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新论》是印顺法师净土研究的主要著作。除此之外,其净土研究的著作还包括了《念佛浅说》(1953年冬台北善导寺讲)、《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在菲律宾佛教居士林讲,年代不详)、《东方净土发微》、《东山法门的念佛禅》等,都是延续《净土新论》的观点而来。以后加入了一篇《宋译楞伽与达摩禅》,而成为《净土与禅》一书,列入妙云集下编之四,正闻出版社出版。《净土新论》是一部在台湾佛教界掀起激烈反对声浪的颇受争议的著作。尽管如此,其对传统净土信仰所作的反省仍是非常系统、非常深刻的。这部著作是印顺法师在1951年冬,讲于香港青山净业丛林的演讲稿,主要流通区则是在台湾,至1984年已发行至第五版,可见其影响之巨。
据台湾佛教学者江灿腾教授出版的《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一书所述,在70年代初期为止的台湾佛学研究之中,有以下两件事最令人注目:一是胡适以慧能、神会为主要历史考察对象的中国禅宗史研究,曾对战后台湾造成相当影响,对此研究前后参加论辩的著名学者有圆明(杨鸿飞)、印顺、钱穆、张曼涛、冉云华等人。另一是围绕着印顺法师的《净土新论》一书所引起的战后台湾净土思想争辩与发展,此一争辩一直持续到80年代。印顺法师可谓四十多年来对于台湾本土的佛学研究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位学问僧,被大家奉为“一代尊师”。
台湾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释宏印法师在《台湾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也说:“如果从国际佛教来思考台湾佛教的主体性及特色,显然的台湾佛教作为族群社会的文化意识,则‘自觉性’的独自特色,仍然不够深刻凸显;如果从南北传显密各宗派中,怎样塑造台湾佛教在佛法义理的思想深度及广度,这方面,个人以为久居台岛的印顺法师,其大量渊博的著作,无论从现代的学术成就,或从传统的宗教修持观点,印老的著作,应该更进一步受到肯定与推广。可惜的是,以个人观察,印顺思想在台湾佛教,误解的似乎比理解的多,这对当前的台湾佛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吧!”。
台湾佛教中有传统派,也有革新派,但主要的影响为传统派,所弘扬为西方弥陀净土的持名念佛法门,成为社会普遍的信仰。印顺法师在教理上提出了一些与传统派的净土思想相抵触的观念,所以《净土新论》无可避免会遭受传统派强大的抗拒,甚至有大批烧毁其书者。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印老对台湾佛教的影响?尤其是印老在《净土新论》中阐发了一些什么样的观点在台湾产生了如此大的凡响和争议,这就有必要全面地考察印老的《净土新论》中所蕴涵的人间佛教的思想才能作出客观中肯的评价。
一、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
印顺法师(1906~2005),号盛正,浙江省海宁县人,出生于一半农半商之家。其学佛因缘,颇类似于明代高僧智旭大师。走的是由求真而入佛门的路子。法师先学中医三年,对于医道和仙学有浓厚兴趣。16岁开始在小学教书,25岁出家。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