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波公上人的凄凉

发布时间:2023-02-25 15:27:50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99、波公上人的凄凉

  一日,清净外出参学,迷路于山中。已经半夜了,终于看见前方有一盏灯影,急步近前求助,见一茅棚,一老者独居其中。清净合十问安,老者上下打量了一番后说:“不在道场安住,到处跑什么?”听老者谈吐不凡,清净急忙说明来意,并请问尊姓大名,老者说:“我也姓释,叫波罗提木叉。”问及为何独自住在深山老林时,老者叹了口气,说:“我本来是娑婆市前任佛协会长指定的接班人,会长涅槃前交待弟子们以我为师,不知是什么人在外造我的谣,把我妖魔化,恐怖化,说凡是有人接纳我就要下地狱,吓得居士们谈我色变,没人再敢接受我,我就只好隐居山林了。” 清净觉得匪夷所思,问老者:“他们的谣言居士们就信了?”老者讲了一个故事:

  《战国策》“三人成虎”的故事: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老者说:“我们兄弟三个,波罗提木叉(戒)、奢摩他(定)和毗钵舍那(慧),由我专门负责看护居士们不要做危险的事,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工作性质和幼儿园的阿姨差不多,本来温柔善良,至极慈悲,教导众生明因识果,防非止恶。却不料被人诬陷为恶魔,说成是法西斯、克格勃、行刑的刽子手,令大众退避三舍,不敢亲近。想起来愧对释老会长,没能尽到自己的责任。” 清净说:“那就让你的两个兄弟多辛苦一下,照料居士们就是了,您老趁机多休息。”老者肃容厉声:“你身为释子,独自贪静,愧受十方供养。须知我们兄弟三人,一体不二,我不出山,他俩也无有是处。你不是发愿广弘正法,还我清白,以正视听,却劝我趁机休息,简直焦芽败种。佛教有你这样的懒货,看来真是末法了。” 清净被长者一顿呵斥,无言以对。

  一夜无话。次日醒来,见波公老人双眼赤红,神情凝重,面色忧虑,知其牵挂众生一夜未睡。心中不忍其苦,就安慰说:“上人,我回去后试一试,看能不能劝得动居士们。”波公叹了口气,说:“也难为你了,你智慧陋劣,修持甚浅,毫无资历,做这么重要的事确有些不合适,可眼下总的有人去做啊!”

  回来后,清净就居士们对波公上人的认识作了一个调查,收集如下:

  1、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还是不学戒,不认识他的好。

  2、他们告诉我,我这么年轻,要是受了戒,万一犯戒,一定下地狱。

  3、要是受了戒,起心动念都是罪,死定了。

  4、受了戒做错事还要忏悔,还是不受戒好,也不需要忏悔。

  ……

  为了敷衍对波公的承诺,清净写了一篇陋文,介绍一下自己所认识的波公上人,不管有没有用,也算有个交待吧!

  《受持戒律》

  一部分信众对受三皈五戒存在顾虑,怕受戒后行为受到约束,给日常生活带来种种不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明了佛教戒律的精神是“防非止恶,成就道业”。

\

  《百喻经》口渴见了水却不喝:过去有这样的一个人,在沙漠里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以解除这个苦痛,看到远处热雾,当作是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后来东找西寻,终于给他找到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着,而且很是清洁。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望著,并不下去喝水。别人看也很奇怪,问道:“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么又不喝呢?”这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说:“你喝得完这么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大家听了,都笑他,结果他因一口水也不喝而被渴死在沙漠里。

  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不明白佛教戒律的精神和本质,虽渴望修行,但当看到戒律很严格,就开始犹豫了:“毕竟随心所欲惯了,能受得了这些约束吗?有必要非得受这些约束吗?”因一时不能全部受持,就索性舍弃一条也不受,仍旧流转生死,沉溺六道。岂不知在戒律上,如能全部受持固然最好,就是做不到全部受持,哪怕受持其中一条,也将会成为最终成佛的因缘。宁受戒犯戒,不空过此生。

  一、认识戒律

  俗话说: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国家的法律于守法的公民是不具有约束力的。但要维护守法者的安全和利益,不得不建章立制,因为社会中的害群之马,并非绝对没有。同时守法与犯法的善恶界线,也仅在于一念的相差,为了警策大家,不要闯过这十字路口的红灯,所以要有法律;为了保护大家,不因一念之差而去造成千古之恨,所以要有法律。佛教中受三皈五戒乃至菩萨戒对于信众来说,也同样是保护伞,而不是枷锁。受戒可以获得戒体,能有效的保护与显发我们的法身慧命。戒律对戒子来说,是行为准绳,而不是高压线,戒律是为了使我们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一个没有受戒的人,他做事会肆无忌惮,造了恶业而毫不知觉,认为理所当然。而一个受了三皈五戒的人,他做事便会有了一个准绳,当他业障现前经历一些恶业时,心中的无作戒体会产生作用,造恶会自然中止,即使恶业已经形成,他也会时时惭愧,这一念惭愧便是忏悔,他所造的恶业也会因此消减,再通过有效的补救措施,仍可获得清净。即使犯了戒罪下堕三途,机缘到时也仍将成佛,而不受戒的人即使不犯戒,也只能在六道中轮转沉浮。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懂法的人和一个法盲触犯了法律,法官会按照两人所犯罪行进行依罪同等量刑,绝不会认为某人懂法而重判,某人是法盲而予以无罪释放,因此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觉得有必要学习法律知识。而在佛教中,学戒和受戒便是普法教育,而法官便是因果律。有的居士误认为佛菩萨是法官,感觉佛菩萨要求太严,有些不近人情。其实因果报应是自然法则,佛陀只不过是向世人揭示了这个真理,并为了保护我们才制定了相关戒律,以告诫我们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这便是佛陀制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戒”和“律”两个字的含义,各有所指。“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恶,若作恶便是犯戒(诸恶莫作)。除禁止不得作恶之外,佛弟子也禁止当作善不可不作,所以在菩提道次第三十七道品佛陀就说:“已生恶令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不论在家或是出家,首先必须由此下手,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应该的行为,不可妄造恶业。除此之外,佛陀又规定:应该去做的善事,必须去做,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众善奉行)。所以,“戒律”就可以概括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般人对于佛法及戒律认识不够,不完全了解,因而错认佛教只是消极的防非止恶,却不了解积极一面的众善奉行。也就是说,该停的就停,该去做的就去做,该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止”和“作”,止就是“诸恶莫作”,作就是“众善奉行”。若是不了解,就会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就无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简单说,“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要如此。“戒”“律”合起来通用,则是“止”“作”——停止和前进。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责任的规范,做人的根本原则,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门。无论是出家或在家、信佛或者不信佛的人,对于戒律都同样需要去实践,因为无论是世间法还是佛法都是以戒律为基础的,这就是我们共同生活于世间的游戏规则。

  《百喻经》盲人摸象:国王让六个盲人摸一头大象,他们分别摸到了一部分,分别宣称大象是一堵墙,一支矛,一条蛇,一棵树,一把扇子和一根绳子。因为他们生来从没有看见过象是什么样的动物,难怪他们所摸到的,想到的,都错了。但是他们还是各执一词,在王的面前争论不休,受到了人们的嘲弄。

  这个故事比喻:自己没有深入学习佛法,却随意用自己的片面的知见猜测佛法,把戒律恐怖化,误导众生,会成为众生走入佛门的最大障碍。

  二、修行的第一步

  在当今时代,很多烧香拜佛的人,并未受过三皈依,却自称是佛教的信徒。我们虽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但按照佛教戒规的要求,如要信佛,应从皈依三宝着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岂能走出第二、第三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佛弟子的次第,是以所受戒法的层次而定,皈依三宝,是最先入门的基层。在家居士分为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皈依三宝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六道众生,除了地狱之中受苦太大太多者无暇皈依三宝外,其余的不论人、天、神、鬼、畜,只要发心皈依,佛教无不接受。

  还有人以为自己已有看经的能力, 自己可以直接向佛经之中探求成佛之道,所以不必皈依,同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受用。这在理上说,似乎可以通融,但从事相的规制上说,那就错误了。佛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是出于佛的弟子们所说),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编,传之后世;如说只知佛经而忽略了说法的佛宝,以及流传法宝的僧宝,充其量,只是皈依了法宝,这是忘恩的行为。佛教虽以法宝为主,解脱之道,皆由法宝流出,但是法宝之产生,必须佛宝与僧宝为之完成,所以三宝是不能分开的。

  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口中念着,身体拜着,心里还得想着。主要还是在于心的领受——纳受三皈戒体,戒体须由先已受了皈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无师自证,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三皈依不得在佛菩萨前自誓自受,更不可以只交一张像片办个皈依证而不举行仪式。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

  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对佛教颇有好感,他们却不愿意马上皈依三宝,由于教理不明,他们唯恐皈依之后,会受到约束,或者认为皈依之后会无法摆脱,所以他们对皈依持谨慎观望态度。但是,学佛必须从皈依三宝着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多懂一些佛理,那是不切实际的。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佛门不是牢笼,而是解脱大道,皈依之后,如会受到约束,佛门也就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宝,并自皈依开始,一直走向成佛之境。但假使由于根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行的话,皈依及受戒之后,也可放弃信仰而舍戒走出佛门。佛门来者不拒,去者自由,一切无碍。尤其难得的,走出佛门之后,佛教的慈悲之门,永远开着,随时欢迎浪子回头。

  《百喻经》为小失大:从前有一个商人,借给别人五分钱,那人很久没来还,他就跑去索取。他到那面去,路上经过一条大河,雇船用去两元钱,到了那个人家里又不在家,回来又出了两元钱,来去的渡船费用要花去了四元钱。这样,空劳一场,没有得到什么,却损失了数倍于债款的钱。

  这个故事比喻:如果为了争取眼前一点蝇头小利,不惜犯戒作科,毁坏操行,结果会损失惨重,名利双失,现世受了恶名,来世还须受报,违背因果做坏事的人,实在太愚笨了。

  三、戒律的原则

  佛教关于在家居士的戒律主要是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为基本原则,一切戒多由五戒中分支开出,一切戒的目的多是为了保护五戒的清净。防非止恶,身口意三业,行住坐卧,都和戒律息息相关,如果轻重粗细,都能护持,犯即忏悔,常时行持,自能熏习成性。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也是伦理的基本德目。五戒的究竟处是了生脱死的正因。我们学佛的宗旨是在了生脱死,五戒若能持得绝对的清净便自然通向涅槃。经中说:五戒是三世诸佛之父,依五戒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戒的功能是在断绝生死道中的业缘业因。佛说:“欲知过去因,今生受的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要是我们不造生死之因,即使不想离开生死,生死之中也不会找到我们的踪迹的。世间法中,个人品德、家庭幸福、社会安宁、国家治乱等,也都与五戒法的持犯息息相关。

  《百喻经》杀了一群牛: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五头牛,常把它们放在草原上吃草。有一天,跑来一只老虎,把他的一头牛吃掉了。这个人看到后,心里想:“我的牛失去了一头,已不是全数了,我还要这些牛作什么呢?”于是他就把所有的牛都赶到一个深坑里去,在坑底排着队,统统把它们宰杀了。

  这故事比喻:有人受持如来的“五戒”,本来很好。后来偶然犯了其中一条戒,他不生惭愧心,不求忏悔还净,却反作这样想法:“我已犯了一戒,戒既然不全了,何必再继续持它呢。”于是,索性无所忌惮地把所有的戒都一概舍弃不持。这正如因死一牛而杀群牛一样的愚痴可怜!

  佛教戒律的制定,不是佛陀对于弟子们的一种束缚,实是佛子的解脱道,也是佛教的防腐剂。佛子若无戒律作为生活规律的依准,了生脱死是难以做到的;佛教如无戒律作为统摄教化的纲领,佛教的状态,不唯一盘散沙,也将乌烟瘴气。因此,佛在临将入灭之时,示意后世的佛子,应当以戒为师。佛教只要戒律存在,就是正法常住。佛子只要严持戒律,佛教就能兴盛。而众生只要持戒,就自然国泰民安、富足祥和,普现清净国土。

  已有过错的人,请好好珍惜佛陀给予佛子们最慈悲的礼物——忏悔!

  愿意成就的人,请善用佛陀付予佛子们最智慧的无上良药——戒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