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毛惕园居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

发布时间:2023-02-16 17:03:47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译解

    附录  印光祖师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启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施无畏,而垂济度,普门品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不但现有情身,即山河船筏,桥梁道路,药草树木,楼台殿阁,亦随机现,总以离苦得乐,转危为安为事。凡遇刀兵水火,恶病恶兽,怨家对头,恶鬼毒蛇,种种危险者,果能至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可蒙菩萨加被,转危为安。现在杀劫弥漫,全球皆无安乐之处,亦无安乐之人。愿中外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同以观音救苦救难之心为心,同以观音利人利物之事为事,则人我念空,斗争事息,自可同享太平,共乐天常。纵定业难转,丧身失命,亦可仗菩萨力,往生西方,则是因宿业而殒身命,蒙佛力而出苦海也。凡我中外同胞,祈共鉴此愚忱!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秋寄居苏州

     报国寺七十七岁老僧释印光启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序

  三界皆为苦海,而人竟共迷恋,忍受众苦,贪求世乐,不知乐是苦因,身为苦本,好杀盗淫,自绝人天之路,纵贪嗔痴,悉种地狱之根,眼前图快乐一时,身后受苦辛万劫。况值世界大乱,战祸频仍,常死伤遍地,血肉横飞,核子竞赛,毁灭更甚,倘一触发,惨不忍言。纵能幸免,而人命无常,轮回尤险,七十古稀,百年能几,老病最苦,死苦尤甚,随业受报,轮回六道,或堕地狱、饿鬼,或为畜生、修罗,苦重时长,决难逃避;纵有善业,得生天上人间,福尽还堕,亦难久留,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永受极苦,曷胜危惧!

  幸逃避无地,而求救有门,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但以度生愿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倒驾慈航,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左辅,又为娑婆世界释迦世尊之良弼,遍十方微尘国土,度九界无量众生,常普门示现,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有求必应。若遇火水刀兵,台风地震,牢狱枷锁,毒蛇猛兽,怨鬼恶病,难产血崩,种种灾祸;或临阵作战,核子空袭,或乘车船飞机,情势危急,种种险难;只要一心专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蒙救护,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纵定业难转,丧身失命,亦可仗菩萨慈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了生死,永脱轮回,福寿无量,一生成佛,永享极乐,曷胜庆幸!

  玆为自救救人,谨将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加以今译浅解,并略附亲蒙现身救护,及近代感应事证,以阐扬观音菩萨度生救苦之妙行,大开众生求救苦难之普门。承诸位善信大德,广印普赠,以广流传,而普救度,功德无量!普劝中外同胞!家家供奉观音圣像,人人常念观音圣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同以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之心为己心,同以观音菩萨救苦救难之行为己行,则人我念空,斗争事息,同免核子大劫,同享世界和平,消灾免难,福寿康宁,凡有所求,无不应验。若临命终,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舍报安详,如入禅定,亲蒙接引,往生极乐,见佛闻法,忍证无生,分身苦海,广度众生,同生西方,共成佛道。诚吾人所有疾厄灾祸,生死轮回等大苦大难,皆能求为救度消灭,即离苦得乐,成佛度生之无上妙法也。

    中华民国七十五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惕园毛凌云谨序于台北内湖思归净舍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原译

    民国菩萨戒优婆塞 惕园毛凌云 今译

  (浅解)经名仍照原译,妙法莲华经,是经的总名。妙、是微妙,法、指一切事物,不论大小,有形无形,都叫做法,归纳为三大类,就是心法、佛法、众生法,都微妙不可思议,故称妙法。莲华、是以喻显法,因本经所说,皆一乘实相心法,甚深难解,特借莲华的清净,以显大法的微妙,故称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的第二十五品。观世音、是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听世间苦恼众生,称名的声音,而自在救度,故名观世音,简称观音,又名观自在。菩萨、是印度话、菩提萨埵、音译的简称,意译为觉有情,有情、又名众生、觉有情、是已经觉悟的众生,还要觉悟一切众生,即运智上求佛觉以自利,用悲下化众生以利他的大圣人,通称大士。普、是普遍,门、是门户,以通达为义,即不限于任何人,任何时间,都能自由出入,普遍通达,方名为普门。在佛法中说,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到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十法界,共有十道门,前九界的九道门,都不能互相自由出入,不得称为普门。可称为普门的,只有佛界的一门,因佛成道后,本其大悲愿力,要到那一界去救度众生,都可出入自如,毫无障碍;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皆可成佛,只要归依三宝,信佛念佛,即入佛门,故称为普门。观音菩萨,是古佛再来,具有佛的大悲愿力,常普门示现,救度众生,故称为普门大士。观音菩萨,道大无方,普随一切众生的根机,令其就路还家,不独立一门,不执定一法,随机应化,皆为出生死,成佛道之门,故名普门。品者、类也,观音菩萨是人,普门是法,合人与法,类为一品,故称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原译是我国姚秦、即后秦时,由龟玆国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鸠摩罗什,将印度的梵文,译为中文,文简义丰,而古今注疏讲解,又皆文多义繁,或艰深难解,特再译为现今通行的白话,附于原译各段之后,言文对照,并节取注疏讲解的要义,易为简要浅明的解释,故名今译浅解,略附事证,期皆容易了解,深信观音灵感,常念观音圣号,悉灭生老病死之苦,共得无量福德之利,命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度生,幸勿以粗浅而忽之!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今译)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缘,得名为观世音菩萨呢?

  (浅解)从这一段起,是长行别示,问答观音菩萨得名因缘。前六句、是结集经家所叙菩萨请法之仪,后四句、是当机举名请问。尔畤、是那个时侯,此指佛在法华会上,刚讲完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是菩萨的别号,以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果无尽,而菩萨度生之心意,亦无穷尽,故名无尽意。观音菩萨的普门圆行,随机应现,一一无尽,足见大悲亦复无尽,故此品、以无尽意菩萨为当机发起人。即从座起四句,是请法之仪,以表三业恭敬。袒、是袒露,我国以袒为慢,西域以袒为敬,露出右肩,便于执役,以表事师之仪;合掌、我国以拱手为恭,彼国以合掌为敬,以表专至一心,皆身业恭敬。向佛、是以一念之诚,向万德之尊,即意业恭敬。而作是言、是这样的说。世尊、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受世出世间一切凡圣所共尊,故称世尊。面奉慈容,口称尊号,即口业恭敬。以何因缘,若就众生,是以善恶两机为因,以菩萨灵智慈悲为缘。若就菩萨,是以观智慈悲为因,以众生机感为缘。当机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名遍十方,望重群贤,名不自彰,彰必因义,究竟以何因缘,得名为观世音呢?现在法会大众,和十方未来众生,还有不知道的,敬请略为开示!当机举名请问已完。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今译)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假若有无量百千萭亿的众生,受了许多苦恼,听到这位观世音菩萨的大名,就一心称念他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就立刻观察他们称名的声音,前来救度,使他们皆得解除痛苦,脱离烦恼。

  (浅解)从这一段起,是佛备示感应,正答得名因缘,先总标寻声救苦,为全品的总纲。善男子、是佛称呼无尽意菩萨,为具有善根的男人。众生、是一切有情识的动物,集众缘所生,名为众生。无量百千万亿众生,是举十法界种种之机,机多境众,以显菩萨观深应广,非指定数。受诸苦恼,诸、是许多,身受痛苦,心生烦恼,即一苦一恼,已可怖畏,况受许多苦恼啊!众生既多,苦恼不定,或一人受一苦恼,或一人受多苦恼,或多人受一苦恼,或多人受多苦恼,同业同受,别业别受,皆由过去和现在所造恶业,感受之果报。今显人多苦多,皆为菩萨拔苦与乐之境。闻是观世音菩萨之名,即是过去和现在所种之善根,复由一心称名,感应道交,合此善恶二业为机感,菩萨即以无作妙智,观其音声,寻声救苦,是应之速,皆得解除痛苦,脱离烦恼,是应之普,其功皆在一心称名,必须一心一意的称念观音圣号,全神贯注,摄心专念,念念相继,不起杂想,至诚恳切,如子忆母,无时暂忘,才能一心不乱,机心与圣心相交,有感即应,皆得解脱。如以散心、乱心、轻心、慢心、称念圣号,难得感应,难收速效。虽效有迟速,而功无虚弃,亦能作未来得度因缘。古今感应甚多,举一近事,以资证信。

  事证:观音灵感录续编(以下简称续编)第二章二节二、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寇突袭芦沟桥,大战爆发,国民***,迁都重庆,前方各大城市,渐被侵占,烧杀奸抢,后方各城市,常遭狂炸,死伤甚多。三十年、更疯狂南进,偷袭珍珠港,攻陷太平洋各岛屿,及泰越等国,使中外无量众生,受诸苦恼。三十一年冬,***林公,及各院部长,请虚云老和尚,在重庆南岸慈云、华严两寺,建护国息灾大悲法会四十九日,共念大悲咒、及观音圣号,祈祷胜利,救国救民。至次年正月廿六日,法会圆满,后方各城市,即未再遭敌机空袭,日寇果于卅四年八月投降,抗战胜利,皆得解脱,应验不爽。

  按大士寻声救苦的感应事证,不胜枚举,请阅新编观音灵感录,及拙辑观音灵感录续编,便知感应不可思议。现值世界大乱,灾祸频仍,核子毁灭,恐怖尤甚,无地可逃,无人能救,惟有中外同胞,皆一心称念观音圣号,礼拜供养,至诚恳祷,定蒙大悲护祐,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皆得解脱核子大劫之苦难,同享世界和平之幸福。总标寻声救苦已完。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今译)若有持念这位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假设误入大火之中,火也不能烧伤他的身体,由于这位菩萨威德神通的力量,在冥冥中予以救护的缘故,得免火难。倘被大水漂流,只要一心称念观音圣号,就会漂到很浅的地方,得免水难。

  (浅解)此下别示感应,以三业为机,七难持名,约口业机显感冥应,三毒常念,约意业机显感冥应,二求礼拜,约身业机显感冥应。这是约口业机显感冥应,能救七难:一、能救火难,及二、能救水难。持名是善业,火水二难是恶业,善恶二业,合为机感,能救火水二难是圣应。若有持念观音圣号的人,必蒙感应护祐,决不致遭火水二难,假设由于恶业的果报,误入大火之中,大火入内必烧,只要能一心持念观音圣号,决蒙威神之力救护,火不能烧,得免火难。若被大水所漂,大水漂流必溺,果能一心称念观音圣号,就会得到救护,即得浅处,不会被水淹死,得免水难。

  事证:一、救火难。续编第三章二节六、***宽金居士,民国四十年,迁居台中旱溪,家供观音圣像,早晚礼念圣号。年余后,忽邻舍失火,将延烧其房屋,急连念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讵大火竟跳过其房屋,将左邻右舍,都烧成灰,惟中间自己一家,依然存在。此急念圣号,火不能烧之实证也。

  二、救水难。续编第三章五节四、胡志纯,民国十六年五月初八日下午,乘船在邵伯湖心遇龙风,为大水所漂,前后数船均沉没,急虔念观音圣号,船忽漂向湖边浅处,幸免水难。此即得浅处之实证也。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今译)若有很多的人,为寻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贝,乘船进入大海。假使忽遇怪风,猛吹他们所乘的大船,飘堕到罗刹鬼国,生命都很危险。他们当中,若有多人,甚至只有一人,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许多人,皆得解脱罗刹鬼难。由于观照世间这些称名之音,即寻声救苦的因缘,得名为观世音。

  (浅解)此三、能救黑风罗刹难。世人多贪财宝,大海为众宝所聚,故多入海求宝。百千万亿,极言其多,亦非定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是七宝的名称。黑风、是怪风,亦即鬼风。舫为大船。罗刹是恶鬼的总名,性残好杀,常出没于海边岛屿,喜食人之血肉。罗刹鬼国,是恶鬼的住处,在大海中。黑风能吹船舫,堕入鬼国,想把众人,以供鬼食。其中只要有一人称念观音圣号,众人皆得解救,脱离罗刹鬼难。观世音菩萨,就是常以妙智,观照世间这些苦难众生,称名求救的声音,即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救难的因缘,得名为观世音。

  事证:续编第三章五节八、李富贵、任远洋亨达轮大副,民国五十八年八月二十日,在美国纽约临史旁之港口,装满肥料四千吨,准备次日启航,当晚忽一强大飓风,对此港口吹来,港水猛涨二十公尺,船上钢缆吹断,随风逐浪,左右乱撞,令人有魂飞魄散之感。李即猛念观音圣号,求保平安,仗菩萨救护,船忽被风浪推送上岸,而免倾覆海底,堕入罗刹鬼国。次晨风停水退,方知船身损坏,头尾撞毁,全船人员,无一受伤。此一人称念观音圣号,皆得解脱飓风罗刹难之实证也。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今译)若又有一些人,正当被杀害时,如有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那个加害的人,所拿钢刀或棍棒,就一段一段的断坏,不能杀害,即得解脱刀杖之难。

  (浅解)此四、能救刀杖难。过去若犯国法,被判死刑,就要用刀砍头;若犯法较轻,或打板子,或受夹棍,都称为杖;若遇强盗土匪,或刀或棒;此恶业所感的果报。临当被害,是正当被杀害时,如能称念观音圣号,生死事大,一心不乱,这是善业,故能即感大悲救护,使他所拿刀杖,即段段坏,失掉杀伤的作用,便得解脱刀杖之难。

  事证:续编第六章十六节三、清净师,住热河朝阳县乡下小庙,每日以诵法华经普门品为常课。民国二十八年,日寇在朝阳清乡,通令凡土匪到处,民间须一律抵抗,如有容匪食宿者,与匪同罪。清师骑驴赶集,经道士庙,天晚留宿。土匪亦来庙食宿,天未明即去。日军赶到,将庙内之人,一并捆绑,先枪毙道士四人,后毙清师,连发三枪而未响,惊问有何邪术?师云:「出家人并无邪术,惟念观音菩萨,求速往生。」日人深信菩萨感应,遂即释放。虽古今杀人凶器不同,而得解脱死难则一也。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今译)假若在三千大千世界的国土里,充满其中的夜叉、罗刹等恶鬼,都想来恼害世人,只要听到有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这些恶鬼,就不敢用恶眼相看,那里还敢加以杀害呢?

  (浅解)此五、能救恶鬼难。三千大千国土,是一个日月所照的地方,为一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名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方名大千世界,为一佛所教化的世界,因有小千、中千、大千、三个千的数字,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国土甚多,非算数之所能及。夜叉、罗刹、都是印度话,意译为捷疾鬼、暴恶鬼,都是恼人的恶鬼。满中、是充满其中,极言其多,此皆假设之辞。如世界善人少,恶人多,弱肉强食,恼害善良;国与国之间,更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真是充满了夜叉、罗刹,外国人,都想来侵略中国,所以都称外国人为洋鬼子。只要能称念观音圣号,这些恶鬼听到了,就不敢以恶眼相看,那里还敢加以杀害呢?

  事证:续编第二章二节一、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日军所占区内有一寺,供古代传留的观音圣像一尊,住持僧允赠日供养,祈保两国兴盛和平。联军旋即撤离,得解脱洋鬼侵占之难。日军迎往日本,建镇海楼于高丽海峡,供奉观音圣像。迨癸卯年,日俄战争,俄竭全国之力以攻日,水陆并进,讵是日大雾,日本海军士官,都隐于镇海楼观音像之前后,一心称念观音圣号,以伺俄军踪迹,忽一线清光,冲破大雾,见俄舰队尽集在前,日军皆奋勇争先,冲到俄舰之侧,将其全部击溃而大捷。使俄国鬼子,不敢以恶眼相看,更不敢再来侵害之实证也。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今译)假设又有人,若有罪被捕,或无罪被拘,都被镣铐枷锁,系缚在他们的身上,如有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他的刑具,忽皆断坏,即得解脱枷锁之难。

  (浅解)此六、能救枷锁难。有罪、是犯法,无罪、是冤屈。杻、是手铐,械、是脚镣,枷、是套在颈上的木枷,锁、是炼在身上的铁锁,都是刑具。检系、即系缚,被这些刑具,系缚其身,都是恶业所感,有罪、是现世恶业、无罪、是过去恶业,既能称念观音圣号,已有悔过求救之心,大士真慈平等,皆令解脱,并非纵恶,实感化为善,俾改往修来。

  事证:新编观音灵感录第二篇十五页,刘宋张畅,常供奉持念观音菩萨。南谯王构逆,畅不从,王欲害之,夜梦观世音曰:汝不可杀畅,遂不敢害。及王败,畅系狱,诵观世音经千遍,锁寸寸断,狱司易之,复断,吏白其事,遂释之。此救枷锁难之实证也。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今译)假若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某一国土里,充满其中的怨家盗贼,那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一般人都不敢去。竟有一位商主,带了很多商人,都拿著很贵重的财宝,经过这危险的道路,都怕遇著怨贼,劫夺财宝,伤害生命,正大家提心吊胆时,他们之中,忽有一人,高声的说:诸位善男子!不要害怕,你们应当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位菩萨,就会把不害怕的胆量,送给各位,你们倘有称念圣号的,对于这些怨贼,当得解救,脱离险难。这些商人听到了,都发出很高的声音,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因一心称念圣号的缘故,即得解救,脱离怨贼之难。

  (浅解)此七、能救怨贼难。三千满中等句,亦假设之辞。怨、是怨家,夺人生命,贼、是盗贼,劫人钱财,既劫财,又夺命,故叫怨贼。商主、是商店主人,或商会***,将诸商人,是带领许多商人,赍持重宝,是拿著很贵重的财宝。唱、是高声,恐布是害怕,无畏、是心无怖畏,即不害怕,施、是布施,即给与。南无、是印度话,音读拿摩,意译为归命、归依、敬礼、救我、度我等义,是众生向佛菩萨至心皈依信顺的话。因大家一心高声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缘故,即得显感冥应,解脱怨贼之难。能救七难已完。

  事证:续编第二章一节十五、民国三十八年,大陆大乱,国防部军法局局长徐业道先生,率全局官兵及眷属,随***迁移,由南京迁广州,转重庆,至成都。十二月十一日,又率妻女及丁副主任敏之,飞昆转台,适云南省***卢汉叛变,飞昆人机均被扣,情况危急,丁即劝徐夫妇及女,不要害怕,应当一心同念观音圣号,即蒙施无畏,得同匿机场气象台,伪装患病,同住某医院,同乘运烟叶之货车,经过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险路,频遭两旁山上之叛军,乱枪劫车,因念观音圣号未停,即获冲出,同由广州、香港、安抵***。此同念观音圣号,即得解脱险难之实证也。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今译)佛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大菩萨,威德神通的力量,高大到这样啊!

  (浅解)此结叹能救七难的神力。摩诃、意译为大。巍巍、是高大的样子,即赞叹菩萨威德神通之力最大,救护甚广,不仅能救七难,遍法界皆能救护,功超九界,名彰同居、方便、实报等三土,竟巍巍然有这样的伟大啊!约口业机显感冥应已完。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今译)假若有人,多贪女色淫欲,只要心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即得速离淫欲之毒。若多发嗔恨恚怒,只要心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即得速离嗔恚之毒。若性甚愚蠢痴呆,只要心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即得速离愚痴之毒。

  (浅解)这是约意业机显感冥应,能离三毒。三毒是恶业,常念恭敬是善业,合此二业为机感,得离三毒即圣应。三毒、是贪嗔痴,为一切恶业的根本,忏悔偈云: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能毒害众生的生命、与法身慧命,令堕三恶道,故称三毒。一、能离贪毒。三毒之中,贪毒为首,诸贪之中,淫欲为首。谚云:万恶淫为首。淫欲、即财色名食睡五欲中的色欲,专指贪爱女色。惟此淫欲,  人最易犯,且最难断,为害最大,故佛列十恶之一,在五戒中,惟戒邪淫,在八关斋戒中,就无正淫邪淫之分,都在严禁之列。欲、是贪欲的心念,多于淫欲,是贪多无厌,由夙生惑习深重,业习不忘,常起淫念,发为淫行,轻则伤身败德,重则倾家丧命,还招妻不贞良,女不清节之现报,果报在地狱,铜柱铁床,极苦自受。由知因果,心生怖畏,即心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以自心念力,对治淫心,仗菩萨威神,消除淫业,即得速离贪爱淫欲之毒。

  事证:续编第六章十五节一、茂章居士,幼时喜阅狎邪小说,致犯手淫及邪淫。信佛后,虽深忏悔,誓戒邪淫,仗佛加被,除此恶习,而体力早伤。民国三十三年,在上海工作过劳,即发热泄泻,治愈后,仍感精神委靡,工作乏力,且时有头痛、晕眩、耳鸣、消化不良、等现象,医药无效,寝食不安。后阅观音灵感录,即发心常念观音圣号,如是三月,即蒙慈祐,得离淫欲,众病悉愈,精神转佳。此常念圣号,得离淫欲之明证也。

  二、能离嗔毒。嗔、是嗔恨,怀之于心,恚、是恚怒,形之于色。嗔恚都属火,若多嗔恚,对境便炽,不能压制,心如油沸,面似火烧,轻即伤气取辱,重则忘身及亲,构怨结仇,为害甚大。经云:一念嗔心起,焚烧功德林。又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这是华报,果报在地狱,刀山剑树,极苦自受,无人能代。只要心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以自心念力,制伏嗔恨之心,仗菩萨慈风,熄灭恚怒之火,即得速离嗔恚之毒。

  事证:新编观音灵感录第五篇一六页:江西临江秀才高蕃,娶妻樊氏,名江城,貌美而性情凶暴,高很亲匿,旋被欺陵万状,翁姑不能禁,遂分居。高不堪其苦,体渐衰弱,母见忧甚,忽梦一老翁告诉她:江城前生,是净业和尚所养的长生鼠,你儿前生,为一书生,偶至寺,将鼠弄死,恶报在今生,不可以人力挽回,惟有每晨虔念观音咒一百遍,当有效。既醒,告诉其夫,即夫妇每晨同念。过两月余,樊横如故,更觉狂纵。忽来一老和尚,在门外宣讲佛果,看的人很多,樊氏也出去看,老和尚讲完了,索清水一盂,持向樊面,大声说:莫要嗔,莫要嗔,前世也非假,今世也非真,咄!鼠子缩头去,勿使猫儿寻。说完,吸水喷在她的面上,沾湿襟袖,众大惊骇!樊氏不语,拭面自归,从此痛悔前非,羞惭如新妇,承颜顺志,终身勿衰。此由翁姑代念,亦得离嗔之明证也。

  三、能离痴毒。愚、是愚蠢,痴、是痴呆,愚痴,即无明,就是不聪明,不明事理,愚钝成性,痴暗无智,迷正知见,起邪分别,小即事理错乱,大则拨无因果,自误误人,生遭王难的华报,死入地狱,得备受众苦的果报。只要心常忆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以自心的正念,而驱邪执,仗菩萨的慧日,而破昏迷,即得速离愚痴之毒。

  事证:续编第六章十七节二、民国初年,江苏泰兴县,有一小庙,师徒二人,小沙弥甫十五岁,貌丑心诚,得老和尚欢心,为规定功课甚严,每日读书,虽甚愚痴,屡教不会,而做杂事甚精。每晚拜观音菩萨,必虔诚拜到菩萨摇手时,方准就寝。因老和尚性嗜鸦片,卧房在观音殿后,仅隔一板壁,凿小孔,穿黑线,密系圣像之手,手本活动,将线一拉,即动如摇手。每晚候烟瘾过足要睡时,方连拉黑线,小沙弥见菩萨摇手后,即欢喜停拜去睡,数年无间。一日,老和尚出外访友,因雨被留,次晨急返,问昨夜拜否?答:已拜到菩萨摇手方睡。心甚惊奇,非菩萨显灵,即沙弥说谎。当晚吃大烟后,故意不拉黑线,旋往察看,见已就寝,心喜唤起,问拜到菩萨摇手否?答:已摇手矣。方知菩萨真显神通,叮嘱次晚仍照常诚恳礼拜,拜到菩萨摇手时,即跪地不起,叩求菩萨开智慧!菩隆果真慈悲,有求必应,即下座,用手中杨枝,蘸瓶中甘露,滴其口中,再回原位不动。小沙弥如梦初觉,口内香甜,满身清凉舒适,欢喜无量!此后聪明能干,如换一人,凡师教读之书,只教一遍,即能背诵,已证过目忘不之智慧,后有大名。此常念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之实证也。能离三毒已完。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今译)佛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这样伟大威德神通的力量,能给与众生很多的利益,因为这多益的缘故,你们众生,常应一心想念观世音菩萨。

  (浅解)此结叹能离三毒的神力,和劝导众生常应心念。饶、是丰饶、多所饶益,是给人很多的利益。因贪嗔痴三毒,为根本烦恼,最难拔除,菩萨能令速离,足证大威神力,不可思议。众生的根本三毒既离,一切枝末烦恼,自不得生,故说多所饶益。是故、是因为这个缘故,常应心念,是不徒口常称念圣号,还应心常想念圣容,一心忆念,常时无间,念得功用纯熟,不念而念,将此身心,与圣号圣容,打成一片,才能感应道交,内凭念力,外托圣力,即何毒不离,何益不得呢?约意业机显感冥应已完。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今译)若有女人,想要求生男孩,只要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就可以生下一个具备福德智慧的男儿。设想求生女孩,就可以生下一个品行端正,相貌美丽的女儿,这都是由于她前世所培植福德的根本,故得广受众人的爱慕与恭敬。

\

  (浅解)这是约身业机显感冥应,此能应二求,礼拜供养是机感,便生男女是普应。一、能应求男。一般男女,无不注重嗣续,传宗接后,儒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处独指女人,因女人求子之心,比男人更为急切,过去封建时代,女人无子有三苦,一为公婆所嫌,二为丈夫所弃,三为余妇所轻,旁人所笑,想脱三苦,故必求男。心要至诚恳祷,口要至诚称念,身要至诚礼拜,头和两肘两膝,五体投地,三业投诚,即三业供养。还要常以香花灯果水等,恭敬供奉,一饮一食,必先供养。果能这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即感圣应,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若有福无慧则识浅,有慧无福则家贫,既有福德,又有智慧,则富而且贵,廉而能明,不仅传宗接代,更能光宗耀祖。

  事证:续编第六章十九节五、编者自述:民国三十八年辗转来台:妻随子别,四十六年六月十九日,吾妻郑侣梅,求子于观音菩萨座前,礼拜供养,一心称念。至次年十月五日,果生一男,因名佛祐,字志仁,俾知蒙佛垂祐而生,必志于仁,以报佛恩!

  二、能应求女。男承内嗣,女结外亲,有男无女,亦非全美。女人以生女为亲,是其同类,故欲求女。求女之法,仍为礼拜供养,故不再说。端正、是品行端正,有相、是相貌美丽。宿植德本,是由多生培植这福德的根本,故得相貌美丽,广受众人爱慕,品行端正,更受众人恭敬,若有相无品,则可爱而不可敬,或有品无相,虽可敬而不可爱,菩萨令生宿植德本之女,故得品相俱全,爱敬兼备。能应二求已完。

  事证:新编观音灵感录第三篇第十页:华敦三、结婚十九年,尚未生育。妇过氏,虔奉观音大士,常拜像前,哭泣哀求,一夕,梦大士抱男女各一,命过氏曰:怜汝虔诚,以此付汝。次年生子,越岁生女,后不复孕。此常哀求男女、即得男女之实证也。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今译)佛再叫一声: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这样能应二求的大威神力啊!

  (浅解)此结叹能应二求的神力。观音菩萨,有求必应,如求福得福,求寿得寿,求名得名,求利得利,所求无量,所应无边,千处有求千处应,岂仅能应二求耶?此不过略举所求之最要者为例也。约身业机显感冥应已完。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今译)假若有人,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定蒙赐福,决不会虚弃而落空。因为这个缘故,所有众生,都应当信受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浅解)这是能赐多福,一、劝持名号。福不唐捐,是福不虚弃,即不会徒劳无功而落空。受持、是以信力领受于心,以念力执持不忘。恭敬是意业,礼拜是身业,既皆得福,功不虚弃,纵因机浅,所求未遂,而恭敬礼拜之福,终不落空,以释群疑,并劝信受持名,持名是口业,以期三业普摄,得福更多,更不会虚弃落空,故以皆应勉之。

  事证:吾自幼即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便蒙赐福,工作顺遂,精神愉快,频逢险难,皆转祸为福。劫后余生,早晚课念佛回向后,加持大悲咒及观音圣号,以报慈恩!术者推吾命:五十五岁,功成身退,五十六岁,撒手西归。果于五十五岁,因积劳成疾,得早除役,前事皆验,急备往生资粮及后事。吾妻即发愿念观音圣号百万,求延夫寿。五十六岁竟无恙,今已七十有六,早已百病全消,发脱复生,老更康强。妻亦六十七岁,偕老益健,儿孙绕膝,晚景欢娱,安受供养,同享清福,此福不唐捐之明证也。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今译)佛再问:无尽意菩萨!假若有人,信受持念六十二亿恒河沙数的菩萨名号,还尽这一生有形的寿命,供养这些菩萨的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四事俱备,你的意思怎样,这些善男子,善女人,所得的功德,多不多呢?无尽意菩萨说:很多。世尊!佛又说:若又有人,只专信受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仅一时礼拜供养,这两人所得的福德,正好一样的多,没有不同,都于百千万亿劫的很长时间,享受不尽。

  (浅解)此二、较量福德,是假设故问。字、为别号。设若有人,受持诸位菩萨的名号,其数满足六十二亿恒河沙数,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阔四十里,沙细如面,非算数之所能及,以一粒沙,比喻一位菩萨的名字,持名满六十二亿河沙,菩萨当然很多。这些菩萨,皆现住娑婆世界,修法垂范,教化众生,为佛现量智所知。复尽形供养,尽形、是尽这一生的身形和寿命,到死为止,时间当然很长。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为四事供养,是人类所必需,凡夫菩萨,固需这些供养,圣人菩萨,虽用不著这些东西,但能发心供养,自然得到福报,四事具足,设供既很完备,所得的功德,自然很多。功、是善行,德、是善心,世人以礼拜、供养、诵经、持名、布施等,都叫功德。若又有人,只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持名少,不及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数菩萨名字之多。一时礼拜供养,是时问短,供养少,不及尽形之时长,四事之供备。是二人福,正等无异,是正好相等,没有差异。劫、是印度话劫波的简称,意译为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一大劫、约十三万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百千万亿劫,时间更长,无量无边。不可穷尽,都于无量大劫的极长时间,享受不尽。较量福德已完。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今译)佛又特别提醒无尽意菩萨说:无尽意!你看信受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能得到像上面所说,多到这样无量无边福德的利益啊!

  (浅解)此三、结显多福。一般学佛的人,总以为念一个菩萨的圣号,不如念很多菩萨的名号,念一佛,不如念多佛,既念阿弥陀佛,又念药师佛,既念观世音菩萨,又念地藏等菩萨,既念普门品、阿弥陀经,又念心经、金刚经、药师经、地藏经等,忙个不休,虽有功德,而念头太多,反弄得心神不宁,难得一心不乱,有感即应。不如专念观音圣号,能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所以我们皆应一心专念。一、问答观音菩萨得名因缘,是以众生三业显感为因,以菩萨大威神力冥应为缘,到此已完。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今译)无尽意菩萨又恭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怎样来游化这娑婆世界,怎样为众生演说妙法,他方便鉴机的神力,这事又是怎样的呢?

  (浅解)从这一段起,是再问答观音菩萨的游化方便。先由当机进问游化,既闻前说观音冥应之功,还未知菩萨显应之力,故再重申三问,问身轮怎样游化?问口轮怎样说法?问意轮怎样方便?因众生根机不同,浅深有异,愿乐不一,必须依身口意三轮,起不可思议的教化,才能得度。先以意轮方便鉴机,应现何身,应说何法,但不知观音的三轮,究竟怎样?故再提出请问。三轮、是指佛菩萨的身口意三业,能摧破一切众生的惑业,故称三轮。游、是游化,即到处游行,教化众生。娑婆、是印度话,意译为堪忍,谓此土众生,安于十恶,忍受众苦,不求出离,故云堪忍世界。方便、是成道后,化度众生,以妙观察智,鉴机的方便,非成道前,修证的方便。进问游化已完。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今译)佛又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若有某一国土的众生,应该用佛的身相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示现佛身,为他演说佛法。应该用辟支佛的身份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就示现辟支佛身,为他说法。应该用声闻的身份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就示现声闻身,为他说法。

  (浅解)这是广显观音菩萨应化诸国,皆明应显化。一、能应三圣。国土、是一切众生的住处,有净土、秽土之分。若有国土众生,是指实报、方便、同居三种国土的九界众生,为十法界一切能感之机。应以之词,是答意轮方便,能知机宜,宜现何身,宜说何法,随即显应。现身、是答身轮,化现各种不同的身份。说法、是答口轮,演说佛法。三轮本不相离,以此具答三轮之问。三圣、是菩萨、辟支佛、声闻等三乘圣人、为应菩萨大乘之机,菩萨志在菩提,故应以佛身得度,观音菩萨,为古佛再来,即示现佛身,为说成佛之法,令究竟成佛。辟支佛、是印度话,意译为缘觉,即中乘。声闻、即阿罗汉,为小乘。观音菩萨,为应中乘或小乘之机,应以缘觉或声闻的身份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即分现缘觉或声闻之身,为他演说佛法,令皆得度。能应三圣已完。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今译)应该用梵王的身份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就示现梵王身,为他说法;应该用帝释的身份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就示现帝释身,为他说法;应该用自在天的身份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就示现自在天身,为他说法;应该用大自在天的身份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就示现大自在天身,为他说法;应该用天大将军的身份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就示现天大将军身,为他说法;应该用毗沙门的身份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就示现毗沙门身为他说法。

  (浅解)此二、能应六天。一、梵王、是色界初禅天大梵天王的简称。二、帝释、是释提桓因的简称,为欲界第二天,即忉利天王,俗称玉皇大帝。三、自在天、即第六他化自在天,居欲界顶。四、大自在天、即色界究竟天,居色界顶,此天天王,名摩醯首罗,意译为大自在,即统领诸大梵王之主。五、天大将军、即四王之八将,如韦驮天将等。六、毗沙门、即四天王天中的北方多闻天王。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为应天界六天之机,应以梵王等六天的身份去化度他们,才能得度的,即皆为现身说法,令皆得度。十法界之天界,即六道中之天道,仅举六天,余非不现,皆含摄故。能应六天已完。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今译)应该用小王的身份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就示现小王身,为他说法。应该用长者的身份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就示现长者身,为他说法。应该用居士的身份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就示现居士身,为他说法。应该用宰官的身份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就示现宰官身,为他说法。应该用婆罗门的身份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就示现婆罗门身,为他说法。

  (浅解)此三、能应五人。一、小王、是各国的小王,古代称大国的国王为大王,小国的国王为小王,都称皇帝,即现代的总统或***。二、长者、是年高德劭的尊称,如我国各地的耆宿、绅士。三、居士、是以道自居,及居家修道之士。现在称居家学佛、受持归戒者为居士。四、宰官、是上自公侯将相,下及州牧县令之通称,即现代***的文武官员。五、婆罗门、是印度的四姓之一,意译为净裔,自称是梵天的后裔。观音菩萨,为应人法界,即人道五人之机,即皆为现身说法,令皆得度。能应五人已完。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今译)应该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的身份去化度他们,才能得度的,就现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为他们说法。

  (浅解)此四、能应四众,即佛门四众弟子。一、比丘、是出家受具足戒的男众,俗称和尚。二、比丘尼、是出家受具足戒的女众,俗称尼姑。三、优婆塞、意译为近事男;四、优婆夷、意译为近事女;是在家曾受三归五戒,及近事三宝的男女二众,现称男女居士。观音菩萨,为应佛门四众之机,即皆为现身说法,令皆得度。能应四众已完。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今译)应该用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等妇女的身份,去化度她们,才能得度的,就现出妇女身,为她们说法。

  (浅解)此五、能应众妇。妇、是已婚的女子,妇女、为女子的通称。观音菩萨,为应人法界众妇之机,即为现妇女身说法,令皆得度,能应众妇已完。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今译)应该用童男、童女的身份,去化度他们,才能得度的,就现出童男、童女身,为他们说法。

  (浅解)此六、能应二童。童男、是愿保守童贞,终身不娶的男人,童女、是愿常为处女,终身不嫁的女人;并非男孩、女孩。观音菩萨,为应人法界二童之机,即皆为现身说法,令皆得度。能应二童已完。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著,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今译)应该用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去化度它们,才能得度的,就现出各种化身,为它们说法。

  (浅解)此七、能应十类。一、天、是天道诸天的天人。二、龙、有天龙、海龙,能兴云降雨。三、夜叉、译为轻捷鬼,爱吃人的为恶夜叉,护持佛法的为善夜叉。四、乾闼婆、译为寻香行,是天帝的乐神。五、阿修罗、译为非天,有天人之福,无天人之德,好斗好胜,为六道之一。六、迦楼罗、译为金翅鸟,鸟中之王。七、紧那罗、译为疑神,为天帝歌神。八、摩睺罗伽、译为大蟒蛇神。以上是天龙八部,皆为佛法的护法神。九、人、指上述五人、四众、二童、众妇之外,还有其余的人,包括老少贵贱。十、非人、指八部之外,还有似人而非人的鬼神,包括畜生、地狱等三恶道。共为十类,以此统收不尽之机,足见观音菩萨,妙应普及而周全。为应十类之机,即皆为现身说法,令皆得度。能应十类已完。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今译)应该用执金刚神去化度他,才能得度的,就现执金刚神,为他说法。

  (浅解)此八、能应力士。执金刚神、即护法力士,执金刚杵,降伏魔怨,拥护三宝,故名执金刚神。观音菩萨、为应力士之机,就现执金刚神,为他说法,令即得度。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今译)佛又呼当机说:无尽意!这位观世音菩萨,成就了这样的功德,常普现十法界的各种身形,游化十方世界的无量国土,度脱九法界的一切众生。因为这个缘故,你们应当一心一意的供养观世音菩萨。

  (浅解)这是结德劝供,呼当机名,结观音德。如是功德,即前说三十二应,明应显化的功德,由观音无作妙力,自在成就。以种种形,即普门示现十法界的各种身形,当不止三十二应,不说现菩萨身,正就菩萨法界,广明应现其余九法界身,以显十界互具,重重无尽之意,不说地狱界,摄在非人中。游诸国土,度脱众生,不限定娑婆世界,国土不一,众生无量,菩萨随机普应之身,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常化身千万亿,普现一切众生前,如一月在天,普现众水,不但现有情身,即山、河、道路、车、船、桥梁、房屋、石栏等,亦随机示现,普垂救度,三十二应,不过略举其例,故普劝供养,静候度脱。广显应化诸国,皆明应显化已完。

  事证:一、续编第三章四节十、及第二章一节十八。编者自述:民国三十八年六月,吾奉调国防部军法局秘书,偕妻郑侣梅,随***由广州迁重庆,侣以体弱多病,常念观音圣号,求救苦难,忽遇行商,廉售丸药六瓶,甫食毕,即病愈身强。十一月廿七日,又奉命迁成都,候车至廿九日,始获携眷乘吉普车,因无司机,由吴世佶兄驾驶,时已军警撤完,秩序大乱,甫至牛角沱,车即倾覆,忽遇石栏,阻未堕江,亦未伤人。将弃车步行,忽一自称卢司机者,将车拖起,驾送疾驶,安抵成都,卢即拒酬而去,甫送出门,忽不见。十二月七日,***又决议迁都台北,因人多机少,先飞昆明,再转***。军法局仅领机票四张,交吾一张,吾不忍弃妻独行,蒙施无畏,决遵大士签示,将机票退还,搭黄逸公处长所乘军车,同赴西昌,忽闻西康省***刘文辉,及云南省***卢汉,均已投敌,飞昆人机均被扣,竟获幸免。十四日至乐山,次日经苏溪,渡江,舍车步行,晚宿苏溪镇,忽一士兵,深夜奔告:「乐山弃守,共军现正追来,应速行。」即遍邀黄等及各难友,速起夜奔,因公路远在镇外,而彼等及镇民,均尚不知也。十六日经峨眉城外,随众迳赴青龙场,因黄等与守乐山之二十七军,均已进城。次晨,派人返城联络,始悉黄等即乘军车起行,嘱在路旁候车,午餐后登途。因距公路里许,不知黄已随军前进,坐候路旁,忽一时装少女,疾行趋前,顾谓:「你们是逃难的吗?我也是逃难的,上午十时,在峨眉城内,忽闻共军枪声,现正追来,应速行。」前行数十步,复候谓:「你们今晚赶宿龙池吗?我也赶赴龙池,但龙池决不可住,共军今晚必到,应再前进,以免追及。」吾当深谢!并促众先女疾行,旋忽不见。晚抵龙池。黄等又已随军前进,饭后,众倦欲眠,力劝宵行,并遍邀已睡难友,均起同行。晨抵新场,大军云集,共军忽已追至,急随军逃窜。廿一日上蓑衣岭,冰雪遍地,百余里无人烟。夜抵冷水坪,屋少人多,已无容身之处,忽于路旁得一小屋,围炉待旦,黎明起行,回顾小屋,惟一空地。前有西康军拦击,攻击前进,势如破竹,步行数百里,终获安抵西昌。回思牛角沱,原无石栏,忽遇石栏,令免葬身鱼腹,又遇司机,令即脱离虎口,并先赐药愈病,令妻履险行健,于无容身之处,令得避寒之所。乐山驻军,深夜弃守,人皆不知,士兵随军撤退,不得擅离,与吾素不相识,何独自奔告吾一人耶?少女之口音服饰,均非土著,空手独行,不类流亡,屡催速行,令脱险难。因吾夫妇常佩圣像,常念圣号,显蒙大士随感随应,应以何身得救,即现何身,而垂救度之实证也。

  二、续编第六章十一节四、三十九年一月,吾夫妇由西昌奉召飞台,即发心于每年阴历二六九月,持观音斋,以报慈恩!四十三年二月初三日,奉调石牌研究班二期学员兼辅导员,适值斋月,晚餐时,因无素菜,偶食猪肉两片,晚课亦停。睡后,梦至某处,见堂上圣像,即从座起,严询汝食何物?当甚惭惶!将开口答辩,忽猪肉两片,涌现舌端。奉谕:「见汝食肉堕落,特来拯救,何惭惶若斯?」始憬悟为大士垂怜,急跪念圣号,便霁颜微笑,手握吾发,直升云霄,忽惊醒,犹口念圣号未停。惭惶之余,不敢再食鱼肉,惟吃素菜或肉边菜,早晚课,亦均潜修。后与妻发心受菩萨戒,同持长素及六斋,同修净业,求生净土,而免堕落。此蒙现菩萨身,而垂救度之实证也。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今译)这位观世音菩萨大菩萨,在众生最恐怖畏惧的危急灾难之中,能布施大无畏的精神,使皆转怖为乐,所以这娑婆世界,都称他为施无畏菩萨。

  (浅解)此正答游于娑婆世界,显示妙德。一、能施无畏。众生布畏,由于急难,无法预防。观世音菩萨,能救急难,使皆转危为安,转怖为乐,是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使不害怕。娑婆世界的众生,因德立号,故皆称他为施无畏菩萨。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今译)无尽意菩萨恭向佛说:世尊!我现在应当遵命来供养观世音菩萨。随即解下挂在颈上的众宝珠璎珞,价值约百千两黄金,谨以供养。并这样说:仁慈的菩萨啊!请受这法施的珍宝璎珞。当时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无尽意菩萨、又恭向观世音菩萨说:仁慈的菩萨啊!请为愍念我们的缘故,接受这璎珞的供养吧!

  (浅解)此二、能感供养。众宝珠璎珞、是用很多宝石珍珠结成的璎珞,为挂在颈上的项炼。价值百千两金,是表示价值很高,异常贵重,并非定数。当机闻德倾心,即遵佛命,解下自颈所挂璎珞奉施。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宝珠璎珞,虽然贵重,本是财施,何谓受此法施呢?一、当供养时,了达三轮体空,不居布施的功德,即转财施为法施。二、以此所施财物,代为众生求福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使同得此功德利益,故财施即法施。仁者、是菩萨与菩萨之间的互相称呼。观音菩萨不肯接受之意有二:一、无尽意奉命供养,我未奉命,礼应逊让,故不肯受。二、现从颈上解下,受之非义,亦不宜受。当机重请怜愍接受之意亦有二:一、为表诚恳,望佛转致,令其必受。二、为众而施,为众而受,无伤于义。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今译)正在那个时候,佛告诉观世音菩萨:你应当哀愍这位无尽意菩萨,和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的缘故,接受这璎珞的供养吧!当时、观世音菩萨,为怜愍四众,和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接受了他的璎珞,把它分作两份,一份供奉释迦牟尼佛,一份供奉多宝佛塔。

  (浅解)此三、能修供养。佛为转致饬受,无尽意菩萨既为众奉施,观世音菩萨若不为众接受,岂为仁者?故告以当哀愍这无尽意菩萨,和四众、十类等,受这法施璎珞。观世音菩萨,即愍众接受,不说无尽意菩萨,知他是为众奉施。受了所供璎珞,即分作两份,转供二佛。释迦牟尼,是现在说法的佛。多宝佛、是东方宝净世界过去的佛,法华经宝塔品说:当佛说法华经时,忽有一宝塔,从地下出现于空中,塔中有多宝佛的舍利,发出很大的声音,赞叹释迦世尊所说的法华经,都真实不虚。所以观世音菩萨、以一份供奉多宝佛塔。既为众接受,亦为众供奉,佛为无上福田,以此转供的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令植佛因。显示妙德已完。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今译)佛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这样的自在神力,游化于娑婆世界。

  (浅解)此应问结答,亦总结上文。有如是自在神力,是指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和普施无畏的自在神力。自在、即身心两大自在,如身能普门示现,进退无碍,为身自在;心能远离系缚,通达无碍,为心自在。就是不假作意。任运现前,神通莫测,力用无穷。前广显游诸国土,已包含娑婆世界。现正答游于娑婆,因娑婆为五浊恶世,菩萨大悲心切,与娑婆众生,特别有缘,故常游于娑婆世界,普垂教化救度。所以我们应特别恭敬供养,一心称念。正答游于娑婆,及长行别示已完。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今译)在佛说完长行时,无尽意菩萨、又用偈颂来请问佛说:妙相具足的世尊啊!我现在再问那位观世音菩萨,他是以什么因缘,得名为观世音呢?

  (浅解)这是偈颂合显,重问得名因缘。本品长行,前已讲完,本品偈颂,什师未译,后来诸师,皆谓梵本中有,故依隋本补入。长行、是用散文,偈颂、是用韵文,梵语叫偈陀,华文译为应颂,华梵兼举,故称偈颂。前三句、是结集经家所叙。妙相具、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即具诸妙相,由因中愿行庄严之所成就,菩萨叹相,即所以赞德。此颂、非孤起颂,是重颂,重颂前长行之文,故说重问。佛子、是信佛学佛者的通称,此处彼与佛子,都指观音菩萨。既闻其名,欲知其得名因缘,由此故问。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今译)具足妙相的世尊,也用偈颂来答覆无尽意菩萨:你听我说观音菩萨的化他大行,善于普应十方诸国土,这度生的广大誓愿,深如大海,虽经历不可思议的尘沙大劫,而不休息。皆由于过去侍奉多到千亿的诸佛,所发惟成佛度生的清净大愿。我再为你略说:你既听到观音之名,又见到观音之身,口必称念,身必礼拜,心必忆念,三业皆不空过,菩萨随感而应,就能消灭你们世间所有的苦难。

  (浅解)这是合显得名游化,先显得名因缘。前二句、是结集经家所叙,三至六句、是佛正答观音菩萨的化他行愿。观音行、是以一心三智,观十界音,令无量苦,一时解脱,即已成就的利他妙行。善应、必具有自在神力,能一身不分而普现,万机咸应而无违。诸方所,即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其行可谓广大。弘誓深如海,即度生的广大誓愿,深如大海。历劫不思议、虽经历不可思议的尘沙大劫,而不休息,其愿可谓深远。七八两句,是举观音菩萨的自修行愿,侍多千亿佛,是菩萨由于过去常随佛学,辅宣佛化,侍奉诸佛,既已多到千亿,积行自必殊胜。发大清净愿,是所发大愿,惟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清净无杂。末四句、举要言之,故云略说。观音菩萨有感必应,是由众生的身口意三业为能感,闻观音之名号,口必称念,见观音之身像,身必礼拜,心意必常忆念,身口意三业,皆不空过,菩萨随感而应,能灭诸有苦,即三界内之苦因苦果,三界九地,谓之九有、及二十五有,以因果不亡,故名为有,就能消灭你们世间所有的苦因苦果,了脱生死轮回。一、总标已完。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今译)假使有人,兴起谋害你的心意,把你推落到大火坑里,只有仰仗念那观音圣号的神力救护,使火坑变成水池。或漂流大海之中,即将遭遇龙鱼和罗刹诸鬼吞食的大难,只有仗念观音圣号的神力救护,波浪虽大,不能使你沉没。

  (浅解)这是别显游化方便,此前长行能救七难,今加六难,成十三难,以补长行之不足。前一颂为一、颂第一火难。假使被人谋害,推落大火坑,只要你能一心念观音圣号,仗菩萨的神力救护,那炽热的大火坑,就会变成清凉的大水池,得脱火难。后一颂为二、颂第二水难。巨海、即大海,或漂流大海,即将遭到被龙鱼和罗刹诸鬼吞食的大难,仗念观音圣号的神力救护,波浪虽大,不能沉没,得脱水难。

  事证:一、救火难。续编第三章二节八、商述圣、沈阳海城县人,信佛恳切,每日念普门品三遍,十余年未曾间断。民国十八年,佣工抚顺千金寨炼铁厂,两人抬铁矿一筐,倒入大冶洪炉,忽失足堕炉中,自骇必死,炉高数丈,正堕下时,觉有人用手托出,放平地上,睁眼一看,果躺在平地,商起回家,众甚惊奇!此常念普门品,蒙救火难。

  二、救水难。续编第三章五节六、严能位,双目失明,信奉观音大士。民国三十四年春,由上海乘新平轮,去宁波,方出吴淞口约一小时,突遇险沉没,旅客与船员遭难者二千余人,生还者不到十分之一。严随波漂流,惟一心念观音圣号,忽手触一板,即紧握依附,救生船闻警赶到,首被捞起。此危急时,知念圣号,蒙救水难之实证。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今译)设或有人,站在须弥山的最高峰,突被人所推,正堕落时,仗念观音圣号的神力救护,就如太阳在虚空中悬住,不会堕落下去。或被恶人追逐,致堕落金刚山下,仗念观音圣号的神力救护,不能损坏一根毫毛。

  (浅解)前一颂为三、加颂堕须弥难。须弥、意译为妙高,此峰在大海中,推堕必死,推者非怨即贼,既仗观音圣力救护,被推不堕,如日住空,推者既去,当如日还升,得脱堕须弥难。后一颂为四、加颂堕金刚山难。金刚山、石堕皆要成粉,而人被逐堕落,不损一毛,全仗大士慈力救护,得脱堕金刚山难。

  事证:续编第三章四节九、编者自记:民国三十八年一月,偕妻郑侣梅,由北平被逐脱险,三月十八日,由武昌乘运货空车回家,天雨疾驶,忽滑堕咸宁小岭高数丈之悬崖下,吾仍端坐车中,默念观音圣号未停,侣独不见,急大声疾呼,始寻声于车下救出。据云:车翻时倾出,似有人托放地上,车随翻身堕下,幸十轮支柱,得免死伤。车毁人安,均未损一毛,随搭军车返里。诚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之实证也。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今译)或遇怨贼围绕,各拿刀枪,要加杀害,仗念观音圣号的慈力救护,使他们都即生起慈悲的心,不忍杀害。或遭受冤狱,被国王判处极刑大难的痛苦,当执行死刑,将要寿命终结的时候,仗念观音圣号的神力救护,使刽子手所拿的刀,即一段一段的断坏,不能杀害。

  (浅解)前一颂为五、超颂第七怨贼难。怨贼执刀绕害,无可逃避,全仗念观音圣号的慈力感化,使即化暴为仁,皆恶念息而慈心起,不忍杀害,得脱怨贼之难。后一颂为六、追颂第四刀杖难。王难、即遭国王判处死刑的大难,临砍头时,全仗念观音圣号的神力救护,使刽子手所拿的刀,即段段断坏,不能杀害,得免刀杖之难。

  事证一、救怨贼难。续篇第二章二节十一、沈载传、中年信佛,尤敬信观音菩萨。抗战时;任某师参谋长,穿便衣,乘自行车,赴泰兴古溪查访时,途遇两日兵,指为国特,各举枪相向,欲加杀害,而言语不通,无从申辩,惟默念观音圣号,恳求救护,忽一敌军官至,互语片刻,向沈注视后,挥手令去。此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之实证也。

  二、救刀杖难。新编观音灵感录第二篇一六页:元魏孙敬德,尝造观音像,日夕敬礼。后为贼牵累下狱,忽梦一僧,令诵观音经千遍,临刑、刀自折为三段、颈肤不伤。三易其刀,三折如故,丞相奏请免死。此念彼观音力,刀即段段坏之实证也。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今译)或被幽囚禁闭,披枷戴锁,手脚也被镣铐,仗念观音圣号的神力救护,即得释放,解脱枷锁之难。或被外道,用邪术咒诅,和各种毒药,想要伤害你的身体,仗念观音圣号的神力救护,使咒诅毒药,还著在他本人的身上,自受损伤。

  (浅解)前一颂为七、追颂第六枷锁难。枷锁杻械、都是刑具,解释见前。被囚禁枷锁,不得自由,蒙念观音的神力救护,释然得解脱,即得释放,解除枷锁,脱离囚禁,恢复自由。后一颂为八、加颂咒诅毒药难。咒诅诸毒药、是外道用各种毒药,已足害人,更加咒诅,求神降灾,必受其害,仗念观音的神力救护,使咒力药力,皆失其效。还著于本人,是反使他本人受到损伤,非大士之不慈,实本人之自取,即大士令自作自受,亦慈威并济,令即悔恶迁善,以免作恶更多,果报更甚,并非害他,实是救他。

  事证:救枷锁难。续编第三章七节三、江苏怵阳书吏李禾+犀三,民国廿一年四月四日,被人诬陷,由驻军某团部拘禁,严刑逼供,竟诬服。姊夫毛景周居士,劝速念观音圣号,以求免难,李即昼夜默念不稍间。至第三日覆审时,由西关看守所,乘黄包车,至东关团部,约三里余,心无杂念,惟存圣号,行甫一里,脚镣忽铮然作响而脱开,冤狱亦由此昭雪,而得释放。此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之实证也。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或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今译)或突遇凶恶的罗刹、毒龙、和很多的恶鬼,仗念观音圣号的慈力护祐,当时都不敢加害。或独步深山旷野,忽被恶兽围绕,都露出锋利的爪牙,实在可怕,仗念观音圣号的威力垂护,都很快的跑到远无边际的方向去了。

  (浅解)前一颂为九、追颂第三罗刹难,及第五恶鬼难。罗刹诸鬼等,包括夜叉等恶鬼,仗念观音圣号的慈力所护,都不敢加害,得脱罗刹恶鬼难。后一颂为十、加颂恶兽难。恶兽、为虎豹豺狼之类,围绕、足见其多,疾走、即快跑。圣号才称,威神即至,故恶兽解围,疾走远方,得脱恶兽之难。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今译)若遇蚖蛇及蝮蝎之类的毒蛇和毒虫,它们吐出的气很毒,就像烟火一样的燃烧,会使人丧身失命。惟有仗念观音圣号的威力加被,它们就会寻著这念圣号的声音,自然回避而去。天忽乌云密布,鼓雷掣电,降冰雹,落大雨、久必成灾。由念观音圣号的慈力所感,立时即得云消雨散,雷电自停。雹亦自止。

  (浅解)前一颂为十一、加颂蛇蝎难。蚖与蝮、都是毒蛇,蝎、是毒虫,都咬人注毒,可毙人命。它们听到念观音圣号的声音,自会回避而去,得脱蛇蝎之难。后一颂为十二、加颂雹雨难。雷鼓、是雷声如鼓,掣电、是闪电牵掣,降雹、是降下冰雹,澍大雨、是落下大雨,久必成灾。由念观音的圣力所感,应时得消散、即适应时机,亦即立时,即得云消雨散,雷电自停,雹亦自止,得脱雹雨之难。二、别显已完。

  事证:救雹雨难。续编第三章三节四、余敬西居士,住江西樟树镇对河之乡间,全家信佛念佛。民国三十九年农历三月十七日下午,忽狂风暴雨,空中飞舞冰雹,小如桂圆,大如升斗,人民之死伤,房屋船树之损失,不知其数、诚近世少有之大灾。居士之乡村,男女均在田中收油菜子。其母八十七岁,亦在场帮忙。所有用具及油菜稿,都被狂风卷入塘中,人多倾跌,其母急率众大声念观音圣号,即风转雨停,冰雹毫未临头,均得安全回家。此念彼观音力,风雨冰雹,应时得消散之实证也。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今译)众生遭受穷困厄难,就有无量苦恼,逼迫身心。观音菩萨,以妙观察智的自在神力,就能寻声解救世间所有的一切苦难。

  (浅解)按法华会义,此颂三毒、二求,而非总结。众生遭受穷困、厄难,就有贪嗔痴三毒,或无男无女等无量苦恼,逼迫身心,若能一心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即以妙观察智的自在神力,观察世间受苦众生,称名之声,寻声救苦,能离三毒,能应二求,能解救世间所有的苦难。由此因缘,得名为观世音。显得名因缘已完。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今译)观世音菩萨、具足了六种神通的大力,还广修了权智的各种方便,所以在十方诸国土中,没有一个国土不出现他的化身。虽种种诸恶道的地狱、饿鬼、畜生,亦皆现身普应。所受生老病死等苦,都可以渐令消灭。

  (浅解)此显游化方便,一、广显游化诸国。此二颂,是身业普应。观音是久修大行的大菩萨,从其所证圆通体中,发出殊胜妙用,所以具足神通力,是具足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等六种神通的大力。广修智方便,智、是权实二智中的权智,即相机说法的方便智,还广修了权智诸方便。十方、是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等十方,刹、在印度叫刹摩,中国译为国土,在十方诸国土中,随机应现,无一国土而不示现其各种应化之身,以广化度各类不同的众生。恶趣、是众生种恶因,得恶果,所趣向之处,即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众生受报,皆由因趣果,故六道又名六趣,长行能应十类中,但以非人二字,包含三恶道,今具提出,以显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循声救苦,对于地狱、饿鬼、畜生的种种诸恶道,亦皆现身普应,具现十法界身。对于六道众生所受生老病死等分段生死之苦,和三乘众生所受变易生死之苦,皆令消灭。虽三恶道众生,业障深重,不能顿令消灭,而循循善诱,令皆闻名见身,敬礼称念,亦可以渐令消灭。事证甚多,谨略举一二,以起深信。

  事证:甲、救生苦。续编第五章一节一、贵州镇远杨维新之妻,年十九,因难产痛甚,已昏死一日,其母为求观音菩萨赐大悲水,祐媳母子平安,水甫灌唇即苏,闻儿哭声,睁眼看时,子已堕地。二、湖南袁海观,民国十二年住上海,长孙媳将生子,或谓:「汝孙媳生子,汝家一月内不可供佛,亦不宜念佛。」彼闻而疑,适印光大师至上海,便问此事,师曰:「勿妄信外道邪说,归告汝孙媳,多念观音菩萨,临产须出声念,汝与照应之人,各大声念,定不会难产,并无苦痛血崩等事,产后亦无各种危险。」彼闻甚喜!不数日即生一曾孙,重达九斤半,且系初胎,了无痛苦。

  按杨妻因难产而昏死,足证生子之苦,子亦甫生即哭,是生为苦之始,为求大悲水,灌唇即苏,子已堕地。袁之孙媳初胎,因先念观音,即生无痛苦。此救生苦之实证也。

  乙、救老苦。续编第四章一节四、台中莲社金刚班班长李水锦居士,住台中市南京路三十一号,其母住沙鹿镇明秀村山上,信佛,受菩萨戒。民国五十三年春,八十岁,右乳下,忽生一碗大硬块,据医诊断为肝癌,药既罔效,开刀更不可能,卧床半年,每日早晚,必起拜佛,常口不离佛,及观音圣号。至八月初,病势沉重,身不能动,口不能言,乳下硬块,突然裂开,流出黑血块甚多,渐已不药而愈。至八四高龄,仍健康逾常人。此年老卧病,早晚必起拜佛,常念佛及圣号,故获蒙救老苦病苦之实证也。

  丙、救病苦。一、救乳癌及子宫炎。续编第四章一节三、陈饶秋花,住台北市金山街二六巷四弄五号。三十五岁时,患乳癌及子宫炎,虔诵白衣神咒七日后,忽夜梦观音大士降临云:「你生癌症,我可救你,即施手术,可放心!」果口吐黑白,即痊愈。

  二、救心脏病。续编第四章二节一、孙张清扬居士,曾患心脏病,随夫孙立人将军,请台北名医王大夫检查结果,病最严重,只能活三个月,无法救治。即回家,求夫应允后,一切放下,每日在楼上佛堂,一心拜佛,诵法华经,念佛及观音圣号。忽饭量增加,已过三月,无任何痛苦。再请王检查,心脏病已好,其他各病,亦均不药而愈。

  三、救糖尿病兼高血压。续编第四章四节一、魏明堂之妻王璧如居士,为台北临济寺念佛会莲友,患糖尿病十余年,时愈时发。民国五十五年三月廿八夜,突恶化,手足冰冷,面色发青,气喘汗流不止。急请医治,量血压,高达二百余度,低亦一百廿余度,以病危不肯打针,嘱往取药。急求观音菩萨拯救。药甫取到,未服而病已愈。

  四、救瘫痪。续编第四章十九节九、广东梅县黎少达之妻黄尚闲居士,民国三十九年来台,偶染重病,全身瘫痪,不能行动。卧病年余,常念观音圣号,一日昏沉中,忽来一老妪云:汝业障太重,故得此重病。忽悟是观音菩萨前来指示,即跪求救护,菩萨持杨枝,遍拂其全身云:汝病即愈。遂惊醒,浑身大汗,顿觉轻松病愈,即起入浴。

  五、救众重病。续编第四章一节二、周杨慧卿居士,江西人,常持观音圣号及大悲咒,凡遇重病,饮以大悲水即愈。随夫周邦道居士,宦迹所经,求水者络绎不绝,莫不奇效。如在***,阮吴氏之子宫癌,冯德荣之胃溃疡,张李氏之胃病,黄国权之重症,张兴中之臂痹,孙胡氏之面疮,周海潮之口喑,何、袁、陈等之肺病,王广来之妻难产,邱潘秀春之子骨鲠,陈济棠之次女绞肠痧,皆饮水即愈。危敬达弹入肋骨,无法取出,饮后化为乌有。曾昭火+宣之病痹,匍匐已久,饮后复能行走。类此之事,不可胜纪。

  六、救疑难险症。续编第三章三节四、余敬西居士,江西人。吃素念佛,业中医,凡遇疑难险症,常教人念佛及观音圣号而即愈。以上皆念观音,蒙救病苦之实证也。

  丁、救死苦。一、续编第四章三节二、郑王毅君居士,长斋念佛,并常念观音菩萨。民国四十九年九月,忽脑溢血,不省人事,急送台北市中心诊所,请所有名医会诊,须开脑检查,其夫郑宝华,为高雄港口司令,不敢冒险签字,家人为念观音圣号,并备后事。昏迷一周,断气两次,至第八日下午忽清醒,如睡一觉,百病全无,次日即下床,行动如常,医均惊骇,连呼奇迹。

  二、续编第四章十四节十、钟灵毓、任台中后里乡月眉糖厂总务课长。曾得怪病,卧床三月,不能动弹,大小便都在床上,臀肉均烂,中西医束手无策。最后死去三天。亲友均痛回生乏术,惟母及妻,每日拜求观音菩萨慈悲救护,果不药而重生,且恢复健康。此皆家人为念观音,蒙救死苦之实证也。

  按生老病死,为六道众生不可避免之大苦大难,救苦救难,为观音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悲大愿。以上略举事证,皆求救今生之苦难,得蒙救护消灭。并蒙佛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之福,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而流光易逝,人天之福,终有享尽之时,况福报愈大,造孽愈易,堕落亦愈速,加以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所积善恶二业,无量无边,随业受报,轮回六道,而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永无消灭之时,曷胜危惧!惟有既蒙感应,消灭今生之苦难,应即深信切愿,专勤持念观音圣号,敬礼供养,求生西方。若修净业者,念佛之外,兼念观音,定蒙摄受接引。令生无病苦厄难,死即往生极乐世界,即了生死,永脱轮回,所有生老病死,及堕三恶道等苦难,悉令永灭,福寿无量,一生成佛,望共注意,幸勿因循自误为要!

  经证:一、《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言:此菩萨名观世音,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二、佛说阿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阿鞞跋致、是梵语,意译为不退转,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一直修到成佛,没有中途退转来的。一生补处,就是一生补到佛位,即一生成佛。

  事证:一、接引比丘。续编第七章三节一、慈丹大师,河南镇平张氏子,弃儒出家,旋受具戒,素皈心弥陀净土,尤敬信观音大士,所居辟净室,敬供观音圣像,常身拜、口念、意观,皆为大士金身与圣号,净念相继,感观音灌顶,而尘惑顿消,本性朗然。精勤靡懈,数十年如一日,士庶倾心,皈依甚众,悉以净土导之。清咸丰七年,告弟子曰:二八归西。皆不解。八年七月中,忽示疾,弃诸杂缘,专持圣号,日以万计。八月十五,力疾别众,合掌颂曰:观音来接引,既望自归真。十六日卯时卒于寺,年六十七。按预知二八归西,即八年八月十六日,皆二八也。望、是阴历十五日,既望、十六日也。

  二、接引比丘尼。续编第七章四节二、庆生尼师,俗姓厉,浙江定海县人。二十岁至舟山圆通庵出家,发愿持大悲咒十万八千遍,每日早晚功课外,三炷香念佛,皈依出家者十余人。民国六年住持萧山保莲庵,组莲社念佛。五十五岁发心掩关,每日念法华经一部,弥陀经十二卷,往生咒五百遍,佛及观音圣号各一萭声,早晚礼华严经一千五百拜,三年如一日。所集功德,回向西方,以报四恩,而济三途,屡感圣相,出关后、仍礼念不辍。廿四年十月、因感风寒,自知不起,嘱备后事,及随时助念。十二月初八晚,忽云:「先见观音菩萨,佛亦来矣。」徒众均执香跪念,师唇亦开合念佛,至戌时、唇不动而逝,年六十一,五更顶热炙手,次夜封龛、面如生。

  三、接引居士。续编第七章五节三、关絅之居士,居官数十年,四十二岁,皈依三宝,二十年来,专修净土。民国廿九年起,多病苦,三十一年春,始知为肠癌,五月十九日病渐重,请赵朴初居士签证遗嘱,谓「常观想观音大士像,曾数梦见,愿接引生西,惟病中持斋未净,深自忏悔,生死大事,烦汝相助。」赵拟约道友念佛,关云:「甚善!可同念观音菩萨。」德森法师坚劝专念阿弥陀佛,求佛接引。关以念观音为妥,不必改念。随众念至傍晚,忽云:「妄念甚多,大士无刹不现身,何至今不见,疑有业障,请众为诵大忏悔文,及念圣号。」约一小时,忽欢呼大士已来,我真乐极!随合掌高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目光常注虚空。随众默念至次日午时,气息渐微而逝,子时后,顶犹温。按居官数十年,及持斋未净,故多病苦业障,幸知忏悔,仍获往生。

  四、接引女居士。续编第七章六节五、林母陈妙莲居士,浙江泰顺县人。民国廿一年持花斋,廿四年患病,子劝茹素,同修净业,病旋愈,即皈依宝林寺融度法师,早晚课,持往生咒,念阿弥陀佛、及观音圣号,寒暑不辍。廿七年九月、忽精神疲倦,十九夜云:「观音菩萨来接我,往生之期近矣。」即屏饭食,惟饮大悲水。廿一日请二僧助念,至廿七日申时,开眼向西,面带笑容,若有所睹,举手作礼佛状,安详而逝,享寿六十三,候通身冷透,顶犹热气外溢,相距数寸,即觉熏蒸,及殓,肢软面如生。

  以上略举接引四众各一人,其中比丘及居士,专念观音圣号,比丘尼及女居士,兼念观音圣号,皆蒙观音菩萨亲来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实证也。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今译)观世音菩萨,起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等五观,来应现教化一切众生,所以你们众生,就应常愿得见菩萨,常时瞻仰。因为菩萨从这五观之中,发出毫无垢染的清净光明智慧,犹如日光,能照破一切黑暗,并能伏灭风火等一切灾难,常普遍光明,永远照耀世间。

  (浅解)此二、是显意业普观。观有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的五观,以这五观,为应现化度众生的根本。承上文众生的苦难,何以能渐令消灭呢?由观音菩萨、生起真观,照见众生的妄业本空,根本没有业性的自体可得;起清净观,照见众生的自性本来离染,从未受过杂染之所染污;起大智观,照破众生的无明痴暗,显发众生的本有光明;起大悲观,拔除众生的无量苦恼,不再受诸苦恼的逼迫;起大慈观,给与众生的一切安乐,使永远过著安乐的生活。所以你们众生,就应常愿得见菩萨的慈悲加被,离苦得乐,尤应常时瞻仰菩萨的妙相庄严,礼拜供养。瞻仰、是从下看上的恭敬话。无垢清净光,因为菩萨从这五观中,发出毫无垢染的清净光明智慧,犹如日光,故曰慧日,能照破一切烦恼愚痴的黑暗,并能伏灭风火等一切灾难,如有台风,先念圣号,定即消灭。风火为灾难中之最大者,尚能伏灭,余不待言。众生之所以有风火等各种灾难,皆由烦恼惑业之所感召,烦恼的黑暗,既已照破,因亡果丧,各种灾难,自然伏灭,这慧日的普遍圆明,就永远照耀世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今译)观世音菩萨,现大悲戒体,如雷大震,远播十方,起大慈心意,如妙大云,普荫一切,为众生宣说妙法,如注以甘露法雨,使皆灭除烦恼的火焰。

  (浅解)此三、是显口业普益。口业依于身意,以为授法之本。悲体、是大悲的身体,菩萨以大悲为体,是从严持净戒而得,若要说法,必先现身,为拔众苦,如雷大震,远播十方,惊醒群机。慈意、是大慈的心意,遍缘法界众生,给与快乐,如妙大云,普荫一切。澍、古通注,即灌注,又借作沾濡滋润之意,甘露、为不死之神药,佛常以甘露喻不生不灭之妙法,所说妙法,能滋润众生心田,故名法雨,悟之能证无生,故名甘露。澍甘露法雨,正显口业说法,云雷既兴,法雨普注,甘露同沾。因众生我法二执,烦恼炽然,如大火焰,无由得灭,菩萨注以甘露法雨,使滋润众生的心田,灭除烦恼的火焰。与拔同时,十界得度。一、广显应化诸国已完。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今译)娑婆世界的众生,多好诤论诉讼,经对质官衙之处,或因对敌作战,致陷身军阵之中,各有刑狱或死伤的怖畏,惟有仰仗念彼观音圣号的慈力加被,使众怨和解,息讼罢战,而悉退让分散,得保安全。

  (浅解)此二、正显游于娑婆。娑婆世界的众生,人与人之间,多好诤论诉讼,对质法庭,官处、即官衙与法院,财产声名所系,不免互有牢狱刑罚的怖畏。国与国之间,亦多兴师对敌,从事战争,军阵、即军队排列的阵线,官职身命攸关,不兔互有死伤失败的怖畏。惟有念彼观音圣号,仰仗菩萨的慈力加被,使息讼罢战,所有众人的宿怨仇恨,皆悉和解顿消,各自退让分散,得保官职身命、与财产声名的安全。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今译)观世音菩萨,随机说法的妙音,由于常以妙智,观照世间、苦恼众生、持名之音,即寻声救苦,而为说法,如梵音的清净无染,亦如海潮音之不失时机,胜彼世间一切音声。因为这个缘故,你们众生,必须常念观音圣号,应于念念之中,切勿生疑。当知观世音菩萨,是清净的圣人,对于众生的苦恼,和生死厄难,能为作可靠的依怙。他具有一切的功德,常以慈悲的心眼,等视一切众生,令皆福德积聚,如海水一样的无量无边。所以你们众生,更应顶礼观世音菩萨,以报慈恩!

  (浅解)此明观音大士境智深妙,感应难测,以劝常念勿疑,并劝顶礼。大士说法之妙,不偏空有,真俗圆通,故称妙音。以妙智观照世间、苦恼众生、称名之音,寻声救苦,故名观世音。说法清净无染,故称梵音。说法及时,应以何法得度,即为说何法,如海潮之不失时,故称海潮音。对十界之机,能说十界之法,非世间之音所能及,故说胜彼世间音。以是之故,一切众生,应当常念圣号,自成感应。但于念念之中,切勿生起疑心,以为徒念无益。当知观音大士,已断一切烦恼杂染,被尊为清净的圣人,视大地众生,犹如一子,常在苦恼、生死、厄难的怖畏之中,能为作所依的慈母,所怙的慈父,即能为作有力的依靠。因大士已证真常圆通之体,具恒沙称性的一切功德,常以慈悲的心眼,等视一切众生,只要常念圣号,即皆令得福德的积聚,如海水一样的无量无边。这一偈颂,与前长行: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文异义同。所以你们众生,更应顶礼,以报慈恩!顶礼、即五体投地的礼拜,虽是身业投诚,必先意业恭敬,口业称念,亦即三业供养。这是佛以苦口婆心,劝勉我们众生,要常恭敬持念,顶礼供养,才能感应道交,得福无量。二、偈颂合显已完。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今译)当佛说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