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峨眉山传戒,因缘很殊胜,在全省来说,是四川省佛协第十次传戒,在峨眉山来说,是解放后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因缘很殊胜。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举行传戒法会意义更有不同,你们有机缘在这里受戒,这是你们过去生中有福根、现在有福缘,才有这么个机会!所以,要认真学戒、受戒、持戒。这里是四缘具足,这么好的条件,应该安安心心,好好修学,不要空过光阴,要遵循师承的教诫教授,好好守规矩,好好锻炼。
我今天给你们讲的题目是:《严持戒律勤修普贤愿行》。这是结合峨眉普贤圣地情况来讲的。
一、严持戒律
(一)戒的重要
戒,印度语有三种名称:1.尸罗;2.波罗提木叉;3.毗奈耶。三个名称内容不同,各有作用。尸罗译为清凉,我们持戒可以熄灭烦恼火。三界犹如火宅,我们在火宅中,特别是内部的烦恼火为一切灾难的根本。持戒就能得到清凉、熄灭烦恼火,很重要的!
波罗提木叉译为别解脱,分为身、口、意。我们众生的身,业障很重;语,也是罪恶重重;意,贪、嗔、痴烦恼很重;持戒就可以使身、口、意三业清净,进一步证得身解脱、心解脱、慧解脱。身解脱不被业障所累;心解脱不被烦恼所障;慧解脱不为无明所蔽。所以持戒能使三业清净,得到身解脱、心解脱、慧解脱。所谓别解脱,是根据程度分别得到解脱,使三业清净,消除烦恼,消除业障,消除无明。
毗奈耶,译为调伏。我们的生活、行动根据戒律行事,以戒律为生活准则,就可以使烦恼调伏,罪障消灭,身心清净。
大家学戒要懂这个内容。什么叫戒?我们从这个名词就可以了解戒的重要性。所以戒的含义就有得清凉、得安稳、得安静的作用。
清凉就是除热恼;安稳就是除灾祸;安静就是除干扰(烦恼的干扰、魔的干扰)。还有寂灭,寂灭就是解脱的意思,解脱生死,除灭烦恼。所以总体来说,戒就有这些功用。
《华严经》讲:“戒是无上菩提本。”你要证得无上菩提,持戒是根本。等于修高楼大厦,根基不稳固就修不起来。持戒就是地基,有巩固的地基就可以修高楼大厦,不管你修百层高楼还是更高的高楼都修得起。
《佛遗教经》讲:“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佛的悲心很重,在灭度以前还再三嘱咐。佛的大慈悲了不起!我灭度以后,你们应该以戒为师(波罗提木叉就是戒),你们能够以戒为师,就好像一个人在黑暗中见到灯光,获得光明,不会走弯路,不会跌岩坑;又像贫人无衣无食很痛苦,得了宝就不愁衣食。这个譬喻很明显。
《大智度论》(龙树菩萨写的,就是解释《般若经》的《大智度论》,有一百卷)卷十三有这么几句话:“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把戒的功德、戒的作用说得很清楚。
“大恶病中,戒为良药”,你得了恶病,不得了了,不治之病,戒就可以作良药。
“大恐怖中,戒为守护”,你在恐怖之中,遇到什么恐怖?恐怖很多的,世间上的天灾人祸很多的呀。你能够持戒就可得到守护。受了戒的人真正得到戒体,有善神守护,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死暗冥中,戒为明灯”,死暗冥中,戒为明灯。在沉沉的黑夜之中、幽冥之中很寒冷、很黑暗、很恐怖的情况下,戒是明灯、是光明,能得到温暖。
“于恶道中,戒为桥梁”,三恶道,有人间的三恶道、冥间的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人间种了上品十恶就是地狱;中品十恶,饿鬼;下品十恶,畜生。这种起心动念都在三恶道中,很可怕的。你能够懂戒,能够学戒,能够持戒,这个戒就像金桥,你走上了金桥就可以脱离恐怖,脱离恶道,所以于恶道中戒为桥梁。
“于死水中,戒为大船”,死水呀,波浪不兴,落下去只有被淹死,持戒就如得了大船,能由此岸到彼岸。
(二)戒与律的差别
戒与律的意义不能含糊不清,戒与律是有差别的。戒律的定义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戒里面,分止持和作持。就止持来讲,诸恶莫作。戒律里面明明白白讲:杀、盗、淫、妄等根本戒与轻戒都不要违犯,即诸恶莫作嘛。众善奉行——凡是有利于别人的,有利于集体的,那就要作。止恶、行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止恶,什么是恶?凡是以损人为前提,以害人为前提,而利益自己的,叫做恶。什么叫做善?凡是以利人为前提,而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叫做善。
不害人,必定会利人;要害人,决定不会利人,这是连带关系。止恶就能行善,不止恶就不能行善。止恶,只是防止过失方面;行善就广泛了,那是集体性的、众人性的。你们这次受戒,在登坛、个人白四羯磨以后,可以得到戒体。那么,这个戒体,就是你本身的了,你要依戒修行。但是呢,你是僧人,就必须服从僧团的制度。要学戒、要诵戒、要羯磨、要安居。进一步把僧团制度建设好,保持和合僧团,使这个僧团影响社会。凡清净的僧团影响社会是很深的,在这中间也起到弘法利生的作用。
弘法利生、广利人天、有利四生,这是大善。这就是作持。这是律的范围的了。所以戒律两个字,律可以包括戒,戒不可以包括律,但是两者是相通的。这点大家要注意!自己受了戒,要保持戒体。同时,过集体生活要遵守寺院的规矩,养好道风。凡是寺院规定的一切,如朝暮课诵、过堂、坐禅、念佛、念经都不能违反,那就是持律了,能够持戒进一步持律。这么一个清净僧团,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那就可以弘法利生,使正法久住,起到这么大的作用。
(三)以正信、正见为持戒的先导
1.正信
学佛不是迷信,不是盲从,不是神秘,不是玄妙,不是空洞,而是讲实际。正信就是首先要有正见,有正见才能有正信。在正信、正见的基础上持戒才很巩固。要发心持戒,认识戒的重要。持戒就是修正行。
正信是什么?正确的信仰。我们信仰什么?根据定义,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什么是实德能呢?德,应该是三宝的功德;实,就是因果的真实,即四谛因果的真实;能,就是修持的功用。我们学佛首先要皈依三宝,对三宝的功德坚信不疑;对因果的真义、对四谛(佛最初说法就是说的苦、集、灭、道四谛,说的是世出世间的因果,这个因果贯通于三世,贯通于世出世间)这个真理,我们应该坚信不疑;对于修持的功德,修一分善,集一分功德,坚信不疑,所谓修证不二,你顶个礼、作个揖、插柱香、供杯水,功德不落虚空。
所以信,就是这么三种:对三宝的功德、对因果的真理、对修持的功德,应该坚信不疑。假设这三种你都不信,不信三宝、不信因果、不信修持的功德,那你出什么家?学什么佛呀?
2.正见
这个见是以理、慧为主,有慧就指导行持,所以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什么是第一度呀?《金刚经》说得清楚嘛!就是般若。就要有正见,没正见不能得般若。佛法重智慧,佛在经中赞扬般若,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我们必须要靠伟大的智慧到达彼岸。正见就产生般若,没正见不行,唯有正见才能指导行持。佛在成道以后说法,说四谛八正道,在讲道谛的时候就讲八正道,在八正道中首先就是正见,见解要正确。佛法之“见”最根本的是什么?缘起性空。不管小乘大乘法门,一个是缘起,一个是性空。缘起讲万有,性空讲真空,如两大车轮。缘起性空之见就是中道之见,也是中观之见,而不是世间那种偏见,世俗的偏见不是断见就是邪见。
断见是什么呢?只信现在,不信将来;只看物质,不看精神,所谓人死如灯灭,死了就没有了,生命相续都否定了,这个叫断见。邪见是什么呢?走邪道,如印度的顺世外道,他否定因果,当然进一步就毁谤三宝、毁谤佛法,这都是邪见。佛教就是缘起性空之见、中观之见,中观就是不落二边、非断非常。这就是正见。对于人生宇宙必须要以这个来作为衡量的标准。
有正见以后才能巩固正信,进一步就以持戒为先导,就会认真持戒。
下面我把《佛遗教三经》之《八大人觉经》给大家简单提一下,我觉得《佛遗教三经》都很重要,我在初读佛学院的时候,首先就读《佛遗教三经》。我在佛学院讲课也是首先讲的《佛遗教三经》。
《八大人觉经》,什么叫大人?大人就是学菩萨成佛,大心之士。在佛的十个名号之中,有调御丈夫,调御丈夫就是大人,他能调伏烦恼破除障碍。过去的人赞扬出家、学佛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出家是大丈夫干的事情,一般王侯将相都赶不上,都做不了。为什么呢?出了家就是佛子,佛子就必须成佛。成佛就要修菩萨行,修大慈、大智、大愿、大行,所以叫大人。我们出家学佛,就要学大人、学菩萨。
觉,就是觉悟。我们应该觉悟哪些?观点应该清楚、应该正确。《八大人觉经》就阐明了佛教的人生宇宙观,对人生怎么看?对宇宙怎么看?从而能够认清前途,走一条解脱的道路。这条道路,在大乘经典处处都指出了的。宗喀巴大师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就分为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其中心是:出离心、菩提心、真空见。若是人生观、宇宙观不正确就不会看透世间、厌离世间,那就不会有出离心,你就永远解脱不了,那就是长轮生死,所以出离心很重要。具出离心,才可以发菩提心,自觉以后才能觉他,才能修大悲大智,从中发真空见,这个要般若智慧。《八大人觉经》的这些观点就是给我们指出要正确对待人生,对待宇宙,对待一切法。要有出离心,进一步发菩提心,真正做一个佛弟子,走向大人的道路,走向调御丈夫的道路!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这几句话贯通了佛法的基础思想。佛教的基础思想,不管小乘大乘是共通的,就是“三法印”。衡量佛法是不是世间法,是不是外道,衡量佛经是不是真的,那就离不开这三法印。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的地方提到四嗢陀喃就加一个有漏皆苦。这就是佛法教义的中心。印证是不是世间法,是不是外道,就以这个为中心。
我们学佛首先要有无常观点,无常故苦,苦故空,空故无我,这是连带关系。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中谈到“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当别离,有命咸归死”。
“积聚皆消散”,哪怕你钱再多,是百万富翁、亿万富翁,都是靠不住的,终归消散一场空,而且那个东西害人不浅,所以佛将金钱当毒蛇,是很危险的。
“崇高必堕落”,你官位再高,政治地位再高,必然有一天要落下来,而且越高落得越惨,历史上都可以证明。
“合会当别离”,凡是因缘法,有合就有散,有生就有灭,你一家人再好再好也有别离的时候。吃点筵席,朋友在一起吃得酒酣耳热很高兴,但是一会就散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生离死别,人生是难免的。
“有命咸归死”,有生必有死,死无定期。你说老年人该死,可不少小娃儿、青壮年还是死了,害各种怪病死,就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贵贫贱,这个是很平等的。
要有无常观,才晓得人生是苦,一切都是空的、都是幻化的,这是佛家对世事的观察。一个正确的观察,的确就这么一回事。有为法嘛,是有变化的。
“五蕴无我”,我们这个五蕴身,是没有一个实有我体的,你不要执着五蕴身。你为了五蕴身,想尽办法将之保养好,求享受,这就是造业!你看社会上的五毒:贪污、盗窃、抢劫、杀人、黄色、淫乱、吸毒、贩毒,说来说去为了什么?为了五蕴身。结果灾祸临头!那就是执着一个五蕴身有我,有我在享受。
“心是恶源,行为罪薮”,我们凡夫的妄心,是罪恶之源,我们这个身也是众苦之本。
因此,你能够有这个观察那就可以生厌离心,有厌离心就真正地可以舍离一切、安心行道。你看我们的大祖师,那些修行者,抛妻离子,抛弃富贵功名,粗衣蔬食,过清苦生活,是什么原因呢?他就是看淡了这些!看得清清楚楚的,看得远,这样他就安心行道。这就是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我们应该具备。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痛苦从贪欲起,少欲则身心自在。这一觉,就是觉悟欲为苦本。欲就是欲爱,欲为苦本,贪心重、欲爱重、对财色名食睡不舍就是痛苦之本。众生在生死之中受尽疲劳,就是为了这个贪欲。痛苦奔波都是从贪欲而起,必须少欲无为,就是对于六尘境界不要有所攀缘,不追求、不造业,这样身心就自在、解脱。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知足,知足常乐,终身不辱。我们要安于贫穷,而乐于追求正道。要知足,生活上要勤俭、要朴素、要淡泊,不要去追求享受。出家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有句格言“不知足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不知足的人他有财富,实则他心头很贫穷、很渺茫、很空虚;能够知足的人呢,虽然淡泊一点、清苦一点,形式上很贫穷,实际上心胸广大,有无穷的财富,就是智慧。这是可靠的,终身可靠的。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我们认识正道、履行正道,不能有一点懈怠。懈怠懒惰只有向下面堕,不会上进。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行道是一样的,不进就退,一点懈怠不得,要常行精进。精就是专精、专一:进就是不退,破除万难,冲破各种关都不退,叫精进。八正道里叫正勤,也叫正精进,六度里面有精进度,这样就可以破烦恼恶、摧伏四魔,烦恼就是魔。四魔就是:天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佛陀有大雄大力,能够摧伏四魔,靠的是精进不懈。你不精进,懒惰懈怠,这些魔就要缠绕你,就要障碍你,你破不了就不能成佛。所以出家学佛要注意这个问题。往往出家人在一生中不是遇到这样困难就是遇到那样阻碍,特别是这个时代,魔障很多。那么,你就必须要坚持正见正信,坚持正行。坚持下来,那怕是魔障再重、困难再大,你都可以一重重关度过。像唐三藏西天取经一样,《西游记》书中说的九九八十一难,唐僧都能度过。要一难难把它克服,不然你成就不了。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无明不破,就在生死之中。如何破除无明?那就需要广学多闻,多学经典,要闻思修。亲近善知识,多听开示,都很重要!要参学嘛,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样才会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成就辩才以后就可以教化众生,令众生都能够得到法身慧命、证得菩提;这是大乐,大大的快乐,安乐。现在有些人有个错误的讲法,只是念佛参禅,不学经典。还有一种讲法,只是念佛,不念经,这是错误的观念,大家要注意这个问题。现在各个角落有些不好的议论,光念佛就算了嘛,何必学经呢?念佛才是专修,学经是杂修,你们要注意这个问题。那么,你说经学不得,佛四十九年说经作什么?智慧从哪里得来呢?你走什么道路,你不晓得嘛!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在六度之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布施为主,布施是万行之首。而行布施就是等念怨亲,不要计较,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冤亲平等,众生平等。而行施以后,做到能施、所施、受施都不执着,这就是靠般若智,以般若为先导,做到三轮体空,这就是菩萨的布施。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这一觉要时常意念。五欲指财色名食睡。念到它的过患,就可以对世间上的快乐不起贪着、不受染污,自己保持清高的行为,有清净的行为,就能够安贫乐道,同时能慈悲众生、救护众生。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这是进一步发大乘菩萨心、菩提心,对一个苦难的众生(胎、卵、湿、化等)要普行救济。你本身应该代众生受苦,你在生活行动之中、你在弘法过程中所受的苦难、所遇的困难,你要作为愿望:是代众生受苦,要有这么一个大心。所以就不怕苦,而使众生得到大乐,于是得到法身慧命,得到解脱,这是圆满彻底的安乐。
以上就是《八大人觉经》的内容,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大家简单讲一下,我觉得很重要,希望大家能够学一学《佛遗教三经》,这是我们佛教的基本经典。我们以《佛遗教三经》来规范自己、警惕自己、勉励自己,这是很重要的。
二、勤修普贤愿行
(一)菩萨三聚净戒包括四弘誓愿
你们现在在普贤菩萨的道场参加传戒法会,就要联系起来学习普贤菩萨的大愿。以大愿指导我们的行持,这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受菩萨三聚净戒,四弘誓愿包括在三聚净戒中。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就是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包括五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等。摄善法戒就包括一切善,人天善、解脱善、菩萨善都包括在里面,意义很广泛;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饶益有情戒,就是要以菩萨的大悲、大智、大愿,这种心和行,救苦救难,使众生得到饶益。这就是戒法里面的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这是代表三世诸佛菩萨的愿力。不要只看作是普贤菩萨的愿,而是代表一切菩萨的愿。十方诸佛,之所以能够成佛都必须发这个愿。
(二)普贤圣号的定义
普就是普遍;贤就代表德,就是普贤菩萨登了等觉位,他的德很高。这个德就是三德:般若德、法身德、解脱德。般若德了达空;法身德了达从空到有,就是证中观、中道的妙义,这中间具足一切智慧,也就包含有一切的悲心,有悲有智;解脱德,就是大涅槃境界,不生不灭解脱自在。这就是普贤菩萨的德。贤就是代表德,这个德是普遍一切、普被一切,摄持众生德无不遍、恩无不周,叫普贤。
(三)修三田报四恩
赵朴老给中国佛学院的院训就四个字:知恩报恩。
宗喀巴大师讲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深契于悲心,悲心的生起就是知恩报恩。从知母恩到知众生恩,从报母恩到报众生恩,这是佛教大乘菩萨的基本精神。修三田、报四恩,这四个恩就是:三宝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三田就是:福田、恩田、悲田。福田:我们能够恭敬三宝、供养三宝,就是无上的福;恩田:我们能够孝养父母,那也能得很大的福;孝养父母、恭敬师长都包括在里头。悲田:就是爱国家人民、怜悯众生,知国家恩、知众生恩,而进行悲悯救度,都叫做悲田。
所以要实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结合修普贤的十大行愿,首先从知恩报恩做起,这个不是凡夫的俗情,而是菩萨广大的情感,其中有智慧、有悲心。
三、略释普贤十大愿
普贤菩萨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礼敬诸佛”,这个诸佛就是十方诸佛。我们随时要礼敬、要礼拜恭敬,我们见到佛像,不管是雕刻的、泥塑的、画的,我们要作为真佛,观想为真佛,随时恭敬礼拜,有好处!这不是一般世俗人的观点:崇拜偶像,那是极端错误的说法,我们不必理会。礼佛的利益很大,可以除骄傲心、除散乱心、增长智慧、消除业障,功用很大!在修密法里面,有些修过密法的晓得四加行,第一个就是讲礼佛、礼拜,起码十万个大头,这是很严格的!你看那些喇嘛磕长头,从内地到拉萨,不管是高山,还是道路很困难,哪怕在雨天雪地,他都是一路长头磕过去。禅宗虚云大师从普陀山起香,三步一拜,历时三年,一直磕到五台山。他后来能够开悟,都是有基础的。
“称赞如来”,我们要时常称赞如来的功德,赞扬佛的功德。以佛的功德来默化影响自己。课诵里面有很多歌咏佛功德的赞词,很有意义。
“广修供养”,供养有财供养、法供养。财供养就是物资: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法供养就是学法、修法,如说修行。
“忏悔业障”,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学佛法,自己身心不清净,就不能接受善法。如何使身心清净呢?必须洗清自己以前的罪业,消除污点,才能接受善法,所以要忏悔。
“随喜功德”,那就是见善随喜,不管小善大善,凡是有功德的事情,我们要生随喜心,不要嫉妒障碍毁谤。
“请转*轮”,我们希望佛法多流传于世间,佛法多弘扬于世间,使*轮转动,众生得到救度,世界得到光明。
“请佛住世”,虽然佛已经灭度,但是还要发愿,请佛长住世间。佛住世间,苦海中就有渡船,人天就有眼目。
“常随佛学”,如佛的发愿、佛的修行、佛的说法、佛的度众生,我们都要学习,以佛为师,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那就是要随顺众生、满足众生的愿、解救众生的苦难。这一段经文里讲了四点:对病苦的要医治他,为做良医;对失路的要给他指出正道;在暗夜中要给他发出光明,悬挂明灯;对贫穷的要解救他的生活,使他能够得到财富。
“普皆回向”,这是以我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这就属于法布施。
普贤菩萨修十大愿,愿行结合,我们要学习。我们这次受戒,最后圆满就是受三聚净戒。三聚净戒,要具体实行,必须与普贤十大愿行相结合。
四、实行人间佛教思想
人间佛教思想最早是太虚法师提出来的“人生佛教”。20世纪80年代以后,赵朴老提出人间佛教思想,他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人乘行菩萨乘。太虚大师有一首诗:“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就是说我们学佛要打好基础,首先把人做好。人做好要遵守道德,以道德为标准。道德在儒家,就是五伦八德;在佛家来讲,就是五戒十善,其中心还要明因识果。明因识果奉行五戒十善。五戒十善虽然说是人天乘所有,实际上可以说五乘共有。你不能说你受了比丘戒、菩萨戒你就不做人了!若是那样,你就失掉了人的道德!人天乘的基础是最为重要的。以人乘结合菩萨行,在做人的基础上发菩萨心,修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中间就包括了要建设一个和合僧团,以和合僧团为榜样,建设人间净土。太虚大师有个理想:建设菩萨学处,菩萨学处就包括沙弥、比丘、居士,再广泛一点就包括士、农、工、商、学、兵,以此达到净化的社会,佛化社会。
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一是避免别人说“你们佛教徒专门讲死后、讲鬼神,那是迷信”,避免这个讥嫌。若是那样搞就违反佛家本意,不现实。二是避免别人说你消极、保守。你一天到晚把山门关起来,或者在深山老林里,什么都不管,别人就说你消极、保守、没有用处。因此,必须实行人生佛教,将人乘与菩萨乘相结合才能适应社会。
赵朴老适应时代,契机契理,进一步提出人间佛教。其内容为:一个思想,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三个传统:一个农禅结合,一个学术研究,第三个就是增进国际友谊。这三个优良传统就是人间佛教思想的重心。像这种思想、这种行动可以适应社会,对人民、对国家、对世界都有好处,都有实际利益。这样,就能够避免若干讥嫌,能够发扬佛教的真精神,净化人心,净化国土,就可以做到大乘经典讲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你们大家想一想,这个思想很伟大、很现实!所以我们今后的寺院要注意这个问题。既不要世俗化,也不要孤立化。世俗化是什么呢?只是做生意赚钱,同世俗一样;孤立化是什么呢?与社会隔绝,把山门关起来,孤立在世间上,这个不行。不要世俗化,不要孤立化。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既要保持佛家的优良传统,也要以佛教大乘精神适应社会、度人救世。这样我们的正法才能久住,佛法才得以弘扬,法身慧命才得以相续!
赵朴老提出的五个建设,我觉得非常重要。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这五个建设之中,信仰、道风很重要。要保持信仰、保持道风;其次就是培养人才,没有人才就不行;还有教制,我们的教制要整顿,过去那种只是讲法眷、戒眷,讲家庭式的那种制度要把它改变过来;组织建设,我们僧团要建成强有力的组织,须健全各种制度,包括人事、财经、安全、消防、清洁卫生、接待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六和僧团。以我们的力量既要巩固自己,自给自养,过好修学生活;同时也要以财力多做社会慈善事业。
因此,我说人间佛教就包括这几个方面:第一自身建设,第二文化,第三个教育,第四个慈善。首先自身建设加强;第二就要搞文化,突出佛教文化、弘扬佛教真理;第三搞教育,我们要培养佛教人才,不能忽略这个事情呀!没有人才,后继无人,也是很危险的;第四就是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广行救济、救苦救难。
重庆佛协从1993年搞希望工程,到1997年以后又搞母亲工程。希望工程,救济儿童,包括失学青年;母亲工程,救济贫困母亲,包括下岗职工。搞希望工程花了二百多万,搞母亲工程也花了二百多万。这个钱来之不易,但是我们一点一滴都完全是作了救济。总计救了二万多儿童、救济了二三千母亲、修了二十几所学校。这个影响是很大的,这是我们的实际行动,大乘菩萨精神的表现。
所以,我希望大家今后不要只是把自己的寺院维持起来就算了,应该积极以菩萨精神行菩萨道,救苦救难,做点实际工作。这也就是真正地弘法,弘法是各方面的,要有实际行动、实际表现。这个影响就是弘法,这就使社会看到佛教徒的形象,也体会到佛家的精神,这个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自身建设加上文化、教育、慈善就是人间佛教。当然,首先要把自身建设搞好,好保持优良的传统,不能失掉信仰、道风,要有我们的特点。自身建设搞好了我们就有力量,进一步搞好文化、教育、慈善等福利事业。
我们学佛以后,如何建立正确的观点,策励自己不断进步?如何在现实社会中修行,做到世出世间法圆融无碍?就要严守戒律,勤修普贤愿行。这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今天晚上讲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提纲,要发挥地讲一天二天都讲不完。因为时间关系只能讲这一点,希望和大家共勉。
大概是在1946年,当时我住在重庆合江,正讲《心经》,听讲的居士中,有一个老资格的、曾经在清代末年中了举的老居士,叫刘天锡,他说了一件事情给我听。
他说,1931年时,在合江附近和贵州铜仁县,有个姓徐的浪荡子弟叫徐光远,整天不务正业,同他的侄媳妇通奸。后来被他姓常的嫂嫂发现了,徐光远和他的侄媳妇害怕事情暴露,就暗中放毒药把他嫂嫂毒死。毒死以后他嫂嫂的两个儿女就怀疑是他干的,就质问他,但这个人很虚伪,做了不承认,还对天发誓,说:假如我做了这个事情,我遭雷劈!
他发这个誓是在4月22日,8天之后,5月1日,事情就发生了,本来天气很晴朗,后来天气陡变,一下子黑暗下来,接着就刮风、打雷,雷光闪闪,雷声起处,就把这个徐光远和通奸的侄媳妇抓起,抓到外面的坝子上,遭雷击。雷把他们打了,其中女的死掉,男的还有点呼吸,还可以说话。当时他就对人说:我现在很悔恨,不应该违背良心做这个事情,毒死嫂嫂是我们两个干的,不但现在遭雷击,我们马上就要投生到铜仁附近一个姓石的家庭,变牛,说完就死了。
后来他家里的人就到铜仁的石家去访问,看见一头初生的黄牛,这头牛生下来就可以跳。这头牛怪得很:屁股后面还有一头小牛粘在尾巴上,这头黄牛是雄性,那头小牛是雌性,眼耳鼻口都有,很奇特。生下来以后,本来石家要把它卖给屠宰厂,后来有一家人把它买下来,认为奇货可居,就把它带去到处展览,有一次就展览到合江。
给我讲这个故事的老居士刘天锡,他亲自去看过。就在沙滩边,用布棚围起,谁要去看,就交200文铜钱,当时就像是看西洋镜一样,后来县长又把它弄到县衙里,照了相,当时的《佛教日报》、《佛教新闻》都载有这条消息。
从这一段公案来看,因果报应通三世完全可以证明,现有现报,不但有现报,来世也有报。所以恶业不能造啊!造了恶业,就有业力存在,缘到了就起现行,感恶果。我们要走三善道,千万不要走三恶道。
十八不共法,到了佛的境界,具足十八种不与三乘——声闻、独觉、菩萨所共的法,是佛特有的,故名不共。譬如佛的三业清净,就不是声闻、独觉、菩萨所共的,是佛特有的。佛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知见,也是超过声闻、独觉、菩萨,不与三乘所共。佛的知见在空间上——若干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世界,佛都了解;在时间上——过去、现在、未来都了解,智慧无碍。
这十八种不共法包括:
(1)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和慈悲以修其身,由于功德圆满,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
(2)口无失。佛具无量智慧辩才,从佛金口所说的话,字字句句,契合真理,是名“口无失”。
(3)念无失。佛具无上深妙禅定,心不散乱,常在定中,对一切法,心无所住,故名“念无失”。
(4)无异想。佛对众生,平等普度,心无分别,是名“无异想”。
(5)无不定心。佛于行住坐卧,不离甚深禅定,是名“无不定心”。
(6)无不知己舍。佛说法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未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是名“无不知己舍”。
(7)欲无减。佛悲悯众生,欲度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8)精进无减。佛以救度众生为己任,故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9)念无减。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圆满,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
(10)慧无减。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故名“慧无减”。
(11)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着,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即与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二者无为解脱(即一切烦恼净尽而无余),是名“解脱无减”。
(12)解脱知见无减。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身之所作,皆以智慧为前导,故无不充满智慧,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口之所言,亦皆以智慧前导,故无不充满智慧,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心之所思,亦皆以智慧先行,故无不充满智慧,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16)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见过去世一切法,悉能遍知而无障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17)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见未来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障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18)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见现在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障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一、佛法僧三宝为信仰的根本
作为一名居士,必须要建立这个根本,实际上不仅仅是居士,包括七众弟子(出家众、在家众)都是一样的,这是信仰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谈不上学佛。
我们信仰什么?什么是正信?就是信佛宝、信法宝、信僧宝,信三宝的功德。
为什么说佛法僧三宝是信仰的根本?
第一,佛宝。佛,佛陀叫觉者,佛者觉也,这个觉是从因地到果地上的觉,因位上有六度万行的功德,果位上有三身四智、大悲大智大愿大无畏功德,所以佛被称之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佛就是苦海的舟航、人天的导师。我们向佛陀学习,那就是要以因位的佛和果位的佛的功德为榜样,走向觉悟的光明大道,不再像凡夫一样,迷六尘境界、五欲境界,迷因果,那是妄啊!我们不要再走那条路,那一条路叫死胡同,是走不通的,所以应该要有这个觉。
第二,法宝。法,就是佛说的教法,包括经、律、论三藏。教法精深博大,如大海一样,从教理行果方面,指出了我们学佛一是有理论的根据,二是有修行的根据。从理上佛陀讲得很清楚,从行上也指出了一条根本的道路,从人天乘到佛乘,五乘教法,因机施教,这是一条光明的正道。这个教法不是一般的世间科学、哲学所能及的,因为那些是从感官到理性思维说明的境界,而佛陀的教法是从修行中内证的境界,超越语言,超越时空,是一种不变的真理!至于这一教法,要了解它的功德,我们能够学习教法、学习经典,就可以不走邪路而走正路,就像有指路明灯一样,漆黑的夜晚没有明灯,是要掉到深坑悬崖里去呀!
第三,僧宝。僧宝,就是出家众。出家众是很少的,在人群中僧宝只占千分之一。僧宝的责任就是住持正法,弘扬正法;僧宝的主要功德是以六和合为主,以德为主,重点在实践。我们恭敬僧宝,就是要学习德,和合的德,现在来讲就是和谐的德。严持净戒,不损害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转恶为善,转染成净,才能提高道德。
二、业报为生死轮回的根本
业报论是小乘、大乘所共同的,也是学佛与非学佛的区别。
世界上有许多人研究佛学,大学里边的哲学系、宗教学系都在研究佛学,但是不是学佛者,就看他是否真实相信业报。没有皈依三宝,不相信业报,就还在门外,只是个佛学者,不是学佛者。
业报就代表人的行为、众生的行为。“业”就是指行为,包括意识上、口头上、动作上的各种行为。从行为的性质区别他的果报,而这个果报又是通于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有了业因,必然要感果,必然要受报,这个果可以现世感、后世感、再后世感。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业报论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要特别提出来呢?因为就因果来讲,哲学上讲因果,科学上也讲因果,但它的因果不是佛法的因果,佛法的因果里还包括业报,是以业报为中心。
业报有三种:善业、恶业、不动业。
善业包括五戒十善。信三宝,信因果,修五戒十善,必然感人天果,起码不堕三恶道,有来生就称为增上生,可以进一步修道,不失人身,这是很殊胜的。
恶业有杀、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嗔、痴十恶业,其中属于身业的为杀、盗、邪淫三种,属于口业的为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四种,属于意业的有贪、嗔、痴三种。假若做了十恶业,上品堕地狱,中品堕饿鬼,下品堕畜牲,那是肯定无疑的。从历史到现在,这个因果报应的事实记载得很多,就我生平所见的也不少。另外还有五无间业,五无间业就是杀父亲、杀母亲、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
不动业是什么呢?就是世间定。你修四禅八定,尽管可以生色界天、无色界天,但也都在轮回之中,所以说业报为生死轮回的根本。修行就要找到这个根本,根本在哪里呢?根据十二有支讲,离不开无明、烦恼、业。
无明是什么?不明因果,不明解脱,根本原因是我执重。烦恼是什么?由无明就发生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是六个根本烦恼,还有二十个随烦恼。《瑜伽师地论》上讲,有一百零八种烦恼。烦恼很多,由于烦恼就造业,起心动念、举手投足、言语说话各方面就造恶业,由业就感果。所以学佛的人要想真正获得解脱,就必须要斩断生死的根本,在日常生活中用功,注意起心动念。
三、净土法门为解脱的根本
净土宗在中国是很盛行的,从东晋慧远大师倡导净土,唐代善导大师提倡净土,一直到现在都很盛行,而且遍及于日本、东南亚等地,现在欧洲和美洲的有些地方也盛行净土宗。净土宗的五经一论,在历史上是有根据的,五经是佛说的,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一论,就是天亲菩萨写的《往生论》。
净土宗既殊胜而又方便,能够念佛行持,就可往生西方。“阿鞞跋致”的意思就是不退转,有三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这就是初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净土宗殊胜可靠,而且很方便,在寺庙、佛堂、家里、田间地头,行住坐卧都可以念。好好念佛,在现生中就可以得到受用,消除烦恼,身心轻安,临终以后决定往生,这是有理论、有根据、有事实的,一定要深信不疑。
简单来说,佛法分为人天乘、解脱乘、菩萨乘。人天乘就是走人天的道路;解脱乘呢,解脱身心烦恼,走那个出离世间的道路;菩萨乘呢,就要有大悲心、大愿心哪!要有出世而入世的精神,救苦救难。就这么三个阶段。
学佛第一步走什么?人天乘的道路,这是基础。其中又有以下内容:
1、皈依三宝
走人天乘的道路,首先就要皈依三宝,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皈依佛宝、法宝、僧宝的目的是什么呢?皈依佛宝就是使你走向觉悟的道路,由迷转觉。你原来在迷中嘛,使你能够醒过来,由迷转觉。“佛者觉也”,佛就是觉悟了真理的圣人嘛!
皈依法宝呢?就是要你有智慧,由邪转正,走正道。人要走正道啊,不走正道不行的呀!不能走邪道,不能走恶道。因此就要学习法宝,法宝就是有充分的理由、丰富的理论来指导你走这条路,我们要学习理论,学习修行方法。
僧宝就是说,僧能代佛宣化,佛不在世,就是由僧宝来继承,宣扬佛法。僧宝,他是以德为主,他要奉行戒律。皈依僧宝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使我们由恶转善,由染转净。不走恶路,要走善路;内心不要污染,要清净,由染转净。这样一来就有很高的道德,提高了理性。
皈依三宝就是这个目的,并不是一般人说的给菩萨磕个头,求个什么。不是那个意思。
2、明因识果
皈依以后,就要懂得道理,懂因果的道理。就是前面说的因、缘、果。明因果,就可指导自己的行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3、奉行五戒十善
实际行动上就要修五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基本准则。
不杀生,指养成慈悲心,不要杀生命。按佛法因果来讲,你杀他,他将来要杀你呀!而且,这个世界上争斗太多,杀伐多,影响大家的安定,破坏安宁,危害生命,最不好。所以要戒杀生。对于你们在家人,这是首先要求做到的。不能吃素,也可以学着吃花斋;花斋都不能吃,那么你就吃三净肉。什么叫三净肉呢?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疑杀,眼睛没有看到,耳朵没有听到,不是专门为我而杀。你实在要吃荤,你买现成的还可以,但是不要去杀,不但自己不要杀,也不要叫他人去杀,不要看到杀很欢喜。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中国的文人学士中,有些宰官都是吃素。唐代的白居易、柳宗元、王维都是吃素的。民国以来,丰子恺、夏丏尊等很多文人都是吃素的。丰子恺有漫画集《护生画集》,提倡戒杀放生,这是好事情哪!大家如果不能吃素,最起码要做到戒杀。
不偷盗,别人的东西一分一厘钱都不要拿,包括不要贪污、不要偷盗、不要欺诈等等。
不邪淫,在家居士来讲呢,保持一夫一妻制,不要乱搞男女关系,不要破坏别人的婚姻和家庭。
不妄语,包括四种。第一,不说谎话,对人要真实;第二,不说挑拨离间话引起矛盾;第三,不说粗恶语刺伤别人;第四,不说绮语,就是下流话,下流庸俗。佛教提倡的语言是什么呢?是真实话、正直话、和合话、安慰话。
不饮酒,为什么呢?因为酒是乱性的。它是一种遮罪,什么是遮罪?杀、盗、淫、妄本身是罪,是性罪。酒本身并不是罪,看你用到哪些方面。比如做药酒,可以调和气血,祛风湿。所以叫遮戒,遮止你,一是叫你不饮;另外你即使要喝呢,就喝药酒,或者适当喝一点调和气血可以,这叫做遮戒。所以这个戒有开遮,最好就是不饮。这个饮酒戒里面还包括含麻醉性的东西,如鸦片烟、白粉哪等等,都不能吃,要禁止。
以上就是这个五戒的内容。你们大家想一想这个多好哇,做个人必须要这样子,这是基本道德。假如做到这点,我们的家庭就和谐,社会就有秩序,国家就稳定,那是肯定了的嘛!为什么说我们国家的建设老是搞不好呀?为什么企业倒闭很多呀?为什么一些团体不能维持啊?那就是个别人贪污、盗窃,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给社会造成很多混乱。假使大家都知道这个五戒的道理并奉行,那该多好哇!那么,家庭也和谐、团体也巩固、社会也稳定,这多好哇!这就是佛教提倡的基本道德。
综上所述的三个内容:皈依三宝、明因识果、奉行五戒“,就是人天乘的基础。就是说你做个人就要完成人格。因为你这样做,就保持了人格。就像修高楼大厦,要有巩固的地基,有地基才可以修高楼大厦,这一层是很重要的。你人都做不好,你怎样学佛呀?你怎样成佛呀?这是第一步。
接下来,就要净化身心,求身心解脱。在佛法来讲,就需要修戒、修定、修慧。以戒、定、慧三学提高自己的修养,消除身心不干净,使身心得到清净,这是解脱道。在佛法来讲,修解脱道最高的果位是阿罗汉。
菩萨就是大乘精神、大士道,那就是出世而入世,以出世精神做世间事情。那么这中间要发什么心呢?就要有大智慧,以无我的大智慧发起菩提心,发起救苦救难的大悲心、大悲愿。佛教中的观音、普贤、文殊、地藏四大菩萨,都是修菩萨行的代表。观音菩萨是大慈悲,文殊菩萨是大智慧,地藏菩萨是大愿力,普贤菩萨是大愿大行。悲、智、行、愿就代表菩萨乘。凡是菩萨,受菩萨戒、修菩萨行,离不开这四个字。要有悲心;要有智慧,最高的智慧;要有愿力;要有行动,叫悲、智、愿、行。四者要结合,才能成一个菩萨,才能以出世而入世的精神救苦救难,广度众生,有益于众生,实行大乘菩萨道。能够种这个因,就是成佛的因,结果可以成佛,所以成佛从成就众生中来。
成佛要解决群众的问题,要解决群众的苦难。要有这么个大心,要有这么个大精神,你才能完成佛道。这样,心胸广大、目标远大、目的高尚。以整个世界、整个众生为前提,这些都在自己心中,自己与这些完全相连,打成一片。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众生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在佛教里面讲叫无缘慈,同体悲。无缘慈就是说我们救苦救难不要分对象,不计较对象叫无缘慈。同体悲是什么呢!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众生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我与众生是一个体,不能分开,叫同体悲。这就是菩萨精神、菩萨的行、菩萨的智慧,所以学佛就是希望人人都学菩萨。
我到韩国、东南亚去,韩国有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就是佛教徒办的。它的标语是什么呢?“愿人人都成菩萨,愿人人都学菩萨”。你们大家想一想,你们人人都学菩萨的话,可以说,人人都有理性、都有悲心,那么世界上战争不会起来,可以维持永远的和平,那就是人间净土。所以佛教这个学菩萨的目的,就叫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大目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净化心灵,也要净化世界,这是学菩萨的最高目的,也是学佛的目的。
作为一个人,能够学佛,走佛法正道,是很有价值的。你们作为佛子,用网络来宣传弘扬佛法,使想了解和学习佛法的人通过网络就能很方便地进行交流,这是很好的。学佛的基本精神,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崇敬三宝
佛法是正信,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一定要崇敬“佛、法、僧”三宝。真正的佛,是真正的佛的伟大人格,他的功德很大;真正的法,法是真理,真理就能够破除愚暗、破除无明、开启智慧;真正的僧,就是真正的戒、真正的德。所以要遵守戒律,崇敬三宝,这是基本。
二、明因识果
明白因果的道理,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恶遭殃,为善受福,必须要止恶行善。在此基础上,发菩提心,也就是广大心。这个广大心就是把自己投入到群众中,为群众谋福利,救苦救难,屡行方便,这样就可以创造人生价值,这也是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赵朴初老居士为适应新时代而阐扬出来的“人间佛教”思想。
这个思想是因机施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随着社会、时代的前进而前进。这个前进是以种种方法、种种手段,来实现为众生谋福利、救苦救难的目标,这就是学佛的广大目标。
有了这个基础,就是成佛的因。种了成佛的因,就可以开花结果,结菩提果。太虚大师有首诗“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也就是这个内容。
三、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佛法,以佛法开阔胸襟、提高认识、启迪智慧,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上,多研究,多了解,多读经论;在实践上,要以实际行动多做有利于人类的事情,不要空谈。
四、善于甄别网络信息
《楞严经》里有一句话:“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我看电脑网络就体现了这个意义,重重无尽,互涉互入,能够包罗万象,使人们的心灵沟通,增加心灵的交往,这个力量是很强的。利用现代工具发扬佛法真理,这很好。但是网上信息来源比较容易,发消息比较自由,也比较繁杂,你们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深研大乘佛法教理,提高认识,开启智慧,善于甄别。让网络真正成为我们学习佛法的一个工具,而不要因为网络迷失了自己!
皈指回转,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或称佛弟子。“皈依”也可以写成“归依”,“皈”与“归”的读音和意义相同。学佛的人一定要皈依。只有皈依三宝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佛在世时就制定了这样的规定,《阿含经》上常有“自皈依三尊”的字样。
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称之为三皈依。
皈依佛。什么叫佛?梵语叫佛陀,中国叫觉者,觉悟了的圣人、圣者才叫佛。佛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森罗万象,从本质到现象,都已经亲自了解,亲自证得,有大智慧,有大福报,有大威力,有大功德。只有佛才是苦海中的舵手、航船,在黑暗中的明灯。为什么呢?因为他觉悟了真理,以先觉觉后觉。
众生都是佛,但是还没有觉,从闻佛法以后,就开始走觉的道路,走这个道路是可喜的,由迷到觉。一般人都是迷,迷什么呢?迷于因果,不懂因果,迷六尘境界,贪恋色声香味触法,贪恋财色名食睡,都在迷中。皈依佛以后,就开始由迷到觉,把心灵慢慢打开,就开始觉悟了。
皈依法。何谓法宝?所有佛的经典、教法。这个教法一方面是明理,就是讲因果、缘起性空、三法印的道理;另一方面就是讲行,指导我们如何修行,如何走解脱烦恼的道路。
皈依法以后,才能够由邪转正,不走邪路,走正路,而且掌握走正路的方法,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使自己内心的光明都能够放射出来,看清道路,就可由恶转善,由染转净。
皈依僧。僧是代表佛所说法的、住持正法的团体。僧是以戒为主体,僧就要持戒,持戒就可作为一般人的师范,称为德行。所以皈依僧,具体就是要持戒,比如说三皈五戒,你就要具体的行持,要守,以此建立德行,提高人品。这样子才能解脱。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是偶像崇拜,而是以他为典型,以他为模范,以这个方式来影响自己,使内心觉悟、内心光明、内心恢复德行,从此走上一条光明大道。由皈依住持三宝,最终达到恢复自性三宝。住持三宝一是佛法,指佛的教法、经典;二是佛的像;三为住持的僧众。依止这个形象,最终目的是恢复自性三宝,自性觉悟了,就恢复了自性佛;自性有智慧了,光明出现了,就恢复了自性法宝;自己的德行提高了,品质提高了,能够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恢复了自性僧宝。
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此指外境非实有,内识非虚无,非有非无,名曰中道。外实为增益执,内无为损减执,双遣二执故,方是唯识中道之义。
识有本识和转识,本识即阿赖耶,为众生生命的本体,前后相续不断,能持诸种子,变现有情世间和器世间,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转识即前七识,依止本识而起现行,又由现行熏成种子,藏于本识。
唯识学虽讲识体,但不同于宗教中的上帝、外道的神我,也不同于哲学中的物本体、心本体。以识的变化,系因缘生法故,前后相续不断故。
识为能变,境为所变,境识不离,内外浑融。所不离能,故曰唯识。
能变分三:1.因能变、果能变;2.因缘变、分别变;3.共变、不共变。
因能变即种子能变,分名言种、异熟种、四大种。所变根身器界为其所缘。果能变即以现行识体为能变,见分相分为所变。在因果能变中,有因缘变、分别变的差别:三类境中的性境,有色心之实体实用,属因缘变。独影境与带质境,但随能缘识之分别力而变,属分别变。
前七现行识为能熏,第八赖耶为所熏,受熏时成习气,即从熏习中留下的气分,潜伏于本识中有产生诸法的功能,曰种子。
熏习有三:1.名言熏习:即因名言相而熏习,能诠释义理,分别境相,产生差别法相之因。2.我见熏习:执着于我、我所的观点而熏习,区别自、他、人、我、我相、法相的原因。3.有支熏习,指善恶诸业的熏习,为死后招感不同果报的原因。
唯识学的目的在超情离见、转识成智、转染成净。
1.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以行为饶益众生、成就众生)。
2.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去除无明善观诸法的自相、共相、说法利生)。
3.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破除自他人我妄执、视众生平等,兴无缘慈、同体悲)。
4.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此时为无垢识,如大圆镜,圆照诸法,而无分别。即法身、真如、菩提、涅槃境界)。
转染成净:(1)断人我执,舍烦恼障,成涅槃。(2)断法我执,舍所知障,成菩提。
唯识宗着重于心的分析,三论宗着重于境的分析。唯识认为一切现象(众生似我、似法之现象),都是迷情之遍计执,此我法是绝对的无,空此遍计所执,才能显出依他起(因缘生法)的妙有、圆成实的胜义有。
三论宗则认为:缘起诸法之现象,不能说没有,此有为假有。即在假有上建立性空,不能把缘起法空掉才叫空。故《中论》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1.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计执性、圆成实性。
依他起:有为之法,从自种子,增上势力,待因及缘而生。
遍计执:非有计有,执我执法,由诸分别,缘名及相,执我而起。
圆成实:我法二空所显真如,圆满、成就、真实。
2.三无性:
相无自性:众生所执我法二相空故。
生无自性:因缘生法非自然生故。
胜义无自性:胜义即空,空为第一胜义故。
1.地论学派视赖耶为净识与如来藏同。
2.摄论学派视赖耶为妄识,是一切烦恼之本。
3.法相宗则认为是真妄和合之识,染净两种境界均发源于赖耶(含藏染净种子故)是生命的主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
在印度弘扬唯识学的无著、世亲二论师以后,有十大论师出,对发扬唯识教义各有论点,分出新旧两派。
旧唯识学有护月、安慧、难陀。新唯识学有陈那、护法。
1.识体变现时:安慧主张一分(只有识的见分,一般认为,安慧的一分是指识的自证分),难陀主张二分(即能缘见分、所缘相分),陈那主张三分(见分、相分、自证分),护法主张四分(即于三分外加证自证分)。
2.种子本有和新熏方面,护月主张本有,难陀主张新熏。陈那、护法则主张有本有种,又有新熏种。
3.旧唯识师主张无相唯识,即唯心无境。
新唯识师主张有相唯识,即境不离识。唯识者,唯遮境离心实有,识表内心非无,非有非无,即中道义。
经云:“心净故国土净、心染故国土染。”云何心净?谓外不染六尘,内不执人我,不著常著断,慈悲和谐,故名净土。
故此心清净,便是庄严国土。七宝宫殿、五彩栋宇,皆表面之装饰,此唯凡夫之所谓庄严,非菩萨之所谓庄严。四无量心,四摄六度,利生之万行,乃菩萨之庄严。学佛者能识此旨,才能做到悲智兼运,福慧双修,圆证菩提。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的弟子慧远(334-416)在江西庐山,与刘遗民、周续之等一百二十三人,在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东魏昙鸾(476-542)修习净土法门,昼夜专诵《观无量寿经》,并作《往生论注》二卷,阐明净土教义,奠定了后世净土宗的基础。
念佛一法,普摄群机,利钝全收。古德称念佛法门:“诚径中之径路,方便中之方便,圆顿中最极圆顿。”明代蕅益大师赞扬《大乘无量寿经》说:“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印光大师亦说:“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
一、净土宗的圆顿之义
古德判教,将净土宗判为圆顿之教,下面略述圆顿之义:
(一)佛乘圆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即指我心本具佛性,念佛修行,即能作佛;印度龙树大士《心赞》云“诸佛出生处,堕地狱未减,成佛原未增,应敬礼此心”,众生都有一颗真心,迷则成凡,悟则成圣;《华严经》说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阿弥陀佛是已成之佛,智光遍照,福德圆满。净行者持诵佛号,即以我因地之心,熏受果地之觉,“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使我消除秽暗,由始觉恢复本觉,进入佛道。故一句佛号,与佛心相应,念念相续,坚持不懈,圆证不退,即为无上佛乘。
(二)中道圆
持诵佛号,分事持与理持。事持即一心不乱,理持即不执着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消灭能所二取。此二取非有(真空);然圣号、庄严圣像、西方净土事相宛然,故非无(妙有)。非有非无,亦有亦无,即中道圆融。了此中道,即见诸法实相。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往生前书偈云:“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无来事宛然。”无去无来,而莲花、佛、净土宛然存在,即空有不二之中道实相。
(三)法界圆
《楞严经》云:“十方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念佛之人,三业清净,一句佛号,自净其心。依世亲菩萨所著《往生论》说:“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三种庄严即:(1)佛庄严(八种功德);(2)菩萨庄严(四种功德);(3)国土庄严(十七种功德)。清净句即一句佛号。由清净心念此佛号清净句,佛号无量寿清净佛,佛心即是无量清净心。从清净句出生三种庄严,此三种庄严包括无量庄严,即华严法界观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义。清净句表实际理体,极乐依正庄严表清净事相,体现了理事无碍和法界圆融。
日本融通念佛宗的良忍大师(1073-1132)根据《法华经》和《华严经》法界圆融的道理,有偈语云:
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
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
是名他力往生。
即一人念佛与众人融通,众人念佛与一人融通。人人相通,行行互融,如灯灯相照,镜镜相映。由此产生无边功德,临终时必然往生。
念佛为横超顿悟法门。首先靠真信切愿实行,而行主要是“净意”与“摄根”,如《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若能如此念念心存至诚,执持名号则不假其它方便,安住如来实相正定,能使无量劫来尘劳业识,渐渐消融,本觉心地,豁然自开,真实圆融,充满法界,此即念佛三昧的顿悟境界,亦即现在心开;临终生西,花开见佛,闻佛说法,当下了悟无生真理,洞明宇宙实相,此乃临终的心开。由此可见,念佛直趋佛果,故名为顿,亦名横超顿悟。
二、《大藏经》中的净土教义
净土宗属大乘,其根本经论为三经一论:《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与《往生论》。然倡导忆念弥陀、愿生极乐的经论在《大藏经》中有上百部。下面略举几部大乘经论与净土有关的教义简要阐述。
(一)《华严经》
《华严经》被称为“经中之王”,净土宗的“心净故国土净”、“一清净句融摄三种庄严”即是华严宗阐述的法界观。《华严经》末普贤大士的十大愿导归极乐,偈云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与净土法门同一宗趣,故《无量寿经》又称为小本《华严经》。
(二)《法华经》
《法华经》是阐述圆顿的佛乘,如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净土宗持名念佛,即直趣一佛乘。本经第二十三品《药王菩萨本事品》说:“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生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这与《弥陀经》所叙述的命终往生情景相同,故古德说《法华经》是广说的《弥陀经》,《弥陀经》是略说的《法华经》。
(三)《大涅槃经》
《大涅槃经》是阐述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性平等的。阿弥陀佛为无量寿,此即是法身常住之体,一切众生均具此体。《观无量寿经》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净土宗的第一义谛,依持名修行法门,证念佛三昧,来显发此体,由生灭的有为法趣不生不灭的涅槃,故净土法与《涅槃经》旨趣相同。
(四)唯识法相宗的六经十一论
唯识法相宗以六经十一论为依据,主张一切法相不离识变,种子为能变因,种能生现,现复熏种,相续不绝。修唯识观,依次断二取,证二空,转识成智。净土的依正庄严,即为法相,此法相唯心所显。欲生净土,信愿持名,礼拜供养,修三福业,均属净业熏习,证念佛三昧而入无生,达此境界遣除遍计执,能所双亡。复经三品修行,转识成智,径登佛地。故唯识教义,亦属净土宗的精髓。
(五)《毗婆沙论》
《毗婆沙论》分修持法门为难行道与易行道。难行道属自力,易行道属他力。净土宗与密宗均属他力之教,密宗主六大缘起论,崇奉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认为此佛之体即地、水、火、风、空、识之六大,六大即佛身,佛身即六大,佛与众生同为六大所成。密宗行者建立曼荼罗,修设供养,观想本尊,三密相应,达到即身成佛。此宗的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与净土的依正庄严,身土不二的意义基本相同。密宗教典称阿弥陀为大日如来,以十大愿导归极乐的普贤为金刚手,文殊为大威德金刚,观世音为弥陀化身,则净与密合二为一矣。
《无量寿经》称阿弥陀佛亦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十二光明,全归于弥陀一名,表明弥陀所证果觉,广大圆满。阿弥陀佛为无量光,即如如智,亦即《大般若经》和天台宗阐述的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亦即中道实相之智。
《观无量寿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净业的修持,包括世间善与出世间善,以人乘正法为基础,逐步达到究竟的佛乘,体现了净业的广大究竟。
三、净土宗的方便及影响
净土宗被称为方便法门,表现在两方面:
(一)应机方便
净土宗适应上中下三根,无论阶层界别、男女老少,其中纵是恶人,只要回心向善,真诚忏悔,都能念佛受度。善导大师说“其机者,则一切大小凡愚也”;又说“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观经四帖疏》),显示了弥陀如来度生无尽的悲愿。
(二)行持方便
念佛修持,不需繁冗的仪式,也不论在任何场所,无论静、闹、闲、忙,都可以精勤念佛。现世可消除无明烦恼,临终可以往生极乐。唐代文人白居易之《念佛偈》中有云:“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净土宗教义看似平凡,实际至高至深,在历史上对教内各宗各派,对教外各阶层人士影响甚大。
1、教研本宗,行修净土。唐代天台宗智顗,三论宗吉藏对净土经典都有注释,提倡念佛。律宗大德道宣在终南山持律念佛。道绰原是涅槃学者,后专修净土法门。少康初诵《法华》、《楞严》,继学律部及《华严》,后专修净土。五代末,法眼宗延寿提倡禅净合修。宋初以后,禅、台、律等宗学者均兼弘净土。元代中峰禅师融通禅、教、律、密、净,晚年专修净土。明代智旭由儒入佛,遍涉诸宗,教以天台为主,行愿在念佛。清末杨仁山广究大小乘经论,而以净土为归宿。民国时期律宗大德弘一、禅宗大德虚云、天台宗大德谛闲、融摄诸宗提倡人间佛教大德太虚,皆崇尚净土,提倡念佛。
2、禅净双修,成为中国历代寺院传统行持。从唐代开始,千余年来各大寺院多既有禅堂,又有念佛堂,参禅念佛成为日课。经常举行“禅七”或“念佛七”法会。
3、结社念佛。从东晋慧远白莲社始,后世结社念佛之风盛行。如北宋省常结易行社;宋代知礼立念佛施戒会、灵照倡净业社、慧询立西归莲社;清代实贤杭州创莲社,撰《劝发菩提心文》;民国以后,念佛社、净业社、居士林、佛学社等遍于全国各地,经常举行念佛七法会,宣讲净土经典。
4、念佛普及社会,移风易俗。在中国历史上朝野间,一句弥陀,成为口头语。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焚香点烛,礼佛祈祷,念诵佛号,成为早晚定课。凡念佛人,存善心,明因果。中国原是儒教伦常国家,自佛教传入,由于念佛普及,五戒十善使伦常内容充实提高,对社会影响良好。
5、充实文学艺术。历代大德及著名文人,如晋谢灵运、唐白香山、李商隐、李青莲、宋苏东坡等都赞扬净土,称颂念佛。清省庵撰有《净土诗》一百零八首。唐代法照依《无量寿经》立五会念佛,以音韵文字弘扬净土法门,念佛梵呗庄严和雅,充满于寺院与信众团体,普及于民间。著名的中国石窟,如敦煌、龙门、云岗、四川大足北山、宝顶等石刻极乐图、净土变相图,备极庄严。在绘画中有西方三圣像,其中阿弥陀、观世音像尤为普遍,其影响可知。
《阿弥陀经》称娑婆世界为五浊恶世,若能专修净业,染心转成净心,则逐渐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智慧光,转烦恼为常寂光,转众生浊为莲花化生。大乘修行者“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解脱不离现实,故净土法门须发悲愿心念佛,不应舍弃现实众生。净业行者以三福业净化自他、净化世界,使人提高理性,增长道德;抑制私欲,消灭嗔恨;彼此相敬,平等相待;战火永熄,和平安乐。如此,人心安定,世界和平,人间净土,呈现眼前。
中央领导人胡主席提出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本身就是传统文化——儒家、道家、佛家的重要内容。其中,佛教所讲的和谐,意义相当高。
儒家针对的是现实的人生和人间;道家涉及到了“天人”境界;佛家的对象则是一切众生、三界五趣、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世界。空间更宽,对象更广,目标更高。
讲和谐,在传统文化中,就必须要特别宣扬佛家的教义:明因识果,止恶行善!明因识果是整个佛法的教义。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人生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没有哪一个能够跳出因缘果的,这是个大原则。有因有缘就有果,因果也是有性质的。因缘有性质,果也有性质,分为善性、恶性、无记性、染污性、清净性。哪种因哪种动机就造成哪种果,这个关系繁杂而不乱!
通过佛家教义使人们都能够具有慈悲心、善良心、利他心,建立起众生平等之心,在这个基础上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一般社会上讲仁慈、博爱,只是遍于人类,对于其他动物却没有人管,相反却是尽量残杀,对生态自然界也是尽量破坏。这种情形,用佛家的观点看来,哪里得到和谐了?没有得到!这就不能彻底地实现和谐!
所以讲到和谐,佛教僧团里有“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其中意和是最彻底的;菩萨行里面有“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再加上菩萨戒,有居士菩萨戒、出家菩萨戒、梵网戒、瑜伽菩萨戒等,都是说明这个和谐的道理。这些内容不但是对思想的指导,还是对行动的规范,讲得很细微。所以要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就必须要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之中,特别要弘扬佛教文化,这是今天的首要。
胡主席在“如何加强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论语》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常思贪欲之害”,在佛教里面表现得最显著,“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常怀律己之心”,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约束自己,要具有反省功夫、忏悔功夫。这些道理就是儒家、佛家所讲的内容,来源于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
“权为民所享,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治的权利为人民所享受,你的感情要系在人民身上,谋利益不要为自己谋,要为人民谋,这是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
现在讲“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什么?就是社会上既分工又合作,互相协调,达到利益均沾的目的!这些思想在《大同书》里面写得很清楚,说得很完备。
在佛家来讲,众生平等,和谐精神更为具体。现在中国社会很好,我觉得有转机。传统文化,在过去是要被打倒的,今天逐步复兴,什么原因呢?这跟中国及国际社会的现状都有关系。
国际方面,矛盾重重。由于种族歧视、民族歧视、宗教偏见,引起战争;再加上恐怖主义手段十分毒辣。战争目前虽然是在局部发生,但若不引起注意,这个火药桶就要爆炸,一爆炸就不得了,大家都知道,原子弹、氢弹能毁灭人类,很可怕!
就国内来讲,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发生纷争现象,争权争钱,无形中就有贫富分化了。尽管中央采取宏观调控,但是现在力量还不大。如果人心能够在道德方面提高,理性提高,减少贪欲,这样就会心理平衡。心理平衡就可调节经济平衡,这是很需要的。
中国古代讲政治,讲经济,是以“德”为主,以“德”为领导。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比较团结,民族比较发达,是跟这个思想的指导分不开的。以“德”来指导政治、经济,矛盾和斗争就不会大。你若是勤俭淡泊,勤劳就可致富;你若是懈怠懒惰、好吃懒做,就要贫穷。
当今要想消除贫富不均,消除恶性竞争及斗争,用法律的强制手段是很勉强的,若以“德”为首,以“德”来指导和感化,就会事半功倍。胡主席、温家宝的讲话处处引用中国经典,就是在大力倡导中华传统美德,从中央开始倡导,就能慢慢形成风气。
关于和谐的内容,传统文化的发扬,从“四书五经”,到《道德经》、《易经》,再谈到佛经,内容多得很。佛法的弘扬,对于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及维护世界和平都有好处。所以说“和谐”,是涉及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如何把这个和谐的意义发挥出来,结合现代思潮,以现代的形式去实现,至关重要!
宗教与封建迷信是不同的,有很大的区别。
封建迷信来自民间,涉及民间的习惯、民间的传说、民间的理想、民间的愿望。而宗教的产生有其历史、教主及教义,既有产生的历史根源,又有道理可讲,有理论基础。宗教有教规,就是在行为上有所遵循、有所约束,大都是劝人为善;另外还有教团,是有组织的。
宗教,不管是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道教,在净化人心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迷信是什么呢?迷信是宣传神权,借鬼神附身,借神敛财。具体讲就是相信鬼神、占卜、扶乩、预言天书这些东西,这往往就带了一定的神权思想。本来人生了病需要吃药,佛家讲有医药可以治病,迷信却往往让人不吃药,使人们受到很多损害。相面、算命、预言天书、跳神扶乩等等都属于迷信,它使人们在鬼神中、命运中不能摆脱。
宗教是以劝善止恶为主,有其教史(历史)、教义、教规、教团,发生的作用是劝人止恶为善,这样对社会的稳定就有一定好处。而迷信就是以神权、以各种不可知的东西来愚弄人们,从中渔利,使人们受到损害。所以说宗教与迷信有极大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宗教与哲学有关系,迷信与哲学完全没有关系,因为迷信是说不出什么道理来的。宗教可以说自己做主,当然其中唯神论的也有,但是这个方向还是很好。迷信则是自己完全不能做主,赋予神权,迷信神权,自己完全不能主宰自己,这是极大的区别。迷信一般来讲得不到政府支持,中国现在提倡五大宗教,发扬五大宗教,而迷信却是要取缔的。
但是迷信也不是邪教。邪教完全以神我,发扬神我,以此来愚弄人。神我之说在印度就是婆罗门教,崇拜梵天,以神权来主宰,被佛教视为外道。中国过去的“法论功”,就说自己是神,自己是主宰,能支配一切。这个是很荒唐的,引人入邪,害人不浅。这个为害的程度,比迷信还大。所以,宗教与迷信、邪教是有区别的。可以多看有关资料作一下参考,大体区别即是如此。
佛教既不是迷信,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更不是邪教。邪教讲神我,佛教讲无我。一般宗教讲万能的上帝,讲神权;佛家讲因果,能自己做主、自己创造。哲学讲内心思辨,佛家讲实践、心物一体,又有不同。
科学方面呢,是倾向于物质以及在物质上的研究。佛法讲心物总和,讲心就有物,讲物就有心,讲中道实相,所以与科学也有所不同。
上个世纪初曾经有个争辩,一派认为“佛教非宗教、非科学、非哲学”,另一派认为“佛教亦宗教、亦科学、亦哲学”,这两派都有理由。
“佛教非宗教、非科学”:为何非宗教?宗教讲神权,不管是上帝也好,梵天也好,神我也好,都是归于神权,而佛教不是!为何非科学?科学崇尚物质,以人为本;佛法是总和观点,人与自然、社会是连成一体的,故非科学。为何非哲学?哲学是形而上学的,欠实践;而佛法讲究实际,注重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佛教亦宗教、亦科学、亦哲学”:从信仰方面来讲,佛教有历史,既然信,就要崇拜三宝,在这一点上佛教与宗教相似。佛教亦科学,因为佛法讲逻辑,讲因明,讲实证,与科学的求证方式接近。佛教亦哲学,佛学在思维方面注重思维的形式,讲现量、比量等等,这与哲学相类似。
一、少读诗书,文才高超。
济公出自儒雅门庭,自幼读书,文学深有造诣。住灵隐寺曾被选任书记,一切内外文件均出自济公之手。写作往往不假思索,一挥而就;诗句工整,诗意潇洒豪荡,有情有景,深寓禅机。如他在净慈寺居住时,经常乘舟游西湖,一次偈题云:
几度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论钱;
一声啼鸟破幽寂,正是山横落照边。
“不论钱”正说明济公生平不计钱财,生活淡泊,似一苦行头陀。末两句写景寓情,写出“夕阳无限好”之景,但丝毫没有“只是近黄昏”的伤感和哀叹,画出他的豁达和洒脱。
又如他与杭州冯太尉饮酒,有诗相赠云:
削发披缁已有年,惟同诗酒是因缘;
坐看弥勒空中戏,日看毗卢顶上眠。
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
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颠僧绕市廛。
以酒催诗,李白酒中有仙,而济公酒中有佛,于平凡的诗句中,道出不平凡的心境和修养。
又有饮酒诗云:
何须林景胜潇湘,只愿西湖化为酒;
和身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
这诗不单情景交融,而且写我与物化为一体了,天真而洒脱,何等自然!何等高雅!
二、禅境很高,甚深莫测。
济公于灵隐寺出家,学习参禅,经过慧远禅师不断指点琢磨,一夕灵机触动,豁然有悟,发狂跳跃,得慧远禅师印证,有四句诗云:
昨夜三更月正明,有人晓得点头灯;
蓦然思起当时事,大道方知一坦平。
济公开悟后,于日常生活中都透现灵机,如他一次喝粥时,信笔写了一首《临江仙》的词:
粥去饮来何日了,都缘皮袋难医。
这般躯壳好无知,入喉绕到腹,转眼又还饥。
惟有衲僧浑不管,且须慢饮三杯。
冬来犹挂夏天衣,虽然形丑陋,心孔未尝迷。
后来慧远禅师圆寂,济公感念师恩,为遗体荼毗时举火云:
师是我祖,我是师孙,著衣吃饭,尽感师恩,临行一别,弃义断襟,火把在手,王法无亲。噫!与君烧却臭皮袋,换取金刚不坏身。
慧远禅师属禅宗临济系统,“七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喝下息狂心”,棒打拳击如霹雳灌顶,正是这一系的门风。济公继承慧远衣钵,虽然不检细行、放浪形骸,但仍是禅宗的一位高僧。据台湾出版《补续高僧传》记载,他撰有《镌峰语录》十卷、《志丹语录》二卷、《法丹和尚剩语》一卷,还有很多诗作,被列为禅宗四十祖。
三、少欲知足,生活简陋。
济公出家后,一身破衲衣,一双草鞋,一个包裹,身上不存一文钱,有酒肉就吃,无酒肉随众喝稀粥,饮清茶,无私无欲,确是不同凡俗的解脱僧。
《济公全传》有形容他的一段话:“一个穷僧,短头发有二寸多长,一脸的油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绒绦,疙里疙瘩,褴褛不堪,肮脏之甚……”小说系以艺术的笔调,把济公丑化得淋漓尽致。其实济公未必完全如此,其中突出的中心是济公无私无欲、洒脱自在。
历代隐居山林的高僧,粗衣蔬食,自耕自养,水边林下,了悟真谛。济公日逛城市、放浪形骸,只是另一种形式而已,不同于世俗人的纸醉金迷,也不同于“身出家,心在家”的一部分俗僧的趋炎附势、争名夺利。
四、扶危济困,奖善惩恶。
济公平生喜欢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深入群众,同情人民疾苦。《补续高僧传》和《济公活佛传》等记载,他挽救过因各种原因走投无路寻短见的人,有卧病不起、经过他用特效药治愈的人,那些忠孝节义、善良厚道而身处危困中的人,他都用各种力量、施设方便给予帮助。经他惩治的人,有盗贼土匪、贪官污吏、邪道旁门、地痞流氓等。为民伸冤,为安定地方出了大力,使人拍手称快、崇拜赞扬。他的行动有似剑仙侠客,却又不是嗜杀成性的侠义之类,因此,一般老百姓就以“活佛”或“圣僧”称呼之。
瑜伽菩萨戒讲记
(2006年10月2日讲于宁波奉化雪窦寺)
一、讲戒缘起
此次雪窦寺传二部僧戒,这可以说是历史上没有的,也是落实宗教政策以后,经过怡藏法师和两序大众的共同努力,修好了寺庙,在此形势大好的情况之下,而举行的这么一个特殊因缘。现在的雪窦寺,殿堂庄严,环境幽静,又是中国历史上唐朝以后的五代时期弥勒菩萨降生应化的地方。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天之兜率天宫内院,内院是一个极乐净土。
弥勒菩萨秉着悲愿,在五代时降生在浙江奉化雪窦寺。他生时有很多神异事迹。为何晓得他是弥勒菩萨呢?他在圆寂之前,坐到石头上说了一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以后就入涅槃了。当时有些人根据他平常的一些事迹,知道他是弥勒菩萨现身。弥勒菩萨在兜率内院现天人相,戴天冠。下生为一个布袋和尚,背个布袋经常乞化,一般喊布袋和尚。我们现在各大寺院天王殿正中供的弥勒菩萨,就是五代时布袋和尚的形相。
20世纪30年代初,太虚大师曾在雪窦寺任住持。太虚大师就是信仰弥勒菩萨的。他生平有这么两句话:“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他的志向要整理僧伽制度,在行动上呢要学菩萨,实行菩萨戒,特别是瑜伽菩萨戒本。瑜伽菩萨戒是弥勒菩萨讲的。根据这个思想,太虚大师就建立人生佛教、菩萨学处。太虚大师在晚年,始终坚持弘扬人生佛教,提倡建立菩萨学处。因为整理僧伽制度没有成功,就从事文化教育,宣传佛教文化,办理佛教教育,培养僧伽人才,这方面的成绩很昭著。
中国在唐代建立八大宗派,为性宗、相宗、律宗、密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在这八大宗派中,性宗、相宗、律宗、密宗都是印度本有的。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是中国的祖师学习佛教的经典,根据自己修学心得加以发挥,而建立起来的。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般称之为中国佛教。但不管八大宗派怎么样,佛教的中心思想,一是性宗即般若,二是相宗即唯识法相。般若讲空,唯识法相讲有。性宗就代表印度的般若系,唯识法相就代表印度的瑜伽系。其实性相是一体的,讲相不离性,讲性不离相,性相平等,这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自证境界,是阐扬释迦牟尼佛的心怀、本怀。不管哪个宗派都是如此,离不开性和相,性相平等。所以太虚大师主张八宗平等,不能分高下。
瑜伽系具体代表就是弥勒菩萨所讲的一百卷《瑜伽师地论》,唯识宗的一本十支,一本就是《瑜伽师地论》,这是根本论,其他的《唯识三十论》、《显扬圣教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大乘庄严经论》、《大乘五蕴论》、《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分别瑜伽论》、《阿毗达磨杂集论》叫十支,是根据根本而发扬出来的。瑜伽菩萨戒就是根据《瑜伽师地论》里的《菩萨戒品》抽出来作为一个单行本的。
今天讲瑜伽菩萨戒就是根据太虚大师的有关这方面著述,进行讲解。这是缘起,由于戒期的因缘,大家聚会一堂,所以能够讲瑜伽菩萨戒。这个地方是弥勒菩萨降生、应化的地方,也是太虚大师曾经住持过的地方。因缘很殊胜,希望大家认真听讲。
二、认识瑜伽菩萨戒的特点
(一)三要义
1.以发大悲菩提心为体。大悲心就是菩萨的戒体,有大悲心就有菩提心,有菩提心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才能证得佛果。就是说大悲为根本,这个悲一般讲有无缘慈、同体悲。慈能给众生安乐,悲能拔除众生痛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只能予众生安乐,拔除痛苦,不能使众生烦恼,不能使众生身心都受痛苦。无缘慈,就是不要分别计较,不要分别男女老少、高下尊卑。动物界中,不要分别水、陆、空,也不要分别大的、小的、美的、丑的,哪怕是一只蚂蚁都不要损害,都要爱护。同体悲就是把别人的身体当成自己的身体,别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别人的安乐就是我的安乐。
这个悲讲得再具体一点,有三种:众生悲、法缘悲、无缘悲。
众生悲是想到一切众生都在痛苦中、在灾难中、在生死大海中,我们应该念众生苦。思地狱苦发菩提心,念众生苦发菩提心。念众生苦而发的悲,叫众生悲。佛以慧眼观察,一切众生多生累劫以来都是我们的父母师长、六亲眷属,现在由于肉眼障蔽不能认识,他们在痛苦中,我的六亲眷属、父母师长都在痛苦中,我怎么能不救他呢?这叫众生悲。
法缘悲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的存在,在空间上不是孤立的。在家里靠父母,学校靠师长,生活要靠农夫、工人、商人,安全要靠国家、靠警察、靠法律。一切人都是为我而生存,人人为我,我应该为人人。彼此相望,互相依存,互相资助,平等平等。那么人们对我有恩惠,我应该加以反馈,应该报答。从这方面来讲叫法缘悲。
无缘悲,说明大悲心的广大,大悲心广大如虚空。一不计较、分别;二不执著相。不要分别,视众生如一体,就象父母一样,哪怕儿女再多,但都一样,视儿女如一体。佛视众生也是如一体,就像只有这一个儿子一样关心爱护。不要分别,不要执著,体现悲心的广大,叫无缘悲。
2.以智慧为先导。智慧是啥?就是要有正知正见。这个正知正见就是要符合三法印、缘起性空的道理。明白因果,相信业果,了解诸法皆空、没有实体之后,就可具足无我之见,即真空见,这一种见解叫正知见。如果不相信因果那就是邪见;执著于世间上常有,就是常见;执著于世间上万法都是断灭,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就是断见。我曾在经典上看到,解释“智慧”很有意义。什么是真正的智慧?第一要有胜解,对于佛经教理要有殊胜的了解,决定不疑;第二要有大悲心,悲不离智,智不离悲;第三要有实际行动,能够布施,舍弃一切。这样修学就是真正的智慧。胜解、悲心、布施具体结合,就是真正的智慧。
3.以三皈七众戒为律仪戒。瑜伽菩萨戒重在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但是这里讲必须要以三皈七重戒为基础。受了三皈五戒的,为优婆塞、优婆夷(男居士、女居士);沙弥、沙弥尼是十戒;式叉摩那,具学三法,一学根本,二学六法,三学行法;比丘是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是三百四十八戒。必须要以这个七众弟子的律仪戒为基础,这是根本,不能违犯,在这个基础上来修学菩萨戒。瑜伽菩萨戒特别发挥的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就是根据七众律仪戒法来修学的,而不是抛弃七众律仪戒。
(二)三种殊胜
第一个殊胜,如何修学六度以及诸善法?就要修学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饶益有情。这就是瑜伽菩萨戒实行的大乘菩萨的特殊精神,很殊胜。一般讲自利利他,在瑜伽菩萨戒来讲,你要自利,首先要利他,你不利他,也达不到自利,所以以利他为前提。
第二个殊胜,要真俗圆融,由俗入真,由真返俗。如何理解呢?由了解世俗的因缘生法,达到了解性空、明白性空真如的道理,就是由俗入真。什么叫由真返俗呢?悟了以后再反过来,善查法相,法法平等,以慈悲精神来广度众生,以出世精神来做入世事业,出世而入世,就可达到真俗圆融,悲智兼运。
第三个殊胜,瑜伽菩萨戒是弥勒菩萨为七众弟子讲的,不单是对比丘众所讲。根据这个内容,出家众、在家众发挥各自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瑜伽菩萨戒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就可悟得法性。太虚大师提倡的“菩萨学处”、“人生佛教”就是根据这个精神而提出的。僧众可以办文化、教育、医务、慈善。在家居士信仰三宝、修持五戒,也可以办文化、教育、医务、慈善,但由于居士在社会上活动比较方便,就可以遍于士农工商学兵各个领域,搞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经济、政治事业等,这都符合瑜伽菩萨戒的精神,这是很特殊、很殊胜的。
(三)三种意乐
戒体是一种意识,属意识的思心所。不管受比丘戒还是受菩萨戒,都要有三番羯磨,就是以意识集中,静听羯磨,观想诸佛菩萨降临,由这个熏习,意识成为一种戒体,这个戒体就成为种子,熏习到阿赖耶识中,不会忘失。在菩萨戒里称为金刚光明宝戒,属于金刚种子,永远不会忘失的。
这里有三种意乐,这三种意乐都是戒体。
第一种就是净意乐,由凡夫的染污心转为圣贤的清净心,即是摄律仪戒。
第二种善法意乐,一心向善,生活行动与善法相应。善法是很宽广的,有人天善、解脱善、菩萨善。善就是利于他人,不损害他人。与善法相应,普遍地应该生起这个心,即为摄善法戒。
第三种要一切想到众生,以悲心饶益众生,即是饶益有情戒。
这三种意乐相当重要,戒体就包含这三种意乐。菩萨戒是心戒,菩萨戒是佛戒,重点在心,犯与不犯都在心。所以《华严经》中文殊菩萨在《净行品》中讲,作为一个菩萨,发菩萨愿,必须要善用其心。这句话大家多体会一下,一般众生都是不能善用其心,所以走邪路,走魔道。学佛人就是要善用其心,就好像由此岸到彼岸,必须坐船,掌握船必须要舵手。舵手就要掌握方向,方向掌握得好,可以乘风破浪直达彼岸,不会迷失方向,步入岐路。这就是善用其心的重要。
这三种意乐,都是说明重点要善用其心,才不会破坏戒体。菩萨戒的重点是以悲为主,假如你没有悲心,丧失悲心,处处不满意,怨天尤人,嗔心不消灭,处处有愤恨、怨恨,那你就忘失了菩萨戒,破坏了戒体,就不能够做菩萨。
守戒的过程首先有意乐产生,意乐就是心意获得满足而生快乐。犯戒就看你是有心还是无心,有心就是犯戒,无心还可以原谅,可以减轻。心是相当重要的,学菩萨一定要善用其心。
三、释题、说者及译者
(一)释题
这个题叫瑜伽菩萨戒本。瑜伽如何讲?现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瑜伽功或者说瑜珈功,这个词来源于古印度,在古印度讲瑜伽,与中国的气功相似,坐、卧、行动、练功,使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目的在此。但佛家讲瑜伽的内容与此完全不同,是相应的意思。对于学佛人来说,有个中心目标,要与涅槃相应,在教理行果方面,不管是持戒、修定、受用都必须有一个目标,要达到涅槃境界,达到解脱生死的境界、清净无烦恼的境界。这是佛家讲瑜伽的中心思想,而不是气功所讲“要长生不老”。
这个“戒”就是从弥勒菩萨所讲《瑜伽师地论》里面的本地分中《菩萨地》中抽出来的,是《瑜伽师地论》的一小部分。弥勒菩萨讲瑜伽菩萨戒,是无著菩萨亲自到兜率内院请他讲的。《瑜伽师地论》是讲法相唯识的根本论。
什么叫菩萨?具名菩提萨埵。对于菩萨的含义,在中国过去有些混淆,老百姓把什么土地爷、东岳大帝、城隍等等都叫菩萨,在佛家来讲,这些不叫菩萨,只能叫神、天神,属于神一类,不能神佛不分。菩萨的梵语是菩提萨埵,翻译成华语叫觉有情,就是说这一个有情,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自觉觉他就要发菩提心。菩萨就是发菩提心的有情。发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菩萨分因位菩萨和果位菩萨。因位是资粮位、加行位,由加行位入见道位。资粮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加行位即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由四加行而入见道,次第很明确。资粮位和加行位的菩萨都叫因位菩萨,也就是地前菩萨、十地之前的菩萨。由见道入了初地以后,从初地到十地,甚至十地以后到等觉位,都是果位菩萨。见道一般都叫开悟,密宗叫大圆满法。见道以后入了初地还要修道,一分一分的断除烦恼障、所知障,到十地以后的金刚道,才能把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断完,到达等觉,最后完成佛果。所以这个菩萨有因位菩萨、果位菩萨。
你们受了菩萨戒都叫因位菩萨,你们正在这个资粮位的阶段,通过修福、修慧来积累资粮。修福就要广种福田,修慧就要多读经论,融通世、俗二谛。修福修慧,并发心度众生,都叫菩萨。
至于戒本就好几种,今天所讲的是《瑜伽菩萨戒本》,其他的还有《梵网经》、《菩萨璎珞本业经》、《菩萨善戒经》、《优婆塞戒经》、《沙弥尼戒经》等,都是专门讲这个戒,说明这个戒相,把它单独列出来,叫戒本。
(二)说者
就是弥勒菩萨。弥勒翻译成华语就是慈氏,是他的姓。为何叫慈氏?因为弥勒菩萨在过去因位阶段修菩萨行的时候,世世生生修慈心定。有这么一段公案,在弗沙佛的时候,弥勒菩萨修慈心定已经比较成熟了。弗沙佛为了试验他,就在弥勒菩萨入定的时候,化成一只满身脓疮、臭不可闻的狗,趴到弥勒菩萨旁边。弥勒菩萨一出定就发现了这只狗,悲心生起,开始医治它。狗的脓血很多,他不怕臭,不怕脏,用嘴巴来舔吸,一直把这只狗全身的脓血吸完,脓血吸完后,疮就慢慢好了。此时,狗马上就恢复成为弗沙佛,给弥勒菩萨授记,赞扬弥勒菩萨修慈心定,说:功德很殊胜,将来你一定成佛,在释迦佛以后,继承释迦佛的位置,叫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所以弥勒就是慈氏,是他的姓,名就是阿逸多,阿逸多叫无能胜。
什么叫无能胜呢?弥勒菩萨修慈心定,在释迦牟尼佛入灭,经过若干年以后,就由他来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位置。一生补处者,就是他只要过一生就可以补释迦牟尼佛的位置。这个时间就是五十六亿七千二百万年以后,弥勒菩萨降生人间,来补释迦佛的位置,很殊胜。这个殊胜没有谁能比得上,所以叫无能胜。那时,龙华三会本着弥勒菩萨的心愿,实现人间净土。这个时候的人间就不是浊土,而是净土,人们都奉行五戒十善,精神修养很高,物质相当丰富。所以弥勒菩萨是提倡人生佛教最主要的一个菩萨,太虚大师就是奉行这个宗旨,来实现人间佛教。
释迦佛灭度后六百年间,龙树菩萨弘扬般若。八百年到九百年间,无著和世亲菩萨弘扬瑜伽、唯识法相。为解释大乘教法的很多疑惑,无著菩萨就上升到兜率内院,请弥勒菩萨下降人间,在中印度阿逾阇国重阁讲堂,一个很大的讲堂,说《瑜伽师地论》。据历史记载,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的时候,听的人很多,地前菩萨因根基不同,或者见相,或者听声音,或者见不到,各个不同。而对于地上菩萨来讲,则是既能见相也能听见声音。
(三)译者
译者就是唐朝时候很著名的三藏法师玄奘。玄奘法师从小就很聪慧,长相庄严,人品也好。为了求得佛法,他到印度留学,前后经历十七年,回到都城长安以后,唐太宗资助建立译经院。他翻译出来的经卷一共是75部、合1335卷,他翻译主要经典中《大般若经》就是六百卷。他白天译经,晚上讲学,相当辛苦。他译业彪炳,对佛法在中国的传播建立了很大功勋,鲁迅称赞玄奘法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写的《大唐西域记》,翻译到全世界,有很多种外文版本。
四、释正文
正文重点讲戒相。瑜伽菩萨的戒相一共是四重四十三轻,就是说四条重戒,四十三条轻戒。四重:一自赞毁他;二悭不布施;三嗔不受悔;四说相似法。这是四条根本戒。在《梵网菩萨戒》里面,是十重四十八轻。《梵网菩萨戒》的十条重戒的后四条就是这四条,前六条重戒是摄律仪戒。《瑜伽菩萨戒》也说明了菩萨修行包括摄律仪戒,以摄律仪戒为基础,在这里着重说明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轻戒有四十三条。属于障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应该戒除的有三十二条,其中布施七条,持戒七条,忍辱四条,精进三条,禅定三条,般若八条。障碍修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有十一条。一共就是四十三条,为四十三轻戒。
(一)四重戒
下面着重讲一下四重戒。
戒文:“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而修惠舍;正求法者来现在前,性悭法故,虽现有法而不舍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由是因缘,不唯发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内怀猛利忿恨意乐,有所违犯,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是名第三他胜处法。若诸菩萨谤菩萨藏,爱乐宣说、开示建立相似正法,于相似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是名第四他胜处法。”
第一条重戒:自赞毁他。自己赞扬自己,把自己抬得很高,毁谤别人。为什么呢?由于自己内心贪心很重,嫉妒心重,贡高我慢。贪是属于根本烦恼,佛家讲: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六个根本烦恼为:贪、嗔、痴、慢、疑、恶见。贪是首要的,因贪求利养、贪求恭敬,而嫉妒别人,自赞毁他。
第二条重戒:悭不布施。悭就是悭吝,悭吝就是由根本烦恼贪而产生的,悭吝不舍,是大随烦恼之一。悭什么呢?悭财、悭法,有钱不愿意施舍,别人来求,不愿意给,有财不舍;自己懂经典,懂教义,别人来求法,不说,有法不施。悭不布施都是由于自私心、我见心很重,学菩萨不能这样。
布施是很重要的,要施财、施法。学佛体现在行动上就要上供下施。上供就是供养三宝,供养父母师长;下施就是对于一切众生要解决他的衣食困难。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经济困难的施以财,不懂真理的施以法,不安全的施以无畏,使其离开恐怖。
施是六度万行之首,而这两条自赞毁他与悭不惠施,都属于烦恼之中的贪心和悭吝心,学菩萨就不应该这样。当然在修行的人中,有的富裕,有的贫穷,每人情况都不一样。富裕的就随力多布施一点,钱少的就少施一点,没有钱的,安慰一下都可以,只要善用其心,不著相布施就有很大的功德。你供佛,供三宝,有钱的修庙、塑像,献金银财宝,没钱的哪怕供一支香,供一杯水,都说明你这个心哪,很广大,合乎佛心。
第三条重戒:嗔不受悔。由于忿恨意乐,对别人不满意,或者求财不得,求利不得,求名不得,内心生起嗔恨,表现在行动上就是骂、打,甚至杀害别人;别人有过失,或者不原谅,或者不受悔,不宽容别人。这就是嗔不受悔。
嗔也是根本烦恼之一。你们注意这个嗔字啊,嗔性就是恶,在善行、恶行、无记行三行之中,它是属于恶行。贪与痴尽管也带恶行,但有时候是无记行,无记行在不用心的时候,就是非善非恶。而嗔心一发就是恶,“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讲:无嗔即持戒,心净即出家,慈悲即观音。你若没有嗔心,就能持戒,不会损害别人;你能容让就可以行忍辱;你能施舍就可以行布施;你精进不已、常想到别人叫精进;你保持这个心不变,为禅定;你能观察一切,明因识果就是智慧。所以无嗔即持戒。嗔心不能起啊,嗔心是慈悲的反面,起嗔心就犯菩萨戒。因此,希望大家要提高认识,随常检查把握自己的念头,不要起恨心、嗔心,多学忍耐,多修忍辱。《金刚经》上讲“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不要争,不要过于分别,一起分别就要起是非,就有争论、争斗,会造恶业。
第四条重戒:说相似法。何谓相似法?似乎是正法,实际上不是正法。合符诸法实相,合符如来的心意的就是正法,即三法印、缘起性空。反之,违反三法印、缘起性空的道理都叫相似法。
在佛教的大乘宗派中,向来有这么一个不好的习惯,我懂这一派,就诋毁那一派,我信仰这一个宗派,就诋毁那一个宗派。实际上这种做法,也是违反佛说。为什么呢?各个宗派都代表佛说的诸法性相、诸法实相,你诋毁其他宗派,就是诋毁诸法实相、违佛的心意啊!这种做法也叫相似法。
过去有些研究佛学的居士,只皈依自性三宝,认为我自己信仰就对了,何必去依止出家人皈依?何必举行什么仪式?何必去拜佛?这种说法也是相似法。皈依有自性三宝皈依、圣贤三宝皈依、住持三宝皈依。必须要建立起真正的信仰,信、解、行、证的基石才牢固。你信仰都没建立,光是解一点东西就以为自己皈依了,这是错误的啊!不能得到实际受用,你皈依什么啊?贡高我慢,还是相似法!
还有些甚至说大乘经典不是佛说的,《楞严经》、《圆觉经》不是佛说的,《起信论》不是马鸣菩萨造的,这些说法,也叫相似法。是不是佛说的,要以诸法实相来衡量、判断,合符诸法实相,合符佛的心意,就是佛说,否则非佛说。你要是一下子否定大乘是佛说,那是相当错误的。这种说法也是相似法,毁谤三宝。类似情况过去有,现在也还有一部分人持这种论调。都应该纠正,应该警惕!
以上这四条重戒中,前两条属贪,第三条属嗔,第四条属愚痴。贪嗔痴都包括在里面,学佛就是要消灭贪嗔痴。犯了这四条,不但是违反菩萨戒,也是违反了佛家的根本戒。
“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什么叫他胜处法?这是个名称。就是说我们学菩萨本来是很殊胜、很特殊的,地位高,菩萨戒叫金刚光明宝戒,在七众弟子中地位是很殊胜的,但是你不能实行这其中四条,违反了这四条,就恰恰为外道凡夫所战胜,你不能胜他,他反而胜你。所以这是重戒、根本戒,叫他胜处法,为他所胜故。
(二)四十三轻戒
四十三轻里障布施的有七条。(1)悭心不供养三宝戒。(2)贪名利戒。(3)不敬有德同法戒。(4)不应供受请戒。(5)不受重宝施戒。(6)障法施戒。(7)障无畏施。
持戒也有七条。(1)明遮罪。在遮戒方面有二条,第一、与声闻共学戒:律仪戒要与声闻同学,不能说你修学菩萨戒,声闻戒、根本戒就不学了,那不行的。第二、与声闻不共戒。声闻要少事、少业、少希望住,生活简单,少欲知足,甚至不积蓄财宝,过午不食。但从这一点来讲,你不用同他一道学。作为一个菩萨,要利益于人,生活物资、财物、资产要尽量丰富一些,才能上供下施。这就是与声闻不共戒。(2)别明性戒。在性戒方面,要守的戒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3)味邪命法戒。(4)掉动嬉戏戒。(5)倒说菩萨法戒。(6)不护雪讥谤戒。(7)不行处罚戒。
障忍辱度有四条。(1)报复戒:不要报复别人,学菩萨要以德感人,以德化人,不能像普通人一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那个不行。(2)不悔谢戒。(3)不受忏戒。(4)怀忿不舍戒。
障精进度三条。(1)染心御众戒:统领大众,带领群众有染污心,就是有贪嗔痴心。(2)非时睡眠戒:就是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的。(3)虚谈弃时戒:吹牛,谈些无意义的话。
障禅定有三条。(1)惰慢不求禅法戒:惰慢就是懒惰,贡高我慢,不修禅。我经常给居士们讲,你一定要静得下来,哪怕你每天静五分钟、十分钟也可以,就会有好处,决定不要惰慢懈怠。(2)不除五盖定障戒:五个盖就是贪、嗔、痴、疑、恶作。(3)贪味静虑戒: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贪求,有所著相。
障般若度有八条。(1)不学小乘法戒:小乘法还是要学的。(2)弃大向小戒:本来是学大,他专门学小,也要不得。(3)舍内学外戒,本来应该专门以学佛为主,他去精勤修习外论。(4)专习异论戒:对于诸异道及外论,专门学习研究,也不行。(5)不信深法戒:大乘法的深广境界他不信仰。(6)爱恚赞毁戒。(7)骄慢不听正法戒。(8)轻毁法师戒:毁谤法师,轻慢法师。
障四摄的有十一条。(1)不为助伴戒。(2)不往事病戒。(3)不为宣说障爱语戒。(4)有恩不报戒。(5)患难不慰戒。(6)希求不给戒。(7)摄众不施戒。(8)不随心转戒。(9)不随喜赞扬戒。(10)不随行威折戒。(11)不随现神力折摄戒。度众的方法对于善良的众生要以慈悲摄受,对于暴恶众生,以威力摄受,现金刚忿怒相,中心是慈悲。
以上就是《瑜伽菩萨戒本》的大体内容,一共四重四十三轻。重戒四条;轻戒里属于障六度的三十二条,障四摄的十一条,共四十三条。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只讲了个大概,大家回去以后要多看正文,多学习,多对照检查。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