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麽?就是众生了生死脱轮迴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馀会,其目的,就是在使众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使众生同成佛道。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研究经教,诵经念佛,守五戒十善,实践六度万行,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转迷成悟,离苦得乐,达到最后的究竟,希求同成佛道。
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转迷成悟在于追求真理,是属于解;离苦得乐在于修行圣道,是属于行。但如果因求解而悟道,自然也可以离苦;如果因修道而离苦,自然也可以开悟。所以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仍是一体两面,一个目的。 什麽叫作迷呢?昧于宇宙人生真理的,叫做迷。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而我们习惯于主观上的妄想执着,误认幻生幻灭的万法为常住,五蕴和合的身心为真我。这一切,都叫做迷。 迷有迷于理、迷于事的分别,迷于理的,则执身、边、邪、戒取、见取等诸见;迷于事的,则起贪、瞋、痴、慢、疑诸惑,这二者,前者谓之见惑,后者谓之思惑。见、思二惑,合称利钝十使。 身见,是执着五蕴为自身,执身外事物为我所有。边见,谓我死后,执着断灭,或执常恒不变,皆为偏见,而非中道。邪见是谤无因果。戒取见是执取非理之戒禁,执为生天受乐之法,作无益勤苦。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