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的出家意思是心超天地万物外,真正的出家是对存在的本质有洞察的能力,真正的出家是指对人类有无私的悲心。
2.占人说,“世上无尽伤心事,不入空门哪得消。”我的体悟是这样:空门,在此非指遁世的出家,而是指法尔如是,诸法毕竟空。
3.如果没有出离心,不能淡泊、刻苦修行,所谓出家,只是从‘搬’到另一个“家”而已,何曾出家。
4.—个人必须具备怎样的人格特质或是心理准备才能够出家?首先,必须“应做已做,应办已办”。就是说他应该负起的责任都已经做到了,没有亏欠别人,也没有未了的责任;譬如说,没有贫困的父母亲需要他奉养,没有幼小的小孩需要他继续养育。换句话说他自己孑然—身没有亏欠别人,这样的情形他的责任与义务已经告—个段落,这样的情形他便具备出家的第一个因缘。第二,就是他要有悲心。出家要干什么?出家不仅是为了自己出家学道,还希望能够把好的东西传给别人,要有此种菩萨心肠。如果,有这样悲心的话,那么他具备出家的第二个因缘。第三,很重要的就是——他必须要先具备一个基本的人格。为什么需要具备基本成熟的人格呢?因为出家不是为了自觉而是觉人,自觉与觉人通通是为了要学习一个圆满的人格。而圆满的人格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基本人格的基础上;这些基本人格很重要,自己要先培养好,培养好不仅不会有辱僧团声誉的言行,同时也可以帮助自己去拣择善知识。
5.在尘不染尘,心远离三界,谓之真正的出家。就这个意义来讲,绝大部分的现代人,其实就在原本的工作岗位里,就在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里面好奸修行就可以,不需要非得舍弃家庭不可。
6.真正的出家是指禅定个性的锻炼,对物欲的淡泊,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并表现在具体的修养上。例如怎么跟同事相处?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能不能保持清醒、平静的心志?能不能体谅对方是身不由己的被业力所推动。真正的出家表现在如何孝养父母,体谅他们的困难;真正的出家表现在怎么样没有目的的去关爱别人。不然的话,出家只是搬家而已。
佛经上说:“心离三界才是出家。”真正的出家、真正的修行是可以在婚姻生活里面体会的;真正的出家是可以在上班当,丰,体会的:真正的出家是可以在炒菜、走路、投入社会、关爱社会里面体会的。换句话说,我认为,人只要能够没有企图的关爱别人,能够认识自己、体谅别人,这个人不管有没有剃头发,不管穿洋装或是印度装,都是出家:如果不能的话,走到哪里都是在家。
7.涅槃是遍一切处的,因为遍一切处,所以修行不需舍近求远。“安禅何必须山林,灭却心头火亦凉!”一个会修行的人,现在就会修;如果不会修行,出家换—件衣服也不一定能使你的心性改变。不能往身、口、意去净化,出家也等于只是搬家而已,没有真正出家。
8.修行真正的得力,乃表现在“有人的地方”。你如何对待父母、兄弟、妻儿、师友、同事、上司、部属,乃至似乎与你无关的社会大众呢?你在面对这些人和处理繁琐事务时,你的心志是否清醒寂静?你的判断是否客观公正?你的态度是否诚挚尊重呢?当你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和误解,你是否沮丧不安?你是否怀恨埋怨?在这个时候你是否明见:他们也是身不由己受业力所制约?你是否仍然肯定:“虽然有苦的感受,却找不到受苦者;虽然有行为的表现,却没有行事的人”,这一理性的立场呢?
如果能,那么在家、出家都—样好;如果不能,那么想出家好修行,都算是—种合理化的逃避。
9.对出家修行,我们尊重它,也乐观其成,但是要明白,时代不同了,无论就修行的立场,或是整个时代的背景,我们都应该好好地发扬在家佛教:特别是菩萨为了度众生,要“万事与人同”,要“同事”: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在现代的社会中,我们要尽量和别人一样,这样一来自己可以好好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就算修行不是很成功,但起码善尽了做人的责任,撇开学佛不谈,至少在做人上是及格的。
10.大乘佛教主张,“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而度之”,在今天,假如佛教的本义是“当相即道”,是“缘起性空”的话,为什么不能够就在士农工商的当中,指导人们去体验佛法呢?
11.现代人修行大都各自在家,但心境上要“住非家想”:身未出家,心出家。
12.合格的出家人给世人做了最好的榜样—有人选择这样的生活。
13.佛教的戒德和律制,不仅是个人修行解脱的基石,同时也是佛教能否长久住世的—个重要关键!
14.僧团依律共住,个人以法为师。
15.修行的原理是由内而发,能不设戒就不要设,戒条愈多愈束缚人心;修行应尽量与轻松、宽坦、无整、自然住相应,除非伤害他人、扰乱大众,否则一切最好顺其自然、减少人为。
16.持戒要注重戒律的精神,而不执着戒律的形式;戒律是由悲心而发,作用是饶益有情,而不是求人天福报。《般若经》说:“般若波罗蜜是大戒王”,只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利乐有情。”就是持戒。在不违背法律、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可以做休闲活动,使自己快乐、使旁人幸福。
17.守戒的目的为何?彻底言之,是为了使人趣向无我与大悲!这是要依自己的经验来验证的,也就是引导人到快乐的心情、稳定的个性、安详而没有自卑的心境,客观的、包容的和宽广的悲悯心者,都称为有效的戒。
18.“戒”的实质意义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自己生起真善美,亦使人生起真善美。
19.修行学禅纯属个人之事,我们千万不能为了一己之私,片面抛弃对他人应有的责任义务。这不仅是做人的基本,也是学禅者起码的戒德1
20.应在满众生(包括自己和他人)愿之中修行。
21.戒律分三种,一种叫律仪戒,—种叫道共戒,一种叫定共戒。有时并不是一定要遵守律仪戒的人才叫修行人。例如《般若经》中说“般若是大戒王”,甚至提到若有人诵读《金刚经》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等四句偈,比起守戒几劫的功德更大。这些无非强调,戒律只是修行的一种法门,不是每个人都要从律仪戒修起。有人直接透过禅定的修练,在禅悦中自然引生不毁犯戒律的行为;有人守道共戒,他透过智慧的修练,由于自性见的止息,自然没有毁犯。
22.“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乃是任何一位佛弟子的共同旨趣。不过,修行下手处却允许各有不同。
特重戒律的人,会从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着手,久之,戒行圆满,自然得定得慧。偏重禅悟的人,则注目于“一切本不生”的空性,通常会致力于内心直契“止观不二”的境界。一旦狂心歇息,外显身相虽未符合戒相,却必然默契戒律的精神。
古德云:“禅以止惑,律以扶衰。”佛教各宗其实相辅相成,吾人固不可执一废百,却也毋须以佛法之右手打佛法之左手。
23.佛陀制定戒律有很多是随顺世间智者的看法,或随J顷世间的善良风俗,它跟宗教修炼未必有直接关联,但由于那是世俗社会共同遵循的伦理规范、价值判断,因此如果有人违背了,虽然不等于违背真理,可是佛陀一样会制止。
24.戒德是个人的事,但律制则是生活公约。佛弟子应遵守当地社会的生活公约,尊重当地社会的价值观。
25.德行是指待人接物的涵养和处世的风骨人品。德行的内容就是起码要做到“先公后私”和“遵守制度”这二项。
26.“坦白”不可令人难堪、难为情;“知足”不可消极偷懒;“持戒”不可顽固傲慢。
27.在佛教哲理上,一般佛教徒的通病是见闻很多,却难有能通达者。为了整治分歧零散的种种见解,一旦人格稳定之后,应当旋即深究缘起空义,直从般若慧下手起修。虽然如此,但是正统的佛教,必然是三学圆修、悲智双运的。希望悟见已经逐渐稳固的弟子,要重新回过头来重视戒德的薰炼,因为它不仅是净化三业、漏尽解脱所需,更是住持正法的凭借。
28.禅对于“情”的锻炼,——般将之归类为戒德——特指个人的道德操守、人品风骨。例如:常行普敬、慈心爱物、质直心柔软、无埋怨无暴戾、不隐过不覆藏、惜情念恩、守信重诺、于人见德不见失、念恩不念怨、堪任难事果敢受苦……等等,它的目的在调和人的性情,使成为有节有骨、有情有义的大丈夫。禅门对戒德的重视堪称第一,甚至认为不学佛无所谓,但一定要学做人。民初太虚大师受禅的影响有“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之说,可为注脚。要言之,禅门对习禅者戒德的要求列为第一,而习禅者亦应以戒德为先,绝无商量之余地。
29.佛法极其单纯,人心却很复杂。倘一个人先具备道基戒行,并且有明眼善知识的指导,那么欲清净法眼、获得大自在其实不难。
30.解脱乃一连串个性改变的过程,无论自修或弘法,都应特别侧重人格的薰习和道骨的淬炼。
31.现代人怎么学禅?
我的建议是:先做一个有品有格的人。32.“修行”即是“修正身口意行为”:“修行”应该首先从学做人,学做一个智、仁、勇兼备的君子开始。当学佛的人愿意切实去做,从已知的鄙劣身心改造起,则他心中将充盈踏实感,他身边的眷属、同事、友人,也将感受并称叹信仰佛教对人的实际益处!我说,此人是大乘佛教根器!是善学佛者、善修行者1
33.佛的境界好像一千公尺的高山,我们想爬上一千公尺的高山,可以先从三百公尺的做人的道理开始。一个人做人做得很好,他可能学佛也学得不错了;可是,一个人如果连做人都做不成功,却说他修行境界很高,这里面恐怕就有问题了。
34.善根跟善良是不一样的,密勒日巴曾说:“一时生起的信心,跟累劫所生的信心,表面相似实不同。”为什么?因为一个是“一时”所产生的信心,一个是长久以来所累积的信心,这己变成“信根”了。善良也是一样,三、两年来所培养的善良,跟从小到今所形成的“善根”表面相似实不同!佛教为什么讲“善根”?“根”就是已潜入骨髓里面的,这个人不管环境多么恶逆,善良的秉性依然在。“善根敦厚”是唐宋时,禅风得以兴盛的重大原因。
35.什么是道骨?举现前的例子来说,预备当禅师的人,在禅堂上首先要受得起棒喝。一般学禅的人,并无法接受无理的折磨,总是先要求别人(包括他的老师)有理,他才要讲理:别人对他好,他才要对别人好。其实这是凡夫心。以这种凡夫心学禅,永远不可能有收获。
36.我们一定要重视人情义理,要重感情,要念别人的恩,要有节有骨!为了真理要放弃既得利益,要坦白,在真理面前不能再为了保护自尊,而死不承认;要守信重诺,不要轻易地批评朋友,不要轻易地答应别人,如果答应别人就要做到。要将人情义理做好,不要随随便便的。因此要坚定地站在重视人情义理的立场,这是包括在善根的范围里的。
37.由束缚到达解脱,不可缺乏“福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38.什么是佛法的第二义、第三义?第二:义、第三义,可以泛指戒德、定力和空性见,除非一个人先端正人品德行,具备基本定力,以及深信深解苦、空、无常、无我义是修行人最终的皈依处,那么方才可以和他切磋佛法第一义的问题。
39.一个人如果没有皈信三宝,具备敦厚的德行,那么听闻一切世间、出世间智慧法语,将易成为“恶取空者”!也就是拨无因果,肆意妄为的佞人。
40.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开悟,一般人并不了解,也不一定很在乎,但最主要的是你要有基本人格。换句话,就是你这个人有没有人情义理?有没有具备慈悲心?有没有具备爱心?诚不诚实?理不理性?能不能负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能不能放下不应得而得的利益?我觉得一个人,真正让人尊重、感念的是人格,而不是悟不悟。
41.具有雄健精神的修行人,他效法天行健而自强不息,在任何时间、任何处所之下,都会不断自我策励,充实生活的技能和生活的智慧。不能先成为具备阳刚性格的人,是没有资格窥探佛法第一义之奥秘的。
42.有理性、定力与时间去思考,人会有高超的智慧。
43.无论要不要学禅,或者有没有信佛,有三件事最好做到:一、恪尽职责、履行责任义务、善待周遭的人,特别是属于你责任、义务范围内的眷属。二、做一个具备理性、民主、宽容、客观、平权,并且能够独立思考的现代人。三、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淬炼平静如水的定心和刚硬如铁的意志。—个人如果先做到以上三点,那么无论选择哪一种宗教做为自己的信仰,或者深入修习哪一种禅法,都将会很容易获得真知灼见的智慧。(信息来源:摘自《寒山寺》)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