,并将它转化;如果是善念,就要择善固执。
佛法讲「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恶念令灭除,未生恶念令不生」,时时刻刻都要返照自性,为善去恶。到最后不但恶的念头不起,善的念头也不执着,始终归还原点,从用又归于体,这就是开悟的境界。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四)
于自由时报91.03.28(四)刊载
佛经所谓的「正念现前」、「实相」,以儒家而言就是「清明在躬」。这念心清清明明,时时刻刻觉性现前,就是生命的源泉,能令我们受用无穷。假使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会觉得人生很有意义。每个人都有这念心,所以我们不仅要尊重每个人的生命,更要尊重每个人的人格,此即佛经中所说的:「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当成佛」。
虽然人人皆有佛性,但佛性现前与否,就要下一番功夫,让这念心「站得住、站得长」。能保持五分钟正念现前,就证到五分钟的实相,成了五分钟的佛;能够保持一个钟头,就证到一个钟头的实相,成了一个钟头的佛。以此类推,白天、晚上、顺境、逆境,乃至生病、老死时,假使时时与实相相应,就是如来住世。
有些人觉得现代生活这么繁忙,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空闲,可以专修当下这念心?所谓「物格而后知至」,只要把心当中的物欲烦恼格除掉,就能够端正思想、知见;「知至而后意诚」,思想、知见端正了,心意就能真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意真诚,心就端正了;「心正而后身修」,心端正,人格也就健全了。进一步,「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就是儒家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在佛法中则称之为福慧双修、自利利他。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五)
于自由时报91.03.30(六)刊载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学打坐,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甚至于走错路、走远路;坐到一支好香,或是看到一些境界,乃至于作了一个好梦,就误以为自己开悟了,这些是百分之百错误的观念。「开悟」是什么呢?就是悟到平常心是道,也就是悟到中道实相这个道理。
中道实相就是诸位听法当下的这念心,不是另外有个清净心、不动心。这念心有了烦恼,就要化掉,要处处作主、念念分明,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静的时候什么念头都不起,不落昏沉、不打妄想,清楚明白、如如不动、处处作主;动的时候,则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孝顺父母、恭敬师长、尊师重道、敬老尊贤……,一切的善事都要做,一切的恶念都要断除。如此,静也静得、动也动得,就真正是悟了道。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六)
于自由时报91.04.02(二)刊载
要契悟中道实相也有前方便,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将这四个佛法真实的道理运用在日常生活上,就是契悟中道思想的前方便。所谓「对上以敬」,即对于父母、师长、主管……等长上,要有恭敬心,佛法里讲:有一分恭敬心,就消除一分业障;消除一分业障,就增加一分福德和智慧。现在的社会普遍缺乏恭敬心,若有了恭敬心,人与人之间相处就没有种种芥蒂。
儒家也非常重视恭敬心,中心思想就是诚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疑心、慢心,恭敬心正可把疑心、慢心去掉,乃至于提升自己,使心中没有妄想、颠倒,达到诚敬的境界,此即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汉朝有一位李广将军,一日夜行时看到前面有一只「老虎」,马上拔箭猛力一射,一箭就射穿了「老虎」。上前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石头,根本不是老虎。他觉得很奇怪,自己怎么有这么大的力量,竟能一箭穿石?于是重新回到原位再射一次,却再怎么射也射不进去了。
因此,做一切事都要诚、敬、专注,若是能够专注,任何事情都能够有所成就。《遗教经》里也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现在一般人都希望心想事成,但是所用的是什么「心」呢?如果用妄想心、贪心、慢心,绝对不可能心想事成;用恭敬心、诚心,则必定有感应。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七)
于自由时报91.04.04(四)刊载
「对下以慈」,意即对于子弟、学生、部属,乃至对于动物都要有慈悲心,也就是佛经中所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人与人之间若缺乏慈悲心,就会彼此仇恨、斗争、排斥,始终争战不休。要想达到世界和平,首先需将瞋心化掉。
由于有了慈悲心,就能把心中这把瞋火化得干干净净,心当中就是一团和气、一片光明,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社会上的争执也就能慢慢化解。进一步,不但是对人要慈悲,对于动物也要有慈悲心,例如,现在有保护动物的法令,就是由仁民而爱物--慈悲心从人扩展到动物的一种表现。
事实上,对别人慈悲才是对自己真正的慈悲。一般人在山林里看到毒蛇猛兽会害怕,就是因为深怕对方伤害自己,心当中都缺乏慈悲心,所以彼此相见会感到恐怖、深怕对方伤害自己,于是干脆先下手为强,彼此之间的斗争就是由此而起。所以,慈悲心是很重要的。
佛经上有一则公案: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和舍利弗走在路上,看到一只鸽子被老鹰追赶。鸽子很有灵性,知道世尊来了,马上飞到世尊的影子里,感觉很自在、很安祥。过了一会儿,世尊转个方位,舍利弗的影子覆盖到鸽子身上,鸽子马上全身发抖,心里很害怕。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舍利弗虽然已经证到声闻四果,断了瞋心等六个根本烦恼,可是还有最后的无始无明,还有微细的瞋心。而佛漏尽了一切烦恼,破无始无明,所以一点瞋心都没有。不但人看到佛很欢喜,就是毒蛇、猛兽,看到佛也感觉很祥和。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八)
于自由时报91.04.06(六)刊载
「对人以和」。对任何人都要和气、和合,所谓「家和万事兴」,和气才能致祥。人人都希望达到世界和平的目标,如果每个人把贪心、瞋心、痴心化掉,养成了和气、和合,家庭就能和气,社会也会和谐,乃至整个世界也就会和平。
「对事以真」,做任何事情都不可敷衍、居功、诿过、失职,否则都不能有所成就。只要认真、脚踏实地去做每一件事情,一定就能够成功。譬如,做学问要真,时时刻刻复习功课、不偷懒、不放逸;如果等到考试时才来抱佛脚,这就是不真。上班族也要真,不迟到、不早退、不居功、不诿过。做善事也要真,不是沽名钓誉,而是以慈悲心、平等心,本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来作善事。以研究学术的人来说,对事以真,就能成就自己的思想理论,成一家之言。
北宋范仲淹先生有《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就是真。
修行也是要真,要从「心」当中来修。打坐的时候要万缘放下,一念不生,不落昏沉、不打妄想,自己确实在心地上用功。有很多人不了解,以为学佛打坐是来附庸风雅,这种观念就是不真。所以,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真。
「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是一个桥梁、方便,从这四个方向去努力,最后连四箴行也不执着,就真正回归中道实相了。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九)
于自由时报91.04.09(二)刊载
由于我们的思想不正、不净,不圆融、不自在,假使有了中道思想,做任何事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并且有很大的空间;如果达到中道实相的境界,则人生的道路必是愈走愈光明,功德、事业也愈来愈有成就,这一生必定很光明,具足福德、智慧,进一步,将来必能超凡入圣。若想证到中道实相,则要依照「中台四箴行」的道理在日常生活当中来实践。要达到四箴行的最高境界,则要起「四觉观」。
所谓「四觉观」,就是心当中的四个方便:觉观、觉察、觉照、觉悟。「观」就是注意;「觉察」是察觉到我们心当中有很多很多的妄想、昏沉、各种毛病;「觉照」就是把烦恼照破;觉照之后,还要安住正念、安住实相,这就是「觉悟」。举例来说,大众听法时忽然打起瞌睡来,假使没有「观」,就不知道自己在打瞌睡,甚至朦胧间作了个梦,忽然醒来,还以为自己入了定,这就是没有「观」。如果有观、有注意力,一打瞌睡马上就会知道。所以,以打瞌睡的例子来说,知道自己在打瞌睡就是「观」;既然不对,一定要想办法来对治,这个就是「觉察」;用各种方法对治之后,没有瞌睡了,就是「觉照」;照破了,还有能照之心和所照之境,因此,又要归还原点,保持正念,这就是「觉悟」。
古人说:「捉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我们心中有很多贼人,时时刻刻都在偷取功德,因此藉由四觉观之方便来落实中台四箴行,最后必能达到中道实相最圆满的境界,达到了这个境界,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光明和无穷尽的希望!
(一)
行山愿海入不思议解脱门
于自由时报90.03.15(四)刊载
普贤十大行愿,出自《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为唐朝般若三藏所译《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品。普贤菩萨为大众揭示,若欲成就如来殊妙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及普皆回向。菩萨即是以此十大行愿,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古德云:「行如山,愿如海」,愿与行如鸟双翼,两翼相辅便能展翅高飞。经云:「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大乘菩萨,初发心即誓愿救度一切众生、誓成无上正等正觉。此十大愿,是普贤菩萨的弘誓,菩萨即此大愿,于自证之心性中,发起「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之大行,利乐一切众生;因此愿行而生起不可思议大智慧,超越一切世出世间的束缚,证入解脱境界。此解脱,非属众生受生死束缚之分别境界,亦非二乘出离生死而求涅槃之境界;乃是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不可心思口议之大乘解脱境界,亦即如来境界。
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法行愿之典范。吾人效法菩萨发普贤十大愿,修普贤十大行,当下就与普贤菩萨的法界相应;以万行因花,庄严无上佛果,必能圆满福慧,成就如来功德,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十大行愿(二)
一者礼敬诸佛1──礼佛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3.17(六)刊载
佛陀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为人天导师,循循善诱,化导众生趣向佛果,堪受众生归依、恭敬礼拜。《大乘法苑义林章》云:「虔恭曰敬,轨仪称礼。」以敬信虔诚之心,具足威仪,向佛陀、诸大菩萨,乃至庄严的圣像,行五体投地礼,即是礼佛。
礼佛,亦是净化三业的行门。身作礼拜,口念佛名,心存恭敬,得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清净,烦恼销融,自然能显发内心无量的慈悲、智慧及本具的光明性德;如此,则由事上之礼佛,进而契入理上之「礼敬自性佛」。
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为度众生,而精进不懈,广行六波罗蜜。一世中为菩萨行者,值遇燃灯佛,亲见如来庄严相好,威德具足,生起无量恭敬之心,至诚顶礼,以身及发掩盖污泥,头面顶礼,手接佛足,归命礼拜。因为至诚恭敬,而证无生忍,体悟这一念心性,等虚空遍法界,与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同入体性平等之觉海。即于此时,六度圆满,天人咏叹,得燃灯佛授记,未来当得作佛,清净庄严广度人天,名为释迦牟尼佛。
所以,礼佛除了身体的礼拜,更有其深远广大的涵义。一方面藉此发大愿,效法佛陀因地中精进不懈之难行能行,礼佛学佛,当愿作佛;一方面,于精诚恭敬的礼敬中,与清净、平等、不动的心性相应,了达「佛即是心,心即是佛」的深义,契入圆妙湛然不可思议之心地本源,则更是体悟到礼佛的真实意义。
普贤十大行愿(三)
一者礼敬诸佛2──礼佛的功德
于自由时报90.03.20(二)刊载
波斯匿王有女名为赖提,形貌极为丑陋,因此,长年深居宫中,不能外出。赖提独自思惟:如来住世,慈济众生,而自己却无法亲见如来,蒙受法益。自觉业障深重,生大惭愧,遂于住处竭诚礼佛忏悔,感得佛陀慈悲应现,从地踊出。赖提初见佛发相好,心生欢喜,如棕毛般的头发即转柔顺;次睹佛额宽广明净,乃至眉目耳鼻一一妙洁端严,益发恭敬,其丑恶面容形貌,遂一一转变,端正妍丽犹如天人。波斯匿王见状,请示佛陀何以如此,佛言:因其以惭愧心礼拜,故能见佛;以欢喜恭敬心礼佛,故身相转变。由此可知,缘由一念恭敬礼拜而得心清净,因心清净故,四大身相乃至六根、六尘、六识皆得清净,自然感得殊胜庄严之果报。
《增一阿含经》记载,礼佛能得五种功德。一者端正:佛陀清净相好百福庄严,乃由圆满善法所感,故见佛相好,恭敬顶礼,以身虔修善法,能得身貌端正。二者得好音声:正礼佛时,一心称念佛名,口业清净,感得声音清雅,人闻敬信。三者多饶财宝:以花香灯明礼敬供养,学习佛陀于因地中广修布施供养,能财宝丰足。四者生高贵处:佛陀为三觉圆满,三界之中最尊最上,若人以殷重心至诚礼佛,心诚故,觉性圆满,三界独尊,得生高贵处,为人敬重。五者得生天上:心念佛陀果德殊胜,归命想念佛于因中所修众善,愿之行之,能令福德增胜,后世得为天人。
古德云:「念佛一句,罪灭恒沙;礼佛一拜,福增无量。」以至诚恭敬的心,一瞻一礼,深心信解,如佛在前,能令众生于一念净心中灭无量罪而深植慧根。以此敬信心为因,恭敬顶礼福慧具足的佛陀,自能成就庄严圆满的果德。
普贤十大行愿(四)
一者礼敬诸佛3──礼自性佛
于自由时报90.03.22(四)刊载
古德云:「礼属身业折慢幢,敬属意业敬心田。」意即折服自己的高慢,以谦卑心及最恭敬的形仪礼佛,如此身心一致,方能表达对佛菩萨的敬意。
礼佛有事有理,事上的佛,指外在的圣者乃至圣像;理上的佛,则是人人这念清楚明白、如如不动之觉性。在事相上,五体投地为佛门中最恭敬之礼敬方式,将头部、双膝、双掌等五处,贴伏于地,以最尊贵的额头着地,然后手掌外翻,承接如来双足,因此又称「接足礼」。若能透过事上恭敬的礼拜,去除自己的骄慢染习,进而提起觉性返照,只要一起贪、瞋、痴的念头,随即觉察、觉照,最后归于寂照一如,安住于觉性理体;以此照破烦恼,内调心性,即是理上的礼佛。
昔日达磨祖师将传付衣法之时,门人各自陈述心得,唯有慧可无言无说,向达磨祖师顶礼一拜,而得达磨祖师之印可。慧可大师藉礼敬之事,彰显自性理体,为心境一如之全体呈现,乃是最真实的礼拜。
所谓「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能礼的身心和所礼的佛,皆为仗因托缘所生,其性本自空寂。于礼佛时,泯绝一切事相分别,心与境、能与所,皆了不可得,体达「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而契入能所一如、事理不二的境界;进而于日用行住坐卧之中,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时时「礼自性佛」。
普贤十大行愿(五)
一者礼敬诸佛4──普行礼敬 无有疲厌
于自由时报90.03.24(六)刊载
佛陀有「无见顶相」,一切天人,以再大的神通力,也无法测量其头顶有多高。他曾自述,此乃「过去生生世世,都以虔敬之心礼敬一切佛菩萨、圣贤、父母、师长,乃至一切众生,无有疲厌」所得之果报。
《佛说迦尸罗越六方礼经》记载,迦尸罗越遵从父亲之遗训,每日清晨向六方行礼敬,但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经过佛陀开示,才明白:东方代表父母,南方代表师长,西方代表夫妇,北方代表亲属朋友,地代表奴婢,天代表道人沙门。向六方礼拜,不仅是身拜,而且要心思父母、师长、夫妇、亲属朋友、奴婢、道人沙门对自己之恩德,履践相处应注意之事,方是真实的礼敬六方。例如,子女事奉父母,要积极从事正当的工作,负起家庭经济责任;须及时供给饮食生活资具,不令乏少;谨言慎行,不令父母忧恼;若父母生病,须立即送医诊治;并且不可暂忘父母之恩。对于师长,当心存恭敬,常念师恩,称扬师德,并且实践师长之教诲。……乃至对于修行人,须心存敬意、口说善语、身行礼敬、向其请法。如此行之,虽不强求富贵,但自然一切具足;也才是体达礼拜六方的真义。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因缘具足,皆能作佛,都是未来佛。因此,佛陀有一世为常不轻菩萨,见到一切众生,皆礼拜赞叹,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
行者若能以全然真诚、清净、平等、恭敬的心,视一切众生等佛无异,普遍礼敬一切众生;乃至「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念念清净、精进不懈,于一切众生,常行恭敬;又能从事上的身心恭敬礼拜十方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佛,进而与理上清净、平等、不动的自性相应,渐渐就能契入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解脱境界。如此,就是在修普贤行,即与普贤菩萨之行愿相应。
普贤十大行愿(六)
二者称赞如来1──为什幺要称赞如来
于自由时报90.03.27(二)刊载
为什幺要称赞如来?
由于众生内心有种种瞋心、嫉妒、骄慢等烦恼,因而易犯种种口过,例如:说话挑拨离间、恶口骂人、说不实的话欺诳他人;或说秽语、无意义的话,乃至毁谤佛、法、僧及一切众生等。由于口犯种种过失,导致今生有所言说,人不喜听、亦不信受;乃至后世贫穷下贱、容颜丑陋。若能一心敬慎,称赞如来,则能使我们灭除因口过而生的障碍,成就口业清净的功德。
佛世时,有一铃声比丘,梵呗之声极为清雅美妙,凡是路过之人车、象马等,闻之皆伫足不肯前行。然其容貌丑陋至极,使人睹之不忍再视。原来,过去迦叶佛入灭时,基里王为佛起塔,铃声比丘当时为一监工,因懈怠而受人诃责,于是瞋而怒言:「这幺大的塔,什幺时候才建得好!」落成之后,举见佛塔崇伟庄严,于是心念一转,顿悔前过,旋即尽其所有,购得一金铃,挂于塔头,并发愿:「愿我生生世世,音声极好,一切众生莫不乐闻,将来有佛号释迦牟尼,使我得见,度脱生死。」比丘由于往昔恶口之缘故,致使容颜丑陋;又因持铃供养、发愿之故,五百世来,恒具妙好音声,最后又能随释迦牟尼佛出家、证罗汉果。
经云:「法与意相应,皆以意为性。」口业的过失,是由于内心瞋恚等烦恼而起。藉此称扬赞叹如来的法门,可以清净口业,进而转化内心瞋恚、嫉妒等无明烦恼;当烦恼垢尽,自然而然就能与清净光明之心地相契合。
普贤十大行愿(七)
二者称赞如来2──赞佛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3.29(四)刊载
称赞如来,即是以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如来在因地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之菩萨行持,也称扬已圆满无上福慧果地如来的功德。而此赞叹当下之敬信清净心,就是吾人本具佛性之妙用,上根者藉此即能契入妙明真心。
佛陀时代,舍卫国之给孤独长者,一日至王舍城友人家,夜见友人全家欢喜洒扫、慎重办置嘉肴,探询其友是否为嫁女、娶妇或宴请上宾?友人满怀欢欣,称扬佛德,言:「明日将迎请佛陀至家中供养。佛陀舍太子之尊贵,而出家学道,已证无上正等正觉,为觉行圆备、至尊最贵之圣者……」给孤独长者,一闻友人对佛陀的赞叹,举身欢喜愉悦,心生无比敬仰,立即前往拜谒佛陀;又听闻如来开示之法要,而心开意解,便发心布施祇洹精舍,成为助佛转*轮的大护法。由于友人赞叹如来之因缘,而令给孤独长者得以启发善根、发心修行、护持佛法。而此位对给孤独赞叹如来功德者,在赞叹的当下,不仅口业清净,而且内心更是全然的清净、恭敬欢喜,当下即是本具光明性德的彰现。因此,称赞如来,实为自利利他之殊胜行持。
佛弟子经常发自内心赞叹如来功德,非唯与清净自性相应,也为自己累积福德资粮,更能使听闻者对于佛法生起敬信,乐意亲近佛法。对着一切众生赞叹佛德,如同在一切众生的心中播下成佛的种子,无形之中,就与一切众生结下学佛得解脱的法缘。对于自身而言,在不断的赞佛之中忆佛、念佛,心与佛相应,不仅口业清净,意业也清净;进而扩大心量,对一切众生所做的涓滴善法,悉皆欢喜赞叹,即是称赞未来佛。如此,更是深契称赞如来之积极意义。
普贤十大行愿(八)
二者称赞如来3──赞佛的功德
于自由时报90.03.31(六)刊载
佛已圆满无量功德,是世间无上的福田,为众宝所生之处。一句赞佛的话,能令自己与他人种下成佛的种子,亦可获福无量,正契合菩萨度一切众生、广集福慧资粮的愿行,实为掷一得万、最殊胜的功德。
有位沙弥名叫「香口」,在多劫前,因赞叹佛的功德,而生生世世口出花香。故今生只要见他人有一点长处,便毫不吝惜地欢喜赞叹,而且口中常出莲香,人们闻到他口中的香气,无不欢喜敬信,乐意亲近。
久远劫前,释迦牟尼佛曾为一外道仙人,上山采药时,见到弗沙佛在宝窟中入火光定,放大光明。仙人见此殊胜景像,生起无比的欢喜敬信,于是双手合掌,一心而观,赞叹道:「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七天七夜谛观弗沙如来,未曾稍有转瞬。因此功德,而得超越九劫,提前证得佛果。
经云:「假使以虚空为口,须弥为笔,香海为墨,大地为纸,略举如来三十二相中之一相,八十种好中之一好,赞之经劫,所不能尽。」如来为三觉圆满之圣人,众德悉备,行果极圆,实非吾人三寸之舌所能赞尽。然非由称赞之行,亦无以表示吾人之敬信。以佛德深远故,令行者发起殷重至诚之尊敬心;复以口发称扬赞叹之音,舌根得以清净;于赞叹之际,激起希欲成佛之愿,而身效法佛陀之行持。因此,行者于「称赞如来」之时,身口意悉得清净,即与如来清净之三业相应。
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无论称扬如来之因地或果德、赞叹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皆能启发行者清净欢喜之心,契入本具之自性如来;以此自性如来为根本,发而为身口意自利利他之六度万行,福慧具足,则能圆满成就万德庄严之果地如来。
普贤十大行愿(九)
二者称赞如来4──殊胜的舌根
于自由时报90.04.3(二)刊载
《楞严经》较量六根功德,将舌根与耳根、意根判为最上品功德。因为舌根能宣扬世间法,穷尽一切世间的俗谛智慧;又能宣扬出世间的解脱法门,穷尽出世间的真谛智慧,令众生得解脱。
佛灭度后,印度有二兄弟,一名无着,一名世亲。二人皆青年出家,受持三藏,博学多闻。无着致力弘扬大乘教义,世亲则执小乘教法,毁谤大乘。后来,由于无着的善巧开导,世亲方悟大乘殊胜妙义,而深自悔责,欲割舌以谢罪。无着即告诉世亲:「同是此舌,既可毁佛,亦可赞佛;毁佛得罪,赞佛即可邀福。今以此舌转而弘赞大乘,罪则可灭。」世亲自此即积极弘扬大乘佛法,广造诸论诠释大乘经典,后有「千部论主」之美誉。
古德言:「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舌根可造罪,亦可修福。一般人利用舌根自赞毁他,处处造口业;佛法则教我们以舌根来赞叹别人的功德,启发舌根之大善,故能得福。犹如菩萨因赞佛功德,而启发舌根的殊胜功德,获四无碍辩:一、法无碍辩:对于如来所说教法皆能通达无碍。二、义无碍辩:于教法中所诠释的义理能够通达无碍。三、辞无碍辩:善用辞令,并通达各种语言,令听者明了。四、乐说无碍辩:随心所欲、毫无障碍地为各种根机的众生解说佛法,利乐一切众生。菩萨又以此四种无碍辩才称赞佛陀,复因赞佛的无上功德,使其舌根更益增胜,一直达到最圆满无缺的成佛境界。
普贤十大行愿(十)
三者广修供养1──供养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4.5(四)刊载
供养,为供给资养之意。「广修供养」即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用饮食、衣服、医药、资财、赞叹语、柔软语,乃至受持修行妙法等,奉养三宝、父母、师长等长辈,或布施予平辈及一切众生。
佛世时,有一比丘,一日拈线穿针,欲缝补破损衣物,但因年迈视力衰弱,始终无法将线穿过针孔,不禁黯然神伤,言:「不知有谁可来为我穿针?」佛陀以神力得知老比丘的窘境,即来到其住处,以慈祥的音声安慰他,说:「比丘!就让我为你穿线缝补衣物吧!」世尊已圆满福德、智慧,为三界所尊,犹不舍穿针之善,在在处处仍以身口意行布施供养,利乐一切众生,此亦是「广修供养」之慈悲身教。
任何事相上的供养,皆有其微妙之义涵。以供香为例,香烟袅袅上升,代表行者无间无杂的精进心;香火不断燃烧,彰显行者焚尽无明烦恼的智慧;香气普熏,犹如行者心香周遍法界……如此,藉由事相的燃香供养,就能启发行者自性中戒定慧之真实心香。同理,燃灯供养,即显殊胜之智慧心灯;供花,则是庄严自性之因花。若能了知一切事相供养之意义,则皆能启发吾人理上之究竟供养。
修行学佛,欲解脱烦恼,乃至成就无上佛果,须具足福慧资粮。供养,即是积集福慧资粮之首要行持。藉由广修一切供养,以舍去自心悭贪的烦恼;由于能布施,自然就长养了恭敬心、慈悲心与平等心,能去除慢心、瞋心;视一切众生为自己累世的亲眷,对于有缘、无缘、缘深、缘浅的众生,皆能恭敬供养,即是了达因果之理,能除去痴心。如此去除贪瞋痴慢等烦恼,就能启发智慧,进而不执着自己所修之一切供养,回归这念清净的自性,则是供养自性如来,为供养之极致。
经云:「一切诸佛皆修供养。」可知修行学佛,欲效法如来因地行持,成就如来的果德,当在日用中依循诸佛之行持,广修供养;进而发广大愿心,化导一切众生,也能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广修供养、修善积福,以去除内心的贪瞋痴等烦恼,而远离一切灾厄,令家庭安乐、社会祥和,乃至圆成佛道。如此而行,无有疲厌,则与普贤菩萨「广修供养」的行愿相应,当下即入菩萨位。
普贤十大行愿(十一)
三者广修供养2──三福田(上)
于自由时报90.04.7(六)刊载
福报不是凭空能得,必须种广修供养的因,方能享受福报现前的果。佛法将供养的对象比喻为「福田」,因为「田」能生长一切植物;「福田」则能生出一切世间、出世间的福报与善法。就布施供养的对象不同,福田又分为敬田、恩田与悲田,称为「三福田」。
供养佛法僧三宝,称为供养「敬田」。《过去现在因果经》言:「于诸福田中,佛福田为最;若欲求大果,当供佛福田。」佛弟子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过去生曾为贫农,遭逢饥荒,生活艰难。有一次,见一独觉圣者出外乞食,却空钵而回,就忍下自身之饥渴,将仅有之粗米饭供养圣者。由此供养功德,使其九十一劫不受贫穷之苦,最后得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证圣果。供养独觉圣者,即能获此胜福,若是供养佛,其福报更是不可思议。
久远以前,有位比丘收一小沙弥为徒。比丘对沙弥教导甚严,沙弥除了每日出外托钵乞食外,还须背诵经文,若未能如期完成背诵进度,便会受比丘的责备。一日,小沙弥因托钵而延误背经,受了比丘训斥后,心觉委屈,便独自一人边走边啼泣。此时,恰巧遇到一位长者,长者问明原委后,便安慰小沙弥:「今后一切所需均由我发心供养,你就可以每日安心背经,不用再沿街托钵。」从此,小沙弥每日都欢喜背诵经典,精进用功,最后成佛,即释迦牟尼佛。这位长者由于供僧、助人修道的缘故,因此感得后世对佛陀所说教法皆能忆持不忘、多闻第一的果报;此位长者,即是阿难尊者的前身。
佛为福德、智慧圆满的圣者,所宣说的佛法能使众生走向觉醒之道,而僧伽乃绍隆佛法,弘范三界之人。因此,供养三宝,非但能获大福报,同时,也植下出世间法的种子,得有因缘听闻佛法,依循三宝的教化而修行,终必离生死缠缚苦,证涅槃解脱乐。
普贤十大行愿(十二)
三者广修供养3──三福田(下)
于自由时报90.04.10(二)刊载
孝养父母、尊敬师长,称为供养「恩田」。父母、师长对我们有教养之恩,《父母恩重难报经》载:「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经典亦言:事奉父母、师长当如事佛。佛曾开示弟子:假如将所有财宝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尽所能孝顺、供养父母所获之福德。师长则启发吾人之智慧,开导做人处事之道,其恩不亚于父母,故知供养师长,福亦无量。
孝为百善之先,若能以恭敬心奉养父母、师长,必能增长福慧。例如,中国古代,有位贤人舜,虽然父亲与继母偏袒幼弟象,曾多次要将舜害死,但舜仍不改其孝养之恭敬心,竭尽所能奉养双亲,慈爱幼弟,期盼父母得展欢颜。由于此孝行,而感动尧帝,不仅将二个女儿嫁予舜,而且在多次的勘验后,证明舜的确堪任大事,遂将天下禅让给舜。
对于一般众生,乃至鳏寡孤独、残疾者,发慈悲心布施财物,或给予安慰,使其生活无虞,心情开朗,进而为其解说佛法,令其欢喜学佛修行,即为供养「悲田」。例如,佛世时,有一条狗,因为盗人食物,被打断腿,弃置于荒野,饥乏将死。命终前,幸蒙舍利弗尊者慈悲,给予饮食充饥延命,并为说佛法,以此欢喜心及善根,往生为人。后随舍利弗出家,修行得道;此人即是七岁出家,便证阿罗汉果的均提沙弥。经云:「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而且,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所以,供养一切众生,就是与一切的众生结下善缘,也是供养未来佛。
田,能出生芽苗百物,供养敬田、恩田、悲田,犹如植福种于田亩,必能缔结香甜美果,令供养者得福无量。是以菩萨发广大愿,对于佛法僧三宝、父母师长乃至一切众生,悉以恭敬心、报恩心与大慈悲心承事供养、愍念布施,此即是「广修供养」之具体行持。
普贤十大行愿(十三)
三者广修供养4──供养与救济
于自由时报90.04.12(四)刊载
救济贫穷,是对于世间鳏寡孤独、残疾困苦者,出于一种怜愍、不忍的心,而布施财物资具,使其暂时免于生活的匮乏,属于世间的善法。佛法中的「广修供养」,其意义及涉及的层面,则是更广大而深远,济贫,仅属于供养三福田之悲田所摄。
世间鳏寡孤独、残疾困苦者之所以受苦,是因业感所致;由于过去造了恶业,致使今生受苦。而佛法之供养悲田,是先将财物、资具布施给受苦的众生,令其暂离生活的窘境,然后为其说法,教其修福修慧,从根本上拔除苦因,并植下解脱种子。例如,明朝顺治九年,江南蝗旱,粮食欠收,灾荒四起,数百千计的村民纷纷奔上宝华山求食。时见月律师任宝华山住持,悲愍众生,今生受此饥馑之苦,皆因前世不信三宝,悭贪不施,于是在各施每人三文钱之前,对大众开示:「今施予汝等每人三文钱,但每人须口中念佛,各以其中一文钱,恭敬供养僧宝,植清净福田,令未来永离贫穷苦。」又取出寺中所有余粮,炊煮成饭,尽施灾民,令得饱餐。
所以,「供养悲田」不只是救济贫困,而是要令众生植福培福,以得解脱;其内涵不只是怜愍,而是更大的慈悲与智慧之展现。佛之弟子广修供养,施者、受者皆能得福、得解脱;其所供养的对象,非止于贫苦之众生(悲田),还有父母、师长(恩田),及三宝(敬田),亦普及一切众生;在时间上,亦不止一时一世,乃是穷未来际,永无止尽。
以财物资具供给众生,只是度众生的方便,最重要的是使众生皆能听闻、受持佛法,修善积福,乃至修道证果,令众生皆得解脱,此乃佛法救度众生的终极目标。所以,「广修供养」不只是世间的善法,更是使贫人得富贵,使富人成贤者,使贤人成道证果的无上法宝。
普贤十大行愿(十四)
三者广修供养5──法供养(上)
于自由时报90.04.14(六)刊载
《法华经》言:若能如法修行者,名为法供养。「法」,即佛菩萨所宣说之真实谛理。依法修行,能长养法身慧命,令混浊染污的烦恼心升华为清净平和的智慧心,远离生老病死之束缚,臻于解脱自在之境地。
《涅槃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过去生时曾为雪山童子,在雪山中修菩萨行,一日遇一罗剎鬼,口吟「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半句偈,童子闻此殊特妙法,心大欢喜,请其说出后半偈,罗剎言:「我身此时饥乏困苦,须饮人血食人肉,方能诵此偈。」童子为闻半偈,遂允诺舍身,罗剎于是说出后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童子闻偈后,将手指咬破,用血书此四句偈语于岩石,以流传后世,便攀至树上往罗剎鬼之血盆大口纵身跳下,在半空中却被人接取安置于地,定神一看,罗剎鬼恢复其真实面目,原来是释提桓因前来勘验童子求道之心。世尊于因地中修菩萨行,每每为求佛法而敲骨取髓,三千大千世界,无一寸地非世尊往昔为佛法、为众生舍身弃命之处所,实为力行法供养之典范。
又如唐代时,中印度般剌密谛尊者,为将国王下令禁止流传之国宝《楞严经》弘传至中国,以极细的字体,书写此经于极细之绢布上,然后剖开胳臂,将经典藏匿于其中,待肉长好才出关,方能顺利将经典带到中国。至中国后,又再度剖开胳臂,取出经典,用乳汁化去绢布上的血渍,将经典翻译成汉文。若没有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为法忘躯之行持,后人亦无以得闻稀有珍贵、难遭难遇之佛法。
古德云:「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贤若不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因此,吾人于闻法之际,生起珍重希有之感恩心,以敬慎心闻法,不仅能与尊贵无比的佛法相应,当下之清净心即是佛性之作用,进而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身口意三业皆得清净。如此,看经闻法之同时,也是在修「法供养」。
普贤十大行愿(十五)
三者广修供养6──法供养(下)
于自由时报90.04.17(二)刊载
佛弟子中有一周利盘特,根器极为驽钝,出家之后,诵习经典,总是得前忘后、得后遗前,大众皆不知如何教导如此愚笨之人。周利盘特万念俱灰,竟生起自我了结之念,正欲自缢时,佛陀出现在前,慈悲地安慰劝谕盘特,令其为大众扫除环境以培福,并于扫地时忆持「扫尘除垢」一偈。周利盘特听从佛敕,依偈行持,镇日拿着扫帚将精舍内外打扫得一尘不染。一日,见到清洁严净的环境,盘特忽然契悟「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之理,顿时除尽心地尘垢,证得阿罗汉果。《法句经》云:「虽诵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闻,勤修得益。」佛法平等普被众生,无论何等根机,只要依教行持,皆能蒙受法益,如法而修行,即是法供养。
不仅如法修行、弘扬佛法属于法供养,以财物、智慧、体力建设道场、护持佛法,若能称合于法,亦为法供养所摄。例如,昔日给孤独长者以清净心、欢喜心布施祇桓精舍,作为佛陀、众僧居止、修行及弘法的场所;又如佛灭后之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造八万四千佛塔,大兴佛法;乃至今日之信施檀越,输金捐诚,供养三宝、护法卫教,皆为法供养之实践者。
《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布施供养世间资财,可得人天福报,然由于未出三界,福报享尽,犹须轮回生死;若欲永离生死,必须行法供养。但若能于供养财物之后,放下对能施者、所施人、所施物之执着,了达三轮体空之理,则称法而行之财施,亦皆是法供养。行者发广大菩提心,求法、闻法并且如法修行,进而发大慈悲心弘法、护法,即是真实以法供养如来,是为殊胜难得之最上供养。
普贤十大行愿(十六)
三者广修供养7──发心贵恭敬虔诚
于自由时报90.04.19(四)刊载
一般人往往认为,供养的功德大小,视所供养物资之丰厚与否而定,其实,更重要的,在于供养者的发心是否恭敬虔诚。《大丈夫论.功德品》云:「有人等以财物施一福田,心不同故,得报有种种。」意思是说,有人以同等的财物布施同一对象,由于布施的心念不同,所得功德也有种种的差别。
佛陀住世时,阿阇世王举办燃灯法会,于祇洹精舍四周遍燃油灯供养佛陀,灯火辉煌,人民竞往观看。有一贫女难陀见此景象,满心欢喜,也想燃灯供佛植福田。于是将行乞所得,全部换得一钱,至油店购油。店主见了贫女,疑惑的问:「你好不容易乞得一钱,何不用它买食物充饥,买这一点点油,要做什幺?」贫女说:「燃灯供佛!」店主听完,心生欢喜,立即给贫女加倍的油量,请她一起代为供佛。贫女取了油灯,便欢喜地前往祇洹精舍。这时,佛陀告诉阿难尊者:「有一大长者,来植无上福田,赶快开门让他进来。」不久,贫女来到精舍,燃起手中油灯,虔诚地供养佛陀,并发大愿:愿一切众生皆能悟入佛法妙义,以此灯之光明彻照十方,令幽冥众生皆能离苦得乐。次日清晨,目连尊者检视灯火,众灯皆灭,惟有贫女所燃之灯,光明如故,尊者吹不灭此盏油灯,于是施展神通力来灭灯,但始终熄灭不了。此时,佛陀开示:「因为难陀供养之心,至诚恳切,所以所燃之灯,常明不灭。纵使以罗汉,乃至辟支佛的神通威力,也不能灭此灯。而且此女寿终后,由于供佛功德,二十劫中不受三恶道苦,且能转生天上,享受天乐,最后出家修行,成就佛道,名为三曼陀优诃佛。」由此可知,以至诚恭敬心修供养,果报实在不可思议。
以同等的财物布施相同的福田,由于心念不同,所得果报便有差别。若能以广大、恭敬、虔诚、清净之心念,广修供养,所供养之物资即使微薄粗鄙,亦胜过以散乱心供养七宝之功德;若以净心供养上妙七宝,功德更复增胜;若以虔恭至诚之心,发菩提心如法修行,利乐众生,功德更是难思难议。
普贤十大行愿(十七)
四者忏悔业障1──忏悔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4.21(六)刊载
《坛经》云:「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忏悔」是华梵合译,「忏」是梵语「忏摩」的略译,即请求他人容忍、宽恕自己所犯的罪过;「悔」为悔过,字义与「忏摩」相似,所以合译为「忏悔」。「忏悔」,即是发露所作的旧恶,改往修来,不再造作新殃。「业障」,是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的恶业,能障碍行者修行正道,故称为「业障」。所以,「忏悔业障」就是以至诚悔过的心,发露、忏悔,乃至修种种善法,藉以转除无始以来的恶业。
佛世时,有一位阿阇世王,性情暴虐,为了夺取王位,不惜杀害父王;并听信提婆达多的唆使,谤佛害佛,后来全身长满毒疮,痛苦万分。他的御医耆婆知道这是业障所致,非医术能治,所以劝谏阿阇世王,唯有到佛前求哀忏悔,才能忏除罪愆。当阿阇世王于佛前至诚发露忏悔时,佛以慈心入于三昧,放大光明,遍照王身,国王顿感身心清凉,毒疮一时间竟然痊愈了。此时,佛陀更进一步为他说法,使其了达因果及缘起性空之理,令他降伏烦恼恶心,并发起无上菩提心。从此,阿阇世王力行仁政,并成为佛门的大护法。
至诚忏悔,就能消除业障,佛法云:「病从业生,业从心生。」生病固然要看医吃药,但只是治标,未必能药到病除。最要紧的,还是要知道惭愧、忏悔,反省身口意三业,去恶行善,发菩提心,护法护教,才是治病的根本之道。
《大涅槃经》云:「虽先作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人人本具的这念心犹如天上的明月,本自清明,只因一念不觉,而造作诸恶,致使恶业缠身;若能一念回光,以至诚心忏除业障,则能回复清净的本心,如云除月现,明月依旧清朗如昔,无有损减。忏悔业障的目的,就是要使这念心回复本来的清净。修行学佛,须时时反省检讨,起了恶念马上觉察、照破,以善念转除恶念,最后连善念也不执着,契入这个境界,则无始以来的罪业,自然销融尽净。
普贤十大行愿(十八)
四者忏悔业障2──回头是岸
于自由时报90.04.24(二)刊载
佛法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法皆唯心所造,造善、造恶,乃至成佛作祖,或受三涂苦报,都取决于当下这一念心。心如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众生由于心起恶念而造业受报,因此,要想忏除罪愆,应当转除造恶的心,使成为修善的心,断恶修善,便能消业、转业。
往昔印度有一位国王,名叫月氏王,因战争之故,南征北讨,杀人无数。一日,忽然自觉:「我造了这幺多杀人的重罪,将来必定要受地狱苦报。」因而心生怖畏,至诚忏悔,不再造作恶业,甚而发心持戒,作种种布施:造立僧房,供养众僧饮食、医药、衣服等生活所需,令能安心办道。大臣们见了,心中存疑,于是纷纷议论:「大王!您先前杀戮无道,造种种罪,现在虽然广修福田,难道真能补救过去所造的罪业吗?」月氏王听了,立即命一大臣在大鼎镬中注满水,连续烧煮七天七夜,热水沸腾不已。王便以一指环掷于镬中,命令大臣取出指环。大臣们个个惊惶地说:「请大王赐我们死罪吧!因为要在热镬之中取出指环,等于是宣判我们死刑啊!」国王反问:「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取出指环,而不在镬中烫死吗?」此时,一位有智的大臣回答:「只要下止其火,上注冷水,这个方法,既不会烫伤,又可轻易取出指环。」月氏王于是告诉众臣:「我先前作恶,犹如在热镬上加火;如今觉悟了,因而惭愧忏悔,不再造恶,广修善法,即可灭罪消愆,如同熄火,并在锅中注入冷水,就能取出指环。」
谚云:「苦海茫茫,回头是岸」,所谓「头」就是念头,「回头」就是转我们的念头;而「彼岸」则比喻相对于黑暗苦恼的光明解脱之处。众生在茫茫的业海中,为业所缚,受种种苦报;若能提起觉心回光反照,反省检讨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转恶念为善念,至诚的惭愧忏悔,这一念至诚的心念,即可抵销恶业的势力,解除恶业的系缚,进而消灾免难、灭罪消愆;如此,则光明的彼岸就在眼前。
普贤十大行愿(十九)
四者忏悔业障3──忏悔的功德(上)
于自由时报90.04.26(四)刊载
明朝的袁了凡,年轻时遇到一位精通气数命运的老者,为他详加推算一生的富贵荣禄,说:「你今生仕途平平,享年五十三,可惜无子嗣。」果然,所经历之任何事,皆不出老者之预言。因此,袁了凡益加相信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对人生一无所求。直至一日,遇云谷禅师为他开示:「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方知命由己作,福由己求之理。一改以往消极的宿命观,重新燃起对生命的希望。于是,在佛前至心发露往日所作众罪,并誓行万善,以报天地之德。由此忏悔、行善的缘故,仕途荣显,享寿七十四,晚年还得聪慧之子,此子且考中进士。这就是以忏悔改过行善,摆脱命运的拘限,而增福延寿的典型例证。
古德云:「福祸无门,唯人自取。」造了恶,必定招感恶报,但若终日患得患失,惶惶于未来的苦报,也于事无补。若能直下承担过失,继而发露忏悔,断恶修善,当这念心清净了,心中就是光明,如此灾祸自然远离,虽不求福而福必自来。
春秋时,齐国宰相晏婴一日出门时,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偷观察她的丈夫,只见车夫坐在有伞盖的马车上,一副趾高气昂,威风得意的模样。车夫回家后,妻子即要求离婚。车夫问妻子是何原因,妻子说:「今日你驾车出门,我从门缝中看见:晏子虽身高不到六尺,而贵为一国之宰相,且态度谦虚,志气深远;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一个平凡的车夫,却志得意满,所以我想求去。」车夫闻言,心生惭愧、忏悔,之后处处收敛、谦让。晏婴觉得奇怪,就问其原委,车夫据实相告。晏婴对他能勇于承担自己的缺失,进而忏悔改过的精神,大为赞叹,随即推荐他为大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言:「忏悔雨宝摩尼珠,忏悔能延金刚寿。」《十住毗婆沙论》也说:「于诸福德中,忏悔福德最大,除业障罪故。复次,忏悔,如如意珠,随愿皆得。」为何忏悔有如此大的福德?因为真诚的忏悔,是「忏其前愆,悔其后过」,真正体认到自己的过失,不再犯错,进而修一切善法,如此止恶行善,又不执着能修、所修,自能消除造作恶业所形成的障碍,而回复自心的清净。《六祖坛经》云:「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当这念清净心了,则所思、所言、所行,皆为清净心的妙用,自然就能生出种种福德。
普贤十大行愿(二十)
四者忏悔业障4──忏悔的功德(下)
于自由时报90.04.28(六)刊载
一般人听经闻法时,若觉得有障碍,或法不入心,即是由于自己心中无明、烦恼太重所致;此时,应当至心忏悔。《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言:「忏悔能开菩提华,忏悔见佛大圆镜,忏悔能至于宝所。」能忏悔,就能消除无明、烦恼,这念心清净了,听法就能深契法义,进而如法修持,圆成佛果。
佛陀时,有五百比丘共住于一精舍。其中有一老比丘摩诃卢,生性愚钝,所以修行多年,却连一句经偈都记不得,因此常为众人所鄙视。遇到檀信供僧时,大众总是让他留守精舍,做清洁洒扫的工作。一日,众人入王宫应供,摩诃卢独坐精舍,心中黯然地想着:「自己如此愚钝,连半句偈都无法忆持,又常为众人所轻贱,如此苟活有何意义!」于是取来绳子至后园大树下,欲了结生命。此时佛陀即化作树神,诃斥摩诃卢:「比丘!为何做此愚蠢的事!」待摩诃卢说完满腹的辛酸与委屈后,树神告诉摩诃卢:「过去在迦叶佛时,你曾是一位博通经律论的三藏法师,有五百弟子。可是常仗着自己博学多智而轻慢弟子,并且吝于布施法要,不好好教导弟子,因而得生生世世愚钝的果报。现在,理当惭愧忏悔,怎幺可以反而生起轻生的念头!」摩诃卢听完过去生的因缘,当下心生大惭愧,立刻真诚忏悔。此时,树神即现回佛身,放大光明,为说妙法。摩诃卢顶礼佛足,思惟妙义,便证得阿罗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