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一(之一)

发布时间:2019-06-26 06:39:54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一(之一)

  海印弟子 蒙叟钱谦益钞

  [长水疏云]将释此经。十门分别。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别。三教义分齐。四所被机宜。五能诠体性。六所诠宗趣。七教迹前后。八传译时年。九通释名题。十别解文义([谦益曰]将释经文。先标悬叙。天台五重。贤首六门。皆仿龙树释论。立缘起论之例而作也。清凉华严疏。禀承贤首。总启十门。前八义门。后二正释。圭峰疏圆觉。长水注楞严。先后开章。并循斯轨。今兹钞略。一以长水为宗。第十则仍仿华严。第九则兼依圆觉。咸扶昔义。但为当经。判教传译二门。长水考求。尚有疑互。僭为是正。不避异同。谨以俟后之达者。详而定之)。

  ○一教起因缘者

  初中二。一总。二别。总者。谓酬因酬请。显理度生。一代教兴。皆繇此矣。若原佛本意。唯为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虽三车通许。唯赐白牛。但为一乘。无三及二也。别者有十。故说此经。

  △一为克示真三昧故。谓阿难遭难。盖无真定。故请诸佛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及佛告许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至于再请责己。将谓慧我。偈赞希有等。乃至如来讽叹。名金刚王如幻三昧。来说圆通。文殊拣显。指三世佛。同此一门。道场加行。成就圣位。立此经名。破灭七趣。辨识诸魔。皆为此也(细研此文。一经总相问答。章门历然。吴兴通别请酬之误。不辨而自明矣)。

  △二为广破诸妄执故。谓阿难执妄迷真。匿王执常为断。七处征诘。三疑拒诤。佛再语云。若汝执吝分别觉观为汝心等。故约心见二门。随执广破。此之执相。不离人法也([圆觉疏云]众生旷劫漂沈。或堕邪小。不成种智者。良由二障。二障不断。由于二执。欲除二执。必假二空。故于法界文前。先作二空观智△按资中判前三卷经。初破心见二执以显人空。次破阴处界等以显法空。吴兴海印。科段小异。然先破二空。后彰法界。其义则一也)。

  △三为开显妙明心故。谓阿难初请三昧。佛先审问发心。既陈爱见之源。全迷真实之体。遂云。众生无始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此真妙明。即是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故阿难自责。不知寂常。如来许可。发妙明性。先就心见二门。乍征乍显。后约三科七大。分明显会。令于法法。咸见性常。俱遍俱融。含摄无碍。众皆领悟。自知心遍十方。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体。元明心遍。含[果/衣]十虚。身土虚空。了无所得。唯一本妙。常住不灭。洎满慈疑于有相。庆喜再责因缘。佛随开示。令得知见矣。

  △四为决断众疑网故。谓佛显示知见。阿难随见疑生。或缩断离身。因缘自尔。和合非合。执相疑性。诸大遍圆。灭妄生妄。成真不真。修无常因。获常住果。疑网既众。佛随断之矣。

  △五为辨析修行门故。谓佛广示藏体。庆喜深解现前。举喻天王。赐与华屋。虽知所赐。将入无门。已悉多闻。不逮修习。故请问云。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入佛知见。佛举二义决定。以为发觉初心。谓止及观。斯为要也。初令以湛旋妄。成不生灭。次令审详烦恼。知根降伏。一根既反。余根自旋。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六为分别邪正行故。谓阿难已悟修行。后代罔知邪正。虽期正道。多陷邪宗。水灌漏卮。若为取满。庆喜请云。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至多。欲令心入佛乘。远魔无退。佛举四种明诲。诸圣同涂。戒根不亏。定慧可据。如其不切清禁。禅慧洪深。鬼属魔民。斯难逭免。祈进却步。诚可悲夫。

  △七为显咒力能胜故。谓庆喜堕淫。如来遣救。承力虽至。密言阙闻。况能潜护根门。防闲宿习。斋戒不禀而自备。果证不远而可得。消难获利。自行化他。因人果人。靡不繇此而办其事也。

  △八为证入有阶降故。谓理绝修证。事存阶渐。偏一则病空有。圆通则融真俗。故不损寂灭。而建立诸位。始从渐次。终乎极果。于无生忍中。立五十七位。不断而断。惑障必亡。非证而证。神用斯备。岂同魔外。都无位次耶([仁王经云]若言越此地位。得成佛者。是魔所说△[宗镜云]若无位次。即是天魔外道。既有信入。须假炼磨)文云。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姑苏神照曰]三摩毗婆。名异义一)。

  △九为广示诸魔境故。修禅观人。鲜克有终者。盖不谙其魔境。妄生取著。不了唯心。遂派诸道。佛慈无缘。不问自说。观中破阴。每阴十种。五十境界。分析邪源。末代修禅。罔为所惑([张无尽曰]世尊慈悲深厚。虑末世魔强法弱。垂示无遮之诲。不设事相。不立时劫。直指五阴之魔。直解六根之结。定力羸劣者。示以增进渐次。安立圣位。心精圆明者。指以清[清]本然。妙庄严海。予于李长者十时之外。判为末后显正破邪。直截根源)。

  △十为究尽妄想故。谓五阴诸经皆说。未闻五妄想成。今明破一阴时。出一妄想。破则从粗至细。起则自细现粗。其之根元。唯一识阴。识阴无体。但是圆常。文云。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既知五阴咸是妄想。五阴摄法。何所不该。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也。由斯十义而说此经。

  ○二藏乘分摄者([圆觉疏钞]三法即为三门。初藏。次乘。后分)

  谓三藏之中。正唯修多罗摄。(三藏。经律论也。一修多罗。此云契经。二毗奈耶。此云调伏。三阿毗达磨。此云对法。皆言藏者。能含藏所诠经义故。修多罗摄者。唯契经摄此圆觉之教。若此摄彼。即亦兼于律论)二藏之中。唯菩萨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即由前三藏。诠示声闻理行果故。名声闻藏。诠示菩萨理行果故。名菩萨藏。小乘三藏教中。并无圆觉法义。故非彼摄)若此摄彼。则兼该二三。持戒证果。有小乘故。征难辨析。最明显故。

  △诸乘之中。一乘所摄。(诸乘者。有开合。合者。统唯一乘。谓十方佛土中。无二无三。开者。或立三乘。亦立五乘四乘。然大乘与一乘异者。贤首教义章。料简。有十义差别)若此摄彼。亦该诸乘。

  △十二分中。契经方广。二分所摄。(旧云十二部经。恐滥部帙。改名分教)摄彼如前(按圆觉钞云。若将此经。摄彼十二分者。即摄九分。余二如上。唯不摄伽陀自说本生等三。此云摄彼如前。应并摄伽陀自说二分。唯不摄本生耳)。

  ○三教义分齐者

  依贤首大师二义分别。

  △一约教诠法通局显分齐(即圆觉权实对辨)

  谓以义分教。教类有五。一小乘教。(但说我空。纵小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说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说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为分。)三大乘终教。亦名实教。(说如来藏。随缘成阿黎耶识。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四大乘顿教。(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阿教劝离。毁相泯心。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故说为顿)五一乘圆教。(所说唯是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帝网重重。主伴无尽也)若于五中。显此分齐。正唯终教。兼于顿圆。([吴兴云]今经所谈。唯一圆教。以明如来藏故。非前藏通。中间永无诸委曲相。非别教也△[交光云]四科七大。即如来藏。真如随缘所成。陀那细识。乃赖耶别名。异生番染。小乘向大。皆当成佛。正属终实之教。歇即菩提。圆照法界。兼于顿圆矣△[勖伊问曰]终教教中之深极者。圭峰云。终顿二教。彼此克体。全相摄属。此经终兼顿圆。岂容异议。洪觉范以宗家顿门。高推顶法。而斥终兼顿圆之判。目为义学。非通论也)若将此经。与五教互相摄者。五唯后三摄此。此总摄彼诸教(以不废小教。果法戒品。兼存始教。八识三空故)。

  二约法生起本末显分齐(即圆觉分齐幽深)

  依起信论。明诸染法。本末五重。([贤首云]所诠染法。从本起末。略有五重。以对诸宗。显其分齐[圆觉钞云]染净法皆有本末。净法是返本还源之意。故唯约染法。显从本起末。五重伦次之行相也。将五重为秤斗。量度诸经分齐。故云对显。五重者。如一树木。本末五重。最初是根。二是树身。三枝干。四华叶。五果实。说得果实。如最浅教故。展转乃至辨得树根。如最深教故)论中初唯一心为本源。二依一心开二门。一心真如门。所谓真性不生不灭。二心生灭门。谓依如来藏。与生灭合。名阿黎耶识。三依此识明二义。一觉义。谓心体离念等。二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不觉心动等。四依后义生三细。一依不觉故心动。名业相。二依动故能见。名转相。三依见故境界妄现。名现相。五依最后生六粗。一智相。(依境分别也。即法执俱生)二相续相。(依智起念不断。即法执分别)三执取相。(心起著故。即我执俱生)四计名字相。(我执分别。上四皆惑)五起业相。(业也)六业系苦相。(报也)若以诸宗就此五重。显分齐者。谓人天唯齐业报。小乘齐后二粗法相极于三细。终顿圆通诠本末。方穷初一心源(已上并圆觉疏文)初一心源。即此经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经标此心为宗本故。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故。二根本中。说为无始菩提涅槃。元明体故。(第一重)约见约心。或破或会。至于备历三科七大。咸言妙真如性等。即心真如门。经喻瞪目合手。眚见灯光。性圆明故。因明发性。识精元明。性一切心等。即心生灭门。(第二重)满慈致疑。佛举本觉明妙。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等。即本觉不觉也。了然自知。发真归元。觉迷迷灭等。即始觉也。(第三重)三相四轮。晦昧为空。空晦昧中。结暗为色等。即三细。(第四重)引起尘劳烦恼。聚缘内摇。趣外奔逸。业果众生。二种相续等。即后六粗。(第五重)由是此经。具诠本末。学者。备览。足见幽深。

  ○四所被机宜者(清凉名教所被机。通有十类。今依圭峰)

  依圆觉疏。略有二种。初料拣。后普收。初谓乐著名相。以文为解者。系滞行位。高推圣境者。情尚于空。触言宾无者。自恃天真。轻厌进习者。固执先闻。担麻弃金者。如上皆非其器。反上即皆是器。([清凉玄谈]前五拣非器者。一无信非器。二违真非器。三乖实非器。已上是溺邪见。四狭劣非器。谓一切二乘。是堕深坑。五守权非器。谓三乘共教诸菩萨等。四及三。皆示而诱之。熏其成种)后普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得闻之。无不获益。谓宿种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种者。亦皆熏成圆顿种性。如华严经。食金刚喻。若约五性。正被菩萨性。及不定性。兼为余性。作远因缘。三聚之中。为正定聚。令增妙行。为不定聚人。令修信心。为邪定人。作远因缘也(清凉后五显所为。一正为。谓是一乘圆机故。二兼为。即时未能悟入。而能信向成种。如食金刚喻故。三引为。即前权教菩萨。不受圆融之法故。四权为。即是二乘。谓既不闻。况于受持故。五远为。诸凡夫外道阐提。悉有佛性故。按清凉后五即贤首正为兼为之文。不但被菩萨及不定性也)。

  ○五能诠体性者

  略作四门(清凉名教体浅深。从浅至深。略明十种。今依贤首)。

  △一随相门

  复二。一声名句文体。体用假实。二相资故。([起信疏云]于中或唯名句文。谓能诠诸法。自性差别。二所依故。或唯声音。离声无别名等。摄假从实故。或假实双取四俱为体。又遍于六尘。一切所知境界。总有生解之义。悉为教体[记云]四遍一切。不出六尘境界。但能生于物解。岂独声名句文。如净名光明尘劳。楞伽动目直视等。楞严二十五圣。于十八界七大性。各从一门而得圆通。此中六尘。犹且约境。余者例知)二通摄所诠体。若不诠义。文非教故([圆觉钞云]瑜伽云。诸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此明教义相成。若不诠教。文非教非)。

  △二唯识门

  前二不离识所变故。然有本质影像之异([论疏云]谓说者净识所现文义为增上缘。令闻者识上文义相现故△[圆觉钞云]本影相对。有其四句。一唯本无影。即小乘教。不知教法唯识现故。二亦本亦影。即大乘始教。三唯影无本。即大乘实教。四非本非影。即顿教也)。

  △三归性门

  此识无体唯是真如故(摄所变之万境。归于能变之八识。又摄所现之八识。归于能现之一心。一心即是真性。故云归性)。

  △四无碍门

  心境理事。交彻相摄。(谓前三门。心境理事。同一缘起。混融交彻。以为教体)以一心法。有二门故(二皆各摄一切法故△[紫柏可公曰]释迦文佛以文设教。文殊尸利以文字三昧。辅释迦文。而用拣择之权。于楞严会上。进退二十五圣。独拣观世音当机。观音虽弥陀辅佐。亦以闻思修入。近乎文字三昧。岂非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与。文字根于音闻。音闻根于觉照。文字。佛体也。觉照。佛心也。圣人出无量义定。放眉间白毫相光。而为文字之海。使一切众生。得沾海点。皆得入流亡所。以至空觉极圆。寂灭现前而后已。佛欲使一切众生。因有分别心入。文字三昧。因文字三昧。入音闻之机。因音闻之机。入无觉无观。则文殊文字三昧。观音音闻三昧。不在文殊观音与释迦文。在我日用而已。今欲拨弃语言文字。不通文字般若。而欲得观照实相。岂不愚哉△[私谓]上来四门。古师通释。唯第一随相门。以声名句文为教体。则此经与诸经迥别。盖楞严会上。拣别圆通。独取观音耳门。故曰。今此娑婆国。声论独宣明。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此门中二唯声音。摄假从实。唯取声为教体。是此经别义。他契经未有也。贤首起信疏。谓一切六尘境界。但能生解。悉为教体。长水遂以楞严圆通。尘尘悟入为解。而于此中却未拈出。紫柏大师以清净音闻。发挥文殊观音文字三昧。恰是此经要义。故特表而出之。圭峰金刚疏云。文文般若。即是经体。文字即含声名句文。文字性空。即是般若。无别文字之体。正可与紫柏论文字三昧。互相举扬也)。

  ○六所诠宗趣者

  即有通别(清凉名宗趣通局)。初谓统论佛教。因缘为宗。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贤圣弟子。相承传习。通大小乘。宗途有五。如起信疏别明此经者。又有总别。(此下并依圆觉疏。而夹注则以本经易之)总以心(寂也)境(空也)空(遍计如蛇鬼。经云。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又云。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寂。(依他如影像等。经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等)藏性圆满。(由空寂故。圆满成实。经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等)凡圣平等为宗。(下云迷悟死生。了不可得。又圣凡无二路。又生死涅槃。皆即狂劳等)令修行者。忘情(由悟宗故。下云。即汝心中狂性自歇。旋流无妄)等佛。(由情忘故。经云。歇即菩提。即同如来等)观行速成(文云方便易成就)为趣。又以前趣为宗。令惑业消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永绝轮回。(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起大神用。(不须天眼。自然观见等)安乐(身心快然获大安隐)自在(一为无量小中现大等)为趣。

  △别者有五对。一教义。二理事。三境行。四行寂。五寂用。皆初宗后趣。此五亦是从前起后。渐渐相由也。若以要言之。不出解行修证。初解如来藏为宗。行首楞严为趣。谓佛许示真修。却约心见征解故。次修此真定为宗。证彼藏体为趣。因下请云。虽获大宅。要因门入等。

  ○附见台家五重玄义。

  (第一释名[孤山疏云]以人法为名)。

  (●第二辨体[孤山云]正宗之首。显示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安得不以此为体。经云。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又云。遗失本妙圆心。宝明妙性。乃至阿难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又云。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三卷终。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如是开示悟入。示此经一部之宗。显众生因地之本)。

  (△[吴兴云]别以空如来藏为体)。

  (●第三明宗[孤山云]以圆通妙定为宗。经中番番开示。须修如幻三摩提。令了真心本然。诸法如幻。虽异名别说。只是广演楞严妙定。故以为宗)。

  (●第四论用[孤山云]以反妄归真为用。经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并是返妄归真之义。妄即人法二执。空即二空之理)。

  (△[寂音云]此经功能。不出破显。破则破诸妄见。显则显一真心)。

  (●第五判教相[孤山云]以上妙醍醐为教相。北峰判大众生酥。今不取)。

  ○第七教迹前后者

  判教迹者有二。一判此经说于何时。二判此经结属何教。

  △今初约判时者

  [长水云]佛说此经。非一时顿说。说。必前后。集者约类总为一部。谓佛初说匿王在座。叙外致疑。破彼断见。后至阿难疑问七趣。举琉璃诛释种姓。善星妄说法空。二俱生身陷入地狱。琉璃岂非匿王之子。王死为嗣。方诛瞿昙。岂有事之未形。预致问耶。故知此经。非一时说。若以文义往定。即法华后。涅槃前也(△[孤山云]此经最后垂范。涅槃临终乃说。俱在八年之内。夏满说经。前春示灭。故云最后垂范)。

  (○[私谓]诸师判时硕异。有判法华后。涅槃前者。长庆真际孤山长水泐潭也。有同前判。克定第四十九年说此经。第五十年说涅槃者。孤山也。准因果经及释迦谱。佛生之日。西域八王。同日生太子。各为制好名字。舍卫国太子。名波斯匿。又同日立为太子。经中匿王请法。自叙行年六十有二。佛年亦尔。在成道后三十二年。合是第四转轮说般若时。菩提流支法界性论云。佛言。我成道后四十二年。说法华经。以诸文证。二经先后迢然。诸师定判第五时。在法华后。未必然也。有判般若后。法华前者。温陵也。环师驳长水文五。一者。匿王代谢。可唯旦暮。法会徂冬。岂待异世。匿王父子继世。先佛涅槃三载。琉璃纂父兴兵。佛坐枯树谏止。阿难灭释忧闷。佛言过三年已。还来问我。中阿含五十九。波斯匿王告佛。我年八十。世尊亦八十。即匿王代谢之年也。今漫不稽考。判属一会。即孤山指夏满前春。并是。痴人说梦也。二者。灯明诸佛。咸说法华。持地闻经。应非今会。经文明言毗舍浮佛摩顶得悟。回心今入菩萨会中。闻宣法华。定指灵山今会。曰闻诸如来宣妙莲华者。今如来所宣妙莲华。十方三世异口同音故。曰我先证明为上首者。普门品末。证明普门示现功德故。经文诚证。宁有疑义也。三者。耶输受记。自在法华。此由神咒。不同果记。佛言或得出缠。于此会中得那含也。或蒙受记。法华中同姨母受记作佛也。谓今经所云。不同法华果记。有何援据。若谓灵山会中。何无摩登。即应楞严会上。当有爱道。此亦骈枝之论也。四者。最后垂范。结辨魔文。法会最后。非临灭最后。经文累言。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金山凭倚金河顾命。楞严之传示。即法华之唱灭。何云垂范。不关最后也。五者。阿难于法华。堪任佛记。不应于楞严。后遭魔摄。依智论。阿难为佛给使故。自不尽烦恼残结。是以涅槃顾问。于娑罗林外。又被魔娆。清净结集。以六吉罗罪。尚遭牵斥。云何执此教相。作意称量。是知温陵定判法华前者。亦未允也。唯其法华前后。涅槃近远。此顺彼违甲伸乙破。于是北山印师。曲为和会。谓事缘在昔。发起在今。示迹在方等之时。追叙在法华之后。此则窜改教迹。杜撰机缘。不可得而疆通也。长水大科。判为前后二会。敢窃取其义而折其衷曰。此经有前分。有后分。前分在法华前。而后分在法华后。前虽在法华之前。而前分实非局指一会。后虽在法华之后。而后分亦难克定一时。约前分言之。应以是经发起。尽第三卷。为前分。征辨弘深。赞叹希有。首楞法会。于焉一周。考匿王观河之年。断在法华已前者也。复次。以富楼那问义。尽六卷中文殊说偈。为次分之一。以文殊奉旨说偈。重颂长行。起性觉妙明。尽六根解结。二卷半之文。一席生起。无分段故。又以阿难请立道场尽八卷中汝当奉持。为次分之二。以安立道场。宣说心咒。理事并观。正助兼修。安立圣位。请名奉持。一经教行。方具足故。法会一期。时分未定。法华既阅八载。首楞岂限判年。是中耶输持地诸文。在法华后。我灭度后累嘱。在涅槃时者。前后连蹑。始终纶贯。或佛通时说法。而弟子以类撰之。如次第结集说也。约后分言之。以阿难请问琉璃善星。广明七趣。世尊唱无问自说。广辨诸魔。断为经之后分。以琉璃篡父灭释。去涅槃不遥。善星见佛陷狱。即涅槃缘起故。遗教品佛告阿难。佛去世后。尸波罗戒。是汝大师。今辨魔之文。重言告戒。岂非双林末命。叮咛嘱累之苦语乎。楞严初首。涅槃末后。淫摄魔罥。神咒双显。重请宣说。或在娑罗放舍之侯。时会钩连。以后分为齐。则无疑也。由此衷之。长水分前分后分良是。而尚应通诠于二分。孤山解最后垂范良是。而不应局指于一时。法藏结集。有别有通。旧学专门悫难消释。今之融会。颇异多师。期于义通。非敢执诤也)。

  (○[柏庭月曰]此经说时不一。古今异判。佛化机教难思。时劫不定。安得执一文一义为。定论耶。时之前后。非判摄之本。置而勿论可也)。

  (○[私谓]天台五时。论通论别。非别无以见说法次第。非通无以见教法融通。如月师之云。则应但有通五时。无别五时也。清凉疏别明时分。初二皆约不坏相说。第三约实圆融。其征初远近。答初通局。遮四伏难者。一云。华严教旨。时处圆融。要历三时。岂成玄趣。释云。常恒之说。说无息时。后时不谈。岂名常说。二云。如来圆音顿演。可要三节。方尽幽微。通云。虽能顿演。表法浅深。故须三节。如来海印三昧。应缘差别。既人中设教。即有人中之时。清凉初不以约实圆融。尽埽初中后会。次第说法之相也。柏庭之说。颇为贤家所宗。长水温陵。皆华严导师也。辨时判教。纸墨纷拿。彼皆不知。念劫圆融宗旨。独今人悬解哉)。

  △次约判教者

  [长水云]经文明指耶输受记。持地证经。以义往推。序叹声闻。非约小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法华已前。无此叹故。声闻入实。法华已前。亦无显露。今经有故。各说圆通。诸小乘者。皆叙本时。或述今遇。尽证圆妙。法华前无。应知在后。然又不唱入灭之期。定涅槃前。二经同部。此经居中。俱醍醐味。无所疑也。

  (△[孤山云]此经开权显实。与法华不殊。扶律谈常。与涅槃不异)。

  (△[真际云]会渐归顿。即法华后。入灭大期。名涅槃前)。

  (●上二师同长水。判法华后。涅槃前)。

  (○[温陵云]般若之后。慧学方发。定力未全。于是示楞严大定。资般若深慧。既定慧均学。解行两全。密因万行。一切毕竟。一乘圆妙。无复进修。故法华会上。纯谈妙法。随根印可。授记作佛。出兴大事已尽。后说涅槃。扶律谈常而终焉)。

  (●上一师判般若后。法华前)。

  (○[神智义云]经次第者。前分也。互指者。后分也。楞严中。波斯匿王年六十二。又云。是名妙莲华。定性声闻皆获一乘寂灭场地。岂非方等后分经耶[我庵无云]耶输持地。应是后分。结集家收通归别。结归前分)。

  (△[柏庭月云]一家判摄规矩。但非四时所摄。悉得以方等收取)。

  (●上台家诸师。判属方等)。

  (○[海印憨大师云]经结名云。亦名灌顶章句。别题云。于灌顶部录出别行。此经该五时。贯五教。结集者推报化二佛所说。从本垂末。摄末归本。二种法门。于一代时教。拈出灌顶一部。今判归灌顶。不定收何时何教也)。

  (●右憨大师判归灌顶部)。

  (△[建安沈士荣曰]楞严征心辨性。显密双融。应根圆通。随机立教。略陈阶地。广说禅那。明诸阴销。条分异见。与圆顿诸教。互有显发。结集者以灌顶密因。集为一部。说有前后。不在一时也)。

  (△[宋王古]标目大藏。判此经属陀罗尼门)。

  (△[私谓]此经判教。结属多师。贤首之宗。多齐法华。台衡之家。定归方等。判般若者。或嫌妄诃但慧。收方等者。或拣有文无旨。唯憨山和尚。据经名别题。判属中央灌顶部。时教通别。咸归根本法轮。不定属一时一教。窃窥大师判教。略有三义。西方此土。各立宗源。二种四轮。[牙-(必-心)+?]分教相。此经灌顶章句。乃是金口诚言。汝当奉持。不同悬判。一也。五方五佛。同一法身。五部教法。各有部类。中央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灌顶受职。三界法王。以清净法界智。演说般若相应陀罗尼。加持众生。受灌顶位。修证清净法身。是为灌顶部。此经秘密伽陀。微妙章句。成就众生出世间智。岂非中央教主。无上宝印。故曰。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亦名灌顶章句。部类坛法。正与灌顶部相应。二也。彼土那烂陀寺。大乘所依。戒贤远承弥勒。智光远承文殊。灌顶章句。于焉流出。高僧传云。梵僧极量于灌顶部中。诵出一品。长水云。既标部处。寻简可凭。三也。用灌顶部而判是经。是别是圆是渐是顿。亦秘密。亦不定。谈般若。不抱法身慧命之疑。谈方等。不拣焦谷败种之类。开显即同法华。捃摭即比涅槃。圆融法界。会归根本。即卢遮那是释迦故。即首楞严是杂华故。沈待诏。国初之法匠也。谓结集者以灌顶密因。集为一部。与大师证明。若合符节。师承在兹。悬镜不远。后有科判。不易斯言)。

  ○八传译时年者

  此经传译本末。图记僧史。传闻异辞。长水悬叙。未能画一。今会稡诸文。考而订之。其异有四。

  △一经本翻度之异

  [长水疏云]下云。大唐神龙元年乙巳岁五月二十三日。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先是三藏将梵本泛海。达广州制止寺。遇宰相房融知南铨。遂请对译。房融笔授。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长水此文。出开元中释智升续古今译经图记[彼记云]释极量。中印人也。梵名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居止。神龙元年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于灌顶部中。诵出一品。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一部十卷。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循州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赞宁宋高僧传译经部极量传并同)[疏又云]又据开元中。智升撰释教目录二十卷。其第九云。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大唐沙门怀迪于广州译。迪。循州人。住罗浮山南楼寺。久习经论。备谙五梵。因游广府。遂遇梵僧。未详其名。对文共译。勒成十卷(今按译经图记。此经极量诵出。弥伽译语。房相笔受。怀迪证译。四人一席。翻度此经。油素委知。时日可考。及观释教目录。则但云梵僧出经。怀迪对译。二书出于升公一人之手。而自相抵牾如此。赞宁译经门。既两载之。而长水亦怀二本之疑。今以升公记录。参互考之。二本翻度。皆在神龙初元。首棱一经。未闻译而又译。怀迪一人。安得证而重证。今并列二文于前。而刊正取舍。则委辨于后)。

  △二证译先后之异

  [疏云]经之题目。纸数文句。与今融本。并不差异。迪笔受经旨。缉缀文理等。今详二经。译人虽别。译本是同。或恐迪因证义。各据流行。故今目录。书写有异。不尔。岂无一处差别。译主名字。何得未详耶。二本既同。今解融本(按开元释教录云。怀迪。循州人。住罗浮山南楼寺。往者菩提流志译宝积经。召充证义。事毕。归游广府。遇梵僧赍梵经一夹。请共译之。勒成十卷。即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是也。迪笔受经旨。兼缉缀文理。其梵僧传经事毕。莫知所之。此一经二译之疑。所繇来也。按菩提流志。以中宗神龙二年。住崇福寺。译大宝积经。怀迪于尔时。应证义召至京。正楞严证译讫功之候也。以其时考之为允。若宝积译成。以先天四月八日进内。迪以此时。证义云毕。归游广府。距神龙初元。已七年矣。译人译场。同在制止。重译重证复以何因。委悉参详。应是神龙元年。迪在制止。与房相同预翻经。次年。乃应宝积之召。而流闻者误以为在应召之后也。所遇之梵僧。未得其名者。即极量也。笔受缉缀。正证译之事也。传闻异词。断以图记为正。长水谓译同写异。岂无一处差别。译主名字。何得未详。此则已知开元目录之误。而矜慎阙疑。未敢克断。蒙谓此经翻度唯一。则并无二本之疑。壶以图记楷定可也)。

  △三译本进内之异

  [疏云]翻经才竟。被本国来取。奉王严制。先不许出。三藏潜来。边境被责。为解此难。遂即去回。房融入奏。又遇中宗初嗣。未暇宣布。目录阙书(按神龙元年正月。中宗即位。正谏大夫房融下狱。二月流融于高州。是年五月译经制止。图记云。二十三日。极量诵出一品。即是译经下笔时也。辍简讫功。未知何日。融流高州。卒以贬死。安得遇中宗初嗣。奏进此经。释氏稽古略云。融贬流高州。寓于译所。因得笔受。沙门怀迪证译。事竟。朝廷责以私译。蜜帝遂携梵夹归竺。据此。则融以流人翻经。以私译被责。未经表请。何从入奏。极量泛舶西归。但以翻经事毕。国王怒责不见史志。恐亦讹传也。赞宁唯悫传云。受旧相房公宅请。出经函云。相公知南铨。预其翻经。躬请笔受首楞严一部。留家供养。融流高州。而曰知南铨者。未知典故。或其家人忌讳之词也。曰笔受一部。留家供养。则其未尝奏进于朝。居可知也。悫公发愿疏经。计一十年。以大历元年丙午下笔。逆考其受请舒经。则至德二载丁酉也。量迪二传并云。后因南使。附经入京。皆开元中事。则神龙元年。房相未曾入奏。断无可疑也)。

  △四经本流布之异

  [疏云]时禅学者。因内道场。得本传写。遂流北地。大通在内。亲遇奏经。又写随身。归荆州度门寺。有魏北馆陶沙门慧振。搜访灵迹。常慕此经。于度门寺。遂遇此本。初得科判(按赞宁唯悫传末云。一说。楞严经。初是荆州度门寺神秀禅师。在内时得本。后因馆陶沙门慧震。于度门寺传出。悫遇之。著疏解之。长水所据。即赞宁传文也。按此经初译。在神龙元年五月。大通入灭。在次年二月。译场辍简奏进。与大通道场得本。期月之中。岂能立办大通自万岁通天元年。于江陵召至东都。凡五年。入灭于天宫寺。那得有随身写本。携归度门。南使之附经入京。悫公之受请得本。皆在开元至德间。今言神龙初写本流布。殊非事实。译人被责。房相不归。本无入奏之事。今云大通在内。亲遇奏经。其谁奏之而谁遇之耶。或者北宗照寂之徒。从内得本。传归度门。而馆陶搜访得之。遂讹传为大通写本也。宁公僧史。良多踳驳。此于唯悫传末。别标一说。本非传信之辞。故知其不足援据耳)。

  ○九通释名题者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长水疏]题有五名。题目三号者。谓该教行人理因果显密。各具足故。

  ([殷迈解题]经有五名。存三隐二。五名者。初名有二十一字。题字存三。即大佛顶也。而隐下十八字。二名二十四字。全隐。三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八字。全显。四名十五字。全隐。五名十二字。隐灌顶章句四字。显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八字。所谓存三隐二。结集之妙也。虽有三名。五义具足)。

  △先[略配]者。上之三字是总。即一经法体。总含教行理果。教行明指。理果义含。

  (明指者。文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此指行也。又云。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又云。亦说此咒名如来顶。此指教也。教有显密。显了宣示。令悟修无妄。即十轴诸文。秘密受持。令障尽功著。即是咒辞。义含者。寂照含空。故名为大。性觉妙明等。故名为佛。此显理也。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周遍法界等。故名大。明极即如来等。故名佛。此显果也。顶者。至极无上之义也。若以此三字全约理说。藏体周遍。无不含容曰大。即体大。灵照不昧。离诸妄想曰佛。佛有二义。一自性显照义。即相大。二随缘现益义。即用大。此大及佛。是至尊至极。无上无过。诸佛所师之法。故名为顶。三大之义。不离一心。故名一心为大佛顶)。

  △([泐潭标指云]大指当人法身。佛指当人般若。顶指当人解脱。谓当人得此首楞严三昧。勇健定力。更是此三德秘藏。不纵横并别。亦具体相用三大。不离当人一念也)。

  如来下。别显胜能。初八字。约果人自行修证。说教利他以别显。即十方如来。依此法门。修因证果。显了宣说。究竟利他也。

  (三世果人。依此大佛顶之体。从果入因。不滞名相。直显心源。无修而修。无证而证。自利利他。随机设教。直指人心决了大义。更无不了之谈)。

  诸菩萨下八字。约因人修习具足。自他诸行以别显。菩萨行门。自利利他。广多无量。此之真定咸具足故。文殊叹云。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等。

  (三世因人。从生死地。反妄归真修五十七位差别智门从因入果。如下经五十七位皆从三种渐次。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清净修证。渐次悟入。金刚观察即是首楞严定。亦名勇健三昧。亦名一切事坚固。三世果人因人。皆以大佛顶为体。建法幢。立宗旨也)。

  (△[温陵云]众生如来。隐于藏心。非密因不显。众生菩萨。隐于七趣。非万行不修。觉皇于是示以常遍大法。使不迷于小乘。喻以无上佛顶。便不滞于相见。指如来密因。明本妙心。知三世诸佛。皆依此为初因。明修证了义。悟究竟法。知一切圣人。皆依此而证果。乃至具足菩萨清净万行。一切事法。无不究竟至于实相。坚固不坏。故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次[广释]者[大佛顶]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

  (当体者。不同法相宗。拣小名大。大外有小可拣。犹是分限。岂为至大。今以藏体性无边涯。绝诸分量。强名为大。常遍者。常则竖穷三世。遍则横该十方。竖者。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先之。唯此先于诸法。故言大也。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横者。十方穷之。无有涯畔。涅槃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今经常遍。广有其文。仍具三义(已上同圆觉疏))。

  佛顶者。究竟觉也。觉有二义。一本。二始。

  (本谓藏体。灵鉴无昧。绝诸妄想。具足无量性功德故。起信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而有始觉)。

  始觉是用。本觉是体。始本不二。名究竟觉。究竟觉者。即前藏性显现时也。无上最极。名之为顶。此约果位以显法体。名佛顶也。若约现事。即今佛顶放光化佛所说教行。是故。教行俱号佛顶也。

  ([智论云]佛名为觉。于一切无明睡[眼]中最初觉。故名为觉)。

  (○[涅槃云]佛性者。名顶三昧。以修如是顶三昧义。则总摄一切佛法)。

  (○[金刚密迹经云]佛成道后。游波罗奈。东方有菩萨名应持。念欲量佛身。以佛神力。往至上方百亿恒沙世界。永不见世尊之顶。往问彼佛。彼佛答言。更过恒沙劫。亦不能见世尊之顶)。

  △[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如谓本觉。来谓始觉。始本合故。名为如来。此指一佛。即该诸佛。下说教行。俱约诸佛以显同故。密因者有二。一教。二行。

  (教者。下说心咒。是佛密语。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不通他解。但言而受之。思而持之。灭障成德也。行者。以此真定。具空假中。即是一心非纵横并别不可思议。具足万行。三世诸佛。同此法门此行成时。名三秘藏。故名为密)。

  (△[融室云]显教微密。密教秘密。俱能感果。故云密因)。

  修谓修因。证谓克果。地前地上。缘真二种。俱名为修。初地妙觉。分满二果。同名为证。所修所证。俱大佛顶。此自行也。如观音圆通。

  ([融室云]因中以大佛顶。发正信而起正解。绝正解而成正行。行成得位。入位舍行。在位曰修。位满曰证)。

  (○[寂音云]此经尊顶法故。以明了佛性为宗。明见佛性者。以其离一切见故。六十二喻。顶法为第一。佛不自见。离自见相故。肉髻覆之。离他见相故。自他所不能见之谓密。盖无量义趣三昧。自住三摩地深固幽远。无人能到者也。如易曰。退藏于密。密。如莲蔤之蔤。说文曰莲可见可用者本而已。独退藏于无所用者其密也。如来因此以成道。故曰密因修证了义也)。

  了义者。说教化他。诠表义理。无有覆相。穷理尽性。称实谈故。

  (下文云。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有学定性声闻。皆获一乘寂灭场地。非有余说。故名了义)。

  (△[圆觉疏云]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隐之谈)。

  (△[涅槃四依品]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者。谓声闻乘。闻佛如来深密藏处。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犹如婴儿。无所别知。是则名为不了义也。如来为于度众生故。以方便力说声闻乘犹如长者。教子半字。善男子。声闻乘者。犹如初耕。未得果实。如是名为不了义也。了义者。名为菩萨真实智慧。随其自心。无碍大智。犹如大人。无所不知。是名了义。又声闻乘。名不了义。无上大乘。乃名了义)。

  △诸菩萨万行者。三世因人。各修其行。自利利他。有无量义。今举大数。故名万也。此之三昧。具斯多义。故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等。

  ([寂音云]菩萨万行增于六度。六度生于定慧。定慧成于止观。止观体于首楞严。故言首楞严王。具足万行也。菩萨学之以圆满菩提。故曰诸菩萨万行)。

  △[首楞严经]首楞严者。梵语也。涅槃云。首楞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即一切事。究竟坚固也。

  (得此三昧。观法如幻。于法自在。能破最后微细无明。能获二种殊胜之力。现身说法。无碍自在。故下经中。名为如幻金刚王。佛母妙莲华等。此三昧。以无分别智寂用为体。以一切法皆同智性。穷尽法界更无遗余。名一切事究竟。一切事言。无离染净。此智现时染净都尽。一法不立。又染法究竟尽净用究竟显。如下文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一为无量等。又云。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等。既观如幻。不为物坏。能破无明。故名坚固)。

  (△[会玄引钞云]此之三昧。能观一切事。三科七大等法。皆如来藏。故云尔也)。

  (○[涅槃师子吼品]善男子。佛性者。即首楞严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诸佛之母。以首楞严三昧力故。而令诸佛常乐我净。一切众生悉有首楞严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见。是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首楞严者。名一切事毕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

  (○[首楞严三昧经]佛告坚意菩萨。首楞严三昧。非初地二地。乃至九地菩萨之所能得。惟住在十地菩萨。乃能得是首楞严三昧。首楞严三昧。不以一事一缘一义可知。一切禅定。解脱三昧。神通如意。无碍智慧。皆摄在首楞严。如陂泉江河诸流。皆入大海。如是菩萨所有禅定。皆在首楞严三昧。菩萨行首楞严三昧。一切三昧。助菩萨法。皆悉随从。譬如转轮圣王行时。七宝皆从。是故。此三昧名为首楞严三昧)。

  (○[智论云]首楞严。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深浅。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也。菩萨得是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住至处。无能坏伏。故云健相三昧)。

  (○摄大乘论。翻为健行定。亦云健相慈恩翻为金刚藏。此诸菩萨。证此定故。依涅槃五名。亦云金刚三昧)。

  (△[温陵云]金刚观察。觉明分析。始于征心辨见。终于破阴除魔。无非健相。分别事也)。

  (△[勖伊间曰]涅槃言。一切众生。悉有首楞严三昧。此以佛性而言。即经初无始涅槃元清净体。如来藏心也。首楞严三昧经言。唯十地灌顶菩萨能得。此以修成而言。即经中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及佛与大菩萨自住三摩地也。经题三字。通因彻果。盖包举二经之义)。

  △经者。训法训常。是贯是摄。

  (谓依此言说。诠显性相。令物生解。故名为法。一切诸佛。皆同此说。故名为常。能令义理。无有散失。名之为贯。以此化生。令不颠坠。称之为摄。若约。所诠如来藏体。说名经者。亦具四义。谓此心性。诸佛所师。可轨可则。故名为法。不生不灭。无有变异。故名为常。上凡下圣。情与非情。无不同此。故名为贯具诸功德。遍含染净。故名为摄。心性既尔。一切法皆然。故下文云。五阴六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故一切法。任运有四义。悉名为经)。

  (△[法华玄义]经者。外国称修多罗。圣教之都名清凉云亦名修妒路。亦名素呾缆。古译为契经。契谓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正翻为线。线能贯华。经能持纬。此方不贵线称。故存于经。古德见此方儒墨皆称为经。遂借彼席经以目圣教则双含二义(即圣教及经纬义)俱顺两方借义助名更加契字。拣异席经。甚为允当)。

  (△[泐潭标指]上十九字。是所诠之义。经之一字。是能诠之文字般若也谓义理须假此文字为教。贯摄流通后代也。按佛地论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应知此中宣说佛地。饶益有情。依所诠义。名佛地经。能所释题。本出亲光。乃登地菩萨。四明妙宗钞斥云失旨之甚。今家用通别释题。方无所失。今所不取)。

  (△[融室云]大佛顶首楞严之经。即依主释。大佛顶等即经。持业释也)。

  △一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疏云]此别目也。印度。月名。具云印特伽。此云月邦。以此大国形诸小国。如星中月。彼有五印。此当中也。即一境之都名。此境之中。有多国别最尊大者号摩竭提。此云大体。以总摄故。或云不至。皆义翻也)。

  (△[西域记]天竺之称。异议纷紏。旧云身笃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唐言月。月有多名。此其一称。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故。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南渡殑河至摩揭陀国。是为中印度。周五千余里[成光子曰]中天竺国。东至震旦。五万八千里。南至金地国。西至那拘遮国。北至小香山阿耨达。各五万八千里。则知彼为中国矣)。

  (△[释迦方志]佛所生国。迦毗罗城。应是其中。经云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之中央也。佛之威神。不生边地。地为倾斜故)。

  (○[西域记]那烂陀。唐言施无厌。此伽蓝南。庵没罗林中有池。其龙名那烂陀。傍建伽蓝。如来在昔。为大国王。悲愍众生。好乐周给。美其德。号施无厌。由是伽蓝因以为称。六帝缉兴。遐竦绀宇。园林普合。都建一门。僧徒数千。游学名僧。通数将万。俊才通学。声驰异域者数百。殊方来诣。守门者诘问。多屈而返。学深今古。乃得入焉[高僧传云]寺周圆四十九里。九寺一门。是九天王所造)。

  (○[疏云]灌顶部者。彼有五部。此当其一。毗卢为主。既标部处。寻捡可凭。无谓近翻。疑非正说)。

  (△[大明法数云]五部教主者。部谓部类。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教主。各有所表也。中央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四方四佛。皆释迦一佛所现。以表诸佛同一法门。中方灌顶者毗卢遮那。已得一切如来灌顶。受佛职位为三界法主。故中央以毗卢遮那为教主也)。

  (△[融室云]别行者。如大部楞伽分行经也)。

  △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

  ([疏云]长安三年则天罢政中宗嗣位。是岁改为神龙元年。龙集者龙星。亦曰岁星。岁行一次也。集居也。乙巳即所舍之次朔。稣也。月死复稣。稣生也)。

  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

  (天竺亦云乾竺干豆身毒印度等。沙门云勤息。取生善灭恶之称。般剌蜜帝。此云到彼岸。译者。其有才智。通四方语。名曰象胥之学。四方各有其名。今取北方掌语者也)。

  (△[翻译集]般剌蜜帝。此云到彼岸。或呼般剌三藏。以此三藏。自利利他。俱到彼岸故)。

  (△[宋高僧传]极量中印度人。梵名般剌蜜帝唐言极量观方游化渐及支那于广州制止道场驻锡。印度俗呼广府为支那帝京为摩词支那)。

  (△按译场经馆。先宗译主。即赍叶书之三藏明练显密二教者。极量即此经译主也)。

  菩萨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

  (虽为宰官而受大乘戒者。经云。欲受国王位时。乃至百官受位时。应先授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也。资于师长。以父兄之道事之。故云弟子笔授。或云笔受。谓以此方文体。笔其所授梵本。缉缀润色。令顺物情。不失正理也)。

  (△融。清河人。管之父也。天后长安四年甲辰十月。繇怀州刺史。拜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元年乙巳二月。除名流高州)。

  (△按译场所司。次重笔受。必言通华梵。学综有空。相问委知然后下笔。至于帝王。执简即兴。又谓之缀文也。次有润文一位。次文润色。此是私译。故不具员)。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国名未详。弥伽释迦。此云能降伏。翻梵为华。故云译语)。

  (△乌苌。具云乌仗那[奘师传云]唐言苑。昔阿输迦王之苑也。旧曰乌孙苌。或曰乌荼皆讹。北印度境)。

  (△[翻译集]弥伽释迦。说题云。释迦稍讹。正云铄佉。此曰云峰。璇云能降伏)。

  (△按译场。次笔受则[释]语。亦名传语。传度转令生解矣。极量诵出。房相笔受。通梵于华。是译语之在也)。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云栖宏公曰]古本笔授后。有罗浮沙门怀迪证译一行。今本失去。宜从古增入)。

  (△按译场有证梵本。证梵义。证禅义。各一员。次则证义一员。盖证已译之文。所诠之义。迪于此充其任也。私译不具设员。故无证梵等位。亦以迪久习经论。备谙五梵。能兼三译之任。故兼称证译也)。

  ○十别解文义者

  (按清凉玄谈。此科分二。初总科判。二正释经文。圭峰长水。削总科判。单立别解文义一科。即正释经文也。今依清凉。仍立此科。以十例中。本部三分等。皆释经宗要。今既开章悬叙。理当总挈于此)。

  △初本部三分科者。准常三分。谓序正流通。

  ([清凉云]三分之兴。弥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遵)。

  (△[金光明文句]序者。序将有利益。正者。正当机辨道。流通者。流名下注。通名不壅。欲使正法之水。从今以注当。圣教筌罤。不壅于来世。夫三段者。不可杜断隔绝。序本序于正通。序则有三义。正本正于序通。亦有三义。通本通于序正。通亦三义。经曰。上中下语皆善。即此义也)。

  今依长水科判。正明此经本分三科。从经首如是我闻。讫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为序段。从阿难见佛下。讫十卷知有涅槃不恋三界。为正说。从此下讫经末。为流通段。

  (准古师。以经初如是我闻。至退坐默然承受圣旨。为序分。苕溪岳师。从长水判。齐归来佛所为序分段。以阿难启请三法。是楞严一会。说法宗要。应入正宗故。又准悫节二师。以佛告阿难。至八卷中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为正宗。文殊问名下。为流通。岳师判精研七趣已上。正宗分讫。下流通分。大节有二。一分别魔事。流通行门。二较量功德。流通教门。今并依长水判。以辨魔破阴。犹属正说。下方入流通故)。

  △序中文二。证信发起。

  (初证信序。说时方人。令人信故。亦名通序。诸经皆同故。亦名经前序。付嘱令安故。亦名经后序。佛说法时未有故。亦名印定序。诸佛经初皆安立文句故。亦名破邪序。对破外道阿优故。二发起序。发明生起正宗之法故。亦云别序。诸经各别故。亦云经前序。佛先自发起。方说正宗故)。

  (△[天台云]通序序诸教。别序序一经)证信之立。由阿难问。佛令置之。意为断疑息诤。及异邪故。(今依清凉。略释证信序分三。初立序原由。二立序所以。三即释六成就也)。

  (△初立序原由者。智论第二。佛于俱夷那竭国。萨罗双树间。北首卧。将入涅槃。长老阿泥卢豆语阿难言。汝守佛法藏人。佛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汝当问佛。佛涅槃后。种种未来事。佛经初首。作何等语。佛告阿难。我三僧祇劫。所集法宝藏。是藏初应作是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某处树林中。何以故。三世诸佛法。经初皆称是语。今我般涅槃后。经初亦应称如是我闻一时)。

  (△二立序所以者。核其所以。意有六焉。一为异外道故。外道经首。皆立阿优为吉。阿之言无。优之言有。不出有无。即断常计。如即真空。是即妙有。敌对邪宗。此约如是。二为息诤论故。智论云。若不推从佛闻。言自制作。则诤论起故。今废我从闻。闻从佛来。故传历代。妙轨不辍。此局我闻。三为离增减过故。佛地论云。应知说此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亲从佛闻。文义决定。非谓传闻。有增减失。四为断众疑故。真谛引律云。结集法时。阿难升座。变身如佛。众起三疑。一疑大师涅槃重起。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转身为佛。说此如是我闻。三疑顿断。上二义。通约信闻。五为生信故。智论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六为顺同三世佛故。此通六种)。

  (△三略释序文者。准佛地论。科为五事。一总显己闻。二教起时分。三别显教主。四彰教起处。五显所被机。今依智论。开初显已闻。作信闻二种。为六成就。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

  诸经不同。发起各别。或放光微笑。乞食入禅。自唱位号。劝人令问等(又如净名宝盖法华毫光之类)。今经由夏满众集。国王营斋。庆喜循乞。因遭淫摄。自无定慧。不能降伏。由是外假秘密。摄护令归。意显生死轮回。莫过淫爱。超登圣位。岂逾定慧。安慧内具。秘密外资。尘飏顺风。有何艰险。

  (已上大字。并引长水疏文)。

  △二说经前后科者。长水判前后两度说经。从正宗起。至标经名。是酬问正说分。从说是语已下。至不恋三界。为请益再陈分。

  (按长水云。问名请奉。一期周毕。法会已终。以庆喜再有请益。时虽隔越。问且连环。集经者约问从义。合成一部。由是未结作礼而去。已下即二会。再说法也。以阿难问所见现。事时别故。今谓如来法会。不定判年。法筵未罢。咨请无时。连蹑生起。宛同一席。前后二会。延促差殊。次第包含。难可局取。略依长水二分。委为消释。具如教迹中说)。

  (○憨大师判经。正宗分大科分二。阿难见佛。至结经名。初大开修证之门。精研七趣。尽详辨魔阴。二曲示迷悟差别)。

  △三二分开合科者。

  (长水依振沇二师。开合判经。亦准清凉随分长品科也)。

  [长水云]古人科判。各是一途。春兰秋菊。互擅其美。振公八段资中显称。今详经文。复有理在。文中前后。两度说经。初有四段。一开妙解。二示妙行。三显妙位。四立妙名。此四。即八段中前五科。开合之异也。次再陈中有二。一辨趣生同异。二示禅境差别。即八中后三段也。然开判之设。各随其人。吾今从古。依振公判。略没第八。但取七名。

  △初酬问正说分有五。第一大科。显如来藏心。

  (从正说起。尽第四卷尚留观听。是中子科二。一破阿难认妄迷真。显如来藏。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右从振判之一。即资中开妙解也)。

  (△上来一科。温陵判见道分。使行人明见常住真心。为修行准的)第二大科明修行方便。(从四卷中。阿难及诸大众。尽六卷中文殊说偈。子科广陈修证三。一别明三义。二别破疑情。三广引修证。右从振判之二。即资中示妙行也)第三大科。辨离魔业行。(从六卷中。阿难整衣白佛。尽七卷宣说神咒。子科二。初自行离魔。后他力离魔。右从振判之三。资中合前三为二。长水仍依振公开三也)。

  (△上来二科。温陵判修道分。使行人依真见起真修。为修行方便)第四大科。示地位阶差。(从七卷阿难问修行渐次。尽八卷中名为邪观。子科二。一叙迷真起妄。为立位之因。二叙返妄归真。辨地位之相。右从振判之四。即资中显妙位也)。

  (△此科。温陵判证道分。使行人知因真果正)第五大科。出圣教名殊。(从文殊请名。至汝当奉持。右从振判之五。即资中立妙名。长水云。资中之四。即振公八段中前五科。开合之异也)。

  (△此科。温陵判结经分。见然后修。修然后证。修证事毕。于是结经)。

  △次再陈请益分有二。第六大科。辨趣生同异。(从结经下。说是语已。尽九卷中。即魔王说。即资中辨趣生差别也)第七大科。陈禅那境界(初从如来将罢法座。尽十卷最后垂范次阿难因闻请益。尽当卷不恋三界。即资中示禅境差别也。此二科。振公开三。资中合二。长水所谓略没第八。但取七名也)。

  (△上二科。温陵判助道分。使行人知一切唯心。乘戒双急)。

  △复次。依北峰印师。开二大科。初依常住真心以开圆解。二依常住真心以起圆行。

  (从上振公八段。以迄温陵五分。科段虽殊。不越乎开圆解。起圆行二者而已。解行相资。一经卷摄。故取印师正宗六段。束为二科。初从阿难见佛。讫四卷尚。留观听。为第一科。初中复二。初对庆喜。辨心见非是发露藏心。次对满慈。明性相即离。审除细惑。皆是开圆解也。二从阿难请门。讫终卷不恋三界。为第二科。二中文二。初依解起修。观心直入。为正行。次带事兼修。持戒诵咒。为助行。是中安立道场。修证历位。请名奉持。精研委辨。广有多文。无非圆行。永明宗镜略有二意。一为顿悟知宗。一为圆修办事。圆觉十一重问答。圭峰束之为二。前则信解。后则行证。华严一部亦唯此四。此经科判殊涂同归。以解行二义圆收。罄无不尽也)。

  △四问答相属科者。准[清凉疏]古云。此九会中。大会问答。总有五番。今于此经问答。亦开为六(一。第一卷。阿难请问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最初方便。从初至第六卷。方便成就答尽。二。第四卷。满慈发藏性生相。大性俱遍。二种难问。至是卷中。如何自欺尚留观听答尽。中间虽有诸问。未是大位问答。皆此二摄。三。第四卷。阿难请入华屋。至第七卷。宣说神咒。所作如愿答尽。四。第七卷中。阿难始从干慧。终至等觉之问。至第八卷。名为邪观答尽。五。文殊请名。云何奉持。于当卷答尽。六。结经讫。阿难广问七趣。至正说末。最后垂范答尽。中间无问自说。广辨魔事。亦是中摄)。

  又准清凉科中。或当会答尽。及别会答尽。略开为六(一。一卷中。佛告阿难开示奢摩他路。至十卷中。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析答尽。二。三卷中。阿难问外道因缘自然。至五卷解结。知其本因。随所缘出。答尽。三。四卷初。富楼那问清净本然。至五卷文。殊奉敕说偈。觉海性澄圆等。答尽。四。中间四卷中。汝观世间解结之人。阿难历问解结。亦至文殊偈中。六用不成。答尽。五。四卷中。阿难问摄伏攀缘。如来说五迭浑浊。至十卷中超越五浊五阴妄想答尽。六。六卷末。阿难问安立道场。远诸魔事。至十卷末。禅那现境。心见二魔。答尽)。

  ◎经前十门悬叙竟。次下正释经文。

  ([长水疏云]第十别解文义。准常三分。今[证信序]然此虽具六种成就。今均广略。总分为二)。

  (CB17561一说经时分)。

  (CB17561二引众同闻)。

  【科】如是我闻。

  【科】【疏】若兼我闻[合释]即指法之辞也。如是之法。我从佛闻。([清凉云]谓如是一部经义。我昔亲从佛闻故)[佛地论云]谓结集时。众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可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论有四义。一依譬喻。二依教诲。三依问答。四依许可。依许可者。谓结集时云云)。

  [离释]如是者。信成就也(已下同清凉云)[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论云]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若无信。是人不能入我法中。如枯树不生华实)[肇公云]信顺之辞也。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故万行中以信为首。故曰如是。([清凉云]肇公但是用智论意)又契理契机曰如。永离过非曰是。如理而说。如理而信。故言如是。若约今经。如来藏心。体性不动曰如。真实义故曰是。又一切诸法。本无生灭。皆如来藏。故名为如。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故称为是。更有余义。繁而不论。

  ([真谛云]如是者。决定也。佛说此经。有若干文句。若多成增谤。若少成减谤。阿难闻之如。泻水。不多不少。故数决定。佛说无相之理。不有不无。若有堕增。若无堕减。阿难传之。无增无减。故理决定)。

  (△[章安涅槃疏]不异曰如。无非曰是。若以牛羊眼看。则无非舛误。岂得如是。得如是者。知法身大士。住首楞严。种种示现。悟异不异。所以称如。知非不非。所以言是)。

  (△按清凉广释如是。用五教料拣。长水避繁不论。学者往检)。

  △我闻。闻成就也。我即阿难自指。五蕴假者。([圆觉疏]我即文殊及阿难海。五蕴假者。集法传云。一阿难。此云欢喜。持声闻藏。二阿难跋陀。此云喜贤。持独觉藏。三阿难伽罗。此云喜海。持菩萨藏。但是一人。随德名别)然一切法。佛说无我。今称我者。我有四种。一凡夫人遍计。二外道宗计。三诸圣随世。假立宾主。四法身真我。经指后二。非邪慢心而有所说。故无过矣。

  (上是圆觉疏文。言非邪慢者[智论云]世间语首。有三根本。一邪。二慢。三名字。凡夫具三。见道学人具于后二。圣人唯一。谓随世间。但是名字。故云非慢心也)。

  (△[智论云]佛弟子等辈。虽知无我。随俗法说我。非实我也。譬如以金钱买铜钱。人无笑者。于无我法中而说我。随世俗故。以是故。诸法空无我。而说我无咎)。

  △闻谓耳根。发识听受。虽因耳处。废别从总。故称我闻。([清凉云]此用何闻。约大小乘法相。各有三说。一耳闻非识。二识闻非耳。三缘合方闻。虽因耳处。废别从总。故称我闻。以有问言。现是耳闻。云何言我闻。故为此通。明我为总。总该眼耳等诸根故。即佛地论文)无相宗说。我既无我。闻亦无闻。从缘生故。不坏假名。即不闻闻耳。若约法性。此经旨趣。以我无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异之妙耳。闻真俗无碍之法门也。

  (上来皆清凉文。无相宗含于三教。始顿实也。第三约法性宗辨。而但明圆教中意。圆觉疏同此)。

  (△[清凉云]然阿难年三十。方为侍者。所不闻经。或云。展转传闻。或云。如来重说。或云。得深三昧。自然能通。推本而说。实是大权菩萨。影响弘传也)。

  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祗桓精舍。

  [什云公]一时。说经时也。【疏】时成就也。师资合会。说听究竟。总言一时。一者。拣异余时。时者。随世假立。

  ([法华文句]论云。天竺说时。名有两种。迦罗是实时。毗尼中。诫内弟子依时食。说明相。即用实时。三世无相。时法无实。三摩耶是假时。亦是时长短时。外人计时为实。为除邪见故。佛说三摩耶。不说迦罗)。

  如来说经。有无量时。不能别举。一言略周。但云一时。如涅槃云。一时佛在恒河岸等。又诸方时分。延促不定故。但言一时。

  ([圆觉钞云]诸方时分。竖则上下延促不同。如人间五十王年。四天一昼夜等。横则四方参差不同。如俱舍说。夜半日没中。日出四洲等)。

  若约法义释者。即说听之时。心境泯。理智融。凡圣如。本始会。此诸二法。皆一之时。

  (文同圆觉疏。金刚刊定。云此是悫公楞严疏意)。

  (△[慈恩玄赞云]经中说一时者。即是唯识时。一不定约刹那等者。听法之徒。根器或钝。说时虽短。听解时长。或说者时长听者亦久。于一刹那。犹未能解。故非刹那。二不定约相续者。由能说者。得陀罗尼。说一字义。一切皆了。或能听者。得净耳意。闻一字时。一切能解。故非相续。由于一会。听者根机。有利有钝。如来神力。或延短念为长劫。或促多劫为短念。亦不定故。总约说听究竟名时三。不定约四时六时八时十二时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长短喧寒。近远昼夜。诸方不定。恒二天下同起用故。又除已下上诸天时。无此四时及八时等。经拟上地诸方流通。若说四时。流行不遍故。四不定约成道已后年数时节者。三乘凡圣。所见佛身报化。年岁短长。成道已来。远近各不同故。以长短不定。前后无凭。但说唯心之一时。可为正量。但是听者根熟。说者慈悲。应机为谈。说听事讫。总名为一时)。

  △佛。主成就也。具云佛陀。此云觉者。([清凉云]若言菩提。但称为觉。若云佛陀。此云觉者)谓觉了性相之者。即究竟觉也。论云。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未觉心源故。非究竟觉。然具三义。一自觉。(此拣凡夫)觉知自心本无生灭。二觉他。(拣异二乘)觉一切法无不是如。三觉满。(拣异菩萨)二觉理圆。称之为满。故云自他觉满之者。([清凉云]若禅观说。亦云离心名自觉。离色名觉他。一切俱离为觉满。以依起信心体离念。名为本觉故)。

  (△[佛地论]具有十义。谓具一切智。一切种智。出烦恼障。及所知障。觉了一切诸法性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称为佛)。

  (△[永明云]一切众生。以第七识为长夜。如梦时不知是梦。觉时方寤。故云佛者觉也。如睡梦觉。如莲华开)。

  △[什公云]佛在。据佛所在处也【疏】在室罗筏城等。处成就也。([孤山云]在者。住也。佛内住首楞严等。诸佛无量三昧。能建大义故。迹住精舍。利群生故)。

  (△[智论第三]佛多住王舍城舍婆提。少在余城憍萨罗国。是佛生身地。以报生地恩故。多住舍婆提。一切众生。皆念生地故。又憍萨罗国主波。斯匿王。住舍婆提大城中。佛为法主。二主应住一处。故多住舍婆提)处有二种。一所化处。即筏城。二所住处。即祇园。(真谛记云。住处有二。一境界处。谓化在俗之流。二依止处。谓统出家之众。初即舍卫。后即祇园[婆沙论云]举舍卫者。令远人知。举祇园者。令近人知)筏城。具云室罗伐悉底。(即舍卫国。梵音楚夏耳)此乃城名。非是国号。国都号为憍萨罗。以就胜易彰。故举城名。(室罗筏。此云丰德。或云闻物。或云好道。以其中多财宝。妙五欲。饶多闻。丰解脱。道德名称。五天共闻。故云闻者城。昔有古老仙人。住于此处。后有少仙。名为闻者。于彼禀学。老仙殁后。少仙于此建立城郭。故取其名)。

  (△[证真钞]谓简南憍萨婆国。故废国名而标城号)只桓者。具云祇陀。或云逝多制。多此云战胜。即太子名。(太子生时。匿王战胜外国故)林主是彼。故云胜林。桓即林也。精舍。沙门精行所舍处也。谓须达买园置舍。太子舍树造门。二人共构以延僧佛(梵语须达多。唐言善施。义云给孤独)。

  (△[涅槃等经云]须达长者。愿建精舍。请佛说法。择得祇陀太子之园。太子戏云。侧布黄金。满即卖之。长者便欲交付。太子言。我戏语耳。长者共太子欲往讼了。首陀会天。化作断事之者。断与长者。便敕使人象负金出。八十顷中。须臾欲满。残余少地。一库金尽。更思取金。太子曰。佛为良田。宜植善种。园地属卿。树木属我。自起门楼。请佛出入。长者七日。为佛作窟。以妙旃檀用为香泥。别房住止。千二百处。凡百二十。处别打犍椎。佛告阿难。二人同心。共立精舍应谓此地为逝多树给孤独园。杂阿含说。给孤独长者疾病。佛记得阿那含果命终为率兜天子。长阿含说琉璃王灭释。忿祗陀王子不助我。拔剑杀之。佛天眼观。得生忉利天)。

  (○[释文]李长者科华严经。如是是一句。我闻是二句。一时是三句。佛在是四句。今从之)。

  【科】(CB17561二引众同闻者。同闻之众。匪唯三乘。亦该诸趣。下具天龙八部。王臣菩萨。发起序中。今文但有二类。盖译之巧略也。文二)。

  (CB17561初声闻)。

  (CB17561二缘觉。初中三)。

  (卍一标类举数)。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疏】众成就也。与大比丘众。标类也。与者。并兼共及也佛与阿难。及大比丘等。证非虚谬([法华文句]释论明与者共义。举七一解共。谓一处。一时。一心。一戒。一见。一道。一解脱也[章安云]佛之七一。皆佛境界。唯与圆菩萨共。住首楞严。示比丘像者共)梵云摩诃。此具三义。大多胜也[智论]云何大。一切众中上故。一切障碍断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妙宗钞]梵王师陈如。帝释师迦叶等)数至五千。故名为多。([疏云]遍知内外经书故名多)九十六种外道论议能破。故名胜。([观经疏]此等皆是无学。小乘中极。故云大)比丘名含三义。乞士。怖魔。破恶。([智论]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比名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故。比名破。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故)。

  (△[肇公云]秦言净命乞食。破烦恼。净持戒。破魔等。天竺一言。该此四义。秦无一名以译之。故存义名焉)。

  (△[天台云]比丘因果六义。因名乞士怖魔破恶。果名应供杀贼无生)谓出家者。上于诸佛求法以内资。令慧命增长。下于檀越离邪正命乞食以外资。令色身无损。故云乞士。(正命乞食者[智论]舍利弗告梵志女。不下口食。不方口食。不仰口食。不四维口食。不堕四不净食中。用清净法食活命也)又出家者。最初发菩提心。或至成道。皆令魔怖。失人众故。名为怖魔。(论言当出家剃头。著染衣服受戒。是时魔怖。魔王言是人必得入涅槃[什公曰]始出妻子家。乞食自守。清净活命。终出三界家。破烦恼持戒自守。具此二义。天魔怖其出境也)又能破断身口七支。九十八使业烦恼。故称为破恶([章安云]戒慧七支禅。镇心猿。怖无常狼。伏烦恼脂[妙宗云]见思二使。共九十八。名恶名贼。修观推穷为破恶。证智断尽为杀贼也)四人已上。乃至无量。能作说恣羯磨法。故名为众([智论云]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是僧四种。有羞僧。无羞憎。哑羊僧。实僧。若学人。若无学人。住四果中。行四向道。是名实僧)。

  (△[天台云]梵云僧伽。此翻和合。四人已上。乃至百千无量。一处羯磨作法。行筹布萨。事和无别众法和无别理。事理二和。名和合众[净名疏]理和。谓同证择灭故。事和。谓戒和同修。见和同辨。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说)。

  △千二百五十人。举数也。佛初成道。先度陈如等五人。次度三迦叶兄弟兼徒总一千。次度舍利弗目连。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长者等五十人。经举大数。故减五人。(依报恩经)。

  (△[法华文句]三迦叶千人。身子目连共二百五十。又云耶舍五十人)此众先并事外。勤苦累劫。一无所证。才遇见佛。便得上乘。感佛恩深。常随佛化。为常随众(天台观经疏)。

  (△[清凉疏]明海众云集云。一影响众。为影响为主伴故。即诸大菩萨。及下证法如来。皆[牙-(必-心)+?]为主伴。若影随形。响应声故。二常随众。为作辅翼。得圆满故。如普贤等常随之众。六发起众。为发起此经。诸请难者。即其事故。七当机众。为[开]法获益。常机领悟。即其类故)。

  (卍二总叹行德)。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疏】总指也。漏有三种。皆断尽故。([章安云]三漏者。一欲漏。谓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二有漏。谓上两界一切烦恼。除无明。三无明漏。谓三界无明)。

  (△[法华文句]成论云。失道故名漏。律云。痴人造业。开诸漏门。毗昙云。漏落生死)阿难汉名含三义。故翻为应。应已永害烦恼贼故。应不受分段生故。应受人天妙供养故。此皆无疑。故名为大。([智论云]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贼破。是名阿罗汉。复次。阿罗汉一切漏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复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故言漏尽。摩诃言大。那伽。或名龙。或名象。是五千阿罗汉。诸罗汉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龙如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

  (△[法华文句]阿颰经云应真。瑞应云真人。悉是无生释也。依旧翻云。无著。不生。应供。或言无翻。名含三义。无明糠脱。后世田中。不受生死果报。故云不生。九十八使烦恼尽。故云杀贼。具智断功德。堪为人天福田。故言应供。或言初始学无生。生未无生。初虽怖魔。魔未大怖。初虽乞士。未是灼然应供。今获无生忍。破烦恼贼尽。是好良田。以果对因。释罗汉三义)。

  (△[涅槃四依品]第四人者。名阿罗汉。断诸烦恼。舍于重担。逮得己利。所作已办。住第十地[释论云]一切结使等断除。名无烦恼。戒定智慧等善法具足满。故名所作已办。五众粗重常恼。故名为担。阿罗汉此担已除故言弃担。能担者。是佛法中二种功德应担[章安云]所作已办。至第十地。学行穷满。是名应供)。

  (△[融室云]结集者。称大比丘德。能尽诸漏。回向大乘阿罗汉果)已下别叹。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

  【疏】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堪绍佛种。故云佛子。([法华玄义]身子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昔教五人。得真无漏。名佛子。菩萨不发真名为外人。发大乘解。自称昔日非真佛子。从佛口生。是闻慧中法身生。从法化生。是思慧中法身生。得佛法分。是修慧中法身生。三慧成就。是真佛子)安住觉性。三德秘藏。任持万善。功德不失。故云住持。(华严叹众。住一切菩萨智所住境。护持诸佛正法之轮)诸有者。二十五有。皆得二十五三昧。不为界系。故云善超。([智论云]三种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欲界业系取因缘。后世能生。亦是业报。是名欲有。色有无色有亦如是。结有九结。诸阿罗汉。结使应。永尽。得一切烦恼离故。有不应尽。答曰。无所妨。是因中说果。如人从高处堕。未至地。言此人死。虽未死。知必死故。诸阿罗汉结使已尽。知有必当尽。故言有结尽[法华]尽诸有结。心得自在[文句云]诸有即二十五有生处也。结即二十五有生因也[辅行云]因果不亡故名为有)。

  (△[交光云]二乘求出三界。畏如牢狱。即三界而不系。居有不有。为善超也。净名云。善于诸法得解脱。不著世间如莲华)此叹自利。已下叹利他。

  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疏】无刹不现。故云能于国土。有威可畏。有仪可则。行住坐卧。皆成轨范。可为标准。故云成就等。净名言不起灭定。现诸威仪。此仪止可观也([净名肇注]小乘入灭尽定。则形犹稿木。无运用之能。大士入实相定。心智永灭。而形充八极。顺机而作。应会无方。举动进止。不舍威仪。其为晏坐也。亦已极矣。上云。不于三界现身意。此云现诸威仪。夫以无现故。能无不现。无不现。即无现之体也)。

  (△[宗镜古释云]未灭定之前。加行心中。愿我入灭之后。若有众生合闻我说法。见我威仪。我当教化。以此愿故。入定之后。单将本识化相种子。生起现行。以平等性智。而能现起威仪)。

  (△[温陵云]随刹现身。正容悟物也)。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

  【疏】智堪遗付也。法有摧辗业烦恼义。喻之若轮。自既摧破障。亦能转教。令他破惑。([悫公云]从佛受教。自证已圆。能演佛言。转化群品)于一法中。作无量说。一一逗机。一一称性。以善巧方便。令其得入如来知见。妙好堪任护付法藏。令灯灯相然。明明不绝。嘱法令传。嘱生令度。名遗嘱也([净名经]已能随顺。转不退轮[肇曰]流演圆通。无系于一人。轮也。诸佛既转此轮。诸大士亦随类转之)。

  (△[清凉云]轮者。如帝王轮。略有四义。一圆满义。轮辐辋轴等。体用周备故。二摧坏义。摧坏烦恼。如摧未伏等。三镇遏义。已伏烦恼。令执转远。如摧已伏。四不定义。从见至修。修至无学。从自至他。从信至解。解至行果等转者□说也。流演圆通。名之为轮。自我之彼。故名为转)。

  (△[补遗云]此经最后垂范。正为扶律谈常。故云堪遗嘱也)。

  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疏】戒可遵依也。毗尼云律。律。法也。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南山云]毗尼翻灭。从功能为名。非正译也。正翻为律。律者法也。从教为名)。

  (△[清凉疏]正曰毗奈耶。此云调伏)。

  (△[什公云]毗尼。秦言善治。谓自治淫怒痴。亦能治众生恶也)弘。大也。范。法也。既严持清禁。身心弗违。大能轨则世间。真是法中纲纪也([标指]毗尼是三界之大法。禀之则出生死故)。

  (△[私谓]佛入涅槃。嘱阿难言。尸波罗戒。是汝大师。此言严净毗尼。正是遗嘱之元首。经中清净明诲。禁戒成就。总摄于此)。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疏】定能现化也。住首楞严。化复作化。普现色身。随十界机。宜何身相。现而说法。法华所谓内秘外现。随法身地。随缘俯应。如一月不降。百水不升。慈善根力。法尔如是。若非发迹之后。无如是叹。醍醐味教。于斯现矣([法华文句]诸大罗汉。从法身地。俯影随缘。迹临万水。为学无学。作男作女。示道示俗。首楞严力。靡所不现。方便善根为若此)。

  (△[智论云]如大龙王。起于大云。遍覆虚空。放大电光。明照天地。注大洪雨。润泽万物。诸阿罗汉。亦复如是。禅定智慧大海水中。起出慈悲云。润生可度。现大光明。种种变化。说实法相。雨弟子心。令生善根)。

  (△[直解]楞伽三种阿罗汉。一实二权。二权者。菩萨化化。佛化化。今同彼菩萨化也。既云菩萨化。宁非入实。安得谓法华前无此叹。又此叹德。是佛灭后。结集之人已闻开显之实。故引后分义叹。于教迹前后。殊不相妨也)。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疏】结悲化无尽也。拔令脱苦。济使得乐。佛灭度后。故曰未来。烦恼与业。染污系缚。喻之尘累。皆令清净。自在无碍。故称越也([温陵云]毗尼作范。应身度生。意非利彼一时。直欲拔济未来。使皆超诸有尘累耳。经以阿难起教故叹其同列之德。以显大权示迹。意在拔济也)。

  (卍三列众生首)。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疏】舍利弗具云奢利弗呾啰。此云鹙子。其母目睛明利。如彼鸟故。连母为号。亦云身子。是佛右面弟子。慧辨过人。故云大智。增一云。我佛法中。智慧无双。决了诸疑者。舍利弗第一)。

  (△[智论云]南天竺大论师。字提舍。独步王舍。打论议鼓。国师义屈夺封。纳其女为妇。舍利怀妊。母亦聪明。大能论难。既生七日。褁以白[叠*毛]。以示其父。父言我名提舍。逐我名字。字为优波提舍。时人贵重其母。聪明第一。标为舍利弗。年始八岁。越众升论床。封一聚落与大目连为友。道逢阿说示说偈。皆得初果。佛遥见言。是二人。我弟子智慧第一。神通第一。佛灭度后。长老阿泥卢言。舍利弗是第二佛。骄梵钵提言。能逐佛转将。我和尚舍利弗)。

  (△[法华文句]至佛所七日遍达佛法渊海。十五日后。得阿罗汉。佛说一句。身子以一句为本。七日七夜。作师子吼。更出异句异味。使无穷尽。况佛多说。宁可尽耶。为罗云和尚。桥梵作师。声闻众中。右面弟子)。

  (○目犍连。具云摩诃没特伽罗。此云大采菽氏。上古仙人。常食菉豆。母是彼种。从外立名。若从父名。此名毕利迦。亦云俱律陀。此云善占。左面弟子。神通无过)。

  (△[智论云]吉占师子。舍利弗友而亲之。舍利弗才明见贵。吉占豪爽取重。行则俱游。坐则同止。后俱出家。誓曰。先得甘露。要必同味。后与身子同证初果。经七日已。得阿罗汉)。

  (△[法华文句]身子目连为转法轮左右弟子者。通因定生。即定慧一双。亦是福慧一双。悲多现通。亦是悲智一双)。

  (○拘絺罗。此云大膝。常论胜姊。姊怀身子。论则不胜。知孕智人。寄辨母口。何况出胎。遂往南天学问。誓不翦爪。要读十八经尽。号长爪梵志。学毕还家。为佛弟子。成阿罗汉。获四辨才。触难能答。南方天王。常随侍也)。

  (△[智论云]长爪还家。知甥为佛弟子。起大憍慢。直向佛所。舍利弗佛边侍立。以扇扇佛。长爪语佛。瞿昙。我一切不受。佛问。汝一切不受。是见受不。佛所质义。汝已饮邪见毒。今出是毒气。言一切法不受。是见毒汝受不。尔时长爪如好马。见鞭影即觉。低头思惟。佛置我著二处。负门中。若说是见我受。是负处门粗。故多。人知。第二负处门细。我不受之。以不多人知故。答言一切法不受。是见亦不受。佛语梵志。汝不受一切法。是见亦不受。与众人无异。何用贡高如是。长爪不能答。佛说法。断其邪见。得法眼净)。

  (○富楼那。父名。此云满。父于满江。祷天求得。正值江满。又梦七宝器盛满中宝。入母怀。母怀子。父愿满。故名满愿。弥多罗尼。母名。此翻慈行。亦云知识。四韦陀有慈行品。其母诵之。尼。女声也。通称女为尼。男为那。连父母召。云满慈子[什公曰]于法师中第一。善说阿毗昙也)。

  (△[七车譬喻经云]生处安居比丘。叹满慈子。精进正念。智慧无漏。劝发亦称。说此等法。身子闻念。我何时得见此人。他示云。白晢隆鼻。鹦鹉觜者。是其形相。后于安陀林相见。身子问贤名何等。答。我父名满。我母名慈。人称我为满慈子。身子称嗟。贤者满慈子。智辨聪明。决定安隐无畏。逮大辨才。得甘露幢。值汝者得大饶益。诸梵行人。应萦衣顶戴。满慈子问贤者何名。答我父字优波提舍。母名舍利。故称我舍利子。满慈嗟曰。今与世尊等弟子共论而不知。与第二世尊共论而不知。与法将共论。与转轮复转弟子共论而不知。若我知尊者。不能答一句。况复深论。善哉善哉。为如来弟子。乃至萦衣顶戴)。

  (○须菩提。此云空生。或云善吉善现等。生时。家中库藏器皿皆空。占云。儿必善吉。此善吉相。现于器故。从是得名。于大众中。解空第一。入无诤定。喜说空法。所修行业。以空为本)。

  (△[净名疏云]禀性慈善。不与物诤。及其出家。见空得道。兼修慈心。得无诤三昧。是以常能将护物心。故名善业。以生时家宅皆空。因名空生。即表其长成解空之相[什公云]须菩提。秦言善业。解空第一)。

  (○优波尼沙陀[资中疏云]此云尘性。以观尘性空而得道故。亦名优波尼杀昙。云近少。义翻尘性。详在本经第五)。

  【疏】更有余人。经不具载。故云等也。即三迦叶辈。此皆头角。为众知识。纲领佛法。各有弟子。故云上首也([通释]净名经列十大弟子。什公云。诸声闻体非兼备。则各有偏能。谓之第一。故五百弟子。皆称第一。今十弟子各一法门。摄为眷属。虽各掌一法。何曾不具十德。法华列二十一尊者。增一云。陈如比丘共上座名者。有德大人相随。舍利弗其智慧深利者相随。目连共神通大力者相随。各掌一法。引诸偏好意也。今经列六圣。智慧神足等。皆称第一。虽列常。随亦似兼发起当机二众耳)。

  (△[瑜伽云]从他闻正法名声。又能令他闻正法声。名为声闻。问。何因缘故。惟取声闻。说住学胜利。答。由声闻众是佛世尊。随顺修学。真实子故)。

  (△[天台云]声闻内秘外现。何曾保证涅槃。天人皆大萨埵。岂复耽玩生死。皆迹引二边。而本常中道也)。

  (△[清凉钞]不思议境界经云。尔时复有千亿菩萨。现声闻形。亦来会坐。其名舍利弗目犍连。乃至阿难提婆达多跋难陀等。而为上首。皆已久修六波罗蜜。近佛菩提。为化众生。于杂染土。现声闻形。释曰。是大菩萨。方便显本。故为实说。如法华五百弟子品云。诸比丘谛听。佛子所行道。善学方便故。不可得思议。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即其文也。又阿难章中云。方便为侍者。护持诸佛法。即大权明矣)。

  (CB17561二缘觉众)。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

  【疏】具云辟支迦罗。此云缘觉。以观十二因缘而觉悟故。此是部行。非同麟喻。然不预叹德列名者。以厌喧乐静。不为众所知识故。(资中文)。

  (△[法华记]次释少知识众中。非唯不叹。又不列名。圣为引凡。发彼同类。机缘不等。随类接之。故现少识之迹。以接隐德之徒。不可以多少之迹。失其本也)主伴咸集。故云并其初心。遇佛回向。必证大果。故下经云。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等。皆获本心。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婆沙论云]学人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无学人者。阿罗汉。辟支佛)。

  (○[通释辟支])。

  (△[资中曰]此是部行。遇佛回向者。若麟喻者。出无佛世。三千大千。独一而出。如麟一角[吴兴云]并其初心。正似师徒共集。实部行也[孤山云]今云无量辟支。将非他方无佛之土。大权引实而来此乎)。

  (△[私谓]古称辟支。出无佛世。今与初心。同来佛所。部行引权。二义纷如。今详经论。核其通别。别者。释论云。迦罗。此翻缘觉。亦名独觉。独觉出无佛世。缘觉愿生佛世。俱舍明独觉自有二种。一麟喻。二部行。婆沙云。辟支佛独出世者。当知如佛。如渴伽兽。独生一角。涅槃现病品云。第五人者。永断贪欲嗔恚愚痴。得辟支佛道。涅槃无余。入于涅槃。真是麒麟独一之行。荆溪云。罗汉或出有佛世。或出无佛世。故非独一之行。辟支佛决定出无佛之世。故名独一之行。此别义也。通者。慈恩引仁王经。列独觉众。又云。释迦出世。五百独觉。从山中来。至于佛所。仁王但有缘觉之文。慈恩称独觉者。根性不异。名义[牙-(必-心)+?]通也。独觉亦通见佛。法华文句。引华严等。独觉有三类。一者。知佛出世。即先入灭。或佛神力。徒于他土。二者。出无佛世。三者。虽生佛世。愿见佛故。不即舍寿。亦不被移。五百从山中来者。即第三类。此通义也。今又准瑜伽论通之。论明三独觉道。有安住独觉种性。经于百劫。值佛出世。亲近承事。专心求证独觉菩提。于当来世。疾能速证。名为初独觉道。复有二类。皆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如理作意。证法现观。即于今生及当来世。得沙门果。得阿罗汉果。名为第二第三独觉。是则三种独觉。皆值佛出世。亲近承事。慈恩五百。华严第三。与今经同来佛所。皆是。今定指独觉出无佛世。缘觉出有佛世。似更须和会也。论又云。有依初独觉道。满足百劫。修集资粮。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得独觉菩提果。成阿罗汉果。清凉所谓缘觉缘觉也。或依第二第三独觉道。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乃至得沙门果。证最上阿罗汉果。清凉所谓声闻缘觉也。当知由初习故成独觉者。名麟角喻。由第二第三习故成独胜者。名部行喻。是则三种独觉。皆出无佛世。诸经论所开皆是。不应。定指部行见佛。麟喻独不见佛。又麟角别占独名。部行通指二觉。不应定指独觉麟喻。缘觉部行也。约根性言之。瑜伽明初所习麟角喻独觉。乐处深林。第二第三所习部行喻独觉。亦乐部众。则是麟独。部行众也。释论又明部行独觉。稍有为人之心。如鹿行走。而能回顾后群。麟喻独觉。但欲自度。譬如麒麟。唯有一角。又似乎部行利生。麟角无悲也。又缘觉亦称独觉者。虽值于佛。乐独善寂故。独觉亦称缘觉者。虽无师教。观外因缘故。若言缘觉声闻。缘觉于最后身。亦应值佛。若言声闻缘觉。声闻满人天七返。亦不值佛。若行因值佛。独觉虽独宿孤峰。亦得见佛。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普门品全文

  • 普门品注音

  • 普门品念诵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