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三,恭迎蕅益大师诞辰。大师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被后人尊奉为净土宗第九祖。23岁时,发四十八愿,自号大朗优婆塞。
听《楞严》时,至“世界在空”、“空生大觉”处,发生疑问,遂决意出家,体究大事。大师平生厌弃名利,以念佛为本,以阅藏著述为业。终身未尝放下笔砚,著述颇多,共计四十余种,近二百卷。
发心应学二事,一智慧,二慈悲方便。(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发心应学二事,一智慧,二慈悲方便。
欲学智慧,莫若读诵大乘方等经典,深解义趣,随文入观,不堕嚼木之讥,不招数宝之诮。又数近明师良友,讨究决择,不可师心自是。
欲学慈悲方便,须深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定当作佛,见僧俗造恶者,勿生轻慢,须怜悯爱念,种种善巧而回护接引之。傥恃己修,见不修行,便生忽慢,自持戒,慢破戒者,自读诵大乘,慢无闻者,自解义,慢愚鲁者,自观心,慢口说者,人我山高,胜负情重,毕生勤苦,止成修罗法界,去菩萨道远矣。——摘录自蕅益大师《灵峰宗论》
【注释】真发菩提心,真修菩萨行,要同时具足大乘要道的慈悲和智慧。因为离了大乘的慈悲,就会成为声闻的“信”、“智”。真能表达佛教的真谛,成就人间无上法门,惟有大乘菩萨行——慈悲和智慧的相助相成而到达圆修圆证。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