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龙舒净土文卷第五(上)

发布时间:2022-09-04 15:43:11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龙舒净土文卷第五(上)

龙舒净土文卷第五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东晋远法师。倡首修净土。本朝王敏仲侍郎。及近年钱塘陆居士。编集感应事迹。凡二百余传。皆镂板流传。今不及尽载。略取其斋修者。及中人修者。及罪恶人修者。及疾苦中修者。共三十传。所以发人之信心也。

东晋远法师

僧慧远雁门人也。居庐山。与刘遗民等僧俗百二十三人。结为莲社。以修净土。谓他日托生莲华中也。远澄心观想。初十一年三睹圣相。而远沉厚不言。后十九年七月晦夕。远面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侍立左右。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一一支水流注上下。自能演说苦空无常无我妙法。如十六观经所说。佛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后七日当生我国。见僧佛驮耶舍。及慧持。及昙顺。在佛之侧。向前揖远曰。法师之志在吾先。何来之迟也。远目见分明。乃与其徒言之。且曰。始吾居此十一年。幸于净土三睹圣相。今复见之。吾生净土决矣。次日寝疾。至七日卒。远少年博览经史。尤通庄老。因往太行山。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乃曰。九流异议。乃糠粕耳。因削发事之。后至庐山,凡三十年不出。卒年八十二。

东晋刘遗民

程之字仲恩。号遗民。依远公共修净土。专坐禅作观想法。方半岁。即于定中见佛光照曜。又地皆金色。居山十五年。末年。又于想念佛中。见阿弥陀佛。身紫金色。毫光散照。垂手下接。以临其室。程之慰幸。悲泣自陈曰。安得如来为我摩顶。以衣覆我。佛乃为摩其顶。引袈裟以覆之。他日想念佛。又见身入七宝大池。莲华青白相间。其水湛湛。如无边岸。中有一人。顶有圆光。胸有卍字。指池水曰。此八功德水。汝可饮之。程之饮水。甘美盈口。乃还。犹觉有异香发于毛孔。乃曰。此吾净土之缘至矣。庐阜诸僧皆来会。程之对佛像焚香再拜。祝曰。我以释迦遗教。故知有阿弥陀佛。此香当先供养释迦如来。又供养阿弥陀佛。后供养法华会中佛菩萨众。以至十方佛菩萨众。愿令一切有情俱生净土。祝毕。与众话别。面西端坐。敛手气绝。年五十九。

东晋阙公则

公则远公白莲社中人。己亡。友人于东京白马寺为作忌日。林木殿宇皆金色。空中有声云。我是阙公则。所祈往生极乐宝国。今已达矣。故来相报。言讫不现。

石晋翰林学士张抗

抗平生积善。信重佛门。誓课大悲心陀罗尼十万遍。愿生西方。课毕。年过六十。忽寝疾。唯念阿弥陀佛。谓家人云。西方净土。元只在堂屋西间之内。阿弥陀佛坐莲华上。翁儿在莲华池金沙地上。礼佛嬉戏。言讫。良久念佛而亡。翁儿乃孙子名。三二岁而亡矣。

宋江陵僧昙鉴

昙鉴。履行尤谨。常愿身升安养。面见阿弥陀佛。安养即净土也。故虽毫芒之善。悉回向之。一日。定中见阿弥陀佛。以水洒其面曰。涤汝尘垢。清汝心念。汝之身口俱致严净。又于瓶中出一莲华与之。出定。乃与寺僧叙别。夜渐深。独步廊下。念阿弥陀佛。将至五更。其声弥厉。及旦。弟子依常问讯。趺坐不动。就而视之亡矣。

南齐扬都僧慧进

\

慧进。年四十余。愿诵法华。执卷病生。乃发愿造百部以忏业障。钱化造毕。病亦随愈。愿以造经功德回向净土。忽空中有声云。汝事已办。愿亦已遂。其生净土。非汝而谁。进闻之曰。进不敢以冀上品。但下品之下。亦无退转矣。永明三年。年八十。无病而卒。

后魏壁谷僧昙鸾

昙鸾。初自陶隐居得仙经十卷。鸾欣然自得。以为神仙必可致也。后遇僧菩提留支。问曰。佛道有长生乎。能却老为不死乎。支云。长生不死。吾佛道也。遂以十六观经与之。云。汝可诵此。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盈虚消息。祸福成败无得而至。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数有限。寿量之数无穷。此吾金仙氏之长生也。鸾深信之。遂焚仙经。而专修观经。虽寒暑之变。疾病之来。亦不懈怠。魏主怜其志尚。又嘉其自行化他流传甚广。号为神鸾。一日告弟子云。地狱诸苦。不可以不惧。九品净业。不可以不修。因令弟子高声念阿弥陀佛。鸾西向闭目叩头而亡。是时僧俗同闻管弦丝竹之声。从西而来。良久乃止。

隋开觉寺僧道喻

道喻。念阿弥陀佛。造旃檀像长三寸。后忽死。七日却苏。云见阿弥陀佛云。汝造我像何太小。对曰。心大即大。心小即小。言讫。其像遍于虚空。又云。汝且回本国。香汤沐浴。明星出时,我来迎汝。至时。果见化佛来迎。光明照室。众皆闻见。乃亡。时开皇八年。

唐京师僧善导

善导。贞观中见西河绰禅师净土九品道场。于是笃精勤苦。若救头然。每入佛堂。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虽寒冰亦须流汗以表至诚。出即为众说净土法门。无暂时不为利益。三十余年。不暂睡眠。般舟行道。礼佛方等。专为己任。护持戒品。纤毫不犯。未尝举目视女人。绝意名利远诸戏笑。所行之处净身供养。饮食衣服有余。并以回施。好食送大厨供众。粗恶自食。乳酪醍醐。皆不饮啖。诸有嚫施用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见坏寺及塔。皆悉修营。然灯续明。每岁不绝。三衣瓶钵。不使人持洗。始终无改。不与众同行。恐谈世事妨修行业展转授净土法门者。不可胜数。或问导云。念佛之善。生净土否。答云。如汝所念遂汝所愿。愿于是导自念阿弥陀佛一声。则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十声以至百声。光明亦如此。其劝化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踵。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老病。任是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后谓人曰。此身可厌。吾将西归。乃登寺前柳树。投身自绝。高宗见其念佛口出光明。又拾身时精至如此。赐寺额为光明。本朝慈云式忏主略传云。阿弥陀佛化身。至长安闻浐水声。乃曰。可教念佛。三年后。满长安城中念佛。后有法照大师。即善导后身也。

唐台州僧怀玉

怀玉。注想净业。近四十年。天宝元年。玉念佛间。忽见西方圣众。数若恒沙。中有一人。手擎银台。前以示玉。玉曰。如玉者。本望金台。何为银台耶。台乃隐。人亦隐。于是弥加精苦。至三七日。向之擎台者复来告云。法师以精苦故。得升上品。又云。上品往生。必先见佛。可趺坐以俟佛来。未旋踵间。异光照室。又三日。异光再发。玉曰。若闻异。我报身即尽。次日书偈云。清净皎洁无尘垢。莲华化生为父母。我经十劫修道来。出示阎浮厌众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偈毕。香气四来。弟子有见佛与二菩萨。共乘金台。台傍千百化佛自西而下迎玉。玉恭敬合掌。含笑长归。

唐汾州僧启芳圆果

启芳圆果二法师。精心观想净土。后五月。于观想中。同觉身临七宝大池。池间有大宝帐。身入其中。观音势至坐二大宝莲华。下有莲华弥满千万。阿弥陀佛从西来。坐一最大莲华。迭出光明相照。芳等礼佛问云。阎浮众生。依经教念佛。得生此否。佛云。如念我名。皆生我国。无有一人念而不生者。又见其国地平如掌。宝幢珠网。上下间错。又有一僧。乘宝车逐远而来谓芳等。谓芳等云。吾法藏也。以宿愿因。故来迎汝。芳等乘车前往。又觉其身坐宝莲华。又闻释迦佛与文殊菩萨称赞净土。其前又有大殿。殿有三道宝阶。第一道纯是白衣。第二道僧俗相半。第三道唯僧无俗。佛指之谓芳等云。此皆南阎浮提念佛众生。遂生于此。汝宜自勉。芳果既寤。历与其徒言之。后五月。二人无病遽闻钟声。他人不闻。芳果云。钟声乃我事。顷刻二人同终。

唐真州僧自觉

自觉发愿。愿因大悲观音引接。见阿弥陀佛。于是化钱铸大悲像四十九尺。造寺居之。既成祝愿。其夜三更。忽有金色祥光二道。阿弥陀佛。自光中乘云而下。观音势至左右随之。佛垂金臂。按觉首曰。守愿勿悛。利物为先。宝池生处孰不如愿。后十一年七月望夕。见一人云间现半身。若毗沙门天主。俯谓觉曰。安养之期。于斯至矣。乃于大悲前跏趺化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