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寺苦行僧雨中休息()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 进取 却往往带着 执著 的色彩,请问 进取 和 执著 有什么区别?
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其实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从世俗意义上说,进取心是好事;从佛教角度看,进取心同样被肯定。
佛法的修行,是要我们进取而不执著。《金刚经》的名言是: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是没有执著;而生其心,是有进取心。经中讲到菩萨要灭度无量无边众生,所谓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这是说菩萨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从轮回中觉醒,但心中不能执著于众生相,也不能觉得我在度众生,所谓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如果菩萨也像我们凡人一样,把所做的事看得很实在,觉得我在做事,我在度众生,就不是合格的菩萨了。
但执著是凡人的习性,有进取心必然会伴随执著,有执著就会造成痛苦。想要进取而不为所累,就必须要有空性的智慧,认识到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惟有这样,才能超越对现象的执著,心无所住,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不失自在。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