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马祖门下的三大士

发布时间:2023-04-13 16:43:57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马祖道一禅师(709-788)是唐代著名禅师,培养和印证子―大批禅宗学徒。这些弟子得法之后,弘化一方,使南宗禅法传播于大江南北。在马祖众多弟子中,以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等三人最为著名,被称为马祖门下“三大士”。

  百丈怀海禅师(749―814),俗姓王,名怀海,福建长乐人,唐代最著名的高僧之―。马祖道一的高足,承继洪州宗禅法。因其后半生常居洪州大雄山百丈岩(位于今江西宜春市奉新县),人称百丈禅师。百丈禅师自幼欢喜游访寺院。年二十,从西山(广东潮安)慧照出家,后从南岳法朝律师受具足戒,未久至安徽庐江浮槎寺研读经藏。大历初年(766),闻马祖道一禅师在南康竖立南禅法幢,遂前往投其座下,得道一之印可。后出主新吴(江西奉新)百丈山,自立禅院,制订清规,率众修持,实行僧团之农禅生活。元和九年(814)人寂,世寿九十五。敕谥“大智禅师”,塔号“大宝胜轮”。座下以黄檗希运、沩山灵祐居首。所订清规,世称“百丈清规”,天下丛林无不奉行,有禅宗史上划时代的功绩。

  首先,发展了马祖的禅学思想。百丈禅师主张众生心性本来圆满成就,只要不被妄想系缚,就和诸佛无异。他曾上堂开示大众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这段法语显示随事即用显体的禅宗心要,比道一所说更加具体。基于这一思想,百丈在修行上强调:“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并皆放却,莫记,莫忆,莫缘,莫念。放舍身心,全令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主张在禅修中采取离开一切分别有无、肯定或否定的说话方式――“隔断了两头句”,做到了这样,才可成为“自由人’或“无为道人”。

  其次,制定了“百丈清规”。“百丈清规”原本称《禅门规式》,原文早已散失,但从现存的《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禅苑清规》及《敕修百丈清规》等资料中,还可以见到其概貌。

\

  禅宗自创立以来,僧人们大多只能寄居在律寺里,而禅宗僧人的修行方式与律宗僧人是不同的,他们的如法修行为此受到影响。百丈禅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禅门规式》中根据大小乘禅法,从实用方便角度出发,决定别立禅居。虽然过去禅宗的祖师道信、弘忍、神秀等诸大禅师离寺别居,这不过是权宜之计,并且没有用文字将其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百丈禅师由此而提出摆脱禅宗依附于其他宗派,建立一个适合于禅宗发展,不受夕叻影响的宽松环境,这是他制定《禅门规式》的初衷。

  “不立佛殿,唯树法堂”是《禅门规式》的一个特色。禅师们以佛祖亲自嘱授、当代为尊的理念,从制度上体现了禅宗教外别传的特点。而在禅堂中“设长连床、施架、挂搭道具”,对后来禅寺建筑模式和厅堂的布置、禅僧的宗教生活方式,产生了长远影响。《禅门规式》中还设立了禅寺内部的各种僧职,并对僧职的权限作了各种规定。如确立“长老”、“主事”、“寮舍主”以及“堂维那”等管理整个禅院。“长老”主要由有道眼和受尊敬的大德担任,因为他是禅僧中的楷模,在通晓义理和修行方面都有上乘的表现。由这样的禅师代表佛陀宣讲禅法,体现了佛的意志。“长老”住的地方叫方丈,现在方丈已经成为一个寺院一寺之主的别称,方丈室则成为一寺之长的住地。“主事”是在日常带领大家听闻禅法的负责人。“寮舍主”是负责大众日常生活的人。在禅宗寺院中,禅僧人数或多或少,大的寺院可达千人以上。出于管理的需要,“寮舍主”也可以有多人,各管一摊儿,而且相互间是平等的。权力较大的是堂维那,他是执法的僧人,如果有禅僧违犯规矩,由堂维那检举,并依法作出处理。

  禅僧在举行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准则,《禅门规式》也做子―些规定。例如不管人数多少,,职务和年龄的高低,修学禅法都必须在禅堂中修行。而且在修行中要按照出家时间的长短安排座次,而不以年龄、职务的高低为标准。禅僧所用的道具要按规定放在长连床或架子上。如果坐禅时间过长,想卧眠略作休息一下,要斜枕床唇,像佛陀那样右胁吉祥卧,行住坐卧要有佛教的四威仪,符合僧人应有仪表。禅僧除了听长老上堂说法外,勤怠请便,可以不拘常格,有一定自由的宽松时间。不过每天有两项修持内容是禅众必须参加的,这就是朝参夕聚,参学禅法和行普请法。前者是正常的宗教生活,后者是日常世俗生活,主要是维持生计而从事的生产劳动。其中包括播种、除草、收割等生产劳动和打柴、挑水、烧饭、丧葬等日常劳作内容。行普请法的人,不论职务高低,都要各尽所能,共同参与,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参加集体劳动这一形式,既显示和体会到上下平等的关系,又解决别立禅居后禅僧们的生活来源问题。普请之法作为制度规定下来,突出了百丈禅师农禅并重的思想。

  对违犯寺规的僧人,《禅门规式》也制定了惩罚的办法。那些冒名顶替混进禅院的假禅僧,一经查出即摈除出院。但对违犯规矩的真禅僧,犯法之后“即以杖杖之”,并从禅院的偏门赶出,以示耻辱。这些规定之所以这样严厉,其目的还在于警世众人,维护佛寺的权威,以保证佛教内部的纯洁性和教团的严肃性,使任何人都不敢随便破坏和废弛禅门规矩。

  西堂智藏禅师(735―814),俗姓廖,虔化人,唐代著名禅师,马祖道一门徒,洪州宗传人。智藏八岁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后投人道一禅师门下修学。马祖曾经派他向南阳慧忠国师问学,他也曾参礼牛头宗径山法钦。他在道一门下时间最长,也最得道一信任,得到道一禅师亲付袈裟,担任西堂和尚,在僧团中地位极高,人称西堂智藏。道一过世后,由智藏继续领导僧团。元和九年入寂,春秋80。唐宪宗谥“大宣教禅师”,穆宗赐谥“大觉禅师”。

  智藏的禅法,甚得马祖机用,提倡心不着相,情不附物,任运自然。智藏在马祖门下,一次受遣诣长安,奉书于慧忠国师。国师问他:“汝师说甚么法?”智藏默不作声,从东过西而立。慧忠又问:“只这个更别有?”智藏依然不语,又从西过到东边而立。慧忠又问:“这个是马师底,仁者作么生?”智藏开口说:“早个呈似和尚了也。”由此可见,智藏确实是深得马祖“性在作用”的禅法要旨。有一次李翱问智藏:“马大师有何言教?”智藏直呼:“李翱!”李应诺。智藏说:“鼓角动也。”还有一次,智藏住西堂。有一俗士问:“有天堂地狱否?”回答说:“有。”这个俗士接着还问了许多问题,智藏都答“有。”这位俗士感到有些奇怪,就说:“和尚恁么道莫错否?”智藏问他怎么错了,俗士回答说:“我曾参径山和尚,他道一切总无”。智藏问俗士:“汝有妻否?”答曰:“无。”智藏便说:“径山和尚道无即得。”从这个简洁明快的回答中不难看出,智藏接引学人主要是破除各种情见执着。俗士原以为天堂地狱等都是有,听径山说无后,又执着无。在智藏看来,有无皆不可执著,心无挂碍,任运自在,即是解脱人,正所谓马祖的“平常心是道”。

  南泉普愿禅师(748―834),新郑(今河南新郑)人,俗姓王,自幼仰慕佛法。普愿于唐至德二年(757)依大隗山大慧禅师出家,后到嵩岳善会寺受具足戒。禅师最初精研相部律典,不久游历名山古刹,虔诚听高僧讲授《楞严经》、《华严经》、《人中百门观》等,普愿禅师听名师讲经后,常自己深味其真意。后来又参学于马祖道一禅师门下,深得大寂禅师妙旨,颇有顿然忘筌,得游戏三昧的境界,得到马祖禅师的印可。得法不久,移住池阳南泉山,创建禅宇,伐木开田,种粮自食,独自弘化一方。三十余年不下南泉山。大和初年,宣城廉使陆公亘向往禅师之道风,遂与监军同请下山,伸弟子之礼,大兴佛法。自此普愿门下学徒不下数百,言满诸方,被时人称为郢匠。大和八年示寂,春秋87。

  普愿禅师常以充满禅机的话语作为启示学徒的方式,使弟子从其法语中悟道。他一次上堂说:“王老师(普愿自称)自小养一头水牯牛。拟向溪东牧,不免食他国王水草。拟向溪西牧,亦不免食他国王水草。不如随分纳些,不见得。”

  普愿有时说:“江西马祖说‘即心即佛’,王老师不恁么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恁么道还有过么?”

  普愿看来,人心与佛性,众生与佛,都是方便开示学人的语言设施,不可执为实有,不可分别对待。他曾说:“大道无形,真理无对,所以不属见闻觉知。”“无佛名,无众生名,与么时正是道。”他曾以马祖的“平常心是道”开示从谂。当从谂进而问:“还可趋向也无”时,他强调说:“拟向即乖。”意思是说,道是不可求的,它就体现在人们日常的行住坐卧的平凡小事中,如果产生求取之心,那就乖离了道了。他还常用“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三语告诫众人,马祖的“即心即佛”只是一时间的方便语,不可在这上面产生执著,如果执心是佛,孜孜以求,那等于是以指为月了。有僧因此向他发问:“即心是佛又不得,非心非佛又不得,师意如何?”普愿回答说:“大德自信即心即佛便了,更说什么得与不得也。”由此看来,普愿的禅法更注重从语言文字上扫除众人的执见。

  普愿禅师在接引学人时常用机锋棒喝等方便来截断学人的执见,促其自省自悟。赵州从谂禅师曾问普愿:“道非物外,物外非道。如何是物外道?”普愿迎头便打。因为道不可说,怎么解释和回答都是错,所以,他只有用棒打的方式了。有一次,普愿在山上作务,有僧问:“路向什么处去?”普愿拿起镰刀说:“我这茆镰子,三十钱买得。”问者曰:“不问茆镰子,南泉路向什么处去?”普愿曰:“我使得正快!”这种看似答非所问的回答,实则是在启悟问者“处去”就在当下,就在自心,舍心外求,背道而驰。

  有个僧人―次洗钵,南泉夺下僧人的钵盂。那个僧人便空手站立。南泉说:“钵在我手里,你口中喃喃而语作什么?”僧人回答不出来。南泉到菜园中去,见到一个僧人,就拿起一瓦块打他。那个僧人回头看他,南泉就向他翘足示意。僧人无语,南泉回到方丈,僧人随后跟了进去,向南泉问讯说:“和尚刚才掷瓦块打我,岂不是警觉我?”师说:“翘足是什么意思?”僧人哑口无言。

  “南泉斩猫”是南泉接引启悟学人的最著名的公案。南泉一次见东西两堂争夺一只猫,南泉夺过猫对众人说:“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僧不明其话语的含义,回答不出来。师便将猫斩了首。赵州从外面回来,南泉以前语告诉他。赵州脱下鞋子安放在头上出去了。南泉说:“你当时若在,即救得猫儿了。”这则公案启示学人法不可执,我不可骄,一切无常,一切平等。众人不知,妄生分别,故争论不休,赵州深契此理,他脱履安头而出,是嘲笑大家本末倒置、驰心外求的愚痴。

  普愿禅师住锡南泉山以来,常常以禅机之语截断学徒的执着妄念,使他们心不外求,不在语言文字上钻牛角尖,如此方可反观内照,触缘开悟。因为禅是通过自证自悟才体会出其中奥妙的,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说明的。所以南泉一听到弟子以经教文字发问时,就当下以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斩断其妄念,使他们回到正念上来。正是由于普愿禅师以正确的教化方法教导学人,因此,南泉门下学道开悟者不可胜数,他们在南泉圆寂后各自弘化―方,对禅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祖门下三大土,分别从马祖门下得法,并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弘扬禅门宗风,使禅宗得到发扬光大。他们对禅宗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