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定弘法师:一个泰国僧人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4-11-16 05:37:52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定弘法师:一个泰国僧人的前世今生

下来给大家简单的报告也是一个比较离奇的案例,这是史蒂芬森教授研究在泰国的一个案例。这个主人公是一位法师,叫超空和尚。这个超空和尚他从小就能够记起自己的前世。他是谁?原来他前世就是他自己这一生的舅舅转世而来的,换句话说,是他的舅舅死了以后一投胎又到了这家里,做了他自己妹妹的儿子,所以他是舅舅转世而来的。

他的舅舅叫做奈楞,奈楞在家里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很喜欢到寺院里去,很喜欢打坐,很喜欢学佛的这些方法,而且几度都想要出家,这个舅舅。后来这个舅舅染了一场大病,快死了,在临终的时候他就听自己家人说他这个妹妹怀了孕,快生产了。奈楞跟他的妹妹之间关系很好,后来又听到妹妹的小孩出世了,生了个小婴儿,这个小婴儿出世那天他就很想去看一看妹妹刚生下来的小婴儿,正在想著想著的时候,他突然叹了一口长气就一命呜呼。

当他断气以后,他突然发现自己很有能量,很轻松,他能够到处地跑,看到很多的亲人正围在他旁边,可能在他旁边还在哭泣。他就跟亲人们讲,你们不要哭,我现在好得很。结果每个亲人好像都听不见他在讲话,也没有看到他。他就拽拽这个人的手,托托那个人的胳膊,每个亲人好像都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他觉得很沮丧,怎么这些亲人都不理我?后来看到自己的身体在病床上,亲人哭泣,完了之后把这个身体抬起来送到火葬场。火化以后他觉得自己真的失去了自己的身体,非常无可奈何,突然想到她的妹妹刚刚生了一个小孩,他得去看看,所以当他这个思想一动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妹妹的房间里。所以这种灵魂,孔子讲的游魂,在佛教里面把这个称为中阴身,就是人断气以后他的灵体离开了身体,这个灵体他的能量很大,他能够在不同的空间当中很迅速地飘动,所以孔子把他称为游魂,老是游游荡荡,也很有道理。

这个游魂他想到哪里,马上就发现自己已经到那个地方。当他到了自己妹妹的房间里,看到自己的妹妹、看到自己妹妹生的这个小孩,他看到小孩长的脸蛋很可爱,他就很喜欢。当他看著看著的时候,突然之间觉得自己的身体好像陀螺一样被旋转起来,不一会他就不醒人事。当他苏醒以后,不知过了多久,他苏醒以后,他就看到很多的亲人正围著他笑。他看到这些亲人就想要跟大家打招呼,就想告诉大家,我现在没什么事,你们放心。结果刚一出声音,怎么发现自己的声音变成婴儿的声音,说不出话来,后来才明白原来自己已经投胎成了自己妹妹的小孩。

所以这个事情也很值得我们思考,奈楞他为什么会投胎成他妹妹的儿子?因为他临终的时候想的是什么?临终时候想的是他妹妹生的婴儿。临终的时候想什么他就能够见什么。所以你看那些宗教里,天主教在人临终的时候都给他做弥撒,让他去见神,见天父;佛教里面都给他念佛,临终给他安慰、关怀,让他去见阿弥陀佛,这都很有道理。孔子他也教人,人走了以后要怀著一种赤子对父母的那种哀痛之情,尽到最后给父母的孝心,甚至三年之内都要服丧,来安慰自己过去的双亲。像《弟子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集大成,你看它上面讲,父母双亲,“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表示儿女对父母的那种哀痛之情,哀痛得甚至吃肉都不觉得甘美,居住豪华的地方都不愿意去,那种哀痛之情。这种也是对于父母那种安慰,父母所谓的在天之灵,他会得到安慰。当然在佛教里给他念佛,给他做所谓的超度这些法事,都能够帮助亡魂得到安慰和超生。

所以你看奈楞,他之所以又投胎到他的妹妹(他的妈妈就是他的妹妹)、他妹妹生的这个儿子的身上,表明临终时候那个念很重要,你临终的时候念什么就见什么,念佛就见佛,念她的儿子就变成她的儿子。当她这个小孩长大以后,开始学说话,家里的人就教他说话,叫他喊“妈妈”,结果他冲著他妈妈叫妹妹,然后小孩叫他的外祖母,他管他外祖母称为妈妈。家里人觉得非常生气,怎么这个小孩伦理关系都搞不清楚!原来这个小孩还是保留他前世的那种印象。

后来慢慢长大,这个小孩子又延续了他前生(奈楞)那个习惯,很喜欢学佛,很喜欢到寺院里去,结果这一生后来就出家做和尚,做了和尚以后就开始把自己前生的事情都给说出来。美国的史蒂芬森教授他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就到泰国去进行核实访问,最后证实他所说的情况都是符合事实。我们讲到人,你看他前生,奈楞很喜欢学佛,很喜欢打坐、去寺院,他这个习惯可以延续到这一生。所以人这一生能学佛不是这一生开始,真的是生生世世可能都在学佛。这一生有的才华、有的能力,也不是这一生所累积的。你看有的人很多才华,从小就显露出他某一个方向的才华,这个人都不是这一世所积累,不是他这一生后天培养的,先天就已经有了。所以也不用去羡慕他,我们这一生好好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也能够超过他,所以心要平静下来,不需要去羡慕,更不能去嫉妒。

......昨天我们谈了这个案例,或许有人会问,奈楞转世到这个家里,他为什么能够这么清楚地记忆自己的前生?实际上这个问题有一种说法,就是人之所以忘记自己的前世,是因为他在投胎以后,在母亲体内做胎儿会受很多的折磨、痛苦。最近我们看了一个医学的纪录片,现在西方拍摄的技术很发达,能够隔著母体用三维的角度来拍摄母亲体内胎儿的生活状况。我们看到这个影片当中,胎儿在母体内真的是很痛苦,他是头朝下脚朝上这么倒悬的,这么一挂就挂十个月。母亲如果动一动,他就会觉得像地震一样;母亲喝一口凉水,他就好像到寒冰里,冰窟窿一样;母亲喝一口热水,他就像到热汤里一样。胎儿在母亲的体内就像坐牢一样,一坐就坐了十个月。完了之后要出生的时候,他也是很痛苦,像婴儿从母亲体内出生的时候,好像两座大山把他夹著夹出来。当他出来以后,因为在母亲体内的胎儿皮肤都很细滑、很细嫩,结果一出来之后接触到空气,就感到像针刺一样的痛苦。所以你看婴儿一出生他就哇哇大哭,为什么哭?就是因为他太痛了、太苦了。你们诸位说,哪有见到婴儿一出来笑咪咪的?有没有?没有。正因为这样的痛苦,这种折磨就把他前生的记忆给统统磨掉了,所以一般人都没有办法记忆自己的前世,这个有道理。

我们再看看超空和尚,这次他没有受到在母亲体内做胎儿的那种折磨,因为他是自己的妹妹生了小孩以后才过世。过世以后他的灵魂,因为他的灵魂没有受到时空的限制,所以他能够迅速地飘移。当他一个念头起来,想要到他妹妹的房间里看看这个小婴儿的时候,他就到了里面去,就看到刚刚出生的小婴儿,然后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就把他牵引到一个婴儿的身体里,他就投胎投进去了。因此是小孩子先出生以后,他才入胎,他才入了这个身体里头,所以他没有受过这种出生、在母亲体内种种痛苦折磨,所以他对于前世的记忆保持得非常清晰。

我们可能觉得这个胎儿已经出生变成婴儿,他就应该有灵魂,那他的灵魂上哪里去了?这是一种生命的谜,因为一个身体里头应该是有一个灵魂他才有真正的生命。当这个婴儿出生以后,或许是因为他原来那个灵魂已经离开,代之而来的就是他的舅舅奈楞的灵魂进来,这也是有可能的。总之宇宙大千无奇不有,生命的奥秘还有待我们科学进一步深入地探索。

谈到这种轮回转世,其实在历史上的记载非常之多,特别是在佛教里面,对于轮回转世这种案例的记载很多。我们这里并不是在谈佛教,但是可以用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跟史蒂芬森教授这位超空和尚的案例来做一个对照说明。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中国明朝的例子。大家可能都知道明朝有一位儒学大师,著名的理学家,叫做王阳明,这位王先生的学问、道德都受到世人的景仰。当王先生五十岁那一年,有一天他到江苏镇江金山寺那里去游览,结果来到这寺院里一看,怎么这个寺院这样熟悉,好像以前就住在这里。于是他就跟寺院里的一些出家师父们一起到处走走看看,结果来到一个关房前,关房门窗都紧闭著,上面还贴著封条。王先生一看到这个关房就觉得好像以前曾经在这里住过,好像这里就是他的宿舍,他以前住的房间,于是就哀求出家人帮帮忙打开这个门来看看。那个出家人说:不行,不行,王先生,我们这个寺院里头哪个地方你都可以去,就是这个关房我们不能让你进去。为什么?因为这个关房里面,五十年前我们寺院里的老和尚在这里面圆寂,就是在这里往生离开了,所以他的真身还保存在里面,肉身没有坏,还坐在里面,为了保存它,我们不能够让外人进入。王先生非常好奇,就一再地哀求这个出家人帮帮忙,进去看一眼就走。因为王先生当时也是大家非常敬重的一个高人,所以出家人最后就答应了。

完了之后这个门就打开了,一打开走进去一看,真的看到一位老和尚正坐在一个蒲团上,盘腿而坐,虽然已经走了五十年,但是看到他的面色还是非常好。王先生看到老和尚的脸,这个脸怎么这么熟悉,似曾相似?回头一看就看到墙上还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是老和尚五十年前圆寂之前在墙上写的诗。我把这个诗也摘录下来给大家看看,这个诗上讲:“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去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你看看这位老和尚,他原来已经是预知未来。这个王先生是谁?原来就是这个老和尚转世而来。

你看老和尚在墙上题的这首诗就是预言,预言五十年之后我就叫王阳明,你看把名字都写出来,开门的这位王阳明就是五十年前在这里闭门的老和尚,“开门犹是闭门人”。老和尚就是用这个来证明,精灵就是灵魂,灵魂去了以后你看他还会回来,就是为了证明在禅门里头,佛教里头有这样功夫的人,他这个身体还保持著真身不坏,等五十年后那个人再回来找他。这也是个真实的案例,根据历史的记载。

我们看到这位老和尚的功夫实在是了不起,他能够预知未来,很可惜他一转世轮回做了王阳明都把前生给忘掉了。他为什么会忘掉?这就是刚才我们谈到,在投胎、出生种种的痛苦、折磨,往往会把他前生的记忆都给磨掉。在佛教里面有一句话,叫菩萨都有隔阴之迷,哪怕是做菩萨,你看他隔了一世都迷了,都忘掉了;换句话说,这个老和尚以前的修行功夫也中断了,就很可惜了。所以在佛教里面有提到,要我们大家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能够这一生了脱生死轮回,这样就可以永远不迷了,这也是值得思考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