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与圣人
妙境法师
86/3/17 讲于雾峰万佛寺
大和尚要我为各位讲些佛法,我讲些什么呢?在来程的车上,我翻阅南传《法句经》,看到两个偈颂,感觉非常的有意味:
(一)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
(二)彼等诸漏尽,亦不贪饮食,空无相解脱,是彼所行境,
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
前一颂说凡夫的苦恼境界,应如何解决;后一偈颂则说圣人的自在境界,我现在想与各位法师讲解这两个颂。
凡夫的境界
首先,我们来讨论凡夫是什么境界?“常在燃烧中”,这是佛诃斥我们的法语,因为没有得圣道,所以好像是常在火里面燃烧。我们或许感觉自己四大调和,心情愉快,并不是猛火燃烧的味道,怎么能说“常在燃烧中”?
《金刚经》上说:“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假如我们能有这个境界,就是从火中跳出去,解脱自在了。事实上,我们的心都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不是贪就是嗔,或者是愚痴、邪知邪见,或者是疑惑,或者是高慢,种种的虚妄分别。这就是我们的内心境界。
“常在燃烧中”,能燃烧的是火,什么火燃烧我们呢?贪烦恼是火;嗔烦恼是火;一切的烦恼都是火。我们遇见不如意的事情,心里面忧愁,忧愁也是火。恐怖也是火,痛苦也是火。那么快乐呢?快乐也是火,遇见满意的事情、可爱的事情,贪烦恼就来了,贪火就在我们心中燃烧。而有了爱烦恼,就有嗔烦恼,爱正是嗔生起的因。
前多少年,在美国,有一个人来要求我开示。我问:“为什么需要我开示呢?”他说:“我现在做什么事都没有心情,要靠父母兄弟姊妹才能够有饭吃,才能生存。”这个人是史丹福大学毕业,回台湾后结婚生子。因为他的太太弃他而去,从此,他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我告诉他:“你是个大丈夫,自己要立起来。”这就是他对他太太的爱太厉害了,忽然间失掉这爱的时候,他几乎要死掉。可以看出来因爱而有苦,所以爱就是苦,并不是真的乐。
《阿含经》上说,有一次佛到乡间乞食,一个老农夫对他说:“我爱我的牛,它为我耕田、生产,我感觉很快乐!”佛说:“啊!你爱牛,你就要忧这个牛!”佛法是说,当我们的贪心面对如意可爱的境界,或面对不如意的事,要想办法把它变成如意,这都是贪烦恼在燃烧。
嗔心的相貌呢?我以前说过,当别人嗔烦恼出现,你不妨在旁边坐一坐,看这嗔烦恼的相貌:那个人的内心表现于外的状态,或者是语言、或者是手足动作,在在都表示著此人为嗔火所燃烧的苦恼。
有时候,我们心中没有如意的事,也没有不如意的事,那时候,有可能是不贪也不嗔,不贪不嗔,那是圣人的境界吗?不是,而是愚痴,被愚痴火所燃烧。
从内心上说,我们没得圣道的人,在贪烦恼里活动,在嗔烦恼中活动,在无明烦恼里面活动,如同在猛火中燃烧。这是佛陀善说譬喻,若佛只说:“你为烦恼所烦恼,好苦啊!”我们好像还不明白,佛用火在燃烧形容为烦恼所苦的人,相状就很明显。
“何喜何可笑”,我们一时侥幸遇到一些吉庆的事情,内心会感觉到欢喜;看见别人倒楣了,会讥笑那人如何如何,其实都是在烦恼火里燃烧著,都是很可怜愍的,有什么可喜可笑的呢?
“幽暗之所蔽”,凡夫没有智慧的光明,被无明烦恼所蒙蔽,就如同夜间被黑暗蒙蔽了,所以为无明烦恼所烧炙。因为不明白诸法实相的道理,常在贪著、嗔怒、愚痴等烦恼中生活。若是证悟法性之理,内心有了般若的光明,“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里还有贪欲、忿怒、愚痴?但是我们不能照破,如意的事情来了,好像从天而降,要赶快接过来,这如意的事情要是在别人手里,就想把它拿过来,别人会苦恼?不关我的事!这就是凡夫的样子。
这个偈颂佛的法语开示我们,叫我们不要做这种事情,应该作什么事呢?
“何不求光明”,佛陀教导我们,相信了佛法以后,要努力追求般若波罗蜜的光明。我以前在香港,有一次到商店买东西,售货员好像没有看过出家人,看见我就问:“你是干什么的?”我始终都不忘记这句话,“我是干什么的?”我们出家人是寻求圣道的,应该求般若光明,完整的说,就是修学六波罗蜜,或者三十七道品,我们若能学习四念处,就是求光明。
我们看《阿含经》,佛在世时,随佛出家的比丘,听佛说法,或遇见大阿罗汉、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拜他们作师父,受了戒,然后简要地为他说四念处法门: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就开始用功修行。有问题,随时可以请教佛、请教阿罗汉;一经开导,把问题解决了,有人可能七天得初果,或二十一天,或结夏安居三个月就得四禅八定,或得四果阿罗汉。你看这有多好?!
反观我们今天的人应该怎么修行呢?我们来到佛学院,这个学期学了《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下学期可能又学《百法明门论》、《五教仪》、《八识规矩颂》、《三十唯识颂》、《维摩诘所说经》……,学了很多经论,以后干什么呢?可能继续在佛学院里学习,或是回到寺院服务……。但是学了很多,最后若是不用功,也还不能为人讲经。虽然从文字上学了很多佛法,但是没有修四念处,就不能得圣道。佛在世时的佛弟子,修学四念处,所以得圣道者众,为什么能得圣道?因为他们有希求圣道的愿望,依四念处法门,念念趣求圣道,而心与圣道合,所以能得。今天我们为什么没得圣道?因为没修四念处。1994年我在福严佛学院讲《摄大乘论》,那一年福严佛学院为印老法师祝寿,出《华雨选集》普遍结缘,我也得到一本,我看到其中印老法师在〈中国佛教琐谈〉这个论题中说一件事:“如今日锡兰等南传佛教国家,佛教非常兴盛,就是我国的隋、唐时代,也不及他们。”这句话令我受到震惊,阿弥陀佛!这是什么缘故呢?我想:应该是因为我们没能够修四念处吧!
我们没有生在佛世,很惭愧不能随佛修学四念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研读经律论去学习修行的法门。选择一个法门,譬如龙树菩萨造的论、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造的论,乃至中国历代大德的著作,长时期的学习,有恒心、有毅力、不怕苦,将之学习圆满。通达教义之后,就应该学禅,禅是什么?就是四念处!
如果禅修不来,那就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只要一心不乱地念佛,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就能往生阿弥陀佛国,何愁不开悟呢?
若是不修禅、又不念佛,欢喜《般若经》、《法华经》,能背下来,也是不可思议。比如《法华经》,记忆力好的,或者三个星期就能全部背诵,或者三个月乃至六个月、七个月、九个月也可以背下来。若能长时期不懈怠,你会感觉到普贤菩萨、药王菩萨、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加持。这也是一种殊胜的行门。这也是光明!
阿罗汉的境界:
“彼等诸漏尽”,漏是烦恼,这些阿罗汉修四念处,把爱烦恼、见烦恼的根本执著都灭除了。或者有人说:“我遇见了可爱的因缘我并不贪,遇见可恶的因缘我也不嗔,所以我逐渐地也能得圣道。”不见得!因为要得圣道者,必须要能把发起贪心、嗔心之前那个执著去掉,有了般若之明才能成为圣人。若是心里没有贪烦恼、嗔烦恼,一直很明静,就自以为是得圣道了,那是增上慢!
“亦不贪饮食”,漏尽以后的圣人也是要吃饭的,但不像凡夫那样执著。佛在世的时候诸比丘要托钵乞食,施主给他什么食物他就吃什么,这件事,仔细思惟之,不是简单的事。阿罗汉虽然也乞食,但是不贪著,他的内心是什么境界呢?
“空无相解脱,是彼所行境”,“空”是无我义,是观察色受想行识五蕴之中没有常恒住不变异、有真实体性的我可得。《阿含经》中释迦牟尼佛教导比丘观色受想行识里没有常住不变的主体,是无我的,因为色受想行识是因缘生的、无常的、有生灭变化的,所以不是我。《般若经》上说:“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是观一切法不可得的空相,亦不取著此空相,就叫做“无相”。“解脱”:空解脱,不为我相所系缚;无相解脱,不为一切法相所系缚;亦应包括无愿解脱,圣人观一切有为法无常、苦、无我、不净,生厌离欲,故名无愿。
我们不修四念处的人,我们的心会希望寿命长一点、身体健康一点、智慧高一点、权力大一点、将来比现在富贵荣华一点……,总之希望很多很多,但是阿罗汉对于世间的一切都不希望,更无所求,故名“无愿”。我们的种种希望(染污的)实在就是系缚,无愿就解脱了。圣人阿罗汉的心在色受想行识上不希望有所得,是无相的、离一切法、住最上舍的,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是无所住而生其心。最后这里说个譬喻:
“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像鸟在虚空里飞,没有足迹。这表示阿罗汉的心,他也能够见色闻声,他的识在色声香味触法上也有了别性,但是没有贪嗔痴。
我们的心,不管遇到什么境界,不是贪就是嗔,总而言之就是愚痴,这就是有痕迹。而阿罗汉的心没有贪嗔痴的痕迹,他的心在入定时是清净的,出定时也是清净;遇见可爱的境界,他不会欢喜;遇见不可爱的境界,也不忧愁;说是要死了,内心也不恐怖。他入空无相无愿三昧时,现观本无生死可得。
《阿含经》中说:摩诃拘絺罗尊者问舍利弗尊者,怎么样才能得须陀洹果?舍利弗尊者回答:“精勤思惟:五受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无我。”又问:怎么样得斯陀洹果?回答还是一样:“当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无我。”欲得三果、四果也都是这样修行。我们今天学习佛法,假设你要修学圣道,也应该这样学,修学四念处。假如我们一天到晚读经,但是我们的行为和经教不合,就难怪印顺老法师认为,不要说今天的中国佛教,就连隋唐佛教也都不如南传佛教。我们可以检视自己,想一想:“我是什么阶位?外凡?内凡?见道?修道?无学道?”学习佛法要常常反省自己,令内心清净。走路的时候,一步一步走,同时要看住我这一念心在干什么?时时要用四念处保护这一念心不要被污染。这样的修行,才有希望见到光明,才能由凡而圣!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