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三要\’导读
黄国达
‘学佛三要\’在‘妙云集\’中归在下篇,介绍一般性的观念。想要了解印顺导师的思想,可以从这本书开始阅读。本书共十一篇:前三篇“学佛之根本意趣”、“生生不已之流”、“心为一切法的主导者”,对于初学佛者,是从比较其他宗教、哲学的观点,建立佛法的正知正见,进而引发学佛的动机。“学佛三要”典出‘大般若经\’中:“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也就是菩提愿、大悲心、般若慧;或简称--信愿、慈悲、智慧。“信心及其修学”、“菩提心的修习次第”是属于信愿的部份,“慈悲为佛法宗本”、“自利与利他”是属于慈悲的部份,“慧学概说”、“解脱者之境界”、“佛教之涅槃观”则是属于智慧的部份。
‘学佛三要\’在‘妙云集\’中归在下篇,介绍一般性的观念。想要了解印顺导师的思想,可以从这本书开始阅读。本书共十一篇:前三篇“学佛之根本意趣”、“生生不已之流”、“心为一切法的主导者”,对于初学佛者,是从比较其他宗教、哲学的观点,建立佛法的正知正见,进而引发学佛的动机。“学佛三要”典出‘大般若经\’中:“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也就是菩提愿、大悲心、般若慧;或简称--信愿、慈悲、智慧。“信心及其修学”、“菩提心的修习次第”是属于信愿的部份,“慈悲为佛法宗本”、“自利与利他”是属于慈悲的部份,“慧学概说”、“解脱者之境界”、“佛教之涅槃观”则是属于智慧的部份。
中国传统的净土宗偏重于信愿--念佛、拜佛;而吃素放生则源于慈悲心。禅宗修行者则偏重于智慧;各有所偏执。印顺导师提倡人间佛教,则是综合学佛三要,成就菩萨的正常道。
“自利与利他”一篇当中提到,“慈悲利他”是学佛者的基本心态和行为,并不是非得等到成佛,或大彻大悟以后才有资格谈慈悲利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分随力,悲智双修、福慧并重,乃“人间菩萨”最理想的修行方式。
“慧学概说”,几乎把大藏经里面有关慧的部份,全部搜集在一起。他不但把资料搜集在一起,更最重要的,能够用修行体验的方式来描述。在慧学里面,从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到修所成慧,从生得慧,一直讲到无漏慧,这里面有相当多的次第,空、有,通通都讲到了。一般讲慧,很少能够讲得这么仔细的。最难得的是,他能够从修行的立场,把慧跟定的区别,区隔得相当清楚。一般人讲到般若,或讲到智慧,甚至讲到明心见性,首先就要你一念不生,无分别,可是一念不生无分别,跟定境怎样去区分,这里面就有很多不容易区分的地方。
慧,又称作毗婆舍那,定是奢摩他,这两个是不一样的系统,可是在修行的时候,两个系统要合起来,也就是止观双运,定慧等持。但是慧有慧的特质,如果以中观来讲的话,必须能够照见一切法的无自性,能够见到缘起,见到无我,见到无常,这样才算是慧,不只是在定心当中,无分别,没有思想,这不算是一种智慧。在经典里面有许多的类似的名词:无取,无所得。这当中,有些是偏向定的,有些是偏向慧的,要看怎样来区分。这篇“慧学概说”里面,讲得相当清楚,尤其对无自性--中观无自性的来龙去脉,解说得很好。
谈到“解脱者之境界”,一般人对解脱者之境界,大概都是从原始佛典和禅宗的一些了脱生死的言论里面,得到一些概略的印象。解脱生死是什么?就是不再来受生,不再来投胎,但这里面还有更深的含义:真正解脱是解脱烦恼,解脱贪嗔痴。解脱了以后,所展现的风格,其实不一定会一样,有可能还是保留他的头陀苦行的习性,严谨拔俗,少欲少事,有些是人间比丘,随缘游化,有些解脱者可能以菩萨、居士的身份,像维摩诘居士那样,展现气象万千、富余丰足的风格。风格是不一样的,但内在的心境都有同样的一个特质,印顺法师把它归类成三:不忧不悔,不疑不惑,不忘不失,于所悟的不会忘失,这三者是解脱者的基本特质。解脱与见法性之间有一个差距,见法性,贪嗔还是在的,初果还有贪心和嗔心,他只是断三结而已,
另外“解脱者之境界”也可以厘清什么叫做慧跟解脱之间有什么不同,俱解脱和慧解脱有什么不同,这里也讲得很清楚。
再来就是‘佛教的涅槃观\’,这部份很少人能交代得清楚。一般讲到涅槃,就有很多的误解,认为涅槃就是灰身灭智,一切的功能都不见了,不再受生了。其实涅槃本身只是一个解脱者所进入的一个心境,并不是有一个实体,这个实体叫做涅槃。涅槃只是一个形容词,但是涅槃所显现的是无我,没有个体性,既然没有个体性,到底要怎么形容它,就会有相当的分歧。像大乘佛教的形容就是:它是“法界”、“无住涅槃”,在‘阿含经\’里面讲得很简单:“无量、无数、永灭”,就是这个样子,所以看起来印象上会不一样,其实它的本质都是同样的,都是从无我、空所展现的。
个体性的消失,跟我们一般有我执、有自性见的人所见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心境,很多人把涅槃想像成死后、遥远的,或者很神秘的东西,其实涅槃只是贪嗔痴息灭当下的体验,不是什么希奇古怪的神秘经验,但是因为一般人没有办法把贪嗔痴都息灭,尤其是我见没有办法息灭,所以体验不到那种个体性消失以后是什么样子。就好像我们有淡水河,有浊水溪,有大汉溪,通通流到大海里面去,就不再分什么溪,可是它还是淡水河、浊水溪,大汉溪的时候,它的个别形象还是在的,所以没有办法用淡水河或浊水溪来理解这个大海,会有相当的误解。
所以导师在这方面也做了相当大的发挥,见到所谓空有不二,不落入断灭的空,以为涅槃以后什么都没有,或者灰身灭智这种;也不落入实有,把涅槃想像成宇宙根本的实体、本体,不是这些东西,它完全是我执、我见破掉以后,贪嗔息灭以后,所展现的那种心境,只是这样子,这三方面是相当特殊的。
印顺导师的思想,是相当综合性的。也就是说,印顺导师并不只是研究中观,或是中论,他从最原始的佛法,阿含经到后期的佛法,所有在大藏经里面的资料都研究得相当清楚;而且对于佛教思想的演变,也相当的清晰,他能够从般若经这样的体系归纳出‘学佛三要\’,对现代人很有帮助。尤其中国传统佛教在发展上,愈到后期,就愈偏颇:譬如有些传统像净土宗,偏重信愿,对慈悲、智慧,就相当忽略;有些学禅的人,只求开悟,对一般善行功德,慈悲心的培养,也往往是忽略的,变成一修行就必须要躲避到深山,要出家去,这离弃世间的作法,跟般若经所倡导的菩萨行有相当的差距。所以在中国传统佛教里面,所显现出来这种跟世间脱节、跟生活脱节的现象,都有其思想渊源。也有人误解人间佛教只要慈悲心,只要“入世”,忽略了智慧,当然也会有问题,我们做了很多慈善事业,名义上是在修行,常常有很多的执着、烦恼在里面,这在学佛上,不是很理想的。如果三者能够均衡的发展,对我们学佛,是一个很好的起步。
如果能把握学佛三要,能够对佛、对三宝有归依,发菩提心,对周围的人有慈悲喜舍的心,内在源源不绝有般若的智慧,在学佛上就是相当稳定的一条路。
有些人质疑印顺法师的着作,谈修行的部份谈得太少,其实导师只不过是把阿含经、般若经、甚至后期佛法的内容,做一番还原,并不另外倡导什么修行的方式,他只是告诉你,各期经典中有什么样的修行方法,这样的修行,会达到怎样的一个成果。修六波罗密,是大乘的正常道,能在顺逆境界当中,去学习禅定、智慧、戒律、精进、布施,这样就是相当均衡的修行。不是像某一些宗派,只特别强调某一个东西,认为单修一法就可以涵盖其他的,念佛或者是只要明心见性,其他都会具足,就因缘所生法的观点来讲,是比较偏的。导师所肯定的中期佛教、原始佛教,是比较接近于佛法的原貌,所以印顺法师所提倡的修行,并不是没有,而是尊重每一个人自己的修行的风格,他展现真正的佛法给你看,让你自己来选择、来修行。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