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的伦理思想
义 慧
伦理,是中西方历史上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时下颇为教学两界关注的论点。伦理,是有关应该如何做人或生活的一切理想、原则及实践。伦理,是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确切地说,伦理即是宇宙万法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这一领域的学问,叫做伦理学。伦理有其理论性和实践性,理论性的伦理就是所谓的伦理学,而实践性的伦理则是达到知行合一的最终目的,套用天台宗术语就是“解行并进,教观双美。”
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主要以儒、道为主。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其在传播、发展过程中不断与本土的宗教文化碰撞、冲击、融合,最后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同时,佛教受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形成了中国佛教自已特有的伦理思想,内涵丰富,至善至美!诸如大乘佛教六度四摄的菩萨实践,缘起无我的理论指导,五戒十善的人生导航,三学八正道的全局把握,都是佛教伦理观的具体表现。因而,佛教的教理、教规则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教理的全面展开便是理论性的伦理学;教规的实施便是实践性的伦理学。佛教的伦理体系以普度众生皆成佛道为最终目的,基本不外乎理论和实践两大主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既是佛教伦理观的总和,也是两大体系的融合。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佛教伦理有戒律观、因果论、修行观、人生观、孝亲观、平等性、实证性等伦理思想。《法华经》全盘托出了佛陀出世的本怀,有其浓厚的现世性和宗教性,经中所蕴含的伦理思想极其丰富圆满、深刻独到。本文尝试从自行伦理、人际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终极伦理几个层面诠释《法华经》的伦理思想,希望能为当今信息社会中燥动的人心带来一份安宁与清凉,为芸芸众生播种一颗成佛种子。
自行伦理,关注的是人与自我的关系,即是自我道德规范的约束和思想境界的提升。《法华经·安乐行品》是《法华经》四要品 之一,属于“自行之要”,可以说整部《法华经》的修行精髓就在〈安乐行品〉。天台宗二祖慧思大师根据此品著有《法华经安乐行义》,阐述从无相行和有相行两方面来修证“法华三昧。”智者大师著《法华三昧忏仪》,制订修习“法华三昧”的仪规和方法,其中在“第八行道诵经”中即是诵《安乐行品》。由此种种,无不显示出《安乐行品》自行伦理之内蕴所在。
《安乐行品》主要针对一般初发心且忍力未成就的凡夫菩萨在末法恶世弘扬《法华经》须遵寻的四条法则,即安住于行处和亲近处依身、语、意、誓愿四法修行可得“安乐”,进而悟证诸法实相,得大涅槃,自利利他,无所障碍。
第一、身安乐行,包含“行处“和“亲近处。”行处,简单地说即是弘法所遵寻的原则,也可以说是内心的修证功夫,总的来说不离三轨弘经;亲近处,即是在弘法过程中具体遵守的行为事相。行处虽处于身安乐行之中,实则四安乐行的实践都不能离此行处的根本原则纲要。经中说:
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说明菩萨慈悲化世,若遇逆缘,须住安忍,即是著如来衣。“于法无所行”,即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虽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即是入如来室。“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即是观一切法空,坐如来座。这三者说有次第,但行非次第。亲近处,是三业亲习接近的事相,分为两类:第一种亲近处,是对具体事相范围的规定。经云: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
佛开示凡夫菩萨应该远离十种染污业缘,则能持清净戒,令三业清净,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种亲近处,是依持清净戒、实相禅定,来修习中道智慧。经云: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
此是修习空观,观一切法皆缘起无自性。“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此是修习假观,一切法虽空不可得,但皆缘生而假有。前观一切法皆空,如实相,乃至无障无碍,正显示了百界千如的诸法,其体性无非诸法实相,即权而实,即俗而真;后观诸法缘生假有,显示诸法实相之体随缘造百界千如之法,此是即实而权,即真而俗。由此证悟权实不二,真俗不二,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这正是身安乐行的最终所在。
第二、口安乐行,主要是关于言语远离种种过恶。经云:
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这里,所要远离七种过恶:说人过、说经典过、说人好恶长短、轻慢诸馀法师、赞小乘、毁小乘、怨嫌小乘。凡人,岂能无过?但人虽有过,无须宣扬,弘扬《法华经》的人,只求内省。一切经典,大小乘法,皆佛陀为利众生,权巧方便施设。经《法华》的开显,一切法皆是一佛乘法,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不生贡高我慢之心,不自赞毁他、不轻视一切众生,果能如是,便能契理契机的说法,这正是法华圆融思想的具体表现。
第三、意安乐行,是关于心念活动应注意的事项。经云:
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意业远离的过恶有六:嫉妒心、谄心、诳心、轻骂求其长短、恼乱他人、戏弄诸法。当安住意业于三种法中: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誓愿救拔,于是乎一切的嫉妒谄诳,便不会生起。于诸如来起慈父想,如来生我法身,养我慧命,如同世间慈父能给予子女一切,视众生如未来佛,是我大慈悲父,岂可求其长短过恶?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一切众生只要发菩提心,就是大菩萨,就是未来诸佛,岂能轻视、言其终不能得一切种智?在这大悲心、般若心、菩提心的基础上,便可如常不轻菩萨以致诚之心恭敬十方四众菩萨,能随机平等说法,对症施药。
第四、誓愿安乐行,即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发愿以《法华经》救拔众生。经云:
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菩萨对于已经发心的众生,当以大慈与乐的心来助成佛果菩提,对于未发心的六道众生,以大悲拔苦的心,令其出离三界生死。又因其未能闻《妙法华经》,则失去成佛的大益!所以,菩萨当发愿成佛以后,以大悲本愿的心,不论何时、何地的众生,皆能以神通力、智慧力来引导化解,令他们安住在本有的自性清净心中,成就无上佛果菩提。
四种安乐行,“第一名为正慧离著安乐行,第二名为无轻赞毁安乐行,第三名为无恼平等安乐行,第四名为慈悲接引安乐行。” “四安乐”的修行,是自利利他的完整统一,是自性伦理的系统还原,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佛教伦理观。
人际伦理,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相处所应遵寻的法则和所应具有的态度。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人类和谐,世界和平。《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对于人际伦理则做了很好的注脚。
《常不轻菩萨品》,主要讲述释迦牟尼佛因地行菩萨道的情况。当时在最初威音王如来灭度、正法灭后的像法当中,增上慢比丘有很大的势力。此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叫常不轻。经云:
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
常不轻菩萨凡是所见的人,不论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甚至是远见四众皆悉礼拜赞叹,并且这样说道:“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 这位菩萨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而已。即便有人生瞋怒心恶口辱骂,或者以杖木瓦石而攻击他,仍就高声唱道:“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为此,也就称其为“常不轻菩萨”了。
常不轻菩萨之所以能如此,就在于他了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内心深处充满着对一切众生的恭敬,丝毫没有傲慢心的存在。常不轻菩萨就是以此理念为待人原则,所以常怀“不轻”之心,任何人在他心中都是至尊佛陀!这正是大乘佛教伦理的一大特色,也是《法华经》伦理思想的一贯所在。
生活中,人们彼此怀疑猜忌,极端自我,轻视对方,仇恨报复,导致摩擦、纷争、战乱,人际关系不和谐,社会不安定,天下不太平。在家庭中,夫妻、兄弟、子女的相处,如果都能把对方视作未来佛,心存敬重,则夫妻和睦,兄弟和乐,子女和亲。把这种尊敬的理念,由小家扩充到社会的大家,则机关单位、企业集团,不论长官部属,还是老板员工,不论亲朋好友,抑是陌路初交,都能和谐相处,势必纷争不起,长治久安。
这种谦恭礼敬的人际伦理思想,比起儒家的五伦,更适应当今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潮流,可能更容易被现代人群所接受。所以,学习常不轻菩萨行,大有必要!当然,在如今的时代,并非一定见人顶礼磕头,而是要把内心溶入这种远离轻慢、尊重他人的平等理念贯彻在日常待人接物之中。如此,齐家、治国、平天下何愁不实现呢?
《普门品》是《法华经》中第二十五品,属于“四要品”中的化他之要,是《法华经》中“诸法实相”的全体阐释,也是天台圆教思想中化他的具体表现。“普陀洛伽常入定,随缘赴感靡不周”,就是观世音菩萨实相无相而又无不相的利生总括。《普门品》中所表述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普门示现精神,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带来祥和安乐!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的利他精神,就是大乘佛教“六度四摄”的全面贯彻,这正是当今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伦理诉求!
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中对“普门示现”作了十点诠释,所谓:
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离惑普、入法门普、神通普、方便普、说法普、成就众生普、供养诸佛普。
慈悲普,即以无缘大慈之心普度一切众生;弘誓普,即以无作四谛之心发四弘誓愿;修行普,以圆融无碍、触事即理之心修习一切行门;断惑普,以一切种智圆断三惑;入法门普,即入中道王三昧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神通普,一发一切发,广遍十法界之境的神通;方便普,以实相智慧权巧方便,逗机利物;说法普,能以一妙音说法而使一切众生随类解脱;成就众生普,一切世间及出世间所有事业悉皆利益众生,入三菩提;供养诸佛普,以内外理事之供养资成圆智,成就究竟佛果。
上述前五普主要是自行,次三普重心在化他,后二普为总结自行化他。而在《法华经》中的实践,即表现在《普门品》里面的“化他”妙用。
门者,从假入空,空通而假壅;从空入假,假通而空壅。偏通则非普,壅故非门。中道非空非假,正通实相,双照二谛,故名普;正通,故名门。
从观心来说,现前一念心性,生佛平等,能随缘现一切法,自在无碍,即是普门。又观此心,法尔具足三千性相,即空即假即中,以不思议三观缘不思议一境三谛,则随拈一法无非圆通法界,立一切行,辩一切事,皆是普门。若能悟心无相无不相,即入究竟普门。
从以上智者大师对普门的解释,可以了知观世音菩萨正是在证悟诸法实相圆融自在的基础上,能作普门示现的度化工作,菩萨不仅能示现“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正报之身,同时依报的山河大地、泉池林石也适时宜机示现。《普门品》中说:
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身得度者,即现执金刚身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又云: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有一商主将诸商人,齐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
以上从观音菩萨的普门示现到寻声救苦,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智愚、贤圣,只要能至诚恳切地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即有感应示现。正是观世音菩萨这种有求必应的大慈悲应验,以至中国人不论归依三宝的,还是没有归依的,只要有困难,就会祈念观世音菩萨来求助。为此,使佛法更深入民间的弘扬,社会人心而得以净化,对止恶劝善起到极大作用,为社会的安定贡献了无比的力量。所以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俗谚。
这里,我们所要领解和弘扬的是观世音菩萨的平等慈悲、无我利他的大爱精神。
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飞快提速,更加深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泛滥,凡事利字当头,为达一已私利,不择手段,价值危机,信仰危机!钢筋水泥的居室,使人心量变小,只关注自我小家庭,对于他人、社会却漠不关心。精神文明滑波,道德观念颓丧,人心险恶,私欲膨胀。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宣扬观世音菩萨的大爱精神,是何等的迫切需要!因为无我,所以慈悲普覆,在慈悲的基础上,能等视一切众生亲如一体,所以观世音菩萨能寻声救苦,有求必应。这种自利利他、平等慈悲的的大乘菩萨精神,体现了中国大乘佛教在社会伦理观念中的价值导向。我们无论是个人、家庭、团体,乃至社会群体,国际关系,秉持这一众生平等、自利利他、慈悲济世、无我奉献、止恶扬善的伦理思想,着实有助于世俗社会的道德完善和社会的良好秩序,缓解社会矛盾,淡化等级差异,避免战争,维护和平。所以,慈悲就是观音,平等即是普门,慈悲、平等就是社会伦理的根本要义!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然而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掠夺,致使人类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工商业的发达,使空气严重污染;温室效应的提高,使全球持续变暖;森林的大量砍伐,使大自然的免疾力锐减;人类欲望膨胀,让无数生灵泣血不已;自然灾害增多,生态危机,让人不寒而栗。面对如此生态环境,人类试图通过政治、法律,以及生态伦理道德思想的可持续性战略,来化决这一危机。
人类之所以面临生态的危机,其根本原因就是人类错误的思想导向,认为人类是征服自然的工具,人类有着至高的尊严,人类和生态界有着鲜明的阶级性。《法华经·方便品》中所提出的“诸法实相”论,对生态的失衡提供了其伦理性的建设,有助于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法华经·方便品》云: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诸法实相,只有圆满究竟的佛才能够彻底亲证。诸法,即是宇宙万有的一切;实相,即是中道理体之佛性。诸法是即实之权,实相是即权之实。也就是说,宇宙间任何一法,当体即具中道佛性。
《大智度论》卷四十七中说:“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种世间,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众世间。” 众生世间,是指众生的自身存在,也就是正报的有情世界;住处世间,即是众生所居住的客观环境,即是依报的器世界;五众世间,也叫五阴世界,是构成人体生命的五种要素。智者大师以百界千如配合三种世界,便形成天台宗著名的“一念三千”说。
一念三千,表述了相即互具的实相论,提出了个体与整体完全融通的全息思想。“一念三千”成立的理论基础是“性具”说。性,指法性、真如;具,指本具、理具。即任何一念无明识心的生起,当体即具备三千世间的诸法性相。一念与三千,并非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也不是能生与所生、能含与所含的关系,而是相即、互具的关系,也就是说一念即三千,三千即一念。“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 这正是“即”、“具”的圆满脚注。所以,《维摩经》中说“须弥芥子相入”,正显示了任何一个微细事物,都蕴含了宇宙的全部信息。
一念三千的诸法实相论,说明了依正不二,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强调众生平等,万法皆有佛性,不仅是有生命情识的动物,而且无情无识的山川、草木、大地、瓦石等都具有佛性。台宗九祖湛然大师在《金刚錍》中说:
随缘不变之说出自大教,木石无心之语生于小宗。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真如耶?
随缘不变,说明佛性是永远不变的,只是随条件而显现于万物,每一事物都有平等的佛性价值。小乘佛教则认为没有情识的东西没有佛性,湛然大师说,如果无情之物没有佛性,就等于否认了佛性的普遍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具有平等的价值,这就说明在其伦理的意义上,我们要平等对待和我们一起生存在这个宇宙间的任何一个生命。而依正不二之说,正是宣示了我们有情的自体和其依赖生存的自然环境、外部生命是一体的,不可分隔的。离开大自然的怀抱,人类将无法生存,人类伤害大自然,就等于在伤害自身。“天地本是同根,万物原为一体”,一念三千,三千一念,法界圆融,自他不二。大地伦理学的奠基人美国的利奥波德认为:至少要把土壤、高山、河流、大气圈等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看成地球的各个器官,器官的零部件或动作协调的器官整体,其中每一部分都有确定的功能,世界万物构成的集合便是大地。这正是《法华经》中所说诸法实相生态伦理意识的具体表现。
保护自然界一草一木,爱惜身边任何一个生命,努力营造和谐的生存环境。那么,《法华经》中的诸法实相说,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论,则是生态伦理观最有力的见证!
佛教,是唯证相应的宗教,佛教伦理的最高层面就是让一切众生圆满成佛。《法华经》是佛陀成道四十年以后所说,是佛陀一代教法的最高极谈,托出了佛陀出世的本怀。《法华经·方便品》云: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简要地说,佛陀出世的大事因缘就是让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皆可成就佛果菩提。今从以下事例来证显《法华经》的终极伦理。
1、二乘人成佛
天台家判佛陀一代教法为五时,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前四时中,佛陀未公开宣布二乘人能成佛,因为在前四时二乘人的一佛乘根性未融,历经四时的调停鋾铸,到法华会上,大根已熟,佛陀则三周说法,授记二乘人成佛。《方便品》云:
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馀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
此意即开三乘之权法,为示一佛乘之实法,众生根熟,则会三乘权法而归于一佛乘究竟之法。换言之,经《法华》的开显,前四时之法当体即是《法华》之究竟,二乘人始知与佛无异,同俱一切种智。因此,三周授记,声闻作佛。其中《方便品》,佛陀广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上根舍利弗疑惑冰消,妙悟诸法实相之理,原本就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的真佛子,这即是“法说一周”上根舍利弗得记成佛。中、下根人未能领解实相之理,于是佛陀再“喻说一周”,施设羊车、鹿车、牛车三车之权法,引诱中根声闻出离三界火宅,后赐大白牛车,显示一佛乘之法,这种方便譬喻善巧之权法,中根人转迷为悟,得证诸法实相之理,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犍连等四大弟子蒙佛授记。《信解品》云:
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通过法说、喻说二周的说法,下根声闻仍就不解,自嗟根钝,成佛绝份,难近佛慧。佛为增其信心,作“宿世因缘一周”说,使这类下根声闻弟子知晓在大通智胜佛时就已经种下了一佛乘的种子,使其明白根深枝茂,源远流长,宿因既深,教起亦大,了悟宿世久远之机缘而悟,此有富楼那等千二百人授记成佛。
至此三根声闻皆蒙佛授记成佛,泯二乘之权果,领法王之家业,废草庵之滞情,登妙法之堂奥,事无不尽,理无不穷,出世本怀,于此大畅。
2、提婆达多成佛
释迦牟尼佛因地行菩萨道,为欲成就六波罗密,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因此勤求法华,无有懈惓。当时提婆达多教授释迦牟尼佛《妙法莲华经》,故尔佛陀得成无上菩提。《提婆达多品》云:
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佛世时,提婆达多是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的五逆罪人,佛陀却在法华会上为提婆达多授记成佛。经云: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由此说明善恶本无实体可得,其当体即是一如。提婆达多正是了悟“行于非道,通达佛道”的圆教思想,因此所作一切行业同于如来,是故蒙佛授记作佛。这种善恶一如的思想正是天台智者大师所提倡的“性具实相”,意即吾人自性体中具有善恶两方面因素,此是相互对立但又相互统一,亦即互具。诚如智者大师说:
又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恶业性相,只恶性相即善性相,由恶有善,离恶无善,翻于诸恶,即善资成。
若大乘观心者,观恶心非恶心,亦即恶而善,亦即非恶非善;观善心非善心,亦即善而恶,亦非善非恶,即恶而善,即善而恶。
这就说明善恶是当体相即,一体两面。善恶互具说,既以性善论指出人们修行悟道的理想境地,同时也以性恶论启以恶人迷途知返,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从善信心,显示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的“菩提承诺。”这种“贪欲即道,无明即法性”的性具主张,是智者大师的伟大创举,是对诸法实相、圆融理论深刻且又极致的发挥,比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说”,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及以扬雄为代表的“善恶混”,更为圆满彻底。善恶性的圆融,如同水与波相有别,而湿性却周遍融通,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所以,提婆达多的成佛也就顺理成章了。
3、龙女成佛
龙女,三恶道中之畜生女,是娑竭罗龙王的女儿。在法华会上,她以价值三千大千世界的宝珠供养佛陀、蒙佛纳受这一疾速之事来说明自已成佛之快,但却引起在座舍利弗和智积菩萨的怀疑。因为舍利弗认为“女人垢秽,非是法器”,怎能成就无上菩提?又女人有五种障碍:“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 而八岁的龙女却现身证明,于刹那间转女成男,在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 看到这一事实,智积菩萨和舍利弗,以及一切众会也就怀疑顿释、默然信受。
龙女成佛,说明男女身相不可得,其体性平等。所谓女身,即非女身,是名女身。明代焦竑纂《法华精解评林》云:
戒环曰:即修行此经速得佛之证也。龙宫无数菩萨,皆是文殊化度,而独举八岁龙女成佛者,明佛性不问男女、不在老成、不择异类。但根智之利,所造之深,刹那回光,则菩提可至,亦乃破三乘远系而进其濡滞也。
“龙女成佛”这一经证,解除了小乘认为女人不能成佛的滞情,打破了传统观念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桎梏,带给现代女性以修行动力与反思,揭示女性在成佛道路上的修行功不唐捐,说明女性皆可成佛亦是佛陀出世之本怀,并非如儒家所说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
3、普记成佛
普记成佛,即是普遍授记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这种普记成佛的思想理论,在《法华经》中随处可见。
过去已经成佛的,如《方便品》中说:
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苇,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现在当成佛的,如《法师品》中说: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药王,汝见是大众中无量诸天、龙王、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目*侯】罗伽、人与非人,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未来必定能成佛的,如《法师品》中说: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由过去、现在、未来的授记成佛,说明了“佛种从缘起,是法住法位”,显示了《法华经》的殊胜,显示了佛教最高价值之所在。
以上通过二乘人的成佛、五逆提婆达多的成佛、七岁龙女的成佛,以及普记一切众生的成佛,充分证明一切众生生命存在的究竟价值,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消溶高下、善恶、尊卑等的分别,体现了《法华经》绝对平等的终极伦理思想,这是他经所不及,更不是其他宗教伦理和传统世俗伦理所可比拟的。
综上所述,我们从《法华经》中的《安乐行品》、《常不轻菩萨品》、《普门品》、《方便品》简单介绍了自性伦理、人际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终极伦理五方面,说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佛之间的伦理关系。籍此关注、挖掘《法华经》中丰富的伦理资源,弘扬《法华经》的一佛乘思想,使中国大乘佛教慈悲济世、自利利他的伦理思想遍及全球。
《法华经·化城喻品》中说:“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