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四缘说

(三)所谓缘,旧译为缘缘。指诸心心所攀缘的境界,即认识的对象。佛教认为,心是能缘,能缘的缘是缘虑、思虑的意思:外境是所缘。由有所缘,才引起能缘。能思虑的心必须仗托外境才...
四缘说

善待自然

千百年来,人类依赖自然的给予生存,与此同时,对大自然的探索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希望以此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那么,人与自然究竟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在中世纪,神学占据了...
善待自然

善财童子第一参:德云比丘

善财童子自告别了文殊师利菩萨以后,直向南行,到达胜乐国,登上妙峰山。为了寻访这位行踪不定的德云比丘,善财童子经过七昼夜,终于见到德云比丘在另一个山头上徐步经行。①  善...
善财童子第一参:德云比丘

善意的错

善意的错  善意的错  学会犯简单的错误,学会从复杂的生活里提炼错误,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骄傲把腰身弯垂下来,便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错误的影子需...
善意的错

四种法乐

有一天,佛陀带领弟子们行化至拘萨罗国的伽蓝村落。由于居民们早已听说佛陀伟大的事迹,因此,大家一早就赶来聆听佛陀演说妙法。一个伽蓝村人站起来发问:「佛陀!在您到达本村落之...
四种法乐

善意存于心,菩萨是众生

善意存于心,菩萨是众生  善意存于心,菩萨是众生  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  佛家以慈悲为本,所谓慈即爱护众生,有给众生以安乐的心;而怜悯众生...
善意存于心,菩萨是众生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六回

第四十六回 拜贤胜优婆夷善财见此神情,更加恭敬,怕象众艺童子那样引起误解,到优婆夷面前长跪合掌,至诚说道:“我是虔诚求教,愿善知识慈悲教诲。”  优婆夷要显示她的...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六回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二回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善财离别胜热,虽然心情舒畅,但未忘那上刀山下火海的紧张场面。再想要去狮子奋迅城,可慈航童女是善,是恶呢?不能揣测。但他求善知识的心切,也顾不得考虑那...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二回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十三回

第三十三回 拜婆珊婆演底主夜神迦毗罗城,是佛的诞生地,很多佛都在那里诞生。所以那里日夜有善神守护。虽然人们行善,但是人总是苦,有忧悲苦恼,还是需要善神的守护。  婆珊婆...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三十三回

善良的回报

善良的回报  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  当你发现一花一草都在对你微笑  当你发现每件事都充满顺缘  当你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喜欢你  这就是善良的回报  原标题:顿珠法师:...
善良的回报
  • 首页
  • 578
  • 579
  • 580
  • 581
  • 582
  • 583
  • 584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