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盖至圆顿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众生心性。一而已矣。只此一心。法尔具真如生灭二门。正随缘而不变。名真如门。即不变而随缘。名生灭门。依真如门说圆实教。依生灭门说偏权教。离真如无生灭。权是实家之权。故可为实施权。离生灭无真如。实是权家之实。故须开权显实。为实施权。有藏通别教之三。开权显实。统惟圆教之一。权实四教。无非念佛法门。
所谓念自佛。念他佛。双念自他佛。约四教成十二种念佛三昧。又常行等四种三昧同名念佛。一一三昧。各具十二。则四十八种。复次。念他佛者。或念相好。念法门。念实相。以例念自念双。亦可各三。广历四三昧。四教则成一百四十四种。一一种。复有无量境观差别。非言可宣。而持名一法。出佛说阿弥陀经。仍在前来种种三昧之外。观经云。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名字是也。此持名法门。虽似曲为中下。仍复最顿最圆。盖所持之心。无论解与不解。当体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心。无论达与不达。当体无非一心三观。
请尝言之。六字弥陀。为因名故名。为因心故名。为亦名亦心故名。为非名非心故名。若因名故名。名应自持。何待心持。又名能自持。与心何预。若因心故名。是心本有名。则不持时。名何不现。若亦名亦心故名。名能有名。何待于心。心能有名。何待于名。又此名字。谁半属名。谁半属心。且不持时。名中半名虽无。心中半名应在。离既各无。合云何有。若非名非心故名。既非名非心。何能更有弥陀名字。如此推名。名字性空。缘生幻有。一名字性。即一切名字性。名字即法界。中道实相。举一全收。无一法在名字外。所念境谛既尔。能念观智。例此可知。
复次。束此境三。总名妙假。举正报该依报。举化主该徒众。举假名该实法。一句名号。三千历然故。复次。束此观三。总名为空。以觅心无朕故。复次。名若是心。复何为名。名若非心。心何持名。心若是名。复何为心。心若非心。名何预心。于其中间。无是非是。岂非即中。虎溪云。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亡照何尝有先后。一心圆绝了无踪此之谓也。
悟此理而持名。则一称一念。顿圆无上菩提。纵未悟而捻珠记数。矻矻穷年。未尝不暗合道妙。全在妙境妙观之中。久久熏习。性德渐显。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莲宗诸祖。所以极力弘扬也。谁有智者。舍此别求歧径哉。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