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遗训“以戒为师”
佛陀遗训“以戒为师”
释迦牟尼佛以一大因缘事示现人间,说法四十九年,于娑罗双树林下将入涅槃时,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由于伤心难过而泣不成声,这时天眼第一的长老阿那律尊者对他说:“阿难!现在不是哭的时候,诸佛的涅槃是必然的道理,哭有什么用呢!佛一向都很看重你,常常叮嘱你流通他的教法。现在他老人家要离开我们了,你应当去请问他老人家以后的事怎么办。”
阿难这才如梦初醒,揩揩眼泪,向阿那律尊者说:“师兄!我现在心乱如麻,不知从什么地方问起,请你教我罢!”阿那律尊者就说:“第一、佛住世时,依佛而住,佛入涅槃后,我等依谁而住?第二、佛住世时,以佛为师,佛入涅槃,以谁为师?第三、佛住世时,恶性比丘,佛自调伏;佛入涅槃,恶性比丘,如何处理?第四、佛住世时,说法甚多,佛入涅槃,结集经藏,以何为首?这四种问题,你应该向佛请示!”
阿难尊者,接受了阿那律尊者的指教,走到佛前,行过了礼,合起掌来,把上面的几个问题,提出来请问。
对于阿难提出的第二个“佛入涅槃,以谁为师”的问题,《遗教经》记载世尊教导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波罗提木叉”是梵语,汉语翻译为“戒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我离开以后,你们应该尊重戒律,如同黑夜遇到光明,如同贫穷的人得到宝藏。应该知道戒律是你们伟大的老师,就如同我住世教导一样”。后世,我们就把这句话概括为“以戒为师”。
另外,在浩如烟海的佛经中,还记载了很多佛陀告诫弟子“以戒为师”的谆谆教导。
《四十二章经》:“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提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就是佛教导弟子们说:“弟子们!你们离我几千里,只要遵守我所制的戒律,必定能证果。反过来说,在我身边,虽然时常见我,但不遵守我制的戒律,永远不可能证果。”
《涅槃经》:“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 意思就是说:要想明心见性,证入涅槃境界,必须至诚受持清净戒律。如果不守戒律,是魔的眷属,不是我的弟子。
由此可见,在佛陀四十九年的教化生涯中,是非常强调戒律的重要作用的,对于弟子也是常常耳提面命的。
戒律产生的缘由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传道之初,信奉者道心真切,道德自觉性较高,佛陀教示弟子的只是如何从正面修养身心,也就是说,佛教僧团早期是没有戒律的。直到僧团成立五年之后,因为有位比丘犯了淫戒,佛陀才制定了第一条戒律。随着僧团队伍的不断扩大,僧团人员成分越来越复杂,不如法的现象越来越多,佛教的戒律也随着一条条地制定出来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何一个有组织有理想的团体,也必有其组织的规章。一切社会组织,都是依其各自的理想来制定规章,再由规章产生力量。不过规章能否产生力量,就要看其组成人员能否一致对其规章拥护与遵守了。
俗话说:“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国家的法律,对于守法的公民,根本是不起作用的。但要维护守法者的安全和利益,又不得不建章立制,因为社会中的害群之马,并非绝对没有。同时守法与犯法的善恶界线,也仅在于一念的相差,为了警策大家,不要闯过这一十字路口的红灯,为了保护大家,不因一念之差而去造成千古之恨,所以要有法律。同样的道理,在佛教中,也必须制定戒律。戒律对于佛弟子,也同样是保护伞,是行为准绳,是为了使我们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一般人一听到佛教的戒律,就觉得不可思议,很难理解。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人应该顺其自然,痛快淋漓,尽情地生活才对。为什么要受戒?受戒不是自找麻烦吗?这事不能做,那事也行不得,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受束缚?其实佛教戒律的制定,不是佛陀对于弟子们的一种束缚,实是佛子的解脱之道,也是佛教的防腐剂和保鲜剂。佛子若无戒律作为生活规律的圭臬,了生脱死是难以做到的;佛教如无戒律作为教化的纲领,佛教的状态,不仅是一盘散沙,也将乌烟瘴气。因此,佛在临将入灭之时,指示后世的佛子,应当以戒为师。佛教只要戒律存在,就能正法常住。佛弟子只要严持戒律,佛教就能兴盛。而众生只要持戒,就自然国泰民安、富足祥和,普现清净国土。这才是佛陀制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戒律的含义和分类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八万四千法门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再浓缩成精华就是“戒律”二字。
“戒”和“律”两个字的含义,各有所指。“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恶(诸恶莫作),若作恶便是犯戒。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应该的行为,不可妄造恶业。除此之外,佛陀又规定:应该去做的善事必须去做(众善奉行),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也就是说,该持的就持,该去做的就去做,该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个字:“止”和“持”,止就是“诸恶莫作”,持就是“众善奉行”。简单说,“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要如此。“戒”和“律”合起来通用,则是“止”“持”——停止和前进。一般人对于佛法及戒律认识不够,不完全了解,因而错误地认为佛教只是消极的防罪止恶,却不了解其众善奉行的积极一面,这样就会失之偏颇,就无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
佛教经典对于戒律有不同的分类,比较广泛的有五戒、八斋戒、十戒、具足戒等等。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五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为本质是罪恶的,因此称为性戒;不饮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质虽非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引起世人诽谤,或诱发其他的性罪,因此称为遮戒。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区别,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以五戒为根本,所以五戒又称为根本大戒。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包含了良好行为的基本纲领。五戒是诸佛的根本、其他一切戒律的基础,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三世诸佛皆以五戒为根本。
“五戒”与心理健康标准
前面已经提到,“五戒”就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死鸡鸭、蟑螂、蚊蚁等,都是杀生。此外,浪费时间,也是杀生,因为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与此戒律相对应,佛教要求佛弟子不得食肉。《涅槃经》说:“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戒杀生,主要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培养我们对于生命的敬畏意识。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不但不杀,还要心存仁爱,以宽容之心接人待物,减少暴戾之气。
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富。社会上的偷盗,有直接、有间接,有有形、有无形。例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是间接的盗;勒索诈欺,抵赖债务,是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混水摸鱼是无形的盗。简单地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未经许可便占为己有,就是偷盗。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不但不盗,还要勤行布施,布施的功德不在数量的多少,一分钱,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只要是利益他人的都要布施。善行不需要惊天动地,而是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最后变成自己习惯的一部分,从别人的快乐之中体验到快乐。
所谓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爱欲行为。例如强奸、嫖妓、一夜情、同性恋、外遇、强迫别人从事卖淫等有伤社会风化的行为,都犯了邪淫戒。一个人犯了邪淫,不但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麻烦和痛苦。不邪淫戒,能使一个人克制自己的欲念,忠于自己的伴侣,有助于建立幸福的家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妄语,就是说虚妄不实的话,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口、欺瞒不实的妄言、阿谀奉承的绮语。不妄语就是要避免说假话,即不刻意夸大事实或掩盖实情,这样可以培养我们形成诚实守信的美德,获得他人的信任。
饮酒使人思想迟钝,神志昏乱。在酒精的作用下,一个人可能做出许多粗心、危险,甚至不道德的事。佛经提到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是凡能刺激神经,使人丧失理智、败坏德行的东西,诸如大麻、鸦片、海洛因、摇头丸等,都属不饮酒戒之范畴。持不饮酒戒,使人神智清楚,理路清晰,智慧明朗,不仅为家庭带来快乐,为社会带来安宁,而且还能促进禅定的修习。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饱受心理疾病之苦,如恐怖、焦虑、抑郁、无助、甚至精神分裂、人格变态等。于是,人们开始探讨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
但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课题,不同的心理学派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准。现在心理学比较认可的心理健康有五条:(1)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2)情绪稳定、心境乐观;
(3)有主观幸福感;
(4)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和谐相处;
(5)正确认识现实,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
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情绪稳定、心境乐观。
不邪淫而守礼,自然有强烈的主观幸福感。
不妄语而诚实守信,自然能适应环境,和谐人际关系。
不喝酒而清心寡欲, 自然能正确认识现实,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
从上可以看出,“五戒”与现代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不谋而合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大胆地推论说,佛教戒律对调节和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佛教戒律与心理疾病治疗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沿着“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向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正处于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然而,人的精神并未能与科技和经济同步提高,反而呈逐步下降之势。信仰崩溃、价值紊乱,成为全球普遍的社会问题,浮躁、不安、厌倦、麻木不仁、自我迷失等如瘟疫般流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纵欲主义、享乐主义泛滥,道德沦丧,人情冷漠,滋生出贪污腐化、营私舞弊、吸毒贩毒、拐骗扒窃、卖淫嫖娼等社会毒瘤,犯罪率直线上升,恐怖事件连续不断。在这种社会情形下,抑郁、焦虑、神经衰弱、失眠、强迫症、癔病、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患者越来越多。
我们之所以产生心理疾病,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烦恼,自卑,痛苦。既使欲望暂时实现了,又生怕会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因此,我们的身心永远在苦海中沉浮,永无出头之日。
执著于外境使我们迷失了自已。世间上的人,一天到晚关心的是什么?关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那就是怎么样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乐,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头不停地追逐美味,身体不停地追逐妙触。人们很少能够去考察生命的内在,只知道随着欲望而忙碌。由于一味执著外境,结果迷失了自己,这就是《法华经》上所说的“迷己逐物”。因此现代人尽管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中,依然感到空虚、失落、无聊、孤独。这都是因为迷失了自己的缘故。
在我们的人性中,贪、嗔、痴是危害我们心理健康的三种毒素,当它们发作时,就会带来杀、盗、淫、妄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不仅会纵容我们的烦恼,张扬人性中邪恶的力量,伤害到我们的心灵健康,更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由此造成无量无数无边罪恶,永受六道轮回之煎熬。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要实现自己的心灵宁静,还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其实佛学是人学,是心学,是关于人生智慧的哲学。我们学佛,就是要通过参悟,启发智慧,感悟生命,不断寻找更高层次的生存智慧和力量,实现自己心中的潜能。
作为佛教徒的基本行为规范,佛教戒律正是着眼于现实人生的道德培育和心灵重塑。受持戒律,主要是帮助我们克服贪嗔痴的烦恼习气,帮助我们制止不善的行为。因此,戒律具有防罪止恶的功能,能调伏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佛法的一切利益都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责任的规范,做人的根本原则,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门。所以说,佛教戒律既是佛教徒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也是构建人和谐、健康、美好心理家园的重要因素。如果多一个人学佛,多一个人受持戒律,世界就会多一份安宁,多一份和谐,多一份美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佛教的戒律,能消除我们心灵上的负担,能够使我们拥有一颗独立的心,能够使我们减少的妄念,能够使我们解脱烦恼,能够使我们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能够使我们干枯的心灵得到和风细雨般的滋润,能够使我们真正实现心理健康。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