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卢志丹居士《佛说舍得》
很久前,有一个很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亲戚的家里去做客。主人便很殷勤的招待了他,煮了好几道好菜招待他。可是忘了放盐,所以每道菜都淡而无味。
那位客人对主人说:“你今天烧的菜都是很名贵,可是淡了一点,所以不太好吃啊!”
主人一尝,说:“啊!我忘了放一样东西!”
于是到厨房拿了些盐,放进每一道菜中,搅拌了一会儿再请客人尝,这回每道菜都很美味可口。
那客人问主人:“你放了些什么,菜就那么好吃?”
主人说:“放盐呀!盐是百味之源,所以能使每样菜都好吃。”
那个愚人以为盐既然那么好吃,回去每餐都买盐来吃好了,省得煮那么多菜。于是到了街上买了一大包盐,回到家里急急打开,抓了一把放进口里!哇!苦涩不堪!他还以为是被那位亲戚骗了。
贪吃好玩,与断食偏食都不适中,过分的享乐与吃苦主义都有偏。世间万事必须适中,过与不及都可能坏事。
有些人一生浑浑噩噩,做事不负责任,一生一世都一事无成;而有些人过分的热衷名利,造成争夺计较而造恶业,或劳碌一生,与烦恼纠缠不休,乃至生生世世都轮回不息。这两端都是“偏”。
佛教祖师们为了让后世学人能够把握中道实相,舍离各种边见,提出了“八不中道”的观照方法。
“八不中道”又称“八不中观”,是指中道实相理体而言的。称“八不中道”者,是从所观之“理”而言;称“八不中观”者,是从能观之“智”而说。能所不二,所以理无二致。“中”者,即不偏。实相理体,既不偏于有,也不偏于空。远离空有二边之偏执,所以称“中道”。
那么,什么是“八不”呢?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佛法认为,中道实相能以此“八不”来解释,故称“八不中道”。
《中论·归敬颂》说: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有的经论,将“不出”称作“不去”。
如《梵网经》云:“诸法真实相:不生亦不灭,不常复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复不去。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