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印光大师《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文白对照)

发布时间:2019-10-09 09:42:18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

原文

      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决不能至诚恻怛。其福田利益,亦随其心量而致成微浅。倘遇不知者阻诽,遂可被彼所转,而一腔善心,随即消灭者有之。以故不避繁词,用申其义。俾物类同沐慈恩,人伦各培福祉。以恳到之深仁,灭自他之杀报。同臻寿域,共乐天年。尚祈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则永出轮回,高超三界,为弥陀之弟子,作海众之良朋矣。阅者幸注意焉。原夫水陆众生,一念心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以宿恶业力,障蔽妙明,不能显现,沦于异类。遂致知识陋劣,除求食避死之外,了无所知。譬如大宝铜镜,经劫蒙尘。不唯毫无光明,即彼铜体,亦不显现,直同废物。忽遇智人,知是宝镜,具有照天照地无边光明。遂日事磨砻,初则略露镜体,次则渐发光明。及乎磨之至极,则照天照地之光,全体显现。无智之人,方始贵重,视为至宝。须知此光,镜本自具,非从磨得。虽复自具,倘无磨砻之缘,从劫至劫,亦无发光之日。一切人天六道众生心性,悉皆如是。由无始来,惑业障蔽,不能显发本具妙明,迷背真性,造生死业。大觉世尊,知诸众生一念心性,与佛同俦。因兹种种方便,随机说法。普令修习戒定慧道,以期断惑业而复本有,圆福慧以证法身。又令世人发慈悲心,戒杀放生。良以我与一切众生,皆在轮回之中。从无始来展转相生,展转相杀。彼固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我亦各各皆为彼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彼固频频由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我杀戮。我亦由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彼杀戮。久经长劫,相生相杀,了无底止。凡夫不知,如来洞见。不思则已,思之则不胜惭愧悲悯矣!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于人道。固宜解怨释结,戒杀放生。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又为念佛回向净土,令得度脱。纵彼业重,未能即生,我当仗此慈善功德,决祈临终往生西方。既往生已,即得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永出轮回,渐证佛果矣。且爱物放生,古圣先贤,皆行此事。故《书》有“鸟兽鱼鳖咸若”之文,而文王泽及枯骨,况有知觉之物哉?至于简子放鸠,子产畜鱼,随侯济蛇,杨宝救雀。此固圣贤一视同仁之心,尚不知其蠢动含灵,皆具佛性。展转升沉,互为怨亲,及将来决定成佛等义。迨至大教东来,三世因果,及生佛心性平等无二之理,大明于世。凡大圣大贤,无不以戒杀放生,为挽杀劫以培福果,息刀兵而乐天年之基址。古云:“欲知世上刀兵劫,须听屠门半夜声。”又云:“欲得世间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是知戒杀放生,乃拔本塞源之济世良谟也。故陈智者大师,买临海江沪溪梁六十余所,亘四百余里为放生池。请敕立碑,禁止渔捕。有偷捕者,动辄得祸。直至唐贞观中,犹然如是。唐肃宗乾元二年,诏天下诸州各立放生池,敕颜真卿撰碑文,并书丹。有云:“我皇举天下以为池,罄域中而蒙福,承陀罗尼加持之力,竭烦恼海生死之津。揆之前古,曾何仿佛。”宋真宗天禧元年,诏天下立放生池,而杭州西湖,亦宋之放生池也。明莲池大师,立放生池于上方、长寿二处。其《戒杀放生文》,流通天下。迄今三百余年以来,景仰高风,慈济物类之缁素通人,何可胜数。或曰:鳏寡孤独,贫穷患难,所在皆有,何不周济,而乃汲汲于不相关涉之异类。其缓急轻重,不亦倒置乎哉?   答曰:子未知如来教人戒杀放生之所以也。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我以善业幸得人身。若不加悯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尽,彼罪或毕,难免从头偿还,充彼口腹。须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杀业所感。若无杀业,纵身遇贼寇,当起善心,不加诛戮。又况瘟疫水火诸灾横事,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是知护生,原属护自。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亦当随分随力以行周济。岂戒杀放生之人,绝不作此项功德乎?然鳏寡等虽深可矜悯,尚未至于死地。物则不行救赎,立见登鼎俎以充口腹矣。又曰:物类无尽,能放几何?答曰:须知放生一事,实为发起同人普护物命之最胜善心。企其体贴放之之意,中心恻然,不忍食啖。既不食啖,则捕者便息。庶水陆空行一切物类,自在飞走游泳于自所行境,则成不放之普放。非所谓以天下而为池乎?纵不能人各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则无量水陆生命,得免杀戮。况不止一人乎?又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断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之因,作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圝、夫妻偕老之缘。正所以预行周济,令未来生生世世永不遭鳏寡等苦,长享受寿富等乐。非所谓罄域中而蒙福乎?何可漠然置之。子审思之,戒杀放生,毕竟是汲汲为人,抑止汲汲为物,而缓急轻重倒置乎?南浔极乐寺外,向有放生池。以磡未全砌,遂致坍塌。兼复多年未浚,淤泥充满。每有善士就河放生,虽发善心,生难获益。其旦蒙放而暮复遭捕者,当居多半。若近大江,则固宜放之江中,小河则断非所宜。园林大师心有不忍,拟欲深浚其池,外筑围墙以为防护,俾放生有地,而盗捕无由,其意亦良厚矣。尚未开工,适普陀觉三大师至,一见即志道相契。旋以寺事付托,而己则放下万缘,专修净业焉。觉师缵承旧绪,即欲速成其事。但以工程浩大,独力难成。拟募阖镇善信人等,共襄胜事。祈予作序。予常痛念近世杀劫之惨,欲挽无力,因彼之请,触动予怀。遂将吾人与物类之本具真心,及随业升沉,并杀生护生之现未果报,撮略言之。冀诸位檀越,同发善念,同捐净资,俾此举速得成功,庶物类悉皆得所,其功德利益,无量无边。岂特现世万祸冰消,千祥云集,而未来世之衔恩报德者,正不知其几千万亿也! 译文

戒杀放生的事迹,浅显而易懂。戒杀放生的道理,深晦而难明。如果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纵然能实行放生的举措,决不能生起极尽诚敬的态度和恻隐之心。那么放生的功德利益,就会随着心量的窄小而变得微弱和浅薄了。倘若遇到不明白道理的人阻碍、诽谤,于是就容易被这些人改变放生的行持。而一腔善心、热情,随即就被消灭的情形往往很多。因此,在此不回避繁复的文词章句,用来陈述其中的道理。以使得万物都能共同沐浴佛法的慈悲恩德,人民各自都能培植幸福、利益。用真诚的厚泽深仁,消灭自己和他人的杀生的恶报。使得大家都能够健康长寿,共享天年。还要大家请用这一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就能永远出离轮回苦海,超越三界诸天之上,做阿弥陀佛的弟子,作莲池海众的良友,希望读者能够努力实行。

水中、地上的所有众生,这一个意念心性,完全和过、现、未三世诸佛,毫无二样。只是因为过去世造作的恶业力,障碍、遮蔽了妙觉灵明的真心,不能够显露、呈现,而沉沦于畜生类别之中。于是使得智慧浅陋而低劣,除了找食和躲避死亡之外,什么都不懂。比如大宝铜镜,经过长久劫时蒙蔽于尘土之中,不但毫无光明,就连那个铜的质地,也不能显露,简直如同废品一般。一旦遇到有智慧的人,才知道这本来是大宝明镜,具有照耀天地的无边光明,于是整天下功夫磨砺,刚开始则略微显露出一点铜镜的形状,然后逐渐显露出了光明,等到磨砺的功夫到了极处,照耀天地的光明,就彻底显现了出来。没有智慧的人,才开始珍视它,看作是极其贵重的宝物。要知道这个光明是镜子本来就具足的,并非是磨砺而获得的。虽然是本来具足的,倘若没有磨砺的因缘,那么从劫至劫的长久时间,也不会有发光的一天。所有的人、天六道众生的清净自性,都是这样的。由于无始劫以来烦恼惑业的障碍、遮蔽,不能显露本来具足的妙觉灵明,迷惑违背于真如本性,造作生死轮回的罪业。

\

伟大的觉悟者释迦如来,知道所有众生的意念心性,和佛是相同的。因此,用种种善巧方便,随顺众生的根性、机宜宣说佛法。普广劝导众生修习戒定慧的道法,以期望断除烦恼惑业而恢复本有佛性,圆满福慧以彻证真如法身。又教世间人发慈悲心,戒杀放生。因为我和所有的众生,都在轮回苦海之中,从无始劫以来辗转互相生育、互相杀害。它们固然各自都曾经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姊妹、儿女,我也都曾经做过它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儿女。它们固然经常由于恶业力,或者在人道,或者在畜生道,受到我的杀戮。我也由于恶业力,或者在人道,或者在畜生道,受到它们的杀戮。经过长久劫的时间,互生互杀,完全没有停息的时刻。凡夫不明白这个道理,如来的慧眼看得相当清楚。不想则已,一想则不胜惭愧悲悯自他呀!我今生幸好承蒙过去世修得一点善业的力量,投生为人。固然应当解除怨业、化解仇恨,戒杀放生。使得所有有生命的众生,各自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还要为它们念佛回向往生净土,使得它们能够度脱轮回苦海。纵然它们业力深重,未能当即往生,而我当得仰仗这个慈善功德,祈求临终能够绝对往生西方。既然往生,就得以超凡入圣、了脱生死,永远出离轮回苦海,渐次证得无上佛果了。

而且爱护动物和放生,古圣先贤也都做这一功德。所以《尚书·伊训》中说“所有的万物都要顺应它们的天性,让它们在天地间自由地生长。” 而周文王的恩惠遍及于腐朽的枯骨,何况有知觉的动物呢?至于说到简子放鸠、子产放鱼、随侯救蛇、杨宝救雀,这些事情固然是圣贤人一视同仁的平等慈悲之心的体现,在他们当时还不知道那些蠢动含灵的众生,都是和我们人一样具有佛性,辗转升沉于六道之中,互相做彼此的怨家亲眷,和等到将来都必定成佛的道理。等到如来的佛法传播到了东方,三世因果,以及众生和佛性平等没有二样的真理,才使遍天下的人都明白了。因此,凡是大圣大贤,没有不以戒杀放生,做为挽回杀劫、培植福德果报、熄灭战争而享乐天年的基础。古人说:“要想知道世上战争的原因,只要听听半夜屠夫宰杀动物的惨叫声就行了。”所以说戒杀放生,是拔除根本、堵塞源头的救济世间最好的方法。因此,陈代智者大师,买临海江沪溪梁六十余所,绵延四百余里做为放生池。呈请皇帝下诏书,禁止捕渔,有偷捕的人,常常会遭受到祸秧。直到唐朝贞观年间,仍然是毫无更替。唐肃宗乾元二年,皇帝下令全国各州各自设立放生池,敕命书法大家颜真卿撰写碑文,并且用朱砂直接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其中写道:“我们英明的皇帝兴举全天下做为放生池,罄尽全国所有的动物都能够蒙受佛法的福恩,希望承蒙神咒加持的力量,使得生死烦恼苦海的津流枯竭。考察古代和前朝,有哪个朝代能够比拟这个不可思议的神圣功业?”宋真宗天禧元年,皇帝诏书全国设立放生池,而杭州西湖,也正是宋朝的放生池。明朝莲池大师,在上方、长寿这两个地方建立放生池。他撰写的《戒杀放生文》,流通遍布天下。到今天三百余年以来,大众都景仰莲池大师的高尚风范。因受大师教化而慈悲救济万物的僧俗通家二众,怎能数得过来。

或者有的人会问:“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的人世间到处都有,为什么不去救济他们,而却汲汲于毫不相干的异类众生,这样不是颠倒了缓急轻重了吗?”

我回答说:“您不知道如来教人戒杀放生的所以然呀。人和动物虽然不同,佛性却是相同的。它们因为造作罪业而沉沦于畜生类中,我因为造作善业而幸运地得到了人身。如果不对它们加以怜悯体恤,而纵情杀生吃肉,一旦我的福报又享尽了的时候,而被我所杀所吃的众生罪报完结、福报现前的时候,我难免要从头偿还所欠它们的命债、杀债,充实它们的口腹。要知道世间战争这种浩大的劫难,都是由过去世中杀生的恶报招感而来的。如果不造作杀业,纵然亲身遇到盗贼寇匪,他们也会对你生起善心,不会施加杀害。又况且瘟疫、水火等等种种灾祸、横事,戒杀放生的人极少遇到,所以说保护动物就是保护自己。戒杀放生的人可以免除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的人,当然也应当随着自己的责份和能力周济。难道戒杀放生的人,绝对不去做周济鳏寡、患难之人的功德吗?然而鳏寡、患难的人虽然确实令人同情,还不至于到即将被杀的境地,而动物如果不进行救赎,眼看着立时就要被烹煮,补充人的口腹了。”

或者有人又会问:“动物数量无尽,能放生的又有多少?” 我回答说:“要知道放生这件事,原本是为了启发大家普遍救护动物性命的最殊胜的慈悲心,希望人人能够理解放生的道理,使得心中存有哀怜众生之心,不再忍心吃肉。既然不吃肉,那么抓捕动物的行为就没有了。这样才使得水中、地上、空中所有的动物,都能够依照它们的天性自由地生活在各自的环境中,这样就成了不放生的大放生。这难道不是所谓把天下都作为放生池了吗?纵然不能人人都去实行,而只要有一个人不忍心吃肉,那么无量的地上、水中的生命,就得以免除杀害。何况不止一个人呢?还有,为了现在、未来所有的志同道合的人断除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的业因,修积健康长寿、富贵安乐、父子有亲、夫妻偕老的业缘。正应当预先救助、救度众生,以使得他们将来生生世世永远不遭受鳏寡、患难的苦况,长远享受长寿、富贵的逸乐。这难道不是所谓罄尽全国而蒙受福乐吗?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怎么能漠然置之呢?请您仔细想一想,戒杀放生,究竟是汲汲为人,还是汲汲为动物,而这是缓急轻重颠倒吗?”

南浔极乐寺的外面,向来有放生池。因为岩崖下边未全部修砌,于是造成坍塌。又加上池中多年没有疏通、挖深,使得淤泥充满其中。因此,每每有善心人士就河中放生,虽然发善心,而所放的动物难以得到利益,早上放而晚上又被捕捉的居多半。如果靠近大江大河,则固然应当放在江河里,小河则绝对不适合。极乐寺当家园林大师不忍心这种情形继续下去,打算疏通、深挖放生池,外围修建围墙用来防护,使得放生有好地方,而偷盗抓捕没因由,这个想法非常好。还未开工,刚巧普陀山的觉三大师来极乐寺,他们一见面就志同道合。园林大师随即把寺院中的事情托付给觉三大师,而自己则放下万缘,专修净土法门。觉三师接受了园林大师未竟的旧事业,就想要快速成就这桩事。只是因为工程浩大,独自的力量难以成办。打算劝募全镇的善男信女,共同助成这个胜举。又请我撰写序文。我常常痛切地感念近世杀生劫难的惨重,想要挽回世道人心却无从着手,因为他的邀请,触动了我的心怀。于是把我们人和动物本来具足的真如自心,以及随着业力升沉轮回,杀生护生的现在未来的果报,摘取大概谈了谈。希望诸位施主,能够共同发善心,共同捐助资财,以使得这个善举能够早日成就,使得动物们都能生得其所,这样的功德利益实在是无量无边。岂止只是获得现世万种祸秧如寒冰消融、千种祥瑞如云朵堆积的功德利益,而未来世这些被救度的动物们,结草衔环来报答深厚恩德的,实在是不知道有几千万亿啊! ——佛弟子敬译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普门品全文

  • 普门品注音

  • 普门品念诵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