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第五章 禅修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2-08-31 17:29:44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第五章 禅修的实践

可用的禅修对象很多,但我们仍强烈推荐你由呼吸开始,透过专注呼吸来达致某程度的基本定力。请记住,这么做并不是说,你在修习一种可达致深定的纯粹止禅技巧,你在修习静观(留意觉察),你只须适度的基本定力即可。你想培育和发展觉察力,希望最后能获得洞悉诸法实相的内观智慧。你想确切地如实了解自己的身心组合,你想消除所有内心烦恼,令生命达到真正的安宁与快乐。

若未能如实地看到事物真相,心意是无法清净的。「如实地看到事物真相」是一个那么意味深长而又含糊不清的术语,以致初学者可能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我们的意思,因为视力正常的人不是本来就能如实地看清事物吗?

可是,当我们用此术语来描述从禅修所获得的内观智慧时,并不是指用肉眼来表面地看事物,而是指以智慧看到事物本身的真相,「以智慧看到」的意思是:看到以身心组合框架范围内的事物,当中没有因贪瞋痴而起的成见或偏见。平常地,当我们观察身心组合时,总倾向忽略不可爱的东西,而去执取可爱的东西,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经常受着贪瞋痴的影响,我们的自我、私心、个人见解等都会闯进来左右我们的判断。

当我们留意观察自己的身体感觉时,不要误以为它们是一些心行(Mental Formations)[1],因为身体感觉是可以完全不依赖心意而生起的。例如:我们舒服地坐着,不久之后,背部或腿部可能会出现不舒服的感受,我们的心立即感到不适,并且环绕着那感受生起很多想法。那时,不可把感受与心行活动混为一谈,我们应把感受脱离出来,独立地进行留意观察。感受是七个普遍的心理因素之一,其余六个是:接触、想(知觉)、作意(注意)、定、生命力与心行(有意图的思维活动)。

其他时候,某一情绪,例如憎恨、恐惧或爱欲等也许会出现,那时,我们就应确切地如实观察着那个情绪,不可与其他东西混淆在一起。当我们把色、受、想、行、识等五蕴[2]捆扎为一并视之为感受时,我们就会困惑起来,因为这样做令感受生起的原因变得含糊不清。如果我们只单单安住于感受本身,没有把它从诸蕴独立地分开出来,要体证真理就变得很困难了。

我们希望能亲自洞悉无常,以克服自身的苦恼与无明(Ignorance):对苦恼的深入了解可克服造成苦恼的贪欲,领悟「无我」可克服由「我想」引起的「无明」。欲达到这些内观智慧,我们不但要懂得分辨身与心,还要看到它们的相互联系状态(Interconnectedness)。随着内观变得敏锐起来,我们也会越来越明白五蕴身心一起协同运作的事实,知道没有一蕴是可以不依余蕴而能独存的。于是,我们了解到那个着名的盲人与跛子故事的真正寓意── 两个人单独来看,都是能力有限的,可是,当盲人背着有视力的跛子和听从跛子的指导时,两人才可一起踏上旅途,轻易地达到他们的目标。身与心也是一样,身体不能单独为自己做到什么,它好像一块木头,本身不能走动或做到什么,只能陷于无常、腐坏与死亡。心灵没有身体的支持也做不了什么,可是,当我们留心地观察着身心时,亦即是当身心一起合作时,我们就可以看见很多奇妙的事情了。

在一个地方坐禅,我们可以修得某程度的静观力。能参加密集禅修,用几天、乃至几个月时间去留意观察自身的感受、知觉(想蕴)、数不清的想法(行蕴)、以及各种意识状态等,是可以最终令我们得到平静与安宁的。可是,我们通常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在一个地方持续修习,因此,应找个方法,把静观运于于日常生活之中,以应付每天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每天遇上什么都无法预知,事情的发生是由许多因缘(条件)所决定的,因为我们都活在一个受条件制约与无常的世界里。静观是我们的随身求生包(Emergency Kit),随时候命为我们服务。当我们要面对一个令我们愤怒的场合时,如果能仔细审察自心,就会发现一些难以接受的、与自己有关的事实,例如:我们是自私自利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自我的、自以为是的、我对他错的、有成见的、有偏见的等等。说到底,我们并不喜欢自己。这发现虽然难于接受,却是十分有益的一个体验,而且,长远来说,这发现可令我们从根深柢固的心理与心灵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内观禅修是百分之一百忠于自己的练习。当我们观看自己的身心时,会发现某些东西是我们不喜欢知道的,既然不喜欢,我们就会抗拒它们。什么东西是我们不喜欢的呢?我们不喜欢与所爱的东西分离,我们不喜欢与所恶的东西在一起。这些东西不但包括人、地和物,也包括意见、观念、信仰与决定等。我们不喜欢会自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东西,例如:我们不喜欢变老、生病、衰弱或公开自己的年龄,因为我们想青春常驻;我们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指责,因为我们相当自负;我们不喜欢别人比我们贤明,因为我们没有自知之明。以上所述,只不过是贪瞋痴的一些个人可以经验到的例子而已。

当贪瞋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显露时,我们要用静观力去追捕它们和充分了解它们的根源。那些心态的根源都在我们里面,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没有瞋,是没有人可令我们愤怒的,就因为有瞋,才令我们对别人的说话、行动或表现生起反应。如果能及时觉知,就可运用智慧,坚持不懈地向内观察自心。如果我们内心没有瞋恨,便无需介意别人的挑剔或指责,反而要多谢那位提醒我们要留心过失的人。我们应十分明智地、小心地感谢那位揭露我们过失的人,因为他帮了我们踏上自我改善之路。我们大家都有盲点,那个人就像一面镜子,令我们可用智慧看到自己的过失。我们应视那位指出我们过失的人为恩人,因为他为我们揭开自己不知不觉的宝藏。只有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才能着手改善自己,而改善自己是达致圆满的正道,那正是我们的人生目标。在我们试图超越自身的缺点前,应首先知道它们是什么,然后,通过克服那些缺点,才有可能开发潜在的高贵品德。

请如此地思维:如果我们有病,就应找出病因,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得到治疗。如果明知有病,我们仍伪称没有病,那是无法得到治疗的。同样地,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没有这些过错,那是无法清除修行道路上的障碍的。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缺点无知,便需要别人为我们一一指出来。当他们指出我们的缺点时,我们就应感谢他们,就像尊者舍利弗所说:「即使有七岁的小沙弥指出我的错误,我也会欣然接受,并对他十分尊敬。」尊者舍利弗已经是一位百分百具足静观力(正念)的人(暗指阿罗汉),他并无过失,也没有我慢,所以他能坚持这种做法。虽然我们不是阿罗汉,我们也应仿效他的做法,因为,我们的人生目标也是要达致阿罗汉所达致的成就。

当然,指出我们错误的人本身也非毫无缺点,可是,他看到我们的问题,就好像我们看到他的缺点一样。我们不当面向他指出,他同样是不会注意到自己的过失的。指出他人的缺点与回应他人的指责时都应留心地去做,如果有人不留心地指出别人的缺点,用上不友善的粗言恶语,对于他和被他指出缺点的人来说,都是有害无益的。一个怀着恶意说话的人,是不能留心地与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因听到粗言恶语而感到不快的人亦会分神,无法听到对方说话的真正内容。我们应留心地说话和留心地聆听,才可得到说话与聆听的好处。当我们留心地说话或聆听时,我们的心当下就可免受贪欲、自私、瞋恨与愚痴的影响了。

我们的目标

身为禅修者,我们都应有一个目标,因为,如果没有目标,并且跟着别人的禅修指示去做,我们只不过像瞎子摸象,在黑暗中摸索而已。无论我们乐意地或自觉地做什么,总应该有一个目标的。内观禅修者的目标,不是要比别人更快开悟、更有力量或得到更多利益,内观禅修者是不会为了静观力而互相竞争的。

我们的目标,是要令潜在之高贵与良善品德都能达致完美。这目标有五个元素:清净自心、克服忧愁与哀伤、袪除苦楚与悲痛、踏上可导致究竟安宁(涅槃)之正道,以及跟随正道所得的快乐。我们若能谨记此五重目标,便可满怀希望与信心地前进了。

禅修的实践

一旦坐定后,姿势就不可任意改变,直至预定的时间结束为止。假设你因为不舒服而改变姿势,不一会儿,新的姿势也会令你感到不舒服的,于是你又想再次改变,但是不久之后,你还是会不舒服的。于是,在整个禅修时段里,你都会不停地在坐垫上移动与改变姿势,那么,你是无法获得深刻而有意义的定力的。因此,你必须尽一切努力不改变原来的姿势,至于如何应付坐禅时生起的疼痛,我们会在第十章中讨论。

欲避免改变坐姿,最好能在坐禅前预先决定你想坐多久。如果你是新手,开始时可用不超过二十分钟来尝试坐着不动,之后,你可逐渐增加坐禅时间。坐禅时间的长短,全取决于你有多少时间,以及你有多大的坐禅忍痛能力。

我们不必有一个达标的时间表,因为,我们的成就全取决于我们的禅修进展,而禅修的进展又依赖我们对五根(指信、精进、念、定、慧等五种助道因缘)的了解与发展。我们应努力地与谨慎地向目标推进,而无须设置任何特别的达标时间表。当我们准备妥当,就自然可以达标。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为达标而好好地准备自己。

坐定之后,就要闭上眼睛。我们的心有如一杯泥水,你令那杯泥水安置不动越久,就有较多的泥浆沉淀下来,而水也会越来越清澈。同样,如果你能保持默然不动,专心致志地留意着你的禅修对象,你的心就会安定下来,并开始体验到禅修之乐。

我们做达标的准备时,应保持自心于当下此刻,但当下瞬间飞逝,草率的观察者根本注意不到它的存在。每一刻都有事件发生,没有任何掠过的一刻是空白无事的。我们不可能在留意某一刻时,注意不到该刻内正发生的事件的。因此,我们要留意观察的时刻就是现在当下此刻。我们的心像经过投影机的影片一样,经常有一串串的影片经过,一些与过去的经历有关,一些与我们计划着将来想做的幻想有关。

如果没有一个对象,心意是无法集中的。因此,我们要给心意一个对象,而那对象在任何时刻皆可轻易得到的。我们的呼吸就是这类对象之一,心无需费力即可找到它,因为气息在每一刻都会在鼻孔内流出流入。由于我们的内观禅实践都是在清醒的时刻进行,而呼吸又比其他对象较为明显和持续,因此,心意轻易地就能令自己集中到呼吸上来。如上述般坐好后,与众生分享你的慈心,然后深呼吸三次,深呼吸三次之后,回复正常的呼吸,让气息自由地、毫不费力地流出流入,然后开始专心留意鼻孔末端边缘,简单地注意着气息进出时的感觉。在吸气结束与呼气开始之间会有一短暂停顿的,要注意此短暂停顿与呼气的开始,在此呼气结束与下一个吸气开始之间也会有一短暂停顿的,同样要注意这一短暂停顿。换言之,在一呼一吸间会有两个短暂停顿,一个在吸完之后,一个在呼完之后。这两个停顿极为短暂,你可能觉察不到,但是,如果留意,你是会知道的。

不可概念化或以言语表述任何感受。只须简单地注意着气息的进出,不必同时说:「我正吸入。」或是:「我正呼出。」当你专心注意着呼吸时,不要理会任何思想、记忆、声音、香臭、味道等,只须一心一意地注意着呼吸即可。

开始时,由于身心尚未安静与放松,吸气与呼气都很短暂,注意那短暂吸气与短暂呼气时的感受,不用说「短的入息」或「短的出息」。由于你持续地注意着短暂的吸气与短暂的呼气感受,你的身心会变得较为平静,跟着你的呼吸也会变得长些,要如实地注意那个长的呼吸感受,不用说「长的入息」或「长的出息」,然后,由头到尾地注意整个呼吸过程。之后,呼吸会变得较为微细,而身心亦会比前较为平静,注意你呼吸时这种平静与安宁的感受。当心意跑开时怎么办

不管你怎么努力把心意安住于呼吸之上,心意还是会跑开的。它会跑到过去的经验里,突然间你会发觉,自己回忆起以前去过的地方、遇见过的人、久未谋面的朋友、一本很久之前读过的书、昨天吃过的食物味道…… 等等。当你察觉时,你的心意已不在呼吸上了,要立即留心地把心带回来,重新固定在呼吸之上。然而,很快你又再分心,想着缴交账单的方法、打电话给朋友、写一封信给别人、清洗衣服、买杂货、参加舞会、计划下次假期活动……等等。一旦你发觉心不在焉,要立即留心地把它带回来。下面的一些建议,可帮你提高足够的定力来修习观禅。

(1) 数息

像这样的情况,数息会有帮助。数息的目的是要把心意集中在气息之上,一旦心意集中在气息之上,就可停止数息,这是一种提升定力的技巧。数息有很多种,任何一种都是用心去数的,不可用口发声来数。以下是数息的一些方法:

(a) 当吸气时,数「一、一、一、一……」,直至肺部吸满空气为止,当呼气时,数「二、二、二、二……」,直至肺部呼尽空气为止,跟着再吸气,数「三、三、三、三……」,直至肺部再吸满空气为止,然后呼气时数「四、四、四、四……」,直至肺部呼尽空气为止,如此地从一数至十,再不断地重复,直至心能集中在气息之上。

(b) 第二种数息方法是快速地从一数至十。即一面数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时,一面吸气,然后再一面数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时,一面呼气。换言之,在一次吸气中你要数至十,在一次呼气中你也要数至十。如此地不断重复,直至心能集中在气息之上。

(c) 第三种数息方法是由一数至五,然后顺序地递增至十。开始时,一面吸气,一面数「一、二、三、四、五」(只数至五),然后一面呼气,一面数「一、二、三、四、五、六」(只数至六)。接着,再一面吸气,一面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只数至七),然后一面呼气,一面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只数至八)。接着,在吸气时数至九,在呼气时数至十。如此地不断重复,直至心能集中在气息之上。

(d) 第四种数息方法是在深长的吸气或呼气之后才数。当肺部吸满空气后,在心里数「一」,然后呼气,当肺部的空气呼尽了,在心里数「二」。接着再深吸气,至吸满时数「三」,然后呼气,至呼尽时用心数「四」。如此地呼吸,由一数到十,然后由十倒数至一,再由一数到十,又由十倒数至一。

(e) 第五种数息方法是把呼吸结合起来数。每次都在呼尽气时数。即是在一吸一呼之后才数「一」,再一吸一呼之后才数「二」,如此地只数到五,然后再由五倒数至一,如此地不断重复,直至你的气息变得微细与安静。请记住,你无需用全部的禅修时间去数息,一旦你的心被锁定在鼻孔末端与气息接触的地方,感到气息微细与安静,乃至分辨不出吸气或是呼气时,就要停止数息。数息只是用来训练心意集中在一个对象上而已。

(2) 连接

吸满气后,不用等注意到短暂的停顿才呼气,而是把吸气与呼气连接起来,好让你在吸气与呼气时只感到一个连续的气息。

(3) 固定

把吸气与呼气连接起来之后,就要把你的心固定在吸气与呼气时接触鼻孔末端的那个感觉点上,让吸气与呼气有如一个气息般进进出出,接触着或磨擦着你的鼻孔末端边缘。

(4) 像木匠一样集中你的心

在锯木前,木匠一般都会在要锯的木板上划上一条直线,然后才用锯子沿着那条直线锯下去,他不会一面锯一面看着锯子上的锯齿,而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他所划的线上[3],这样才能把木板切割得正直。同样地,要把自心一直保持在你感到气息与鼻孔末端边缘的接触点上。

(5) 令你的心像一个看门人

看门人是不会重视进入屋子里的人的细节的,他只会注意经过屋子门口进入与走出的人们。同样地,当你集中时,不应重视经验上的任何细节,只须注意呼吸时气息进出鼻孔末端边缘的接触感受即可。

当你继续练习时,你的身心会变得很轻盈,感到自己好像漂浮在空气之中或水面之上一样,你甚至感到身体向空中升起。当出入息的粗重感消失后,微细的出入息就会出现,这个微细的气息就是你心的专注对象,这是定境的征状,而这个最初的征状会被随后陆续出现的、更加微细的征状对象所替代。征状的微细性质,可用钟声来作比拟,当一个钟被一根粗铁杆敲击时,你会首先听到厚重的声音,随着声音渐渐消失,它会变得非常微细。同样地,出入息的初期是粗重的,当你继续单纯地注意着它时,这征状亦会越来越微细的。然而,心识仍然完全集中在鼻孔末端的边缘上【译者注:这是你的主要或基本禅修对象】,随着征状发展,其他禅修对象【译者注:这是你的次要禅修对象】也会变得越来越清楚,而气息亦会因而变得越来越微细的。由于这微细性(的不断增加),你可能察觉不到气息的存在,不要因此失望,以为你失去了气息、或以为禅修练习没有任何进展。别担心,要继续留意觉察与下定决心找回在鼻孔末端边缘的接触感受。这个时候,你要更加积极地精进修习,平衡你的信、精进、念(观、静观、留意觉察)、定、慧等五根或五力。

农夫的譬喻

假设有一位农夫,他以水牛来帮助他耕田。每当工作到中午时分,他感到有些疲倦时,他会解开耕牛的系绳,自己就在树荫下休息。当他醒来时,发觉耕牛不见了,他一点也不担心,只迳自走到所有动物在炎热的正午会聚在一起喝水的地方,在那里就可找到他的耕牛,轻易地把水牛带回,重新套上牛轭,继续耕作他的农田。同样地,当你继续此练习时,你的气息会变得很微细与精炼,令你好像全然觉察不到它。当这样的事发生时,不用担心,气息并没有消失,它仍然在鼻孔末端这个老地方。只要你快速地呼吸数下,就会再次注意到气息的感觉了。继续单纯地注意着呼吸时气息在你鼻孔末端边缘上的接触感受。

(禅修进一步发展时的征状)

当你继续集中心意于鼻孔末端边缘上时,就能注意到禅修进一步发展时的征状,其中之一是:你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对此体验,不同的禅修者都会有所不同,它可能像一颗星星、一颗圆形宝石、一粒珍珠、一粒棉花种子、一根木钉、一条长绳、一个花环、一阵轻烟、一个蜘蛛网、一片云雾、或是一朵莲花、或像月轮、或像日轮等。

你之前的修习是以入息与出息为禅修对象,现在你是以上述的征状为你的第三种禅修对象。当你集中心意在这第三种对象时,你的心已达到相当的定力水平,足以用作内观禅的练习了。这征状明显地存在于你的鼻孔末端边缘,你要精通、熟练和完全地掌控它,以便在需要时,能随时得心应手,把心意与当下可得的征状合而为一,并且让心意随着每一个相续的瞬间(剎那)流动。当你单纯地注意着它时,你会发觉那征状本身也是不断在转变。让你的心与转变着的每一刻保持同步,同时要察觉到:心只可集中于当下此刻。心与当刻这样子的结合被称为「剎那定/瞬间定」(Momentary Concentration),随着每一刻的不停流走,心要与它们同步,与它们一起转变,与它们一起出现和消失,不执取任何一刻【译者注:指不断改变心的注意对象为刚到达的当刻】。如果我们试图让心在某一刻停下来,只会招致挫败,因为心是无法被握紧的,它一定会保持与新一刻发生着的事情同步。既然当刻可以在任何一刻找到,醒着的每一刻皆可成为有定力的一刻。

为了将心与当刻结合,我们必须在当刻找到一些正在发生的事情,可是,没有一定程度的定力与当刻同步,你是无法集中心意于每一个变动着的当刻的。一旦达致那种定力程度,你便可运用它来集中注意任何体验── 腹部的起落、胸部的起伏、感受的生起与消失、气息的升降、或思想起伏等。

欲想内观禅修有所进展,你必须有此「剎那定或瞬间定」。内观禅所需要的(定力),就是如此而已,因为,你的每一个体验都只能活一个片刻(剎那)。当你把这种有「剎那定」的心意集中于身心的转变时,你会发觉,气息属物质部分,而气息的感受、对此感受的意识与对于征状的意识等等皆属精神部分。在你注意着它们的时候,你也会察觉到它们都在一直转变。除了呼吸的感受外,你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感觉在你身体内出现,遍身的感觉都要观察,不要试图捏造任何不是自然呈现在你身上的感觉,但要注意在体内生起的任何感觉。当思想生起时,也要马上注意到它。在这些事件的出现中,你所应注意的是:你所有有关物质的、或精神上的体验,皆有无常、苦(不能令人满意)和无我【译者注:不可控制、非独一无二、无实自性】的本性。

随着静观或留意觉察力(Mindfulness)的发展,你对改变的怨恨、对不愉快经历或感受的嫌恶、对愉快经历或感受的贪恋,以及自我的概念等,将会被无常、苦与无我等较深层的觉知所取代。你体会到的这种现实智慧,会帮你培养到一种较为平静、安宁、以及成熟的对自己生命的态度。你会明白到,以前认为永恒不变的东西实在变化神速,甚至连心也无法跟得上这些改变。无论以何方式,你总会察觉到很多改变的,你会明白无常与无我的微妙之处,这洞悉将为你指出导致安宁与快乐之道,也会带给你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智慧。当心与气息流动能一直保持结合时,我们自然能集中心意于每一个当刻,我们能注意到气息与鼻孔末端边缘接触时生起的感受。当呼吸时空气的「地大(Earth Element)」[4]接触到鼻孔的地大时,心就会感到空气的气流在进进出出。当呼吸时空气的「火大( Heat Element)」接触到鼻孔或身体的其他部分时,温暖的感受就会生起。当呼吸时空气的地大接触到鼻孔时,呼吸的无常感受就会生起。虽然「水大(Water element)」存在于气息之中,但心无法感受到它。

此外,随着呼吸时的新鲜空气进出肺部,我们会感到胸部、腹部与小腹的膨胀与收缩,胸部、腹部与小腹的膨胀与收缩是整个宇宙律动的几个组成部分,宇宙间的任何事物均有相同的膨胀与收缩律动,就和我们的气息与身体一样,它们全部都会生起和消失。不过,我们关注的重点是:气息与我们身心微细部分的生起与消失现象。

吸气的同时,我们会感到少许平静,若未能在片刻间呼气,这少许平静就会转变为紧张(压力)。随着呼气,这紧张又会得到舒缓。呼气之后,如果仍然停着不吸进新鲜空气,我们又会感到不安。这意味着:每次肺部吸满空气后就要呼气,每次肺部呼尽空气后就要吸气。当我们吸气时,就会感到少许平静,当我们呼气时,也会感到少许平静的。我们渴望平静与舒缓紧张,不喜欢紧张与呼吸困难的感受。我们希望平静能停留久一点,紧张能早一点消失。但往往事与愿违,紧张未能如我们所希望的那么快离开,平静也未能如我们所希望般停留得那么久。于是,我们再次激动与生气,因为我们渴望回到平静与希望它能停留久一点,并希望紧张能赶快消失,永远不要再回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无常的情况下,就算是少许的渴望永恒(常),也会产生苦痛与苦恼的。由于根本没有一个自我实体去操控这种情况,我们将会变得更为失望。

不过,如果我们观察呼吸时,没有渴望平静,也没有憎恶呼吸时生起的紧张,而是只体验着呼吸时的无常、苦与无我,我们的心就会变得平静与安宁。

\

心是不会由始至终与呼吸在一起的,它有时也会跑去留意声音、记忆、情绪、知觉、意识与心行(Mental Formations)。当我们经历到这些状态时,应暂时停止感受呼吸,马上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些状态上── 一次一个,不是同时一齐做。当它们消退时,再让心回到呼吸上来,那是心的基地,无论心往身心的任何状态旅游多久,它总会返回这个(呼吸)基地的。我们必须记住,所有这些心灵之旅都是在自己的心中进行的。

每次心意返回呼吸上时,它都会带着对无常、苦与无我更深入的洞悉回来的。通过对这些事情之不偏不倚的观察,心会变得更为有洞察力,它了解到一个事实:这个身体、这些感受、各种各样的意识与无数的心行,只不过是用来获得对身心综合体实相之较深入的洞悉而已。

【注释】

[1] 心行(Mental Formations):佛教多简称为「行」,泛指内心的作用、状态或思想情绪等活动。有时候特指有意图的思维活动。

[2] 五蕴:佛教术语。亦作五取蕴,五阴或五取阴。英译为(Aggregates of form, feeling,perceptions, mental formations and consciousness)。指构成众生身心的五堆具有不同功能的聚合物,分别为色蕴(物质性的身体)、受蕴(感受)、想蕴(知觉)、行蕴(心理作用、状态与活动。即「心行」)与识蕴(意识作用)。色蕴相当于我们所称的身体,其他四蕴则相当于我们所称的心理或精神。佛教所称的「名色」相当于「身心」,「名」指「心」,「色」指「身」。

[3] 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他所划的线上:意思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他所划的线与锯齿接触之点上。

[4] 地大(Earth Element):四大种之一。佛教之元素说,认为世间一切有形物质(色法)皆由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等四大要素(四大种)所构成。地大以坚硬为性,水大以潮湿为性,火大以温暖为性,风大以流动为性。例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