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上星期一,讲的是‘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也就是获得十种没有烦恼的□报。这十种□报是:‘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
我们为什么杀生?大概不出以下的三点:一、为的是报仇雪恨,或路见不平,拔刀而起。或者、大庭广众之间,受了对方的侮辱。或者、为了名利或情爱的争夺,不惜杀人,以快慰自己的私心。二、为了满足口腹的食欲,于是猪羊、鸡鸭、鱼虾之属,每天皆在遭受到集体的屠杀。三、有一类的生物威胁人群的生命,或扰乱人类的安宁,人类为了自卫,以及保护自己的安宁,不得不予以集体的消灭。这三种皆是人类杀生的起因,有没有理由,姑且不去分辩。假如我们能控制自己的心理,忍耐下去而停止不杀,就能得到如上的十种好处。我们以三种杀生的起因,和十种离恼法,对照起来比较一下子,就知道孰轻孰重,何去何从了。以下讲到回向无漏。经上说: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什么叫做回向?什么叫做无漏?这两个问题,是应该先行弄明白的。在这两个问题当中,先来谈谈无漏。漏者、泄漏,比方一只茶杯上有了裂痕,很显然的是、这一只茶杯已经坏了,是不堪再用的东西。一只铅桶,日久生锈,在某一部份,已经有了几个小洞,这铅桶也已成了废物了,因为这都是有漏的事物。在佛法上说:人、具有了贪、嗔、痴、爱的烦恼,这就是有漏。有漏就是残缺而不完整。残缺的用物,不过把他送上垃圾堆,就算完事;残缺的人,可要遭遇到三恶道的堕落,堕落到三恶道里去,那就苦了。所以有贪、嗔、痴、爱、烦恼的存在,就是有漏;反过来说:没有贪、嗔、痴、爱的存在,就叫做无漏。 其次、再讲回向。回者回转,向者趣向,这是佛学上的一个特别名词。意思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为自己所有,而回转过来,趋向于另一个方向。明白一点说:等于做母亲的千针万线,缝好了一件衣服,但不是自己穿的,而是为的他的儿女。回向的定意,在佛学上包含了有三点:一、回事向理。事是事相,但不是自己穿的,而是为的他的儿女。回向的定意,在佛学上包含了有三点:一、回事向理。事是事相,也就是人类行为的外表;理是理性,也就是人类的性灵。外表的事相,是有限制的,内心的性灵,却是廓大而无边的。学佛者应当将有限制的事相,随心理的范围,将他放大到无边无涯。比方说吧,一国的行政首长,他的举心动念,皆要以国家的前途,民众的生命为前提,决不能以一人一家的私情为施政的因素。 二、回自向他。就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这仍然如前面所说,母亲为儿女缝衣一样的理由。 三、回因向果。因、就是所有的修行;果、就是所证果位。学佛者所修的一切法门,如布施、持戒之类,绝不是为了今生或来世的福报,而是为了圆成佛果。所以因位中所有的修行,一一皆是为了佛果上的庄严。如维摩经上说:‘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菩萨就是发大心的学佛者,菩萨修行的法门,不出六度。菩萨修行六度的时候,一一皆为了佛果上的庄严,不是求人天的福报,所以他成佛的时候,就有这许多修同等法门的众生,来辅助他,为他国土上的庄严。俗语说的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因为声应气投,物以类聚,是颠朴不破的原理。 我绕了这一个大圈子,现在才讲到经文,因为经上说的,‘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成国语为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学佛者所要求证得的果位。所以这一段经文,就是三种回向中的回因向果。如果不知道三种回向的意义,怎么能懂得这经文呢?所以必须绕这个大圈子。 无上正等正觉的‘无上’,表示佛果上的觉悟,是登峰造极,再没有超过他以上的。正等的‘正’,是不偏于一边,‘等’是平等,也有普□的意思。正觉的‘正’,是不偏邪而有异于外道。‘觉’就是觉悟,梵文为菩提,或者是佛陀。总谓佛陀为超越于菩萨、二乘、外道的一个无上正知,□知的觉者,为菩萨修因所祈求的果位。 佛陀说完了不杀生可得十种利益以后,更补充的说:修行不杀生的人,如果不贪图世间上的五欲快乐,而将所修不杀生的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的话,也就是回因向果。将来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你将来成佛而后,可以获得要长即长,要短即短的寿命。随心自在,就是不受业果的支配,而能随心所欲。 杀生为短命的正因,因中能修不杀生,所以果上的寿命,能随心自在。今天讲到这里为止。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