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将笔墨寄因果
仲夏夜“无人入睡”的时节,漫步海河大道,传来京剧【沙桥饯别】那悠扬婉转的西皮唱腔——
孤念你万里征途路遥远
孤念你千山万水跋涉艰难
孤念你黑夜里投宿在庵观寺院
孤念你夏日受暑冬日受寒
请到了真经即回还
王封你一代国师万古流传
慈悲为怀的“三藏法师”笃奉“三宝”,哪里为的是那一旨“国师”封号。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是也!
“菩萨畏因”?菩萨知道坏事不能做,有因果常伴。“众生畏果”?凡夫到了受报应的时候,才晓得悔不当初。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惟盼天下发心,成为佛学文化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这既是出家人的责任所在,亦是众生的福报。
思至此,倏忽间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先生的形象跃然而出。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1927年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丰先生嗜侍儿童漫画,“漫画”一词,发于先生。
又总是带有一种出家人的旷达和禅韵。
娑婆的因因果果,赤裸裸的“现世”在前,却常被僭越。
这,又为何来呢?
人世间的种种烦恼荡然无存,于是也就从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绝对自由。因为我已经使自己直接返回到自己的根源所在,实现了个体之心与宇宙之心的合一,此岸与彼岸的合一,现象与本体的合一。一句话,我与佛的合一。
人生如诗如画。
我们感觉到的美诗美文都体现的是佛学文化与老庄相结合的中国禅宗文化底蕴。
其中既有老庄思想中的虚无恬淡、寂寞无为、养气守神、逍遥自在的审美精神,又有释家以佛学文化精神为主的人对自然的爱好,这就是中国禅宗人与宇宙冥合的智慧。
这种智慧是主体解脱后,心随所欲的明镜般的透彻和宁静状态。正是这种佛学文化底蕴使我们的一生,如诗如画达到了一种独到的境界。
朱光潜先生说:“诗虽然不是讨论哲学与宣扬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
世间的因果不是我们透彻人生的工具吗?
我在想。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