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女人福慧双修必读《了凡四训.积善之方》42

发布时间:2024-10-13 05:37:27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女人福慧双修必读《了凡四训.积善之方》42

不为自己,是为公众,为地方造福。纵然有一些挫折也不能障碍自己的善行。不为一切阻碍所挫折,善事才能真正圆满。初做事时不免有反对的意见,做成功之后大家才深受利益,才知道好处,才感激。

所以眼光要远大,有智慧,有爱心,有毅力,善事才能成就。善的标准是利他。利益众生是善,自利就是不善。中峰禅师所说的善恶标准在此。

何谓舍财作福。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这就是修福。〔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释门〕就是佛教;佛陀教导人修行的方法很多,所以叫〔万行〕,无量无边的行门。所谓〔法门无量〕,〔法〕是方法,〔门〕是门径,修行的方法门径无量无边。

佛陀为了教学方便,将它归纳成六大类,就是〔六度〕,大乘常讲〔六度万行〕。这六大类再要归纳,实在讲就是一个〕布施〕。〔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大类。〔六度〕都不出布施的范围:像持戒、忍辱可以归在〔无畏布施中〕;精进、禅定、般若是〔法布施〕。

所以三种布施把佛法的修行都包括了,行门再多都不出布施的范围。佛在〔金刚经〕中,教人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是最究竟圆满的修行原则。

所以布施是修福,菩萨修的。菩萨真正在修福,六度都是修福。福里面包括智慧,慧也是福。所以法布施得的是聪明、智慧,也属于福。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当然是福。财布施得的是财富。

中国人说五福:第一是福寿,有福有寿。第二是富贵,大富大贵。第三是康宁,健康快乐。第四是好德,其中就包括智能了。第五是考终,就是好死。好死决定好生,念佛往生。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看到的、听到的,完全是真的。世间法里一生得到圆满自在,依照这本书去做、决定不错。出世间法里,依〔无量寿经〕就足够了。真正依照这两本书去修行,世出世间你就得大自在。所以这里劝我们修福,以布施为先。

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

〔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舍,愈舍愈自在。〔达者〕是真正明白通达的人,像那些菩萨们有真正智慧。〔内舍六根,外舍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外面境界,色、声、香、味、触、法。

诸位同修想一想,这些怎么能舍得掉?所谓〔舍〕,不是在事上舍。事上的肉身怎么舍得掉,肉身不要了也不能解决问题。看到这一句,我要学菩萨道,内舍六根是从心意上舍。就是内舍分别、执着。外不为尘境诱惑。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是舍六根。不取于相是舍六尘。内外俱舍,则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过去生生世世迷惑颠倒有生死,从这一生起不再造生死业了。所以智者当舍娑婆,念佛往生净土。往生是活着去的,不是死后去的。亲见阿弥陀佛来接引,我跟他去的。如果死了以后才去,说老实话,超度还真有效。所以超度的效果是有限的,超度不能超度到西方,只能说使神识减少痛苦。

像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化身,超度梁武帝的妃子,也只能超度到忉利天,夜摩天以上都没办法了。不可能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每次超度都希望他〔愿生西方净土中〕,那祇是我们的心愿,事实上他去不了,往生须要靠自己的信愿行。因此一定要趁着自己身体健康时认真修学,要认真去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舍〕是从心地上舍,就是心不牵挂五欲六尘,也不牵挂自己的身体,身心都不牵挂。凡夫妄想、执着很重,身心世界都不牵挂,确实是难,妄想会常常起来。

净宗修行方法就是转换观念,教你牵挂阿弥陀佛。把念头一转,身心世界就舍掉了。专门去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

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茍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

〔一切所有〕,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教人都要舍掉,心里面都不要挂念。〔茍非能然〕,如果我们做不到,〔先从财上布施〕。舍财不为财物所诱惑,我们的心不会被财物所转。

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最可以荡涤私情。怯除执吝。

佛陀教人了生死,出三界,超凡证圣,就是用此法。初舍的时候,总是有点勉强。舍了很难过,舍了之后还后悔。需是有智慧,有决心慢慢的养成施舍习惯,就自然了。

每一个人修学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到最后烦恼决定减轻,贪吝逐渐就淡了。对于一切财物受用,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心就自在了。心得自在,身也自在。性德逐渐逐渐透露出来了,就会得大自在。尤其是因果定律,世出世间法都不会变更的。

财布施得愈多,你财富也愈多。财从那里来的,连你自己都不晓得。法布施愈多,聪明智慧愈增长。所以不要吝财,不要吝法。吝财,得贫穷的果报。吝法,得愚痴的果报。不肯修无畏布施得的是病苦、短命的果报。

富贵五福都是从布施得来的,布施是因。我们要想得好的果报,就要修因;有因才有果。不肯修因妄想得果报,无有是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