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寺和庙是有区别的,有一个字最开始和佛家没有关系
现如今,许多人逢年过节都会去寺庙里拜佛,以求心安。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见到一些寺庙,这些寺庙基本都是烧香拜佛之所。但严格地讲,我们的寺和庙连成一个词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会,在历史上,寺和庙完全是两个独立不同的事物,两者没有丝毫关联。之所以会这么说,可能是有人们对佛教文化的长期误解造成的。
在我们现今,如果去了哪一个所谓的寺庙,严格的讲我们去的是寺院,并不能称之为庙。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今天,就由小编带大家详细讲述一下,这寺和庙究竟有什么不同,两者的区别又是什么。
首先说寺,寺这个字在古代原先是官署名称,在秦朝时期,按照规定,当时官员任职的地方统一称为寺。到了汉朝时期,著名的御史府在当时的名称也是御史大夫寺。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令人熟知的太常寺,大理寺都是官员所任职的场所。
后来,随着在东汉时期,佛教进入中原,寺这一名称不再专指官署名称,因为佛教中许多理念有利于国家的管理和统治,随着佛教的传播愈发广泛,历代的帝王中,很多都开始大力支持兴建有助于佛教传播的场所。
这些场所提供给僧团修行佛法、居住和学习。正是这些被修建来提供给僧人的地方渐渐被称为寺。这时的寺有些类似于现今的教育场所,由国家出资,只是并非全民学习。
寺在汉语中还有持续、继续的意思。人们称它为寺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这个机构不是临时的,而是长期性的,要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在漫长的历史中,为了弘扬佛教思想,寺曾一度成为皇帝直属机构,是独立的。由此可见皇帝对他们的重视。
在东汉时期,汉明帝曾专门派特使前往印度,将两名高僧请到中国来,并按照天竺寺的样式与规模特意建造了一些房屋以供其使用。按照当时的习惯这些建筑也被称为寺,因为寺内的经书都是用白马驮回来的,所以朝廷以此来命名称其为白马寺。
这座寺在建成之初主要的作用就是翻译经文,指导国人修行佛法。但寺依然可以表示官署。直到隋唐时期,寺被用来当做官署名称的现象越来越少,慢慢的就成了佛教建筑的专用名称。
寺的建设能如此风靡,除了因为皇帝的支持外,百姓的赞同也必不可少,因为寺在古代是一个公共场所,那里不论何人什么地位都可以进去学习相关经书。
这种普及大众教育的场所自然受到百姓的欢迎,古代的农耕社会,大家在农田中繁忙一天,休闲的时候也常常去寺里面听一听经文。另外,因为何人都可以进入,很多秀才在进京赶考时,没有居住之所,大多会找到当地的寺,在里面来暂且居住一晚。
说完了寺,我们再讲述一下庙,庙从文化角度来看,它的主要作用是祭祀,在一些传统大家庭中,他们祭祀家族先祖的地方统一被称为祠堂一些地方也叫家庙。
除了家中祭祀称为庙,还有一些令人熟知的龙王庙、土地庙等等庙宇。这些里面祭祀的都是神仙,另外还有专门祭祀古代圣贤的地方例如孔庙、岳庙等,皇帝先祖的祭祀之处叫做太庙。
庙的主要功能便是祭祀,所以寺庙是由两个不同的地方组成的词,想必我们一定没有听过龙王寺、孔寺等地方。我们一定要清楚的认识佛教的寺与生活中的庙。
不知道大家在看完这些后,心中是不是清楚了很多呢?要是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