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赋注卷第三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述
忘心而照。无念而知。若瑞草生于嘉运。如林华结于盛时。
忘心而照者。宝藏论云。唯道无根。灵固常存。唯道无体。微妙恒真。唯道无事。古今同贵。唯道无心。万物圆备。无念而知者。众生有念而知。声闻无念无知。菩萨无念而知。如书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春生夏长。应不失时。
顿息疑情。现额珠于明镜。
大涅槃经云。王家有力士。眉间有金刚珠。因斗而没。后有良医。执镜以照其额。珠陷入肤中。分明显现。此况一切众生身中佛性。无智照之力。隐而不现。后遇善友。得悟心镜。了了见性。亦复如是。余曾集心镜录一百卷。以心为镜。洞彻十方。一法相宗。以第八识为镜。二法性宗。以如来藏性为镜。如楞伽经云。譬如明镜。现众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言如来藏为镜者。起信论云。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离和合相。纯净明故。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释曰。四镜之名者。一空镜。谓离一切外物之体。二不空镜。谓体不无。能现万像故。三净镜。谓已磨治。离尘垢故。四受用镜。谓置之高堂。须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净。后二离垢净。又初二就因隐时说。后二就果显时说。又前二约空不空为二。后二约体用为二。又前二体。后二相。
全澄乱想。获真宝于春池。
大涅槃经云。如人游春池。失琉璃宝。诤竞入水。取瓦砾而归。有一智人。安徐入水。乃获真宝。故云。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定水澄清。心珠自现。又庄严经论说。有人见雹谓是琉璃。收之瓶内皆悉成水。后见真琉璃。亦谓为雹。弃而不取。世人皆是不应取而取。应取而不取也。不应取而取者。如但随外境。不向内观。应取而不取者。如不信自心。反求他学。
体广用深。
如龙以一滴水。可浸陵谷。人以一烬火。可夷阿房。皆是现前唯心所变。日用而不知者。自称眇劣。不逮圣人。一何悲哉。志公和尚偈云。法性量同太虚。众生发心自小。
文丰理诣。攀觉树以分枝。受轮王之解髻。
法华经云。譬如强力转轮圣王。兵战有功。赏赐诸物。如有勇健能为难事。王解髻中明珠赐之。能战心魔。心珠自现。故融大师云。若能强战有功勋。髻中明珠终不惜。
初终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理事该罗。当世谛而明真谛。
即凡心而见佛心者。如华严经颂云。若以威德色种族。而见人中调御师。是为病眼颠倒见。彼不能知最胜法。又颂云。假使百千劫。常见于如来。不依真实义。而观救世者。是人取诸相。增长痴惑网。系缚生死狱。盲冥不见佛。云何不见佛。一为不识自心。二为不明隐显。何者。众生之因隐于本觉。诸佛之果显于法身。因隐之本觉。是果显之法身。果能成因。则佛之众生。果显之法身。是因隐之本觉。因能办果。则众生之佛。故云凡圣交彻。理事相含矣。又华严演义云。谓真该妄末。妄彻真源。如波与湿。无有不湿之波。无有不波之湿。其真妄所以交彻者。不离一心故。妄揽真成。无别妄故。真随事显。无别真故。真妄名异。无二体故。真外有妄。理不遍故。妄外有真。事无依故。若约涅槃生死说者。生死即涅槃。妄彻真也。如波彻水源。涅槃即生死。真彻妄也。如水穷波末。故中论云。生死实际。即涅槃际。涅槃实际。即生死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即是交彻也。生死涅槃际既尔。乃至心境。能所。染净。自他。一切万法。皆同一际。一际者。即无际也。实际也。一切诸法。皆与实际为定量。今古凡圣不可易也。所以云。道俗之不夷。二际之不泯。菩萨之忧也。又一切法皆如。岂妄外有真。又真如遍一切处。岂真外有妄。是知真妄常交彻。亦不坏真妄之相。则该妄之真。真非真而湛寂。彻真之妄。妄非妄而云兴。故云当世谛而明真谛也。
龙宫诠奥。海藏抽奇。空里披文之际。
宝性论云。有一智人。恐如来教法将灭。遂仰书一藏经文于空中。莫有知者。况心中具一切法门。此约空门显心。
尘中剖卷之时。
华严经云。一微尘中有大千经卷。有一明眼人。破尘出经卷。亦况众生情尘中。具无量教法。此约有门显心。如台教云。破尘出卷者。恒沙法门。一心中晓。
觉华枝秀。忍草苗垂。临太华之犹低。机前鹏翥。
大鹏翼翥九万九千里。岂黄雀能及乎。此况直了自心圆信成就。岂小机劣解而能逮乎。机前者。本心成现。意在言前。不涉迷悟。不待问答。经云。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又祖师云。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比毗岚之未速。言外鹰驰。
目击道存。不待言说。如法华经云。其疾如风。又云疾走往捉。又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等。皆喻识心见道疾矣。祖师云。即心是者疾。发心行者迟也。
身泛禅河。手开玄钥。执石为珍。
阿那律执瓦砾皆变珠珍。又如福德人捉石成金。如了妄心无体。即是真心。达烦恼性空。成菩提大道。如执毒成药。变石为金矣。
揽草成药。
耆婆揽草无非是药。达士见境无非是心。
传智焰兮胡假世灯。
经云。有光能照法界。岂须冥处燃灯。以智慧光破愚痴暗。此心灯者。亦云无尽灯。有何尽耶。
受佛职兮宁齐天爵。
十地菩萨示受佛职位。如来十号是佛职。不读华严经。焉知佛富贵。此一真心。可谓富贵。可谓尊极。故云无等等。天爵者。即仁义也。
贸内珠而自省。不探骊龙。
法华经云。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其人醉卧都不觉知。乃至亲友会遇见之。示以宝珠。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故剑南和尚歌云。自从识得此明珠。释梵轮王俱不要。
受密印而明知。靡求干鹊。
佛佛授手。祖祖相传。皆默传心印。又华严经说海印三昧印。即是喻香海澄停。湛然不动。四天下中色身形像。皆于其中而有印文。如印印物。亦犹澄波万顷。晴天无云。列宿星月。朗然齐现。无来无去。非有非无。不一不异。当知如来智海亦复如是。识浪不生。至明至静。无心顿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本。并在智中。如海含像。如经颂云。如海普现众生身。以此说名为大海。菩提普印诸心行。是故正觉名无量。靡求干鹊者。书云。张颢因睹堕鹊。视众人争取之。乃化为石。锤破。其文有印云。张颢忠孝侯印。后颢乃仕晋封侯。此是世间行忠孝获斯符印。岂同祖佛所传心印耶。
迷时徒昧。谛处非难。念想而如山不动。襟怀而似海常安。
迷时心外见境。寓目生情。取舍万端。无时暂暇。若知心是境。见无心外法。逢缘自寂。身心坦然。
实际无差。与三世佛而一时成道。真空平等。共十类生而同日涅槃。
如台教云。如过去有佛。号住无住。发愿使己国众生同日同时成佛。即日涅槃。又贤劫前。有佛号平等。亦愿己国及十方众生亦同日成佛。即日灭度。故净名经云。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不复更得。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华严经云。如来初成正觉时。于自身中见一切众生已成佛竟。已涅槃竟。皆同一性。所谓无性。以无性故。悉皆平等。随染缘时成众生亦无性。随净缘时成佛亦无性。以皆从缘生故。无性理同。故云实际无差。真空平等者。经中颂云。未达境唯心。起种种分别。达境唯心已。分别则不生。既达境唯心。便舍外尘相。从此息分别。悟平等真空。问。如上所说。一切众生已成佛竟。已涅槃竟。则何用诸佛出世。答。为劣解众生。母胎出现。上上根人。诸佛不出不没。又为一切众生不知如是事故。诸佛出世说此实法。如净名云。说众生空。是真实慈。又约化门。说成佛度众生之义。即化辩真。亦非二见。如有难云。诸佛有誓愿。度尽一切众生。方成正觉。如今众生未度。何得先成。有违本愿。如古师云。如实义者。诸佛皆有悲智二门。以大悲故。穷未来际无成佛时。故菩萨阐提不成佛也。以大智故。念念速成。又欲化尽诸众生界。自须速成。方能广化。不惧违昔度尽诚言。又了众生之本如故。化而无化。是则常成亦常不成。亦常化生而无化。悲智自在。何局执耶。
心若不分。法终无咎。是之而六荫七情。非之而二头三手。
于一心真境之上。说是说非。皆是情生意解。无有实义。故信心铭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如大集经云。如第五大。如第七情。如十九界。无出无入。无生无灭。无有造作。无心意识。乃名无过。
从因缘而生起。
三教所宗。儒则宗于五常。道宗自然。佛宗因缘。然老子虽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似有因缘。而非正因缘。言道生一者。道即虚无自然。故彼又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谓虚通曰道。即自然而然。是虽有因缘。亦成自然之义耳。佛法虽有无师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缘显。则亦因缘矣。故教说三世修因契果。非无善因恶因。故楞伽经。大慧白佛。佛说常不思议。彼诸外道亦有常不思议。以无因故。我说常不思议有因。因于内证。岂得同耶。是则真常。亦因缘显。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法华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经云。一切诸法。因缘为本。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则真空中道。亦因缘矣。若尔。涅槃十六云。我观诸行悉皆无常。云何知耶。以因缘故。若一切法从缘生者。则知无常。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缘生。是故无常。则外道有因缘矣。释曰。此明外道在因缘内。执于缘相。以为常住。是故破之言无常耳。今明教诠因缘妙理。具常无常。岂得同耶。况复宗者从多分说。所以因缘是所宗尚。不应致疑。
不同兔角之无。向正法而施为。岂类干城之有。
真空是不空之空。空该有表。妙有是不有之有。有彻真源。一切正法从因缘而生。是依他起性。不同兔角断灭之无。乾闼婆城日光暂现。是众生遍计性所执之有。夫有无难解。多落断常。如华严记云。一者或说妄空真有。如涅槃经云。空者所谓生死。不空者所谓大般涅槃。二者妄有真空。真空即是性。俗有即是相。三者俱空。相待无性故。四者俱有。性相不坏故。于谛常自二。于解常自一故。
德业无尽。至理难论。恒一恒异。常泯常存。
此一心法。是无尽之藏。大法之源。若悟入之人。功齐妙觉。不可以一异断常情见之解矣。
说证说知。背天真而永沈有海。无照无悟。失圆修而常锁空门。
若于真心执有修有证。违背天真之佛故。若执无修无照。又失圆修。李长者论云。策修而至无修。方知万法无修。又云。忻寂不当。放逸还非。以有作者故。所以若执有滞空。皆不达自心一色一香中道之旨。如华严疏云。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者。若执禅者。则依本智性。无作无修。镜常自明。不拂不莹。若执法者。须起事行。当求如来依他胜缘。以成己德。并为偏执。故辩双行。若言依本智者。约理无偏。智性本具足故。若言而求佛智者。约事无所求中。吾故求之。所以心镜本自久翳尘劳。恒沙性德并埋烦恼。是故须随顺法性。修证波罗蜜。以助显故。诸佛已证。我未证故。又理不碍事不妙理故。事不碍理。求即无求故。若此之修。修即无修。为真修矣。
大体焉分。随机自别。万派而岂有殊源。千车而终无异辙。
心为万法根源。如六妙门云。此为大根人善识法要。不由次第。悬照诸法之原。所谓众生心也。一切法由心而起。若能反观心性。不得心原。即知万法皆无根本。
不隐不显。四聪而莫认真归。
四聪而莫认真归者。绝观论云。夫道者。若言一人得之。道即不遍。若言众人得之。道即有穷。若言各各有之。道即有数。若言总共有之。方便即空。若言修行得之。造作非真。若言本来有之。万行虚设。何以故。非限量之所分别故。
无性无形。
无性无形者。华严经云。一切空无性。妄心分别有。又云。以佛眼观见一切众生。已成佛竟。已涅槃竟。皆同一性。所谓无性。乃至大悲之体。故得起悲。二由众生不知无性。佛证无性。故化令得知。如净名云。说众生空。是真实慈。
妙辩而难穷实说。
肇论云。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须菩提唱无说而显道。释梵绝听而雨华。此则理为神御。口以之默。岂曰无辩。辩而不能言也。
冥心合道。意解难明。了达而尚非于智。参详而岂在于情。
此一心法门。是诸佛秘藏。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唯应亲省。莫能知之。故祖师传法偈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如般若无知论云。直言以真谛之所征求般若之智。即般若之智非是有知。何者。为真谛之缘。唯是中道第一义空无相之理。所知之缘。既是无相。能知之智。安得有知耶。故不然也。惑人皆缘色生识者。当对色时。率尔眼识同时意识刹那起时见色。此色即是第八识中相分依他似有境之色。此色当现时。未有一切相。由此色境为缘。引生第二念寻求心。此寻求心。即是第六意识。故云缘色生识。是名见色者。由有寻求心生故。即此寻求心。缘本色境不著。便即变影而缘。即变出一切森罗万像之相。遂于此影像相上。起其现量之心。不了本空。执为实有。取色分剂。计从外来。故云是识见色。此即惑境有相。惑智有知也。反此真智即不缘者。此明悟人。不缘色生识也。何者。由其悟之人。达其诸法本体皆空。犹如幻梦。无有真实。但从自识所变。毕竟无前境界可得。故起信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即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为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当知万法。唯是自心现量见。妄计为有。若能心无妄念。了法本空。即无一切境界之相。何有于色可缘。既无有色可缘。即不缘色生识。故即无取相。无色可缘。故即无有相。既无有相之惑境。即是无相之真境。既无取相之惑智。即是无知之真智。此乃真境无相。真智无知。为斯义故。以缘求智。智即非知也。
化人舞而幻士歌。谁当断送。木马奔而泥牛斗。孰定输赢。
有学人问新丰价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答曰。见两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木马泥牛。此非心识思量之境界。
故知唯识唯心。无二无别。
般若经云。一切智智清净。乃至一切法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是知诸法与心。全同非分同。体用无别。相连不断。似分能所。彻底无差。
一旨而已绝诠量。
万法浩然。皆宗无相。举一例诸。言思顿绝。
万法而但空施设。
诸法无体。但空生空灭。设标名立体。皆是众生想成。故经云。若知一切国土皆想持之。如是得名初发心菩萨。何者。悟心为入道之始。又融大师云。扰扰万物空生死。如先德云。安立水月道场。修习空华万行。降伏镜像魔军。成就梦中佛事。
虚生虚灭。唯情想而成持。
首楞严经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是知一切生死。皆从情想而生。情想若无。心道自现。故经云。识停闲静。想灭无为。
似义似名。但意言而分别。
如金刚三味经云。佛言。善不善法。从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别。制之一处。众缘断灭。何以故。一本不起。三用无施。住于如理。六道门杜。又摄论云。从愿乐位。乃至究竟位。若欲入唯识观修如行。缘何境界。缘意言分别为境。离此无别外境。何以故。此意言分别。似文字言说及义显现。唯有意言分别。无别有名言。菩萨能通达名无所有。则离外尘邪执。又此义依名言。唯意言分别。前以遣名。此下依名遣义。义者即六识所缘境。离名无别此境。名言既唯意分别。故义亦无别体。菩萨通达无所有。亦离外尘邪执。又此名义自性差别。唯假说为量。前已遣名义。名义既无。自性及差别云何可立。若离假说。无别名义自性及名义差别。由证见此二法不可得故。名为通达。又六行集引识论云。凡夫从本来意言分别有二种。一似名。二似义。名义摄一切法皆尽。此名义俱是意言分别所作。离此无别余法。以此文证。故知凡夫妄见境界。或名或义。皆是当时意言分别。如食浪荡。妄见针火。据彼妄情。意谓是实。不知妄见。谓有外火。据实唯是意作火解。火则唯是意言分别。谓有火名。名是意言。谓有火事。事是意言。众生妄见自身他身地水火风等。皆亦似彼。虽复就实唯识无外。据凡妄情。谓有能所。如古德云。谓色等五尘界。是现量境。五识亲证。都无尘相。如来藏中顿现身器无尘相。六七妄想谓有我法。想所现相。是分别变。分别变相。但可为境。而无实用。如日发焰。带微尘而共红。非实红也。如水澄清。含轻云而俱绿。非实绿也。如观知画像而非真。若了藏性。了尘境而为妄。故经云。非不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似有而非真。
于一圆湛。折出根尘。外抟地水而成境。内聚风火而为身。
首楞严经云。元于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内外四大。合成其身。众生第八藏识相分之中。半为外器。不执受故。半为内身。执为自性生觉受故。如来藏识何缘如此。法如是故。行业引故。如云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楞严经钞云。且妄见心动故外感风轮。由爱心发故外感水轮。由坚执心故外感地轮。由研求懆心故外感火轮。由四大故起六根。起六根故见六尘。故知三界离有情心更无别体。若了无明根本一念妄心无体。则知从心所生三界毕竟无有。
持种之门。
第八识。亦名本识。一切有为法种子所依止。亦名宅识。一切种子之所栖处。亦名藏识。一切种子隐伏之处。
作生死之元始。
显扬论云。阿赖耶识者。谓先世所作增上业烦恼为缘。无始时来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为体。此识能执受了别色根。根所依处及戏论熏习。于一切时。一类生死不可了知。
总报之主。
第八识为一切众生总报之主。此识相及境不可分报。一体无异。此识能生一切烦恼业果报事。又总报业者。如受戒招得人身。是总报业。由于因中有嗔有忍等。于人总报中而有妍丑。名别报业。
为涅槃之正因。
阿毗达经颂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传。
标实慧宗。
法华经云。于众生心中开佛知见。古释云。佛知见者。即众生真心。此心亦名实慧。亦名佛慧。
成真性轨。
台教于一心说三轨。一真性轨。二观照轨。三资成轨。即是一心三德。以真性轨为一乘体。即是法身。观照轨为般若。只点真性寂而常照。名为报身。以资成轨为解脱。只点真性法界含藏无量众善。名为应身。
具体而有法皆宗。
真心为湛然常住不空之体。与万法为宗。故首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
绝待而无尘可比。
神性独立。绝待无比。
高高法座。非声闻矬短之能升。
净名经云。须弥灯王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入居士室。诸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皆不能升。况悟一乘圆教。非浅根所解。
赫赫日轮。岂外道婴儿之所视。
经云。如朝日初生。七日婴儿若视。即失眼光。况外道无目。不能见如来智日。失正见之光。
无偏无党。至极至尊。总千岐而得旨。搜一切而归根。
绝观论云。云何为宗。答。心为宗。云何为本。答。心为本。云何为体。云何为用。答。虚空为法体。森罗为法用。如顿教五位门云。第一识心者。语是心。见是心。闻是心。觉是心。知是心。此是第一悟。一一能知。如许多心皆是一心。一心能遍一切处。第二知身同无情身。不知痛痒好恶。一切皆是心。不干身事。心能作人。心能作畜。心能作鱼。心能作鸟。第三破四大身。身即是空。空即是无生。空无内外中间。离一切相。第四破五阴。色阴若有。四阴不虚。色阴若无。四阴何有。第五见性成佛。湛然常住。
眼底放光。照破十方之刹土。
法华经云。放一净光。照无量国。心光普照。宁有边耶。
意根演教。碾开一代之法门。
如来一代时教。并按众生心说。离心更无一字可说。故金刚经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触目相应。盈怀周匝。清白混同。水乳无杂。理从事变。存泯而尽逐缘分。事得理融。一多而常随性合。意网弥布。心轮遍生。
意网弥布者。一切诸法从意生形。则知意如密网。一切众生不能出故。如经颂云。诸法不牢固。但立在于念。善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若了法空。意地亦寂。则妄心幻境既虚。一道真心自现。心轮遍生者。上尘部师立九心轮。一有分。二能引发。三见。四等寻求。五等观彻。六安立。七势用。八返缘。九有分。然实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总说有九。故成九心轮。一且如初受生时。未能分别。心但任运缘于境转。名有分。二心若有境至。心欲缘时。便生警觉。名能引发。三其心觉已。于此境上转。见照属彼。四既见彼已。便等寻求其善恶。五既察彼已。遂等观彻。六识其善恶。而安立心。起语分别。语其善恶。七随其善恶。便有动作。势用心生。八动作既兴。善恶而废。遂更返缘前所作事。九既返缘已。退归有分。任运缘故。名为九心。方成轮义。
与群徒而作体。向万物以安名。初居圆成现量之中。浮尘未起。
前五转识。及第八识。俱在现量。现量者。得法自性。不带名言。无筹度心。是圆成语。不作外解。不落比非之量。媚慈又论云。五识现量。总无二种颠倒。犹如明镜现众色相。第七染识。有想倒见倒。第六意识。具有三倒。取我法相。名为想倒。于想爱乐。复名心倒。于想计著建立。名见倒。
后落明了意根之地。外状潜呈。
眼识与同时明了意识缘时。起分别心。作外量解。便成比量。则心外见法。
原夫业识之宗。何成教训。能所不分。是非焉运。
三细识中。第一业识。未分能所。智解不生。如起信论云。第一业识。以最微细作诸识本故。如是业识。见相未分。然诸菩萨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了一切法唯是识量。舍前外执。顺业识义。说名业识。心不见心无相可得者。是明诸法非有之义。又楞伽经偈云。身资生住持。若如梦中生。应有二种心。而心无二相。如刀不自割。如指不自触。如心不自见。其事亦如是。若如梦中所见诸事是实有者。即有能见所见二相。而其梦中实无二法。三界诸心皆如此梦。离心之外无可分别。故言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而就自心不能自见。如刀指等。故言心不见心。既无他可见。亦不能自见。所见无故。能见不成。能所二相皆无所得。故言无相可得。
因依转相之内。倏起见心。
于此第二转识中。初起见分。
俄关现识之间。忽陈相分。
至第三现识。便立相分。如境现像。诸师所明一心法中。总有四分义。一相分。二见分。三自证分。四证自证分。相分有四。一实相名相。体即真如。是真实相故。二境相名相。为能与根心而为境故。三相状名相。此唯有为法有相状故。通影及质。唯是识之所变。四义相名相。即能诠下所诠义相分是。于上四种相中。唯取后三相而为相分相。又相分有二。一识所顿变。即是本质。二识等缘境。唯变影缘。不得本质。二见分者。唯识论云。于自所缘有了别用。此见分有五类。一证见名见。即三根本智见分是。二照烛名见。此通根心俱有照烛义故。三能缘名见。即通内三分俱能缘故。四念解名见。以念解所诠义故。五推度名见。即比量心推度一切境故。于此五种见中。除五色根及内二分。余皆见分所摄。三自证分。为能亲证自见分缘相分不谬。能作证故。四证自证分。谓能亲证第三自证分缘见分不谬故。从所证处得名。此四分义。总以镜喻。镜如自证分。镜明如见分。镜像如相分。镜后弝如证自证分。故云四分成心。
光消积曀。影射重昏。
今所悟者顿豁自心。方省其所知境各从心现者。如翳目见明珠有颣。今净眼观莹净无瑕。美恶唯自见殊。珠体本末如一。当悟之时。如开藏取宝。剖蚌得珠。光发襟怀。影含法界。
彻古而真源不散。该今而妙用常存。八万四千之教乘。苗抽性地。三十七品之道树。果秀灵根。
三十七品法者。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此是一切菩萨助道之法。一一修习并从心起。何者。夫身受心法。俱无自性。了不可得。即四念处。观善不善法。从心化生。即四正勤。心性灵通。隐显自在。即四神足。信心坚固。湛若虚空。即五根五力。觉心不起。即七觉支。直了心性。邪正不干。即八正道。不唯三十七品助道之法。尘沙佛法悉从心起。如入楞伽经偈云。尔时佛神力。复化作山城。所有诸众等。皆悉见自身。入化楞伽中。如来神力作。亦同彼楞伽。诸山及园林。宝庄严亦尔。一一山中佛。皆有大慧问。如来悉为说。内身所证法。出百千妙声。说此经法已。佛及诸佛子。一切隐不现。罗婆那夜叉。忽然见自身。在己本宫殿。更不见余物。而作是思惟。向见者谁作。说法者为谁。是谁而听闻。我所见何法。而有此等事。彼诸佛国土。及诸如来身。如此诸妙事。今皆何处去。为是梦所忆。为是幻所作。为是实城邑。为乾闼婆城。为是翳妄见。为是阳焰起。为梦石女生。为我见火轮。为见火轮烟。我所见云何。复自深思惟。诸法体如是。唯自心境界。内心能证知。而诸凡夫等。无明所覆障。虚妄心分别。而不能觉知。能见及所见。一切不可得。说者及所说。如是等亦无。佛法真实体。非有亦非无。法相恒如是。唯自心分别。
出迷之津。履玄之始。
因心而迷。因心而悟。因心而生。因心而灭。如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不唯迷悟之始。自行化他。须明此旨。如古德云。求大乘者。所疑有二。夫大乘法体。为一为多。如其是一。即无异法。无异法故。无诸众生。菩萨为谁发弘誓愿。若是多法。即非一体。非一体故。物我各别。如何得起同体大悲。由是疑惑。不能发心。今为遣此二疑。立一心法者。遣彼初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更无别法。但有无明迷自一心。起诸波浪流转六道。虽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动作六道。故得发弘誓之愿。六道不出一心。故能起同体大悲。如是依于一心。能遣二疑。得发大心。具足佛道。
义似华开。行同云起。
一心无尽之义。如华开锦上。一心真如之行。犹云起长空。如华严锦冠云。法界功德大悲云者。法喻双举也。然大悲十义。故同于云。一从法性起。如云起于空。二感应而生。如龙吟云起。三性相体离。如云无心。四充法界。如云满空。五用无尽。如云不竭。六能密祐。如云高覆。七动地警物。如云震雷。八放光明。如云发电。若以三昧为雷。智慧为电亦得。九普宣大法。如云注雨。十用罢即寂。如云无依。具此十义。故喻于云。
当覆一篑之日。山耸千寻。元行初步之时。程通万里。
百尺之山。起于累土。千里之程。起于初步。合抱之树。生于毫末。滔滔之水。起于滥觞。如一念心生。若善若恶。善则远期佛果。恶则永劫沉沦。应须护于初念。
真俗无碍。其道在中。非即非离。常泯常通。应用恒沙。求之而奚穷秘迹。含容百巧。窥之而靡炫殊功。
维摩经云。夫求法者。应无所求。以足迹不可寻。又一心具足。若向外求。即内不足也。此一心妙道。是无功之功。非有为所作。故不可夸炫其功矣。
易辩邪途。难探正穴。听之者无得无闻。演之者非示非说。
诸佛无有色声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凡有见闻。皆是众生自心影像。则说唯心说。听唯心听。离心之外。何处有法。古德云。如来演出八辨洪音。闻者托起自心所现。如依状貌变起毫端。本质已无。影像如在。群贤结集自随见闻。依所闻见结集自语。良以离自心原无有外境。离境亦无内心可得。诸传法者非授与他。但为胜缘。令自得法。自解未起。无以悟他。自解不从他来。他解宁非自起。是故结集及传授者。皆得影像。不得本质。无有自心得他境故。是知结集。乃是自心所变之经。至传授者。传授自心所变之法。得影非质。思而可知。若能常善分别自心所现。能知一切外性非性。此人知见可与佛同。所说之法与佛无异。悟入自觉信智乐故。
妙峰耸于性地。仰之弥高。
华严经云。善财南行。向胜乐国。登妙峰山。参德云比丘。妙峰者。心为绝待之妙。高显如山。故称妙峰。德云语善财言。我住自在心念佛门。知随自心所有欲乐。一切诸佛现其像故。
法水涌于真源。酌而何竭。
此一心常住之法。用而无尽。体不可穷。一得永得。尽未来际。
包空而遍。匝界而周。是以大忘天下。方能万事无求。火灾欲坏之时。一吹顿灭。
般若经云。三千大千世界劫火洞然时。菩萨能与一气, 。欲令顿灭。应学般若。
世界将成之际。举念全收。
问。三界初因。四生元始。莫穷本末。罔辩根由。庄老指之为自然。周孔詺之为浑沌。最初起处。如何指南。答。欲知有情身土真实。端由无先我心。更无余法。谓心法刹那自类相续。无始时界。展转流来。不断不常。凭绿凭对。非气非禀。唯识唯心。肇论钞云。老子云。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若佛教意。则以如来藏性。转变为识藏。从识藏变出根身器世间一切种子。推其化本。即以如来藏性。为物始也。无生无始。物之性也。生始不能动于性。即法性也。南齐沈约均圣论云。然则有此天地以来。犹一念也。融大师问云。三界四生。以何为道本。以何为法用。答。虚空为道本。森罗为法用。问。于中谁为造作者。答。此中实无造作者。法界性自然生。可谓总持之门。万法之都矣。光未发处。尚无其名。念欲生时。似分其影。初因强觉。渐起了知。见相才分。心境顿现。首楞严经云。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释曰。此皆最初因迷一法界故。不觉念起。念起即是动相。动相即是第一业识。未分能所。乃觉明之咎也。从此变作能缘。流成了相。即明了知性。为第二见分转识。后因见分而生相分。即因了发相。为第三相分现识。能所才分。尽成虚妄。何者。见分生于翳眼。相分现于幻形。于是密对根尘。坚生情执。从此隔开真性。分出湛圆。于内执受知觉。作有识之身。于外离执想澄。成无情之土。遂使镜中之形影。灭而又生。梦里之山河。终而复始。但以本源性海。不从能所而生。湛尔圆明。照而常寂。只为众生违性不了。背本圆明。执有所明。成于妄见。因明立所观之境。因所起能观之心。能所相生。心境对待。随缘失性。莫反初原。不觉不知。以历尘劫。所以首楞严经云。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释曰。此二觉义。幽旨难明。若欲指陈。须分皂白。大约经论。有二种觉。一性觉。二本觉。有二种般若。一本觉般若。二始觉般若。有二种心。一自性清净心。二离垢清净心。有二种真如。一在缠真如。二出缠真如。此八种名。随义分异。体即常同。今一切众生。只具性觉。本觉般若。自性清净心。在缠真如等。于清净本然中。妄忽生于山河大地。以在缠未离障故。未得出缠真如等。若十方诸佛。二觉俱圆。已具出缠真如等。无有妄想尘劳。永合清净本然。则不更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金出矿。终不更染尘泥。似木成灰。岂有再生枝叶。将此二觉。已豁疑情。如疏释云。世界相续文中有三。一先辩二真。二明其三相。三明其四轮。且第一先辩二真者。经曰。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释曰。言二真者。一性觉妙明。二本觉明妙也。性觉妙明者。是自性清净心。即如来藏性。在缠真如等。本性清净。不为烦恼所染。名为性觉。本觉明妙者。出缠真如也。从无分别智。觉尽无始妄念。名究竟觉。始觉即本觉。悟本之觉。名为本觉。故起信论。于真如门。名为性觉。于生灭门。名为本觉。由迷此性觉。而有妄念。妄念若尽。而立本觉。以性觉。不从能所而生。非假修证而得。本自妙而常明。以真如之性。性自了故。故云性觉妙明。以始觉般若。明性觉之妙。故云本觉明妙。又以始觉之智。了本性故。则本觉明妙。故经中常说真如。为迷悟依。故言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以本性清净。是性觉义。但以性中说觉。如木中火性。非是悟己。而更起迷。故悟时始立本觉之号。悟本觉己。更不复迷。故将二觉之名。以答富楼那难讫。上来虽于迷悟二门。说二觉相。而未广辩起妄因由。先真后妄。故次下明。即当第二明三相门。文分为二。初立因相。次立果相。即起信论三细义。初立因相。文又分三。第一总问觉明之号。第二别答能所斯分。第三同异发明。结成三相。且初总问觉明之号者。经曰。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释曰。何故作此问耶。谓前标二觉之号。性体即是觉明。妄起必托于真。故使依真起问。且佛问意。汝称觉明。为复觉性自明。名为觉明。为复觉体不明。能觉于明。故称觉明是明之觉。第二别答能所斯分者。经曰。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释曰。准富楼那答意。必有所明当情。为其所觉。若无觉之明。则无觉明之号。但可称觉。而无所明。故云则无所明。据佛本意。性觉体性自明。不因能觉所明。方称觉明。以真如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只缘迷一法界。强分能所。故成于妄。第三同异发明。结成三相者。经曰。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释曰。此文正释迷真起妄之相也。若无所明。则无明觉者。牒富楼那语也。有所非觉。无所非明者。正破也。若要因所明。方称觉明者。此乃因他而立。非自性觉。故言有所非觉。如缘尘分别。而有妄心。离尘则无有体。岂成真觉。又释若以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者。故知觉体。本无明相。佛证真际。实不见明。若见于明。即是所明。既立所明。便有能觉。但除能所之明。方称妙明。此妙之明。是不明之明。不同所明故。华严经云。无见即是见。能见一切法。肇论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矣。若因明起照。则随照失宗。此则元因觉明起照生所。所立照性遂亡。则是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乃是但随能缘之相。覆真唯识性。一向能所相生。如风鼓水。波浪相续。澄湛之性。隐而不现。后此迷妄生虚空之相。复因虚空成立世界之形。于真空一心。毕竟无同异中。炽然建立。成诸法究竟之异。皆因情想扰乱。劳发世界之尘。迷妄昏沉。引起虚空之界。分世界差别为异。立虚空清净为同。于分别识中。又立无同无异。皆是有为之法。尽成生灭之缘。未洞本心。终成戏论。无所非明者。若能觉之体。要因所明。方称觉明者。若无所觉之明。则能觉之体。便非是明。故云无所非明。故知觉之与明。互相假立。本无自体。岂成自性觉。故云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此文虽简约。道理昭然。无明又非觉湛明性者。纵破也。显妄觉之体。无湛明之用。若言但觉于明。何须觉体自明者。则自性非明。便无觉湛之用。故云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者。释妄觉托真之相也。何以得知妄觉初起。有觉明之相耶。只缘性觉必有真明。所以妄觉托此性明。而起影明之觉。执影像之明。起攀缘之觉。迷真认影。见相二分。自此而生。觉明之号。因兹而立。问曰。此之妄觉。为见性明而起。为不见明而起。若见真明。不合成妄。若不见真。则不名为觉明。答曰。本性真明。非妄所见。妄心想像。变影而缘。不了从自影生。妄谓见明之觉。以初无别相。唯有真明。妄心想像此明。故有觉明之号。觉非所明。因明立所者。次下正明三相。相因而起也。夫一真之觉。体性虽明。不分能所。故云觉非所明。由影明起觉。能所即分。故云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者。最初立异相也。即如起信云。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名为动相。即是业相。既云不了一法界相。不觉而起。即是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者。即转相也。异彼动相。故云异彼所异。初之动相。异一真故。此之同相。异动相故。因异立同者。前之初起。名之为动。动必有静。相形而立。故云因异立同。静相似真。故名同相。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者。即现相也。形前二相而立。故云同异发明。非前二相。故云因此复立无同无异。起信即云。业相。转相。现相。此经即云。异相。同相。无同异相。此为无明强觉。能所初分。展转相形。立此三相。以刹那生住异灭。体虽总是赖耶。约生灭相熏。有其因种。因必有果。约当现行。所感位别。至果相中。当广料简。第二果相者。经曰。如是扰乱。相待成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释曰。彼前三相。互相形待。刹那刹那。生住异灭。动息不住。相待成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者。劳是劳累。尘是尘垢。既迷清净之体。乱成尘想。尘想相浑。能覆真性。故名为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者。觉明熏习。积妄成尘。扰恼相熏。故名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者。果相现前也。起是动相。动即是风。四风动摇。积成世界。故云起为世界。动息之处。即名为静。是前同相。结成虚空。故云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者。彼前无同异相。结成有情含藏识也。此之识体。无分别性。故云无同无异。而能变起一切之相。故云真有为法。自后一切诸尘境界。能熏所熏。随所发现。皆从此识而生。故起信论名为现识。能现六尘境界故。问曰。起信三相。总是赖耶。何故此中。别配现识。答曰。此之三相。总是无明。前后相熏。分能立所。起信揽前因种。总是赖耶。此经以果相现行。分能变所变。即世界为所变。现识为能变。能变既是赖耶。故配现识。又起信论云。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梨耶识。即此经无同无异相。名阿赖耶识。起信举初摄后。此经举后摄初。因门果门。体亦不别。第三明四轮成世界。即承前三相。起为世界。静为虚空。彼无同异真有为法。既言世界虚空。及有情相。世界即地水火风四轮。次第从何妄想变此。不同有情。即内根外尘。四生业果。受报轮回。此之分位。即有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自此已下。一一广明。今此且辩四轮成世界。文又分二。初明四轮成界。后辩草木山川。且四轮成界者。经曰。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释曰。觉明空昧。相待成摇者。释风轮及空界相也。由初妄觉。影明不了。遂成空昧。如障明生暗。二相相形。觉明即是动相。空昧即是静相。一明一昧。一动一静。刹那相生。如风激浪。相待不息。于内初起。即名为摇。于外即成风轮世界。是故世界之初。风轮为始。空昧即是虚空。既无形相。不名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者。释地相也。因空异明。相待成摇。摇能坚明。以成于碍。如胎遇风。即成坚碍。亦是执明生碍我。于内即是觉明坚执。于外即成金宝。故云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知宝性因觉明有。是故众宝皆有光明。小乘但知业感。而不知是何因种。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者。释火性也。坚执觉性。即成于宝。摇动所明。即出于风。动静不息。即是风金相摩。于外即成火光。能成熟万物。故言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者。释水轮也。宝明之体。性有光润。为火热蒸。水便流出。又觉明生爱。爱即是润。于内即是爱明。于外即成宝润。火性上蒸。融爱成水。一切业种。非爱不生。一切世间。非水不摄。故四大性。互相因籍。体不相离。同一妄心所变起故。如虚空华不离心故。愚人不了。心外执法。颠倒见故。次下辩草木山川之异者。经曰。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大海之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炎。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释曰。妄性不恒。前后变异。所感外相。优劣不同。爱心多者。即成巨海。执心多者。即成洲潬。风性生慢。火性生嗔。于色起爱。潬中流水。违爱生嗔。海中火起。水边平地曰潬。慢增爱劣。结为高山。爱增慢轻。抽为草木。或嗔爱慢三。互相滋蔓。异类成形。草木山川。千差万品。先从妄想。结成四大。从四大性。爱慢滋生。离有情心。更无别体。故云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是以赋云。世界欲成之际。举念全收。非唯世界但有成坏。万法悉从心生。故经云。成劫之风。坏劫之风。皆是众生共业所感。业由心造。岂非心耶。
乘急戒圆。
乘急者。于一心大乘种性。志力淳熟。解心明利。戒圆者。于大乘戒法。坚持无犯。故璎珞经云。一切戒。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
因成果满。
初发菩提心为因。后究竟心为果。故云。初与实相为因。后以实相为果。
该括有空。
有彻空源。空居有表。如波彻水源。水穷波末皆是一心。体用交彻。如色空章十门止观。第一会相归性门。于中有二种。一于所缘境会事归理。二于能缘心摄散归止也。第二依理起事门者。亦有二种。一者所归之理非断空故。不碍事相宛然现前。二由所入之止不滞寂故。复有随事起于妙观也。第三理事无碍门者。亦有二种。一由习前理事。融通交彻令无。二双现前故。遂使止观同于一念顿照也。第四理事双绝门者。由理事双现。互相形夺故。遂使两相俱尽。非理非事。寂然而绝。是故令止观双泯。迥然无寄也。第五心境融通门者。即彼绝理事之无碍境。与彼泯止观之无碍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冥然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坏一味而心境两分也。第六事事相在门者。由理带诸事全遍一事。是故以即止之观。于一事中见一切法。而心无散动。如一事。一切亦尔。第七彼此相是门者。由诸事悉不异于理。复不异于一事。是故以不异止之观。见于一事即是一切。而念不乱。如一事。一切亦尔。第八即入无碍门者。由交参非一。与相含非异。体无二故。是故以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入三门同一法界。而心无散动也。第九帝网重现门者。如于一事中具一切故。此一切内复各具一切。如是重重不可穷尽。如一事既尔。余一切事亦然。以止观心境不异之智。顿见一切。各各重重悉无穷尽。普眼所瞩。朗然现前。而无分别。亦无散动。第十主伴圆备门者。菩萨以普门之智。顿照于此普门法界。然举一门为主。必摄一切为伴。一切亦尔。是故主伴伴主。皆悉无尽。不可称说。菩萨三昧海门。皆此安立。自在无碍。然无异念也。
交参主伴。
以一心为主。万法为伴。或万法为主。一心为伴。互为主伴。性相该通。如云此土文殊说。则十方国土文殊一时同说。
十玄门之资摄。无尽无穷。
十玄门者。一同时具足相应门。此约诸法相应无前后说。如海一滴。含百川味。二一多相容不同门。此门约理说。如一室千灯。光光涉入。三诸法相即自在门。此门约用说。就三世间圆融即入。而成无尽。如金金色。二不相离。四隐显秘密俱成门。此门约缘说。如片月澄空。晦明相并。五微细相容安立门。此门约相说。即一时齐现。似束箭齐头。如琉璃瓶。盛多芥子。六因陀罗网境界门。此门约譬喻说。约法相即互照重现无尽门。如两镜互照。传辉相写。递出无穷。七诸藏纯杂具德门。此门约诸行说。亦名广狭门。亦名主伴门。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八十世隔法异成门。此门约三世说。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九唯心回转善成门。此门约心说。如径尺之镜。见千里之像。十托事显法生解门。此门约智说。如立像竖臂。触目皆道。此十玄门。法法皆具。悉入一心无尽之旨。如海涌群波。群波即海。金成众器。众器皆金。若以平等心是一义。差别心是多义。以一心即一切心。是相即义。是同时相应义。以一切心入一心。是相入义。以一心摄一切心。是隐义。以一切心资一心。是显义。以不坏差别心而现平等心。是多中一义。以不隐平等心而现差别心。是一中多义。又微细心不碍广大心。广大心不碍微细心。是一多不同义。亦是相容义。以一心为主。一切心为伴。是主伴义。以一实心是纯义。差别心是杂义。差别心即一实心杂恒纯。一实心即差别心纯恒杂。即诸藏纯杂义。以一心带一切心还入一心。是帝网义。因心现境。见境识心。是托事显法义。长劫短劫延促时量。皆从积念而成。一心所现。是十世义。因一心正义。演难思法门。究竟指归。言亡虑绝。即唯心回转义。自心既尔。彼心亦然。涉入交罗。重重无尽矣。
六相义之融通。不常不断。
夫一切字一切法。皆有此六相。若善见者。得智无碍总持门。于诸法不滞有无断常等见。此六字义阙一。即理智不圆。此是初地位中。观通世间一切法门故。不可废一取一。双立双亡。虽总同时繁兴不有。纵各具别冥寂非无。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无心会。此六相义。于一一法上皆具。今于一心上具者。心是总相。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故。于一心中起善恶心。是别相。心王心所皆同真性。同一聚法。是同相。念念互起。各各差别。是异相。诸法由心回转。心生则种种法生。则是成相。心心不可得。是坏相。
鹫山正脉。鹿苑鸿基。真风长扇。慧范恒施。
此一心法。是十方三世诸佛得道之场。说法之本。原始要终。不离此法。该今括古。岂越斯门。如百门义海云。远近世界。佛及众生。一切事物。莫不于一念中现。何以故。一切事法。依心而现。念既无碍。法亦随融。是故一念即见三世一切事物显现。故知万法不出一心矣。夫心法者大约有三。一者四分成心。二者心法四缘生。三者三量明心。四分成心者。一自证分。是心体。二见分。是心用。三相分。是心相。四证自证分。是心后边为量果。八识心王各各具四分义。心法四缘生者。一是因缘。从种子而生。二是所缘缘。境牵生心用。三是等无间缘。念念相续。四是增上缘。不相障碍。若阙一缘。心法即不生。三量明心者。一是现量。得法自性。不带名言。二是比量。比度而知。三是非量。境不现前。且山河大地。是第八阿赖耶识相分。眼识于第八识相分上。又变起一重相分。同与明了意识初念中率尔心缘时。是现量。后落第二念意识作解之时。便成比量。若境不现前。缘过去独影境中。是非量。凡一代时教。说心地法门。不出四分三量料简。广说在宗镜录中。又约妄心。有五种心。一率尔心。谓闻法创初。遇境便起。二寻求心。于境未达。方有寻求。三决定心。审知法体。而起决定。四染净心。法诠欣厌。而起染净。五等流心。念念缘境。前后等故。又约境有三。一性境。是现量心得。二带质境。是比量心现。三独影境。是非量心缘。
隐显无际而晦明相并。
百门义海云。若心摄一切法。即彼隐而此显。若一切法摄心。即彼显而此隐。由显时全隐而成显。亦全显而成隐。相由成立。是故隐时正显。显时正隐。如合日月。晦明相并。又十玄门中。秘密隐显俱成门者。谓诸法相摄之时。能摄则现。名之为显。所摄不显。名之为隐。即隐常显。即显常隐。名曰俱成。常情不知。名为秘密。次辩相者。且约一多相摄。以明隐显。有其六句。一一显多隐。一摄多故。二多显一隐。多摄一故。三俱上二句。同时无障碍故。四泯约相形。夺俱不立故。五具上四。是解境故。六绝上五。是行境故。然一显与多显不俱。一隐与多隐不并。隐显显隐。同时无碍。三昧章云。又事相随理存亡自在。亦融成十义。一以事全事。故事泯也。二以理全事。故事存也。三以前二不相离故。亦存亦泯也。四以二相夺故。非存非泯也。五以举体全理。事相方成故。即泯而存也。六以事举体全成。无不荡尽故。即存而泯也。七以二义相顺故。即存即泯俱存。八以相夺故。即存即泯俱泯也。九以前八义同一事法。存亡自在。无碍俱现。十以同时相夺义。故无不尽。圆融超绝。迥出情表。亦深思可见。
念劫融通而延促同时。
百门义海云。融念劫者。如见尘之时。是一念心所现。此一念之时。全是百千大劫。何以故。以百千大劫。由本一念。方成大劫。既相成立。俱无体性。由一念无体。即通大劫。大劫无体。即该一念。由念劫无体。长短之相自融。然亦不坏长短之相。故云。尘含法界。无亏大小。念包九世。延促同时。九世者。过去世中。有现在未来。未来世中。有过去现在。现在世中。有过去未来。三三成九世。
微妙之境幽深。非从像设。太玄之乡绵邈。莫可心知。卓尔不群。湛然纯一。天成神授而挺生。万德千珍而共出。
一切众生心。本具无漏功德。念念内熏。及至成佛时。便为性起功德。如懒瓒和尚偈云。我有一语。无过直与。细于毫末。大无方所。本自圆成。不劳机杼。又古德云。至妙灵通。目之曰道。若不镜方寸。则虚负性灵矣。
众义咸归于此宗。百华同成于一蜜。独超紫微之表。教海宏枢。细开虚寂之闲。禅扄正律。
问。众义咸同成一蜜者。即成佛本理但是一心。云何更立文殊普贤行位之因。释迦弥勒名号之果。乃至十方诸佛国土神通变现种种法门等。答。此是无名位之名位。无因果之因果。是心作因。是心成果。是心标名。是心立位。释论云。初观实相名因。观成名果。故知初后皆心。因果同证。只为根机莫等。所见不同。若以一法逗机。终不齐成解脱。须各各示现。引物归心。虽开种种之名。皆是一心之义。若违自心。取外佛相胜妙之境。则是颠倒。所以华严颂云。若以威德色种族。而见人中调御师。是为病眼颠倒见。彼不能知最胜法。又颂云。假使百千劫。常见于如来。不依真实义。而观救世者。是人取诸相。增长痴惑网。系缚生死狱。盲冥不见佛。云何不见佛。一者为不识自心。二者为不明隐显。何者。众生之因隐于本觉。诸佛之果显于法身。因隐之本觉。是果显之法身。故云凡圣交彻。理事相含矣。所云释迦牟尼者。释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能仁者。即心性无边。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体本寂。动静不干。故号释迦牟尼。觉此名佛。弥勒者。此云慈氏。即是一心真实之慈。以心不守自性。任物卷舒。应现无方。成无缘化。故称慈氏。阿弥陀者。此云无量寿。即如理为命。以一心真如性无尽故。乃曰无量寿。阿閦者。此云不动。即一心妙性。湛然不动。妙觉位不能增。无明地不能灭。文殊即是自心无性之本理。普贤即是自心无尽之妙行。观音是自心之大悲。势至是自心之大智。乃至神通变化。皆即一心矣。故般若经云。一心具足万行。即斯旨也。
唯自不动。于彼云云。
肇论云。既无心于动静。亦无像于去来。去来不以像。故无器而不形。动静不以心。故无感而不应。然则心生于有心。像出于有像。注云。月若入器则一器有。而众器无。良由月体不入器中故。则能千器万器一时遍应。圣人不以像应物。则尘刹普现其身。动静不虑其心。故有感皆通。周易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心生于有心。像出于有像者。一切圣心及佛像。皆是众生有心中而现。圣且无心无像。但本愿力故为增上缘。各令机熟众生自见如是事。
道在心而不在事。法由我而不由君。
万法唯识者。总有四种意识。一者明了意识。境现在前。二者独散意识境不在前。独头而起。如缘过去境等。又不在定。但是散心所缘。故云独散意识。三梦中意识。此三种意识。皆是众生自心业之影像色。四定中意识。所现境界。即是坐禅人定中所现。名定果色。如摄论云。如观行人。定中所见色相境界。识所显现。定无境界。此于九想中。所变青黄等色相。是定境。非所忆持识。忆持识有染污。此境现前所见分明清净。则唯识之旨。于此弥彰。如依镜面。但有自面。无有别影。何以故。诸法和合道理难可思议。不可见法。而令得见。定心亦尔。定心有二分。一分似识。一分似尘。此二种实唯是识。若忆持识是过去色。此定中色。若在散心五识。可言缘现在外尘起。若散意识。缘过去尘起。若在观中。必不得缘外色为境。色在现前。又非缘过去境。当知定心所缘色。即见自心。不见别境。以定中色。此定外色。应知亦无别境。是知一心即万法。万法即一心。何者。以一心不动。举体为万法故。如起信钞云。举体者。谓真如举体成生灭。生灭无性即是真如。不曾有真如处不生灭。未曾有生灭处不真如。唯我不动。于彼云云者。如长者论云。以一切众生根器为明镜。佛于一切众生心海。任物自见。各得自法。皆令向善及得菩提。
真性与缘起同寿。不思议而可思议。有量共无量平运。居见闻而非见闻。
一切染净诸法。是真性中缘起。一心。是缘起中真性。真性则不思议无量。缘起则可思议有量。以皆是一心同时故。不思议即可思议。无量即有量。究竟论之。二俱寂灭。如华严经颂云。菩萨入是不思议。于中思议不可尽。入是不可思议处。思与非思俱寂灭。又云。所思不可思。是名为难思。
物外祥云。法中闲气。奇绝而异代殊珍。广大而宗徒富贵。
古云。不读华严经。焉知佛富贵者。以华严以心为宗。故称无尽宗趣。如经云。知一切法在一念。又如大庄严法门经云。复次长者子。菩萨不应觉于余事。但觉自心。何以故。觉自心者。即觉一切众生心故。若自心清净。即是一切众生心清净故。如自心体性。即是一切众生心体性。如自心离垢。即是一切众生心离垢。如自心离贪。即是一切众生心离贪。如自心离嗔。即是一切众生心离嗔。如自心离痴。即是一切众生心离痴。如自心离烦恼。即是一切众生心离烦恼。作此觉者。名一切智知觉。又华严经颂云。心集无边业。庄严诸世间。了世皆是心。现身等众生。
得初而即得后。犹圆珠无间隔之方。了一而便了余。似海滴总江河之味。
一是多。一能遍于多。多是一。多能遍于一。亦如毛孔是小。刹土是大。毛因悟显。刹逐迷生。迷则有分限。悟则无边际。又若具诸刹毛孔皆有称性及不坏相义。今毛上取称性义。故如法性之无外。刹上取不坏相。故不遍称性之毛。又内外缘起非即离故者。亦有二义。一约内外共为缘起。由不即故。有能所入。由不离故。故得相入。二约内外缘起与真法性不即不离。此复二义。一由内外不即法性。有能所入。不离法性。故毛能包刹遍入。二者毛约不离法性。如理而包。刹约不即法性。不遍毛孔。思之成观。
一法才彻。万汇皆通。直论入道之处。靡离净意之中。
经颂云。迷时三界有。悟即十方空。欲知成道处。只在净心中。
诸佛不证真门。悟时无得。异生弗沈。死海。迷处全空。
以凡圣一如。本无迷悟。但了佛是心。万法如镜。是以思益经云。思益菩萨放右掌宝光。一切四众皆如佛相。各坐宝莲华座。下方四菩萨踊出。欲礼世尊。乃发愿言。今此众会。其色无异。当知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此语不虚。愿释迦如来现异相。令我礼敬。即时释迦如来。踊起七多罗树坐师子座。
幽旨罕穷。浅根难信。情见不到而理深。智解莫明而机峻。业果隳于净地。苦海收波。罪华籍于慈风。刀山落刃。
业由心造。罪是心生。若了自他唯心。即无逆顺对治。无复结业。如阿阇世王。及央掘魔罗比丘等。遇佛悟罪性空。得入圣位。故云得道业亡。又云心生即是罪生时。今若悟境是心。心即不起。心灭即是罪消时。自然罪山摧而业海枯。镬汤息而铜柱冷矣。
旨不可见。义不可寻。理短而甘鞭尸吼石。
鞭尸者。佛灭后八百年。有如意论师出世。善能谈论。王礼为师。遂召外道。令如意论师立义。论师立先因后果。集苦道灭。集是有漏因。苦是有漏果。道是无漏因。灭是无漏果。外道遂来出过。外道云。汝师出世。说苦集灭道四谛。何以弟子说集苦道灭。有违师教过。如意救云。我不违师教。佛在世日说先果后因者。为对不信因果有情。先说苦果。后说集因。我今顺因果说。亦不相违。此时外道朋党炽盛。众中无证义人。王赐外道金七十两。封外道论为金七十论。如意此时堕负。嚼舌而终。至佛灭后九百年。世亲出世。披寻外道邪论。果见如意屈负。遂造论轨论式等上王。救如意论师。王加敬仰。赐世亲金七十两。封为胜金七十论。王令缚草鞭尸。表外道邪宗。鞭草尸血出。所以云世亲有鞭尸之德。故知说须逗机。无证便堕。古人嚼舌。可谓为法忘躯矣。鞭草出血者。是知理为神御。邪法难扶。无情出血。表心境一如矣。吼石者。昔劫初之时。有外道名伽毗罗。修道得五通。造略数论。知世无常。身不久住。恐后有人破我所造之论。遂欲驻身拒来破者。便往自在天所。求延寿法。天云。我今变汝为一物。最为长寿。其仙人遍报门徒。我今化为石。若有异宗来难我法者。但教书于石上。我自答通。天遂变仙人为一方石。可长一丈余。在频陀余柑林中。后陈那造因明论成。以宗因喻三支比量。破其数论。弟子莫能通答。将陈那比量。往余柑林。书于石上。寻书出答。后又书比量于石。与弟子同封记之。至明旦往看。石上书答讫。如是陈那又书比量于石上。难彼外道。至二三日方答得。陈那复书。至七日后方答。如是又书其石。并不书出答词。被陈那难诘。其石汗出。大吼振破。升在空中。所以世云陈那有吼石之能也。变身为石。而能形文对答者。可谓心境同原。自他一际。有情无情。同一体性。如漩澓颂云。若人欲识真空理。心内真如还遍外。情与无情同一体。处处名为真法界。又首楞严经云。根尘同原。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若空华。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石吼振破者。是知妙理难亏。真心莫易。可以摧邪转正。去伪存真。且如金石至坚。尚能隳坏。岂况浮言泛解。而能移易乎。
请说而愿捧足倾心。
西天有陈那菩萨。世称命世。贤劫千佛之一也。山神捧菩萨足。高数百尺。唱言。佛说因明。玄妙难究。如来灭后。大义沦绝。今幸福智攸邈。深达圣旨。因明论道。愿请重弘。因许所请。遂造因明正理门论。又如释迦如来初得道时。梵王请转法轮。亦如舍利弗请佛说法华经等。皆是倾心沥恳。三请方说。
广长舌之敷扬。
佛说法华经。出舌至梵天。说阿弥陀佛经时。舌覆大千世界。以凡夫人舌过鼻尖。表三生不妄语。圣人出舌至发际。以佛说法华一乘等心地法门时。舌出过凡圣之上。以表所说心法真实。起众生信故。
暂披而即能熏种。
法华经云。须臾闻之。即得阿耨菩提。又云。一句染神。历劫不忘。如华严策林。问。罪有浅深。位有阶降。阿鼻地狱极恶罪人。如何顿超便阶十地。若言经力。或推佛光。何不狱中谈经。何借光明常照。仰申所以。用显大违。答。圆顿教海。德用难思。诸佛威神。利乐叵测。然其化物。要在有缘。地狱罪人。昔闻圆法。具金刚种。得遇佛光。光流成道之时。则是根机已熟。冥机叩圣。感应道交。亦似萠芽。久含阳气。东风一拂。顿示抽条位虽顿圆。久因积善。若非其器。亦不遇斯光。诸地久修。果无顿得。其由影随质妙。响逐声伦。理数而然。亦何致惑。善恶之法。皆是熏成矣。
五实语之剖析。
五语者。金刚经云。一真语。二实语。三如语。四不诳语。五不异语。此表所说一心金刚般若之法不虚。以金刚是不可坏义。般若即无二之旨。
一览而须纳千金。
因明钞云。玄鉴居士。是护法菩萨门徒。护法造得唯识稿本一百卷。临入灭时。将付玄鉴居士云。支那菩萨到。为将分付。此土如有人借看。但觅取金一百两。可借与看一遍。三藏于居士处。得此稿本归。翻为十卷。即成唯识论是也。又天亲菩萨造唯识三十颂。付一居士。亦嘱云。若有要看者。索金一两。迩后门庭来求观者。输金如市。是知古人。重教轻珍。敬人爱法。况闻之入道。便为出世之人。岂世间珍宝而为酬比耶。故法华经偈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举止施为。现大神变。
证道歌云。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如今众生身中三身者。寂是法身。智是报身。用是化身。四智者。前眼等五识。是成所作智。第六意识。是妙观察智。第七末那识。是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是大圆镜智。在众生时。智劣识强。但名为识。当佛地时。智强识劣。但名为智。只转其名。不转其体。又歌云。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又志公和尚歌云。运用元来声色中。凡夫不了争为计。
理不偏而事不孤。行常顺而道常遍。即多用之一体。同时顿具而非分。于一体之多门。前后交罗而齐现。
出世之道。理由心成。处世之门。事由心造。若以唯心之事。一法即一切法。舒之无边。以唯心之理。一切法即一法。卷之无迹。因卷而说一。此法未曾一。因舒而说多。此法未曾多。则非一非多。有而不有。而多而一。无而不无。华严记云。一多十门分别者。一孤标独立者。即颂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二法互夺故。故得独立。亦一即多而唯多。多即一而唯一。废己同他。故云独立。二双现同时。即颂云。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无一即无多。无多即无一。故二双现。更无前后。如牛二角。三两相俱亡。即前二俱舍也。四自在无碍者。欲一即一。不坏相故。欲多即多。一即多故。一既如此。多亦准之。常一常多常即。故云自在。五去来不动者。一入多而一在。多入一而多存。若两镜相入。而不动本相。相即亦然。六无力相持者。因一有多。多无力而持一。因多有一。一无力持多。七彼此无知者。二互相依。皆无体性。故不相知。觉首云。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八力用交彻者。即颂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义。九自性非有者。互为因起。举体性空。十究竟离言者。不可言一。不可言非一。不可言亦一亦非一。不可言非一非非一。不可言相即。以相入故。不可言相入。以相即故。不可言即入。不坏相故。不可言不即入。互交彻故。口欲言而辞丧。心将缘而虑亡。唯证智知。同果海故。一多既尔。染净等无不皆然。又如善财遍求遍事。此一乃即多之一。故至普贤一时顿圆。则是即一之多。一多无碍。故曰难思。又三昧章云。一诸门融合。圆明顿现。具足一切也。二随举一门。亦具一切。三随举一义。亦具一切。四随举一句。亦具一切。五以此圆分。俱是总相。是故融摄一切。六俱是别相。莫不皆是所摄一切。七俱是同相。能所摄义齐均同故。八俱是异相。义各别不相离故。九俱是成相。缘起义门正立俱现故。十俱是坏相。缘起无作同一味故。
美恶无体。唯想任持。声响冥合。形影相随。
夫十恶业。因从心生。果还心受。于生报。后报。现报。总三报之中。生后二报。事在隔生。于现报之中。见闻亲验。此是增上业果。于总别报中。现身便变。如自镜录云。新罗国大兴轮寺。第一老僧。厥名道安。自小出家。即住兹寺。又薄解经论。为少长所宗。然于饮食。偏好简择。一味乖心。杖楚交至。朝夕汲汲。略无暇日。众虽患之。莫能救止。后因抱疾。更剧由来。骂詈嗔打。挥掷器物。内外亲邻。不敢瞻视。经数日。遂生变作蛇。身长百余尺。号吼出房。径赴林野。道俗见闻。莫不伤心而诫矣。此即嗔火从自心而发。还烧自身。嗔之一法既然。八万四千烦恼亦尔。
胎狱华池。受报而自分优劣。琼林棘树。禀生而各具荣衰。
净名经云。心净故众生净。心垢故众生垢。起信论云。染净诸法。皆相待而成。故知垢净由心。更无别体。庄严论云。诸行刹那增上者。如佛说。心将世间去。心牵世间来。由心自在。世间随转。识缘名色。此说亦尔。故知诸行是心果。又随净者。净是禅定人心。彼人诸行。随净心转。修禅比丘。具足神通。心得自在。若欲令木为金。则得随意。故知诸行皆是心果。如作罪众生。可得外物。一切下劣。作福众生。可得外物。一切妙好。故知诸行皆是心果。当知一切万法。既以心为因。亦以心为果。虽然净秽显现不同。于心镜中。如光如影。了不可得。
明断由人。斯言可听。运意而须契正宗。举步而莫行他径。
心镜录中。问。真心靡易。妙性无生。凡圣同伦。云何说妄。答。本心湛寂。绝相离言。性虽自尔。以不守性故。随缘染净。且如一水。若珠入则清。尘杂则浊。又如一空。若云遮则昏。月现则净。故大智度论云。譬如清净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浑浊。若清水珠入。水即清净。不得言水外无象无珠。心亦如是。烦恼入故。能令心浊。诸慈悲等善法入心。令心清净。然垢净不定。真妄从缘。若昧之。则念念轮回。遗失真性。若照之。则心心寂灭。圆证涅槃。故知真妄无因。空有言说。约真无说。约说无真。皆是狂迷情想建立。千途竟起。空迷演若之头。一法才生。唯现闼婆之影。
如急湍之水。逐南北而分流。
人性如急湍水。决东即东。决西即西。方圆任器。曲直随形。心之性柔。亦复如是。
似蚇蠖之身。食青黄而不定。
如蚇蠖虫。食苍而身苍。食黄而身黄。如云。心大般若大。心小般若小。则转变由心矣。
如来之藏。万德之林。湛然无际。曷用推寻。木母变色之时。生于孝意。
如丁兰至孝。克木为母。晨昏敬养。形喜愠之色。土木不变。唯心感耳。亦如世间致生祠堂。有政德及民。往往有遗爱去思。为立祠宇。中塑像。以四时飨之。其人当飨祭日。则酒气腹饱。
金像舒光之日。起自诚心。
或志心供养尊像。而放光明者。皆是志诚所感。如经云。一切化佛。从敬心起。又书云。河岳不灵。唯人所感。
引喻何穷。证明非一。理理而悉具圆常。事事而皆谈真实。
如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以一心是万法之实性故。又颂云。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是以释摩诃衍论云。一切诸法一心量。无心外法。以无心外法故。岂一心法与一心法作障碍事。亦一心法与一心法作解脱事。无有障碍。无有解脱。一心之法。一即是心。心即是一。无一别心。无心别一。一切诸法。平等一味。一相无相。作一种光明心地之海。
似幻师观技而无著。了是心生。如调马见影而弗惊。知从身出。
幻师幻出男女之形。而心不著。知是自幻术心生。如调马见影不惊。知影从我形出。则心不见心。无相可得。
诸尘不隔。此旨堪遵。变化莫测。绵密难论。如善财不出道场。遍历百城之法。
李长者论云。善财遍巡诸友。历一百十城之法。不出娑罗之林。慈氏受一生成佛之功。不出一念无生性海。
犹海幢常冥寂定。广开佛事之门。
华严经云。海幢比丘。结跏趺坐。入于三昧。离出入息。无别思觉。身安不动。从其足下。出无数百千亿长者居士婆罗门众。皆以种种诸庄严具。庄严其身。悉著宝冠。顶系明珠。普往十方一切世界。雨一切宝。一切缨络。一切衣服。一切饮食如法上味。一切华。一切鬘。一切香。一切涂香。一切欲乐资生之具。于一切处。救摄一切贫穷众生。安慰一切苦恼众生。皆令欢喜心意清净。成就无上菩提之道。如金刚三昧经云。空心不动。足具六波罗蜜。
最上之宗。第一之说。大悟而岂假他求。内证而应须自决。似冰含水。融通而岂有等伦。
冬则结水成冰。春则释冰成水。时节有异。湿性不动。众生佛性亦尔。在凡身如结冰。居圣体如释水。但隔迷悟之时。一心不动。
如金与镮。展转而更无差别。
密严经颂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镮。展转无差别。以如来藏不守自性。随缘六道。如金逐工匠之缘。造作瓶盘众器。虽随缘转。而不失金体。如来藏亦复如是。虽随染缘作众生。是随缘义。而不失自体。是不变义。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