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念南无阿弥陀佛
因为阿弥陀佛即是自性本源,至心一处 无事不办 能生万法 阿弥陀佛
种种事情看起来,慈悲恻隐是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救苦救难是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因果报应是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赐福施恩是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佛教的符号是阿弥陀佛,为表示是佛教,所以念阿弥陀佛。岂不是人人皆念过几声阿弥陀佛的么?岂不是阿弥陀佛的道理,念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此也便可以明白了几分么?
但这阿弥陀佛真正的道理,念这阿弥陀佛真正的意思,究竟还是没有明白呢!我们中国的人,既然个个已经同阿弥陀佛结了深不可解的缘,岂可不快快明白明白他么?若要明白,听我慢慢道来:
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句天竺国里的说话,变成我们中国话:南无,就是恭敬、皈依、信仰、服从;阿弥陀,就是没有边际的智光,与没有限量的福寿;佛,就是圣人、神人、天人、全人、至人、有道德的人、觉悟了的人、智慧才能最伟大的人等;合起来就是:‘敬崇皈从那无边无量智光福寿的圣人。’这阿弥陀佛不是我们这个世界里头的,我们这个世界,唤做忍苦世界。在二千九百多年前,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为我们说了阿弥陀佛与那个极乐世界的历史状况,我们遂知道阿弥陀佛在未成佛、未有极乐世界以前的时候,本是一个国王,当时也有佛住世。这国王极其信崇,后来也从佛出家作了僧人,修行不久,便成了罗汉。重发大菩萨心,立愿要在将来由他及同著他发愿修行的人,修成一个极乐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到那里便到那里,想有什么便有什么,一切的安宁快乐,无不完备;一切的危险苦恼,无不离脱;同住的人,统是好人。既无恶人,亦无恶事。自然骎骎乎日进于善,直至成佛,更无退转。既修成了这个极乐世界,复要将此极乐世界的名字,十方世界无不闻知,使闻知者皆生欣慕,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便可于转生的时候,由阿弥陀佛前来接引,生到极乐世界里头去。到后来果然成了个极乐世界,这世界在我们这世界的西边,成佛名阿弥陀,与许多的菩萨、罗汉同住其中,常常说法聚会,时时到十方苦恼的世界去接引救度众生,使他们生到极乐世界里头去。那释迦牟尼佛,因为见我们这个世界是极其苦恼的,住在里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虽做了个人,能活几年是没有一定的,一口气不来便死了。就在活的时候:病啦、老啦、冷啦、热啦,种种说不尽的苦痛围绕著身心,无法离脱,所以教我们个个人心里头口里头常常念著阿弥陀佛,使我们到了临终转世的时候,便可由阿弥陀佛救度到极乐世界去,永远享安宁快乐,更没有一点儿危险苦恼,这才是念阿弥陀佛真正的意思了。这南无阿弥陀佛的道理,念阿弥陀佛的意思,既然完全明白了,而且我们中国的人,先天上已经有了这个阿弥陀佛,念佛的工夫是很容易做的。大家能时常的念阿弥陀佛,便可与阿弥陀佛的心愿互相感应,犹如无线电机一般,自然常常有超出世间的志量,不致埋没在这个忍苦的世界中了。
有的人说:如此说来,念阿弥陀佛,实在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也想常念阿弥陀佛了;但是我们为人在世,未免都有家庭的、社会的、国家的关系,不能就抛弃了去当和尚,这又如何是好呢?我答他道:你这又错了!当和尚是一件事,念阿弥陀佛是一件事;做事不做事是一个问题,念佛不念佛是一个问题;都是各不相关的。所以念佛与在世做事毫不相妨,且一念佛便能使世间的人做世间的事做得更好了。何故呢?因为这阿弥陀佛,就是慈悲恻隐故,就是救苦救难故,就是因果报应故,就是修福报恩故。所以有父母的不能孝养,必不能念阿弥陀佛,能念阿弥陀佛,必能孝养父母;有子女的不能慈育,必不能念阿弥陀佛,能念阿弥陀佛,必能慈育子女;乃至为国民办事的不能忠其所事,必不能念阿弥陀佛,能念阿弥陀佛,必能忠其所事;所以我们中国人只要把心头上、口头上本来有的阿弥陀佛,时时提醒著,日子自然不愁一天一天的好起来了。
莲池大师曰: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胜持其他诸咒: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不测,大神咒也。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无上咒也。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
念佛胜余功德者: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无不尽;以不出一心故。愿净业弟子,专其信愿,不二其心。古德多有原修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况原修念佛人,岂敢变其所守,而复他尚乎!
昔有人问六祖大师云,念佛有何利益?
六祖答曰:念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万世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是三界人天之眼目。是明心见性之慧灯。是破地狱之猛将。斩群邪之宝剑。五千大藏之骨髓。八万总持之要门。十方虚空之无际。广大一性之圆明。开黑暗之明灯。脱生死之良方。渡苦海之舟航。出三界之径路。是本性弥陀。是唯心净土。即是本师。即是化佛。最尊最上之妙门。无量无边之功德。诸大善信。但要记得这一句阿弥陀佛在怀。莫教失落。念念常现前。时时不离心。无事也如是。有事也如是。安乐也如是。病苦也如是。生也如是。死也如是。一念分明。有何问人觅归之途。所谓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一心念佛,放下万缘即布施。一心念佛,伏诸烦恼即持戒。一心念佛,无诤无求即忍辱。
一心念佛,不稍夹杂即精进。一心念佛,妄念不起即禅定。一心念佛,信愿往生即智慧。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净空法师念佛是怎么个念法?
你要问我,我怎么修的?我怎么念的?我告诉你,我心里只有一个「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统统都是阿弥陀佛,我是这个念法。《华严》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每一个众生都是阿弥陀佛,决定没有差别,我是这个念佛法。蚊虫蚂蚁也是阿弥陀佛,妖魔鬼怪也是阿弥陀佛,树木花草都是阿弥陀佛,《华严经》上佛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个阿弥陀佛。那你问我,我念得错不错?我念得不错,为什麽?我有根据,根据是净土三经,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西方世界六尘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换句话说,西方极乐世界,你六根所接触的全是阿弥陀佛。我是这个念佛法,跟你们念的不一样,你们阿弥陀佛之外还有其他的佛,我没有,其他的佛都改名叫阿弥陀佛。一心称念,一向专念,这个我们心觉悟了,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
净空法师讲:念佛第一殊胜 无比殊胜 为什么?念佛得佛力加持 念阿弥陀佛得十方一切诸佛神力加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 得一切诸佛如来威神加持 这个力量当然超过一切经一切法
念佛最重要的是:心上有佛 心是佛心 愿是佛愿 行是佛之行
佛的行为是什么?十善 深信因果 念佛是因 成佛是果。这一句话里头意思很深 念不是口念 心要念 身也要念 心是佛心 愿是佛愿 就是你心念佛了 念兹在兹
行怎么念佛呢?
行能够守住十善 六度 这是我们身念佛 身语意三业都念佛 这个才能相应 三业都相应。跟密宗里面讲的三密相应一个道理 密宗的相应是:口持咒 心观想 手结印。那我们讲的这个心愿同佛心愿行为同佛行为比那个三密相应还要殊胜啊。
应如何念佛?
大势至菩萨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觉明妙行菩萨教我们‘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觉明妙行菩萨跟大势至菩萨讲的方法是一个意思。所谓‘净念’,就是不怀疑、不夹杂,如果有怀疑、夹杂,这个念就不清净;‘相继’就是不间断。这是真念,这是真正学佛,真正的佛子。
恶人也是佛,佛眼睛里头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眼里头看一切诸佛都是凡夫。所以你要是真正想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境界,不要问别人。你修行,你觉得你有没有证得菩萨果位,你看看这一切众生是不是菩萨。如果全都是菩萨,你自己明白,你已经是菩萨了。如果哪一天睁着眼睛一看,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诸佛,那恭喜你,你成佛了。如果你修行,修了不少年了,看看众生还是凡夫,那你一定是凡夫,不必问人。你知道你自己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呢?如果眼睛一看,全世界的人个个都是好人,你是好人。如果你看到得都是坏人,自己就是坏人,这是真理。
你看六祖大师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还看到世间这些过失,那不是修道人,一点功夫也没有,凡夫一个。为什么说看一切世间人都是善人呢?所有一切万法都是自心变现的,我们的心好了,变现的境界全是好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礼敬诸佛。但是一切众生里面的确有顺法性的,有违背法性的。顺法性的我们称之为善,不顺法性的我们称之为恶。善我们赞叹,恶不赞叹,差别就在此地。除这一点之外,没有丝毫差别。
善人是佛,恶人也是佛。那个行善我们赞叹,造恶不赞叹。但是恭敬心,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学佛最贵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要用真诚心,用清净心,用平等心,用慈悲心。你能这样去修,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全都是佛法,穿衣吃饭都是佛法,待人接物也都是佛法,没有一样不是佛法。如果用虚伪的心,贪嗔的心,忌妒的心,那就错了,天天念《无量寿经》也不是佛法。那为什么呢?心迷。佛是觉的意思,觉是心觉,口里头觉不了。要心觉,心一定要真诚,决定不吃亏。
我常讲,同修们也有反应,法师我不是不明了,但是吃亏上当。我不骗人,人骗我。怕吃亏上当,于是也要去骗人。你说这糟糕不糟糕呢?这就被魔拉回去了,又拉到六道轮回去了。所以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人骗我,我不骗人;他搞轮回,我到极乐世界。所以佛眼睛里面,不但一真法界清净,十法界清净,六道清净,三途清净,无有一法不清净。所以佛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不是未成佛。如果还加上个未成佛,那佛还不清净,佛没有真的成佛。佛看一切众生是真佛,跟他自己在果地上无二无别,这是他真正成就了。
问:怎样才能做到心不贪外事,专念佛?
答: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纵出地狱,复堕饿鬼,腹大如海,咽细如针,长劫饥虚,喉中火燃,不闻浆水之名,难得暂时之饱。从饿鬼出,复为畜生,或供人骑乘,或充人庖厨。纵得为人,愚痴无知,以造业为德能,以修善为桎梏,不数十年,又复堕落。经尘点劫,轮回六道。虽欲出离,未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当下成办。所以张善和、张钟馗,临终地狱相现,念佛数声,即亲见佛来接引往生。如是利益,一代时教,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
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谓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见贤思齐,当仁不让。岂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错而成永错乎哉?有血性汉子,断断不肯生作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增广文钞卷一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念佛人必读之一函遍复(印光大师著)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上生中,即了生死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修学佛法在于得真实受用
佛法洞彻宇宙人生的真相,即一实相。实相者,无相不相;无相为体,不相为用。揭示了众生产生烦恼的根源,即由于一念无始无明粘着真如自性(背觉合尘),产生了虚妄幻相,众生因执着在虚妄幻相中,故不得解脱。同时,指出了令众生出苦得乐,返迷归觉(背尘合觉)的方法,即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当然,方法有多种,但总不离此六字。如看经,念佛,持咒,参禅,持戒等,无不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基础为信心清净,对佛法具足无比信心,丝毫也不怀疑,遇到任何境界因缘,绝不退失修学佛法的坚固信心,信心犹如金刚王宝剑,任何境缘,不能摇撼。
修学佛法关键在于得真实受用,如果修学几年,仍然烦恼重重,没有丝毫减少,习气仍然重的不得了,那就没有得真实的受用。也可以说,是走错路了。佛为我们指出的解脱之路,绝对没有错误,错在于我们自己,没有按佛所指出的去做,不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而是勤修贪,嗔,痴;熄灭戒,定,慧了;如果真以真信,切愿,力行及无比的恭敬心来修学佛法,贪,嗔,痴怎会不减少,戒,定,慧怎会不恢复呢?这就要我们自己好好反思一下了。
我们究竟有没有真正用本师的言教,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规范我们的言行呢,有没有真正的依教奉行呢?当然,这个我们自己最清楚,真正做到的,佛法的真实受用就一定会得到,这是理之必然。
真如性体本来清静,不增不减,我为什么要说,戒,定,慧怎会不恢复;贪,嗔,痴怎会不减呢?因为我们的真如性体被无始妄想,烦恼,习气遮蔽的太深了。纵然明悟真如性体,妄想,烦恼,习气也不可能一朝消光陨尽。此等根基的人在佛住世和六祖传心印时,也是极其罕见的,更不用说我们这末法时期了;纵使未悟,依此而行,终有一朝豁然之时;《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须渐除,因次第尽;沩山灵佑祖师云:;理虽顿悟,尤有无始烦恼,习气未尽。佛言祖语,都是在慈悲地嘱咐学人要注重实修,得真实受用。其恩德,纵粉身碎骨如微尘,亦难报答万一,我等若不依教奉行,躬行实践,实在枉称佛子。
戒,定,慧即真如本体真实作用的显现;贪,嗔,痴即烦恼,习气的作用,随习气减少除去的程度,自性的光明便现出多少,真实受用的程度也就有多大。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求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既然识得心无寸土,那就算了,何必还弄许多名堂,什么三归五戒,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等,说这么多法门,无非对治众生的心而已。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众生无量劫来,被无明烦恼污染了真心,妄认四大为自身相,不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今欲返本还原,要先调身,断除习气,把粗心变为细心,从有为到无为,在自性清净身上用功。行住坐卧,一天到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小心谨慎,断除习气。胆要大,心要细,胆大包身,不被境转,心细则气细,否则粗心浮气。这种情形,可以自己检查。一般人在劳苦奔波忙忙碌碌时,就气喘息粗。有定力功夫的人,再忙也不喘气,一天到晚,总是心平气和的。一心不乱就是定,妄无本体,有定就无妄,就能复本心源。功夫从外头做起,先讲威仪教相,行住坐卧都有咸仪,不要说忙得要死,还讲什么威仪。既然作如来之弟子,先圣之宗规,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就要做到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假使十大魔障,闻名而归正道,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昔日浮山远录公谓其首座曰:“所以治心,须求妙悟;悟则神和气静,容敬色庄,妄想情虑,皆融为真心矣。”“以此治心,心自灵妙,然后导物,熟不从化?”所以有“眼”的人,看你一举一动,戚仪怎样,就知你有道无道。佛在世时,舍利弗初为婆罗门,路逢马胜比丘,见他威仪很好,心生恭敬,从之问法.马胜比丘说:“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闻偈得法眼净,归与亲友目连宣说偈言,亦得法眼净,即时各将弟子一百,往诣竹园求愿出家。佛呼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被身,即成沙门。你看马胜比丘只是行路威仪好,便成如此功德,造就是以威仪导物,孰不从化的例子。
初发心的同参们!要向古人习学,一心观照自己,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若不如此,不守本分,随妄流转,何异俗人?虽说出家办道,都是空话,各人留心!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