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佛法里的空说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2-12 05:37:13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佛法里的空说的是什么

近日吴秀波事件让《金刚经》火了一把,不少吃瓜群众都嚷着要买《金刚经》来看看,其实如果想搞懂《金刚经》说什么,一开始就读这部经典并不合适,而是应先读懂《楞严经》,因为一切佛教经典都是围绕佛法里的“空性”来说的,而《楞严经》说“空”说得最明白,如果先读金刚经,明白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字面意思,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观,就可能会得出“人生如戏”的观念,进而就何处不是戏游戏人间了,真正的佛法不是游戏人间,而是既要人放得下看得开也要人严肃认真地对待内心,既要人不要太执着尘世也要人认真地过好这一生并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

《楞严经》挺晦涩难读的,不过只要硬着头皮读下去会一点点明白佛法里的”空“说的到底是什么。"七处征心、八还辩见"、“因缘和合”、“缘起有自性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五蕴皆空“"说似一物既不中“这些佛学名词都是以这个“空”为内核加以阐述,明白了这个“空”读佛经就能一通百通,不明白这个“空”会觉得佛法在扯蛋,读错了这个“空”则会着相陷入顽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而事实上,佛法里的“空”和“第一因”、“自性”、“菩提心”有关、和西方人说的灵、上帝、神性有所类似,这个“空”并非是什么都没有的虚无。实际上,佛陀的意思是:要我们透过这个“空”,去找一样我们“眼睛看不见,想也想不出,感受也感受不到的东西”——佛性真心。

关于着相、顽空、自性、菩提心……这些概念,现在不需要太明白,我们先回到怎么理解佛法里的”空“这个问题上,读《楞严经》,其实就是看佛陀如何用和他弟子一问一答的方式,告诉你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空“的以及为什么是”空“的,包括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物质、思想、感受、行为……,统统都是空的。

要再次强调,这个”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不是虚无主义,不是人生无意义论,如果学佛学出了这种感觉就走偏了(也就是上面说的着相,着了顽空的相),会认为这世界什么都没有,,感觉到的都是幻觉,眼里一片虚无茫然,对世界失去兴趣,一切都没意义,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理了,要不隐居,要不出家,甚至自杀……,而这些都不对,大大曲解了佛陀的本意。

我用两个自编的对话情景来提炼《楞严经》的精髓,谈谈什么是佛法里初步的”看空“,对话里有两个人物:A和B,各位也可以自己去找《楞严经》来读做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我觉得如果读完下面的对话,也许会有助于更快地理解《楞严经》进而更快地掌握佛法的精髓。

一,物质界的看空

A把玩着手中的杯子问B:你说万事万物要看空,我现在手里确实是有个杯子啊,你怎么能说没有呢?

B答:这个杯子包括你总有一天会消失掉,这世间有什么东西是长存永恒不变的呢?就算是所谓永恒的钻石在无氧720度温度下也要化为液体,就连广博无边的宇宙最终也会消亡,更何况你和这杯子,在时间的推移下很快就会变化和消亡,相对于无始无终的永恒,你和这杯子现在存在的状态和时间只能算一刹那,所以我说在这世界上不存在你和这杯子,你所认为的你和这杯子的存在以及存在多长多长的时间是一个幻觉。

A:好吧,就算是一个幻觉就算是一刹那,至少我手里现在还是有个杯子哦。

B:你认为你手里有个杯子是真的吗,真有"杯子"这么个东西吗?

A:当然。

B:嗯,你说你手里拿着的这个东西是个杯子,那我问你,杯子的杯盖,杯底,杯身是不是杯子?

A:当然不是,它们只是杯子的一部分。

B:既然它们不是杯子,那我把它们一样样的拿走,杯子应该还有,那我现在把它们拿走了,先是杯盖,然后杯底,最后杯身,现在,你看杯子还有吗?

A:........,没了?不对不对,他们是杯子的一部分,所以就是杯子。

B.那我把他们分别拿出来,一样样放你面前,你看它们哪个是你原来的那个杯子?你能称杯盖为杯子吗?它们就是杯子?

A:............,他们组合起来就是杯子,不组合起来就不是杯子。

B:那这样说,你既可说他们是杯子也可说他们不是杯子,一样东西真有自性(自性就是独立,自在自有,确有其物的意思)的话,你就该可以为它定个性,那现在它们摆在你面前,在你的概念里现在既是杯子又不是杯子,他们到底是杯子还是不是杯子?由他们组合起的东西又是什么?到底还有没有杯子这么个东西,这么个概念,这么个存在?其实不光是从杯子的内部我可以让你看到你所认为的"杯子"是没有自性的,"杯子"这概念是虚妄的,就是从外部也一样可以证明。

A:怎么说?

B:你如果真认为有这么个有自性的"杯子"能分别外物,那么我把外物拿开,杯子一样存在对不对?

A:是的。

B:好,现在在这个杯子存在的这个世界里,相对于这个杯子,这世界的其他东西都是外物,现在我把这些外物包括我和你还有空气空间反正你能想象的一切都拿走,让他们消失,现在你看,这个杯子还存在吗?

A:确实,当世界只剩下杯子时,杯子就不在了。

B:那你现在说这杯子是靠什么存在的?是靠外界还是他自己?是杯子是外界还是外界是杯子?刚才在内部找不到杯子和非杯子,现在在外部也找不到杯子和非杯子.你说你手里拿得是不是个杯子?

A:慢点,我有点脑乱,我觉得好像我手里拿着的真不是杯子,它依靠其他种种"不是"杯子的一切存在着,不能断称它是杯子啊,它的”存在点“在哪里呢?它好像没有”根“,它的”实存点“在哪里?它是什么?它是一切吗?是所有吗?一切是什么?所有又是什么?当一样东西说它什么都是的时候那它就什么也都不是了啊,而且一切所有就是在无限大和无限小里包含的东西,那相对于无限小,我这杯子是无限大,无限大就是没边,有形的东西都有边,没边的东西是什么?是空!!再相对于无限大,我这杯子就是无限小,那无限小的东西是什么?没有最小只有更小,那是比分子原子比黑洞的奇点还小千千万万倍不可想象的小,还是空!!对,我手里拿的东西是空,绝对的空!!所谓的万有和一切都是空!!

这时A的眼睛茫然了空无了,他想,原来这世界本无一物,都是没有真实的根和存在点的,把世间所有生生灭灭因缘和合没有根和自性的东西认为存在甚至会长存原来只是自己的幻觉.(关键的地方到了,如果有些经历和想法的人到了这一步就会出现上述的顽空状态,对世界的一切都认为是幻象,是不长存的,从而对世界失去兴趣,但到这一步,并不是佛家所说的看空,而且不少这些”看开了的人“只是因为对万物生灭无常不能永恒存在的了悟而进入了虚无主义的状态,并不是从因缘合和无自性的角度来看,并没做多少更深的思考),现在注意下面B的说法,什么是真正的看空。

B:你说你手里拿着的是个"空"?

A:还有什么可说的,既不永存,又无自性,根本就没这个杯子。

B:可是你手里确实是有个杯子啊.你敢说你眼睛看不到他?手里感觉不到他?你现在认为你手里握着一个"空",我现在告诉你,你手里没有"空",确确实实有个杯子!!!!!

A:啊????你这又是要闹哪出?

B:这个世界确实为一切皆空,佛言不假,但你现在以为你真的看到这世界是"空"了吗?你其实还是看到了一个"有",什么"有"?有"空"的"有",你认为你手里还有一个"空",其实你手里连"空"也没有,难道不是吗?你现在手里不是有个杯子吗?你的"空"证得还不究竟啊,所以上帝要给你个杯子让你知道这世界连"空"都是没有的,这才是真正的没有,.当你知道了连"空"都没有的道理,别再去回避"有",才是真正的理解什么是看空。

A: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B:对,这个世界不光是有,就连空都是没有自性没有根的,你不用执着有也不用执着空,它们的存在是为了让你在这个世界完成一场没有伤害的修行的,因为这个世界你所能见的都没有根没自性包括你自己,”我是谁“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人能回答得很清楚,至于这场修行的目的是什么,这并不是一两句话能讲得清楚的,你先记得这么一句话:”如果人生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灵魂的提升和救赎,人生将毫无意义。“

二.精神界的看空

A:我的心乱,很烦,胡思乱想。

B:为什么烦?

A:他离开我了,我失恋了。

B:这是你第几次失恋烦了?

A:第三次吧。

B:那就是了,心乱,烦也是随缘生灭的,前两次你后来都不烦了,可见这个烦不是你的永恒,不过是你的暂时幻觉.你不会一直烦的。

A:可我现在还是烦,我要找到烦的根,我要断了他。

B:是吗,那我问你,你在想什么烦什么?

A:他离开我了,我就是烦。

B:为什么他离开你了,你就会烦。

C:他离开我了,我见不到我喜欢的他了,见不到他就不开心。

B:为什么见不到他就不开心。

A:他很聪明,很帅气,很有钱,以前对我也很好,我不想失去他。

B:为什么他很聪明,很帅气,很有钱,对你很好,你就不想失去他。

A:这样在一起就很开心啊,过得也好啊,别人也羡慕啊,这样我就爽就舒服就开心。

B:为什么这样你就爽?

A:.....,人不都是这样的吗?

B:为什么人都是这样的?

A:我觉得人都是这样的。

B:很多人不是这样,为什么你会这么觉得?

A:因为从小的教育啊,听到的看到的啊,和喜欢的异性在一起是很快乐啊,和有聪明有能力有钱的男朋友在一起也很有面子啊,大家不也都认为这样很爽吗?

B:为什么你要认为你的感觉就是对的,大家认为的都是对的?

A:当然要这样,大家认为对的就是对的,这样也能和群,还有,我的感觉也骗不了我。

B:为什么你要和群和那么相信自己的感觉,有时候人也会产生邪恶的欲望比如占有欲攻击欲,你认为这些感觉什么时候都是对的吗?

A:人不都这样吗,欲望满足不了多难受啊,压抑感觉多难受,孤独多难受啊,至于被人排斥,我受不了。

B:很多伟大的人都能节制自己的欲望,也很孤独,不怕别人排斥,为什么你怕?

A:反正我怕,我怕欲望满足不了,我怕死,我怕一个人。

B:为什么你怕死怕一个人呆着?

A:人不都怕死吗?

B:不是所有人,继续回答我,为什么你怕?

A:我死了就没了,还不知道死了怎么样呢,多可怕,而且生活多美好啊,我想活。

B:人应该努力去生活,可为什么你认为你死了就没了,你怎么知道死了后会很可怕,生活就一定很美好,谁告诉你的呢?你现在不就在烦吗不就在觉得生活不美好吗?

A:我不知道,你别问了,这样问问到我死了也问不出答案的。

B:你想找到烦的根断了他,那我就帮你找,我一开始问你为什么会烦一直问到现在,现在你发现了根本找不到根,因为问到你死那天你也不知道原因的源头在哪,对不对?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去找这个烦的根去断他呢?这个烦是个没自性和根的东西啊,你想断它,如抽刀断水,没有用。

A:啊,原来是这样,烦恼这家伙原来是个没根没妈的东西啊,虚妄不实的?

B:你别骂它,那个自有永有的"第一因",也就是万物之源也是没有妈的,烦恼没妈,万物之源也没妈,他们有本质区别吗?佛陀说烦恼相既智慧相,烦恼一转既见菩提。

A:这样啊,不过既然这些情绪也是短暂,虚妄,空无自性的.好,那我现在开始什么都不想了,把过去的记忆都忘掉,总得来说我要把我的思想空掉,不让这些情绪在干扰我了,搞不好我还能接触到那个”第一因“呢。

B:是吗?你现在是在什么都不想了吗?把思想"空"掉了?

A:对啊。

B:什么都不想不就成植物人了嘛?你现在什么都不想,这怎么可能?世界万相无时无刻不在印入你的眼界,而且你现在和我对话也在想,只是你不察觉,你自以为你什么都不想,你怎么可能什么都不想呢?你和他以及一起经历的事都在你的记忆和思想里,就象你的名字,你想忘就忘得掉吗?随时让你写出你和他的名字你都写得出,你现在却执着个"什么都不想",先前已经明白了烦恼是没根的,但你现在把你烦恼的根定在了"想"上并想去空掉这个"想",而你的一直在想以及什么也没忘掉是老天想告诉你.这个世界"连什么都不想什么都忘掉这个思想里的空"都不存在,看到了这点,放掉了这个"什么都不想什么都忘掉",才是彻底地放下,才是真正的在思想里看空啊,你不用去控制你的思想什么都不想什么都去忘的,你需要的是去理解,去看破,看透这个思想以及随思想而起的情绪的虚妄不实,那么你就会该想什么想什么,顺其自然些,没那么勉强了,你杀不死自己的思想而只能去理解、包容和看淡它。

A:原来连"不想和忘记"都不执着才是真的放下啊。

B:是的,人生是一场修行,有些东西是安排好该你经历的,你躲不掉也杀不死,至于这场修行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该怎么样修行,这个一下说不清楚,也很难说清楚,可能用我们的大脑和语言根本无法想清楚和说清楚,你先记住这句话:”如果人生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灵魂的提升和救赎,人生将毫无意义。“

佛教里的“空”大致就是上诉的意思,一切“都是假合的,需要参照物的,时刻变化的,找不到实存点的,没有根的,最终会消亡的”。无论是物质界还是精神界,谁也无法去执着这个世界任何一样东西,也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可以真正控制的。佛陀要世人透过“空”去找一种心,这种心不可见(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在佛法里这颗心被称为自性、菩提心、大圆镜智、佛性.........,修行人通过各种持戒行善观呼吸修习禅定,目的就是为了找这颗心(明心见性),据说见到了就开悟了就有智慧了,至于怎么找?佛法里有八万四千法门,不同根性的人选择对了合适其根性的法门就能进步得快,又因任何宗教发展到后期总会因偏见和私欲人为地加入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糟粕,所以并不必要刻意去寻找什么法门来修行。实际上,佛性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特的人生和使命(佛家叫业力),上天总是在最合适的时候安排最合适的法门给每个人,以《楞严经》所说的耳根圆通一门深入的修行法门打比方:从事体育行业的就是通过身根在修行,从事音乐行业的就是通过耳根在修行,从事科研工作的就是通过意根在修行.......,佛家所说的六根为眼耳鼻舌身意,人就是通过这六根在尘世中借假修真明心见性。也就是说,每个人在他喜欢和坚持的行业中,所遇见的人和事中,其实都是在修行,都是在各种取舍和领悟、痛苦与欢乐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心性,在与"空有"的互动中,有的越来越善良成熟和智慧,有的越来越邪恶迷茫和堕落,有的心灵和物质双丰收,有的在权衡利弊间舍身取义,有的则为了欲望失去了灵魂。

学佛并不是看破红尘隐居深山。啥都不要啥都不顾打坐等死是“着了顽空”,对这个世界完全没有一点兴趣自我封闭是一条最危险的道路。关心科技,人文,艺术,政治,经济,在自己的行业里尽心尽力,努力认真地生活,这和一个人修心觉悟并不矛盾,而且理应如此必须如此,对于普通人来说,佛法最大的价值在于让人在尘世中能活得通透和快乐些,这些以后发文再详细叙说讨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