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在中国老百姓的观念中,“龙”就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是先民想象出来的动物。但是有些东西却是很多中国人不知道的!比如在日本,就收藏有龙的标本!而且居然来自中国。
虽然考古曾发掘出多种“龙”形的饰物,但却始终没有发现过“龙”的化石。然而在日本富山县的瑞龙寺,却收藏了一条距今已经有370多年历史的、来自中国大陆的“龙”的实物标本。
收藏在日本寺庙的中国龙标本
这条经过防腐处理制成的标本“龙”,身长约1米左右。头上有角,嘴边有长须,眼形巨大,但只有三只爪,后脚因为退化变得短而小,背脊与蛇相象,全身附有了鳞片(已被涂满金漆),与中国传说中的“龙”相比,体形显然小了一点,应该是一尾尚未成年的“龙”。
这条“龙”,相传是在明治四年时由中国大陆输入的。据记载,发现这条“龙”的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民。当时,这个农民正沿着某条河边走,忽然,他看见了卷缩在河边草丛中的这一条已经奄奄一息的“龙”,便立刻用木棍将它打昏,并装在布袋里带回了家。
后来他将“龙”带到了港口出售,结果被一日本商人买走。日本商人将“龙”运回了日本,砍断了尾巴,制成了标本。当年日本有一位名叫万代藤兵卫的著名收藏家,他从商人家中见到这条中国“龙”的标本之后,爱不释手,便出高价买来收藏。万代藤兵卫生前,在天和二年九月将这条中国“龙”的标本捐赠给了日本富山县浪速区的瑞龙寺,该寺将此“龙”视为镇寺之宝收藏至今。
龙是在佛教中有正式记载的,以下小编就为大家揭秘,关于龙的真相:
几千年来,有关于龙的传说见诸于几乎各个国家和地区,尽管不同民族传说中龙的形象有差别,但基本上大同小异,尤其在中国,据考证最早的龙的形象在8000年前就出现了,但是真正关于龙的详细记载出现在佛教经典中,佛经中说,龙是天龙八部之一,称为龙众,天龙八部是佛教专有术语,为善道八部众生,是佛教的护法神。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
“龙众”中的“龙”,跟我国传说中的“龙王”或“龙”很相似,也主要生活在水中。佛经中有五龙王、七龙王、八龙王等等名称,因为人们对龙非常尊敬,认为水中生物以龙的力气最大,因此尊称德行崇高的高僧为“龙象”,如“西来龙”指从西方来的高僧。并且认为下雨是龙从大海中取水而洒下人间,这点也和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龙很相近。历书上注明几龙取水,表示该年雨量的多寡。龙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罗(意为海)龙王,他的幼女八岁时到释迦牟尼说法的灵鹫山前,听释迦牟尼讲说《妙法莲华经》之后,向释迦牟尼佛进献宝珠,即刻转为男身,腾空而起驾祥云往南方无垢世界示现成佛。这一罕见盛况,为天龙八部所见,这就是佛经中著名的“8岁龙女成佛”。
《华严经》中关于龙的记载还有很多,如:“龙王降雨。不从身出。不从心出。无有积集。而非不见。但以龙王心念力故。霈然洪水。周遍天下。如是境界不思议。白虎通云鳞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有无量诸大龙王,所谓毗楼博义龙王,婆竭罗龙王、云音妙幢龙王……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
2015年夏季某日,北京市民拍摄到天空中的“龙”
北京天空中出现的“龙”
既然龙是天龙八部中的重要角色,那小编再为大家完整介绍一下这个经常听说的天龙八部其他成员:
揭秘佛教天龙八部
相信大多数网友首次听说“天龙八部”是因为金庸的武侠巨著《天龙八部》,加上最近新版的电视剧集《天龙八部》正在热播,所以小编今天就为各位凤凰网友介绍一下“天龙八部”究竟是什么。以及金庸先生为何要以此作为小说的名字。
天龙八部,是佛教专有术语,为善道八部众生,是佛教的护法神。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
天龙八部:天众-山西右玉宝宁寺欲界十二天主诸天众
天众
“天众”,佛教宇宙观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之说,
欲界有六重天;色界有十八天;无色界四天(详见:天人寿命有多长?天上一日地上千年?)。“天众”就是生活在各层天的众生,他们的生活比人间优胜得多,寿命也长得多。天众当然也包括天王,如帝释天主、大梵天王等,民间常称天王为神。中文常用省略语,所以“天”字至少包括四义:一、苍穹;二、天界;三、天人;四、天王。天众指的就是天人和天王。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无常,六道众生处于轮回之中,所以尽管天人的福报大,但他们的寿命终了之后,还是要死的。天人临终之前有五种征状: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第五个征状或说是“玉子离散”),这就是所谓“天人五衰”,是天人最大的悲哀。帝释是众天人的领袖。
天龙八部:夜叉明王
夜叉
“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其中首领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夜叉”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维摩经”注: “什曰:‘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空虚,三、天夜叉也。’”现在人们说到“夜叉”常指恶鬼。但在佛经中,很多夜叉受佛教化转为护法善神,夜叉八大将的任务是“维护众生界”。
天龙八部:乾达婆
乾达婆
“乾达婆”又称为“香神”,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天的专管奏乐演唱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乾达婆”在梵语中有“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乾达婆”,海市蜃楼叫做“乾达婆城”。香气和音乐都是隐约缥缈,难以捉摸。我国敦煌莫高窟中大量的飞天壁画形象,其中手持鲜花、璎珞等供品的即是乾达婆。
天龙八部:阿修罗
天龙八部:阿修罗
阿修罗
“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好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每有恶战,总是打得天翻地覆。大战的结果,阿修罗往往战败,上天下地无处可逃,于是化身潜入藕的丝孔之中。阿修罗王性子暴躁、执拗而善妒。释迦牟尼说法,说 “四念处”,阿修罗王也说法,说“五念处”;释迦牟尼说“三十七道品”,阿修罗王偏又多一品,“说三十八道品”。《大智度论》卷三十五:“阿修罗其心不端故,常疑于佛,谓佛助天。佛为说‘五众’,谓有六众,不为说一;若说‘四谛’,谓有五谛,不说一事。”“五众”即五蕴”,四谛是佛法中的基本观念。阿修罗王权力很大,能力很大,就是爱搞“天下大乱,越乱越好”的事,阿修罗又疑心很重,在听佛说法时,疑心佛偏袒帝释,故意少说了一样。
(延伸阅读:六道轮回中的修罗道是什么?)天龙八部:大鹏金翅鸟
迦楼罗
“迦楼罗”指“金翅鸟神”。这是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颗凸起的如意珠,此鸟鸣声悲苦,以龙为食,每天要吃一条龙及五百条小龙。到命终时,体内积聚诸毒,无法再吃,于是上下翻飞七次,飞到金刚轮山顶上命终。因为一生以龙(大毒蛇)为食物,体内积蓄毒气极多,临死时毒发自焚。肉身烧去后只余一心,作纯青琉璃色。曾有旧小说称岳飞是“大鹏金翅鸟”投胎转世。
天龙八部:紧那罗(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紧那罗
“紧那罗”是歌神,或许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形象,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著名的那些飞天形象,其中手持各种乐器演奏飞行的,即是紧那罗。是专门演奏法乐的音乐家。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们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所以称为“人非人”,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
天龙八部:摩呼罗迦
摩呼罗迦
“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在《首楞严经》中对摩呼罗迦有以下解释:“摩呼罗伽,此云地龙,亦云蟒神,腹行之类也。由痴恚而感此身,聋呆无知,故乐脱伦。修慈修慧,挽回前因,脱彼伦类也。”也就是说,摩呼罗迦是与天龙相对应的地龙,原本是腹行类,但“由痴恚而感此身”,由于“聋呆无知”,反而能“故乐脱伦、修慈修慧”,最终挽回前因,摆脱腹行类,脱胎换骨。
由此我们知道,“天龙八部”出于佛经,小编以为,金庸以“天龙八部”命名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实则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因各自的贪嗔痴而挣扎于人性的悲苦与佛性的解脱之间。但是小说中的人物究竟对应天龙八部中的哪一部,金庸并未做过详细的说明。那么各位凤凰网友现在即可以依据今天的这篇文章,对比被称作“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武侠名著《天龙八部》,看看其中的多位主要人物如萧峰、段誉、虚竹、鸠摩智等分别与佛教天龙八部中的哪一部众生相对应,如果你有什么体会或者发现,欢迎与小编交流,因为小编不仅爱好佛学,也是个武侠迷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