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希热多吉居士:广东六祖寺发生居士穿袈裟事件,引爆空前争议

发布时间:2025-01-18 05:41:39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希热多吉居士:广东六祖寺发生居士穿袈裟事件,引爆空前争议


六祖寺的方丈大愿法师为居士披袈裟

这两天,一则有关广东四会六祖寺的新闻在佛教圈引起轩然大波。事情源于2015年5月18日下午在六祖寺的一场法会,六祖寺的方丈大愿法师将禅宗法卷授予了十二位法师和一位居士。在殿堂里,大愿法师不仅为曾伟居士开示法要,付法偈一则曰:“无尽光明无尽意,本来面目本来心。道同灵光常独耀,弘管理禅法法真”,并当下解开身穿的祖衣为曾伟居士披上。

一、当事人物介绍

大愿法师,1971年9月出生于湖南益阳。1988年就读于湖南财经学院。于1990年8月依湖南岐山仁瑞寺天柱老和尚座下剃度出家,于南台寺宝昙大和尚得戒,于香港宝林寺圣一大和尚得法;1991年进入福建佛学院学习。1995年四月初八,大愿法师在湖南衡阳仁瑞寺升座,时年24岁为中囯最年轻的方丈之一,现任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六祖寺住持方丈等。(摘自百度百科)

曾伟居士,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EMBA教授,东京大学访问学者、中日中小企业比较研究专家,广州欧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欧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欧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

二、为何引起轩然大波?

为何这样一则消息会在佛教圈引起轩然大波呢?因为大愿法师为曾伟教授亲自穿上“祖衣”这件事情太不同寻常了。“祖衣”就是我们常说的“袈裟”。按照佛教的制度,袈裟只能是受比丘戒的出家人才有资格穿。在家人不能穿袈裟,这是佛教的制度。

佛教有二众:出家众和在家众。出家的是僧人,在家的是居士。出家众的衣服,在家众是绝对不能穿的。即便是出家众,沙弥也是不能穿比丘的衣服的。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所著的《沙弥律仪要略》一书中说:沙弥不得披五条衣。沙弥都不能披五条衣,在家人就更不能披了。那么什么是五条衣呢?这要从佛教僧侣的衣服种类说起了。


佛教比丘袈裟

三、什么是袈裟?谁有资格穿袈裟?

通常人们把带有衣钩的那件红色条格状的衣服叫做袈裟。而事实上,僧人穿的衣服是统称为“袈裟”的。袈裟是梵语,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义。“袈裟”是僧尼们的“法衣”,它是从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坏色衣”或“染污衣”。又因为“袈裟”的缝制方法,必须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块,然后缝合起来;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杂碎衣”或“割截衣”。“袈裟”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世田种粮,以养形命。法衣之田,长养法身慧命,堪为世间福田;所以袈裟又叫做“田相衣”或“福田衣”。

“袈裟”的制式有特定的含义。第一:印度地处热带,人们多着白衣。佛教为了僧俗有别,所以规定衣服要染色。第二:白色俗装比较亮丽;法衣坏色不求华艳,可以断除僧人的爱美贪著之心。第三:割截缝制,可以防止有人偷取变卖,这样的衣服也就无法移作他用了。简言之,佛制“袈裟”染色,主要用意在于“毁其形好,僧俗有别”。如梵纲经卷下说:“无论在何国土,比丘服饰,必须与其国人俗服有别”。


袈裟是佛制,在家人不可以穿

四、付法传衣意味着什么?

这件事情会引来佛教界的轩然大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禅宗托付法卷和祖衣,就等于是传衣钵了。付法传衣在佛教中具有古老而深远的意义。阿育王时代的南北佛教都有五师相承的“付法”制度;五师以后部派分化,代表全佛教统一性的付法虽不复存在,而以佛法正统自居的各部派各有付嘱相承。一代一人的付法,据《付法藏因缘传》,是将入灭而付与后人。所付嘱的是“正法”、“法藏”、“胜眼”、“法眼”(禅宗归纳为“正法眼藏”)。古代真正的“付嘱正法”,其意义是“护持”,即维护佛法的纯正,使佛法久住而不变质衰落。即在佛教发展中形成佛法领导中心,表征佛法的统一和纯正。

一代一人师资相承的付法制,深深影响了中国佛教。东晋佛陀跋陀罗来传禅,也传入了师资相承,中国禅门的付法早已有之。达摩祖师来华传禅,到了黄梅的道信,弘忍经五十多年的传弘,形成当时达摩禅的中心。道信为四祖,弘忍为五祖,即是递代相承的“付法”实态。到了四祖道信,有“分头并弘”的倾向,凡修持得悟的都可说有过付嘱;但是大家都争着继承祖位,终于选定了弘忍,这是一代一人的付嘱制。

付法传衣,意味着接法者已经开悟,可以担当起传承法脉,演教弘法的重任。这是佛门里的大事,非同小可。付法传衣,历史上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六祖慧能大师从五祖弘忍大师处接法了。

五、六祖慧能大师的故事

慧能大师(638-713)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所开创的南宗禅后来成为中国禅宗的代名词,禅宗也成为中国佛教宗派中的主流。慧能是广东新兴人,青少年时代家境贫寒。一天,他去集市卖柴,听到有人诵读《金刚经》,忽有所悟,便问诵经人:“此经从何处得来?”诵经人答:“蕲州黄梅弘忍禅师处。”于是慧能决定去参礼五祖。

慧能见到弘忍,自称“唯求法作佛”。因惠能答说:“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而受到弘忍的赏识。慧能被派在碓房里踏碓,一共八个多月。“愿竭其力,即安于井臼;素刳其心,获悟于稊稗”。

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偈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偈子,违背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第二天看到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后来慧能口述,请别人在神秀的偈子旁又写了一个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看到这个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便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

大约十六年后,慧能来到广州法性寺,当时印宗法师正在讲《涅檠经》。时清风吹动旗幡,听众中二僧争论,一说风动,一说幡动。慧能则说,既非风动,也非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印宗法师听言,即把慧能延至上席谈论佛法。见慧能出语不凡,契理契机,不禁问道:“早听说黄梅衣法南来,莫非就是你吗?”慧能出示弘忍所传法衣,公开了自己的嫡传身份。于是慧能在法性寺正式剃发出家。两个月后开始升座讲法。

六、接衣钵与穿袈裟

有居士问:当时弘忍大师传衣钵给慧能大师时,慧能大师也不是比丘,为什么慧能大师可以接法?而大愿法师不能传衣钵给曾伟居士呢?原因有二:

1、慧能大师当时已经开悟,得到弘忍大师的印证。可以担当起演教弘法的重任。

2、慧能大师当时接衣钵时,并没有把祖衣穿上,只是接了过去。后来他在法性寺剃度出家后,才正式穿上祖衣袈裟。这个并不违反佛教祖制。

曾伟居士是否已经开悟,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他以在家人身份,穿上出家人的法衣,这的确有违佛制。如果按照经典上的说法,此举“获罪无量”。此例一开,必将佛制大乱,这是严重的坏法行为,为教界所不容。

七、教界的态度

所以中国佛学院的老师宏海法师在微博上说:论理,修行不以头发见高低;行事,住持法道不能有丝毫违逾!虽云焚香掷戟浑无事魔佛空争是与非!又云,凡世间纲常伦理与上宏下化之事,必定一一认真去作,宁可丧失身命,也不肯越轨而行。闻者不可不知!

而另一位法师则说:三衣乃佛陀为出家众所制,是僧团的象征。今此在家之辈怎敢擅越佛教规矩,行此与正法背离甚远之事,实是佛门之大不幸!希望当事人能够就此事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还佛门如法清静!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