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什么是皈依?

发布时间:2023-02-11 16:24:58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什么是皈依?

  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他学习与修学,以他为模范、为导师,这就是 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一生可能做畜 生,今生做畜生,来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好人,来世可 能坠落,这样的人我们怎样依靠呢?所以唯有脱离六道轮回,大觉大悟的圣者- -佛陀,才能做为我们的依怙。

  我们皈依佛后,应以佛陀为导师,向他学习,如见恩人般,生起恭敬之心而 礼拜他。佛陀在生死轮回,还没觉悟的时候,所做之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佛陀无 量劫努力不懈,修种种的难行、苦行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佛陀修行圆满,证得涅 槃,不辞劳苦的为众生阐释佛法,把世间的真相告诉我们,使我们也能解脱生 死,故佛陀对我们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如此伟大的圣者,我们应该报答他的恩典。所以我们应该感恩知情,恭敬的心礼拜佛陀。礼拜佛陀并不是向他祈求什 么,而是向佛陀表示崇高的敬意.

  很多人认为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皈依不皈依的只是一个形式而已,用不着特别强调。说这话的人一般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人是可能根本就不了解佛教,他们凭着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关于佛教的一知半解的"知识”,经常在酒足饭饱之后,腆着装满了众生血肉的大肚子,抹着两片油光光的嘴皮大言不惭地说道:“不都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嘛,管那么多干嘛!这样的人大有人在”;第二种人则可暂时归属于佛教徒之列,只不过他们的身份的确有些不伦不类:一方面也研读佛经、闻思修行,一方面又觉得做一个他们自认为真实意义上的佛子,已是再好不过,没有必要在皈依了。因而一听到有人说皈依发心之类的话,他们便认为那是给劣等根基者的方便语,自己这样的上上利根者根本无须多此一举。

  对第一种人我们可以反问他们,你自己已经醉得不辨东西,哪里又能知道佛在哪里。在没能搞清楚什么叫佛以及凡夫之前,最好别说醉话或梦呓。对第二种人则须晓之以理:若连皈依都未能如理如法进行的话,你是不是一个佛教徒都已成了问题。别人怎么知道你是外道还是内道呢?况且皈依等于是正式迈入佛门,连门槛都未曾进得,你又如何获取上师三宝的加持与佛法的传承?所谓皈依者乃一切解脱之基,它能令进入佛门之人在相续中渐渐生起宁舍生命不舍三宝的决心,而这一点对任何欲求解脱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在佛经中有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一个弱小的孩子,若被狗或者其它动物追逐的时候,小孩子会感到恐怖,然后他就会呼唤妈妈,并跑到妈妈跟前寻求庇护。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他对这些动物有畏惧感,他相信他的妈妈能够救他,所以他不去别的地方,跑到妈妈跟前。

  皈依也是同样,我们感觉到轮回非常可怕,因为世间一切所求皆苦。众生沉沦在妄想中。怎么样从轮回里逃脱呢?只有皈依三宝,才能有希望。其他世间的任何方法,都不可能让我们得到解脱和成就。即使其他宗教有一些神通、神变,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缺憾,就是不承认无我。从两三千年之前的外道经典,到现在这些外道的经典里,始终找不到宣讲大空性的书籍,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之上,无论修行也好、行善也好,由于没有证悟空性,就只能被束缚在轮回当中。即使我们修学外道,也没有办法真正从轮回中跳出来。只有佛法才能让我们安全地到达彼岸,趋向涅槃。所以,如果我们对轮回感到怖畏,就只有皈依三宝。

  如果我们对三宝建立了这种信任感,就叫做信仰。这是皈依的基础。信仰必须要以智慧而信仰,不能盲目地信仰。如何以智慧而信仰呢?首先,就要知道轮回的过患,这是我们在外加行中已经讲的;第二,就是要知道断除流转轮回的主要因缘,不是烧香拜佛等等,而是通过所向披靡、不可摧毁的无我智慧才能够断除。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流转轮回的原因,本来就不是因为其它的某个原因,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一个愚蠢的念头—我执。现在要断除轮回,就必须培养正知正见,有了正知正见以后,我们就可以用佛教的无我智慧推翻多世累劫当中积累下来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观点。所以,只有佛法才能解决轮回的根源。这样理性地思维,就能对佛法建立正信。

  建立无我智慧的方法,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所以大家应该会有一些初步的常识。就是无论从大乘的阿毗达摩(《俱舍论》),还是小乘的阿毗达摩入手,再到唯识、中观等等,然后就是密乘,这些系统的知识如果有机会都应当去学,学完以后才能彻底了解轮回、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只有在这些佛法,也就是刚才讲的俱舍、唯识、中观、密宗的经典里才能找到这些答案。其它世间的书籍虽然成千上万、浩如烟海,即使你黾勉不倦、坐以待旦地攻读,令所有的书籍韦编三绝,都始终无法探询到这些答案。所以,学习这些理论对于我们树立正知正见,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如果能依照佛所说的去做,就能断除轮回的根源。这种信任就叫做信心。

  佛教同样也讲信仰。但是我们的信仰首先不提倡盲目地信仰,而是让你去了解这些知识,在了解知识的同时你自己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信心,这叫做理性的信心,这在皈依之前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不认为佛教有足够的能力帮助我们脱离轮回,你就不会去皈依它。只有当你坚定不移地相信,惟有佛法才有办法断除轮回的根源,其它世间的学问以及外道都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如果想解脱,想成佛,你就会心甘情愿地皈依。

  要皈依,就应该知道“皈依”这两个字的究竟涵义。汉地的居士中有一种看法,众所周知,受皈依戒的时候会举行比较隆重的仪式,凡是参加皈依法会的人都可以取一个法名,发一个皈依证,大家都认为自己有了这个证件以后,就是佛教徒了,从此以后就自称为皈依佛门的居士。

  但这是不一定的。为什么呢?因为皈依这两字真实的涵义不在于法会隆不隆重,给你取不取法名,也不在于发不发皈依证,而在于自己心坎深处的一种誓言和决心。有了这个誓言和决心,则无论有证件、无证件,有法名、无法名都无所谓,这才叫做皈依,从此以后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果没有这样的决心,即使参加了皈依仪式,有了证件、取了法名也不算皈依。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三宝,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和僧宝。佛宝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等三世十方诸佛的化身、报身以及法身。凡是佛都属于佛宝,都是我们的皈依处。

  第二就是法宝,无论是大乘的法,还是小乘的法,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只要是佛所说的法,都叫做法宝。法宝可以分为两部分:证法和教法。证法是什么呢?证法就是戒、定、慧,也就是戒律、禅定和智慧。教法就是三藏的经典。教证二法当中包括了所有的佛法。

  第三就是僧众,大小乘的观点稍有不同,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而言,僧宝就是现在证悟了一地到十地的菩萨,比如说龙树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等,哪怕仅仅是一位菩萨,都叫做僧宝。从小乘的观点来看,僧宝必须是戒律清净的修行者们。比如居士,沙弥,比丘,罗汉,菩萨都叫做僧宝。

  作为学佛的人,对佛法不能有偏见及分别心。现在的居士当中有这样的情况:学密的人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认为显宗见解低劣,没有具体的修法等等;而学显宗的个别人,因为不能理解密宗里的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法,就觉得这不是佛法,认为显宗才是正法。进而在大庭广众中去宣传,诽谤密宗,说密宗不是佛说的法。这些作法都不对,都应当杜绝。我们不能有门户之见,应不分大乘小乘、南传北传、藏传汉传,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所接触的修行方法也不同,但是佛法都要一视同仁。

  在许多国家,一个城市里设立了各个宗教的中心、寺院、教堂等等,各个宗教之间都能和睦相处,我们佛教徒内部就更不能有这样的争论,同样都是佛法,就绝对不能执着、分别,说那个法不好,这个法不好,肯定就犯了谤法罪。谤法罪比五无间罪过还严重。所以,绝对不能去毁谤任何一个教派。

  那是不是所有教派的法都要修呢?不一定。在所有的佛法当中,我们可以选一种法来进行修持,如果一个人想把八万四千法门都修完,是不可能的。不要说修,仅仅是阅读完八万四千法门的经典,穷其一生也无能为力,所以我们只能从中选择一种修法,能专心致志地修一种法,就等于修所有的法了。

  实际的修行和信仰不一样,要信仰所有的佛法,但具体修行的时候就只须修一个法门,这是非常重要的。

  僧众也是一样,无论南传、北传的也好,藏传、汉传的也好,凡是佛弟子,凡是修佛法的人,都是我们的道友。都是我们的皈依处。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的皈依处就是这三个:佛、法、僧。

  我们在皈依的时候,比如说:我给你们传皈依戒,很多人往往会认为凡是受这个皈依戒的人都是皈依我,其实并非如此。皈依不是皈依一、两个具体的人,而是皈依所有的佛法僧。我只是帮助你们受这个皈依戒而已,所以不能搞错。

  第一、共同乘皈依法;诚信佛为本师,法为道,僧众乃为修道之助伴,以此方式而皈依。

  第二、不共同密乘皈依法:三门供养上师、依止本尊、空行为助伴,以此方式而皈依。

  第三、殊胜方便之金刚藏皈依法:脉依化身,风依报身,明点依净法身,以此捷径而皈依。

  第四、究竟无欺实相金刚乘皈依法:皈依境圣众相续中的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三相无别的智慧,我们为了使自相续,生起这些智慧而反复修持、决定,以此方式而皈依。后面三种皈依是需要一定的修学时间等等的圆满条件。我们目前适合共同乘皈依。

  皈依的本体是什么呢?就是决心。

  皈依佛的时候,就要发誓:

  第一、我从今天起生生世世乃至成佛之间,释迦牟尼佛等佛为我的导师,导师是什么呢?就是引导我们奔赴解脱的人。我们就要听佛菩萨们的教诲,他给我们怎么指路,我们就怎么走;

  第二,就是除了佛陀以外,其它世间的鬼神,造物主,都不是我们的导师。必须有这两种决心才会有皈依的戒体。比如我们受居士戒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如果你的心里没有发誓不杀生,虽然受居士戒的时候,你也跟其他受戒的人坐在一起,却不能得到居士戒。因为你心里没有发誓,没有下决心从此以后不杀生。同理,皈依也是要从内心深处皈依以后,才算真正的皈依。

  第一、我从今天起至成佛之间,生生世世将释迦牟尼佛宣讲的法,作为我的道,道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修的法。必须下这样的决心;

  第二、除了佛法以外,不将其他宗教的法,作为我们的道。这两个决心有了以后,就有了皈依法的戒体。

  第一、我从现在起乃至成佛之间,生生世世将学佛的僧众作为我的金刚道友。为什么要将僧众作为金刚道友呢?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要走一段既漫长又危险的路,他就应该找一个有能力的朋友结伴而行,才能万无一失,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如果他形单影只一人独行,就可能会遇到一些事前意想不到,并且单枪匹马难以应对的灾难。同样,学佛的道路也是布满荆棘、坎坷不平并且遥远漫长的。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需要同伴,那谁是我们的同伴呢?世间的同学、同事、战友、妻子、丈夫、姐妹、父母等等,虽然他们甚至有可能为了我们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但这些跟解脱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我们把他们当成道友,他们也不能给我们提供帮助,所以,我们的道友不是他们。只有学佛的僧众才是我们的道友。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让我们顺利地到达彼岸。

  第二、就是除了这些僧众以外,修邪魔外道的法或者是不修法的人,他们虽然也同样是众生,比如家里的亲戚朋友等,虽然不是我们的敌人,但也不能将他们视为我们的道友,要发这样的决心。

  修皈依的时候,要反反复复地锻炼、串习,让自己生起这样的决心。这个方法叫做皈依的修法。有了这样的决心,修法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没有受皈依之前,应当在自己的相续中培养这种决心,这叫做修五加行的皈依,当诚恳精勤地修了很长时间以后,决心就会出来,才去受皈依戒。那个时候需不需要皈依的仪式呢?还是需要。如果没有传戒的仪式,仅仅有一个决心,还谈不上是戒体。要将发誓转变为戒律,还需要一个皈依的仪式。但是,没有这样的决心,即使有这个仪轨也没有用,有了这样的决心,再举行这样的仪式,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戒律——皈依戒。

  第一种是下等的发心,即希望这一世能健康、长寿、发财,或害怕下一世堕入地狱、恶鬼、旁生等恶道,希望自己能得到人天的安乐。他恐惧的不是整个轮回,只是轮回里的一部分,所以就皈依三宝。这是最下等的目的;

  第二种是中等的发心,即小乘阿罗汉的皈依目的,已经能意识到,整个轮回,从地狱到无色界的三界六道都充满了痛苦,没有可以躲避痛苦的地方,所以他厌离整个的轮回,希望自己一个人能从轮回中得到解脱,所以就皈依三宝。这是中等的目的。

  第三种是上等的发心,也即大乘菩萨的皈依目的。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共同的地方,就是大乘菩萨同样意识到轮回充满了痛苦,不同的是,阿罗汉因此而希望自己能得解脱,大乘菩萨却抛下自己的利益,而希望其他的众生能够解脱。

  阿罗汉不是没有慈悲心,他也有慈悲心,但他的慈悲心是怎样的呢?佛经里有两个恰如其分的比喻,充分地说明了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慈悲心的差异。阿罗汉的慈悲心,就象没有双手的母亲,当他的儿子被无情的巨浪淹没的时候,她虽然对儿子有很大的慈悲心,但因为她没有双手,所以无能为力,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儿子惨遭不幸。阿罗汉的慈悲心就如同软弱无能的母亲,当他看到众生遭受痛苦折磨的时候,也生起了悲悯之情,但是他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救度他们,只能寻求自己的解脱。

  大乘菩萨的慈悲心,却如同勇敢的父亲,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在战场上寡不敌众、命在旦夕的时候,知道如果不去救援,自己的儿子,就会被敌人残杀。因此而生起了难以堪忍的慈悲心,所以就披挂上阵,奋不顾身地去拯救儿子。他不但有极大的慈悲心,而且有所向无敌的能力和勇气。大乘菩萨就如同坚强无畏的父亲,他越感觉到轮回的可怕,就越有勇气和决心,不顾私利、毫不犹豫地去渡众生。这就是形容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在慈悲心方面不同的两个比喻。

  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关键在哪里呢?就在于慈悲心。声闻、缘觉虽然有慈悲心,但是他们的慈悲心深度不够,所以他不去度众生。大乘菩萨的慈悲心,已经达到了视众生为独子,决不容许自己对众生的苦难视若无睹、袖手旁观,即使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也要拔济众生于水深火热之地的深度,这种义无返顾的决心,已经足够他去度化众生了。所以,大乘菩萨皈依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得人天的果报,也不是为了自己个人的解脱,而是想去帮助众生。

  在不共学处中,分为该戒除避免的事及该奉持的事两种。该避免的事行称为「遮止学处」;该奉持的事行称为「成办学处」遮止学处有三条;

  第一因为皈依了佛,我们不宜再依止世间各种天神、土地公及龙族等等。这些生命形式,不过是与我们一样的凡夫而已,并未超脱生死,所以绝无能力利益我们的来生,亦不堪作我们的依止对象。这些凡夫众生,的确有少许能力,但却并无像佛陀般的德行及悲心。在我们供养这类众生时,他们或许会给少许世俗上的好处给我们;但一旦忘了供养,他们可能像人类一样小器,马上便会翻脸、施害于我们。如今的人,常常会说;「我既皈依三宝,但我亦皈依道教。它们都是同样导人向善的宗教嘛!」一类的话。作为三宝弟子,当然可以尊重别人的信仰,但若同时亦依止别的宗教或对象,则有违本来对三宝之依止。作为佛教徒,我们亦不宜与父母及家人不协调。如果你的家族一向有祭天、祭地等传统,我们亦可以参与供养。在供养时,我们应以同辈友人的心态作供,奉上水果及茶等,请他们给予世间顺缘或起码不要加害,但我们不可以由心依止,否则便积下了因缘于未来生为他们的下属,而且亦违犯了皈依佛的遮止学处。

  第二皈依正法以后,我们便要依止佛陀的教法行持,不应作与佛法相违的事。在正法中,最中心的基础便是不伤害其它性命,要戒除危害之事,那怕自己的生命有危险也不做杀生,内心深处要时刻忏悔累世杀生的罪业。不偷他物小至针线,不贪奸恶邪淫,不说危害他人的话,不喝酒,能成守此五种律仪,就叫做梵行居士。虽然不能承认戒守全五种律仪,但能戒守一种戒律者为一戒居士,能戒守两种戒律者为二戒居士,能戒守三种戒律者为几戒居士,能戒守四种戒律者为圆戒居士。能戒守五种戒律者为梵行居士。其中各自能戒守哪种就可承认戒守哪一种。

  一般信了佛教的人往往谈及我皈依了,在佛教中有皈依的仪式,皈依了某某师父后,给你一个法名,然后就好像成了佛弟子了,告诉人家我学佛了。

  至于为什么要皈依?什么是皈依?皈依什么?好像很少人去深思,反正人都是糊里糊涂的过一生,莫名其妙的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心不甘情不愿的死去。

  在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中,一开始就讲到皈依,释迦牟尼佛说:「如有智人能善思维,观察生死险道之中,莫能过于无所依怙。」这句话说得很严重,佛说假如有智慧的人,能够好好思考,好好想一想,我们是否曾经静下心来,好好想过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假如没有,那就是佛所说没有智慧的愚人了。

  好好观察一下,观察什么呢?生死险道之中,莫能过于无所依怙。什么是生死险道?人生就是生死险道。我们的人生中,最严重的事莫过于无所依靠,佛经形容人生就像在大海中漂荡,波浪汹涌,种种诸难,常有忧患,常常在恐惧害怕中,求吉祥,求平安,求依靠,求安乐。是的,我们的一生都在险难之中,都在恐惧之中,不断追求依靠,追求安全感,从出生开始,就须要父母作为依靠,须要兄弟姊妹作依靠,长大了,须要亲戚朋友作依靠,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结婚之后夫妻配偶相互依靠,在谋生工作上也须要靠山,人生处处都须要依靠,,最后年老了,人生要结束了,还是须要依靠,依靠金钱养老过日子,年老体衰生病了,须要靠子女照顾。若失去了依靠,则陷入躭心害怕中,最后还得面临死亡的恐惧,死了之后到那里去?茫茫然无所归依。这其中不分贫贱富贵,人人如此,无一幸免。

  人人都需要依靠,人人也都在追求依靠。反正人活着总须要有所依靠,除了依靠物质,依靠金钱,依靠人之外,人也在追求心灵上的依靠,然而这些都靠得住吗?什么才是我们内心真正的安全感?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依靠?什么才是我们心灵的归依之处?当我们有烦恼痛苦的时候,当我们有恐惧害怕的时候,如何得到内心的平安?甚至是永久而非暂时的平安快乐,这是人生的大问题。

  所以,所谓皈依是找到了依靠,犹如沉没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救命的浮木;在人生的苦海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处。

  那么,要皈依什么呢?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佛法僧称为三宝,皈依三宝。

  皈依佛,佛在那里?皈依寺庙大殿上的佛吗?不是,那是佛像不是佛。释迦牟尼佛已经不在了,怎会办?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归依佛者,当归依诸佛清净法身。」佛有法报化三身,诸佛清净法身又是什么呢?又在那里呢?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里说:「善知识,慧能劝善知识归依自身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离财离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故即无爱着,以无爱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妄念,虽在自性,自性不染着,名众中尊。凡夫不解,从日至日,受三归依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即无所归,言却是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意。经中只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性不归,无所归处。」这段话对学佛者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佛法不是向外求,而是向自心求。六祖慧能说我们一天到晚说皈依佛,什么是佛?佛在那里?这个问题没搞清楚,就是无所归,那是胡说,话谎打妄语,骗自己,骗别人。六祖慧能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好好观察,不要用错心思,不要归依他佛而归依自心自性。归依自心自性就是归依诸佛清净法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其实,释迦牟尼佛也是这么说,佛说:「众生悉有如来藏,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一切众生夲清净,三世如来同演说, 其性垢净夲无二,众生与佛无差别。」

  至于诸佛清净法身与我们的自心自性如何联系上,这是学佛最重要的课题,是般若智慧,我们另外再探索。

  其次,皈依法,这个法是什么?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中说,此清净法宝有三种,第一法宝是涅盘甘露解脱,常乐我净而为体性,能尽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也就是说佛法的真正目的是跳脱生死苦海,没有忧悲苦恼,永远在快乐清净中。佛又解释说此第一清净法宝即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这是佛法的大秘密,密宗叫大手印,也是无上大法,禅宗叫心印,明心见性,也是佛教所独有,非其他宗教及外道所有。佛又说此法性清净云何求?无分别智而能证。我们一般人证悟不到怎么办?

  没关系,还有第二法宝,佛说:应知第二法宝者,谓即戒定智慧诸妙功德,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谓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见注解)。此三十七法与前清净法宝而为方便,云何方便?以修此法而能证彼清净法身,当知此即第二法宝。佛说得很清楚,修戒定慧,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是证得清净法身的方法。在此要再指出的是学佛是以了脱生死证得清净法身为目的,学佛的重点在实践,在实际修行,没有修行是没有功德的,修什么呢?修戒定慧,修三十七菩提分法。

  接下来,佛又说什么是第三法宝?第三法宝就是过去诸佛所说,我亦当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子一闻于耳皆悉忆持。这又分为五大部分,第一是经,第二是律,第三是论,第四是般若波罗密多,第五是陀罗尼。佛又说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经藏。像我们乐处繁华都市,常居喧闹不修静虑的人,就很难教化了。即使出了家皈依佛门,住在山林寺庙中,又有几人常修静虑禅定而研读经藏呢?若彼有情乐习威仪,护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为彼说律藏。由此可知,若要护持正法,令法久住,团体之中,一味和合,无所争斗,有规律,有次序,必须严持戒律。若彼有情乐说正法,分别性相,循环研核,究竟甚深,而为彼说论藏。佛教中有性宗相宗之分,唯识法相对我们的心意识分析得十分详细透彻,条理清晰,例如《阿毘达磨法蕴足论》、《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等。苦彼有情乐习大乘真实智慧,离于我法执着分别,而为彼说般若波罗密多藏。佛法到了中国之后,中国人喜欢讲究大乘,所谓大乘是自度度他,度他也好,自度也好,须要真实智慧,若没有智慧,自己也陷入别人的烦恼之中;行善没有智慧,好事也成了坏事;若没有般若智慧,那是以盲引盲,瞎子牵瞎子。我们看到不少人喜欢到处说法,公开说法,而其所说的是不是佛法?是不是正法?说法人自己能不能离于我法二执?大有疑问,说法人,听法人,可不慎哉?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经、调伏、对法、般若,或复有情造诸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销灭,速疾解脱,顿悟涅盘,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佛说假如有人不能受持契经,契经是经藏,调伏是律藏,对法是论藏,对这些经律论以及般若,还不能受持,受是接受,持是抓住掌握;或者犯了许多重罪的人,怎么办?还有一个法门,就是陀罗尼,又叫总持,就是咒语。看到这里,我们觉得佛真是慈悲啊!不舍弃任何一种人,真是令人无限赞叹!

  释迦牟尼佛又说: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犹如熟酥,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奶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解脱生死,速证涅盘安乐法身。

  对此五法藏,佛又总结说:「如是教门,能除有情生死烦恼,长夜黑暗,速能出离,证解脱果。譬如明灯能除暗暝,使得见道。佛亦如是燃智慧炬,能照有情十不善暗,使见善道。设彼有情悭吝财宝,闻此法已,便能惠施一切贫穷。若有恶业众生,闻此法已舍恶修善,若瞋恚者便能忍辱。懈怠有情,闻已精进。散乱众生,闻已寂静。愚痴有情,闻是法已,便发智慧。得智慧已,悉能回心修种种善。又诸有情闻此法已,闭恶趣门,开涅盘路,犹如甘露,证解脱果,当知此即第三法宝。」佛这段总结,也是佛法修行的纲要,宜好好体会。

  最后,佛对第三法宝作总结说:「是三法寳,一切众生应当归依无为法寳。一切法中最尊最胜,莫过无为。」

  第三,归依真实僧宝,在此佛所用的形容词是真实。在归依法宝时,佛所用的形容词是清净,称为清净法宝;这些形容词不是随便用的,都要留意。佛说僧宝亦有三种,第一种是第一义僧,就是诸佛圣僧,如法而住,不可睹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无能烧害,不可思议,一切众生良佑福田,虽为福田,无所受取,诸功德法,常不变易,如是名为第一义僧。看了这段解释,为什么要以真实形容僧宝,应有所了解。天下事很有意思,最真实的却是不可覩见,不可捉持;而我们平常认为可以看得见可以把持得住的,都是会变易会破坏的;这些不能永恒存在的事物,我们却把它紧紧抓住不放。什么叫如法而住?本来如是,夲来就是不可破坏,本来就是常不变易,本来就是如如不动,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无为法,在佛法中称为第一义谛。第二种僧宝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罗汉、辟支佛、三贤十圣。第三种僧宝叫福田僧,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禁戒,清净无染,多闻智慧,能灭众生贪瞋痴暗,能与有情安隐快乐,能满有情一切善愿,能为众生作福田,如是名为第三僧宝。看来要确实做到如此,也不容易。最后,佛又说:「是三宝,一切有情云何归依?应作是说,当令归依第一义谛无为僧宝。」

  好了,皈依什么?皈依那三宝?佛已经说了,最后,佛又再次叮咛咐嘱。佛说:「若有众生归依三宝,应发是心,我今此身已生人趣,得离八难,难得今得,以善方便,当习一切胜妙之法。若我违于如是上愿,不求善法,则为自欺。亦如有人乘船入海,至于宝所,空手而归,佛法僧宝,脱苦方便,若不归依,后悔何及,既知是已,当须勉励,精勤修习,速愿成就。」佛说当我们在皈依三宝的时候,应该想到我现在已经生而为人,人身难得今已得,中土难生今已生,佛法难闻今已闻,要好好珍惜啊!要好好学习最胜最妙之法!假如我违反皈依时最初的心愿,不好好求法,等于是自己欺骗自己。就好像乘船到海上寻求宝藏,好不容易到了宝库,却空手而归。什么是空手而归?凡学佛没有成就,都是空手而归。所以,佛说当须勉励,精勤修习,速愿成就。

  佛接着又说:「善法既成,过去罪愆,应当忏悔,使令除灭。」我们现在虽然已学了善法,但是过去曾经犯下许多罪孳,伤害过许多人及其他的生命,假如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一一反省,这些罪恶无量无边,如妙高山。忏悔是学佛的前行,忏悔是向善的第一步,不忏悔,修行很难上路。对于过去所犯的罪行,也要勇于承担。佛说:「我于无始为彼怨亲所作诸罪,我愿自受,誓不扰他一切众生。」

  最后,佛说:「归三宝已,复发是愿,愿我救蘐一切众生,度生死海,到涅盘岸。」除了自己度脱生死苦海之外,也要救蘐其他一切众生到涅盘彼岸,这是大乘菩萨道的精神,也是佛法的精神。

  另外,大家所熟悉的心经也提到依,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学佛的目的是求解脱,解脱靠什么?靠般若智慧。三世诸佛能够成佛靠什么?靠般若波罗密多。所以,般若是佛法的重心,是我们修行成佛之所依。

  三十七菩提分法:佛教教义。亦译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导众生修证圣果的三十七种途径和方法。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圣谛的智慧,通向涅盘圣果的道路。分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亦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俱舍论》卷二十五称:“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

  世人攀缘身、受、心、法四境,生起净、乐、常、我四颠倒,因而有贪爱等烦恼。为治此四种颠倒,以念、慧为体立四念住:

  (1) 观身不净,用闻思修所生的能观之智,观察和觉了身内肠胃赤白痰等不净,身外眵泪涎唾等不净,破除净想的颠倒;

  (2) 观受是苦,用能观之智,观察和觉了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者苦,破除乐想的颠倒;

  (3) 观心无常,用能观之智,观察和觉了心境生灭无常,破除常想的颠倒;

  (4) 观法无我,用能观之智,观察和觉了五蕴等法从因缘和合而生,没有自性,所以无我,除破我想的颠倒。

\

  (1) 于已生的恶法令断灭;

  (2) 于未生的恶法令不生;

  (3) 于未生的善法令生起;

  (4) 于已生的善法令坚住和增广。于此四法戒勉策励,精进修习,为了断恶修善。

  (1) 欲神足(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由想得到神通的意欲之力发起的定;

  (2) 勤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由不断止恶进善力发起的定;

  (3) 心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由心念之力发起的定;

  (4) 观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由观想佛理之力发起的定。“断行成就”是要修行者断除一切障碍三摩地的不善等法,从而转进修习三摩地行,即用欲、勤、心、观四法来引发和修证这四种三摩地。欲等四法,求定称心、趣定自在,故又称“四如意足”。佛教认为,修行这些禅定,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的能力。

  (1) 信根。信正道及助道善法;

  (2)粗进根。修学正道及助道法时,勤求不息;

  (3)念根。念正道及助道法更无他念;

  (4) 定根。摄心于正道及助道法相应不散;

  (5) 慧根。为正道及助道法观无常等十六行。这五种法,皆有能生善法,不可倾动和势用增上等义,故名为“根”。

  (1) 信力。信根增长可破疑惑;

  (2) 精进力。精进根增长可破懈怠;

  (3) 念力。念根增长可破邪思;

  (4) 定力。定根增长可破乱想;

  (5) 慧力。慧根增长可破烦恼。《大智度论》卷十九:“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是名为力。”

  (1) 念觉支。修行者修学出世法时,常念定慧等;

  (2) 择法觉支。对于诸法的真伪,用智慧加以辨别和选择,达到去伪存真;

  (3) 精进觉支。以勇猛善心,离邪行真;

  (4) 喜觉支,由于精进而得悟善法,心生喜悦;

  (5) 轻安觉支。不断进修,断除诸见烦恼和身心粗重,从而轻利安适;

  (6) 定觉支。使心专住一境而不散乱;

  (7) 舍觉支。舍弃虚妄诸法而不追忆,心无偏颇。

  八种通向涅盘解脱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见八正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