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十(之三)
海印弟子 蒙叟钱谦益钞
(○上来如来无问自说科竟)。
【科】(◎二阿难因闻请益二尽正宗分)。
(CB17561初阿难申问)。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牒上恭敬垂范)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妙开示。(一问)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弟尽。(二问)如是五重。诣何为界(三问)。
【疏】一问妄想也。未闻五阴总是妄想。而名有殊。二问除断顿渐也。并。即顿也。三问边际也。界。分也([钟惺云]历观五阴魔境。皆生于各阴将尽未尽。交界之处。所谓边际也。此问最宜著眼)。
唯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明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疏】眼目。左右之言。皆喻心也。心明照了。如眼之见。
【科】(CB17561二如来正答三)。
([○@●]一答妄想三)。
(卍一总明三)。
(CB17567一迷真起妄二)。
([○@卍]一显真觉圆净)。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
【疏】精真。法身也。妙明。般若也。圆净。解脱也。三德圆融。唯一本觉。生死。苦道也。尘垢。业烦恼也。斯则妙性圆明。离诸名相耳([吴兴云]精真。中道也。妙明。寂照也。寂故即假。照故即空。三谛融通。元无尘垢。应名本觉圆净。此单论真性也。乃至下。单论妄想发生诸法。斯元下。合明真妄发生世问)[合释][宗镜]故知真妄无因。空有言说。皆是狂迷。情想建立。若不执妄。尚不说真。幻影才销。智光息焰。首楞严经。佛告阿难。精真妙明。乃至何况不知。推自然者。肇法师穷起妄之因。立本际品云。夫本际者。即一切众生。无碍涅槃之性。何为忽有如是妄心。及种种颠倒者。但为一念迷也。此一念者。从一而起。又此一者。从不思议起。不思议者。即无所起。故经云。道始生者。谓无为。一生二。二谓妄心。乃至三生万法也。心生万虑。色起万端。和合业因。遂成三界种子。所以有三界者。为以执心为本。迷真一故。即有浊辱。生其妄气。(经云。妄以发生诸。器[界]间)澄清为无色界。所谓心也。澄浊现为色界。所谓身也。散滓秽为欲界。所谓尘境也。故经云。三界虚妄不实。唯一妄心变化。(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夫内有一生。即外有无为。内有二生。即外有有为。内有三生。即外有三界。既内外相应。遂生种种诸法。及恒沙烦恼也。(彼虚空性。犹实幻生)故知三界内。无有一法。不从自心生。因心想念。分别造作。如幻术力。变化万物。于外似有发现。现无现性。惟自心生。但能内观一念无生。则空华三界。如风卷烟。幻影六尘。犹汤沃雪。廓然无际。唯一真心矣。
([○@卍]二明妄想发兴)。
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疏】不更具叙色之与心。三种相续。故云乃至虚空无为。尚是妄生。岂况有为。一切诸法。狂痴故有。故如认影([桐洲云]因迷妄有虚空。故曰皆因妄想所生。此虚空元是本觉。妙明真精。以晦昧为空也。依空立世界。故曰妄以发生等)。
([○@卍]二推破妄因二)。
([○@卍]一示无因)。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
([○@卍]二斥妄计)。
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疏】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不名为妄。故云无因。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交妄发生。递相为种。故云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说有因缘。犹是妄执。更认自然。迷中倍者。故言众生妄心计度([吴兴云]立因缘性。谓自他共性。并下自然。自然即无因。四性备矣。彼虚空性。此指体性之性。既由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空犹幻有。世界可知。故法华云。知法常无性也。众生于无性中。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妄心分别计度)。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疏】若知妄起。许说因缘。妄元无生。说谁因缘。因缘尚是妄中建立。而况不知是因。推为自然耶([吴兴云]今言诸妄而说因缘者。纵而言之。即以诸妄为后妄之因也。若妄下。夺而言之。因缘尚无。自然安在)。
(CB17567三结成妄想)。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荫本因。同是妄想。
【疏】五阴之因。元妄所结。此即于妄想中。立因缘性也。此因缘性。妄中权立。欲令了法。元无所有。是故同名一妄想耳([标指云]起信云。众生以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动念现六尘境。即是五阴妄想也。同一虚妄。更无由绪)。
(○[宗镜云]若举眼见色。由有色阴。举身受苦乐。由有受阴。举心即乱。由有想阴。举眼见生灭。由有行阴。精明湛不摇处。即识阴。故知一念才起。五阴俱生。微识未亡。六尘不灭)。
([○@卍]二别显五)。
(CB17565一色)。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
【疏】正指是想也。揽父母遗体。而成此身。遗体即是想爱流出。故云父母想生。汝之托阴。亦是想爱而来。以想遗体为胜境故。识即趣彼。结成胎藏。故云汝心非想。不来传命。斯则三处妄想。和合成此体也([吴兴云]想谓欲想。子在中阴时。若无欲想。则不能来父母欲想中受胎)。
(○[谷响云]世有不因交合。而因想有胎。体因想生。弥为可验[熏闻云]千宝搜神记。汉末。零陵太守有女。悦门下书佐。而因于牖间。乃使婢取佐盥水而饮之。有娠。既而生子。至能行。太守乃见椽吏。抱儿众中。使求其父。儿直上书佐掖。推之。化为水。众大惊。遂以女聘书佐焉。由是明之。虽有因合不因合之异。莫不皆由想乎。人见儿化为水之说。以为诡谲。不顾百年在世。亦同此儿矣。揽遗体而成。遗体亦水也。一旦死灭坏烂。仍是水矣。果零陵小儿之可惊。则人尽可惊也。彼既诡谲。此安得不诡谲乎。妄想而生。大哉佛说)。
如我先言。心想酢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酢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酢出。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疏】引前释成也。即引破想阴文。悬崖酢物。俱不到身。由汝所思。便能生汝口足酸水。若非妄想同类。孰有水等生焉。通伦。犹同类也。是故下。结归立名也。以此验之。如何非想。是故应知妄想凝结。即成色阴。故云坚固([温陵云]体因想生。心因妄起。命因想传。诸妄交固以成色阴。故名坚固妄想)。
(△[直解云]谓由坚执之想。以成色质。即坚觉宝成之意)。
(CB17565二受)。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驰驱。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疏】前四句。蹑前色阴。动身之想。即明受阴是妄想也。由因下。正显也。因想梅等。便有受领。若非领纳。焉得水生。此受亦是妄想转变。妄生领纳也。([吴兴云]由因受生。因想故受生也。能动色体。即形受酸涩也)二驰驱者。领此顺违。生苦乐法。遂成损益。为彼所使。(汝今下。正示受相。顺益即乐受。违损即苦受。合有非违非顺。即不苦不乐受。但文略耳)照境而领。虚通无碍。故曰虚明([温陵云]临高空想。而酸涩真发。违顺皆妄。而损益现驰。斯则受阴无体。但虚相妄想耳)。
(△[吴兴云]色受想三阴妄想。相由而起。故前文云。汝体先因父母想生。下文云。种种取像。心生形取。皆同悬崖酢物之想。非如行阴。幽隐难见也)。
(△[直解云]想酢涎生。想高酸起。初因想而生受。崖酢想虚。酸涩受实。今因受而生想。既因受生想。则念念相续。相续为行阴。前四阴皆由识了别。岂非互想互通。今约次第。别中会通。方知五阴本因。同是妄想也)。
(CB17565三想)。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第三融通妄想。
【疏】初二句标。念虑即想。身之驱役。皆想所为也。([补遗云]由前文云。因受动色。则是由汝念虑。便汝色身也)身非下释。初三句。反质。若非想类。何以随念。([熏闻云]身之与念。色心两殊。且非伦类。汝身何因。至与念相应者。诚由妄想融通。使之然耳)种种下五句。正显。凡取前境。先须想像。后身随之。想若是实。何须形取。形若非想。自不能行。二既相须。岂非虚妄。故云。与念相应。([吴兴云]心生形取。谓心念若生。形贸必取。语高酸起。取之验也[温陵云]心生虚想。形取实法。心形异用。而相应者。由想通也)寤寐虽异。皆是想为。寐既成梦。梦非有实。应知寤想。岂是实耶。([吴兴云]非但融于色身。亦乃通诣梦寐。故曰寤即想心等。由想成梦。以显妄念。当无间然)则汝下结。是知现今想像念虑。正由妄情摇动故尔。焉不是妄。融色质。通心念。变境像。成梦寐。故云融通妄想([温陵云]寤寐摇变。使心随境。使境融心。皆融通妄相也)。
(CB17565四行)。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必如是真。汝何无觉。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疏】化理下。显行相也。初二句标。行阴迁流。微细难觉。故云不住密移也。甲长下释。前三句。释不住。后一句。显密移。阿难下。示虚妄也。真犹实也。行阴若非汝体。何得相代不停。又若实是汝身。何不觉知生灭。非汝不可。是汝无凭。故知虚妄。则汝下。结想名。密移不觉。故曰幽隐([吴兴云]此若非汝。指化理不住等。云何体迁。指甲长发生等。如必下。若谓体迁。实是汝者。何不觉此相代之相。以不觉故。行阴生灭。名为幽隐)。
(△[补遗云]上文只就色阴。明迁变理。此通例诸法变迁之行)。
(CB17565五识二)。
(CB17563一正明其相)。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
【疏】牒指识体也。初三句。标计也。行人所认。微细明了。离行生灭。湛然不动。目为常住者。即识阴也。于身下。指体也。识阴岂越见闻觉知。此约用指也([真际云]此阴通收八识。用动体常。见闻精明。同一识阴)。
(△[吴兴云]节公以见闻为用则动。精明为体则常。不知今文即以见闻为精明。动用为常体。何则。识无所存。遍在诸根。根对境时。虽涉于用。用在无记。未起善恶。指此无记。名为精明湛不摇处。若约分齐言之。五识五意识。及第六心王。皆是其处也。佛恐众生计此为常。故寄阿难。先且定云。名恒常者。下即判此。不出见闻觉知。还成第六王数故也)。
(△[合解云]第五妄想。即赖耶识阴也。精明等。同前识精元明。见闻觉知。即六根)。
(△[二楞云]精明。即前文一精明也。湛不摇处。即湛若止水。皆指第八识也)。
(△[直解云]识精元明。即第八藏识。湛然不动。无覆无记者。楞伽云。藏识海常住。是也。于身下。谓此执受身根。为诸识所依。此识所游之处。不出六根见闻觉知。先牒后破。明其非常也)。
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疏】正显虚妄也。初二句。反标。若此湛明。是真实性。不合容受虚妄习气。习气即种子也([宗镜云]种子有二类。一本有者。谓无始时。异熟识内。法尔而生蕴处界等。功能差别。一切种子。与第八识。一时而有。二新熏者。谓无始来。数数现行。熏习而有。名新熏故。护法意云。有漏无漏种子。皆有新熏本有。合生现行。亦不杂乱)何因下九句。顺释。忆忘俱无者。初若有忆。则有忘时。元既无忆。故不说忘。覆睹者。再见也。再见既无所遗。此则容受妄习。故知虚妄。非真湛明。则此下。结示也。受熏持种。发起现行。流注生灭。不可计矣([吴兴云]以昔睹奇物。纳种在识。若不受熏。覆睹前异。必无记忆之相。既不忘失。则知中间。常为前七念念熏习。熏习即妄何精真之有乎)。
(△[讲录云]最初领纳记忆。虽由前六熏习。而持种不失。则是第八功能。前六如聚敛之臣。第八如库藏之吏。历年睹物。记忆宛然。皆由第八。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也。有何筹算。不思议变也)。
(○[引证][宗镜云]问八识之中。既具本有新熏之义何识是能熏因。何识是所熏果。答依经论正义。即是前七现行识。为能熏因缘之因。熏生新熏种子。第八识是前七现行识所熏生因缘之果。熏者。资熏[系]发之义。生者。生起从因生出之义。如本识中。善染等种。能引次后。自类种子。虽有生义。无自熏义。如谷麦等种。虽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土等。资熏击发。亦不能生。其现行本识。虽有生种之能。然自力劣。须假六七与熏方生)。
(○又云。大乘说能记忆分有三。一自证分。能记忆见分。二别境中念。能记忆曾所更事。王识中种子。能不妄生自现行。唯识疏云。如不曾更境。必不能忆。如现。行识。曾被见分缘者。后必能忆。若不曾为见分缘者。后时必不能记忆也。以能缘见分。于过去时。及现在世。但缘相分。不曾自缘。前已灭心。既已过去今时见分。有何所以。能自忆持。以于昔时。曾返缘自见分故。既许今时。心心所法。能自记忆。明由昔时。有自证分。证彼缘境。作量果故。故今能忆)。
(CB17563二重显微细)。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合开。此之妄想。无时得灭。
【疏】正显微细也。识阴离行。故名为湛。不是当生。故云非真。喻急流者。凡夫二乘。全不觉知。十地已前。虽觉未尽。故云流急不见。([标指云]微细生住异灭。流注不息。妙觉方尽)若非想元等者。显此正是妄想根本。以第八识为界趣生本也。([温陵云]湛非真湛。特幽潜不觉耳。故譬急流之水。幽潜流注不可测知。此正忆想之元。容妄之体。直待消磨六门。妄习无寄。然后可灭也)。
(△[二楞云]以此是前四妄想根元。故受妄习。若非妄想根元。宁受前四妄习哉)非汝下四句。明难断。互用合开者。寄根明发。故云互用。开令无隔。合为一体也。前文云。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开即是合。故无二别。若非证真。此难灭矣([空印云]以此精明湛不摇处。似一似常。特判之曰。此湛非真。使不误认。楞伽诏此为流注生住灭也。以分齐言之。即六和合之一精明。执受根身者。以惑言之。即无明住地。非见思家种子也。岳师指为见思粗惑。种现虽尽。根本无明犹在。非如前文返流全一。六根得真互用。亦泥而未通也)。
故汝理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网-(ㄨ*ㄨ)+又]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疏】因细得名也。此是诸识之中。串习机要。亦名精明湛不摇处。故云湛了。即本识也。([温陵云]串。常习也。几。微也。精明湛识。为六用常习之本故。见觉几微。即湛识[网-(ㄨ*ㄨ)+又]象。潜于见觉之中。故云中串习几)。
(△[合解云]此湛了见精。非是真见。以赖耶识体。无覆无记。望如恬静。中串习几。妄想细微。非是无妄。合上流急不见非是无流也)有而若无。故云[网-(ㄨ*ㄨ)+又]象。[网-(ㄨ*ㄨ)+又]。无也。象。似也。非有形质。故曰虚无。望前行阴。最为其细。再三示云。微细精也([海印云]汝现在见闻觉知。粗现于外。而其中有串习几微生灭之相。于湛了内似有似无。不可穷诘者。斯识阴微细之体)。
(△[王舜鼎曰]识阴不出见闻觉知。此中历劫相串。熏习之几至微至细。汝今现在其中。不自知耳。此几正是想元。此想元。正是湛了内[网-(ㄨ*ㄨ)+又]象虚无。微细精想。中串习几。正是念念受熏之处。言颠倒者。由颠倒妙圆真净而有也)。
(CB17561二总结)。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疏】此五即是众生所受报法。故通名五受阴。亦曰五取蕴。众生取此为自体故([海印云]乃补特伽罗所数取故)。
(△[中川云]五受阴。亦名五取阴。然有简别。俱舍云。是有取。说名阴。有但阴非取。谓无漏有为。释曰。唯识云。佛果报身。有为无漏。非惑业所生故。俱舍云。此中以惑为取阴。从取生。故名取阴。如草糠火。由一言迷妄。受此取此。自蔽藏也。或阴属取。名取阴。如王臣)。
(○[合论云]杂华微尘数万偈。枣柏摄取其要。为十二缘生论。其因有十二种。其实即五种阴生也。世尊于此重叙之。使知皆即众生念力所成耳。如止观二法。澄炼五阴。则于内分获六根功德。于外分超五浊恶世。以定力精严则离五十种魔事。义理粲然。学者当熟观之)。
(○[宗镜云]若见五阴有。即众生世间。若了五阴空。即真谛世间。若了五阴实相。即中道第一义。正智世间。离此五阴三世间外。更无一法。能建能立。能俗能真。为一代时教所诠。除此别无方便。悟此成佛。迷此为凡。唯是一心。开合无异)。
(○[删修]张无尽海眼经。移此文妄本无因下。至此三十五行。入第三卷十四纸。第一义谛句下。无尽不了如来重叙五阴。叮咛教戒深意。拘牵文势。妄率改修。其过不小。故特明之)。
【科】([○@●]二答边际)。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疏】答诣何为界也。界即因义。(古释。界者因义。如地生物。而地为物因也)亦是分义。因依界分。际限判故。故云因界。([温陵云]本无有界。由妄相因也)。
(△[王舜鼎曰]凡是想阴。俱落边际。故谓之界)色谓形色。空谓显色。俱色蕴摄妄色妄空。互形显故。略举色空。摄一切尽([孤山云]四大围空而成色质[融室云]色空之色。外四大色。非空不色。故唯色与空。是四大色阴之边际。以外成内故)触有违顺。即成苦乐二受。离无违顺。但一舍受也。([资中云]触离是受者。触有苦乐。离即成舍。俱名为受)。
(△[桐洲云]所触是境。能触是身。能所相对名触。相远名离。故名触离。受阴边际)。
(△[融室云]以离显触。是受边际)记忆忘失。取像攀缘。俱为想阴之分齐耳。([真际云]记忆忘失。亦可云。记如寤。忘如寐)。
(△[融室云]因忘有记。是想边际)生灭迁流。刹那四相。但是生灭。皆行分也。([吴兴云]三相迁流。皆属行阴。略举。生灭。以摄于异)。
(△[融室云]灭是迁流。迁流是行。非生无灭。是行边际)湛前行阴。合归识阴。见识不动。认为真湛。齐此名为识阴边际。以见行阴是生灭法。虽生灭处。名是湛寂。就所认处。即识分齐也([吴兴云]湛入合湛者。湛生灭之际。人精明之处。方名合湛。合。同也。以行相异而识体同故)。
(△[定林云]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内内湛明。人无所入。名识阴区宇。则所谓湛入者。识阴也。湛入为识阴。则湛为性识明知。明知即智。智之与识。是识边际。故说五阴。而曰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性识不名湛入。所谓内内湛明。入无所入者。湛出为行。行如水流。湛入为识识灭行阴则内内湛明。入至想元。更无所入矣)。
(△[融室云]湛是急流。急流喻识。受想行阴。心生则湛精出应。心生而灭。则湛精复合。合于本识之湛。故云湛入合湛。归于识之边际)。
(△按已上三家。皆指湛前行阴。合归识阴。与长水疏大同。唯吴江以湛精出入。通指上三阴。为少异也)。
(△[东溟管氏曰]温陵解上湛字。是行不流逸。下湛字。是湛了本体。或以上湛为微细业识即自证分。下湛为本觉妙明。即证自证分。四阴主妄。识独指真。义颇难通又前四阴。各不相粘。古释偏以识阴粘行。似与上四相相违。今谓上湛为前六识之性境现量。下湛为第八识之性境业相。六根粘湛发用。见闻觉知之中。任运而起。未经分别。元不离乎湛体。此上湛也第八为前六之总根。六和合会归一精明。其体常湛。此下湛也。外之六用。任性境而未尝分别。合于内之微细业识。此湛入合湛义也。前文见闻觉知。中串习几者。即六用也。湛了内。[网-(ㄨ*ㄨ)+又]象虚无者。即业识也[中川云]上湛六识湛精。下湛八识湛体。六湛精明。元八识所分。今入合妙湛。两湛相冥。是其边际)。
(△[私谓]以本经释之。上湛字。即所云。此湛非真。如急流水也。下湛字。即所云如汝精明湛不摇处。及湛了内。罔象虚无。是也。以赖耶识变现诸趣。如海浪身。常生不断。故曰。望如恬静流急不见。此上湛也。赖耶识体。无覆无记。自性无垢。毕竟清净。就此流急不见。即知性入元澄。此下湛也。湛串习之急流。合湛了之罔象。识阴边际。分齐在此。上湛是生。下湛是灭湛入合湛。正明如来藏。生灭与不生灭和合。为阿黎耶识也。此二湛字。亦以色空触离等例之。其义自明)。
(△[云栖云]此湛非真。正八识之边涯分齐也。行阴中。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即此湛耳。行人乍获轻安。尚谓得道。何况四阴已灭。唯识独存。岂知此湛。正是生死微细根本)。
(△[交光云]人但知流逸奔尘。勿汝湛圆为识。不知湛入合湛。湛了内微细流注未息。终未出识阴边际也。以此总较因界浅深。但知色界为色者浅。知空色皆色者深。乃至但知湛入为识者浅。知湛入合湛皆识界者深。斯则如来发明五重妄想边际极矣)。
【科】([○@●]三答顿渐)。
此五阴元。重迭生起。生因识有。灭因色除。
【疏】答前为顿销除。为次第尽也。生起则从细至粗。从内感外。一切诸法。唯识变故。故云生因识有。除断则先粗后细。从外向内。如浣衣磨镜。粗垢先落。([孤山云]约生则由内造外。从细至粗如著衣也。故迷理。有识乃至有色。约灭。则由外至内。从粗至细。如脱衣也。故悟理。色尽乃至识尽)然生起时。实非前后。一念顿变。以约粗细。作此说耳。圆顿观法。断亦非次。功行成时。自然尔也([融室云]阴元生起。重迭成五细由无始。迷性为识及托胎时。先投其识然后有蕴身故。粗从色阴。五阴之首。灭从其首。为次第故[空印云]经约入胎次第成身而说迷真成妄莫先乎识既成识则念念不停随业流转有行阴生以流逸故于所缘境起爱憎心有想阴生由想爱故识托其中揽为自己令生觉受则受阴生受已成身妄自保固则有色阴此生起次第也七支业净身见微薄则色阴销身见既亡根境不偶则受阴灭违顺不受憎爱想亡则想阴灭爱想不生心不流逸则行阴灭识精还元同乎本觉则识阴尽此还灭之相也)。
(△[合释]既云五阴迭起又云生因识有。何也。答涅槃亦云。梵志问佛如瞿昙说。无量世中。作善不善。未来还得善不善身。又说因烦恼故。获得是身。若因烦恼获得身者。身为在先。烦恼在先。若烦恼在先。谁之所作。住在何处。若身先在。云何说言。因烦恼得。是故。若言烦恼在先。若身在先。若言一时。先后一时。义皆不可。佛言。一切众生。身及烦恼。俱无先后。一时而有。虽一时有。要因烦恼。而得有身。终不因身有烦恼也。世间眼见。炷之与明。虽复一时。明要因炷。终不因明而有炷也)。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疏】前约生起除断。道理合然。若定作此解。焉知虚妄。故须先理后事。顿悟渐除。方了修证之义耳。理则顿悟者。若约证悟圆理。即一断一切断。无前后也。如前文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解悟亦然。圆觉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念即无念。一切顿尽。由真性中。本无妄故。故云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者。五阴妄法。名之曰事。阴既粗细不同。法尔粗者先去。解行虽顿。断自有序。日出孩生。皆喻此也。
△[宗镜]楞伽经中。有四渐四顿。今取顿悟渐修。深谐教理。首楞严经云。理虽顿悟等。先顶顿悟。方可渐修。若约断障说者。若日顿出。霜露渐销。若约成德说者。如孩初生。即具四支六根。(喻性上恒沙功德)长即渐成志气功用。(万行资庄。报化圆满)如华严云。初发心时。即成正觉。三贤十圣。次第修证。若未悟而修。非真修也。良以非真流之行。无以称真。何有饰真之行。不从真起。经云。若未闻此法。多劫六度修行。竟不证真。(已下并清凉文)今论明是本明。渐是圆渐。六祖直显本性。破其渐修。今为顺经。明其渐证。随渐渐明。皆本明矣。渐为圆渐者。即天台智者意。彼云。渐渐非圆渐。圆圆非渐圆。谓渐家亦有圆渐。圆家亦有圆渐。渐家渐者。如江出岷山始于滥觞。渐家圆者。如大江千里。圆家渐者。如初入海。虽则渐深。一滴之水。已过大江。况滥觞耶。圆家圆者。如穷海涯底。故今云渐。是圆家渐。尚过渐家之圆。况渐家之渐([私谓]永明依楞伽四渐四顿。诠释此章独取顿悟渐修。今以经义证之。征心常住。辨见不还屈指飞光。观河垂手。获不历僧祇之法身。了山河大地之终始。悟钟声而解六结拣耳根以照一门皆指悟指顿也。三决定义。木叉自持四种律仪。冰霜同皎。道场结清净轨则。咒心应神力冥资三种增进皆言渐次修行。六十圣位。总是渐修安立。皆指修指渐也。永明云。经言。阿难已悟妙。觉明心知宗不昧。方乃重告善逝启请修行。故知先悟后修。应须理行合一。但取一期知解。次证究竟菩提无有是处此则顿悟圆修首楞严一经旨归也顿不舍渐。则有万行具足之三摩地门。五十五位。行布单复。若天网之罗宝珠。渐不碍顿则有一门超出之三摩地门。二十五行。圆融绮互。若琉璃之含宝月。悟则决定要悟。百千万劫只仗一悟。一念心开。便如十日并照。故曰。狂性自歇。歇即菩提。非顿曷悟。非悟曷修也。修则毕竟要修。百千万劫只圆一修。十地行满。才如望月孤圆。故曰。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渐曷修。非修曷悟也。约悟。则唯顿无渐。三生。已入果海。缘起只由于一念。是故。登伽宿为淫女。遂超登无学之位。正悟时。何须说渐也。约修。则唯渐无顿。一生即圆劫果。行门。转急于多生。是故阿难已获法身。更审除微细之惑。正修时。何须说顿也。经初曰。有三摩地。示顿门也。曰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此顿解悟也。经中曰。修三摩地。示渐门也。曰于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钵舍那。渐次修证。此渐解悟也。阿难偈赞已上。理则顿悟。理穷于是。满慈妨难已去。事因渐除。事备于是。如来于法会已终。付嘱已毕。特宣此义。传示当来。一经十轴。纶贯以一十六言。使末法行人。永为标准。最后垂范。即同金河顾命。岂不信哉)。
(○[柏庭云]理则顿悟等。乃依事理而有顿渐也。以理言之。唯一真性。妄想无实。如是而悟。则乘悟并销。不容前后。如前诸念皆离入三摩地。是也。以事言之。五阴既列前后。生起妄想不一。宁悉顿除。如前文次第而尽是也。言五阴次第尽者色阴尽。则曰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受阴尽。曰受阴虚妙。想阴尽。曰凝明正心。至识尽。则曰穷诸行空等。皆次第而尽非顿尽也)。
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疏】此引前说。结责未解也。如前文云。巾体是同。因结成异。又云。毕竟同中。生毕竟异。又云。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即结解时。云何同除。此皆理则顿悟。事非顿除。如何再问耶。顿渐悟修。如圆觉疏([温陵云]真譬劫波巾体。识譬初结。色譬最后结也。生因识有。如后结依初结生。灭从色除。如解从后解也。五阴生起。从细至粗。由迷智有识。乃至由受有色也。灭则从粗至细。必破色而后受现。乃至破行而后识现也。理则顿悟乘悟并消者。谓了阴无体。五阴并亡。如巾本无结亦不有也。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者。理虽顿悟。事假渐修。如巾虽无异。结须渐除也)。
(○[私谓]经言。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问讯。此如来结答阿难。五阴并销次第之问。四答中决定答也。苕溪岳师。立六根义横。五阴义竖二门。法喻不齐。妨难锋起。今以五阴六根。循本论之。众生生死重沓。以五阴为重担。肩荷五阴之担者。六根也。众生杂染沉沦。以五阴为覆盖积聚五阴之盖者。六根也。六根为六和合。一识为一精明。识为五阴之窟。即六根之窟宅也。灸病得穴。故云生因识有。色。为六根之首。即五阴之元首也。伐树除根。故云灭从色除。是则除六根。无五阴法。除六根解结。无破五阴法。明矣。今于此中。曲分横竖。根阴既对待宛尔。解除则境智历然。使前后章门。转成隔别耳。窃观首棱一经。最后垂范。总括于顿悟渐除之两言。永明所谓顿悟知宗。圆修办事也。七征已后。何往非顿悟知宗。阿难顿获法身。解除细惑。皆顿悟并销之能事也。圆修办事。选根深入下手功夫。克定于绾巾舒结。解除次第一章。则如来显以六根解结。为彼除五阴之明文矣。阿难问舒结伦次。世尊用六结绾除。初云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印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次。云。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佛又印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皆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之明文也。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次得法空。后俱空空。从色阴尽。乃至识阴尽。观网绮互。彼此摄入。正圆修办事。无次第中之次第也。阿难以五。阴销尽问。佛以六根解结答。申告之。曰何所不明。再此询问。根阴同根。解除一体。佛语决定。较然明白。若以横竖言之。则理为横。事为竖。悟为横。修为竖。顿为横。渐为竖。销为横。尽为竖。若以圆修言之。则即理即事。即横即竖。以圆渐之修。妙契于顿圆之悟。又何容比量法喻。自生妨难也哉。岳师释经至此。诠解滋烦。竹庵观师助之尤力。岳师以相似观行。配释顿渐。所云圆破五阴。即顿悟知宗一分之义耳。而观师谓拣境用观。以一阴居初为境。即齐上解萦之喻。则明以解根拣观。分为两橛矣。若其分判信位。广引别圆。古人所谓多费纸墨。徒扰扰观智。愿与智人。共为荡拂。故知天如可作。亦首肯斯言)。
(△[空印云]生因识有者。谓迷真成妄。必先无明。即识阴也。次依无明住地。变起色心。尘劳粗垢。即余四阴生。同前依一精明。妄生六根识用。犹依一巾绾六结也。此则五住备。灭从色除者。谓返妄复真。亦必除四住。后断无明。即先除受想。后尽识阴也。同前先解六和合用。后亡一精明体。犹先解六结。后弃一巾。故云六解一亦亡。又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岳师科判根阴。横竖分隔。六根五阴元无二体。岂有根生不俱于阴。岂有阴灭不俱于根。色阴即六根中萨迦耶见执吝为我者。受即六根领纳。爱非爱等。想即六识攀缘心。行即六根中动作迁流。识阴即六根之一精体。是故。六消即四阴尽。一亡即识阴尽。佛恐众生。更阴异教。义门乖错。故前后会通。申责之曰。有何不明。再此询问也。此文亦拣岳师)。
(CB17561三结劝弘宣)。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疏】如上五种妄想。即是五阴根本。五阴摄一切法。故一切法。皆妄想也。如上文云。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汝既悟此。故云心得开通。亦令他解。故云传示令识。若知依正自他。俱一妄想。即可厌患五蕴自体。求趣涅槃常乐。何三界之可恋乎。故此嘱劝弘宣自他俱益也([海印云]一切世界。妄想所持。了知五蕴身心。皆是妄想建立。身心世界。当下消亡。何涅槃难证。三界足恋哉)。
(△[补遗云]付嘱流通。唯行与教。自辨魔齐此。流通行也。次下。流通教也)。
(○已上正宗分竟)。
【科】(◎[三流通分二])。
([○@●]一如来况显经能二)。
(CB17561一举施福无边二)。
(卍一问多)。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二答胜)。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实。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疏】此文较量。文虽不多。意已周尽。七宝。财之胜也。满空。多之胜也。微尘诸佛。福田胜也。承事供养无虚度者。心之胜也。又虚空珍宝。广大心。奉上诸佛。承事供养。第一心。心无虚度。长时心。如是布施。心境俱胜。所获福德。其大矣哉。施佛七钱。获轮王位。显福田中。佛福为胜。轮王之福。七宝具足。千子围绕。况尽虚空珍宝。以奉如来。所施之物。穷劫难思。其所招福。宁有边际。非一切智莫能知矣([熏闻云]问中三意。以三多为较量本。答中略举种子福田。自摄敬心施佛七钱。田种俱少也)。
(CB17561二显经益超胜二)。
(卍一说者转业显福德门)。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
(【疏】告语不虚。令深信佛所说真实也)。
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示人具极罪也)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末学。(显弘经时少也)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灭罪胜也)。
【疏】波罗夷。此云弃。或云不可乐。弃故即现无僧用。不可乐即当入地狱。小乘四弃。大乘十重。具犯此罪。受报无穷。故历十方。靡不皆至。阿鼻。五无间狱。一念。心之边际也。夫弘经者。时必长久。岂有一念而宣说者。今显弘经力大。故举至少。以显殊胜。重罪之人。一念弘经。其力能翻极重苦报。成极乐报([熏闻云]准仁王云。一念中有九十刹那。幸哉一念之顷。灭恶如此。况多时乎。况终身乎。般若受持四句。胜舍三恒之全身。圆觉分别半偈。超化百恒之小果。句偈尚尔况全章乎。况全经乎。愿诸见闻。励力敷赞。成安乐国者。以果显因也。即地狱因。成安乐果)。
(○[引证][宗镜云]法华经云。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窃者私也。若私地只为一人。说此一句。是人则是从一心真如中。遣来作使。告报异生。直了一如之理。即是行真如中事。以真如无边至一切处故。则所得法利。亦随真如之性。无量无尽)。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得福胜也)。
△[宗镜]首楞严经。佛告阿难。若复有人。乃至笇数譬喻所不能及等。所以赞弘此典。善利无边。谓首楞严经。以如来藏心为宗。如来藏者。即第八阿赖耶识。密严经偈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镮。展转无差别。以诸佛了之。成清净藏。异生执之。为阿赖耶。如真金随工匠炉火之缘。标指镮之异名。作圆木之幻相。金体不动。名相妄陈。类真心随众生染净之缘。成凡圣之异名。现升沉之幻相。心性不动。名相本空。认假名而二见俄分。悟真体而一心圆证。迷悟即于言下。法喻皎在目前。昧之者历劫而浪修。达之者当体而湛寂。
【疏】前之施福。已自难量。今此复超千万亿倍。喻所不及。何奇之若此乎。问。极重罪人。极少时分。为人演说。未足可称。何以灭业得福。如此殊胜耶。答。此有多义。故获胜报。(下资中文)此经有四不思议。谓教理行果。且如来藏体。理不思议。次辨圆通。行不思议。及说神咒。教不思议。后明地位。果不思议。
【疏】一所弘之经。是佛极谈。教理行果。皆不思议故。谓显如来藏心。法法皆是。有情无情。有性无性。齐成佛道。此理不思议也。佛顶心咒。因人果人。皆依此法。灭恶生善。入理化他。防邪护正。进行弥速。能成菩提。此教不思议也。圆通行门。二十五圣。观音为最。此行不思议也。六十圣位。第三渐次。便证无生。复说干慧。能超因位。直入果海。此果不思议也。二末世多障。能于此时。弘此极谈。信解真正。实希有故。三施福唯得生死之报。仍但自利。弘经法利。能至无漏。能令闻者。信解无谬。展转利乐。无穷尽故。由是一念虽少。其利博哉。是故能胜。前宝施福([寂音云]凡经终说获福殊胜。世尊悲心。摄异种故。以有一种贪著福德菩萨。闻空义。起邪执。防退墯。故金刚般若曰。须菩提。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议。无著曰。为令一类贪著福德菩萨。深妙广大之妙堪任故。若不言无住布施。有大福德。非唯不能广摄下根。亦于无住法。失自宗故)。
(卍二持者得果显智慧门)。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疏】广说不尽者。即前文云。若我说是佛顶光聚。悉怛多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连。字句中间。亦不重迭。经河沙劫。终不能尽。此显经义。及持者功德。皆不可量也。依我下。以能得最极之果。能离内外魔事。用劝如说而行也。斯则弘持经者。所得所离。唯佛与佛。乃能知之([熏闻云]能诵能持。显密二教也。依教行道。谓依显密二教。行正助二道。亦可依显教依正道。依密教行助道。又依显密二教。皆行正道也)。
(△[融室云]华严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今[依]佛教道。真菩提心。修进善根。直至成佛。都无魔业也)。
([○@●]二大众钦闻礼退)。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出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在家净行二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此仙众之一也。经中有此真言)并初发心。大力鬼神。(初发心。即护法鬼神也)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悫公疏]此听法欢喜者。可列为三十六众也【疏】二十五圣。及妙吉祥。虽各有说。功归于佛。总名佛说。三种世间。故云一切。器界。所住境也。菩萨二乘。智正觉摄。余皆有情世间。大欢喜者。近得世间欢喜。远得出世初地。由三义故欢喜[智论文]一说人清净。二所说法清净。三所得果清净。由斯义故。皆大欢喜([文殊所问经云]有三种义。欢喜奉行。一说者清净。不为取著利养所染故。二所说清净。以如实知法体故。三得果清净。即说益也)。
(△[孤山云]既闻扶律谈常。即解偏圆。同服醍醐。咸沾妙益。故大欢喜)。
(△[海印憨大师云]以如来最极之至圣。集凡圣同居之法会。现无量光明之瑞相。演秘密难思之神咒。说微妙难解之法门。断历劫生死之爱根。销五阴邪思之魔业。嘉会亲闻。菩提可冀。所以咸大欢喜)。
(○[合解云]结集经家。列比丘等居菩萨前者。以菩萨多他方应化。为影响众。比丘属此方所度。当机起教。证阿罗汉。常随众也。在家二众。居家清信。亲近佛僧。虽未出家尽漏。已墯当机四部众中。准涅槃中。迦叶菩萨问云何得长寿。佛言。如来今以无上正法。付嘱诸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诸国王大臣。四部之众。应劝励诸学人等。令得增上戒定智慧。若有不学是三品法。懈怠破戒毁正法者。国王大臣四部之众。应当苦治。善男子。是诸国王及四部众。当有罪不。不也世尊。是诸国王及四部众。尚无有罪。何况如来。如来善修如是平等。于诸众生。同一子想。菩萨如是修习。得寿命长。亦能善知宿世之事等。是故当机四众。得与圣僧并列。居菩萨天仙之前也)。
(○[中川新疏云]俱舍云。分别种种法门。皆为弘持。若正说者。佛正法教。便住世间。所以者何。颂曰。大师世眼久已闭。堪为证者多散灭。不见真理无智人。由鄙寻思乱圣教。释曰。堪为证者。谓佛正教法。由多散灭。故不能引证。既不引证。乃以寻思为断。故凡著疏释例。当以圣言为证量也)。
(长水请加偈云。稽首我大师。十方调御尊。佛顶首楞严。大觉如来藏。圆明诸圣众。上首龙尊王。常辟大慈门。救摄众生者。愿垂加护我。显说妙难思。普共诸含灵。速证真如海)。
(绝笔偈云。以此少分赞经力。施他流演无穷尽。所获利乐悉回向。菩提实际众生界)。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十(之三)(终)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