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现代社会所必须:无量寿经

发布时间:2024-06-11 05:40:37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现代社会所必须:无量寿经

现代社会所必须-无量寿经 (共一集) 1997/11/2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20-11-1126

昨天下午李木源居士来看我,告诉我一桩事情,最近他有两个熟人,因为币值的贬值、股票的下跌,跳楼自杀了,从二十六层楼上跳下来自杀了,他们家人找木源帮他办理丧事。他说他这个朋友,他的财产在外面投资股票、投资房地产,在新加坡、在马来西亚大概资产有一千多万,因为这个风波,一直币值往下跌,往下贬,算算大概现在只剩下三百多万,跳楼自杀了。三百多万还可以活得下去,何必?真是人为财死,看不开。他的家人都还不错,都劝他不要把这个挂在心上,他放不下。

类似这个事情我们时有所闻,这是现前这个时代的现相,我们要了解,要把它看清楚,所有一切的祸端都是发生在贪瞋痴上,如果自杀就能保全你的财富,那个自杀还值得,可是自杀不能保存。所以在这个世间,印光大师的指示就是正确的了,一定要给社会大众讲明因果的道理。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争不来的,你命里头有多少财富丢都丢不掉,命里头没有的你保都保不住,这个道理要懂得。倒闭之后还剩三百万,这个世间没有三百万活得快快乐乐的人很多,有几个人今天有三百万的财产?不多!这都是不知道事实真相犯下的过失。自杀那个果报很惨!凡是自杀的都还要找替身,找不到替身,他连轮回的资格都没有了,要做那些孤魂野鬼,流到这一道去了,这个要明了。另外一个,操纵经济,害多少人,害多少国家,自己得到什么?将来的果报不堪设想,实在讲是得不偿失。整个问题的总结就是贪瞋痴,最严重的三毒烦恼。

佛法救度一切众生,用什么方法?说明这个道理,说明事实真相,劝一切众生息灭贪瞋痴。能把贪瞋痴逐渐的减少,这是贤人,能将贪瞋痴断除,那是圣人。圣贤的学问、圣贤的功夫无他,就是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凡人愚痴,圣贤有智慧。凡人纵然贪得了,也没有乐,他有一千万,有一千万还想一亿万,有一亿万还想十亿万,那个贪心永远没有止境的,所以诸位要晓得,他没有乐!我们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不要看他住的是豪华的大房子,出门坐的是名牌轿车,你看他那个架式,好像炫耀到不可一世,但是我们看得很清楚,他苦不堪言!他的生活并没有那些穷人、天天上班赶巴士的,并不见得有他自在,并不见得有他快乐,这是事实真相。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教给我们「知足常乐」,人活在世间短短数十寒暑,要活得快乐,活得自在,那就叫幸福。

为什么那么愚痴,活得那么痛苦?造作这些罪业?末后的果报在三途,三途就太凄惨了。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现相,听到这些事情,提醒我们高度的警觉,我们要求智慧,要求清净心,然后去帮助这些苦难的人。这些苦难的人,一般人看起来好像他们身很健康,照顾很周到,心有病;凡是有心病的,说老实话,那个身体健康也是假的,也不是个实在的。我们了解这个时代一切众生病痛、苦难在哪里,然后才知道对症下药,而《无量寿经》确确实实能帮助这些人,这部经典里面已经将这个社会的状况、社会的病态、救济的方法都说明了。

世间人把佛经看作宗教的典籍,所以排斥,不愿意接受,我们可以告诉他,不信佛教的人,或者是信仰其他宗教的人,跟他说:你不必把它当作宗教书来看,你把它当作解决现前社会问题的资料来读,你能得到益处。确确实实能够解决现实的问题,这个里面说了许多道理,也说了许多方法,这个道理、方法非常管用。能从这个观点,他就会接受《无量寿经》,他就会认真的去研学了,对他们的帮助就大了,不但现前得利益,往后的利益更不可思议。这个对我们来讲,这是观机,说法要契机、要契理,我们认清现在这个社会现象,社会的病态,然后讲东西才契机。

这个经要讲的好,根本是在修持。修持的总原则,与道相应就是佛法,与道不相应就是魔法,不是佛就是魔。魔就是烦恼,魔就是折磨,诸位如果读佛经,读古时候的版本,或者诸位在博物馆、图书馆里面看到唐人的写经,唐宋以前人写的那个经卷,那个时候没有印刷术,你看看从前那个经典上的磨字是折磨的「磨」,那下面是个石头,折磨的磨。把那个石头去掉换成一个鬼,我们现在都用这个「魔」字了,相传这个字是梁武帝发明的,以前没有这个字,传说是梁武帝觉得折磨太痛苦了,太恐怖了,就像鬼一样,所以把它换了一下。佛法传到中国来这么多年,翻译造了很多新字,我们中国字汇不够用,为了翻译的时候造了很多新字,所以魔鬼的魔也是佛教里面造的,中国古籍里头没有这个字。所以魔的本义是折磨、是痛苦、是烦恼。

如果说得更具体一点,与道相应,道就是戒定慧,魔就是贪瞋痴,凡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都是行。动作是身之行,言语是口业,口行,起心动念是意行,行为再多也不出这三大类,所以身语意三业。三业与戒定慧相应的,这就是与道相应,这就是圣贤,就是佛菩萨;如果三业行为与贪瞋痴慢相应,这就是魔,魔就要受罪。可是在这个世间非常奇怪,喜欢受折磨的人还特别多,你说怪不怪?天天搞贪瞋痴,搞得不亦乐乎,这是怪现象!戒定慧里面这个乐趣他体会不到,他只知道贪瞋痴里面的乐;贪瞋痴里面的乐,就好像现在人所讲的吸毒之乐,那是那个乐,那个乐后头是要命的!

戒定慧之乐那是真正的乐,我们佛法里面叫法喜充满,法喜充满是你的三业与戒定慧相应,这个里头的意思有浅有深。浅深可以用五乘来说,人天与戒定慧相应浅,声闻、缘觉就比较深,菩萨就更深,到如来果地这才是究竟圆满。戒定慧是性德,自性里面本具的德能,自性、德能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性德归纳为戒定慧三类,所以一分相应就有一分受用,十分相应就有十分受用,这是修行的真实功夫,你修持有功夫,讲出来才有真味。如果只能说不能行,说得再好,那个味不纯,浓度不够,没有余味,听完了离开讲堂,就没有了,摄受力很弱。如果你自己有定慧的功夫,你讲出来的时候味道就不一样,让听众久久心里头还有余味,这个摄受力强,道理在此地,所以一定要真修。

修行的原则,实在讲就是看破、放下,时时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就是戒定慧三学,保持就是相应,清净是戒学,平等是定学,觉是慧学,一部《无量寿经》就是说的这三桩事情。所以我们一般社会人认为佛教是迷信,排斥,不肯接受,学佛的人学学其他的宗派,而认为这是净土宗的典籍,不屑一顾,这都是有成见,都是自己有障碍。我们不把它看作宗教,也不把它看作净土,把它看作解决现前问题的资料来看,这也是实在的,这不是假的,确实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是一份非常好的参考资料。我相信你们诸位同学在此地三个多月了,听了我这个话会有同感,你们对这个经稍稍深入了,明白里面的状况,一部经展开,实在讲是浏览一遍,几个小时、几天的研究是决定不够的,一定要深入,经里头跟我们讲的「深解义趣」,是很有道理的。

初学,特别是现代人,现代人毛病是没有耐心,无论学什么东西,现在讲究科学的精神,都希望快速,加速度。这种观念、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必须要晓得,并不是样样事情都可以用这个原则能办到,如果不明其理,单单在方法上加速度去做,那正所谓是「欲速则不达」。有一个快速求成的心,这个心就是一个妄念,如果修道,道业建在妄念的基础上,诸位想想,他会有什么成就?所以中国古时候,儒家、佛家教人缓慢、稳重,平时要修养稳重,样样都缓慢,但是办事敏捷。你看佛门形容,一个修道的人,无论在家出家,「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哪有急躁的现象?但是办事动作敏捷,绝不迟缓,不是在办事的时候,非常稳重,举止缓慢。

诸位如果读曾国藩先生的家书、家训,你看他对待他的子弟的要求,样样都是教他慢,说话要慢,动作要慢,学稳重,这个观念跟现代人观念是完全相反的。所以从前小孩出去,小大人,虽然很小,一举一动很有规矩,所以跟西方小孩一比,西方小孩活泼,中国这些小孩出去像老人,各有各的长处。这个小大人有德行、有智慧、有定,要讲起真实的智慧、德能,那外国人真的比不上中国人。外国人今天在此地,在世界上能够出人头地是靠科技,科技中国有没有?中国有,中国不要,为什么不要?副作用太大。

如果中国要讲求科技,那中国在汉朝时候就开始了,很多基本的发明在那个时候都有了,我们在典籍上看到的时候,汉朝人就已经造那种滑翔机,就在学飞了;你看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机械化的运输,动力,用机械化。虽然那个时候是很幼稚的,记载一天只能行三十里,但是人家三十里是机械化,它不是靠人力,不是靠畜生拉车,那已经就很了不起了。为什么诸葛亮死了之后,把这套技术全部把它消灭了,不流传给后世,这是智慧!如果那个时候就拼命在科技上发展,这个世界早完蛋了,可能这个地球早就烟消云散了。所以中国人有智慧,对於历史负责任,知道这个东西虽然是有利,但是弊多过利。

今天西方科技发达,带来的是什么?物质生活上面不错,是有些便利,人心惶惶,你今天问问,你走遍全世界你去打听一下,调查一下,你的生活有没有安全感?没有,搞得全世界人心惶惶,没有安全感,这算什么?现在人过的是什么日子,跟畜生有没有两样。你看中国古代的人,人家那个生活是生活在诗情画意里头,不管是贫富贵贱,都生活在诗情画意里头,那是真正的人生,高度艺术的生活。现在是什么?现在讲艺术,有名无实,从前是真的,没有这个艺术的名词,想想那是真正高度艺术的生活,谁能体会得到?现在跟人家讲也不懂,无法体会。

所以科技文明的发达,带给人类不是真正的福祉,一定要提高人类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渊源就是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通达因缘果报的事实。这种学问中国有,没有佛法讲得这么透彻,没有佛法讲得这么清楚,中国古人也讲,所以佛法到中国来之后,被中国朝野热烈欢迎,有它的道理,我们的想法、看法非常接近,它比我们讲得更清楚。也就是说,佛法这一门东西传到中国来,中国人识货,这是佛法在中国能够生根、茁壮、开花、结果。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虽然今天举世之人都迷於五欲六尘,贪瞋痴三毒是几何级数的在增长,我们的力量非常薄弱,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什么这样做?我们应该这么做法,能做多少算多少,这是佛在经上讲的,只要全心全力去做,皆是圆满功德。我们全心全力去做了,共业当中有别业,他有他们的果报,我们有我们的果报,我们认真努力去做会影响他们,力量再薄弱还是有影响。中国古老的预言常说「物极必反」,近代的人,二次大战以来,深深体会到战争的痛苦,所以现在全世界人都反战,不愿意打仗,这是战争受到了限制。第一次大战到第二次大战,相距只有二十年,二次大战之后到今天,差不多半个世纪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原因就是人民深受战争的痛苦,厌恶战争,不想战争,想发动战争的人也受了人民这种限制,压制他。

可是取而代之的是经济,经济是个祸害,不亚於战争,从什么来的?从人的贪心来的,这个祸害不会在战争之下,一般人还没有能普遍的受到,但是现在已经渐渐受到了。这次经济的风波,我看会影响到全世界,也是现代一些人所谓是经济战争,经济侵略,这一种手段再厉害,如果这个地区的人没有贪瞋痴,勤修戒定慧,这个经济就对他毫无影响。所以战争的动力是仇视、敌对,从瞋里面发出来的,经济侵略是从贪里头生的,都离不开三毒。三毒烦恼要断了,这些祸害全都没有了,全都消灭了。

一个人一生种种的享受,决定不是贪得的,哪有这种道理!从这个地方我们想到,印光大师一生极力的提倡《了凡四训》、提倡《感应篇》、《安士全书》,有道理,这正是经中所讲的真实之慧,「惠以真实之利」,让人明了事实真相,「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一生有多少财富,不是你贪得来的,不是你用什么手段得来的,你前生所修积的,你用贪瞋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得,还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没有你就得不到,那么何必用这些手段?你不用这些手段,可能来的晚一点,二年、三年之后你才发财;你用这些手段,把它提前二、三年,提前二、三年,早一点得到了。有没有好处?好像很好,可是你再想,你寿命也提前结束了,你本来可以活到一百岁,现在活七十岁就完了,你就花光了,这是不明理,这是愚痴!

儒、佛都教我们节俭、惜福,现在人鼓励人消费,鼓励浪费,把福报赶快把它消光。福报尽了,人的寿命就没有了,虽有寿命没有福了,叫「禄尽人亡」,那个不是寿终正寝,不是的,他一生的福报提早用完了,所以他的寿命也就提早结束了。这些道理,这些事实真相,谁知道?谁为大家来讲解、来说明?这就是《了凡四训》、《感应篇》、《安士全书》一定要大力提倡,真的能挽救现前的社会。

我在二十年前,一九七七年,发现印祖这种做法,想想有道理,二十年之后在今天来看,更有道理,这个事实是愈来愈明显;换句话说,社会对这个三样东西迫切的需要。人真的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他心平静了,平静的心再让他修净土,那就快速了,功夫就很容易得力。今天念佛的人很多,常常听说功夫不得力,烦恼还是一大堆,原因都在此地。所以这个三种书我们不能不读,平常都要放在案头,没有事情的时候翻翻,检点检点自己的身心、行为。

《了凡四训》要多读,我常讲读几遍、听几遍没用处,我教人的方法,必须继续不断每天读,把它读满三百遍,我对於一个新学的同学我是这么教法的。为什么教你一口气念三百遍?你才会有印象,你才会有体悟,能够领悟,才得受用。没有三百遍的薰习,念了,说起来,我懂得了,但是境界现前的时候自己依旧做不了主,没用,这个道理是你入得不够深刻。我们学讲经也是这个道理,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学讲经的人,学的时候是不错,但是过个二、三年之后就完了,原因在哪里?他入的不够深刻。

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李老师那时候开的班,我们班上同学三十几个人,现在讲经的剩两个人,其他都没有了。

什么原因?入得不够深,李老师对我们要求是五年,五年一门深入,守他的规矩,决定不能改变。我用他的这个方法,深深感觉到得利益了,因为一门你心是定的,心是清净的,清净心生智慧。李老师要求我五年,我自己又加五年,我向老师报告:好,这个方法好,我继续再用五年,我守这个规矩十年。十年实在讲,里头最重要的,不夹杂,这是最重要的一条,不怀疑、不夹杂,对老师的教导决定不怀疑,知道这是真实的利益,慈悲的教诲,守住十年,十年之后就有效果,这个效果是在讲台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十年。所以说一上讲台就想到这个地步,那是做不到的,这是要累积,要修持、要经验、要观摩,种种的累积才能够达得到。

你们现在都很年轻,十年对你们来说不是难事。我跟李炳老的时候是三十岁,十年是四十岁,我的殊胜之处就是讲经的时间、机会很多,一个星期最少讲三次,那个太少了,那是很短的时间;差不多一般我讲经的时间,一个星期都是五次、六次,几十年,每个星期都有五、六次,所以这么长的时间来磨练。曾经当中大概有个三年的时间,三年当中一个星期有三十几堂,上午、下午、晚上统统有,好热闹,那时年轻,有精神、有体力。我刚刚到美国那一年,八二年、八三年、八四年,这个三年在美国,差不多每个星期九个小时,上午讲三个小时,下午讲三个小时,晚上讲三个小时,真有体力,有精神;在美国讲是站著讲,听的人是坐著听,我有这个精神,应付得了。所以讲台的机会是非常非常之多,这才能磨练得出来。

所以你们诸位要学,保持一个星期决定不能少过一次,一个星期要少过一次的话就很难继续了,会中断掉,一个星期至少要讲一次,自己要找机会,作不请之友,不怕难为情。实在没有地方,找居士家里,居士比较认识的,好一点的,「我一个星期到你家去讲一次」,找三、五个人来听,就行,定一个时间,在每个星期几到他家,能多找几家更好。星期一在张家,星期二到李家,星期三到王家,这么干才能干得出来,要找机会,讲完之后请听众提供意见,帮助改进。所以要很喜欢讲,这才行,才能够练的出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