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第七十一卷 阿毗昙毗婆沙论

发布时间:2019-06-26 06:29:01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第七十一卷 阿毗昙毗婆沙论

智犍度八道品第一之一

佛说学人成就八种学道迹。漏尽阿罗汉。梵行已立。成就十种无学道。学人八种学道迹。几成就过去。几成就未来现在。漏尽阿罗汉。梵行已立。十种无学道。几成就过去。几成就未来现在。如此章及解章义。此中应广说优波提舍。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于世中愚言无过去未来世成就说现在世是无为法者意故。亦明过去未来行成就是实有法。若过去未来行。非实有者。则无成就不成就。过去未来行者。如第二头第三手第六阴第十三入。无有成就不成就者。以有成就过去未来行故。知过去未来行是实有法。复有说所以作论者。或有说成就非实有法。如譬喻者。尊者佛陀提婆说。成就无体。非实有法。所以者何。若众生不离彼法。名为成就。然不离是分别相待和合法。无有实体。如五指聚。名之为拳。散则非拳。若众生不离彼法名为成就。若离彼法不名成就。问曰。彼何故作如是说。答曰。彼依佛经。佛经说转轮王成就七宝。彼为成就他身法及非众生数法耶。若转轮王成就轮宝神珠宝者。则坏法体。所以者何。亦是众生数。亦非众生数故。若成就象马宝者则坏趣。所以者何。亦是人趣。亦是畜生趣故。若成就玉女宝者则坏身。所以者何。亦是男身。亦是女身故。若成就主藏主兵臣者则坏业。所以者何。亦是尊贵。亦是卑贱故。欲令无如是过故。说成就无有实体。欲止如是说者意。亦明成就有实体。若成就无实体者。则违此经。如说学人成就八种学道迹。漏尽阿罗汉。梵行已立。成就十种无学道。圣人有漏心现在前时。成就过去未来现在。无无漏道故。则不成就。复违余经。如说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无记法。若善法现在前时。则离不善。无记法。不应成就。不善法现在前时。则离善法。无记法。不应成就。无记法现在前时。则离善不善法。不应成就。复违余经。如说比丘成就七法。于现法中。多住喜乐。若修方便。必能尽漏。无有比丘成就七法者。于七法中。若起一一法现在前。则成就一法。若起余法现在前。于七法中。则不成就。复违余经。如说如来成就十力。无有如来成就十力者。若成就一力。若不成就如来。于十力中。若起一一力现在前。则成就一力。所以者何。于一刹那中。无两慧并现在前何况多。若起余法现在前。则不成就力。复有余过。凡夫人可言离三界结。离三界结人可言凡夫人。凡夫人可言离三界结者。凡夫人善不隐没无记心现在前时。则不成就过去未来现在三界结。应是离三界欲人。离三界欲人是凡夫者。阿罗汉起善有漏及不隐没无记心现在前时。则不成就过去未来现在无漏法。以不成就无漏法故。应是凡夫。欲令无如是过故。说成就是实有法。问曰。若成就是实有法者。譬喻者所引经云何通耶。答曰。转轮王于七宝中。得随意自在用故。世尊说名成就。复有说所以作论者。或说成就是实有法不成就非实有法。为止如是说者意。亦明不成就是实有法。若不成就非实有者。成就亦非实有。所以者何。因不成就故。施设成就。如因明有闇因夜有昼因寒有热。因不成就有成就亦尔。复次不成就与成就。是两两近相对法。如贪与不贪恚与不恚痴与不痴。是两两近相对法。彼亦如是。复次若不成就无实体者。则无施设有断烦恼法。所以者何。圣道生时。断于烦恼。非如以石磨香。圣道生时。断烦恼得证解脱得故。名断烦恼。复有说所以作论者。或有说圣道是无为法。如毗婆阇婆提说。圣道是无为法。彼作是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是一常住法。诸佛出世。尽觉悟此道。譬如庄严象马之乘。多人更乘人人虽异而乘常一。如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是一常住。诸佛出世皆悟此道。诸佛虽异。其道常一。问曰。彼何故作如是说。答曰。依于佛经。佛经说。我得过去诸仙所得旧道。以佛说道是旧法故。言是无为。为止如是说者意故亦明道在世中。若道在世。必是有为非是无为。所以者何。无有无为法在于世者。若道是无为法者。则违此经。如说毗舍佉优婆夷。往诣檀摩提那比丘尼所。作如是问。道为是有为为是无为耶。彼作是答。毗舍佉优婆夷道是有为非是无为。问曰。若道是有为非无为者。毗婆阇婆提所说经云何通。答曰。以五事同故。说名旧道。一以方便同。二以地同。三以行同。四以境界同。五以所作同。方便同者。如一佛于三阿僧祇劫满足六波罗蜜。诸佛亦尔。地同者。其道尽在第四禅地。行同者尽行十六行。境界同者尽缘四谛。所作同者。如一佛以道灭烦恼。一切佛亦尔。以此义通彼经。若如经所说。不依义者。即此经中说。我曾过旧城旧村城村。可是无为法耶。虽说城村是旧。而非无为。道亦如是。虽说旧道。而非无为。如偈说。

若断欲无余如莲华在水

比丘离彼此如蛇脱旧皮

蛇皮可是无为法耶。如是蛇皮虽说是旧。而非无为。道亦如是。是故为止他义欲显己义。亦欲说法相相应义故。而作此论。

八种者。正见乃至正定。成就者。问曰。谁成就。为法成就。为人成就耶。若法成就。一切法无所欲。云何成就。若人成就。于实义中。人不可得。若无有人。云何成就。答曰。应作是说。成就非法非人。实义中有成就不成就。而无成就不成就者。实义中有缚有解。而无缚者解者。有烦恼有出要。而无烦恼者出要者。有生有死。而无生者死者。有业有业报。而无作业受业报者。有道有道果。而无修道证道果者。于实义中。有成就不成就。而无成就不成就者。或有说者法成就。问曰。若然者。眼入成就十一入。十一入亦成就眼入耶。答曰。若作是说。眼入成就十一入。十一入成就眼入而无过。评曰。应作是说。成就非法非人。然四阴五阴生时。有如是相似得。名成就不成就。尊者和须蜜说曰。一切法无所欲。于无所欲法中。有何成就不成就者。问曰。若然者佛经云何通。如说此人成就善不善法。答曰。此是如来随俗言说而无有实。问曰。云何是成就义。尊者和须蜜答曰。不断义是成就义。问曰。若然者。具缚凡夫于一切法。不断尽成就耶。答曰。不也。不得彼法故。复次不弃义是成就义。问曰。若然者。学人不弃无学法。成就彼法耶。答曰。不也。不得彼法故。尊者佛陀提婆说曰。得而不失义。是成就义。若得彼法不失。是名成就。问曰。何故名学为学。学法故名学耶。为得学法故名学耶。若学学法是学者。定犍度所说云何通。如说学住自性。若得学法是学者。佛经云何通。如说佛告尸婆迦。学学法故名学。答曰。应作是说。学学法故名学。问曰。若然者。佛经善通。定犍度所说云何通。答曰。彼中说得学法故名学人。复有说者。得学法故名学。问曰。若然者。定犍度所说善通。佛经云何通。答曰。佛经中说。不舍期心。不舍方便。学人若住善不善无记心。而不舍趣涅槃心故名学。如人在道路中止息。他人问言。欲何所趣。彼人答言。欲趣某方。其人以不舍去心故。虽住言去。彼亦如是学迹者。问曰。无学迹于学迹。明净胜妙。何故但说学迹。不说无学迹耶。答曰。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说有余。复次此说始起初入法者已说学。当知亦说无学。复次以所作各各不同故。学人以道迹所作胜。无学人以解脱所作胜。如王与臣所作各各不同。王以尊贵降伏所作为胜。臣以执仗斗战所作为胜。彼亦如是。复次学道迹。能断烦恼。犹如器仗。能破怨敌。无学不尔。复次学道迹。能作断烦恼方便及断烦恼。无学不尔。复次数数行义是道迹义。无学不数数行故。不名为迹。

学人成就八种道迹。几成就过去。几成就未来。几成就现在。答曰。若依有觉有观三昧。有觉有观三昧者。是未至及初禅。问曰。此中何者是依。答曰。或有说者。俱生故是依。复有说者。次第缘是依。评曰。应作是说。依彼二地起此法故名依。初者有四种。一得正决定初。二得果初。三转根初。四离欲初。得正决定初者。依彼二地得正决定。得果初者。依彼二地初得学果。转根初者。依彼二地信解脱转根作见到。离欲初者。以世俗道离欲依彼二地。初起无漏道现在前。此中依四种初而作论。随相而说学见现在前。问曰。学人或起非学非无学见。何故但说学人学见现在前耶。答曰。应作是说。或学见现在前。而不说者。当知学人必起学见。不起非学非无学见。如所说诸初刹那现在前无过去。所以者何。未有一刹那经生灭者。设有生灭。以得果转根故。而舍八未来成就。修八现在成就。若灭已不舍。灭者是无常。灭不舍者。舍圣道有三种。一得果。二退。三转根。若不得果。不退不转根。即依彼地灭已复起现在前。问曰。何故依彼地灭已复起现在前耶。答曰。学人依彼地。共烦恼战得胜。破结怨敌。念其恩故。复起现在前。如人着铠执仗。与怨共斗。既得胜已。其人后时。以念恩故。数数修治器仗。而覆藏之。不令毁坏。彼亦如是。复次以四事故。重起现在前。一欲受现法乐故。二欲游戏故。三欲观先所作故。四欲受用圣法故。学第二刹那顷。八成就过去。是前刹那生灭者。八成就未来。是未来修者。八成就现在。是现在前者。彼灭已不舍。若依无觉无观三昧。学见现在前。八成就过去。是依有觉有观地生灭者。八成就未来是未来修者。七成就现在。是现在前者。除正觉。所以者何。地无正觉故。彼灭已不舍。依无色定。学见现在前。八成就过去。是有觉有观地生灭者。八成就未来。是未来修者。四成就现在。除正觉正语正业正命。彼地无故。彼灭已不舍。若入灭定。若起世俗心现在前。八成就过去。是有觉有观地生灭者。八成就未来是未来修者。现在无。若入灭定。是时无心。有心者能修道。若起世俗心现在前。彼心是有漏。此中但说无漏道种。若依无觉无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是第二第三第四禅。问曰。此中何故不说中间禅耶。答曰。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说有余。复次已在后所说中故。所以者何。更无异种。与第二第三第四禅种同故。依义如先说。初者有四种。如先说。学见现在前如说。初刹那不成就过去。如先说。八成就未来七现在。如先说。彼灭已不舍。如先说。复依无觉无观三昧。学见现在前。第二刹那顷。七成就过去。是依无觉无观地。生灭者。八成就未来。七现在。如先说。彼灭已不舍。依无色定。学见现在前。七成就过去。是无觉无观地生灭者。八未来四现在成就。如先说。彼灭已不舍。入灭定。若起世俗心。如先说。彼灭已不舍。依有觉有观三昧。学见现在前。七成就过去。是无觉无观地。生灭者。八未来八现在成就。如先说。若依无色定。无色定名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依者如先说。初者四种初。如先说。此中依离欲初而作论。非得正决定初。所以者何。无有依无色定得正决定者。非得果初。所以者何。无有依无色定得学果者。非转根初。所以者何。无有依无色定转学根者。以世俗道。离下地欲。后依彼地初起无漏道现在前。最初刹那无过去。八未来四现在成就。如先说。问曰。如世俗无色定非不因世俗禅。无漏无色定非不因无漏禅。世俗禅。是世俗无色定方便所依门。无漏禅是无漏无色定方便所依门。何故说无过去耶。答曰。道种或有在禅地者。或有在无色地者。彼虽起在禅地者。未起在无色地者。是故无过去灭者。是无常灭不舍者舍圣道有三种。如先说。依彼地生灭圣道复起现在前。问曰。何故依彼地生灭圣道复起现在前耶。答曰。以念恩故。广说如上。第二刹那顷。四成就过去。是依无色定生灭者。八成就未来。是未来修者。四成就现在。是起现在前者。除正觉正语正业正命。彼地无故。彼灭已不舍。若入灭定。若起世俗心现在前。四成就过去。八成就未来。现在无。如先说。彼灭已不舍。依有觉有观三昧。学见现在前。四成就过去。是依无色定生灭者。八成就未来。是未来修者。八成就现在。是起现在前者。问曰。无色定次第能起有觉有观三昧耶。答曰。不能。此说说次第。不说定次第。此说说随顺。不说定随顺。彼灭已不舍。依无觉无观三昧。学见现在前。四成就过去。是依无色定生灭者。问曰。过去有八。是依有觉有观三昧生灭者。何故说四耶。答曰。此中一切处唯说最初生灭者。八成就未来。是未来修者。七成就现在。是起现在前者。除正觉。彼地无故。问曰。此中说何等学人。答曰。此中说习学次第入一切定。犹如登石上梯者。先入有觉有观三昧。次入无觉无观三昧。次入无色定。次入灭定。次起世俗心。说如是学人。若先入有觉有观三昧。次入无觉无观三昧。次入无色定。次入灭定。不起世俗心。不说如是学人。余如杂揵度。人品中说十二枝缘端正女人喻。

有四种道。一苦迟慧道。二苦速慧道。三乐迟慧道。四乐速慧道。问曰。应说一道。谓尽苦道。尽生死有道。尽老死道。应说二道。一尽色道。二尽名道。应说三道。一尽欲界道。二尽色界道。三尽无色界道。应说五道。谓尽色道。乃至尽识道。应说十一道。谓尽老死道。乃至尽行道。若以在身若在刹那。则有无量无边道。何故世尊于一道广说四道。于无量无边道。略说四道。云何施设立四道耶。答曰。以三事故。一以地。二以根。三以人。总而言之。以三事应以二事。或以地以根。或以地以人。以地以根者。依未至中间三无色定。钝根人所行道。是名苦迟慧。即依此地利根人所行道。是名苦速慧道。依根本禅。钝根人所行道。是名乐迟慧道。即依此禅。利根人所行道。是名乐速慧道。是名以地以根。以地以人者。依未至中间禅三无色定。坚信信解脱时解脱人所行道。是名苦迟慧道。即依此地坚法见到。非时解脱人所行道。是名苦速慧道。依根本禅。坚信信解脱时解脱人所行道。是名乐迟慧道。即依此禅。坚法见到。非时解脱人所行道。是名乐速慧道。是名以地以人。

问曰。四道体性是何。答曰。是五阴四阴性。若在禅地是五阴。在无色定是四阴。此是四道体性我相物分。

已说体性。所以今当说。何故名道。道是何义。趣向正义是道义。趣向涅槃城义是道义。苦迟慧道者。问曰。无漏道非苦受不与苦受相应。何故名苦耶。答曰。诸边无色道难生故名苦。根本禅道易生故名乐。云何诸边无色道难生耶。答曰。欲界烦恼及业系缚故。多用功。乃生未至禅。如人被缚。多用功力。乃能自解。彼亦如是。或有修不净观生彼地者。或有修安那波那念生彼地者。修不净观者。或于十年或十二年中。常观白骨。或有能生彼地者。或不能生者。修安那波那念者。若于十年若十二年中。常数息。或有能生彼地者或不能生者。已离欲爱。不多用功。能起初禅现在前。初禅异心心数法灭。异心心数法生。灭粗心生细心。觉俱心灭。观俱心生。如人以木折木多用功然后乃折。初禅亦尔。异心心数法灭。异心心数法生。粗心灭细心生。觉俱心灭。观俱心生。已离初禅欲。不多用功。起第二禅现在前。第三第四禅亦如是。问曰。离第四禅欲。亦不多用功起无色定现在前。何故名苦道耶。答曰。无色定是微细法。或有言无无色定者。如多毗婆居士。往诣尊者阿难所。作如是问。尊者阿难。我是在家之人。长夜乐着色声香味触。闻说无色众生。心生怖畏。如临大坑。云何名众生而无有色根本禅是乐道。如二人俱至一方。一从水道。一从陆道。虽俱至一方。从水道者乐。非陆道者。诸众生离欲亦如是。或依诸边无色定。或依根本禅。虽俱得离欲。依禅者乐。非诸边无色定。复次有二种乐故名乐。谓受乐猗乐。三禅中有猗乐受乐。第四禅虽无受乐。而猗乐多胜。余地二种乐。复次有二种乐故名乐。谓旧乐客乐。旧乐者。住禅起禅现在前。客乐者。住禅起无色定现在前。余说禅乐相。如上四禅中广说。问曰。何故名迟。答曰。以得此道不能速至涅槃城故名迟。问曰。何故名速。答曰。以得此道能速至涅槃城故名速。问曰。若不速至名迟疾至名速者。有信解脱人速至胜见到者。若信解脱人精勤。见到人不精勤。则信解脱人速有所至。非见到者。如偈说。

不放逸放逸睡眠觉寤者

犹如利钝马前发者先至

犹如二人俱至一方。一乘疾马。一乘钝马。虽乘钝马。以前发故。先有所至。如是信解脱人。勤行精进。先至涅槃。见到人不勤精进故。后至涅槃。答曰。此中说等行精进者。若等行精进。见到者则先至。问曰。此四道是四阴五阴性。何故说名慧耶。答曰。此道虽是四阴五阴性。以慧偏多故名慧道。如见道是五阴性以见偏多故名为见道。边等智。是五阴四阴性。以智偏多故名智。金刚喻定是五阴四阴性。以定偏多故名定。四道亦尔。是五阴四阴性。以慧偏多故名慧道。云何苦迟慧道。如经说。比丘厌恶五取阴。是名苦迟慧道。问曰。此道缘四谛。何故世尊唯说缘苦谛耶。答曰。应说缘四谛。而不说者。当知此说有余。复次此说始初入法。为说缘苦谛。当知亦说缘余谛。复次佛经说四道方便。不说四道体。四道方便道中。作如是厌恶观集法。经中复说。云何苦迟慧道。答曰。非根本禅所摄钝五根是也。云何苦速慧道。答曰。非根本禅所摄利五根是也。云何乐迟慧道。答曰。根本禅所摄钝五根是也。云何乐速慧道。答曰。根本禅所摄利五根是也。问曰。此道是五阴四阴性。何故但说是根耶。答曰。此中说最胜者五根性。是巧便能成大事故。问曰。为有中根不。若有者此中何故不说耶。若无者佛经云何通。如说诸众生随世而生。随世而长。有下根者。有中根者。有上根者。其上根者。烦恼微薄易可教化。若不闻法则退失善根。答曰。应作是说。无有中根。所以者何。见道有二种。一坚信道。二坚法道。修道中亦有二种。一信解脱道。二见到道。无学道中亦有二种。一时解脱道。二不时解脱道。以无第三道故。无有中根。问曰。若然者。佛经云何通。答曰。受化见圣谛者。或有在初。或有在中。或有在后。在初者名利根。在中者名中根在后者名下根。复次受化见圣谛者。有近有远。或有不近不远者。近者是利根。如憍陈如等。远者是钝根。如须跋陀罗等。不近不远是中根。如舍利弗目揵连等。复有说者。有中根。问曰。此中何故不说耶。答曰。已说在先所说中。若说下根时。中根则在上根中。若说上根时中根则在下根中。是故尊者瞿沙作如是说。中根为在何处。答曰。在下中。所以者何。上中下者名中。复次在上中。所以者何。下中上者名中。复次俱在二中。评曰。如是说者好。所以者何。佛亦是坚法人。辟支佛亦是坚法人。声闻得波罗蜜者。亦是坚法人。彼根尽等耶。以于一道有三种根故。经作是说。以无第三道故。阿毗昙者。则说无中根。是故二说善通。集法经复说。修行广布苦迟慧道。能满足苦速慧道。修行广布乐迟慧道。能满足乐速慧道。问曰。此说何者满足。为说满足根。为说满足离欲耶。若满足根者。苦迟慧道则满足二速慧道。乐迟慧道亦满足二速慧道。若满足离欲者。则迟道满足迟道。速道满足速道。答曰。应作是说。满足根。所以者何。彼经说相似法满足。不说不相似法满足。苦道与苦道相似。乐道与乐道相似。问曰。谁成就几道。答曰。或一或二。谁一耶。答曰。未离欲界欲钝根者。成就苦迟道。已离欲界欲成就二。谓乐迟道。未离欲界欲利根者。成就一苦速道。已离欲界欲成就二。谓乐速道。尊者僧伽婆修说曰。有尽成就四道者。如依根本禅。转根住无碍道时。不舍二钝道。已得二利道。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若作是说。则坏根坏人。坏根者。亦是钝根。亦是利根。坏人者。亦是信解脱。亦是见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普门品全文

  • 普门品注音

  • 普门品念诵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