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 佛教与礼俗规范
礼俗是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文化,其形成往往受到民间风俗习惯的影响,或因宗教信仰而日久成俗。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但深入民间,融入生活,自成一套婚丧喜庆的仪礼规范,而且对于中国民间流传的男婚女嫁、八字算命、冲喜、冥婚、哭墓、看风水等迷信色彩浓厚的民间习俗,无形中也发挥了移风易俗的功用。
首先有关婚嫁的礼俗,佛教鼓励青年男女到寺院举行佛化婚礼,以信仰为力量,期许彼此遵守承诺,互相尊重与包容,携手建立健全的佛化家庭。
在生儿育女方面,佛教认为眷属都是有缘来相聚,身为父母者,平时就要有健康的心理及端正的行为;尤其在母亲怀孕后,更要培养善因良缘。因此,父母于平素礼佛诵经、听经闻法、乐善好施、长养慈悲善根,具足清净福慧的身心,将来子女出生,其肉体与精神必能受到父母良好性格遗传的影响,这就是最好的胎教。
孩子一旦出生,可以参考具有佛教意义的词语命名;弥月时可至寺院礼佛,甚至举行寄名礼,过寄给佛祖,作为将来皈依三宝的因缘,并以素斋供众,切忌杀鸡宰猪,大宴宾客,或为滋补母体。因为飞禽走兽虽是畜生,同为有情生命,应给予尊重,若为口腹之欲,恣意宰杀,令彼子母离散死亡,结下怨仇,自己也难以获得安乐幸福。
子女成年后,可参加寺院举行的成年礼,亦可自行诵经礼佛回向。尤其,佛化家庭最好能从小就确立孩子的佛教信仰,尽早皈依三宝,如《杂阿含经》卷三十六说:「我见众生主怀妊之时,我即教彼,为其子故,归佛、归法、归比丘僧;及其生已,复教三归;及生知见,复教持戒。」
有生必然有死,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历程,一般民间基于「生死事大」,或为显示身分地位,一旦眷属亲人过世,往往极尽铺张浪费,例如出殡时安排电子音乐、花车、游街、哭墓等;甚或迷信看风水、坚持土葬、择日、死后八小时内不能入殓、焚烧纸钱纸屋等,这些迷信与执著不但丝毫无益于亡者,对于眷属的精神物力更是一大耗损。
佛教认为丧葬仪礼贵在真心诚意的悼念,尤其应当重视临终关怀,让亡者平静安心尊严的往生,让家属尽快平复哀伤的情绪,正常生活。因此,佛教主张火葬,不求奢华;入殓时不一定用豪华棺木,或特置新衣、寿衣、珍宝等;佛事法会应当力求庄严而不繁琐,最好参加寺院的随堂超荐,或是配合亲朋好友的时间,共聚一堂,为亡者念佛致意,并不一定要经过头七、二七乃至七七等重重祭拜仪礼。尤其,佛教主张真正对亡者有意义的缅怀是让他遗爱在人间,例如为他布施,护持文教事业;为他出书,发扬其精神理念;成立基金会、奖助学金,乃至器官捐赠等。这些作为,不唯利他,更是亡者往生善道的资粮。
关于喜庆方面,民间庆贺寿诞的方式很多,有人大宴宾客,有人唱歌跳舞,有人请戏班敲锣打鼓,总不离喧譁吵闹,反而失去庆生的意义。佛教并不主张过生日,因为生日正是母亲生产受难的日子。因此,佛教徒可于母难日诵经礼忏,或参加寺院举行的报恩法会、大悲忏法会,乃至打斋供众、助印佛书、布施供养等。如果真要为自己作寿,应在六十岁以上,之后每逢十年再过寿,如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等。过生日最好能团体举行,集合同一年龄的寿星,定期供佛斋僧;若宴请亲友,最好不设荤席,不收贺礼,以庄严节约为原则。
此外,一般的喜庆,如乔迁、新居落成、开工破土、开张、开市、佛像安座,乃至新车启用等,可请法师举行洒净仪式,至诚诵念大悲咒,以杨枝净水荡涤坛场,以期消灾增福。就职、颁奖、开会可依佛教仪式,于会场安设佛像,唱三宝颂,礼请法师开示,也可以选择寺院讲堂为会场,既庄严又方便。
总之,佛教主张礼俗规范应以不虚荣、不执著、不舖张、不迷信为原则。尤其,佛教徒应将信仰融入生活之中,让佛教生活化,生活佛法化,有佛法指导的人生,必然时时心安,处处自在。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