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人生都是一场无止境的修行

发布时间:2023-09-16 05:29:11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人生都是一场无止境的修行

本文由作者伊伊说诗词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过许多古代的诗词后,提及修行,人们脑中便总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在山清水秀之处,寻一间小屋,开一席之地,从此与世隔绝,不闻世外事,自给自足,粗茶淡饭,每日诵经、种田、养花,日出而起,日落而息。

在人们心中,修行,便是放下俗世,远离红尘;便是削发为尼,剃度为僧;便是深山古寺,小径禅房。仿佛离开了这些,便无法修行一般。

其实,修行最重在于心。虽然自古修行讲究简朴,讲究放下,却并不意味着远离了尘世间的种种物质,便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参禅礼佛。

即使离开了繁华都市,只身一人住在偏远的小屋里,若是整日留恋大都市里的灯红酒绿,留恋那些纸醉金迷,留恋那些如花美颜,留恋那些夜夜笙歌的日子,心中满是不甘,又怎可修行?

真正的修行,并不意味着丢弃所有已有的财物,丢弃已有的感情,也不是逃避他处,不敢正视过去,而是懂得淡然纷扰,珍惜美好。

《僧院花》白居易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白居易的这首《僧院花》,他将深奥的华严义理赋予一株芳树,在愉悦的审美中,抒发了一种超然的禅悟。

一直在菩萨像前供奉百合,硕大的洁白而芬芳的花朵,在蓓蕾初绽的时候买回,等到怒放,也不过是几天的时间。我们总是受着利欲的驱使,日日夜夜地奔忙,不断重复着得到与失去的戏剧故事。而当某一个寂寥的午夜里,那花朵的芬芳缥缈而来,提醒着它的鲜艳欲滴,也提醒着我们,这红尘里有很多转瞬即逝的美好。

也或者,当我们蓦然注意到它们的时候,花已枯萎,零落残败。这花开花谢转瞬间,不由得让人唏嘘。

它曾经那么美不胜收,却又那么短暂,好似一场春梦般,还没有赏尽它的美,它便离去了,又好似一片朝云般,一去,便去得无影无踪。

何为“红尘”?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有人,有情,有感,有悟,基于这些人、情、感、悟而产生的世界,便是红尘。

大千世界,人生如花,转瞬枯荣;红尘如梦,来无影去无踪。

享受、欲望、作为、看、听、闻、尝、触、感觉的一切现象都是一场梦,在梦中,我们经历了生死、善恶、苦乐的体验,那逼真的感受让我们以为它们在我们的生命中画下了重重的痕迹,却不知那些其实都只是幻象,我们只不过刚好从一大片影子中穿过而已。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无止境的修行,我们在修行中领悟,在修行中坚持,在修行中完善,希望有一天能够到达极乐。

若说红尘中也可修行,必将有许多人跳出来反驳,那红尘中充满了爱恨情仇,充满了利欲熏心,如此的环境中,怎能净心?若不净心,如何修行?

却不知,身在红尘中,便是红尘中人。在红尘中修行,恰好能让我们时时觉察到自己的心灵、情绪和身体。珍视生命,珍视美好,不负此生,亦是一种高境界的修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是作者伊伊说诗词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