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净土探究(三十九)

发布时间:2022-10-20 10:15:05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6、唯心净土如何实现?

心净则佛土净,这句话成为一分学佛者‘唯心净土’的依据。唯心净土如何实现?维摩诘经为我们解释得很清楚:菩萨以‘直心、深心、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无量心、四摄法、方便勺三十七道品、回向心、十善……等无量净业因行净化身心,利益众生。当菩萨功德圆满时,宿受菩萨教化,与菩萨共行直心、深心、菩提心、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无量净业法行善根深厚的有缘众生往生菩萨成佛之时由大圆镜智所影现的清净身土,续受如来度化。’

而菩萨依何层次修行,到达什么程度,才能达到‘圆满净心’的目的呢?经上说:‘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

一个菩萨行者,在无量劫中,必须经过如上无量净业因行由浅入深的修行层次,才能达到‘圆满净心’的理想。当菩萨达到圆满净心的程度,才能说‘心净则佛土净’。而当我们仍是一个具缚的凡夫时,身在秽土世界就具备了凡夫的罪障果报,与菩萨成佛时所显现的清净身土毫不相应。必须‘转秽业成净业’,‘转妄识成净智’,当我们的福德善根成熟时,才能与我们宿有因缘的诸佛清净身土相应。一般人没有细心体会‘心净则佛土净’的显现层次,误导众生,以吾人现在烦恼未断的凡夫身分,谬解‘心净则佛土净’的真谛,认为只要我们现在稍具一分净心念佛或静坐,圆满的‘清净身土’——净土世界,就在三毒的妄心中当下显现,不必另外求生净土世界。当知凡夫的现前三毒心中,没有‘净土’。佛说‘心浮则佛土净’的用意,就是要我们领悟若是欲修净土之行,当从‘净化心地’下手起修;若是欲求往生净土世界,亦须在修学的过程中,从‘净化心地’下手修行。必须在内心‘清净’的程度,达到与佛的接引愿力相契的往生标准时,才能依我们深心的回向力,获得与诸佛因地依清净心修行,所圆证的清净身土相应的净业果报,于临命终时,刹那顿见净土世界,与娑婆世界不隔于毫厘,往生净土佛国。就如观无量寿佛经上说:‘临命终时,见佛来迎,如弹指顷,往生极乐世界。’否则于修行的过程中,在尚未到达如经上所说‘心净则佛土净’的某种超越时空,法眼开启的程度时,没有佛力的加被,我们是不能够亲见诸佛的庄严果报身土的。

7、净土众生见到的是弥陀报身相还是化身相?

成唯识论上说:佛于因中所修无量福慧因缘而形成的无尽相好庄严的果报身相,唯有地上菩萨获护的清净法眼才能见到。若是没有相当的智慧福德,未证一分诸法平等的道理,是见不到佛清净的果报身上的。依天台智顗大师在维摩经略疏第一及观无量寿经疏中,按净土中众生的现实业力、共业所感的观点,将西方净土判别为凡圣同居土,亦即是说极乐世界,乃是阿弥陀佛应无量有缘的菩萨、声闻、天人大众共业因缘成熟所感而形成的凡圣同居世界。彼国的地上、地前菩萨及声闻行者、天人大众因无始以来所修福慧因缘各有深浅,当然所见阿弥陀佛的果报身相,也应福慧因缘的深浅,而见相各异。如西方净土中的地上菩萨便能见到弥陀一分圆满的果报身相,天人大众见到的则是弥陀的化身相。因据安乐集解释说:‘天人大众在未往生净土前,于念佛修行时,未能破相,乃依信佛因缘,求生净土,虽至彼国,还居相土,见佛化身。于念佛中,已破相者,求生净土,当应彼心,往生净土,自能在其无漏功德增长时,见到佛的一分圆满报身相。’由此可知,不是弥陀的报化身相有异,而是众生的心性净秽不同而见相各异。阿弥陀佛应彼国世界净缘所感,寿命无量,阿弥陀佛形成无量寿命的因缘,是有志修学弥陀净土法门的莲友,所应认识、探讨的一个重要的论题。

\

8、弥陀净土以念佛为重

诸佛出现十方染净世界,示现寿命长短等问题,以及为何有的佛在净土世界成佛?有的佛在秽土世界成佛?乃至在净土成佛的是报身佛,抑是化身佛?此乃是不可思议的佛境界,本不是我们凡夫众生有限的世间智识所能测知的。诚如经论所说:唯有佛与佛乃能尽如。而散见于诸大乘经论中与祖师大德对于净土种类的分类及诸佛成佛的世界报化身佛的区别,各有见地,不胜枚举。诸如涅槃经、维摩经、大乘同性经、悲华经、大方等大集经、弥勒菩萨本愿经、仁王般若波罗密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首楞严三昧经、金光明经、天台智顗大师所注经疏、蕅益大师净土集、善导大师著书、安乐集以及诸净土经论……,均对诸佛的成佛世界报化区分、净土种类、佛寿长短等问题,各有说明。

从古至今,弥陀净土法门,一直是中国流传最广的方便专修法门,因而解释净土的著作,浩如烟海,笔者善根浅薄,实不能知诸佛报化身土的源流于万一。欲求生西方净土的莲友,只要今生能老实念佛,往生西方,自能蒙弥陀开导,闻知正确的报化净土真义。以上所述,仅仅依据众生现实业力的感报观点与诸佛行愿修集的成果以及诸佛本愿度生的因缘三者来做说明。

(三)阿弥陀佛修成无量寿命的因缘

1、阿弥陀佛于何时坚固庄严净土的大悲誓愿?

在大正藏第十二册里,记载弥陀净土不同译本的专属经典有:

一、佛说无量寿经。

二、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三、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四、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五、佛说大阿弥陀经。

六、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七、佛说阿弥陀经。

八、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九、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十、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十一、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

据以上经典的记述,阿弥陀佛在过去发心行菩萨道的时候,曾经有一世,生逢佛世,出家求道,就在那一世受生中达成庄严佛国的大悲誓愿。按大乘经典所载,从发心修行到成佛,这个中间,要经过无量劫数的进修才能圆满达成成佛的理想。其中八十华严及十住毗婆沙论叙述,入见道位,亲证心地法门的初地菩萨,在本阶段的无量劫数修行过程中,便已经坚固了无数修证佛智、普渡众生的大悲行愿:并在逐步实行自度、利他的无尽行愿中,完成了无数济度众生的大悲愿行。其中开发庄严佛土的广大悲愿,而使此地的菩萨行者在初见光明的智慧心地后,进一步拓展自心净土的修证与完成。

现在就阿弥陀佛在世自在王佛住世时,如何发心修行的问题来略作讨论:

2、法藏比丘当时修行的程度

一、无量寿经上说:‘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

二、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说:‘……其闻经道,欢喜开解,便弃国位,行作比丘,名昙摩迦留,发菩提意,为人高才,智慧勇猛,无能踰者,与世绝异。’

三、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说:‘有一苾刍,名曰作法,信解第一,明记第一,修行第一,精进第一,智慧第一,大乘第一。’

阿弥陀佛在因地某一世受生中,当时修行的程度,是僧团中信解、明记、修行、精进、智慧、发大乘菩提心最为坚固、殊胜的一位地上菩萨比丘僧。他所修证的出世智慧,与世人绝异,已经超出了世人智识所能预知、推论的范围。尤其在称赞世自玉佛的偈颂中,表现出他历劫以来,修学大乘佛法所获得的深邃的智慧成果。以此内证的光明智慧,促使他跨出发下接引十方众生往生佛国净土,修行解脱的成佛大愿。

3、世自在王佛为法藏比丘讲解庄严净土之行

依净土诸经说,世自在王佛应法藏比丘庄严净土佛国的心愿,为其广泛解说无量净土、秽土世界众生修成的善恶业缘,及如何进入无量净土世界修学净化甚深心土的庄严妙行,令法藏比丘在明白开发清净心土的修持方法后,一心一意朝向完成净土佛国的宏大理想去做。

如无量寿经说:‘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也说:‘法宝藏菩萨便壹其心,则得天眼彻视,悉自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则选心所欲愿……,当那中住(于无量佛国中止住、修行),取愿作佛国亦如是。’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亦说:‘即为宣说无数佛刹功德庄严广大圆满之相,经于一劫方可究竟。(时彼佛寿满四十劫)……,作法苾刍闻佛所说无数佛刹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住一静处,独坐思惟,修习功德庄严佛刹,发大誓愿,经于五劫。’

大阿弥陀经也说:‘法藏即一其心(一心思定),遂得天眼,莫不彻见诸佛刹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粗妙……乃往一静处,其心寂然,俱无所著,默生思惟,摄取彼佛刹清净之行,如彼修持。’

4、法藏比丘在染、净世界修行的情形

当世自在王佛以其超越时空的般若观照力,运用一劫的时间,让法藏比丘领悟修成净土、秽土的因缘业行后,法藏比丘便一心禅思世自在王佛为其解说的殊胜净土行门。就在一心进入甚深禅修,思惟深妙的净土真谛时,因其宿慧显发,豁然天眼明彻,亲自洞见无量佛国中众生的善恶业行所形成的净秽因缘果报……。于是法藏比丘便独自去到一个寂静的地方,万缘放下,默生思惟,如何完成庄严净土的度生悲愿。经过五劫的时间,依其宿世修积甚深福慧的回向力,通往十方无量染净佛国,在诸佛前,以其不可思议的定意力用,发愿广行菩萨之道,修持成就微妙净土的庄严愿行(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所说:当那中住——于无量佛国中止住、修行……,修成庄严净土的无量行愿)。而当法藏比丘在五劫当中,明了通达无量佛国世界的净愿因行本就是形成一净土世界的根本蓝图,回归为自身的成佛行愿时,便带著坚固的成佛愿行,虔敬的返回世自在王佛的眼前,将经劫精进苦修,依福慧之力,广度有缘众生同生净土世界所浓绘而成的成佛大愿,架构成四十八个大悲誓愿,向世自在王佛表明依愿修行,成就净土的心愿。

5、悲愿成就,大千震动

依大乘经典记载,当一个地上菩萨行者,严土熟生的成佛大愿坚固不退转时,即会感得三千大千世界震动应愿。‘法藏比丘便是在定中遍往十方与其有缘的染净世界,坚固了成就净土佛国的誓愿后,感得大千震动,应其本愿。并在净固了成佛悲愿后,真实清净的智慧,愈加地明亮、锐利。于是一心勇猛精进,修习净化心土庄严佛刹的无量功德愿行。经历了无量大阿僧祇劫,于无数净、秽世界,广修六度万行……,一心欢喜、忆念、去诸佛所修的善根诸行。寂静净行……,经常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行,利乐众生……,于诸佛面前,尊重恭敬,承事供养,未曾间断过……。如此经过无量无数百千万亿劫,亲近诸佛,具足菩萨十地功德,终于成就无上的果觉佛位……。’(见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