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性基础》之二
——2012年10月22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心经》。上节课跟大家分享了“波罗密多”这个词的内涵,今天我们重点把“般若”这个词的内涵给大家做个分享,包括“心”和“经”,这样这个经题内容我们就告一个段落。
那么关于“般若”是什么,因为前面各个组大家都有做过预习,我们去看各位善知识各位大德的注解,也会有很多的看法,所以我在这儿给大家分享的只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凡是重复的内容我都不讲,凡是大家看过的我都不说,我只是说我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所以这样子做就有一个风险,这个风险就是因为内容没有这些大德的参考,没有这些标准做为依据,可能在分享过程中有很多的出入,乃至于说可能有和大家理解不一样的地方,这个欢迎大家在我分享的过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不同的认知都可以随时交流,我在讲的过程中大家随时都可以打断我。我现在是这样子讲,如果打断,我看看打断以后效果如何?效果如果不佳的话就暂请大家先不用打断我,我们集中一段时间,我讲一个段落,集中讨论一下。所以大家有问题,有不同看法也可以随时记下来,会给大家留下一个时间互动。那我们现在开始,关于“般若”的内涵,我想重点分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般若”这个词啊,大家知道这个本身也是梵语的一个音译词,如果翻译成我们汉语,如果说意义的话,那是什么呢?这个大家可以回答,(学员:智慧)智慧,没有不同答案吧?大智慧么,那还是有小智慧?大智慧叫摩诃般若吧。摩诃是大的意思,般若本身有大的意思吗?这个大好像是你杜撰过来的。智慧,有没有不同答案呢?其实还有另外两个,跟这个意思相近,第二个就是慧,第三个叫明。无明就不是般若,那明的话就是般若,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一般就这三个,一个叫智慧,或者叫慧,或者叫明。一般我们智慧这个说法比较多。
那么为什么不翻译成智慧而留下般若,这个在第一节课同学已经分享了。这个当时是根据我们玄奘大师他的五不翻的理论,这个是为了生善法故,就是我们听到以后,有没有启发我们一种厚重感一种尊重的心情,来滋养我们那种善法的心情,所以叫般若。记得有同学在分享的时候还说,我们看《少林寺》那个电影,中间有个般若掌,大概叫般若(banruo)掌,我们知道叫般若(bore)掌,般若掌很厉害的。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般若掌,但是引发了我们的一种兴趣和一种尊重。般若也是这样一种状态,那么翻译成智慧以后,就因为智慧这个说法就通于世间了,世间我们也会说这个人很有智慧,但很少你听见有人说这个人很有般若。所以以后大家回去可以辨别了,有的人很有般若,你就说你真的很有般若,有的人他有智慧那就是智慧,所以世间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说这个人很有智慧的时候,一般是很少会说他有般若。这说明般若就给我们平常世间人所说的智慧就有不同,即便如此,在世间我们说一个人很有智慧的时候,一般这个词也是一个褒义词,对不对?比如说这个人很聪明,这是一个中性词。这个人老爱耍小聪明,那这个小聪明空就是贬义词。聪明这个词一般用在我们小孩子,耳聪目明,这个小孩子真聪明,这是一个褒义词。但是用在大人身上就不太好了,你说这个人很聪明,但只能说明他的智力水平很高,学什么东西学得很快,但不具有褒义的色彩。但是我们说这个人很有智慧,那就是很深谋远虑,很有眼光,很有高度,我们说这样的人很有智慧,这个词一般是很褒义的一个词汇。
那么智慧是什么呢?什么叫智慧?或者什么叫慧?大家还有印象吗?应该会有印象,《大乘五蕴论》里面专门有一个“慧”心所,那个慧心所叫“谓即于彼择法为性。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俱非所引。”那“彼”是什么意思呢?所观的境界,我们对于所观的境界能够拣择,能够了解哪些是如理的,哪些是不如理的,哪些是如法的,这个是我们可以拣择的,这种拣择的力量,这种拣择的功能,拣择的状态我们假名安立一个词,这个词就叫做慧,就简单来说这个慧就是抉择。
所以般若是什么?般若就是抉择。我们说这个人有没有般若,有没有智慧,就是看他面对每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抉择的标准是什么,他是怎么抉择这件事情的,这个集中体现一个人有没有智慧。抉择这件事情大家都做过吧?做过啊!不能没有做过,应该有做过。实际上我们每天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充满着抉择。各位你今天为什么要冒着大冷天要到现场听课,这之前有没有抉择?大家没有任何抉择的说,就是去听课,其他什么东西都没有想,这样的同学请举手,没有吧?没有。然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说,我今天到底是去还是不去,有过这样的犹豫,最后说还是去吧,这样的同学请举手,还有那么三四位同学。那其他同学是什么一个状态?抉择了但是没有犹豫,说我应该来听,应该来到现场来。(学员回答:习惯)啊,是个习惯,那如果仅仅是习惯,那应该属于第一类,第一类,就象吃饭睡觉一样,吃饭睡觉谁还会每天要去思考抉择我今天要不要睡觉?说到时间了,要不要吃饭?
(现场有同学的手机音乐声响起)当这个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我们面对这个境界的时候,我们是没有这个选择要不要听它,这个声音来了,境界现前了,你就要去听,这个境界我们是没的选择的。但我们能抉择什么呢?(大众回答:有没有烦恼)那叫观照,观照自己的心理状态,当下你去观照一下。那个声音响了,我们正在听课,结果一个声音响了,你会怎么想?(学员回答:抉择是不是要关掉它)那你是属于那个音乐的所有者,那作为旁观者我们该该怎么想呢?我们都在这上课,为什么你没有关手机呢?你这是一个好奇的问法,还是什么一个心理状态?你是想知道答案还是想责备他?(学员回答:责备)那责备的时候,心理是什么状态呢?是不是在抉择呢?这个责备还可以换一个词叫埋怨、抱怨,对不对?大家都在这听课,你为什么不关呢?你也想,你看你都影响我们、打扰我们上课,你这人真不好。真不好,这是一种心理状态,还有没有别的心理状态呢?我们可以想自己,我的手机还没关呢,幸亏不是我的手机,如果是我的,多尴尬啊,你看还有同学对我心里产生看法,这样不好,我赶快把它关上,这个是不是一个抉择呢?这是第二种了。还有没有呢?(学生:提醒大家),应该提醒大家,上课之前应该把手机静音,这就是我们负责的同学的事情了。当这样想的时候,是不是一种抉择呢?也是,这是第三种了。刚才好像还有哪位同学谈到?(学员:我们今天早上在这儿上课,还插播了音乐,然后后来才反应过来,原来不是这样)这是阴差阳错的观功念恩。可以说,往常没有这个考虑呀,现在怎么上课还可以配音乐呀,我们这些同学为上课真是用尽心思呀,考虑得越来越周到了,是怕我们上课枯燥乏味,给我们配音乐。这也是一种情况呀。第四种情况,还有没有呢?(学生:自己应该注意什么。)自己应该注意什么,你应该注意什么呢?(学生:就是记得以前反复听一支歌,是这样的,当时说如果有一个东西在干扰,有的人他是非常专注的在听,有的人他是走神,他就听别的去了。所以,如果他很专注的话可能就听不到这个音乐。)那么高的功夫啊!简直不可思议!这个你能把握吗?至少目前把握不了,但这也是一种选择啊。面对这个情景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想的时候,我是否可以考虑我应该怎么想,对不对?以前的话,同学有过这样的分享,然后善知识的分享,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想,这个时候我依教奉行,我按照过来人他的面对这个境界,他的修心的体验告诉我的方法,我可以试验啊,这也是一种抉择呀。还有没有呢?
面对这个场景,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了,其实生活中处处、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抉择。刚才这个境界啊,有些事情是我们把握不了的,有些事情是我们能够把握的。我们把握不了的事情,你要是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件事情上面,那就完了,人就烦恼重重。它声音已经响了,你问为什么会响?关于为什么会响,那你可以研究研究这个物理机理啊,这个它的声音怎么振动的呀,空气怎么传播的呀,然后到你耳膜里面怎么基理作用啊。我估计这样去想的话,你就成为个物理学家了。问题是这些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没办法左右。这个抉择更多的是在面对一个场景,我们可以首先判断出哪些事情是我们能控制的,哪些事情是我们控制不了的。
就这件事情,大家觉得说这是不是抉择?这本身也是抉择,这体现一个人的智慧。人的一生会花大部分的时间用在我们自己没办法改变的事实上面去,这就意味着说我们生命大部分的时间就浪费掉了。
而我们一开始抉择说:有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做主,而且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大的方向的抉择,这就体现一个人的智慧。所以你会看有的人就是每天生活的很充实很快乐,似乎他的境遇并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他的心里面还是保持一种乐观的状态,你问问他为什么能保持这种状态,这内心一定有原因的;但另外一方面你会发现,有的人即便他很顺,但是生活还是很烦恼,充满着很多的不愉快的事情,你也问问他什么原因。我想就这件事情来讲的话,我们是可以做一个基本的判断的,我们的智慧在面对这些境界的时候,哪一部分是我们可以去花精力去思考去努力的,哪些东西是控制不了的,需要去面对、需要去接受的事情,单单这个就是一个抉择。
那实际上抉择还不单单局限于此,我觉得师父在有一次的开示中说了这么一句话,里面有三组词,相信大家应该听说过,可能漫画上面曾经把它漫话过,叫做我应该、我能够、我不够。大家想想看啊,这三句话是很有内涵的,在这种场合下我们来体会一下。大家可以看,我应该、我能够、我不够,列出来了,对于这句话大家有没有什么要说的?你是怎么体会这三句话?
(学员:我应该学佛,我能够学佛,我学的不够好。)已经把它场景化了啊。“我应该学佛,我能够学佛,我学的还不够”没问题吧?那么我想问,你为什么应该学佛呀?(因为苦啊,而且要利众生啊)因为佛做到了,我也应该去学佛,来实现这个目标,这里面是不是抉择?这个我应该,大家知道,我应该这个词内涵就是智慧,就是在抉择,我为什么应该做这件事情,而不应该做那样的事情。我为什么应该去孝敬父母,而不应该去虐待父母;我为什么应该尊重师长,而不应该去不尊重师长;我为什么应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漠视他们。这里边是不是都是抉择?都是抉择。
所以很多事情我们往往事情成功不了,乃至于说做一做半途而废,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能力不足,是什么不足啊?刚开始抉择没抉择清楚,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啊,我的初发心和动机到底是什么?我有没有抉择,有没有下决定;如果下决定了,就是定解,我的心已经不动摇了,这件事情啊,我就是要做下去的。有这个定解以后,下面的“我能够”的勇气它就会源源不断滋长出来,这种信心、这种勇气、这种坚持的毅力,会让我们的能力不断具足。所以好多事情大家一找到我们,说某某某帮一下忙吧,或者说某某某这件事情你来承担吧,我们大部分的情况下给出拒绝的理由就是:我不行啊,我做不了,我没这个能力,没错吧?这是我不能,但师父告诉我们,这个抉择是第二步的,第一步是应该不应该做?应该做的事情当仁不让。
师父以前讲过,可能以前法师或者义工同学非常报怨说,我事情很多啊,这让我很烦恼,师父就说,有人找你说明你有价值,说明我们的人生有被利用的价值,应该感到高兴,没错吧?没错,菩萨才到处有人找啊。有人找到我们,说明本身这件事情已经蕴含一个信息,什么信息呀?说明对方已经对我们产生一种信任,你就不用谦虚了,该做的事情就要去做,做好做坏这是其次的,我们尽力去做,那是我们能够把握的,事情做好做坏这件事情我们把握不了。大家不要觉得说这件事情,记得以前没有学佛的时候,经常是意气风发,说这件事情我要么不做,要做的话就一定要做好,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种态度其实有调整的余地,好多事情能不能做成功,结果好不好,这并不是你说了算的,这并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能决定的是我尽心尽力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能够全力以赴,这件事情我可以把握,但结果如何那要看这个过程中很多很多的因缘,能不能因缘和合,大家一起来努力。以这样一种态度我们会发现,一件事情成功不成功其实有很多缘共同来成就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作用已经发挥极至了,这件事情我没有任何的遗憾,做到问心无愧。这件事情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却是我能够做到的。最后这个我不够,心情可以理解吧,你会发现说,大家去观察一下,一般来讲的话,大家共事过程中那些责任心特别强愿意多承担的同学,他老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反而那些没做多少的觉得说他已经做得很多了,然后问自己做得很多为什么别人没看见,为什么你们没有对我的付出给予肯定,下面我不愿意做了,所以那个动力越来越差,动力越来越小,到最后就退出去了。不做了,不做了以后他还想着说你们还欠我的,我还做出一点呢。就那种心理状态啊,不是不够,那是觉得他已经做够了,而且还觉得说如果说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根本就不会参与,就是那样一种心情,越往后越来越收缩,而另外一种状态就是说越往前越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够,还有很多地方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还可以做得更好,有些地方精以求精,是这样的心理状态。在这三个抉择里面你会发现,我们只能说表面上可能是同一个起点,其实起点已经决定我们的最后的状态了。对不对?你去问问每个人做这件事情的起点动机是什么,可能千差万别。
为什么大家一到山上去开法会,法师总是要拉着大家扯着大家:来,坐下来坐下来,不着急啊,谈谈心,说说大家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啊,做的过程中有什么心得啊。很多时候,法师只是想听一听大家在做这件事情的初衷动机有没有安立对,就是这个抉择,到底为什么大家付出做件事情,动机刚开有没有偏。如果刚开始偏的话,这个跟我们在这个团队里面做和在世间做没有本质的区别,大家不要觉得说好像在佛教团队里边就是做佛法的事情,不一定的,就是动机决定的。如果我们动机本身抉择清楚的话,这件事情就顺理成章,遇到一些困难障碍我们是可以跨越的;如果动机没有抉择清楚,那遇到一些困难障碍就退心了,就会退回去了。所以在这里面,师父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次第。那么就这一点,大家已经对这个抉择、智慧这一点,慢慢慢慢有一些认知和感觉了。就这一点,我想再做一个层次的分享。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我应该”,它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价值,我们去体会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抉择,比如说刚才有这么一个声音响,这是一个很小的事件。可是这样一个很小的事件,如果我们以一个智慧的抉择去观照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会让自己的心情非常愉悦,乃至于说提醒我自己避免犯一些不必要的过失,这件事情就变得很有意义和价值。但是你会发现没有正确面对它的时候,这个心情可能会影响自己一堂课,我辛辛苦苦来了,你为什么当时声音会响呢?我就搞不明白,搞了两堂课也没搞明白,结果课也下了,事后你也不敢去问他当时为什么响了呢?为什么不敢呢?因为虽然我们这样去想,但是那个心情并不是理直气壮的,它不是一种很阳光的心情,不是一种很善法的心情,所以一般情况我们这种心情都没办法很坦诚出来。那么平常说明我们在面对这些境界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是很少有这种抉择的力量,一般情况下是什么状态呢?面对这些境界就是“我想”,我想干什么。“我想干什么”,这只是一个想法啊,这个想法的产生大部分的原因产生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要找一下驱动力。
我们学过《五蕴论》,看看里面五蕴的次第就会知道,色以后是受,受之后就是想,所以一般情况下我生活在我的想法里边的时候,这个想法本身产生的动力通常来源于受。如果我快乐的话,我就想得到它;如果这个对象给我带来痛苦的话,那么我就想远离它。快乐和痛苦这是我们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会产生一种欲求,这种欲求集中体现在我们的想法里边,想法里面就会推动一个行动。你觉得这个对象真好,我们买一幢别墅真好,买一辆宝马真好,我们这个想法有了吧?看着别人住得多舒服啊,开着多威风啊,那就想买了,结果发现为了得到这幢别墅,为了得到这个宝马需要干什么呢?加班加点。需要加班,哎呀那不行了,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苦了。这个时候就要看两种力量了:一个是乐受,一个是苦受。到最后较量了,看看到底哪一个受的力量更强。如果我们想得到欲望,足于掩盖我们所承受的苦的话,那肯定是这样一路奔下去了,到最后得到了。那如果说我们没办法去承受这个过程的苦的话,那这个想法就放弃了。所以基于这样一种受的状态下,我们再想,其实无形中也做了一个决定。比如说我想得到一栋房子的时候,那么我就要考虑说,我怎么能得到的时候,会不会有应该?没有应该啊?也有吧,对不对,那我应该干什么呢?应该勤奋的工作。你不会说我应该抢银行吧,那还得了,那应该就应该错了,对不对?我应该好好地努力工作,加薪水。我薪水能提升,这也是应该吧,所以这个应该大家会发现说目标里有一个应该,过程里也有一个应该。那么我应该不应该得到这个房子和宝马呢?在这里面存在不存在这个抉择呢?我们想得到它,下面如果为了得到它呢,我就有一个应该怎么做。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到说我是不是应该拥有一栋别墅,我是不是应该拥有一辆宝马,对这件事情,可不可用“应该”来表述呢?他都有了,我也应该有啊,这是不是应该呢?是啊,这个应该啊。所以大家想想看,如果在目标里面,当然你会说,佛已经成佛了,我看到他成佛了,所以我应该成佛,这思路是不是一样的?比较思路其实是一样的,这是一种比较,通过比较得到的应该。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去看这些事情的时候,推动我们的言行往前走的力量,无论怎么去转折,到最后一定会落实到我应该上面。他是人我也是人,他得到的我应该也得到,对不对?为什么我就得不到呢?我肯定可以得到。那就变成我能够得到了,他能得到,我也能得到,对不对?他有的,我也应该有,就是通过这样一种状态呀,我们下了决定以后就开始实施了。如果我们没有下这个决定,只是出于一时的想法说:哎呀,他有这个真好。马上就开始自己偷偷摸摸地想,我如果拥有多好,不是应该啊,我如果要有的话那该多好啊,所以开始驱动自己往前走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啊,其实这种抉择力是没有的,基本上是处于朦朦胧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一旦遇到困难以后我们就退了,不是说你的目标本身不好。但是我们要抉择清楚,因为你要以后要照顾你的家人啊,还有想让父母住上这样的别墅,你当时想心里多美呀,让自己的亲戚朋友都能住这样的好房子,坐上这样的宝马,那该多好啊,这样想不是很好吗,又不是我们自己享受,这样的动力一想的话,未必是一件坏事情。
大家想想看在这个里边,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其实“应该”里边有一个目标,有一个途径的问题,在这个里边为了更加详细的说明这一点,我用几个词在这做个对比:一个是应然,一个是实然,一个是本然,这三个词相信大家有的同学可能听说过,有的没有,但是我们现在再看的时候意思应该比较明白。“应然”,然,是这样;应然,应该这样;“实然”,实际中就是这样;“本然”,本来就应该这样。这三个词我们可以尝试着去体会一下,体会一下我们的生活状态,我们是什么“然”。我们是“不自然”!也不知道什么“然”,所以,老子就告诉我们要自然、无为,要回归自然,自然就是自己本来的状态。本然,本来就是如此,本来就是这样子,我们应该回归本然的这个状态,我们离开本然状态已经非常远非常远了,所以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太多太多的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事情,给我们带来痛苦的事情,让我们忐忑不安的事情,因为我们自己的生命状态已经离开了自然、本然的状态,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知道了说,在这种状态里面,我们知道了去学习,学习的目的,现在来看就是不断不断去认清我们现在到底是什么状态。我们应该是什么状态?应该怎么去达到这个状态?实际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是不是这几个问题啊?其实说白了就是这几个问题。
我们现实中是什么然?大家能造词造出来什么然么?我们是什么状态?通过学习以后,我们了解到“应该”是什么状态,应该如何去达到这个状态。应该是什么状态,其实,就是一个本然的状态;怎么去达到这个状态的时候,就是方法、途径的问题;当我们了解这个过程以后,实际要去落实的过程那是什么?就是实然,我应该这样做,实际中我确实这么做了,而且这个状态又变成我的状态了,那就是实际中就达到了,这个就是一个回归本然的过程。
在这里简单的给大家引用一下《中庸》里面的一段话,其实就是在讲这个问题。大家知道在我们的文化里经常会提到一个词,说我们的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境界呢?天人合一。在印度教里面有个词叫梵我合一,梵我一如。当然这些按照我们佛教的框架里面都是外道,你看印度教里面还有个大梵天,我们什么都没有,空了,他们有个梵还有个主宰的东西,我们呢?我们的文化里也有个天,也有个主宰的东西,这些都是外道的说法。其实,我们不妨理解一下它的内涵、它的境界,是不是像是我们赋予它的那样的,帽子扣上去的那样子。有时候未必如此,我们可以看看,这句话在讲什么。
《中庸》里面有一段话:“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这里我们可以看,天道和人道,天人合一就是人道符合天道了,最后天道和人道的合一,最后诚之者,最后成为诚者。因为我们现在的生命状态不是诚,是虚的,虚妄的,言之没有物。诚者言之有物,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物,有真实的内涵。所以每句话,你会发现像孔子那些弟子,圣者那些弟子刚吃完饭跟着老师转圈去了,转着转着老师说了一句话,哎呦,真精彩,结果发现忘了带笔记本了,赶快拿个笔在身上写,回来以后在腾下来,发现这个话说的太美了,说的太好了,这些话真的应该铭记下来。诚者啊,言之有物啊,诚者言之有物,说的每句话你都会发现触动人心,可以当作我们生活中啊,那种行为言行的方向标。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诚者,言之有物。而我们现在的状态是虚妄的状态,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惺惺的,说了跟没说是一样,说了还不如不说,就是那种没有真实的内涵,没有什么价值,所以是虚妄的状态。这时候呢,我们希望把这种虚妄的状态能够纯粹起来,能够回归一种诚的状态,这个时候开始人之道,不枉做人一场,不然的话这个人做得太没意思了,人道做得没意思。其实人道本身是整个六道里面有情里面的升沉的枢纽。在这个期间,人身难得体现在这一块,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人身来成之者,结果,我们浪费了人身,没有诚之者,越来越让我们的生活,人身变得越来越虚妄啊,那不枉做人了吗?那么这个时候,他通过这种状态来去不断去诚之者,成为诚者,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这个诚者的状态以前跟大家分享过,就是那种“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状态,他不需要特别地努力,就能够言行里边就符合道,他不需要去有意去思考什么,说出来的话就是言之有物,处处符合道,这就是一种天之道。天的状态没有分别,不加分别,不加思维,它的运行处处符合大道。这个天,大家不要认为就是天空。其实啊,你不能说他不是,也不能说他是。因为这个天啊,大家看到天空了吗?白天啊,看到了吧?可是我问你天空在哪儿呢?你能找到吗?你说有啊,天空都是蓝的,可是你去找一找,天空在哪?大家知道啊,天是空的,天空啊,天是空的,你找不到的,如果你躺在地上看,我们这块空间都是天空啊,这块空间也是空啊,都是天空,地面以上都是天空,天是空的,所以在这儿用了一个比喻,天是什么呢?就是空。天是什么呢?就是般若。天之道呢,就讲的般若。这里边是空无一物的,因为它空无一物,所以才能容纳万物,所以才能给万物生长的空间。如果大地上面没有空间,万物就没有空间去生长;如果没有空间,我们人就没有活动的余地,万物就没办法生发。所以这种天哦,他是这样子一种状态,就是给予空间,能容纳万物,给予万物机会,给予万物空间,让它去成长,去不断去激发它成长,去启发它去成长。所以圣者的心是虚的,“致虚极,守静笃”,圣者的心,他是以百姓心为心,他自己没有任何一种执取,他能够时时刻刻体会到百姓的心是什么状态,包括各种层次的哦,他的欲念是什么,他的想法是什么,他的理智的思维是什么,他的心性里边东西是什么,全方位地全新地去理解他去了解他。所以他能把众生的心,中间稍微有点善法光明的部分,他都可以启发的出来,给他成长的空间,让他成长起来了。这是什么?诚者,他能够诚万物,诚者能够成就万物,这就是天之道。
因为我们现在没有诚,有虚妄,有虚妄呢,就有障碍,有执着,就没空间,我们没办法给别人生长的空间。别说没办法给别人生长空间啦,别人生长以后,你还要觉得你长那么快干什么呀?甚至想去损害他,嫉妒别人比自己好,自己容不下,为什么呢?没空间,没有诚,内心里面塞满了太多的执取。所以这是人之道,人之道我们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诚之者,这个“之”是什么?这个地方就是因为大家不知道,所以后面才说了一句话,那句话就在讲这个“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就是我们重点要分享的。我们去看看这些经典,我们古代的这些经典,特点特别的明显,很多时候主语宾语不清楚,只有那个动词,我们现在不行了,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主语,有谓语,有宾语,这种描述方法就是主观客观,中间加个动词对立一下。古人在描述很多事情的时候,他没有主语,他的宾语也搞不清楚是什么,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反复去读经典,在这个过程中,无形中就把主体淡化了,我们认之的对象你要体悟这个对象到底是什么,它没有明确的对象,但是你要去体悟它,中间只有一个动词,告诉我们你要这样做。
“博学之”,“之”是什么搞不清楚;“审问之”,“之”是什么搞不清楚;“慎思之”,“之”是什么搞不清楚;“明辨之”,“之”是什么也搞不清楚,那就在我们每个当下你去体会他到底是什么,他有个具体的内涵。你可能会觉得这有个“择善固执之”,是不是这个“之”就是善呢?“博学之”,就是博学善,审问善,慎思善,明辨善,笃行善,是不是这样呢?在这其实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善,但这的善它有它确定的内涵。“择善而固执之”,这“固执之”当然也是择,我们拣择的善法,你要固执它这样的善法。我们就回过头来去看应然和本然的问题,这样的善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我“应该”干什么的那个内涵。我们现在学那么多,不断去听闻不断去思维不断这样去行的时候,只有一个对象时时刻刻贯穿我们,就是什么呢?善法。这个善法是我们应该做的,而那些所有违背这个是我们不应该做的。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道德上的一个教条,但不是道德教条主义。它之所以称为一个教条,是因为这个还没有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对我来讲的话,它只是一个教言,只是一个条目,只是一个道德上的规范。而现在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我应该这么做,但我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这样做以后最后达到什么目标,这都是我应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一旦对这个思考清楚了,好了,这个就可以成为我们固执之的一个根据了。固执之就是笃行之,最后一个笃行之,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不笃实、不坚定、不持久的原因,大部分的情况下,源于我们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所拣择的那个内涵不够深刻、不够广博所导致的。
所以在这儿的这个“善”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是究竟的目标,我们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就是一个本然,这是善的一部分。为了达到这个本然,我们过程中应该怎么做?这是不是善的一部分?这就是菩提道。菩提是我们的目标,这是我最终应该达到的状态,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众生每个有情,本来的面目就是这样子,这是本然的状态,也是我应该达到的状态。那么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也是一个过程,应该去抉择,这就是一个道,我们去追求它的。最后,我们再去实践它的时候,那就是一个实然。关于抉择这部分,我简单分享这么多,看大家对这一块有什么问题没有?
(同学:择善而固执之是什么?)这是连在一起的,目前我的理解就是这一个,但是对“善”,善法本身的理解,这个还需要不断去深入,这个善法在这儿的意义上,不是和“善恶”对立的善。这儿的善法,大家知道是超越善恶的一种善法。当我们不断去学习的时候,它需要有一个相对的善,还需要过渡到另外一个层次,这就是我们上一节课分享的:有顺生死流,有逆生死流,然后呢?有不顺不逆,最后成就了。所以这个善法的层次,也有这样一个层次,当我们在现在的状态里边,我们是有对立概念的,所以佛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死的根本在于烦恼和恶业,惑和业。因为它是根本,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用另外两个概念把它净化掉,用我们的觉悟菩提,来去净化这个烦恼,用清净的善业来去净化这个恶业,这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和范畴,所以界定了顺生死流和逆生死流。可是,在这个阶段里边,我们再往前进一步的时候,发现其实在一个相对的平台里边讲善和恶的时候,它没有本质的区别。背后都有一个东西没有破除它。那个善也有一种我执习气在主导一个善法,比如说:我在行善。大家觉得说我在行善,我行了一个善法。当我们在这样想的时候,这个善本身,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善法已经不成立了。善法只有在什么时候才成立呢?只有在你完全利他的状态下才是善法,当你一想我在给他行善的时候,我行了一个善法的时候,这个善法将来可能给我带来一种果报的时候,完了,这个善法在那一刻已经不成立了。善法只有在无我的状态里边才能够体现。这个无我,就是完全只是在心相应的状态里边,你是在完全出于对方的需求,是满足对方需求的状态下,那个善法才成立。所以这个意义上的善,它已经有所超越,这个超越很多时候不是行相上的超越,它是内心境界的超越。这种行善的力量外在看还是一样的,但是它已经有一个超越了。这儿说的超越,可不是言行上也没有任何的抉择,不是说连我们世间的那些不善法也要去做,那可就违背了。我们这儿说的超越是在内心境界上,他在做同样的善法的时候,他内心的状态应该高了一个层次,在这个意义上的。这种状态,如果我们不通过博学和审问的话,是不可能达到的,简简单单听了一个教条,就以为这就是善的话,这就是一种执取。好,这是第一个层次,我们对“般若”,它的第一个层次,就是在生活中的一个抉择。
(同学:法师,如果意乐是善的,但是做错了,动机和想法都是对的,做的行为是不是善法。)你好好再改进吧。大家知道,我们想到和做到,我应该这样做和实际做到那可真的天壤之别,为什么叫笃行之呢?所以《中庸》里面就讲了:“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件事情我们内心要笃定,应该要这么做的时候,下面的事情就是假以时日了,一次做不到没关系,努力,别人做一次成功了,不嫉妒,随喜赞叹,我花以百倍的时间和精力,我也要做到。人当有这个毅力的时候,可能不需要花一百倍的精力,可能三倍四倍就做到了,乃至于说花别人的一半就可能做到。因为那个时间意志力是足够强大,足够强大的这种心理状态,它会导致我们行为上的一种智慧和能力的开启,它就会超乎想象。这是第一个层次对般若的理解,抉择。
第二个层次,这是大家经常说的,认为般若就是空。后面就讲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后来就是整个“空”会贯穿始终,所以我们会认为说般若就是空。那么什么是空呢?我们一想到空,会觉得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你看天空什么都没有,所以天空是般若,杯子里面没水的时候是空,杯子里面是般若,这有水就不般若了,是不是这样子呢?这个空到底是指什么呢?用一个词讲的是“空”,用二个字那就是“空性”,用三个字来描述那就是“无自性”。我们在这个词上停一下。空性就是无自性。无自性这个概念提出的背景是什么?以前跟大家分享过,佛,他其实什么法都没有讲,那为什么留下那么多经典呢?他就是针对病来开药的,病好了,药就可以不用了。他没有讲什么法,就是没有讲对治我们人病之外的法。那么佛提出这样一个无自性概念是对治什么呢?对治自性吗?其实对治的是我们对自性的执着。自性,我们一旦执取以后就生病了,自性不执取它就是自然而然的状态,自性就是自然而然的状态,万事万物都是这样子。水,它有一种流湿的性质,大地有一种坚强的性质,自然而然如此。人家有什么过失呢,大地坚硬也有过失啊,你还有一个无自性跟它对治一下,人家招你惹你了?马上就要下雪了。雪花的那种飘逸,难道人家也生病了,没有啊,是因你执取它了,我们的心病。所以佛告诉我们,如果有一个钥匙,有一个万能药的话,无自性万能药,对治什么?对治你所有的自性执,可是这种自性执在不同场景有不同的表现,所以这种无自性也需要有不同的表现。所以笼统来讲的话,无自性就是对治我们自性的执着。大家知道,对治的是执着。自性就是我,自性执就是我执。我们对于诸法的自性的执取,这个产生了一种障碍性,因为一旦执着产生障碍性,这种障碍性它会让万物的生发,生命力给衰减了。这个时候佛就告诉我们,无自性就是拿掉这种障碍,让那种生命力重新焕发出来,让万物的生命力重新焕发出来的一种状态。这个意义上,我们讲的是空,讲的是一种般若。
后来观自在菩萨他能够观照五蕴皆空以后,能够度一切苦厄,一切的众生的苦厄产生的原因在于这种执取,而菩萨把这种执取拿掉了,所以众生的苦就没有了。我们到底在执着什么?这件事情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件事情我们在执取什么,你怎么把这种执取拿掉,这就是无自性,这就是空性。这里边可没有教条,说今天我们学到无自性了,学到般若了,学到空了,回去以后,家里面人苦的不得了,你告诉他,这是空啊,你要无自性啊,他一脚把你踹出去,看看你有没有自性。可不能那么教条,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实在是太教条了,一定坐下来好好听一听家人唠叨一下,苦是苦在什么地方?到底我们对什么东西的看法失去了事物的本来的面貌,我对它产生一种执取,本来他没有恶意,可是他就是做这件事情,让我很苦恼。这时候你听一听,站在你的立场上,看看对方这样做背后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多一些观照,多一些事实的恢复。通过这样一种聊天,通过这样一种互动,能把对方那个执取,这执取本身让对方很苦的这种状态给拿掉,让他能够回归自然,回归他自然而然的状态。这自然而然的状态通常情况下,都是自然而然的接受了,有些事情你要接受它,面对它,最后才能去解决它。
空性,讲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所以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当我们越来越多的经历这样的状态的时候,我们自己再去归纳总结的时候,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内心的执取,原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问题,这时你就发现诸法无自性,那个时候的体悟可是你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悟。而这种感悟会让我们生发出更多的智慧来,有更大的内心留出更大的空间去面对更多的事情和问题,去解决它。所在这里边大家以后要少放些高射炮,当然我说大家的时候首先我自己不能放,不能放太多,放太多肯定是不行的。
谈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再说下教条产生的原因。刚开始我们说的这种教条,大家一听,肯定觉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都是我执,任何问题只要回归到最后就是一个我执。没有错,说的很对,但是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没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我们在去细剖时,你会发现,这个我执要破除的话,你要考虑说诸法是因缘和合而生,进而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进行如此一番思维。比如说我们回到家以后说。这个家人父母啊爱人啊孩子啊又生烦恼了,这时候你开始关上门,床上一打坐,《广论》一翻,烦恼生起之因,烦恼生起有几种原因,就开始思考思维了,说这个烦恼产生都是有境界的,然后内心他还有种子,说明他们宿生串习过这种种子,他们就是恶缘,现在就开始感果了。哎,人生真苦,这个世间太不圆满了,我还是出离吧,赶快好好的闻思佛法。这样如此思维一番,出来以后面部表情特沉重,结果比家里人还沉重。本来家里人已经很苦恼了,一看你比他更苦恼。他有比较说,这个状态还不错,这种可能也是有的。所以即便我们是按照《广论》的说法,你去这样去思维的时候,大家想想看,基本上也是属于一种教条式的状态,不是说这个不对,只是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这样去训练,所以,这个基础知识,基础的教理一定要非常清楚,思路一定要非常清楚,但是面对一个情况的时候怎么去结合,那就要具体来看了。
这个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最近参加了一个学习,这个学习人不多,两三位,大家在一起,因为人少了以后大家这种学习就非常的放松自在。放松自在以后,发现那个时候有一个特点,刚开始的两次根本都没意识到其实这个有什么特别的。那位朋友有一个习惯,就是我们一边讨论的时候,他一边在那儿泡茶,一边泡茶,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聊的当时感觉很惬意,但是没有体会到为什么这么惬意,后来发现,这样一个小资情调就是很享受。参加几次以后,已经被这个环境熏陶了。那时发现再坐下来后,不喝点茶都觉得不舒服。想起最初还有一套茶具,那一套茶具可能有大半年,也是我们这些同学给送的。当时没想到这套茶具有什么价值,那一天发现有价值了,终于把它请回来了,刚开始喝的时候没什么讲究,刚好我们来了几位客人,我印象很深,老家的客人,来了以后,我就很自豪的给他们泡茶,泡着泡着,我的那个老乡就问我:“喝的什么茶?”我想,喝茶就喝茶呗,还问喝什么茶。当然问了,我也要回答一下,确实喝的什么茶我都不知道,赶快看看是什么茶?哦,西湖龙井茶。我就跟他说这是龙井茶,他说:“哎呀,龙井茶可不能这么泡啊!”怎么泡呢?烧开了100度的水,放进紫砂壶,西湖龙井往里一放,开水就往里面泡。我心里想,这不是泡得挺好喝吗?事后才知道,因为时间稍微久一点以后,慢慢有些同学朋友他自己喝茶,所以大家喝的时候不断去交流这个茶该怎么泡,那个茶该怎么泡,什么茶什么时候喝,慢慢你会发现,你了解了一些,了解了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当时状态,那当时真没有“般若”。喝茶还要问喝什么茶,什么茶还要说怎么泡。我相信,我们大家之间肯定有特别喜欢喝茶的,而且对茶道非常精通的同学应该会了解这些。
现在虽然我还是一个刚开始起步的一个初学者,这些经历让人很有感触。你会发现,如果我们在这学了佛法以后说“诸法皆空”,这个时候你开始思维观察说,这个茶因缘和合也是空的,所以喝什么茶都没关系,怎么泡都没关系。如果大家能到这种境界,也很好,不是也很好,而是非常了不起。所以古代的那些修行者啊、禅师啊,到这种境界以后,这个饭啊,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人家吃什么无分别。如果你到这个境界,我也很佩服。问题是我们鹦鹉学舌可以,心里的感受可学不了,你心里怎么想的,嘴里说着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心里想怎么做那么咸啊,心里想你这个水平怎么这样子,这个不行。诚,表里如一,心里怎么想的就是怎么说的。这个别人听起来以后,有感化人的作用。心里面想一套,嘴里说一套,让人觉得这个人心理变态,心理扭曲,不诚实。当这样去观待的时候,大家肯定不会觉得这是般若,这是空。你观到最后这是空无分别,然后这个所有的东西就不管了,都按照一样的东西去做,你认为这个是般若、是空吗?大家觉得是吗?那么什么是空呢,什么是般若呢?在这种情况下,说说看,大家肯定有话要讲。(同学:随缘吗?那法师你上面写的是空性,下面写的是无自性。)是啊,刚才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分析的嘛。大家肯定不满意这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什么叫空性?(同学:这种状态本身也是空性。)这种状态本身也是空性?哪种状态本身也是空性?(学员:就是说嘴上说我不爱吃这个,吃什么都一样,结果还就那个吃得最多,没有平等。其实这本身也是空。)哦,本来也是空?学员:“是。”法师:“本来也是谁空了?是吃的人空了,还是你空了?我那个客人可不空啊,我空了,他可不空,被他数落一通啊,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是空呢?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词“尽其性”,这个叫空。为什么我们要经常结合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的一些名词来去做转化?大家知道,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佛法本身有一套名言体系,这一套名言体系,虽然是古代的祖师大德已经转化成中文来表达了,这中间已经进行了一层创作了。尽管如此,他那种思维的模式和语言表述的方式,还是有很明显的倾向性。比如像空,这个空啊,在我们的文化里边,《道德经》里边也讲有和无,也讲无,无和空有相似性,但是这个到最后流向末端以后,也变成一种虚无的,所谓的虚无主义。对于一个哲学家,对于门外的学者去研究我们佛法的时候,当我们以这种态度去看世界的时候,他就会总结出一套观念来,什么观念呢?叫虚无主义。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讲的话,一个佛弟子来看的话,肯定觉得他没有认识佛法。但是请问,当我们这样评价他的时候,你有没有正确认识佛法?我们有没有对“空”有一个很切实的体会?如果没有的话,我们这种状态,你怎么保证不是像他所描述的虚无主义?其实像我们刚才这种状态,与虚无主义有什么区别?虚无主义对外在这些事物的观察,我们主观臆断上已经抹杀他的差别性,这只是我的主观上的臆测,我把他的差别性给他抹消了。但是他的差别性还存在啊,并不是你主观上判断他没有差别,它就没有差别了。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无自性,转换成我们自己的语言里面有一个词,就是“尽其性”,也叫尽性。
这个尽性是什么状态呢?就是至诚的状态,也就是诚者,也就是圣者。“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这个能够尽其性中的“其”就代表我们的生命,能够尽其性,就是能够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就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就能够辅助天地来化育万物,就可以与天地参。他的生命状态就和天地合而为一,就这样一种大人的形象就开启出来了。你会发现这样大人的形象是“尽其性”的状态,“尽其性”的状态就是对于物性的了解已经达到极致,也就是对于我们在《大乘五蕴论》里面讲的,诸法自性的了解深入广博到极致的状态就是“尽其性”,就是空性。这种空性的状态是向外发散的,可不是单一的单调的往里面收的状态,他是一种发散的状态,这种发散的状态让我们对诸法的了解致广大而尽精微,一方面范畴越来越广大,一方面越来越细致,这时侯我们对诸法的性的了解非常熟稔的状态的时候,说明对空性的了解到一定程度了。
就拿这个茶来讲,茶本身有茶性,茶有茶的性质。这个茶是什么性呢?它有温性、有凉性,也有中性,有的茶有温性,红茶有温性,普洱茶,这些茶有温性;凉性,像这些绿茶,龙井茶;还有一些中性的茶。因为制作的工艺不同,产地不同,不同的茶也因此具有不同的茶性,这样在泡茶的时侯,用多少温度的水泡也不一样,这时侯你给谁喝也不一样。对方来了你要观察一下,我现在没有这个水平,我只是知道本来我应该可以观察的出来,在将来可以观察的出来。不要我这样一介绍以后,大家就要找我喝茶。当然,如果你喝过,在这方面非常了解我很欢迎,你没喝过不了解我也欢迎。不断去练不断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因为每个人他本身也是阴阳的调合,有的人火力比较足,这个火要分外火和内火,虚火还是实火,这个喝茶过程中,他要给对象是什么状态,你还要做个调和。而且一天是什么时侯来喝,你还要做调和,因为一天24小时,它本身也有阴阳。一天24小时有阴阳,我们身体也有阴阳变化,每个人的性有不同,茶有茶的性不同,这中间怎么去匹配,万物的性能怎么去开启出来,在这就可以体现出来了。所以这个茶性,你对于不合这种性的人,喝了以后,可能会引发他的各种病症。喝对了,可能对他的身心都是有益健康的,茶性本身有坏吗?当我们对茶性有足够了解的时侯,可以作调和,你可以跟他探讨,我想他自己慢慢会做个决择,这是另外的一个问题。我们就说“尽其性”,你怎么让这个茶充分的发挥其茶性,从而产生良性的循环,而不是伤害喝茶的人,这里面是不是有学问呢?!你说你有空性了,什么茶都喝,结果一喝一救呜呼了,你还空性吗?你别受伤害啊,事实上我们受到伤害了,说明你没有空性。这个万物的性本身没有好和坏,就是我们应用的得不得当。应用的得当就是好,应用得不得当就是不好,还把罪责归到茶里去了,那肯定是我们的自性执产生障碍了。
这个自性执,一个方面是我们固有的观念认为这个东西就是好,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子的,这是一种执著。还有一层更深层次的执著是什么呢?就是不知道的不执著,你根本就对这个东西完全无明,大家认为这是执著吗?如果这种执著,你要是知道自已在什么地方错还可以改,问题是你都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错了,那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那只有去扩充去学习,去了解去接触它,别无它法。我们不可能会在佛经里学到怎么去泡茶,这绝无可能的。除非你通过泡茶开悟了写了一部经,经常拿茶作比喻,这个时候别人把这个经命名为《茶经》。那你就可以学它了,它还可以开悟,一举两得,各位有信心吗?应该有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回想一下再温习一下夫子说的一句话,想想看他当时是什么心情。“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几话大家要记住,志在道、据在德、依在仁、游在艺。很多时候,我们接触文化学习佛法以后,基本上就是志于道,除此之外没了,也没依据,也没游,就是志于道,我们一天到晚说的话就是佛言佛语,很多的道言道语都出来了。但是没有感化的力量,不会产生作用,原因在什么地方呢?空了,下面空了,是空中楼阁。大家要知道,我们的概念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的,海市蜃楼。当时夫子的体会应当是非常真切的,他的志向在于道,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很关注。“入太庙,每事问”,每到一个地方以后去了解、去学习;陈蔡绝粮的时候,大家唉声叹气,他在干什么呢?在那弹琴。你说当时夫子没有受八关斋戒吧?是啊,夫子是没有受八关斋戒,所以还要歌舞啊,他还要弹琴还要唱歌啊。“游于艺”,大家知道,即便我们是“据于德,依于仁”的时候,即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去提高自己的德行的时候,不断在生活中去依据——在所依是仁——不断去体察那颗人我在互动过程中待人着想、体察对方心情的时候,即便如此,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艺”去承载的话,我们对于道的体悟基本上都是抽象的。幸运的是我前段时间还泡了几次茶,在这儿还能作个比喻。如果没有这个体验的话,连一个比喻都作不出来。
所以这个艺啊,有一本书叫《射艺中之禅》。射艺,射箭里的禅,大家下去以后可以好好看看这本书。这是一个德国人到日本去求大道。这人一直以来对东方的道非常感兴趣,这时候千里迢迢跑到日本。据说日本的传统比我们保存的要好,所以人家不来中国,到日本去了。去日本追求大道,有志向。结果到了那以后,朋友告诉他,你要想学大道啊,最好先学一门技艺。那人一听迷茫了,我来求大道你让我学技艺干什么啊?他们就是靠这个技艺来承载这个道的。所以后来找到一个世间的老师,世间老师在教他射箭的过程中,一步一步通过这个载体,把一种道的内涵、一种道的境界传递给他了。当时那位老师是有体道的人,这个体道的人是什么状态?拿了一把箭,那把箭的马力非常的高,需要非常大的力量才能拉开,可是那位老师拉的时候,全身放松软绵绵的像棉花一样,老师让他模模象棉花一样。大家奇怪不奇怪,用什么力量拉的呀?用般若?用空?你谈般若你拉拉试试,人家不谈照样拉开。射箭的时候,把灯关上,前面的红心,第一箭射出去,箭头直对红心;第二箭射出去,第二箭的箭头对准第一箭的箭尾巴射进去。灯打开以后,这位德国人就惊呆了。这是小概率事件,这件事情我们只可能说发生这件事情的概率是多少?严格来讲,点对点,它的概率是零,你根本找不到这个概率,你只能划一个小面积说概率是多少,可是他那个点射进去了。你说那个尖总有个面积吧,是啊,是有面积,即便如此,你试一试,他射进去了,没有光线射进去了,靠什么?靠般若。你说般若,你射试试,我看你肯定射到空里面去了。证道了就是证道了,这个事情就是靠一种自性的光明给照耀的,这件事情百分之百的准确,没有任何偏差,道没有偏差的。如果按照我们平常射箭的策略和训练的技术,你是绝无可能达到这种水平的。但是靠着他对于道的体验,靠着他对于“射艺中之禅”,对修道的体验,戒定慧的功夫,这是可以达到的。百分之百的准确,不是偶然性,是确定性。确实达到了。
“游于艺”,夫子六艺精通,菩萨世间的五明要精通,其实不但是五明,世间上一切的技艺他都要精通。目的是什么呢?因为他有志于道的内涵,所以他在这小艺上能体会到大道,他在做这个艺的过程中,本身靠着这种载体,就是一种戒定慧的修持。大家说,哎呀,喝茶还能喝出戒定慧来?能吗?能,我相信能,一定能。我现在之所以对这个感兴趣,是因为我觉得将来一定能达到非常高的境界,高到什么境界?我们喝喝茶,知道这茶哪来的;喝喝茶,知道这泡茶人的心情,也知道种茶人的心情,也可以知道采茶人的心情。可以吧?一定可以的。我想这个信息一定可以摄取的。他还知道说这水哪来的,水质如何,难道不可以吗?绝对可以的。就是人心要静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这些信息才展现出来了,不是思维出来的,它是展现出来的。记得刚开始泡茶的时候,那个手伸得长一点都不行啊,都抖。有一次倒了10个杯子的时候,发现胳膊酸得不得了,什么原因呢?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体察自己内心的一种心理状态,没有办法,一点办法都没有。游于艺,这艺中承载着大道。
一门技艺,也许大家会说:“这个里面有什么道?”请问,“你坐禅里面有道吗?”你在那儿双腿一盘,在那儿念念有词,胡思乱想,里面有道吗?有什么道啊,没道。禅修本身也是一种艺。这个艺的范围形式非常广,不要被局限住了。念佛是不是艺啊?任何一个工作任何一个事情本身都是艺。大家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大家坐在这里的时候,现在观照一下,每个人的坐态,你稍微观察一下自己坐的状态。你不要以为坐在这就是坐在这儿,坐的本身就是艺,你坐也能感化人,有人一坐就让人心生恭敬心,有的人一坐,本来精神抖擞的,结果一看就让人想睡。就是这样子啊,这是不是一种艺啊?观照一下,我们走动也是艺。最初到广化寺的时候,遇到一位法师,当时就感到特奇妙,看到他以后就老想到见他,为什么呢?就想看他走路的样子。走路的样子轻飘飘的,非常飘逸的状态,你会发现他非常轻,看了以后,你就特想看。当然这位法师一直是比较喜欢禅修打坐,而且可能在禅修中还有一定的境界,所以他那种轻安的感觉,这就是轻安,走路特轻。当然大家出去不要去学哦,你也学不来,学了以后就成了东施效颦,别人看了以后就觉得可笑,这东西不要在果上学,我们要在因上学。因上学就是不是只有在禅修的时候才修轻安,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进入状态都轻安。轻安以后说话做事就让人觉得滋润人心,你就特想看一看,你就想沐浴一下那种君子之德风,我们的小草让春风一沐浴多好啊,滋润的。德风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我在这分享这么多,其实背后还是有一个倾向性。希望喜欢喝茶的继续泡茶,喜欢下棋的继续下棋,不要以为学习佛法以后,说这都是世间的世俗之乐,只是因为世间的乐趣,不要了,这也不要了,那也不要了,一天到晚读经书。读经书也好哇,也是艺,你要专注读经书读出境界来,那也很好,你要读出韵意来那也很好,让家人一听心生欢喜。你不要读来读去让家人烦的不得了,然后心里面想,我就狠劲读,看你们要不要学佛法,靠这种方式来强迫人来学佛法,那可不行,慢慢学。如果想读诵经的话,那么有意识的学一下韵律,读出感觉来,像美妙的音乐一样,家人辛劳了一天了,给他们一点滋润。你说拜佛,拜佛好啊,好好学习拜佛的姿式,别五六年了还扑通的一下跪地上了,还俗得不得了。拜佛是多么优雅的一件事情,拜下去起来,拜下去起来。每一件事情充满着艺术感,让别人一看都不忍心离开,就想到跟你学两下,那你是拜出水平来了。所以不要学了佛法以后,对这世间的一些事情去随便去否定它,你要做出比一般的人更有水平和境界,那是你的水平。在这我们交流一下,在这喝茶过程中、下棋过程中,在做这件事所有过程中,你为什么身心那么愉悦,你为什么做的那么好。去给周围的人作一些分享,解除一下他内心的压力,这不比你经常怠工,搞得同事特烦恼,你的工作还要他来代,回来以后还要给他讲佛法,哎呀,然后还要拉他下水,到龙泉寺去皈依。这个下水是指过彼岸哦,下到大海里面去过彼岸了,是这个意思。这个心情可以理解,做法未必恰当。
说了这么半天,我们慢慢对世间的每一个技艺,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有个载体,所以过去讲孝悌,大家知道,孝本身也是艺,当作艺哦,当作生命体验的一件事来看待它。你在和父母互动过程中去体会这样一种心与心的互动,去体会佛法在这里面,它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这是不是一个平台?当然是啦。所以这个孝做好了以后,本身这个人也会生轻安的,这个人就这样也会滋润人的,到处都是滋润人的,这本身也是艺哦。这个艺本身就是道,不是说通过这个艺达到那个道,艺本身就有道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去实践它,你的心就安在当下,你跟兄弟相处,跟父母相处,跟爱人相处,跟孩子相处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艺,这就是一个平台。我们所有的道、德和仁,都要在这个平台体现出来,离开这个平台空谈。空谈也没有错,叫做谈空,就谈出般若来了。你谈出般若没用,境界来了你过不去,一点用也没有。
这是我们第二点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对于这个空性的理解,无自性。破除我们自性的执着,而实际上在我们体会中,应该是一种“尽其性”的状态,一定要时时刻刻去敏锐观察,虚怀若谷的去学习、去了解。当我们对一件事物的了解,能够全方位去了解它的性的时候,这件事情里面所包含的信息已经超乎想象。这个世界是一个全息的世界,任何一点,只要我们心静下来以后,我们都可以去窥探出这个世界所有的信息。那个状态里面,就是般若。那个般若不是你分析出来的,那个般若是你自己这样不断去实践,不断去努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展现出来的,是展现出来的。那个时候你说钱来吧,钱就来了。现在你说钱来吧,别人给你一巴掌,叫你钱来了,不好好工作,还想要结果。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