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第四(上)
一切佛语心品第四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三藐三佛陀。我及余菩萨摩诃萨善于如来自性自觉觉他。佛告大慧。咨所欲问。我当为汝随所问说。大慧白佛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为作耶。为不作耶。为事耶。为因耶。为相耶。为所相耶。为说耶。为所说耶。为觉耶。为所觉耶。如是等辞句。为异为不异 涅槃是所证之法。如来是能证之人。大慧既领。涅槃之旨故。又以如来为请。三藐三佛陀此云正遍知。亦名正觉。正遍知者。谓正知遍知。正知于中遍知于边。如来自性谓法身也。佛既领请故。大慧具以三号为问。三号即是三德。如来即法身中谛也。应供即解脱俗谛也。正遍知即般若真谛也。通号有十。而特问此三者。乃其要也。作谓修持造作义该因果。事即果也。相谓身相说谓言说觉谓觉知。谓如来于此辞句。为异为不异耶。
佛告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如是等辞句。非事非因。所以者何。俱有过故。大慧。若如来是事者。或作或无常。无常故。一切事应是如来。我及诸佛皆所不欲。若非所作者。无所得故方便则空。同于兔角盘大之子。以无所有故。大慧。若无事无因者。则非有非无若非有非无则出于四句。四句者是世间言说。若出四句者。则不堕四句。不堕四句故智者所取。一切如来句义亦如是。慧者当知 答中先酬所问。非事非因即非因非果也。合云非作非不作。言俱有过者。不特言事因而已。正言如来若惟是事因。则堕有作之过。若非事因则堕无所有过也。言如来是事等者。谓若如来定须用因果等事。则是无常。若是无常。则一切所作之法应是如来。然我及诸佛。皆不欲同彼事也。若非所作等。即核上非事因句。谓非所作则无所得。无所得则智慧方便皆为徒设。同于兔角石女儿也。又言无事无因者。谓法身既非有作。则离有无之过。离有无过则出于四句之外。四句者。即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等四句也。不堕此四句。是为如来句义。为智者之所取也。
如我所说一切法无我。当知此义。无我性是无我。一切法有自性无他性如牛马。大慧。譬如非牛马性非马牛性。其实非有非无。彼非无自性。如是大慧。一切诸法非无。自相。有自相但非无。我愚夫之所能知。以妄想故。如是一切法。空无生无自性。当如是知 上明如来句义不堕四句。恐未达者谓如来句义亦非实性。故引例以显。如我所说等。佛谓我常说一切法无我。无我者。谓无性执之性。非无性分之性。故云有自性无他性。他者对己之谓也。意谓如来句虽离诸句。非无法身常住自性故。又以喻显。如牛但有牛之性而无马性。马但有马之性而无牛性。故云非有非无。谓彼各有自性而无他性。入楞伽云。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自相而非有即有。谓非但有自性。亦有自相。但非无我者。无我即声闻。谓但非凡小之所能知。而不知者由妄想分别之所蔽也。如是一切法空等。谓一切法无我既然。以例一切法空。如来之性不空。一切法无生。如来法身乃生。一切法无自性。而如来有常住之性。故云当如是知。
如来如是与阴非异非不异。若不异阴者应是无常。若异者方便则空。若二者应有异。如牛角相似故不异长短差别故有异。一切法亦如是。大慧。如牛右角异左角左角异右角。如是长短种种色各各异。大慧。如来于阴界入。非异非不异 如来如是下。谓法身与五阴对论。非异非不异。阴即苦道。苦道即法身故非异。迷悟有殊故非不异。若言法身不异五阴。则是无常生灭之法。若谓异者。则如来无全体起用方便益物之相故云则空。所以法身与阴非异非不异也。若不了阴即是法身。则二者有异故。又以牛角为喻。牛角相似则不异。长短差别则有异。一切诸法亦如是者。谓法身与一切法非异非不异。亦如是也。又以牛角左右异为喻者。谓法身本一。而诸法有异。亦犹牛之左右角之不同耳。结文可知。
如是如来解脱非异非不异。如是如来以解脱名说。若如来异解脱者。应色相成。色相成故应无常。若不异者修行者得相应无分别。而修行者见分别。是故非异非不异 此法身如来。对解脱之德而论。言如来以解脱名说者。如来之所究显。盖由了结业即解脱故也。此如来与解脱非异非不异。若云异者。解脱应身色相则是无常。若不异者则修行之人。与解脱相应。无因果人法之异。然有能所分别。故结云非异非不异也。
如是智及尔焰非异非不异。大慧。智及尔焰非异非不异者。非常非无常。非作非所作。非有为非无为。非觉非所觉。非相非所相。非阴非异阴。非说非所说。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故。悉离一切量 此约般若与智障相对而论。智即般若尔焰即智障。例前合云。若异则离障无智。若不异则障岂是智。但云非异非不异者。文之略耳。此般若与智障非异非不异者。则与法身解脱无二无别。故复总结而例通之。曰非常非无常等。总不出非二边显中道非能所显一相非四句显忘言故。又云离一切量。量即数也。
离一切量则无言说。无言说则无生。无生则无灭。无灭则寂灭。寂灭则自性涅槃。自性涅槃则无事无因。无事无因则无攀缘。无攀缘则出过一切虚伪。出过一切虚伪则是如来。如来则是三藐三佛陀。大慧。是名三藐三佛陀佛陀。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者。离一切根量 夫离诸言量。则是无生寂灭自性涅槃而已。既彰本性乃复宗。结示曰无事无因等。惟一法身迥然独立。不见诸法为所攀缘。故出一切虚伪。名为如来三藐三佛陀。重言佛陀者。翻知觉之异。双结二名也。言至于此可谓极矣。而复叠云离一切根量者。总酬所问。指归法身自性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悉离诸根量 无事亦无因
已离觉所觉 亦离相所相
阴缘等正觉 一异莫能见
若无有见者 云何而分别
非作非不作 非事亦非因
非阴非在阴 亦非有余杂
亦非有诸性 如彼妄想见
当知亦非无 此法法亦尔
悉离下四句。总颂佛陀离相。阴缘者。阴即五阴缘即界入等攀缘之缘。正觉即法身。一异莫能见者。谓正觉法身与生死苦道。无一异之相可见。既无能见之人。岂有一异之法而可分别耶。非作等四句。正显法身中道。余杂者。诸法过咎也。亦非有下四句离有无二见。言如来法体。由彼凡夫妄想分别而见。虽离诸相而亦非无实相可见。此法法亦尔者。谓此法身不不可言有。不可言无法尔而然也。
以有故有无 以无故有有
若无不应受 若有不应想
或于我非我 言说量留连
沉溺于二边 自坏坏世间
解脱一切过 正观察我通
是名为正观 不毁大导师
以有故无以无故有。此有无相待而立。有无既各无自体。岂应取著。故云不应受不应想也。其或未子二我本空。滞于言说。此乃溺于有无二见。非独自坏亦且坏他。何由出于生死。若能了达法身解脱自在。离一切过。是为达观不谤于佛也。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修多罗摄受不生不灭。又世尊说不生不灭是如来异名。云何世尊为无性故说不生不灭。为是如来异名。佛告大慧。我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有无品不现。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不生者。则摄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生故。若名字中有法者。惟愿为说。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我说如来非无性。亦非不生不灭。摄一切法。亦不待缘故不生不灭。亦非无义 经中言不生不灭者非一。其所诠之旨不无同异。如云修多罗摄受不生不灭。摄受者。谓舍摄其理。又云。此是如来异名。大慧以为不生不灭是无性义。云何言是异名。岂如来亦无性耶。佛答以不生不灭是离有无故。曰有无品不现。此以一答酬其二请。大慧又以为不现是不生。若一切法不生。岂是如来异名。若是异名。于名字中岂亦有不生法义。故又致请。答中言非无性者。谓如来非是无法。亦非摄取不生不灭。亦不待生灭之缘而非不生不灭。言亦非无义者。起后正答也。
大慧。我说意生法身如来名号。彼不生者。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七住菩萨非其境界。大慧。彼不生即如来异名。大慧。譬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物一一各有多名。亦非多名而有多性。亦非无自性 言我说意生身等。其文犹略。应云我说不生不灭即不生义不生而生则一切法身异名皆从此出。故曰意生法身如来名号。言彼不生者。叠上一切法不生义也。然此不生是如来究竟之趣。非外道偏乘之所造诣。故云非其境界。七住即七地。盖通教菩萨。到八地方证无生故也。以此不生为如来异名。即不生不灭名偏义圆。斯之谓也譬如因陀罗等。此引帝释异名。以况如来异名非一。盖帝释所住地。及虚空乃至手足。随一一物各有异名。其名虽多人只是一。故无多性随物显义。非无自性也。
如是大慧。我于此娑婆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愚夫悉闻各说我名。而不解我如来异名。大慧。或有众生知我如来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觉者。有知导师者。有知广导者。有知一切导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毗纽者。有知自在者。有知胜者。有知迦毗罗者。有知真实边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有知主者。有知无生者。有知无灭者。有知空者。有知如如者。有知谛者。有知实际者。有知法性者。有知涅槃者。有知常者。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无相者。有知解脱者。有知道者。有知意生者。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不增不减。此及余世界。皆悉知我如水中月不出不入 我于娑呵世界。等凡例三十三种异名。始言愚者悉闻各说我名。谓名各有义也。而不解我如来异名。则不知其体一本于不生不灭也。乃至云如是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阿僧祇此云无数时。此乃如来果后施化之迹。言百千名号不增不减者。盖随举一名则摄诸法名。在多不增在一不减。此方他界皆知佛名。言如水月不出不入者。月喻应身。水喻众生之心众生心净如来即应。如月在水。然月在空影现于水。月不下降故云不入。亦不离水故云不出也。
彼诸愚夫不能知我。堕二边故。然悉恭敬供养于我。而不善解知辞句义趣。不分别名不解自通。计著种种言说章句。于不生不灭作无性想。不知如来名号差别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不解自通会归终极。于一切法随说计著 彼诸愚夫等。重释彼不知不生不灭中道应身之本堕于有无二边。虽皆能敬事。而不能善解名字句义。故云不分别名不解自通。由执著言教昧于实理。谓不生不灭是无体性。故于如来异名差别而皆不知。如不知因陀罗等皆帝释之异名也。既不解自通之趣归于至极故。于一切诸法随语生见故云随说计著也。
大慧。彼诸痴人作如是言义。如言说义说无异。所以者何。谓义无身故言说之外更无余义。唯止言说。大慧。彼恶烧智。不知言说自性。不知言说生灭义不生灭。大慧。一切言说堕于文字。义则不堕。离性非性故。无受生亦无身。大慧。如来不说堕文字法。文字有无不可得故。除不堕文字 此段重示迷名失肯。义如言说等。夫义有能诠文字之义。有所诠道理之义。痴人迷于道理。言文字之义如所言说。谓义之所说无有异也。既又征释谓义无身故。身即体也。言能诠文字之义更无有体。盖不知所诠道理之义出于言说之外。唯止于言说而已。由彼恶见烧灭正智。不解如来言教。言于生灭义无生灭。然一切言说堕于文字。义则不堕言离性非性者。是离有无之过。既离是过则无受生亦无体相。是为言外之旨也。如来不说堕文字法者。谓文字性离。即是解脱。不可以有无求之是则如来非不说法。若有离文字而解者。即为说之。
大慧。若有说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则妄说。法离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等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离文字故。非不饶益义说。言说者众生妄想故。大慧。若不说一切法者。教法则坏。教法坏者。则无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若无者谁说为谁 若有不达如来说即无说谓说堕文字法者。则为谤佛谤法。故云此则妄说。既又告大慧云。我及诸佛菩萨。未常说一字答一字。盖离文字性故也。非不饶益义说者谓非不随宜演说饶益众生。然说即无说若谓有说者。凡愚之妄想分别耳。据理绝言被缘可说说即成教。若有缘不说。则教法不立。教若不立。则大小乘机无修证之分。如是则孰为能度孰为所度。而建立机教哉。
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莫著言说。随宜方便广说经法。以众生希望烦恼不一故。我及诸佛为彼种种异解众生。而说诸法令离心意意识故。不为得自觉圣智处 法固不可不说。若著言说则又成病。故告云莫著言说。然随宜方便而说者。盖众生机乐不同烦恼非一。我及诸佛皆如是说。然所彼机固未是欲得自觉圣智处者。凡可以离乎妄想心识者。则为说也。
大慧。于一切法无所有。觉自心现量离二妄想诸菩萨摩诃萨。依于义不依文字。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坏第一义。亦不能觉他。堕恶见相续。而为众说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达章句具足性义。彼则能以正无相乐。而自娱乐。平等大乘建立众生 一切法无所有等。入楞伽云。令知诸法自心所现无外境界离说所说二种妄想。既又诫学者言。当依于义不依文字。若依文字则害于义。岂能令他获益。言堕恶见相续等者。则于言说相续计著而为他说。此乃不善了知一切教法地住因果之相及章段句义。若善了知此等诸义。则能乐于无相。令诸众生安住平等大乘也。
大慧。摄受大乘者。则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者。则摄受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者。则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则佛种不断。佛种不断者。则能了知得殊胜入处。知得殊胜入处。菩萨摩诃萨。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现众色像。通达众生形类希望烦恼诸相。如实说法。如实者不异。如实者不来不去相。一切虚伪息是名如实。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应摄受随说计著。真实者离文字故 此承上文而言。既摄受大乘之法则一切凡圣。无不摄者。如是则为正法为佛种。为殊胜入自觉圣处。既得入已。则能起用化他建立大乘。十力无畏随类现形。慰诸渴望消诸烦恼。演说如实之法。此如实法无异别之称。绝去来之相。一切戏论悉皆息灭。然如实之法。虽是大乘不应随说计著。以离文字名为真实。
大慧。如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观指不得实义。如是愚夫随言说指摄受计著至竟不舍。终不能得离言说指第一实义。大慧。譬如婴儿应食熟食不应食生。若食生者则令发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大慧。如是不生不灭。不方便修则为不善。是故应当善修方便。莫随言说如是指端 此以二喻示得失相。一以指指物喻者。喻言说实义。二婴儿熟食喻者。喻方便修法。然皆有得有失其理晓然。滞于言说则失第一实义。如但观指而不观物。不善修方便。则不契不生不灭之理。如婴儿食生而不食熟如是而不发狂者几希矣。故又戒云善修方便莫随言说也。
是故大慧。于真实义当方便修。真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槃因。言说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大慧。真实义者。从多闻者得。大慧。多闻者。谓善于义非善言说。善义者。不随一切外道经论。身自不随亦不令他随。是则名曰大德多闻。是故欲求义者。当亲近多闻所谓善义。与此相违计著言说。应当远离 真义之义离言说相故。云微妙寂静。此理若显即是涅槃之果。未显名因。若著言说不会实义。则与妄想和合。以成生死之因。然此真实之义。必由闻慧而得。又言善于义者。非徒多闻而已。要在忘言得意。若随语生见何异外道。盖善于义则自他不惑于外说。是为大德多闻。故学大乘者。不可不亲近大德。否则不善于义堕于言说故。复戒劝。
尔时大慧菩萨。复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显示不生不灭无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生不灭。世尊亦说虚空非数缘灭及涅槃界不生不灭。世尊外道说因生诸世间。世尊亦说无明爱业妄想为缘生诸世间。彼因此缘名差别耳。外物因缘亦如是世尊与外道论无有差别。微尘胜妙自在众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灭。世尊亦说一切性不生不灭有无不可得。外道亦说四大不坏自性不生不灭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诸趣不舍自性。世尊所说亦复如是。是故我言无有奇特惟愿世尊。为说差别所以奇特胜诸外道。若无差别者。一切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灭故。而世尊说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无有是处。如向所说一世界中应有多佛。无差别故 上言不生不灭。直以正教言之。未辩所以异于外道者。是故大慧。复有异同之问。凡有四难。一以外道说生法之因与佛所说三无为法为难。虚空即虚空无为。非数缘灭即非择灭。无为涅槃即择灭无为。二以彼生因与佛所说十二缘生为难。三以微尘等生与佛所说一切性不生灭为难。九物者。一时。二方。三虚空。四微尘。五四大种。六大梵天。七胜妙天。八大自在天。九众生主。即神我也。四以彼说四大与世尊所说四大为难。此皆以外道之说比同佛说。如文可见。
佛告大慧。我说不生不灭。不同外道不生不灭。所以者何。彼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变相。我不如是堕有无品。大慧。我者。离有无品离生灭。非性非无性。如种种幻梦现故非无性。云何无性。谓色无自性相摄受。现不现故摄不摄故。以是故。一切性无性非无性。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快乐世事永息 答中先斥非而后显是。言外道有性自性等。谓彼所说性有自性。如云四大常。以坚湿暖动之性皆不坏不乱。以为得不生不变之相。然亦著心妄计。虽曰不生不灭。实有生灭堕于有无。佛谓我不如是。我之所说不生不灭。离于有无生灭及非有非无。如幻梦色现。是非无色。性不可得是非有言。色无自性相摄受者。梦幻色相本非实有。愚人妄想故现。其实不现。妄心摄取实不可取。故知一切诸法亦非有非无但能觉了诸法唯心心外无境。则妄想自灭。安于涅槃之乐。永息生死之事矣。
愚痴凡夫妄想作事非诸圣贤。不实妄想如乾闼婆城及幻化人。大慧。如乾闼婆城及幻化人种种众生商贾出入。愚夫妄想谓真出入。而实无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如是大慧愚痴凡夫。起不生不灭惑。彼亦无有有为无为。如幻人生。其实无有若生若灭。性无性无所有。故一切法亦如是离于生灭。愚痴凡夫堕不如实。起生灭妄想。非诸圣贤 凡世间有为生灭之事。起于妄心。此乃凡夫所迷。故曰非诸圣贤。乾闼婆城喻妄境不实。如文可见。言愚夫起不生不灭惑者。谓彼妄想本是生灭。妄谓不生不灭则惑也。彼亦无有有为无为者。言彼不弃有为。是不知生灭之实既无无为。是不知无生灭之实。如见幻人之生。其实无有生灭。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愚夫之所以起妄想者。由不见如实之理堕于虚妄。圣贤则不尔也。
不如实者不尔。如性自性妄想亦不异。若异妄想者。计著一切性自性不见寂静。不见寂静者。终不离妄想。是故大慧。无相见胜非相见。相见者受生因故不胜。大慧。无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大慧。涅槃者如真实义。见离先妄想心心数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槃 言不如实者。入楞伽云。言虚妄者不如法性。不尔者。谓不同圣贤也。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由了妄想即是真实非别有也。如彼凡夫性自性妄想与如实理。亦本不异。若谓如实理与妄想有异。则执著诸法自性。不见本来寂静之体。不见此体。妄想执情终不能离。言无相见胜者。既云著相不见寂静。则欲见寂静。以无相为胜。非是相见。盖著相见者。是生死之因。故不为胜然则无相是离妄想。契乎不生不灭。是为佛说究竟涅槃。又云。涅槃者如真实义见。则未见涅槃以前妄想心数。皆悉远离至于佛地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灭除彼生论 建立不生义
我说如是法 愚夫不能知
一切法不生 无性无所有
乾闼婆幻梦 有性者无因
不生无自性 何因空当说
以离于和合 觉知性不现
是故空不生 我说无自性
谓一一和合 性现而非有
分析无和合 非如外道见
灭除彼生论者。谓破彼外道妄计之论。外道虽有不生不灭之言。乃妄想分别是生死因。故云生论。佛说不生不灭。是中道实理。对彼有生。故云不生义也。一切法下。颂非有非无。如干城幻梦。虽有而无因也。不生无自性等。是承上再征。谓不生者是无自性。无性是空。云何为我说也。以离于和合下是释。谓于根尘离和合相。而觉知之性自然不现。不现是空空则不生。是故佛说无自性也。谓一一下。重释上义。如文可见。
梦幻及垂发 野马乾闼婆
世间种种事 无因而相现
折伏有因论 申畅无生义
申畅无生者 法流永不断
炽然无因论 恐怖诸外道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