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八章 入禅定之门

发布时间:2024-09-04 05:41:03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八章 入禅定之门

第八章 入禅定之门

按照上一章讲的修止方法,我们只要能用心得当,不停地去练习和模仿,或早或晚都会进入禅定之门的。随着对心的散乱、烦恼的逐步调整,我们的心境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变化,也就是会出现很多境界。境界的出现是有层次的,是从粗到细、从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很多人修行时不注重境界,只注重心态,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佛法的核心是围绕着人的心性,一切都要从内心中去印证。印证了以后,自然会有相应的境界出现,所以佛法是非常科学的,从世间法到出世间法,每一步都能够修证——也就是身证,亲身去证悟佛法的真实不虚。

永嘉禅也是一样,从《止观入门》、《永嘉禅宗集》到《永嘉证道歌》的境界,都是永嘉大师一步一步亲自印证过的,乃至诸佛菩萨也是如此修行证悟过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修学这个稀有难得的大乘禅法。从天台止观入手,先让这颗平常散乱无章的、烦恼痛苦的心,通过禅定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去调整,使它逐步趋向于稳定、安详。在修学四禅八定正式得到禅定之前,我们也会得到一些和平常心态不太一样的境界,先是欲界定,从粗心住、细心住、持身住,再到未到定,未到定之后就是初禅,然后依次是四禅八定。为了让大家入门后能更好地抓住禅修的觉受,我们依次讲解一下欲界定以及四禅八定的境界特点和修证要点,以及我们进入各个禅定后的身心状态。

禅定是由梵文音译过来的,全称为禅那,意思是静虑,就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所以也叫思维修。就是将心专注一个所观的境上,不散乱,这就是定。观呢,就是作种种的观想,这个观是第六意识,就是佛教里所说的妄想。因为现实中的很多境界和想法都不是我们自己愿意承受的,比如怨恨别人的情绪会使自己很痛苦。我们不想如此痛苦,内心就很想摆脱或者逃避这种怨恨;或者面对生活的压力,我们承受不了时,也会感到痛苦;或者身体的疾病和伤痛引起的痛苦等等,这一切身心上的负面感受,都是我们不想要的。我们平时的妄想是杂乱无序、无法把握的,而且痛苦往往多于欢乐,因为心不听话,我们做不了心的主,没有去调适内心,让它稳定、协调、安详的能力。面对内心的痛苦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受制于它,因此很多人都感觉人生很无奈。

禅定就是摆脱这些痛苦无奈的解药,通过坐禅可以使我们的思想(妄想)变得有序、稳定、容易管理。任何禅定都离不了止和观,如果心无法专注在某一个境界上,就不能得定力,也就没有力量管束自己;如果不能起观,就开不了智慧,所以观就是让自己能够管理好妄想,并让它专注在某一个境上。习惯了以后,这颗禅定的心就会变得听话、自然、不会焦虑和烦恼,我们人生的态度也会变得解脱自在起来。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心,我们就先要能够把它提起来、抓住,否则心很乱,七上八下的没有规律,抓都抓不住,如何去管呢?因此观之前要修止,就是把念头停止在某一个境界上,心稳定了,才能提起这个心。止的境界的优劣对情绪的稳定与否很有关系,如果境界不好,就会引发更深的烦恼。比如一个人很贪心,因为贪心的缘故妄想很多,停不下来,如果再教他修因缘观,那就会越观越贪心,就觉得贪心好;如果一个人嗔心很重,却教他修不净观,他看到身心不净之后,火气就更大了,越观越嗔恨,这叫“法不对机”,越修越难入定。方法是不是对机,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如果修法时,感觉身心很舒服、自然,心开始回归、安住,不再散乱,不再流浪,这就是对机的好方法,否则就不是。

佛法的根本是戒定慧三学,修止不修观的人,只有定力不会有智慧,而且可能会偏向外道。佛经里曾用蜡烛灯比作我们的心,来说明止观双运的重要性,比如一盏蜡烛灯点在屋里,如果它左右摇晃,那么灯光照到周围的景物上都不会清楚;如果灯光停在那里不动摇,周围的一切就会被照得很清楚,这就是止和观、定和慧的关系。如果把蜡烛换作一条木棍,虽然一动也不动,也没有任何光明,那就是没有智慧的死定,周围的一切也就无法看清楚。

佛法是用来对照身心的,能够生起觉观,就是智慧。让心静下来,感受一下,宁静的心与杂乱的心哪个更好?我们自然会选择宁静的感觉,这个选择就是智慧。很多修行人会假设一个境界或目标让自己去努力。比如先让自己不打妄想,强制自己把心停下来,这种强制偏于止的方面,不起用就体现不出智慧;同时也有些人认为强制比较麻烦,不要去强制,管它想什么,只要读懂理论就行了,这就像哲学家、思想家不停地读书、不停地思考,得到的只是世间的聪明,因为无法让心安定下来,开发不了真正的智慧,所以这两种做法都有失偏颇。小乘佛法要定慧等持,大乘佛法更是要定慧等持,如果有偏颇就不是正定、正慧。

智慧是一种抉择的能力。许多人喜欢求神问卦,就是对生活没有抉择能力,不知道何去何从。有智慧的人,能够观察到一切事物的前因后果,就没必要去问卦了。知道一切法都有因果,那么有好的境界我们就去快乐地接受,不贪着;不好的我们就以妥善的方法去解决,也不厌烦,心不随境动,这就是最好的智慧,也是修定力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修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禅定的定,用一个方法专注,比如数息观,让自己专注在这个境界上,并很清楚这个状态,这样通过打坐产生定力。另外一种,就是定慧等持的定,比如当我们念佛念到不念而念,与佛陀的功德融为一片的时候,生活中吃饭穿衣、待人接物也不受干扰,身心非常清净,对所处的环境也明白清晰,不会表现出修行人的特殊模样。这是定慧等持的大定,不是一般的定力,是大乘佛法在生活中的起用。我们现在修止观,是从禅定的定开始修,禅定的定,是让心有所造作,专注在某个境界上,通过对这颗不安的、不听话的心进行强制训练,训练到它能够听话为止,并能在生活中自然起用。

凡夫的世界分为六道中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分为九地,欲界叫五趣杂居地,五趣就是天、人、地狱、饿鬼、畜生等,欲界众生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力,导致心态杂乱,非常不稳定,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同时具有人、天、地狱、饿鬼、畜生等五趣的心理状态,变化无常,杂乱无序,所以我们要想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比较困难,甚至连自己是好人、坏人都很难判断。比如有时我们会做好事不但不求回报,甚至连做好事的感觉都没有;有时报复心生起来时,却又无法控制自己的恶念和报复行为……所以地狱、天堂都在自己心中随时轮回、流转,因此造下了无边的轮回之因,这就称为五趣杂居地,是欲界凡夫安住的地方。

如果我们在欲界做了好事,但没有修行,没有禅定、没有定力,那么死后的善报也只能生到欲界的天上。欲界有六层天,最高只能生到第六层天,无法进入色界和无色界,色界和无色界依靠定力才能进入。也就是我们在欲界修善法、做好事,同时还要有禅定才能生到色界天上去。色界从第七层色界的初禅天开始,总共有十八层天,分别与四禅的境界相对应;最后无色界还有四层天,分别与四空定的境界相对应,所以三界总共二十八层天,禅定功夫越深生得越高。

我们在欲界时要通过止观打坐来修习禅定,比如打坐数息,称为坐禅。坐禅先要经历两种定,也就是欲界定和未来禅定,然后才能进入初禅。若想进入四禅八定,除了坐禅以外,还有很多其它法门,因为行住坐卧都是禅,比如走路的步行禅,其方法就是关注自己的脚底心,或者其它禅门都可以观想。把自己的环境、身体、呼吸、心态,这些感觉都观察清楚了,然后全身心去感受双脚踩到地上的那个感觉,穿布鞋感觉会更敏锐些,左脚踩下去,知道是左脚,右脚踩下去知道是右脚,就这样左——右——左——右,每一次脚跟着地的感觉都很清楚,这种心的专注就是止;同时又很清楚自己的动作和念头,就是观。在家里或其它空旷的地方,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让自己的身心放松,融入禅定。

禅法的受用是从浅入深的,需要不断地、有条理地训练才有受用,如果我们想超越自我的生命状态,就要在做好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禅定。虽然即使达到禅定的最高境界后,也出不了三界轮回,但有了四禅八定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大乘佛法,就会信心具足,进步快速,比如有了四禅八定的功夫后再修净土宗,定中念佛的功德就非常大,可以直接了生死。所以一开始我们不要期望过高,平常心乱的时候,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心态,就是一种进步。但修行绝对不能间断,因为凡夫的心无量劫以来已经奔逸、涣散、三心二意惯了,如果我们不能每天定时打坐,除非是功夫成片的登地菩萨,随念就能转回来,凡夫想偶尔坐一下就把它收回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得到禅定的受用,打坐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一定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

建议大家每天至少要坐半个小时以上,不能间断,这已经是很宽松的要求了,其实应该至少要一个小时以上,否则对于初学者来说,效果就很少,最多只是树立起信仰,种点善根而已,禅定的受用就谈不上了。所以初机修行的人,一定要坚持定时打坐,有了一些禅定受用,永嘉禅法后面的学习才可以跟得上,起码在感受中能够相似地去模拟和体会。如果没有坐禅的实际训练,连模拟都谈不上,只凭想象是无法体悟禅定的境界的,更难以对永嘉禅法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我们既然学习了禅法,就要在欲界中让自己进入禅定,也就是离开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的境界,并慢慢加深禅定,直到进入最后的第二十八层非想非非想处天后,不能留在这个定境里面,要有觉照地生活,不住在禅定里面,随时出来继续往前走。等到修成了灭尽定,就出离了三界,实现了生命的解脱,这是修学禅定基本的一个纵向路子。

那么修欲界定就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依据心态的不同分几个步骤,就是入禅定之前的四种状态、四个步骤,也就是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和未来禅。粗心住和细心住,是从散乱心进入到禅定之间的一个心的调试过程,这个过程是让我们的心变得调和、听话、没有棱角,然后慢慢习惯于这种身心的宁静,如果继续坐禅,就能进入欲界定。这三种觉受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因为这三种觉受只要通过坐禅,或者练气功都会得到,练太极拳的人如果懂得太极的内在精神,也会出现这种状态,如果再学一些佛法,就可以住在这种状态中。

我们的心总有一个怪现象,既希望自己宁静、智慧、明亮,对事物了如指掌,能静静的感受生命的存在,又非常浮躁、不习惯于这种宁静,所以就需要粗心和细心这两种方法、两个阶段慢慢调整自己,去习惯这种宁静安住的生命状态。粗心住和细心住之所以叫住,不叫定,是因为它是不稳定的、暂时性的、随机的,也就是不能把握自己的心什么时候能粗心住,什么时候能细心住,只有功夫越来越精细的时候,它偶然出现让你感受一下,接下来会不会再出现就没有把握了。如果是定就可以把握住,今天进了禅定,明天想继续,就还可以从这条路进来。我们依次来学习这四种状态:

第一、粗心住

粗心,就是比较粗的心,粗到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知道。粗心住的关键是在“住”上,也就是心能停留在一个境上。平时,我们的心总要抓住一些东西才感觉踏实,总喜欢往清净心里边装满东西,让自己无事瞎忙乎,否则就会失落、无聊,其实没有东西的心是最清净、最开阔的。佛陀告诉我们的这些禅修方法,就是让我们学会把心里的东西都放下,让心很专注、空灵,并由此调节身心,呼吸变得渐渐顺畅,心念也越来越微细,这种定就叫粗心住。

进入粗心住以后,杂念减少了,但杂念少并不等于是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而已,心念还在六根门头跑来跑去。一般人专注地坐了几天就会有这个感觉,强制自己的念头不要动,几下子还可以,但是一会儿就跑掉了,然后把心收回来,再强制,再收回,再强制……在周而复始的强制过程中,终于感受到可以定上一会儿了,这个“定上一会儿”,就是粗心住。

我们平常的粗心是住不了的,念头像洪水一样冲过来,不由自主地随着环境,业力去流转,生生世世都如此。所以我们刚开始学习打坐时,心会非常散乱,越坐杂念越多,身体也腰酸背痛,歪来歪去的,无法安定,这是我们平日里身心习惯于放逸的结果。什么叫放逸?没有规矩、随随便便就是放逸,只要感觉怎样好、怎样舒服,身心就会晃动,比如有件衣服很漂亮,哪个地方很舒服等等,就赶紧凑过去。这在佛教里称为心随境转,放逸的身心散乱惯了就很难控制。

所以平常我们也很少主动去控制自己的身心,除非因环境的特殊需要,才会让自己的身体有一个特定的表现形式。比如宴会或集会等等公众场合,听说天安门广场站岗的士兵,训练的时候要站十二个小时不能动,有这十二个小时专注的定力,哪怕有这种精神,修行人都绝对会得禅定。所以刚刚开始坐禅的人,要主动用精神去控制身体,用心去造作,把身体矫正,没有谁能一开始自然就坐得很端正,都是刻意让自己去坐直的,按照师父“腰要正,胸不能挺,手要结印不能动,腿痛了也不能放下来”的要求,努力去强制自己,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方法,让心有个地方可以专注,这样身心都定下来后,就能达到粗心住。

因此粗心住的境界就是三句话:第一,用精神意志去控制、矫正身体的姿势,用心去造作,让自己坐得端正。第二,要有一个方法,比如不净观或其它方法,让心有所专注。第三,在身体矫正、心有所专注的基础上,能感受到自己终于定了一会儿,哪怕只有一、两分钟,这个“定”就是粗心住,这是最肤浅、最初步的禅定感受。

如果只是身心不动,却没有体会到“定”,那就不是粗心住,这个感受很重要。有了粗心住的感受以后,我们就会知道,住的感觉是很不错的,比放逸的感觉不知要好多少,就会进一步努力不断地去实现粗心住,慢慢就会很习惯这种身心稳定的状态,就会慢慢进入到第二个欲界定阶段——细心住。

第二、细心住

细心住的心念是很微细的,身体不必用心调正,自动平衡,习惯了这样一种身体的状态,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佛经里经常讲到的“持身法”,也叫持身三昧,就是一坐下来,身体就停止在某一个状态里,不用力气也不会倒下。特别是有些修密宗的人结手印,手印一直举着是要费力气的,但入定了以后,想放下都放不下,好像有一股气把你整个凝固住了一样,但又非常柔软,没有丝毫僵硬的感觉,非常自然、舒服,这就是心与定相应了。心的力量非常强大,如果感觉愉快、心甘情愿,一切疲劳都会消失;如果感受不到那种愉快,打坐半小时、一小时以后就会感觉很疲倦,好像在被迫完成作业一样,那就是没有进入粗心住。

从粗心住进入细心住的时候,身体就会自动调整,而且坐久不累。粗心住和细心住有三个最根本的区别:一是身体方面,粗心住是用意识刻意让身体保持在某个状态,细心住不用去刻意身体就能自然坐得端正;二是在用心方面,粗心住一定要依靠一个方法,比如数息、念佛等等,并用心专注于这个方法,才能让自己的心定下来,而细心住不刻意于方法,自然而然念佛、坐禅、呼吸,没有太大的分别心,因为心念细下来之后,心已经变得听话了,任何一个方法都能安住;三是觉受方面,粗心住的感觉是住在这里,但快乐的感觉不明显,只是让心“终于定了一下”,而细心住能够感觉到住的欢喜,微细的、隐约的感觉到生命有一种快乐和法喜生起来了,这三点是粗心住和细心住的区别。

感受到细心住生起的法喜后,我们就会发觉,生活中所有的快乐和细心住的法喜相比,都相差得太远了。细心住的快乐是从外到内、从粗到细,一直快乐到心里去的。有了这个鲜明的对比后,我们会生起真正的善法欲,希望身心能够回归到最根本或者最原始的宁静状态。这时候,欲、念、进、慧、定这五法,就会起一种作用,使禅定更加深入、快乐、微细,所以有了细心住以后,进入欲界定就成为必然。

第三、欲界定

在前面的基础上,身体不用再刻意要坐个什么样子,自然而然就坐得很端正;心也不用刻意地让自己修个什么法,但一般来说都要有个法,比如这个数息法,这种状态下再进一步就是心的任运不动。进入欲界定后,心念不必再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随时冒出来,心念自动平稳,心非常的安详,不必用力去调整它,此时的心任运不动。数息观是禅修非常重要的方法,用它可以一直修到第三禅,三禅以后再专注,进入第四禅时就没有数息了,可以任选一个法门来专注用心,没有太多的挑剔,因为心已经比较听话了。

欲界定与粗心住、细心住的差别就在于欲界定能够任运不动。任运不动就是对心不再有管束,运用自如的同时非常安祥。比如正在数息打坐时,有人找我,说完了几句话继续坐,心里面一点也没有动摇就是任运不动。欲界定是身心的感受都非常清楚,在清楚的状态下进入定,才叫任运不动,如果下坐后,头脑很模糊,就没有进入欲界定。一般情况下,坐禅的这段时间,不会无事生事,自动生起动摇。比如坐禅时,突然想起看书就去看书了,那是不会的。如果孩子闹起来了,自然而然对孩子说上两句,心也不会动摇。

欲界定比细心住更进了一步,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到,但因为没有观照,欲界定还不是真正的禅定。欲界定的功夫有深浅两种状况,一种是偶尔的状况,像电光石火,前面有粗心住、细心住的层层功夫,坐在那里心是定下来了,然而一下座还是不行,或者今天是这种状况,明天又不是这样了,这只能算是偶尔得定,还不坚固,不能成片,这个状况想进入到初禅就有点困难。另外一种,是面对欲界五趣的状况出现时,心不会被扰乱还是定的,这样座上的功夫能够成片。如果每次都能达到欲界定,就能把座上的定境转移到坐下,扫地、干活、处理一切事务时,或者面对任何运动、事情的出现,心都不会动摇,这就是欲界定的一个特点,这样任运不动地在生活中继续用功,功夫就会渐渐深入了。

在用功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状况:明境和暗境。明就是白天,看得见的;暗就是晚上,看不见的。没有教理基础的人,明境暗境出现自己会不知道。

暗境是什么?坐禅时进入了欲界定,本来想坐一小时,结果一坐就坐了一整天也不知道,这叫暗境。半天、一天、三个月、五个月的暗境都有,它的特点是入欲界定后没有感觉,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定慧不等持,觉照力不强导致的。所以如果有教理基础的人,有了听闻的智慧,暗境一般不会出现。如果什么都不懂,只是按照师父教的禅定方法老老实实地打坐修定,那就很可能会有暗境出现。

比如虚云老和尚在终南山打坐时,煮好了芋头想让它凉一下再吃,结果随便一坐就坐了半个月,直到山下的出家人来看他才出定,出定后他还很奇怪,刚煮好的芋头怎么会长毛呢?来人告诉他,他才知道半个月已经过去了,自己却一点也不知道,这个定境就属于暗境。

另外一种是明境,进入欲界定后,座上很受用,座下做事不做事也都没有动摇了,定境都很好的状况下,会出现明境,它的特点是能看到五十里、一百里路以外的情况,山河大地都挡不住视线,类似天眼通但不是天眼通,那叫明境,因此明境看上去是很有智慧和定力的。一般人遇到这种状况都会很高兴,会讲给别人听,结果一说就很可能会失去了。如果不说,就能保持半年、一年,甚至一直处在明境中都有可能。

智者大师去南京弘法的时候,有个七十多岁的老和尚自恃坐禅功夫很好,看智者大师才三十岁左右,有点瞧不起他,就向智者大师发问道,坐禅中看到摄山(南京的栖霞山)有个老和尚在那里讲经,这是怎么回事。智者大师说,这是欲界定之后、未到定之前的明境,如果跟别人一说,就没有了。老和尚一听,才明白怎么回事,马上给智者大师顶礼,因为他本来一直都能看见这个现象,觉得奇怪就问别人,结果这个境界就没掉了,自己一直很懊恼。智者大师告诉他,不用懊恼,这只是一个过程,如果因为欢喜就执着,一执着,定境就会消失,如果再生懊恼,就无法进步了。

所以修禅定不能执着定境,昨天坐得舒服,今天打坐还想着昨天的舒服,那肯定是在打妄想,就进不去禅定了。我们每次只要如法地去坐,每次坐都是全新的开始,不打妄想,这样明境自然而然就会出现。明境出现的时候,也不要欢喜、执着,继续按原来的方法修禅定。功夫成片了以后,无论座上座下,甚至是生病的时候、睡梦当中都能观照、入定,禅定境界就越来越高,就可以进入未到定,或者叫未来禅了。

第四、未来禅(未到定)

未来禅的境界是什么?进入欲界定以后,未到定之前的明境和暗境出现后,如果进一步打坐用功,明境暗境全部在心中,又不受其影响,都不去执着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知道,就像忽然间汽车的档位挂到了零档上,身体失去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身心和修行的方法都空掉了,一片空寂,这个夹在欲界跟色界之间,也就是欲界定和初禅之间,非常短暂的境界,就是未来禅。

如果欲界定后没有出现明境和暗境,一般人就会定在欲界定里,打坐会感到很舒服,不需要调整就能安然自在,下座后也能任运,这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欲界定还有个我和我的心这个感觉在。到了未到定、未来禅,身心的感觉全部没有了,而且达到这个境界后,身体就不会因四大失调而生病。

有些人在静坐的时候,心无所知昏昏沉沉,他也会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了,这是因为他的心念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不是未来禅。禅定是有止观、觉照的感觉的,即使进入了未到定之前的暗境,他自己也是清楚的,并不是睡着了迷迷糊糊什么都不知道的感觉。比如有人晚上睡觉前吉祥卧念阿弥陀佛,感到还没有念十句天就亮了,头脑很清晰,就念了十句,但这一夜的时间怎么过去的却不知道了,这就是进入了暗境,而不是睡着了。

为什么第四步称为未来禅呢?因为未来禅还不是禅定,只是进入未来的真正禅定的过渡阶段,因此也叫未到定。如果从教理上理解,就是我们已经把欲界的东西全部放弃了,而色界的境界还没到来,在这个中间,有个既不是欲界,也不是色界的空档,也就是身心一片空白的境界。如果能把握这个境界,就叫未来禅、未到定,也叫欲界到色界的中间禅。其实在每个禅定提升的过程中,都有未到定或中间禅的过程,比如初禅到二禅之间,初禅的境界已经放下,二禅境界还没有出现时,也是一片空白,乃至三禅到四禅直至第八禅定都是这样,要想进一步走入更深的禅定,都必须把前面的定境放下,经过短暂的空白阶段,才能更进一步。

未来禅的境界很像开悟的人,脑袋一片空白,眼前事物又很清晰,不傻又不愣,与大乘佛法讲的明心见性,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境界非常相似,但未来禅不是开悟,只是一种定境。定境是一种功夫,功夫做到了,它就会出现,所以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明境暗境都过了以后,就会出现未来禅。而开悟是智慧,是见地打开,并不是定中的境界。

但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在未来禅的境界中,要坚持训练,因为四禅八定不像出世间的涅槃一样,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我们得到初禅二禅三禅觉受的时候,快乐的感觉是非常强烈的,所以一般人到了三禅,如果没有未到定这个功夫的训练,就很可能放不下三禅,就像我们放不下荣华富贵一样。那就麻烦了,因为放不下就意味着不会再进步,以后就不再学佛法了,这宝贵的一生就白过了,只能种点善根而已,这么好的禅定功夫却用不到解脱上,就像把弓拉满了,却停在那里,不想把箭放出去了,终究会受敌人的伤害,如果我们把未到定的道理弄清楚,就能把欲界定全部放下,得到了一片空白,才能让自己在关键时有转身的机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