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 禄十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三问下料简先问。
问世第一法有三品不。
○次答。
答一人无多人有身子上目连中余皆下就佛支佛声闻为三品。
○次世第一法者下叹第一义先立全胜。
世第一法者此心心数法于余法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上为妙。
○次亦分下分别不同得名处别先立二门。
亦分亦都。
○次释释中先释分次释都。
分者胜世间法不胜见谛见谛眷属不相离慧力偏多故熏禅不与凡夫同生一处故尽智时一切善根永离一切诸垢障故三三昧乃至恶贱无漏何况有漏不应都胜分胜彼暖顶忍法亦应言第一应言分胜胜暖顶忍一切凡夫所得禅无量解脱除入也。
初文云见谛不相离者第十六心为见谛余十五心为眷属无间续起故云不离是断惑位故慧力偏多从见谛后至第三果熏禅成就生五净居此之五天纯圣所居故云不与凡夫同生一处至第四果得尽智时永断界内思惑垢障如是后果并由见谛之功故见谛最胜次三三昧去举况释也如世第一心得三三昧猒离一切于无漏法心尚不取故云恶贱何况有漏不应都胜者结上世第一也言分胜者不能都胜见谛之法但分胜彼暖顶等法故世第一亦名分胜除入者胜处也。
○又云都胜者从功能为名此世第一非但胜于暖顶等法亦胜见谛等法等者等取修道智行等法乃至罗汉能开之功在世第一故曰都胜故从或言下释都胜。
或言都胜非谓一切事业中胜但以能开圣道门故彼见谛等不能开圣道门以世第一法开圣道门彼见谛等法得修见谛等法得修者皆是世第一法功用是世第一法名义者最胜义是第一义得妙果是第一义如高幢顶更无有上是第一义问前诸义有差别耶答此皆叹说上妙之义亦有差别于不净安般名最于闻慧名胜于思慧名长于暖为尊于顶为上于忍为妙又依未至为最依初禅为胜中间为长二禅为尊三禅为上四禅为妙如是种种说此依毗婆沙释欲委知向彼寻。
据功用力强非所证亦胜问前诸位义有差别耶者前已最胜得妙果等名通释世第一法今欲分别故先问起答如文此不净安般等并在世第一前故世第一于彼为胜为最等依地亦然次从又依未至为最去料简依地从未至至四禅为六地妙音师说或七加欲界依欲界身天六人三除北洲前三善根三洲死生六天亦续生故第四善根天亦初起唯女男身非余扇搋颂云圣由失地舍异生由命终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道第一入离生委释如论。
(△四四果智)。
初果八忍八智三果重虑缘真九无碍九解脱智。
次明初果八忍八智者每一谛下各一法忍一法智一比忍一比智故四谛下八忍八智此是无漏一十六心断四谛下见尽也次明三果者虑谓思虑重思惟前所得真谛无漏之理或四谛中随思一谛或唯思灭谛断三界诸品不同得后三果六品九品三界都尽等九地中一一皆有九品思惑一一品皆同一无碍一解脱从一地说余地例然故但云九。
(△五支佛智)。
支佛用总相别相如约三世明苦集分别十二因缘即别相相也。
次支佛以苦集为总十二因缘为别若逆若顺具如止观第二记及前四果广如俱舍贤圣品。
(△六六度智)。
六度缘理智弱伏而未断事智强能舍身命财无所遗顾声闻能发真成圣犹论我衣我钵互论强弱(云云)。
次三祇菩萨具如止观第三记。
(△七体法声闻智)。
通教声闻总相一门达俗即真。
(△八体法支佛智)。
通教缘觉能于一门总相别相达俗即真。
(△九体法菩萨入真方便智)。
通教菩萨能于四门总相别相达俗即真。
(△十体法菩萨出假智)。
又能遍四门出假教化众生。
次通教声闻缘觉于一门总相等者总谓但作苦集观耳别谓观苦七支观集五支以自行故但依一门菩萨为他故于四门然七地前约自行边亦但一门入假方便亦须遍习。
(△十一别教十信智)。
十信信果头真如实相为求此理起十信心。
(△十二三心智)。
十住正习入空傍习假中十行正习假傍习中十回向正习中。
(△十三十地智)。
初地证中二地已上重虑于中。
(△十四三藏佛智)。
三藏佛一时用一十四心八忍八智九无碍九解脱断正习尽。
三藏佛言一时用八忍八智等者具如止观第三记料简同异。
(△十五通教佛智)。
通佛坐道场一念相应慧断余残习气。
通佛但言断习者以菩萨时留习润生故至菩提树下但断残习。
○别佛又二先正释。
(△十六别教佛智)。
别教佛用金刚后心断一品无明究竟尽成佛。
○次或言下释疑。
或言断时是等觉佛无所断但证得圆满菩提具足耳。
或有疑云等觉已断一品此义不然依文释定始从初地终至妙觉皆惑断入位故断一品入初地断最后品入妙觉。
(△十七圆教五品弟子智)。
圆五品不断五欲而净诸根具烦恼性能知如来秘密之藏。
(△十八六根清净智)。
六根净位获相似中道智。
(△十九初住至等觉智二十妙觉智)。
初住获如来一身无量身入法流海中行任运流注后位可解不复记。
圆位具如止观第七文中及位妙中并加修五悔等为入品之前智。
(△四照)。
○次明智照境者为三先叙意次料简三正释初文破性计成不思议又二先明破计次明立法初文先立性计次略不出破但注云云。
四明智照境者若由智照境由境发智四句皆堕性中如别记(云云)。
初文四句堕性者如止观第三及净名玄等说若离性过皆不可说故云如别记。
(△次明立法)。
若四悉檀因缘立境智但有名字(云云)。
次明为他随机遍立四悉因缘可作四说如止观第五记。
(△次料简)。
问智能照境境亦能照智不。
次料简中先问中智能照境如常所论境亦能照智不者为显不可思议故有此问。
○次答中三先正答次引证三举譬。
答若作不思议释更互相照义亦无妨。
初文者还依不思议答故能相照何者智既是心境亦是心既俱是心俱是法界心心相照有何不可故引仁王证成相照。
仁王般若云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
智处是境当知境智俱名般若故得说境及境照俱名实相。
譬镜面互相照亦如大地一能生种种芽芽亦生地一且置斯义。
次譬中镜面如文地生芽如境生智芽生地如智照境此譬犹分未是境智体一而展转相照相发故说不可尽恐妨后义是故且置。
(△三正释)。
○次正明智照境中取向类智照前诸境。
世智照六道十如五停心智去至体法凡七智照二乘十如六度及通教出假菩萨智两属上求照菩萨十如下化照六道十如四十心智亦两属上求照菩萨十如下化照六道十如十地智两属次第照照菩萨十如不次第照照佛十如五品去凡四智皆照佛界十如总略如此细捒(云云)。
前智类中三藏有七通教有五别圆各四文云七智照二乘十如者三藏四谓一五停四念二四善根三四果四支佛通教三谓声闻支佛入空菩萨藏通菩萨及别教四十心智皆云两属者上求未极仍属菩萨十地亦言两属者约教证道以分二义又此二义谓次不次又此二义复有上求下化二义总略如此细捒云云者捒字音数谓庄捒也今谓安置对当如庄捒也如五停去大分有七委细而言如五停自缘五境不同如治贪欲但缘六道中可爱十如治瞋恚但缘六道中可憎十如余三例说四念但缘自身心阴六道无常从暖顶去至世第一或遍上下或舍上缘下四果但缘声闻法界缘觉但缘支佛法界亦应分四果所照不同支佛又分别闻法不闻法等余例可知如是七智皆求拙度故云总略六度细作例此可知。
二十智照四种十二因缘境者世智五停四念四果乃至支佛六度三藏佛凡七智照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境通教三乘入真方便智出假智佛智凡五智照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境别教十信三十心十地佛凡四智照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境其中不无别意且从大判圆教四智照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境。
二十智照四种四谛者前三藏等七智照生灭四谛境次通教五智照无生灭四谛境次别教四智照无量四谛境次圆教四智照无作四谛境。
次照因缘四谛中但以当教智照当教谛文相最显。
次二十智照二谛者前七智是照析空之二谛次五智是照体空之二谛次八智照显中之二谛其间别圆相入者可以意得(云云)。
次照七二谛中云八智照显中者且以别四照别圆四照圆若论相入应以通真照通真及圆别两真别俗照圆真若接通教必须圣位若接别者但接贤位贤位属教故云也故云可以意得。
次明二十智照三谛者前七智照无中之二谛是因缘所生法皆属俗摄次五智照含中之二谛即空一句皆属真谛摄也次别圆八智照显中之二谛即是假名亦名中道二句皆属中道谛摄也。
次照五三谛中言前七智照无中之二谛者前三藏二谛既无中道不成三谛今以二十智照于三谛不可弃七而全不论故便列之通虽无中以含中故则或二或三亦且从二为第二句故云属真次以八智照显中者通约当教始终言之故云假中若论二接应言通真照别中通真照圆中别俗照圆中各对本智及以本境合成三谛此中便对中论四句结成故云即空等。
次二十智照一实谛者此须引释论明四悉檀皆名为实世界故实乃至第一义故实当知实语亦通四谛生灭故实无生灭故实无量故实无作故实前三藏七智照生灭之实次通教五智照无生灭之实次别教四智照无量之实次圆教四智照无作之实前后诸实(云云)。
次明照一实者此亦置别从通非但通于四悉亦乃通四四谛故云生灭等先列四实次对四教言前后诸实云云者文但分别四实不同应更分判诸实粗妙及开权等。
○次明照无谛者先通序意次正明照境。
次二十智无谛无照者无谛无别理若于四种四谛得悟不复见谛与不谛故无谛亦通也。
初文者亦且置别存通如前说云云。
前七智照生灭之无谛生生不可说故次五智照无生灭之无谛生不生不可说故次四智照无量之无谛不生生不可说故次四智照无作之无谛不生不生不可说故。
○次前无谛下判。
前无谛是权后无谛是实此就言教。
○次若就下开上诸智。
若就妙悟同于圣人心中所照者则不见有权实故非权非实空拳诳小儿诱度于一切方便说权方便说实会理之时无复权实故称非权非实为妙也。
通论开者非不须悟此明无谛故斥通无以从别无别又约证者防语见故故须言悟无名近证故须言之乃至以此一无遍开前来一切诸智同入此无共成实智即是今经之正意也当知二十并是空拳虽复空拳渐诱方便皆不唐捐况复开时即权而实今从胜说故曰双非故权即是非权非实。
(△五判)。
○五明判者为二先判次结初又三初约智以判次约知见四句以判三约五眼初文又二初一往略判。
五明粗妙者前十二番智是粗后八番智为妙。
○次解释释又二先明十二为粗。
何者藏通等佛自是无常亦不说常彼二乘菩萨何得闻常信常修常是故为粗。
○次别教下明后八为妙于中为二初通明八妙次又别下料简初又三初正明别妙。
别教十信初已闻常信修于常尚胜彼佛何况余耶是故为妙。
○次常途下破古。
常途云法华不明常者只是三藏意耳。
○三今明下显正。
今明十信知中已过牟尼则八番为妙也。
言今明十信至八番为妙者且约知中胜三藏佛一往望前八番俱妙犹带教道故须更简。
○简中又二先对简次双释。
又别教四智三粗一妙圆教四智悉皆称妙。
初云别教四番三粗一妙今依地人以存教道十地犹粗何况十信若且从登地而为证道故一粗二妙妙觉果头本是实人是故为妙又亦可妙觉是权故为粗十地是实故为妙故云中道乃是果头能显。
○次释又二先释别次释圆先释别中又三初正判别三粗一妙次类下举藏通以例别圆三今别下显别例成。
何者地人云中道乃是果头能显初心学者仰信此理如藕悬山故说信行皆非圆意也故十信智为粗十住正修空傍修假中十行正修假傍修中十回向始正修中此中但理不具诸法是故皆粗登地智破无明见中道证则为妙。
初文言初心学者等者谓仰信中理登地见中而证是妙如藕丝悬山者大经十六云若有人能以藕中丝悬须弥山可思议不不也世尊佛言菩萨能以一念称量生死则不可思议今明圆理难晓但仰信而已借彼况喻如人闻说藕丝悬山但信而已如闻生死有不可思议理而但仰信不能一心即如来藏故非圆意余如文。
(△次举藏通以例别圆)。
类如通藏两种俱得道而三藏门拙。
(△三显别例成)。
今别教亦尔教门皆权而证是妙(云云)。
(△次释圆)。
圆教四智皆妙者如法相说如说而信如理而行始论五品终竟妙觉实而非权是故皆妙是名待粗智说妙智也。
○次约知见判者又二初列四句。
又约知见明粗妙者知与见云何然分别有四不知不见知非见见非知亦知亦见。
○次释释中先约四教明知见次以佛智摄之初文又二先略列三藏及圆。
先约三藏释后约圆释中间例可解。
○次正释。
凡夫不闻故不知不证故不见五停四念至世第一法闻故名知未证故非见辟支佛不闻故非知自然证故是见四果闻故亦是知证故亦是见传传判粗妙可解约圆教释者七方便不闻故不知未证故不见五品六根闻故知未证故不见发宿习者名见不从闻故不知禀教证入者亦知亦见此节节传为粗妙。
释中藏圆如文通教亦以博地凡夫为不知不见干慧性地为知而不见发习者为见而非知见地已去亦知亦见别教不知不见同前凡夫地前知而非见发习者见而非知登地已去亦知亦见。
○次以佛智摄之者又四初略举次如经下引经解释三方便下叹四如此下结归。
究竟而论前来二十种智略而言之不出权实二智。
初文者诸境本是如来一体权实为众生故随机且分今更从本说故云究而言之。
如经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悉具足即总束得前来诸权智也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即是总束前来实智也。
次引经释中既言方便是故属权既云具足故非异体既云深远故属实也复云广大是即权故。
○方便下叹意者又三初正叹。
方便既其具足何所不该知见既其广大深远何所不摄。
言具足等者具足之权即实而论权广大之实即权而论实。
○次境渊下结叹。
境渊无边智水莫测。
实境渊深故竖极权境无边故横遍横竖之水难量故智不可测也。
○三唯佛下举果智以叹。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四结归中二初结归眼智次判初文三初明眼智。
如此知见即是眼智眼即五眼具足智即三智一心。
○次一切种智下明眼智所知所见。
一切种智知于实两智知于权佛眼见于实四眼见于权。
○三此知下明相即。
此知即是见此见即是知。
对前诸智诸智是粗此之知见名之为妙也。
○三约五眼者前明来意者前已明智知次以知见四句分别以显于眼眼只是见智只是知故云为未了者。
若得知见中意不复论五眼迷者未了更约眼明粗妙。
○释中为三初正明五眼次约教三总结。
如肉眼盲闭何由见色徒闻人说起种种想终非真见欲令眼开应须治膜那得闭眼执诤何益耶闭眼想则粗眼开见则妙天眼未开不见障外为粗修禅定愿智之力能发得净色彻障内外明闇无隔慧眼未开常行死迳假令情想亦复非实故为粗无漏豁发故称为妙谛理明了故称妙法眼未开差机说法如身子僻教满愿秽器名为粗破障通无知分别药病名之为妙佛眼不开不见实相故文云二乘之人及新发心者不退菩萨所不能知故四眼皆粗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以信得入相似佛眼能开真佛知见乃名为妙。
先五眼具如止观第三记今肉眼中言开闭者不了因缘粗色等为闭若了为开天眼中云愿智力者愿智谓超越三昧超越三昧如止观第九记身子僻教如止观第五记满愿秽器者满愿此音富楼那彼称如净名中云无以秽食置于宝器无以日光等彼萤火等破障通无知者通谓神通尘沙无知障于化道今破此惑故云破障通无知二乘等不知具如方便品?云信力谓五品坚固谓六根此即除知以显不知。
诸教多说四眼或带四眼说佛眼是故为粗今经独说佛眼是故为妙。
是为待粗为妙也。
约教及结可知。
○六明开中二先约智开次约眼开若知见不异眼智故不须约之论开亦为未了者重为开之先约智中又二先总明所开。
六明开粗显妙者前十六番智若不决了但是粗智若得决了悉成妙智。
一十六番须开。
○次何者下释又二先释次结初又二初开藏通十二番次开别教四番初又二初明开世智次开十一智初又二初明世智。
何者如妙庄严王先是外道世智闻法华经便得决了以邪相入正相于诸见不动而修三十七品不舍八邪而入八正即是决于世智得入妙智。
○次略结位。
或与五品齐或与相似齐或与分得齐节节有入义细作(云云)。
(△次开十一智)。
○次又二初若五停下略开十一。
若五停方便智乃至通教佛等智若不决了即是粗智今开权显实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来入妙位。
○次须一一将十二番智来等者略明格位。
须一一将十二番智来入圆妙四智或入五品相似分得等智(云云)。
故此藏七通五随智高下按位进入当体即按位进入即不定。
○次别教。
又决了别教历别之智入于妙智当体即是某位进入是某位细捒(云云)。
如文。
○次总判结名。
十六粗智皆成妙智无粗可待即是绝待智妙也。
可知。
○次约五眼者初明开次料简初文二先总开。
复次开粗眼为妙眼者余经虽说为五眼五眼不融是故为粗今经决了四眼令入佛眼。
○次别开别开又二先开次结初文中初肉眼又三初正开。
文云父母所生眼遂得清净。
○次学大乘下引证。
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
○三即是下结。
即是决了肉眼名为佛眼也。
○次天眼中二先引经明开次结。
净名云世孰有真天眼者有佛世尊不以二相见诸佛国。
初文夺那律所见非真即指世尊不二相见为真天眼那律但得弹斥之益不名为开正令梵王所得天眼即彼有相为不二相故名为开。
此即是决了天眼即是佛眼也。
愿得如世尊慧眼第一净即是决了慧眼能得入妙。
次决慧眼中开粗慧眼成妙慧眼故云愿得如世尊等也。
决法眼入妙者边际智满是也。
决法眼中云边际智满者决别地前法眼来至等觉入重玄门不思议眼故下第五卷释圆位中云观达无始无明源底边际智满名为等觉即成圆门遍应法界名入重玄不同别教教道重玄居妙觉边名边际智满亦可以佛不可思议用为边际智以为法眼。
四眼融入佛眼寂而常照故文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
次佛眼中不复别论但云四眼融入以释佛眼相也。
○五眼下结。
五眼具足成菩提开佛知见故称为妙。
可知。
(△次料简)。
问佛眼开乃名为妙六根虽净云何为妙答佛眼虽未开已能圆学圆信如迦陵频伽鸟虽在?中音声已胜诸鸟即是假名相似等妙若开即是分妙究竟妙(云云)。
次料简中问佛眼至为妙者问前开肉眼中引法华经六根清净文也迦陵频伽如止观第一记言若开者谓若进入论开或入分证等也。
(△二对境论智)。
○次对境明智中自二先标列。
二对境明智又二一对五境二展转相照对境。
○次释释初文先略明十如意次对六境前单明智若不对境后人将何为妙观所托问前明智中已云照境即是对境明智已竟何烦复立此中一门答前言照者或对或互通总而说但云生灭智照生灭境故修观者未可措心故今一一明其行相初明十如。
初应对十如境此既一经之意处处说之可解故不复释。
如文。
(△次对六境)。
○次因缘智中先引经次释相。
次对四种十二因缘明智者大经云十二因缘有四种观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故得佛菩提。
初引经云下中上上上者大经二十五云观十二因缘凡有四种谓下中上上上下智观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者见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观故见则了了得阿耨菩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名佛佛名涅槃今文销释从彼得名人不见之只谓因缘为缘觉观法又婆沙亦云无明缘行三种不同若上智观于缘相得佛菩提若中智观于缘相得缘觉菩提若下智观于缘相得声闻菩提以缘有体故转下作中转中作上故知论文虽有三品但成下智又准阿含观十二因缘有逆有顺从无明至老死名顺从老死至无明为逆生灭皆然自为藏教中乘观因缘法大经文通又欲顺四谛观故并初观受由触等以现五果受居初故也。
○次何者下释又二先总明今意次历教解释初文又二先叙大意。
何者十二因缘本是一境缘解不同开成四种。
○次得名所以若通而言之教教各有上中下人具如婆沙文意今从别对故从下以标下等于中二先各明次以四教下结叹。
今以四教意释之三藏具有三人而皆以析智观界内十二因缘事为初门然析智浅弱三人之中声闻最劣以劣人标浅法故名下智通教亦有三人同以体智观界内十二因缘理体法虽深望藏为巧望别未巧三人之中缘觉是中以中人名通法故言中智别教佛与菩萨俱知界外十二因缘事次第菩萨比佛犹未是上比于通藏则是上法故以上智当名也圆教佛与菩萨俱观界外十二因缘理初心即事而中此法最胜故以佛当名故言上上智观也。
初文自为四别。
(△次结叹)。
以四教释四观于义允合(云云)。
○次历教中二先释次明判开初文自为四别如诸观法皆从受起者若支佛人自起观者应如阿含生灭各有逆顺观境但作此观自灭诸惑今大小偏圆共为观法况因缘四谛名异义同四谛观苦为初门故今观因缘亦初起苦道如四四谛苦并居初故四观缘咸从受起知苦断集次第不殊用智见异理须分此四也初观生灭中又四初推受以至无明次推无明以感现报三观此下用观四则是下结名。
所言下智观者观受由触触由入入由名色名色由识识由行行由无明无明颠倒不善思惟致不善行感四趣识名色等若善思惟致善行感人天识名色等。
初二文者推现苦本为知其苦本复推苦本至现苦者为知苦本所造不同轮回升沈不出三有故须起观。
(△三用观)。
○起观中二先观生次观灭初观生中二先通观轮回。
观此无明念念无常前后不住所生善恶迁变速朽所受名色衰损代谢烦恼业苦更互因缘都无暂停。
○次束成因果。
过去二因现在五果现在三因未来二果三世回复犹若车轮。
以知过现因果故了现未不停。
○次观灭中二先明子灭次无子下果灭初文三法譬结。
痴惑之本既无常苦空无我则无明灭无明灭故诸行灭乃至老死灭。
言痴惑本者痴惑是生死之本故名痴本问凡观因缘推因者为识现因能招来果但断现因以息来果何须复言无明灭则名色灭等耶答不然正由能知往因无常故往因灭方能了现果无常故破坏现果以破坏现果故不造现因方乃不招未来世果乃至逆灭寻之可知。
(△譬)。
若不然火是则无烟。
譬中然如因烟如果。
(△结)。
是名子缚断。
结可知。
○次果灭者又二释结。
无子则无果灭智灰身离二十五有。
释者智是习果身是报果为欲灰身应须灭智由果缚在智亦不灭是故相从二果俱灭起观如道二灭如灭此约小教方便言灭大乘不然。
(△结)。
是名果缚断。
(△四结名)。
则是下智观十二因缘得声闻菩提也。
○次中智中为三初推因果次起观三结。
中智者观受由触乃至行由无明。
初文甚略云观受由触乃至无明余如三藏中说。
○次起观中二先生次灭初生中三先观往因能招现果如幻。
无明只是一念痴心心无形质但有名字内外中间求字不得是字不住亦不不住犹如幻化虚诳眼目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生无所有故假名无明不善思惟心行所造以不达无明如幻化故起善不善思惟则有善不善行受善不善名色触受。
○次今达下观现因能招来果如幻。
今达无明如幻故则诸行亦如幻从幻生识名色等皆如幻爱取有生三世轮转幻化迁改都无真实。
总束前文故云三世。
○三有智下引人例法。
有智之人不应于中而生爱恚。
○次无明下观灭即子果灭也。
无明既不可得则无明不生不生则不灭诸行老死亦不生不灭不生故则非新不灭故则非故非故者无故可毕非新者无新可造无新者子缚断无故者果缚断。
○三结。
是名中智观十二因缘得缘觉菩提。
如文。
○上根观中既云??出不云理是故知是别于中又二谓释结释中又三初明观境次观此下正明用观三知因此下观成初文又二初总举。
上智观者观受由触乃至行由无明。
○次无明下明??出三道。
无明只是痴一念心心痴故派出烦恼由烦恼派出诸业由业派出诸苦。
(△次正明用观)。
○次文又二先释。
观此烦恼种别不同不同故业不同业不同故苦不同。
○次诸行下总结。
诸行若干名色各异种种三道无量无边分别不滥。
(△三观成)。
○第三又二初明十行观成次如是下明十地观成。
知因此烦恼起此业得此苦不关彼业及彼烦恼。
初如文。
○次文又三先明能障次无明下明障破德成三自既下观成利他。
如是三道覆障三德破障方便亦复无量。
初如文。
○次文又二即约因缘开为两番三道也。
无明若破显出般若业破显出解脱识名色破显出法身爱取有老死亦复如是。
(△三观成利他)。
自既解已复能化他于一切种知一切法起道种智导利众生。
(△次结)。
是名上智观十二因缘也。
○次上上智观中束为三德故知异别亦初推因果次起观三结。
上上智观者观受由触乃至行由无明。
初如文。
○次起观中体性既即无复生灭于中又三标释结成。
知十二支三道即是三德岂可断破三德更求三德则坏诸法相。
初如文。
○次释中三德各一法一譬。
烦恼道即般若当知烦恼不闇般若即烦恼般若不明烦恼既不闇何须更断般若不明何所能破闇本非闇不须于明如耆婆执毒成药岂可舍此取彼。
业道即是解脱者当知业道非缚解脱即业者脱非自在业非缚故何所可离脱非自在何所可得如神通人岂避此就彼耶。
苦道即法身者当知苦非生死法身即生死法身非乐苦非生死何所可忧法身非乐何所可喜如彼虚空无得无失不忻不戚。
三譬相状各约其位。
○结成中二先略结成。
如是观者三道不异三德三德不异三道亦于三道具一切佛法。
○次何者下结。
何有三道即三德三德是大涅槃名秘密藏此即具佛果深观十二因缘即是坐道场此即具佛因佛因佛果皆悉具足余例可知。
涅槃从果故名果成真因道场故名为因当知四观皆观三世十二因缘能观智别故使四殊。
(△三结)。
是名上上智观十二因缘得佛菩提。
(△次明判开)。
○次判开亦应约四教五味但文略无于中又二先略述判开。
约此应判粗妙开粗显妙意可解故不委记耳。
○次又四下明判所以。
又四智照四境境若不转其智则粗四境转成妙境粗智即成妙智仍是待绝之意(云云)。
由境转故方得名妙此约悟论妙所以四人用观皆从受起故知四人初观皆以生灭因缘为境用观方法则有四别此生灭境随妙智转方成妙境境若不转智亦不转故知虽用妙智境仍生灭故云不转则粗又何但妙悟须转前之三教亦须待转方受教名如不见三世生灭亦不成三藏之境余例可知是故深须了此境智若得此意下去诸智准此可知仍是待绝之意者若不转粗成妙故成相待意也若即粗成妙方成绝待意也。
○次明四谛者若了所照名异义同则能照智准例可见无俟更说亦为未了故重说耳于中亦先释次判开初又二先引文立意次又云下正释初文三先正引经文次若依下束判经文三今若下明判所以。
二对四种四谛明智者大经云知圣谛智则有二种中智上智中智者声闻缘觉上智者诸佛菩萨。
初如文。
(△次束判经文)。
若依此文束于体析合称为中束大乘利钝合称为上。
次文者涅槃十二明上智中智经意但以三藏二乘对别菩萨今文义立束前两教为中智束后两教为上智已下所引并是圣行品文。
(△二明判所以)。
○第三文者为三先立根对理。
今若约根缘利钝内外事理开即成四。
○次列。
声闻根钝缘四谛事即生灭四谛智缘觉根利缘四谛理即无生四谛智菩萨智浅缘不思议事即无量四谛智诸佛智深缘不思议理即无作四谛智也。
○三指广。
此乃大经之一文。
○次正释文自为四初三藏又三先重引经文。
又云凡夫有苦无谛声闻有苦有苦谛。
○次释。
凡夫不见苦理故言无谛声闻能见无常苦空故言有谛。
○三结。
即是生灭四谛智也。
○次通亦三引释结。
又云菩萨之人解苦无苦而有真谛即是体苦非苦故言无苦即事而真故言有谛乃是摩诃衍门无生四谛智也。
○别教亦三引释结。
又云知诸阴是苦知诸入为门亦名为苦知诸界为分亦名为性亦名为知是名中智。
○释中又三先重对前辨。
依前说者即属声闻也。
○次分别下正明今意。
分别诸苦诸入界等有无量相我于彼经竟不说之是名上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非诸声闻缘觉境界此则异前两意。
○三既称下辨异示相。
既称上智又非二乘境界岂非别教菩萨观恒沙佛法如来藏理耶。
(△三结)。
是为无量四谛智。
○圆教为二先释次例初又四先引次非苦下释三又云下引证四如此下结。
又云如来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谛是实虚空非苦非谛是实。
初如文。
(△次释)。
非苦者非虚妄生死非谛者非二乘涅槃是实者即是实相中道佛性也。
次释中但释一非苦余三例知。
(△三引证)。
又云有苦有苦因有苦尽有苦对如来非苦乃至非对是故为实。
三引证中既云如来非苦等故义同也初并从苦立者由苦故集由集故道灭故以苦为本故云有苦有苦因等以四谛互指立四谛名初以三望苦得四谛名故有苦等四谛之别。
(△四结)。
如此明义既异上三番岂非无作四谛智耶。
(△次例)。
例此一谛为四余三亦应尔谓有集有集果有集尽有集对有尽有尽因有尽障有尽障相有对有对果有对障有对障相如来非此四四十六种但是于实(云云)。
次例者既可以苦为本亦可以三准集望道灭等以为四也如云由集故苦由集故道灭等余二准知余二亦然如此互指乃成藏通别等三教之义今以圆望之故云如来非此四四十六一一教中皆具十六但随教相义理不同。
○次判开中亦名待绝。
如是等智观于四谛谛既未融智谛皆粗独有非苦非对有实为妙。
初文言皆粗者指前三教未会为语耳即相待妙。
若谛圆智亦随圆皆是如来非苦非谛是实之妙智也此即待绝两意(云云)。
次言若谛圆智亦随圆者绝待意也此与前十二缘文末境智相望转文同也。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
音释
捒
(双遇切装捒也)。
诳诱
(诳古况切欺也诱以九切引也)。
?
(克角切)。
派
(普卦切分流也)。
滥
(卢瞰切泥溢也)。
栾
(落宫切)。
暖
(乃管切温也)。
扇搋
(梵语也此云生谓生来男根不满也搋丑佳切)。
羝
(都奚切牡羊也)。
薮
(苏后切)。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