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为何我们不应执著,有业报,“四大皆空”与“五蕴”关系告诉你

发布时间:2023-12-04 05:41:36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为何我们不应执著,有业报,“四大皆空”与“五蕴”关系告诉你

修行者的必备知识,“四大皆空”与“五蕴”有什么关系?

早年,有学术者言,佛教与物理学是两个风格迥异的学科,两者的性质也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将两者对比研究起来,又有相似探讨的益处。就如我们“四大皆空”与“五蕴”就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对象。

佛家手串

佛教思想中的时空观、宇宙观以及对物质的认识与物理学思想中这些认识的异同,就有指出佛教与物理学两者本质不同,直接进行结论对应有牵强附会之嫌,而研究两者思想异同,则是对人类思想精华的提炼和总结。而这些年来,佛教的思想与现状的物理学碰撞越来越多受人们关注。

“四大皆空”与“五蕴”不仅仅是佛经中重点内容,也是我们学佛修行平常讨论最为广泛的问题。其中“四大皆空”更是当今物理学方面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我们知道“四大皆空”就是地、水、风、火,“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那么“五蕴”与“四大皆空”又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即通过佛学大师圣严法师的佛学手册,来分享“五蕴”与“四大皆空”的关系。

圣严法师

“五蕴”即平常我们说的“五阴”,色:即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风、火四大所造;受:领纳为义,包括苦、乐、舍三受;想:于善恶憎爱等境界,取种种相,做种种想;行:意念中迁流不息,起诸造作为义。即由行动去造作善恶业;识:了别为义,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四大皆空”四大的作用与“五蕴”中的“色”法四大的地最为坚硬,水性为潮湿,火性最为温暖,风性为流动性。佛学大师详细记录,色法中的根身与器界的构成具有此四大和合的作用。就如我们的身体骨节、爪、齿在佛家的知识中属四大中的地大;我们人的汗液与唾液、脓血便利就属于四大中的水大;毫无疑问,我们人体中的热度与温暖就属于火大;我们平常的呼吸与气息就是属于四大中的风大。及其其它的就是我们平常大自然中的山河大地以及一切器用物品,也都有四大的作用。

佛家四祖寺

“四大皆空”的四大与我们的“根身”四大就是我们的地、水、风与火,那么按照佛家的文化“根身”就是我们身体。我们佛家所说的四大,就是构成我们根身的元素,在佛家的思绪理论中。我们的身体就是四大和合而形成的虚像,如果我们一个人因为四大不协调,生大病而死亡,就是平常所说的根身以坏,四大和合的因缘便消散,所以佛经上就有说“四大本空”的思想。

佛教四祖寺

“五蕴”与“根身”我们的根身总和不出我们的色、受、享、行、识的五蕴。是由我们五蕴相互关系的结合,才聚集了我们人的身体中有精神作用的身体假象,到一定时间,这些关系因缘散灭后,身体就坏了。所以佛经上有说“五蕴非有”。

佛教四祖寺院

为何我们不应执著,有业报由此,我们能想象佛经所说的:“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盒,缘散则离。”这就是说‘五蕴根身’是缘生性空,不可对‘五蕴根身’起诸执著,烦恼自缚,那么就会有我们佛家所说的业报。因为造业就是我们这“五蕴根身”而来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