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人初生时,只知取。除了取得生命,更要取得食物,以求成长;取知识,以求内涵。既然长大,则要有取有舍,或取熊掌而舍鱼,或取利禄而舍悠闲;或取权位,而舍性命。至于老来,则愈要懂得舍,仿佛登山履危,行舟遇险时,先得将不必要的行李抛弃;仍然嫌重时,次要的东西便得舍出;再有险境,则除了自身之外,一物也留不得。
每日一禅:天助自助者
小话头:为什么做善事也是
少年时舍其不能有,老年时
常敏法师答:念佛人必须持
常敏法师答:如果摆脱不了
常善法师:找到路了,就不
佛教与心理谘商
佛教与公益事业
弘法利生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