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指头陀寄禅长老幼年没有读过书,一日过洞庭湖,在船头上脱口而出一句妙诗“洞庭波送一僧来”,众人皆惊叹。 这句诗不但有文学的韵味,而且富有禅机。
寄禅长老没有上过学,怎么能作出这样的好诗呢?这就是从心内而来的般若智能。心内的世界灿烂,多彩多姿,都是吾人开拓的,因为那本来都是我们的本性。心内的般若是我们的根本,心外的知识是我们的枝叶,根本有了,枝枝叶叶自然生长。
我们过去忽略了自己心内的般若,忽略了根本,只在枝末上探讨,往往费了加倍的力量,收获反而有限。心内的般若,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能源,就是我们的本性。
佛教讲“众生皆有佛性”,每一个人皆有成佛的可能;有成佛的“能”,这个“能”就是我们的本性。真正的能源,应该是我们心内的般若。科学家有了般若智能,发掘本性里的能源,可以把人送到太空,送到月球;哲学家把自己本性的能源发掘出来,对宇宙人生可以做更深入的探讨。任何一个学说,如果有特殊的成就,都必须要向自己心里的能源探讨。
什么才是心内的般若?
其一,本有的佛性是我们心内的般若。佛陀在菩提树下初成正觉,第一句话就发出他证悟后的宣言:“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如来的智能德相就是我们的佛性,也就是我们心内的般若。我们为什么要怀珠作丐、有宝还穷呢?
其二,内证的真如是我们心内的般若。真如和佛性是异名同义,我们轮回生死,能够万劫千生,是靠我们有个真如。我们能离生死烦恼,也是靠我们的真如。真如好比一块黄金,尽管你把它制成戒指、手环、耳坠、手表,但黄金的本质是不变的。吾人就靠这不变的真如,可以升华自己、净化自己。
其三,无住的心境是我们心内的般若。《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吾人心有所住,所以心有所偏、心有所执。如那无住的心境,就是无限、无量、无边、无尽。如果吾人有了无住般若,又何须斤斤计较蝇头小利或人我是非呢?
其四,永恒的本体是我们心内的般若。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而无常,唯有心内的般若才是我们永恒的本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找自己的根,找自己永恒的生命!找根,找永恒的生命,先要体证心内的般若,一通百彻,世间的知识就从自性般若中流出。
佛光菜根谭
一个人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一个人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