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福州鼓山兴圣国师神晏禅师问僧曰:「鼓山有不跨石门句,汝作么生道?」
(缘起于现象界,世尊说以戒为师,戒为道源功德母,凡、圣一体适用。)
僧曰:「请!」
(自性空性,本无执着,自相亦空,一切法之自性相,如色变碍、受领纳、想行识等之自性皆空,何言不跨鼓山石门!)
禅师乃打之。
(自性本无执着,惟因果历历不爽。最末的即是最初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故凡圣戒律须守,宜慎记之。)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佛性本具有「空如来藏性」与「不空如来藏性」,前者是一切法之本体,无空体则无法用;后者为一切因缘法之性用,缘来应缘,缘灭法灭,如是而已。这么简单的道理,但却要让行者寻寻觅觅数十年之久,有些人却还不能竟其功。行者若有幸今生真开悟后,大翻无始劫来所储存之种子,得个休歇处时,说是悟得「心空法了」,空性显露,始得悟「空如来藏性」。「不空如来藏性」却常为无知行者所误会,认为真、妄之法,都是「不空如来藏」的性用,也才有「未悟而说悟」,「未证而说证」的错缪知见。处于「不空如来藏性」时,第一念觉是为真如来藏性之性用,之后所起之妄想念则非真如之性用,若强要说是真如之性用,也只是「邪真如」之性用,不能强说为「一真法界」理地之法。因第一念觉真,再继起第二念是为妄想、习气所使然,这也就是易使人迷失的地方。
禅宗祖师大德尝说:「把断要津,不通凡圣。」凡者贪、瞋、痴、慢、疑、邪见等诸根本烦恼法不去,还包括有「身执」之见或「神我身」之见,不舍这些烦恼、身见、神我见诸法,不得悟无余依涅槃。圣者超越了「身见」,去除烦恼诸法,真悟得真空理地,若还再继续强守住空寂,处涅槃之寂静,如此行者将使「不空如来藏性」失去原有佛性功能,长期沉空处寂后,终归落入空亡,佛性始悟得一半。
在修证的过程中,「不空如来藏性」未显,都是妄识、妄习所支配着凡人各自的行为、思想模式,依各人业力左右着行为、思想。有识之士为超越妄习、妄想而努力,美其名为修行。若行者不知修行是在修什么,大多会是执取着自性真如的性用,并追逐不舍,终将误 入歧途而不自知,修行了数十年,终归落个天上、人间(仙道)或鬼神道、魔道中,真是学佛学到歧路而不自知。修佛法是在修什么,简单用下面一首偈来揭示:「能断三结须陀洹,淡薄三毒斯陀含,五下结尽阿那含,永断三毒阿罗汉。」这就是真正的佛教所谓的「心地法门」。
佛法心地法门─解脱道,不与外道修行相同,外道注重于真如性用,穷真如性用执取不放。佛法初步解脱法专在于铲除三结─身见、戒取、疑病,三结断则能得须陀洹果,天上、人间还要来回七次,始能离苦悟无生,得阿罗汉道。行者在断三结后,再加上淡薄贪瞋痴三毒,则能得斯陀含果。所谓淡薄者是有妄念而无行为,能淡薄贪瞋二毒,再对于因果道理体悟后,能无所住地行善,更不再造诸恶因,是为淡薄痴毒。断三结、淡薄三毒,始得斯陀含果,行者当生死后升四禅天,天寿尽再来人间一次,始得离苦悟无生,得阿罗汉道。
行者能入五蕴之行阴区宇时,断五下分结则能得阿那含果,即得不还果,居四禅之上五净居天中,此五下分结是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等五种微微细之心病,对此五法不再有丝毫的挂碍,当超越色界四禅诸微细结缚。五净居天之圣人居高天利根者(如善现天、色究竟天)得于天上直悟得阿罗汉道,居净居低天钝根者(如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等),当再来人间始能悟得阿罗汉果。
当然一切心里污垢都因三毒(贪、瞋、痴)而起,感召六道因缘而成轮回之因,当得阿那含果者是暂伏五下位分类之结缚(五下分结)。而断尽三毒,让三毒永伏者,是为得阿罗汉果行者,此时所作已办,当悟得无生。学佛当有前贤或现在善知识之指引,善知识者是人天眼目,能让众生不着魔难,或不为魑魅、魍魉所依附,更不让修行人误入天上、人间,错失菩提无上解脱道途。
2.释题
本公案名为「滞圣挨揍」,修行者于禅修中,起先当断粗的妄习、妄想,也真能悟知真如自性之性用,但要能不着、不取,因六根真如自性之用,都是轮回的根本,在未悟得真空理地时,光有此佛性的性用,却不能去除轮回的根本因,也就是没有让心地大清净一番,就还留有微习,有微习即会感召高天之天报,不能确实地摆脱轮回之苦。所以行者当先修空观、悟空性,这是非常重要的关卡,若一行者不能实悟空理,就不能真正拥有「脱黏」业缘的能力。
当行者悟得空理,也能自在无碍于诸业缘的牵扯,之时,行者心住空寂,也善安住于此空寂,不再理会诸世间事,对于一切人事物都能无黏,也没有兴趣于一切人事物中,这样住于空寂,喜爱此空寂,就会堕入空亡,亡失菩提觉性之不空的如来藏性。
堕入空亡的行者,会执着空其一切法,悟空行者又无智慧时,将会得「空」病
,更不能悟得「空有不二」的圆融知见。在处「空」境中,可能连戒也不再守,佛陀所说的教戒认为是「空」,是无所有,何有戒可守。悟空行者这样一向入空、执空,当会毁戒、坏律,对于世间一切都认为「空」,依此空悟而做出一些不合佛法的道理。所以行者悟空理后,当有解脱知见后,还是要再回凡,回凡除能圆满菩提觉性,入空有不二的修证外,对于世间规范还是不能潜越。「滞圣」者是悟空行者执取空相,否定世间一切相,不为一切相所恼,是谓滞圣境,此等行者心空法了,常住寂灭。若误执空境时,终会目无师长,毁戒执空等。「挨揍」者谓禅师老婆心切,为破其空执,故借机揍他教化,若能回凡即悟空有不二,或未回凡,则入小乘涅槃,但不应有断灭空,毁戒坏律之行为。
3.语题文解
福州鼓山兴圣国师神晏禅师问僧曰:「鼓山有不跨石门句,汝作么生道?」
福州鼓山兴圣国师神晏禅师问僧曰:「鼓山道场规矩,立了一条『不跨石门』这一句话,您大德认为如何?」不跨石门是何意指,石门者有内外之分,内者可喻内心,可喻丛林。所以不跨石门可从自心净意去修,不从外追逐一切境界,能断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等五下分结者,当能得阿那含果,若能永断三毒─贪、瞋、痴者,即能得阿罗汉果。所以修行离不开修除自己妄习,实不必到处参访寻道也。既然鼓山先祖立此规矩,所以鼓山行者应当遵守,若背离此规定,即悟得空理,不住世间之规则,能犯此规定,就能毁戒、坏律,这是修行到空者所易犯的毛病。有僧大概较不易守戒律,所以禅师为了 考验此僧,故以此问来勘验此僧。
福州位于福建,而鼓山则位于福州东郊、闽江北岸,山势绵延十七公里,岭上有巨石,其形如鼓,故被称为鼓山。鼓山由数峰组成,其最高者称大顶峰(又称屴崱峰),其它尚有白云峰(小顶峰)、凤池山、香炉峰、鉢盂峰、东峰、双髻峰、狮子峰等。鼓山上原有华严寺,相传系唐朝建中四年(783)灵峤禅师降伏毒龙之地,之后即建寺。后梁开平二年(908),闽主王审知重建,并请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神晏禅师驻锡。宋朝真宗时,赐「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之匾额。明朝永乐五年(1407),改称为「涌泉寺」,为闽境第一佛剎。今台湾佛寺,甚多由涌泉寺分奉者。「涌泉寺」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被火烧毁,后经永觉元贤禅师、为霖道霈禅师、遍照兴隆禅师、光耀禅师、空老禅师等经营构建,诸殿宇、堂楼、山门、寮舍等渐齐备。
鼓山者系明代以永觉元贤禅师(1578~1657)为宗祖之禅宗派系,明末清初之际,元贤禅师住福州(福建)鼓山涌泉寺,大扬曹洞宗之禅风,自标为鼓山禅。主张调和禅与净、儒与释,并力图调和禅宗内部及临济、曹洞两派间之对峙,且提倡师法百丈禅师「修持与劳动」并行之精神。鼓山禅法系之传承为永觉元贤禅师、为霖道霈禅师、惟静道安禅师、恒涛大心禅师、圆玉兴五禅师、象先法印禅师、淡然法文禅师、堂敏法澹禅师、徧照兴隆禅师,如此一直传续至清代末年。与江西博山能仁寺无异元来禅师所创之博山系,及以江苏焦山定慧寺为中心之焦山系,皆属曹洞宗之支派。
福州鼓山兴圣国师者即是神晏禅师,大梁人(大梁即今河南省登封县,曾是魏国国都),姓李氏,幼忌恶荤膻,乐闻钟梵之声。年十二时有白气数道腾于所居屋壁。师即挥毫书其壁曰:白道从兹速改张,休来显现作妖祥。定祛邪行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当他题罢,白气即随灭。年甫志学得病,梦神人赐与药,觉醒而顿愈。隔年又梦梵僧告云:出家时至矣。遂依卫州白鹿山道规禅师披削,嵩岳受具足戒。
神晏师一日参雪峰禅师,雪峰禅师知其缘熟,忽起而捉住曰:是什么?师释然了悟,亦忘其了心,唯举手摇曳而已。雪峰禅师曰:子作道理耶?师曰:何道理之有?雪峰禅师审其悬解,抚而印之。暨待雪峰禅师归寂,闽帅即于府城左二十里处,开鼓山创禅宫,请其扬宗旨。
按语说:「缘起于现象界,世尊说以戒为师,戒为道源功德母,凡、圣一体适用。」善行源诸于戒律,修行的人若不能以戒为行为准则,待有境界时因无正知见,可能执取异能而迷失,若因有所求似地修行,则易为魑魅、魍魉、魔众等所加害。所以修行人永远不能离开戒律而修,不管是初入门或老参行者,都要能「以戒为师」。
僧曰:「请!」
此僧经禅师一问,即脱口而出:「有何不能?为何石门不能跨?请!」大略修到空,悟得空行者,若不知个中道理,执空为究竟,就会不理一切规定、戒律等,自己认为自在无碍,世间事有何能障碍自性空者?没有!所以目中无「规矩」之念。
按语说:「自性空性,本无执着,自相亦空,一切法之自性相,如色变碍、受领纳、想行识等之自性皆空,何言不跨鼓山石门!」自性本无性性,一切法性亦空,法相亦空,都是空故,何有不能做的事?契经云:「照见五蕴皆空」,自己五蕴本空,非因缘、非自然性;世间一切相更是空,何能框住自心、自证之道理。
禅师乃打之。
神晏禅师即用杖棍打之,棒打之下,令其知悉,纵使悟空,亦不能胡作非为,世间戒律还是要守,不能毁戒、坏律,再造无明因,因心不净,未真得果位,终当要受因果轮回之果报。
按语说:「自性本无执着,惟因果历历不爽。最末的即是最初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故凡圣戒律须守,宜慎记之。」空可以悟、理可以证,但当心空法了之时,不要反偏执空理,而又违犯因果。因果是历历不爽的,除非您证得三毒尽,超脱三界轮回,不然还是要受因缘果报之规范。另言之,已悟空有不二行者,心地清净,随念自在,要其犯戒是不大可能的事。
(2005.03.21.撰于法尔)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