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是在修行佛法的,因为佛法是生活中的佛法,佛法最珍贵的地方,是可以用来彻底地解决烦恼苦迫。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生活中的佛法第一节内容六根律仪。
佛法最珍贵的地方,是可以用来彻底地解决烦恼苦迫。而烦恼苦迫,就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佛法的修学,如果不能融入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并且从中获得实质益处:解决当前的烦恼,并逐渐地减少烦恼,那么,学佛可能只是「情感的寄托,偶像的崇拜」,成为生命中的一项点缀而已,不能发挥其「心灵净化,生命解脱」[1]的特长。假如果真是这样子的学佛,那么,学了也等于没有学。再者,如果佛法的修学方式,与当时社会的主流生活方式脱节,那么,也难以为多数人所接受。不能为多数人接受的佛法,即使再珍贵、再有益处,也会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离开了人们的实践,佛法的益处,佛法的价值与光芒,就隐而不显了,最后,只剩下人们凭吊的古迹,或成为文化的遗迹而已,如何能有「正法久住于世间」的理想?佛教在印度、西域地方的消失,以及在中国明清以后,被隔绝于主流社会之外而衰弱不振[2],多少已有相近似的警讯。所以,佛法是生活中的佛法,离开日常生活,脱离了社会大众的生活,便没有佛法。
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尽管每个时代,都有其因经济活动型态的改变,而形成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步调,尽管还有各行各业,各色人种不同文化与习俗的差异,但共同的是,六根频繁地接触境界、认识境界,然后从认识境界中,有种种后续的心理与行为发展,佛陀说,这就是我们的「世间」[3]。我们的世间,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忧悲愁戚、烦恼苦迫,都在这里发生,涅槃解脱也在这里完成[4],烦恼与解脱的舞台(领域、范围),是一样的,都是在六根面对六境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说生死(烦恼)即解脱,说世间与涅槃「二际无差别」[5],那应当是指两者的范围(际)是一样的,没有在日常生活的范围外,还有另外一个涅槃的世界。解脱入涅槃,是佛法修学的最后目标(佛陀也是解脱者),解脱既不离日常生活,佛法的修学,当然也不离日常生活。
今日的社会型态,人们普遍地忙碌,多数人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难得有二天以上的常态假期,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佛法的修学,如果只一味地强调要走入深山野外,或者,过度鼓励与一般生活方式不同的隔离式清修,那将会自绝于社会人间,正法久住世间的理想,就岌岌可危了。所以,注重佛陀六根如何面对六境的教说,尝试从经教中,开发可以适应这时代日常生活的佛法修学,也应该是现代佛弟子,修学佛法应有的基本认识吧!
上座禅
在佛陀教说里,日常生活中的佛法修学,应当是什么模样呢?下面举一个尊者舍利弗的例子来探讨:尊者舍利弗,是当时佛弟子中,智慧第一[6]、辩才无碍[7]的大弟子。有一次,他在禅修中进入了「空三昧禅」的禅定,受到佛陀的赞赏,称赞这种禅定是「上座禅」。怎样才能进入这种禅定呢?佛陀说,想要进入这种禅定的比丘(当然也包括其它所有人),当他走在进城的路上,或者进了城托[金+本]乞食、乞食完毕回程的路上,应当时时保持这样的警觉思惟:当我眼见外物时,有没有起贪爱、恋着?如果作这样的观察时,发觉自己起了贪爱、恋着,为了阻断由贪爱、恋着而可能发展的恶不善行,应当即刻寻有效的对治方法,将心念拉离贪爱、恋着,就如同身上所穿的衣服着了火,烧到头上来了,情况紧急,必须想办法立即扑灭一样。如果能够在眼睛看到东西时,都能成功地保持远离贪爱、恋着,那么,内心没有贪爱、恋着的干扰,充满喜悦(法喜),就能以愿意保持这样法喜充满的心情,继续时时刻刻对贪爱保持警觉,如此一来,也就能保持日夜清净的修学了[8]。
乞食,是佛陀时代印度当时许多修行人(不只是佛弟子)的生活方式,推测那是当时社会能普遍接受的习俗[9]。另外,佛陀时代的出家佛弟子,推测大都住在离村落、城市不远的郊区,一来远离村落、城市的愦闹,有利于禅观的修习,二来往返村落、城市乞食,也不至于太远而费时费力。入城乞食,可以说是当时游行佛弟子一天中,与最多人接触的时刻,除了获得食物,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外,还可以利用乞食接触村民的机会,弘扬佛法,利益人群。不过,这也是当时修行人感官接受最多刺激与考验的时刻。经中举眼见物为例,我们可以类推其它耳、鼻、舌、身、意根也一样,在面对境界时,同样要保持离爱念染着。这是注重在六根面对六境的认识发展过程中,警觉于贪爱,阻绝贪爱生起的修学方法。从上面佛陀称赞上座禅的整体意涵来看,与其说佛陀在赞叹「空三昧禅」,不如说是在赞叹进入「空三昧禅」的事前养成功夫:从入城乞食时,就作防护思惟,觉察反省。套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事先所作的心理建设准备。当然,从其原理来看,自然是不限于乞食一事的,而是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时时警觉防护,时时反省有没有贪爱与粘着的生成,如果有,当即时作对治处理的。
台湾现代的出家环境,要保持以乞食维生已经很难,也很少有出家众这样做了,住的地方也不在野外的树林山洞处,禅修通常在寺院的禅堂中进行,而不是树下,这些都不同于经典中所描述的情况,而在家人的生活方式,就更不用说了。纵使生活的细节有诸多的不同,甚至佛陀时代「空三昧禅」禅法的修学细节,或许也已经失传了,但是,人们六根接触六境的反应,还是一样的,时时觉察爱念染着,对治贪爱粘着的原则,是清楚的、适用的。原来,禅法的修学(禅修),是不仅止于禅堂的,离开禅堂,也要有佛法!
六根律仪
六根面对六境的日常生活中,不起贪爱执着,经中也称为「六根律仪」。什么是「律仪」?律仪为梵语sam!varah!的意译,有禁戒、等护两方面的意思[10],亦即经由意念的防护,而不使行为犯戒,虽然有两层含意,但却是更偏重于防护这一层的。经中说,就像多闻圣弟子,当六根面对境界时,对合意的「可念」境界不起欲念,对不合意的「不可念」境界,不起不高兴的「瞋恚」,当然也不会再继续发展出其它种种的想法与行为,因为多闻圣弟子,有能力看清楚这些想法所会引发的祸患--烦恼苦迫,所以能够舍离,这样,就称为律仪。相反的,一般平常人没有能力看清楚这些想法可能引来的祸患,所以不能够舍离,一遇到合意的就起贪爱执着,不合意的就起瞋恚排斥,不单是如此,从贪爱执着、瞋恚排斥延伸,还会继续发展出种种不如法的想法与行为,这就称为「不律仪」[11]。律仪、不律仪,经中是从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认识作用时说的,我们对境界认识作用的完成,称为触,触依六根而来,能继续发展成受与爱,所以也称「触」为「六触入处」,巴利语圣典作「六触处」。经中说「六触入处律仪」,是身、口、意三妙行的基础,其实也就是说,六根律仪(防护)多修习,能够完成(满足)三妙行。六根律仪如何修习呢?其内容与前面说的「律仪」一样:不执着于合意的,也不嫌恶不合意的[12]。
不起爱染、不起瞋心,是「六根律仪」(或者简以「律仪」)的主要内容。但是,其中的关键,在于为何会有合意的、不合意的觉受或想法生起?隐藏在合意不合意背后的,是「我」!也就是我见、我执的无明。我们说,一般人在认识境界的「触」时,无明就作用了,所以称为「无明触」,当认识境界时,如果只以自我中心为出发点,不能看清楚因缘条件,或者不能适切地随顺因缘,那么顺我(合意)时,贪爱就跟着来了,逆我(不合意)时,排斥、不满、怒气(瞋恚)就生起了,然后继续发展成身、口、意行为,来完成与满足这样的贪与瞋。由贪与瞋发动的行为,哪会有什么好行为?只有远离贪与瞋的行为,才能是清净的。清净的行为,就是三妙行,也就是十善行[13],经中说,这是圆满修学四念处的基础[14],其实不只是四念处的修学,其它的修学也一样,可以说也是修学一切佛法的基础。基础的意思,不是说这是简单的,而是说,这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至于怎样才能在六根接触六境时,做到成功的防护,不让贪、瞋生起?为什么我们学佛也好一些时日了,防护成功的机率还是不怎么高?也不用太气馁,经中所说的能够善于防护对治的,是多闻圣弟子的圣者之流,假如我们还未能达到圣者程度,经常失败那也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从「调伏、断、超越」[15]的「远离」修学过程来看,调伏也算是防护远离的一环。调伏,即是对治与矫正,两者虽然多属事后的补救,但对平常人来说,也许是更迫切需要的。因为平常人防范于未然的能力不足,不能远离贪瞋的情况居多,当贪与瞋生起时,更是不能不加节制地任由泛滥,更需要「起增上方便,勤教令灭」。「增上」是加强、强化的意思,「方便」是方法,特别指有效的方法、技巧,所以,「增上方便」就是说,应当积极地寻找有效的对治方法。「勤教令灭」可以有两个层面的意涵:一方面,当然是对眼前已经生起贪与瞋的冷却来说,另一方面,是从现在的对治,进入自我调伏的修学,为的是将来能够不再犯的成功防护。所以,事后的矫正,虽然属亡羊补牢,但却也是走向「六根律仪」的一步。
注解
[1]引宏印法师语:「学佛不是:形象的满足;偶像的崇拜;情感的寄托;权威的依赖,学佛是:心灵的净化;生命的解脱;福慧的圆满。」
[2]参考《我之宗教观》〈二、中国的宗教兴衰与儒家〉第四五至五0页,印顺法师着。
[3]「佛告三弥离提: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集则触集,如是乃至纯大苦聚集。」《杂阿含第二三0经》
[4]「尔时,阿难告诸比丘……诸尊!谓眼是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是等悉入世间数。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于六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知,是名圣弟子到世界边,知世间、世间所重、度世间。」《杂阿含第二三四经》
[5]「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中论》(大正三0?三六上)
[6]「世尊告曰:我昔亦有弟子,名舍利弗,智慧之中最为第一……」《增一阿含二四品第三七经》
[7]「尊者舍利弗,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大智辩才。」《杂阿含第四四七经》
[8]「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禅住而坐禅。若诸比丘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食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着不?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观时,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譬如有人火烧头衣,为尽灭故,当起增上方便,勤教令灭。彼比丘亦复如是,当起增上勤欲方便,系念修学。若比丘观察时,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间,眼识于色无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比丘于行、住、坐、卧,净除乞食,是故此经名清净乞食住。」《杂阿含第二三六经》
[9]「此中国有九十六种外道,皆知今世后世,各有徒众,亦皆乞食,但不持[金+本];亦复求福于路野侧,立福德舍;屋宇、床卧、饮食、供给行路人及出家人、来去客;但所期异耳。」《高僧法显传》(大正五一?八六一上)
[10]参考《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律仪〉第三三0三页下
[11]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律仪、不律仪:云何律仪?云何不律仪?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色而起贪着,不可念色而起瞋恚,于彼次第随生众多觉想相续;不见过患,复见过患不能除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比丘!是名不律仪。云何律仪?多闻圣弟子,若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众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过患已能舍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杂阿含第一一七0经》,另:《杂阿含第二七九经》、《杂阿含第六三六经》亦同。
[12]「萦发目揵连白佛言:云何六触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佛告目揵连:若眼见适意、可爱念、能长养欲乐、令人缘着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缘、不着、不住。若眼见不适意、不可爱念、顺于苦觉之色,诸比丘见已,不畏、不恶、不嫌、不恚。于彼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着;不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着。内心安住不动,善修解脱,心不懈倦。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如是于六触入修习、多修习,满足三妙行。」《杂阿含第二八一经》
[13]「身清净、语清净、意清净──三清净,也名三妙行。内容是:身清净──离杀、不与取、淫;语清净──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清净──无贪、无瞋、正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二九一页,印顺法师着。引《增支部》〈十集〉(南传二二下?二一三──二一五)。
[14]「佛告萦发目揵连:有三妙行,修习、多修习,能令四念处满足。」《杂阿含第二八一经》
[15]「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杂阿含第四一经》
「调伏贪欲、断贪欲、越贪欲,是名为智。」《杂阿含第七二经》
上面就是六根律仪的介绍了。现在修行佛法的师兄是很多的,初学者若是想要学习佛法的话,最好是能够找人来带领我们,自己学习的话是很难的。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