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彼佛十二佛也。语言指示谓之教。言念佛者。若据事念。一心忆想之谓。念三身接引之谓。佛则能念属己。所念属佛。若据理念。念即始觉。佛即本觉。以始合本。名为念佛。念佛有四。一称名。谓闻说佛名。一心称念。二观像。谓设立尊像。注目观瞻。三观想。谓以我心眼。想彼如来。四实相。即念自性真实相佛。初二事法界。观心即佛故。后一理法界。观佛即心故。第三事理无碍法界。观是佛是心故。又清凉云。约能念心。不出五种。一缘想境界念佛门。二摄境唯心念佛门。三心境无碍念佛门。四心境俱泯念佛门。五重重无尽念佛门。会曰。一即前之初二。小乘教也。二即前四。始也。三即前三。终也。四五前所无者。顿圆教也。今此文中。约佛教边四五俱通。约机禀边唯局持名。然此持名。亦通圆顿。不唯局小。亦开五门。一持念佛名门。心外有佛名故。小教。事法界观也。二摄名归心门。佛名唯心现故。始教。理法界观也。三心名双融门。即心即佛故。终教。四心名俱绝门。非心非佛故。顿教。理事无碍法界观也。五圆通无尽门。一念心。一佛名。遍含法界无有尽故。圆教。事事无碍法界观也。梵语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思正心行处。一心念佛。名正定心。若他念者。即名邪思惟也。三昧是禅观通名。念佛是一行别目。又此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亦名诸佛现前三昧。般若三昧。普等三昧。
【钞】言念佛下。释念佛二字。念佛有下。明念佛法门。称名者。文殊般若经云。众生愚钝。观不能解。但令念声相续。自得往生。弥陀经云。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观像通二。一观现在相好光明之佛。如法华云起立合掌一心观佛。二观彩画雕塑铸造之佛。如优填王以栴檀作佛像。是也。观想者。十六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实相者。观佛三昧经云。佛告阿难。住念佛者。心印不坏。释曰。谛了自心。名为念佛。如如不动。名为不坏。解脱长者所谓我欲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随意即见。是也。初二下。约观料拣也。若依六根。称名摄耳舌。观像摄眼身。观想摄鼻意。实相摄六根。则一念佛三昧。六根无不摄也。又清凉下。引古明五也。缘境者。称名观像皆属外境故。唯心者。依正相好唯是心作故。无碍者。双照事理故。俱泯者。离相如空故。无尽者。于一切时处境念中。普见十身诸如来故。会曰下。会通古今也。又大疏云。古人已有五门。一称名往生念佛门。二观像灭罪念佛门。三摄境唯心念佛门。四心境无碍念佛门。五缘起圆通念佛门。此之五门。名则尽善。释义不周。故今改之。若欲曲会。一二即清凉缘境无碍兼摄俱泯圆通即无尽门。小教等者。前之四门约观。此之五门约教。互相影显。思之可知。今此文下。约四五念佛门判今经也。佛教十二如来也。通四五者。以譬如下文中。但云忆佛念佛。不别指一门故。机禀势至等也。局持名者。以佛问下文中方云净念相继。的指出持名故。问何以势至不通指耶。答虽念佛三昧古称径路。而持名一法径而又径。何者。观像则像去还无。因成间断。观想则心粗境细。妙观难成。实相则众生障重解悟者希。至于无尽。则境界深广。从何领荷。唯此持名。最为简捷。但能继念。便得往生。如骥骤。(余门念佛也)虽超群马。(余门修行也)未及龙飞。(持名念佛也)鹤冲(余门念佛也)已过凡禽。(余门修行也)争如鹏举。(持名念佛也)故龙树毗婆沙论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譬如跛人陆道步行则苦。一日不过数里。水路乘船则乐。须臾便过千里。易行疾至。应当念佛称其名号。本愿如是。问。佛有无量功德。一名难可摄尽。况实相中离名字相。云何专称名耶。答。极乐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举名即尽。经云治世语言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岂有万德洪名不即是实相耶。然此下。重显持名一门。摄尽大小乘教。无论利根钝根。均可依之而修也。正定者。拣念佛外皆邪定故。正思者。于所念境正直思察故。正拣寻伺。思拣昏沉。正心行处者。谓定心正所缘境。异于无明邪所受故。或云调直定。由众生屈曲散乱。佛以诸三昧门。令直其屈曲。正其散乱故。禅观通名者。如智论云。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三昧。是也。一行别目者。有二释。一谓万行中一行。如诸经中。或以真如海印德藏为三昧。或以如幻语言法界为三昧。或有缘有相。或无得无诤等。二即指念佛三昧。文殊般若经云。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彼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与念无量佛功德无二。若得一行三昧者。诸经法门皆悉了知。问。此教念佛。为念十方佛耶。为念阿弥陀耶。答。但念阿弥陀佛。以十二如来同名阿弥陀故。下云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又普广问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独赞西方。佛言。阎浮提人。心多杂乱。令其专心一境。乃得往生。若念十方诸佛。境繁意散。不成三昧。况诸佛同一法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故。问。何十二佛皆教势至念自名耶。答一者十二如来本愿如是。如今法藏愿云。闻我名号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也。二者教念十二佛名。即是教念古弥陀十二别号。犹今法藏教念无量寿佛。即是教念无量光乃至超日月光也。又此下出异名。约义配教。念佛小也。般若始也。佛现终也。一行顿也。普等圆也。如理思之。
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卷上
音释
天竺 (此云月氏)。 沙门 (华言勤息)。 般剌密帝 (唐翻极量)。 译 (音易翻梵语成华言也)。
波罗夷 (此云弃犯此罪者永弃佛法边外也)。 阿鼻 (翻无间大地狱名)。 释迦牟尼 (释迦翻能仁姓也牟尼翻寂默名也)。 他 (音拖)。 伽 (音祗)。 毗 (音皮)。 迦 (加音)。 腻 (音尼)。 [木*口] (音只)。 阿弥陀 (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 须弥 (唐言妙高山王也)。 菩提 (华言觉道)。
菩萨摩诃萨 (菩萨此云觉有情摩诃萨此云大心众生也)。 摩诃般若波罗蜜 (摩诃翻大般若翻智慧波罗蜜翻到彼岸)。 趁 (音逞随从逐践也)。 迅 (音信疾也)。 萎 (音委华草憔残或退缩也)。 娑婆 (此云堪忍堪能忍斯恶故)。 懊 (音奥悔恨也)。 抵 (音底至也)。
觅 (音蜜追寻也)。 干 (音干办作也)。 蹑 (音业蹈也)。 阿伽陀 (此云普去能去众病也)。
陀罗尼 (此云总持亦云遮持即咒也)。 耕 (音庚犁田也)。 耨 (音羺耘草也)。 修罗 (旧翻无端正新翻非天)。 文殊 (此云妙德)。 螟蛉 (音冥令桑虫也)。 括 (音郭包括也)。 楫 (音接桡也)。 舠 (音刀小船盛二百斛)。 艇 (音廷盛三百斛次小船也)。 港 (音讲水之分派道路也)。
艨舰 (音蒙监外狭而长曰艨艟上下四方有板曰舰中船也亦战船名)。 涅槃 (此云灭度亦云圆寂)。
[舟*(彖/虫)]艞 (音礼耀江中大船名)。 [舟*良][舟*芻] (音狼邹海中大船名)。 特方维造 (以舟为桥者曰造天子舟也连四船者曰维诸侯舟也两船并者曰方大夫舟也单一船者曰特士人舟也)。
辟支 (此云缘觉亦云独觉)。 纡 (音迂曲也)。 富楼那 (华言满愿)。 癊 (音荫庇庥也)。 覃 (音昙甸延及长市也)。 庵罗 (翻难分别其果似挑非桃似柰非柰华多子少叶似柳味如梨王城种之果可疗疾)。
阿含 (翻教又云无比法经名也)。 娆 (音挠扰动也)。 牒 (音蝶文乃蹑前而起者曰牒又移前文于此曰牒也)。
储 (音除副也贰也太子副君谓之储君)。 涌 (音永泛溢也)。 殑 (音竞)。 祗园 (祗陀太子园也)。 俱舍 (翻藏包含摄持之义也)。 仿 (音访效也)。 泯 (音民绝也)。
雕 (音雕木雕)。 塑 (音素泥塑)。 优填 (唐言出受王名也)。 旃檀 (义翻与药能除病故)。 骥 (音记千里良马也)。 骤 (音纣马之疾速行也)。 冲 (音充与翀同不飞则已飞则冲天也)。 鹏 (音朋大鹏鸟也翼如垂天之云一举而上九万里远)。
毗婆娑 (此云广解论名)。 跛 (音波足偏废行不正也)。
寻伺 (粗觉名寻求细观名伺察)。 阎浮提 (华言树洲洲中有此树故树名胜金)。
蛙 (音哇形以虾蟆水虫)。
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卷下
清浙水慈云灌顶沙门 续法集
二释义二。先修因二。初举喻二。初二人喻。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疏】先喻单忆有离也。有人喻生佛二人也。一专忆者。喻佛念众生也。一专忘者。喻众生不念佛也。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者。以佛专念众生。未尝不在众生前。令偶逢偶见。故言若逢或见也。众生专不念佛。佛虽在众生前。亦蹉过不见。故言若不逢见也。二人下。后喻双忆不离也。二相忆者。喻生佛念同也。二念深者。喻久忆不忘也。如是。结指之词。乃至。超略之词。谓能如是念。则决定时时常相见也。从生至生不相异者。喻生生不相离也。同形影者。谓生佛世世不舍。犹如形影无乖违也。
【钞】佛专忆者。含二种意。一者佛有大悲愿故。二者佛在因地。自果未圆。尚于众生念念不舍。何况果后。更无余事。则念众生。殷勤恳切无有加故。众生专忘。亦有二意。一者众生无有信行愿故。二者生在迷位。缠惑业苦。人天因果尚不得修。何况佛果。岂易得者。则念佛心沉埋隐没不能发故。偶逢见者。诸佛菩萨不违本愿。游化娑婆。故令众生偶然逢见也。亦蹉过者。如见文殊。但睹老人贫婆等类。或见本相。亦不蒙法利。此由惑业障覆。妄见劣相。如薄福见宝为蛇为蛙。岂彼圣宝作意诈隐其本相耶。生佛念同者。谓众生念佛。犹如佛念众生。相同也。久忆不忘者。谓时刻在怀。虽经年累月。乃至尽形。亦不忘也。结指者。指上相忆念深也。超略者。谓不但此生常得见佛。乃至他生尽未来际亦常得见佛也。乖违也。异离也。形影。略举一事以例不离。至于声响水波镜光。皆不相舍离也。又此形影。近对下喻合。文意单显获见佛益。远对下证果。文意双显获见佛成二益(现当见佛一益也。心开染香二益也)应释文云如是一心念佛心同佛也。心同形亦同。形同影亦同。不唯此世。乃至生生世世形影皆同也。楞严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身心合成。名法王子。此非敌对正意。故疏不释。
△二母子喻。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疏】上二人喻。泛指亲友。犹觉宽缓。故此重将母子最亲切者为喻。使人起信行也。于中亦有二。先喻单忆有离。首三句即上一人专忆。次二句即上一人专忘。如来母也。众生子也。世间慈念最切者。莫如母亲。子若悖逆。忘恩负义。母念或衰。心生悔恨。佛念众生。更过于母。逆恶重者。佛念愈深。乃至入于阿鼻地狱。代此众生受无量苦。又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众生。慈心无尽。世世相随无有退转。故云佛念众生如母忆子也。若子逃逝者。喻众生不念佛而堕恶道苦也。虽忆何为者。喻如来单忆无益也。子若下。后喻双忆不离。初二句即上相忆念深。末二句即上生生不异。谓六道众生慕念如来。犹如如来怜念众生者。然方得感应道交生佛不二也。故高齐大行和尚云。宗崇念佛四字教诏。谓信忆二字不离于心。称敬二字不离于口。任意早晚终无再住娑婆之法。此为念佛第一要策。
【钞】泛指者。师资君臣。皆该在许。如来下。问。前言念佛但念弥陀。不念诸佛。云何此言十方如来耶。答。有二意。一即指弥陀一佛。以三世十方有无量弥陀佛故。观经云从下方金佛光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二通指十方诸佛。谓不唯我弥陀一佛悲愿如是。即十方诸佛怜念亦然。正显佛佛道同。故华严问明品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楞伽第四云。一切诸佛有四平等。所谓字平等。语平等。身平等。法平等。观经云。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怜念者。三昧经云。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缘。缘苦众生。若见众生受苦恼时。如箭入心。欲拔其苦。是以求往生者。不可思惟己恶而疑佛不来接。谁知佛心专于逆苦众生之中种种救度。如何自生疑阻甘心苦趣耶。问。逃逝二句。与上专忘逢不逢义。有差别否。答。亦同亦异。同者。不念佛则不能见佛。虽见佛亦不蒙法利。此与逃逝无异。忆他何为。异者。谓前之喻意。尚明众生或有时而念。但念之不切。忆之不深。故若逢不逢。于佛忆犹为有益。此中喻意。竟明众生不唯忘念而且谤佛。以不信故。堕在三途受无量苦。故若逃逝。于佛忆则为无益。感应生佛者。子喻生感。母喻佛应也。道交不二合不违也。故高齐下。彼论云。往生净土。要须有信。信千即千生。信万即万生。信佛名字。不离心口。诸佛即救。诸佛即护。心常忆佛。口常称名。身常尊敬。始名深信。
△二合法。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疏】众生心者。拣口念而心不念也。忆记持不忘也。念系缘在怀也。又初时偶然勉强记忆曰忆。后时长久熟脱缘念曰念。又忆是暂念一忆之谓。念是数忆常念之谓。若事忆念。则专心注意。毫无杂缘。若理忆念。则唯妙觉明圆照法界。佛亦有二。一事相。即是三身十身。二理性。唯是一真法界。又事理忆念佛中。复各有二。一行布。二圆融。谓先念化报。然后法等。是事次第也。若三若十。同在一心。是事一时也。先空次不空后空不空。是理次第也。三如来藏心佛同在一时中念。是理圆融也。问。若心外有佛。何容理念。设心外无佛。乌用事为。答。心外有。佛者。由我心佛。成彼外佛。经云。诸佛正知从心想生。故须理念。心外无佛者。托心外佛。显我心佛。经云。心想佛时是心作佛。故须事念。若离事理二念。何名即心即佛。问。若即佛是心。秪应念心。何必念佛。又即心是佛。秪应念佛。何必念心。答。但执即佛是心。不知即我本觉心性是彼究竟觉佛。经云。是心即佛三十二相。故不妨念佛。又执即心是佛。不知即彼究竟觉佛是我本觉心性。经云。诸佛入于众生心中。故不妨念心。若心佛偏念。即义不成矣。问。一真法界。体无二相。何存内外心佛念耶。答。法界一真。本无内外。不属佛心。佛自证穷知生等有。欲令生悟。义分心佛。佛为外境。心为内境。忆念功成。自然证知。心无佛外之心。佛无心外之佛。唯一法界。普融无尽。现前见佛者。谓不离现阴。于定中见。或于梦中见也。当来见佛者。谓报终阴坏。见佛来迎。或于华中见也。而云必定者。有二意。一感应道交难思议故。谓信得即心是佛。专于事念念相好佛故。见果报佛来入我心中。经云。是心作佛。诸佛如来来入一切众生想中。二始本契合。法尔然故。谓信得即佛是心。专于理念念本性佛故。于自心中见法身佛现。经云。是心是佛。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此中不合佛念众生者。重在众生念佛故。
【钞】忆下。唯识云。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数忆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于曾未受体类境中。全不起念。设曾所受。不能明记。念亦不生。慈云忏主云。凡涉历缘务。而内心不忘于佛。谓之忆念。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历语言去来坐卧种种作务。而不妨密忆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应如是。若或失念。数数摄还。久久成性。任运常忆。又复觉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若见他人受苦。以念佛心。怜愍于彼。愿其离苦。如是相续。念佛系心。能办一切净土功德。若事下。谓此中专心忆念。及下摄根净念。即弥陀经一心不乱一向专念。观经一心系念也。皆通事理。事则能所缘历心佛分明。唯此一念。更无余念。念念相续。成就定力。起信谓。以专意念佛因缘。是也。理则能所一如。心佛不二。唯此一缘。更无余缘。缘心自在。成就慧力。起信所谓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也。又普门疏云。若用心存念。无有间断。名事一心。若了此念心四性不生。名理一心。对前四种五种念佛。一一具此事理二念。问。前四五门。与此事理。俱约能念。为义有异否。答。前之四五。乃标法门方便有多。此之事理。是约行人用心各别。是故四五门中必具二心。二心之中必摄四五。无混滥也。问。此中事理。与前四五念佛判事理观。何别。答。前则别判四五门各属事理。此则通判四五一一并有事理。较之。前略今细。故不同也。然此二念中。虽不可缺一。亦有上智专于理念。或有钝根专于事念。或有中人兼于理事。皆随机宜。不必疑阻。以得见佛利益同故。佛亦下。问。三中法身。十中智空身等。何亦称为事耶。答。堕数量(三十数也)故。属佛身(身相事也)故。问。起信云。若人专念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即得见佛。岂非事念。又云。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岂非理念。今何以法不属理耶。答。论对报化。故属理念。今对一真。故又属事。所以文殊般若明一行念佛三昧。先明不动法界系缘法界等。大疏亦云。一法界行亦无一故。问。十身佛。独出华严。余所无者。云何今教念耶。答。诸佛说教虽别。三十身同。故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如德云但念十身佛也。清凉疏钞亦云。然其念佛三昧。总相则一。别即三身十身。修观各别。三身者。谓念法报化佛。于三身中各有依正。便成六观。谓念法性身土。为法身依正。念报身华藏等刹为依。十身相海等为正。念余净土水鸟树林为化身依。三十二相等为化身正。十身者。谓念愿智法力持意生化威势及菩提福德相好庄严身。如是重重成帝网境。则入普贤念佛之门。详在六十二卷。行布渐次也。圆融一念也。利根则圆融。下愚则渐次。中根则不定。又或利根先理后事。钝根先事后理。皆随机便。无一定相。先空等者。且约当部四卷三如来藏心明。若对所念理中法界。应云。先无为理法界佛。次有为事法界佛。后理事无障碍法界佛。以法界如来藏同一心故。左右言也。问下通妨。初释二种念中随用一种不须兼具难。次释心佛即中随念一即不必并驱难。三释即心即佛成心佛两存难。定中见者。华严四十六云。若有众生专心忆念。则佛现其前等。六十二云。住自在心念佛门。随自心乐现其像故。住一切境念佛门。普于诸境见佛现故。楞伽云。诸佛有二加持。谓令入三昧。(一也)现身灌顶。(二也)诸菩萨等。为二持故。即能亲见一切诸佛。观经云。无量寿佛相好光明遍十方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禅观中皆得见也。梦中见者。法华云。若于梦中。见诸如来坐师子座围绕说法。弥陀下辈文云。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报终见佛者。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弥陀名者。一心信乐。其人命终。阿弥陀佛住其人前。鼓音王经云。若有受持彼佛名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住其人前。令其得见。华中见者。观经下品中生文云。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生莲华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音势至为说经典。问。今有专心念佛。于定梦中亦不见佛。又有一生念佛。及临终时亦不生方。何也。答。专心念佛。定梦中不见者。由其过去业障重故。现在善力弱故。又佛有二加被。一者无障则显加。令其亲见。二者障重则冥加。暗令得益。故普贤云。有诸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时分身。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令就。一生念佛不生方者。念佛不精诚故。生疑不笃信故。无有往生愿故。不能断贪爱故。问。现在善根浅薄。可以增修。过去业障深重。云何得知而为对治。答。有二拣别。一者三昧中若有善根发相。则知过去种植善因。何为善发。略开四种。一念化佛善根发相者。于念佛三昧中。忽然忆佛修六度万行。成三十二相。身有好光。心有智慧。说法利生。降伏魔怨。作是念时生敬爱心。开发三昧。增进佛行。或于定中见佛身相。心净信解。或于梦中闻佛说法。觉悟佛心。二念报佛善根发相者。于念佛时。忽然忆佛圆满果报之身。皆是无漏功德成就。相好光明一一无量。神通智慧充满法界。相续湛然尽未来际。作是念时。慧解分明。定心安隐。善念相续。或于定中。闻说不思议佛法境界。即便出生无量智慧法门。或于梦中。见八万四千诸妙相好。即便出生无量愿行功德。三念法佛善根发相者。于三昧时。忽然忆佛真实性身。清净无相犹如虚空。唯是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生离灭。无作无为。非来非去。不减不增。作是念时。善心开发。入定安乐。通达无量法门。现起无边佛境。或于定中。见佛以微妙法身具诸相好。即便觉悟。远离常无常。而现常无常。唯识云。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悟时。开发实智三昧现前。或于梦中。见佛以诸法如义而为其身。即便觉悟。以真如为佛。无境不是佛。大品云。诸法如实相。诸法如实即是佛。离是之外。更无别佛。如是悟时。清净六根法性现前。四念十佛善根发相者。于禅观中。忽然忆佛法界身云。依正圆融。真应无碍。一多即入。大小隐显。亦理亦事。亦人亦法。亦此亦彼。亦因亦果。亦九界亦佛界。亦三身亦十身。作是念时。开发无尽善心。出生无尽三昧。灭重重烦恼。显重重法性。或于定中。见无障碍佛刹刹尘尘现身说法。即便证知德云一念佛门出生二十一门。如是知后。发普贤愿。行普贤行。或于梦中。见无尽身佛说法利生。即便悟入威光念佛三昧。统摄无尽三昧。如是悟后。发遮那智。成遮那境。以上善根皆由过去今生念佛习报相也。(见诸相好。悉属报因相现。发诸善心。皆是习因善发)二者三昧中若有业障发相。则知过去不种善根。何为障发。亦开四种。一者昏沉暗蔽业障发相。谓念佛时。即便昏睡沉暗瞪瞢。无所记别。令诸禅观不得开发。二者妄念散乱业障发相。欲修观时。虽不昏沉。而生邪想。欲作四重五逆十恶毁戒等事。展转生续。无时暂停。因是三昧不得现前。三者恶境逼迫业障发相。将入定时。虽无妄念。而有恶境。或见焚溺。或闻震击。或无头手。或堕山海。如是逼迫令其惊怖。所发道心障碍不起。四者病事苦恼业障发相。当念佛时。虽无上境。而身忽然生诸疾病。苦恼百端。或为世间种种事务牵连不断。因是无生不能证入。以上业障。皆由过去不善报因相也。因此善恶二法发相。即验自己根性是善是恶。亦知自己在前生时。种善不种善。作恶不作恶。如是见已。善者增修令其圆满。恶者对治令其除灭。云何治灭。亦开四门。一治灭昏沉障。应教念化佛三十二相中随取一相。或取白毫相闭目而观。若心暗钝悬想不成。当对一尊端严佛相。缘之入观。若不明了。即开眼观。复更闭目。如是想时。心眼开豁。即破此障。无复沉睡。二治灭妄念障。应教念报佛所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三昧解脱。一切种智。不可思议无量功德。普现色身利益。一切神通变化。摧伏魔外。如是念佛善法功德。一切邪恶心心数法自然销灭。三治灭恶境障。应教念法佛。法佛者。即是平等法性。空寂无为。无有形相。既无形相。焉有境界逼迫。境界空故。即是治灭此障。四治灭病事障。应教念十佛。缘佛菩提威势力持本愿功德。不为世间事务牵缠。缘佛福德相好庄严意生身相。不为一切病苦所恼。念佛法身犹如虚空。随其智力。应化一切。非如众生烦恼阴身。八苦交煎。世事缠缚。如蚕作茧。无出头日。如是念时。此障即灭。故知存心念佛。广大功德无有不成。深重业障无有不灭也。问。念佛佛现。亦有魔否。念佛所发善根。亦有魔作否耶。答。佛有神通力威德力本愿力。大光明中必无魔事。或有宿障深厚。及不善用心。容有魔起。须当辨识。经论开二。一所现相好不与经合者。是为魔事。二不与本所修行合者。是为魔事。至于善根发相。是魔作非魔作。亦有二辨。一约心境久速。谓此见佛闻法等事若是善根发者。则报因境相暂现便谢。习因善心相续不断。若是魔所作者。则报因境相久久不灭。或谢去更来扰乱。习因善心暂发还灭。或倏尔变成恶念。二约烦恼轻重。谓见善相发时。能令心识动乱。烦恼增重。众多妨碍。不利定心。悉属魔作。若见善相现已。虽未证禅定。而身心明净。善念开发。烦恼轻微。或三昧开通。身心快乐。内外安隐。气色光润。烦恼寂寂。功德巍巍。此为善发相也。若邪正未了。应当用二法以对治之。一者止法。谓深入三昧。一心念佛。于所现相。悉知虚诳。但平心住定。不取不舍。如是息心寂然。不起分别时。若是圣境。则定力逾深。善相如法。若是魔境现相。不久自坏。纵发亦不如法。二者观法。谓观真空法界。念虚空法佛。推捡现相。不见生处。相空寂故心念亦寂。知魔界如即佛界如。离真如外无一法相。如是观念。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然消灭。然念佛遇魔亦万中一也。良由修净业人具三种力。一者念力。二者本有佛性力。三者佛摄取力。云何邪魔得便扰害。故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弥陀名者。阿弥陀佛。住其人前。魔不能坏彼正觉心。是故但当一心念佛。莫疑虑也。而云必定下。释疑难也。妨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云何有佛现在前耶。故此通云。有二意故。佛必定见。一约他佛。谓法身真佛。本无生灭。从真起应。不妨来去。是故心净佛现。心垢佛灭。其犹水澄月来。水浊月亡也。二约自佛。谓本觉心佛。本无来去。依觉不觉。不妨出没。是故。心迷佛隐。心悟佛显。其犹镜尘光暗。镜洁光明也。此中下。亦释疑也。妨曰。上二喻中。俱含如来念众生意。云何合内无佛念耶。故此通云。众生无有信愿故。此再三观勉。佛念众生。乃佛自愿。何待言也。
△后证果二。初法说。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疏】初一句蹑前修因说也。次二句正明证果相也。不远者。现前见中。事念见他佛。则先色身相佛。后法身真佛。理念见自佛。则先分证觉佛。后究竟觉佛。当来见中。事念见他佛。则先化身佛。后报身佛。理念见自佛。则先本觉佛。后妙觉佛。故云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者。约事则念佛法门即胜异方便。何假余方便门以助显我本性也。约理则念佛即是念心。心佛无差。自他不二。岂离唯心自佛而假心外他佛作方便耶。自得心开者。以念佛心。入佛知觉。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约事则佛果成证。约理则觉体圆显。所得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是也。
【钞】初一句下略提。不远下详释。现前等者。难曰。上既见佛。今何又云去不远耶。故此释云。上之见佛乃是色分化本。此之去佛。即是法究报妙。故不相违。亦可由见佛故。众生与佛同在一处。犹如形影。不相违远也。
△二喻明。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疏】初二句举喻。法上身近佛身。心开佛心。合喻中人沾染香。身亦有香。次二句出名。谓以如来法身香光。庄严自心本觉如来。如华严以旃檀沉水香等喻菩提心香。今亦以人天名香。喻如来法身功德香也。
【钞】法上下。若直约法言。谓念佛名香。近佛身香。开佛心香。鬻香长者所云发心念佛香是也。喻中下。起信云。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无明染者。本觉心佛藏在无明壳也。彼论明在缠如来藏心。今经喻出缠如来藏心。故云心开。谓心开成佛以近佛故。如身净成香以涂香故。若依相宗立量。应云。念佛是有法。佛心开宗。因云去佛不远故。同喻如染香人。香人是有法。身有香光庄严宗。因云染香故。同喻如念佛。出名者出三昧名。亦法门名也。如华严下。七十八云。如白旃檀。若以涂身。能除热恼令得清凉。菩提心香。能除贪恚痴等热恼。令其具足智慧清凉。又如天上黑栴檀香。若烧一铢。普熏千界。菩提心香一念功德。普熏法界。又转轮王有沉香宝。名曰象藏。若烧此香。王四种兵悉腾虚空。菩提心香若一发时。即令一切善根永出三界。又如波利质多罗树。其皮香气。一切华香皆不能及。菩提心树所发大愿功德之香。一切二乘五分法香悉不能及。又波利华一日熏衣。薝卜等华。虽千岁熏。亦不能及。菩提心华一生所熏。诸功德香。一切二乘无漏功德。百千劫熏。亦不能及。人天香者。华严云。人间有香。名曰象藏。因龙斗生。若烧一丸。雨七日香。若遇著者。皆成金色。众生嗅者。七日快乐无有诸病。摩罗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头。若涂身者。火不能烧。海中有香。名无能胜。若涂螺鼓。其声发时。敌军皆退。阿那婆达多池侧边出沉水香。名莲华藏。若烧一丸。普熏阎浮。闻者离罪。戒品清净。雪山有香。名阿卢那。若有嗅者。离诸垢染。罗刹界中香名海藏。轮王烧时。王及四军皆腾虚空。善法天中有香。名净庄严。若烧一丸而以熏之。普使诸天心念于佛。须夜摩天香名净藏。若烧熏之。夜摩天众。集天王所而共听法。兜率天中有香。名先陀婆。若烧一丸。普雨一切供具。供养诸佛菩萨。普变化天香名夺意。若烧一丸。于七日中。普雨一切诸庄严具。清凉疏钞云。初喻发菩提心香。次即忍香。嗔火不烧。三即进香。魔军退散。次五如次是五分法身香。四戒香可知。五定香。得离垢三昧。六慧香。王及四兵皆腾空者。慧证空故。七解脱香。心念于佛。脱五欲故。八知见香。云集听法。是知见故。九即称法界香。先陀婆。一名四实。此宜用醎。香似此故。十忘能所香。故名夺意。今之佛法身香。具众功德。亦犹是也。
△二略述自己修行二。初自利。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